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基于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并配合教材改革与创新,以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论文 篇1:

高职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进行的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性人才。本文针对此提出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探讨了课程项目化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 课程改革 项目化教学

1.引言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交通高职院校公路专业群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包括土石方工程、排水设施及支挡防护工程等内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基路面施工课程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而只依靠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目标。因此如何在施工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真正培养出具备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学生是本专业教师主要探索的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提出探讨。

2.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项目化教学是对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对应的行动领域,以项目为载体设计专业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以及通过技能证书考核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所以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1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课程易于编制,有助于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发展认知能力,但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各学科自成系统而相互间缺乏联系、增加知识的冗余量和学习时间等问题。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2.1.1教材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下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工程实例);重经典、轻现实(不能反映施工技术革新进展);更新较慢,不能反映最新科研成果。

2.1.2教学方法不得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授课基本依赖教材的“照本宣科”的方法,教师难以结合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讲授理论知识,造成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分离。

2.1.3课堂学习不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长期以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纯粹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因而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工程实践的认识能力。虽然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去工地参观或短期实习,但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受季节性、周期性、安全性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很难找到一个工程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参与其中。学生去工地基本是以参观为主,无法参与到工作任务中去,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技能。

2.2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也不符合该课程的特点,因此造成教与学的双重被动。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教学中采用以项目化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最新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和方法为课程视野,培养学生在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与工程中质检员、技术员、预算员等职业岗位能力的完全对接,才能为路基路面施工一线提供高技能型人材。

3.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构想和实施

3.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以学会“工作”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以路基路面施工的过程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按完成路基路面施工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教学的内容,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3.1.1项目内容

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对公路施工专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路基路面施工的工作任务,出示真实的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项目案例,选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

3.1.2工作任务划分

通过教学转化,按照职业岗位实际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分析路基路面工程的典型工作情境单元如下。

3.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机械、场地、天气、资金等各项因素对该课程的制约,教师要把这门课程完全拿到实地上边操作边讲解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课程的项目化要利用多种渠道来完成。

3.2.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3.2.1.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对本课程来说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与实践联系起来。

针对一些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内业,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例如,施工准备工作中开工报告的编写,就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项目部,并自己完成分工,让学生各司其职,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的开工报告,使学生在实际的编写工作中完全掌握施工准备所有的工作和程序。

在课堂上,教师结合失败的工程案例和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开展课堂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或经验表述观点,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在施工课程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量大的突出优势,采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讲述施工过程时利用视频等手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1.2实训室教学。利用学校已建成的专业实训室对照实物让学生进行学习,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寻找解决途径,做到理论的学习和操作的结合。

3.2.2积极开拓校外资源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教学要综合各种因素,只利用校内的资源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施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特点进行教学辅助活动。高职院校都有自己固定的实训基地,在以往的教学中,实训基地只是在学生实习的时候发挥作用。采用项目化教学后,教师应该长期与实训基地制定合作计划,分批、有序地把学生送到基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学生不了解工程实际运作的问题,而且可以缓解实训基地安排集中实习的压力。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这些方式中都离不开与企业的沟通,所以要让学生在学校就完成与生产一线无缝对接,教师必须与企业一起研究开发课程,使企业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立等环节中。

3.2.3努力改善考核方式

在考试方式上,教师应改变以往考试前几天突击,按重点死记硬背就可得高分的传统模式。考试形式应多样化,不能只依靠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的综合成绩可以由多个教学单元的考核结果组成,每个教学单元的考核又可以包括平时考核、实训考核等项目,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操作情况进行打分,全面对学生理解、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是通过小组完成一个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案例分析等手段达到考核的目的。

4.结语

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对于施工课程时间有限、训练强度不够、系统性不强,难以创造真正的应用环境等问题,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但公路施工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难度,所以对于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的建设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齐善忠,付春梅.地基处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构想与实施[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18-20.

[3]黄敏,吴堂林.我院路桥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作者:武心婷

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实践

摘 要:本文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基于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并配合教材改革与创新,以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高职 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改革

一、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分析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和组织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提高解决路基、路面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本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因此,我院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基于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课程建设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材内容的选取是以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并且采取章节结构形式来安排教材内容;第二,课程建设基本由学校的专任教师来完成,他们缺乏对企业的认知,不能熟知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所以教学内容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与岗位工作任务的相关度低,甚至有些内容陈旧,有关工程技术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在教材中得到更新,导致学生的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岗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出校门”到“进校门”的就业过程导致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因此就出现了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我院充足的实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学生又没有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学效果差

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且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

课程教学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虽然聘请兼职教师,但双方的合作形式单一,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重组

传统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分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两篇。通过与企业专家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认为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分别为两个施工项目,基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和系统化设计原则,我们将本课程分为两门课程——“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和“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分别以培养路基(路面)施工能力为主线,以路基(路面)施工项目为导向,将路基(路面)施工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情境进行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专业教师深入行业进行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的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演示法、参观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表现形式多样、形象直观、信息量丰富的特点,并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课程的教学摆脱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效果。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三)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突出人才的实用性,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实践课时占60%以上,较好地满足了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

第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的资源优势,通过“筑巢引凤、引企入校”的方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我院于2012年成功申请了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资金400万元,以此为契机,我院按照公路工程综合乙级资质标准,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实训室,试验检测水平在本地区公路行业处于绝对领先优势。但苦于我们不具备申请资质的条件,不允许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任务,所以一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设备优势,致使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我院的专任教师实践能力有限,不能利用充足的实验实训设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鉴于这种情况,我院以先进的设备、场地资源优势,吸引本地区唯一一家具有乙级资质的公路检测企业和我们合作,双方共建实训检测中心,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校中厂”,将真实的职业岗位搬进校园,实现学校变工厂、学员变员工、学习变工作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实践教学能力。

(四)教材改革

1.选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教材。

借鉴同类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专业教材,这类教材突出教材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强调教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强调教材的职业适应性。与传统教材相比,这种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由原来传统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形式,改为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结构形式。教材中的项目来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设计的教学项目,教材中的模块来源于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二是教材的内容不再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来源于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三是教材不再停留在对课程的直接描述上,而是十分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教材的各个项目之前,一般都提出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能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

2.进一步改革的设想——自编校本教材。

由于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有些教材中的部分素材带有地域特点,与本地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自然条件往往与公路建设密切相关,所以课程内容缺乏实际的应用性。我们将在借鉴示范校建设教材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强自身的教材建设能力,开发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自编教材。

(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的结构、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课程建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一线技术突出的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引入学院,构建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课程标准制定、实践课程指导,将其中特别有经验者,安排给系内专职教师开展有计划的讲座,以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积极建设“双师”结构的课程教学团队。定期安排年轻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掌握最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考取监理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尽快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采用引进企业指导教师和系部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来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专家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并配合教材改革与创新,突出工程施工过程,以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我院2014年路基路面工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JSY12287

参考文献:

[1] 芦国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

[2] 李兵.高职院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7).

[3]李燕. 高等职业院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2,(9).

[4] 田丽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11.

作者:王凤维

高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论文 篇3:

浅论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及特点,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主,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切入点,采用内外教学实训结合的教学体系,整合可利用资源,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尽快形成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共建双赢的办学机制,使道桥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關键词: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实训过程较难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实训实践都要在工地上完成,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外出实践受到限制,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更是无从体现;第二,青年教师居多,双师型教师欠缺,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薄弱;第三,硬件条件不足,实训基地设施不完善。

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按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专业教师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逐步完善2017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公路工程管理”“工程质量检测”等专业课调整课时及学期。新增加“公路养护”“工程资料编制”“工程法律法规”“公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删除“施工机电”“公路工程勘测实训”“公路施工实训”和“集中实训”专业课。推进产学结合、校企互动、共享资源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和不断优化以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单元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用、适用的原则上制订课程标准,针对本专业就业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确定学习领域的重点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中。

1.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公路、桥梁单位的施工、试验检测、测量、造价、监理员,扎实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较强的道路桥梁工程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公路工程的勘测、施工与管理、试验检测、监理咨询、养护管理等技术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了该专业初始岗位群: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试验检测员、测量员。发展岗位群:经过实践锻炼后能力突出者可胜任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主管、项目生产主管、项目经理等核心管理岗位。

2.专业课程改革建设

为提高教师职教能力与教学质量,“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的改革在逐渐完善中,确定了道路桥梁专业中的优质核心课程“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等。其主要内容有课程单元或整体教学设计、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微课、慕课等。院内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比赛,例如微课比赛,来促进教师的执教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校内增加了一系列道路桥梁模型设计展览,开设了上机绘图CAD及各种专业知识竞赛,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来我院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做培训报告,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校内外实训基地改革建设

目前,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经学院批准已经购买了相关试验仪器设备,成立了院内道路桥梁实训室一个,包括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用的延度仪、针入度仪、软化点测定仪、烘箱、小冰箱(冷冻)、恒温水浴等设备。另外我院“道路桥梁工程实训场地的建设工程北翼工程”正在筹划中,进一步扩大了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实训场地。衡水职业学院根据岗位需要,主推“以实习带动就业”“以实习促进就业”的理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及衡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其中本专业学生定期到衡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中心试验室完成建筑材料实训及集中实训等实习内容。

4.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对教材质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国家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就是校企合作。基于课程改革的基础,提高“平时成绩”占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包括课上或课下实践的过程成绩,部分成绩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实际课程考核方案时,着力确保过程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客观公正。

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全面改革,包括课程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及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自己专业的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琦.高职院校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5(30):178-179.

作者:高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论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论文下一篇: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