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综合模拟试卷

2023-01-30

第一篇:高三历史综合模拟试卷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七)

24.古代民众生活困难的现象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这种变化反映了

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

B汉代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 C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 25.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D.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26.下表是1881-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清政府借款修建

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

清政府独立筹资

官商合办

里程(公里)

4 171.2

2 746.1

1 042.4

1 042.4

占总里程比例

46.3%

30.5%

11.6%

11.6% A.洋务运动直接推动了中国的铁路修建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根本无从发展

C.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

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

27.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 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

28.“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改善同日本关系 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

29.新中国实行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际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其中,1954年为37.97‟, 1956年更降至31.90‟,而在1963年和1964年则分别达到43.60‟和39.34‟。材料中出生率增高的原因是

A.经济困难后出现补偿性生育

B.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生育政策 C.人民公社导致人口出生失控

D.农民生活富裕推动生育高潮

31.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 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 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

32.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设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哇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D.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33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 这缎材料是用来

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4.“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年任总统)的墓志铭。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

) A.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

B.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

C.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

35.“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关注的是直接暴力的不在场,希望通过谈判和调解而不是武力手段来解决争端;“积极的和平”,则意味着消除了饥饿、暴力、对人权的威胁、难民问题、全球环境污染等对和平的威胁,它意味着创建了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富裕地生活和体面地生存。下列属于“积极的和平”的是 A.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冷战 C.朝鲜战争

D.建立福利保障体系 40.(25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全球性问题过程中就生存和发展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伦理之生态价值 中华伦理

言行

出处

“仁”

董仲舒: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人?

《春秋繁露》

“义”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

《资治通鉴》

“礼”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咸鱼鳖之长。

《逸周书》

“信”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

材料二美国西部的生态变化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尽管如此,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发生在1930年代。绎济凋敞,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己经深陷困境。

——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为例》 材料三智能文明与生态文明

在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其他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其累积效应的基础上,将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辟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表格中的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美国政府的主要举措。(12分)

(3)关于智能文明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谈谈你的认识。(5分) 41.(12分)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任选四国中的一个国家,根据材料提取信息,描述其GDP年均增长率走势,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变化的原因。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83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赔偿法,1889年又实行老年与病残强制保险法。这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影响巨大,紧接其后,一系列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都纷纷出台,有些美洲国家亦接踵而起。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空前迅速发展的时期。 ——任一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概要》

材料二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的理念已经传入中国,政府劳工立法中也已出现“劳动保险”的概念及有关劳工保障的条款;从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发展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行有《慈善团体监督法》《救灾准备金法》《强制劳工保险法草案》等法规,这表明当时的社会立法已开始迈上了现代化门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政府社会部的成立为转折点,中国近代社会立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社会救济法》《职工福利金条例》等社会立法,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保险法原则》,为构筑中国近代社会保障法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此时其欧美国家纷纷出台社会保障立法的原因和目的(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发展的原因(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8世纪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年轻的拿破仑成了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期间,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反他的思想中出现了内在的矛盾性和停滞性,民主的和专制的交错在一起。雾月政变后,拿破仑进一步向独裁专制转化。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拿破仑不但无限加强个人独断的特征,而且不断改变和破坏他早期建立的体制来放纵他个人独断。1804年,拿破仑称帝,这样,他的民主共和思想丧失殆尽。

——郑佑新《拿破仑与华盛顿的民主共和思想之演化》 材料二

1897年,孙中山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孙中山视域下的“共和”与专制对立,跟他早年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关,认为中国属“异种”统治,且带有明显压迫和专制色彩,希望能“驱除赵虏,恢复中华”。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于对内对外宣言中依旧从与专制对立的角度强调“共和”。他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自称:“龟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

一、二,分别指出拿破仑和孙中山对待“共和”的态度。(6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和孙中山对待“共和”态度不同的原因。(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发人深省的教训是,即使没有人愿意或想要战争,战争仍有可能爆发。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美国都坚信,“普鲁士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而德国人相信,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唯一的罪责是经济上获得成功。然后,也出现这样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因为战争有利可图或者是因为存在着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战争。„„在保卫国家方面,人们越来越有更大的利害关系。这是民主化和财富增加的必然结果。尽管结果往往是不完美和不平等的,但是大多数市民都有意愿保卫自己参加其中的政治团体。1914年证明,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国家正遭到攻击时,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欧洲的人们用狂喜而不是悲伤来迎接战争,这一事实在最后的分析中要比所有的外交细节都能更深入地解释战争的到来。 ——摘编自丹尼斯·舍尔曼著《西方文明史读本》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提出的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争”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16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其名作为《乌托邦》。他向圈地的资本家们说道:“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光啦!”他借拉斐尔的口说:“假使私有制度存在,假使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以为国事的进行就不可能公正顺利。”在他的乌托邦世界里,由于“乌托邦的物产样样丰富,而且既然大家平均分享,便没有贫困的人”。乌托邦人彼此互通有无,毫不计较酬偿,“整个乌托邦岛就好像一个大家庭”。 沃尔金说,“莫尔的伟大功绩,就是他在贫苦农村的不满情绪的影响下,能够运用他那人文主义的学识,制订出一种比无产阶级化的农民本身的社会觉悟水平高得无可比拟的社会方案。”

——摘编自王永江《社会主义思想史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莫尔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莫尔的思想进行评价。(9分)

参考答案

CD

CBAAA CCDDD 40.(1)价值:“仁”:爱护自然万物;“义”:有限度开发利用自然;“礼”:尊重自然的季节规律;“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8分)

(2)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的扶植;移民的贡献;交通建设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6分,答出三点即可)

举措:实行国家干预,推行新政;调整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实施对农民的社会救济。(6分)

(3)认识:高科技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生态灾难进行检测和预警;开发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5分,此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41.(12分)

每个阶段2分,共6个阶段12分。原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要选一个国家即可。 中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几乎停滞。

原因:增长:农业经济仍在发展;商品经济依然繁荣等。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的腐朽;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空前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文字狱及八股取士政策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1820—1870年为负增长。

原因:列强的侵略战争和掠夺;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自然灾害等。 1870—1913年虽然增长缓慢,但幅度超过1500—1820年。

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等。 1913—1950年又为负增长,且达到低谷。

原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战争频繁;列强侵略等。 1950—1998年快速增长,年均5%以上。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有计划地工业建设的开展等。

美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原因:刚完成国家独立;工业革命还未进行。 1820—1913年快速增长。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西进运动。 1913—1950年增长趋向缓慢,低于前两个阶段。

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50—1973年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 1973—1998年增速下降。 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日本: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幕府的腐朽统治。 1820—1870年缓慢增长。 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启动。 1870—1950年较快增长。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侵略积累起资金和市场;明治维新的进行。 1950—1973年更为快速的增长,年均接近10%。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援助;朝鲜战争提供机遇;非军事化等。

1973—1998年增速下降。 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 英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 原因:工业革命还未进行。

1820—1913年较为快速的增长。

原因:最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技术;对外殖民侵略,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政府支持等。 1913—1950年增长放慢。

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1950—1973年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等。 1973—1998年增速下降,但仍为较快发展。

原因:下降: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仍发展:加入欧共体;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等。

45.(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4分)

目的:缓和劳资矛盾,巩固统治;调动工人阶级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4分) (2)原因: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借鉴;中国近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突显;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思想观念解放等的推动;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立法。(7分,答出三点即可) 46.(1)拿破仑:从崇拜共和思想到丧失共和思想。(2分)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自治的法则;共和是我国传统思想精华;共和与专制相对立。(4分) (2)拿破仑原因:崇拜共和是因为受到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丧失则是督政府软弱,大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裁统治,维护革命成果;军事上的胜利使其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5分)

孙中山原因:受到国情、传统文化及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具有不贪恋权势、百折不挠的个人品质。(4分) 47.(1)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制度看,资本主义自身具有扩张性;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9分)

(2)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警惕军国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理性爱国。(6分) 48.(1)封建制度逐步瓦解,王权势力得到加强;资产阶级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散。(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进步性:运用人文主义学说,批判了私有制度和资本原始积累所带来的贫穷和灾难,具有原始的共产主义色彩。(3分)

局限性:提出消灭私有制度具有空想性;所谓乌托邦社会,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未看到资本原始积累的进步性。(6分)

第二篇: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4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4 24.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纪年,并以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的开端。材料主要说明 A. 司马迁所依据的是第一手史料 B. 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 C. 周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 D. 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

25. 下图为汉代推行的一项政策“推恩令”示意图,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根源

B. 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 C. 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目的具有背离性 D. 推恩令体现出了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

26.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出了当时哲学家的使命。材料表明当时哲学家的真正使命是 A. 应对北宋初年社会危机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 为构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C. 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

D. 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构建理学的民生观念

27.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

- 1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社论中 A. 新的社会组织是指三大改造中的农业互助合作社 B. 这种新的组织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 新的社会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这种新的组织实际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32. 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曾经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普罗塔戈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A. 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B. 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 C.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D. 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

33. 《世界文明史》综述: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材料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 A. 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B. 放弃了英法议会制传统和分权学说

C. 是”妥协“的产物,“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 D. 完整地继承了英国和法国的政治民主

34. 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 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 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D. 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35. 历史研究中存在“假设”的研究现象,如现代西方史学研究中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新经济史学派,运用“假设一演绎”模式对“美国铁路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铁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并未起到决定作用”的结论,而中国著名历史学者龚书铎撰写《“假设”的历史》一文批判历史研究中存在主观的臆想和假设现象。这说明

A. 历史研究不需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出发点 B. 历史研究完全不能用“假设”研究方法

- 3材料

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拳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

材料二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4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5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竞还得了个“于青菜”之称呼。1684年于成龙在江宁任上离世,当时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都举着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就是正义与纯粹的力量,人性的光芒,永远不被遮拦,善良的意义,永远会被人民所诠释。

——《清初吏治清明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这一现象。

历史参考答案4 24. 【答案】B 【解析】根据“司马迁沿用西周史官”可知其依据的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周厉王由于暴政而引发变乱被迫逃亡,召公和周公二相共同行政,政局逐渐趋于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共和”意味着协商,现代共和制的中文一词源于此意,但是与现代共和制本质上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中周厉王逃亡并非诸侯国叛乱所致,不能说明分封制崩溃,故D项错误。 2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直接原因,根源在于地方王国势力威胁到中央集权,排除A项;推恩令的根本宗旨是解决王国势力的威胁,不可能中央向地方妥协,只不过方式比较温和,故排除B项;汉武帝的政治改革与思想改革根本目的都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目的具有同向性,从示意图可以直观看出,“推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智慧,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对张载及其思想的理解不能脱离宋初的建国背景和理学家的问题关切,北宋吸取历史教训,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二程兄弟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的最大关怀,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故B项正确;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只是表象,故排除C项;D项错在重新恢复,宋明理学是一种新的儒学体系,排除。

- 7人民公社化运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 32. 【答案】C

点睛:材料“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是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人的作用。 33.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的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综合……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可知对于实现民主,政治妥协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美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故A项排除;材料“美国的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反映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吸收了以前的民主成果,并进行了政治妥协而建立的,故BD项错误。

点睛:材料“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所阐述的是美国民主政治确立之初的特点。 34.【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得出,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73年是实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的时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主导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是美苏,是经济实力,马歇尔计划仅仅是一项措施,故D项错误。 点睛:从材料“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中就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 35.【答案】C 【解析】“历史研究中存在‘假设’的研究现象,如现代西方史学研究中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新经济史学派,运用‘假设—演绎’模式对‘美国铁路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铁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并未起到决定作用’的结论”可见假设研究法不并忽略历史客观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用“假设”研究是能够得出历史结论的,故B项错误;“著名历史学者龚书铎撰写《‘假设’的历史》一文批判历史研究中存在主观的臆想

- 9战之需要;但容易导致专制政治,不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与政党政治的真正实现。从材料“继承了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并使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战前的针对严重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这种特殊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手段”“大权在握的总统在处理国内外危机时可采取果断的措施,以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对美国国家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认识。

42、【答案】示例:

观点: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有一部分从欧洲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

评析: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 【评分说明】

(1)评析分层次记分:

层次一评析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和影响,逻辑清晰。 层次二评析白银的流向和原因或者影响。逻辑比较清晰。 层次三只答白银流向等一项内容。 层次四史实不清,逻辑混乱。

(2)本题为开放式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对材料中的历史观点进行评述和论证的能力。高考试题并没有给出的具体的参考答案,但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给 出了关于这类题型的基本评分等级。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观点要明确;二是论证时史论结合。

(3)以上内容不是标准答案,仅供阅卷时参考。本题是一个思辩性的题目,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般应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说明理由,最后要扣题。

【解析】本题题是个开放性题目。首先,依据材料图示可知,流向是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和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然后结合所学可知,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经济联系也是重要原因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1)特点:地方实力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主导,具有渐进性。

- 11雷顿森林协议》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二是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答案】(1)康乾时期,政治清明;清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于成龙优秀的个人品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家国情怀。

(2)封建社会即使政治相对清明,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端难以消除官场腐败的大环境;于成龙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廉吏第一”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康熙帝的贤明;于成龙秉持为官之道,坚守清廉、正心诚意、忠实为民的理念符合人民的愿望。

【解析】(1)结合材料“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于成龙之所以成为清朝第一廉吏,主要是由于清朝出席政治清明,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再加上于成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品质优秀,拥有家国情怀。 (2)从材料“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 13 -

第三篇: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此次期末联考试卷考试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三个模块的全部内容。命题在坚持考查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特点。从总体来看,题量适中,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全面,但是难度不大。

二、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如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题中对于吏的考察,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学生很多选择了A项,“分封制长期存在”,混淆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致使很多同学丢分。又如阶段特征的掌握比较欠缺:如11题中学生不能明确中国抗战的准备和国民党围剿红军时间区分,大意丢分。

2、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强:如25题理解材料时,学生往往只注意前部分,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后半部分,结果导致断章取义。

3、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如27题中: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学生大多没有依据材料进行概括,而是简单的按自己的想法概括。

三 、在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事项。

1、回归课本、落实双基,突出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的掌握

注重主干知识体系结构的多次重复构建,正确牢固地形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要尽量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若将知识体系、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好,再能将历史概念理解清,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2、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示例题,切实加强课堂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尤其是小论文题型的基本解题模式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3、在选做题方面,个人认为应该是相对容易得分的,所以建议老师们在平时授课和练习的过程中,尽量选一些自己最拿手的模块讲解;以及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做一些训练。

介休一中

2016年1月28日

第四篇:2010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二)范文

2010届高三新课程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

注意事项:

1.本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1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若N_L阅卷则I卷、Ⅱ卷答案均做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历史悠久。<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4.“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制造历史依据的著作是

A.

B.

C.

D. 7.“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 -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 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办文明婚礼 B.徐小姐喜欢阅读《申报》、看上海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C.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电影院

D.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8.右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 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10.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神舟”6号飞船 B.“东方红”l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5号飞船 D.“长征”号航天运载火箭

12.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元老院 D,陪审法庭

1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4.2006年8月24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式从九本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发现当时是根据

A.牛顿力学的推算 B.哥自尼“日心说”的推算 C.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D.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15.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 N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的邀请前往自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小,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7¨F端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17.下图是30年代苏联全盘集体化时期的一幅集体农庄的宣传画。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以下解渎中合理的是

①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不再依靠畜力 ②粮食实行义务交售制

③农庄中的农民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 ④农庄拥有大量拖拉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8.2008年9月以来,三鹿毒奶粉事件使人们对国产奶制品的消费信心受到很大打击,重建国人消费信心刻不容缓。七十多年前,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断然实行新政,其政策措施中有利于鼓励和刺激国人消费的有

①实行美元贬值 ②商品上贴“蓝鹰”标志 ③实行“以工代赈” ④发放紧急救济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2分,共计60分。) 21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一些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 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摘当“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请回答:

(1)根据图1指出三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图2中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3)据材料二毛泽东的言论分析中共的目的是什么?(1分) (4)材料

一、二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1分)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相同吗? (1分)请说明判断的理由。f3分) (5)材料二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三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烟台是环渤海湾的重要港口城市。1858年根据《天津奈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1862年以英国为首的15国列强先后在烟台设领事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商的增多,烟台的涉外活动也逐渐增加,银行、洋行陆续开业,进出口额逐年上升。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烟台开埠通商后的变化。

材料二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以下是该公司1896一1941年间大事记。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立了一家国有企业„„1994年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抉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张裕公司在烟台创办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张裕公司在最初的

二、三F年坠成功的原因。(4分)张裕公司在1934 年和1941年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2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C 2.A 3.D 4.A 5.D 6.C 7.B 8.C。 9。B 10.C 11.C 12.A 113.C 14.A 15.D 16.D 1 7.B 18.D 19.D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2分,共计60分。) 21.(1)作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皇权独尊。(2分) (2)机制: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2分) (3)实现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1分) (4)共性:权力的制约与监督。(1分)不相同。(1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5)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分) 22.(1)烟台是重要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开埠较早,与外商接触多;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分) (2)原因:实业家实业兴邦(实业救国)的理想:引进优良品种,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政府和社会名流的支持;积极参加国际博览会,创立国际品牌(4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大敌。(2分) (3)变化:由国有企业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或上市公司)。(1分) 原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2分) 23.(1)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要求废弃法律、习俗和伦理;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主观感受。(2分) (2)背景:希腊城邦道德沦丧,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目的:重建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挽救衰败中的城邦制度。(4分) (3)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1分) 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2分) 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2分) (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但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1分) 24.(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用军功大小划分等级。(1分) 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通由国君任免。(1分)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1分) (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1分,答到其中一点即得1分)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1分)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1分) 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1分)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 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2分,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 25, (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

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第五篇: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

彭惠琴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后,高三上新课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进行复习,而为了检验复习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名目繁多的考试来衡量,小至教师自己命题的单元小测,大至深圳市统一举行的模拟考,但不管什么方式的考试,考后教师总要对试题进行讲评。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文结合我在高三历史讲评试题的一些体会,简要谈几点拙见,以期方家指正。 关键词高三历史讲评课

历史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客观公正、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讲评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成败。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试题讲评就是要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同时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目的。我觉得要上好一节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考后讲评要及时,不能照本宣科,只对答案。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在考后的第一节历史课就进行讲评,这样既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又可以节约学生因二次阅题而浪费的时间,讲评效果也最好。另外,在讲评试题之前,教师再忙也要抽空自己先做一遍试卷。通过自己做题,一是了解试题考点布局,琢磨出题者意图; 1

二是分析哪些题目与高考理念吻合,这样的题目就要提醒学生重视,哪些题目没有参考价值,就让学生大胆放弃;三是从学生角度分析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出错原因大概有哪些等等方面都要事先成竹在胸,做到讲评时有的放矢。如果自己事先不了解试卷内容,只给学生对参考答案,这样的讲评干脆不讲,学生最不欢迎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评课实际效果甚微。

第二,切忌教师拿着试题按顺序自己一讲到底。每次讲评试题时,我都根据自己对试题的整体把握,有时先讲主观题,有时先讲客观题;有时先讲古代史,有时先讲近代史,有时又先讲现代史,讲题顺序依每份卷子特点来决定先讲哪一部分。同时讲评试题时,我觉得学生完全没有疑问的我就不讲,对于要讲的题,我也从不搞一言堂,每道有价值的题我都先让学生先讲,理解不到的我再来补充。对于选择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你的选项是哪个?凭什么你选择了这个答案?做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对于主观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中心语、限定语、求答项、答题方式等分别是什么?你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这道题你认为难在哪里?答题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在整个讲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来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让学生思想歇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考中懂得要充实哪些知识点,哪些能力还要加强。从而通过讲评试题达到培养学生“三基”目的,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如果上讲评课时教师一讲到底,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既浪费了学生高

考备考的宝贵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效果不好,甚至是做负功!

第三、高三试卷讲评不能就题讲题,要就着讲评试卷之机进行考点深化复习。到了高三,特别是一轮复习结束后,每次试卷讲评都要对一些题目涉及的重要考点进行相关知识链接,采用其它题型或其它变式再考一下学生,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彻底消化相关考点,不留盲点,避免一错再错。

第四,考后试题讲评要坚持激励性原则。试卷讲评避免不了要涉及到学生成绩,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考出成绩却不理想,难免情绪低落。对这部分学生要特别关注,要多给予鼓励,千万不能挖苦他们,弄不好他们就破罐子破摔,从此丧失前进动力。所以教师讲评试题时既要热情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灵活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也要充分肯定那些虽然考得不理想但学习态度认真、刻苦的同学,注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方法引导,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老师经常要上的课型,如何发挥讲评课功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以上所述是本人在讲评课时用得比较多的几条。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如何让高三试卷讲评效果达到最佳,吾将不断探索,谨以此抛砖引玉。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13603032374

QQ:798265625

Email:lhzxpeng@163.co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司礼仪形象大使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