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质下大学生法律论文提纲

2022-09-16

论文题目: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有一崭新的一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可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已显得越来越紧迫。法治国家的最终确立必须以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为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青年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周围人群起到辐射和示范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快速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程度。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犯罪案件在社会中造成的影响越发深远,在高校中还存在许多大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另外,以法律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在部分高校和在校学生心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施途径单一、教育效果欠佳等因素成为制约大学生法律素质发展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法律观点偏差;义务和权利的认识片面化;崇尚法律的意识不强,对法治缺乏信心;诉求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不强;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案件也在不时的发生等。因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切入,明确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的需要,是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第二,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相关内容切入,理清相关概念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原则,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应该肯定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法治国”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共识,他们对法律认识、理解和把握更加理性化。第四,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凝练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营造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开创有效实践环节等,以此推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和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的进程,推动良好法治社会环境的营造,加快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路径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跨学科研究

1.3.3 综合归纳

1.3.4 实证研究

1.4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素质的内涵

2.1.2 法律素质的内涵

2.1.3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内涵

2.2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2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理论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

3.1.1 法律知识匮乏

3.1.2 法律意识淡薄

3.1.3 法律能力欠缺

3.2 大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3.2.1 社会的影响

3.2.2 高校教育的原因

3.2.3 家庭环境的影响

3.2.4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3.2.5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

第四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4.1 精炼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念

4.1.1 实践优先的理念

4.1.2 法治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4.1.3 多元互动的理念

4.1.4 与时俱进的理念

4.2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4.2.1 创新教材内容

4.2.2 整合法律素质教育内容

4.2.3 丰富教学手段

4.2.4 拓展教学空间

4.3 营造校园法律文化氛围

4.3.1 优化校园法律制度

4.3.2 构建校园法律文化环境

4.3.3 建设校园健康网络

4.4 开创有效实践环节

4.4.1 建立法律教育实践基地和专门机构

4.4.2 开创校园法律特色文化活动

4.5 改进大学生法律素质评价机制

4.5.1 基本原则

4.5.2 基本方式

4.5.3 评价体系的设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软土地基论文提纲下一篇:毕业设计与艺术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