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的构建

2022-09-15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据此, 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 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 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 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 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 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 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 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 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 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 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 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 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 (教务处, 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 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 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 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 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 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 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 形成管理育人, 教学育人, 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 全面育人的格局。

2.1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 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 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 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 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 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 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 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 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 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 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 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 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 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 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 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 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 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并非专属于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 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 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 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 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 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 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 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 形成情感共鸣, 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 年级党支部—年级团支部—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 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 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 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 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 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 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 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 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 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 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 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心理上的疏导者, 学习上的辅导者, 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 年级学生会—各班学生干部—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 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 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 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 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2.2.4 学校—家长学校—学生家长

年级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协助下联合举办“家长学校”, 为本年级家长举办不同主题的专家讲座, 结合本年级学生身理及心理的特点和年级德育目标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各班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如:请家长观摩主题班会;请家长参与辩论会;将孩子的烦恼与快乐编成小品, 请家长做出评价等。只有做到与家长及时沟通,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 理解年级班级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强大合力, 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 在年级负责制下, 通过同一年级教师、学生、家长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相互作用, 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得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 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 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 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摘要: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 针对德育工作的立体性与全面性, 以年级为载体构建纵、横向交织的立体德育管理网络, 从而形成管理育人, 教学育人, 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 全面育人的格局。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 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 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 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 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 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关键词:年级负责制,年级德育管理网络,参与管理的原则,全员育德的理念,课程育德的方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课堂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下一篇:金融工具新会计准则对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