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风险控制论文提纲

2022-08-22

论文题目: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研究 ——以民生银行为例

摘要:2017年3月,我国财政部修订并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新金融工具准则改进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方法,并对减值和估值模型也做了相应调整。其中,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已发生损失法”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提,而新准则发布后,将减值计提方法改为“预期损失法”,即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将信用损失进行加权平均,以对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行及时识别与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导致原本不必进行减值损失计提的部分金融资产由于其存在前瞻性信用风险,也被纳入了计提范围,而且,由于新模型需要商业银行对各项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水平变动具有及时的把控,这使得商业银行必须时刻监测各项风险数据变动,并依据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的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风险管理,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管理中最关键的当属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对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如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信用风险的测量和控制问题。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对信用风险进行强力管控,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对于在国内银行业乃至国际银行业站稳脚跟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受此形势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利润效益、资产质量出现下行趋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具有同步上升的态势,商业银行开始重点关注信用风险控制。在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了完善金融体系乃至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事前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首家具有民营股东背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第一批实施新准则的商业银行之一。本文以民生银行作为案例对象,旨在研究分析民生银行信用事前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根据相关理论,以加强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完善民生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通过对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其在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并对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体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减少我国民生银行在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时因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在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背景下,对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事前监控进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后对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使用的方法进行了展示,最后引出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概念及其基础理论,并对新金融工具准则中提出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了说明,最后将已发生损失模型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否需要触发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第三部分,首先简述了民生银行的发展概况,接下来通过比较分析描述了民生银行在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前后的信用风险状况。最后着重说明了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监控现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前后的信用风险事前监控状况进行了描述。第四部分,根据前文对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后民生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描述,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阐述了民生银行在金融工具减值计算方法从“已发生损失模型”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转变后,在信用风险事前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依据第三部分对民生银行现状的分析以及第四部分提出的问题,研究总结了在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形势下,针对前文阐述的问题,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应采取的策略。第六部分,基于上述对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监控的分析,总结了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的总体形势,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新金融工具准则自2017年颁布后,民生银行是第一批实施新准则的商业银行之一,此时以民生银行为例进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研究,具有时效性,且对即将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是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研究,对于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着眼于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环节,更有针对性。

关键词:信用风险;事前控制;民生银行;新金融工具准则;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学科专业:会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 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关键概念界定

一、信用风险内涵及特征

(一) 信用风险的内涵

(二) 信用风险的特征

二、信用风险管理内涵及方法

(一) 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

(二) 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三、已发生损失模型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及比较

(一)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内涵

(二)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内涵

(三) 已发生损失模型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对比

第三部分 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现状

一、民生银行发展概况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民生银行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

三、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现状

(一) 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的发展历程

(二) 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流程

(三)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状况的影响

第四部分 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新准则下的市场信息监控不力

(一) 信息获取不及时,存在滞后性

(二) 信息获取不全面,存在信息漏洞

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信息系统有待加强

(一) 数据管理能力稍显不足

(二) 信用风险度量工具和管理工具不够完善

三、银行信贷事前控制流程不合理

(一)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信用风险分类精细度有待提高

(二) 对信用风险的长时间预测能力不足

四、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原因

(二) 内部原因

第五部分 民生银行信用风险事前控制措施建议

一、完善市场监控流程

(一) 及时、完全地获取市场信息,建立风险预警分析引擎

(二) 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重点关注前瞻性信息

二、提升新准则下的信用风险事前控制信息管理水平

(一) 优化信用风险事前控制信息系统

(二) 提高信用风险事前控制管理技术

三、改善银行信贷结构

(一) 风险定价精细化

(二) 增强信贷流动性控制,适当降低长期借贷比重

四、深入理解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做好业务转型

(一) 做好从“已发生损失模型”到“预期损失模型”的过渡

(二) 对员工进行新准则培训

第六部分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案例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教材内容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品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