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2022-09-14

思想政治课中的探究性学习,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探究, 充分发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托政治学科教材, 联系时政实际,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协同性, 极大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地位由主动变为主导, 由教师操控的时间大大减少, 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课堂驾驭能力。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探究式学习课, 有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需要施教者把握, 但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1 课堂参与者的定位——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一堂精彩的探究课, 首先在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而这一氛围的营造, 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指出:“如果儿童的心灵被遏止和轻视, 如果孩子们的精神过分的沮丧, 过分地加以限制, 孩子们就会丧失活力和勤奋”。因此, 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否最大程度的得到展现, 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鼓励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 建立起热烈友好、互相尊重、协作探究的氛围, 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获得更多的知识。其次教师要注意到激励性教育在探究式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善于发现和把握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吝惜你的赞美,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 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开启知识殿堂的引导者。探究式的教学要求每一名施教者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 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新问题, 这才是教师真正的角色定位。为了实现这样的角色转换, 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 由唱“独角戏”变为师生“大合唱”;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变为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引导者, 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须的相关知识储备;同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励每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让每名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发言内容与本章节知识的衔接, 引导学生挖掘有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者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掌握探究活动发展的方向。

2 设置问题的针对性与材料的时效性

“学而不思则惘”, 恰当的设置疑问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因此,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 问题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首先是问题的针对性:问题是否合理, 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 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过于深奥的问题则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这样的设问, 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失去了动力和乐趣。问题的顺序安排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一致, 保证其连续性和畅通性,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 由容易到难, 这样才能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其次是材料的时效性: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 每一框都设置了二到三组探究学习, 但由于教材修订和再版印刷等方面条件的限制, 相当一部分探究材料已不再新颖, 有的甚至“过期”两三年,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 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时政热点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善于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身边发生的时政大事, 从中找出与教材之间的联系, 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 从而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个体差异

评价一堂探究课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 是否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当中来, 尤其是是否参与到了探究的环节当中来。课堂的组织者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失去学习兴趣或较少发言的学生, 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和积极的鼓励, 尊重其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恢复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协作解决问题时, 教师更要注意每一名学生的表现, 确认是否每一名学生都在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 要督促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来, 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学们分享。

4 探究课的延续

探究课的意义之一在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对问题的思考, 从而初步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限、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探究问题的复杂程度等, 并不是每一次探究都会圆满结束, 部分学生可能并不认可教材提出的观点。我们一方面应给学生创造合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学会在课后反思, 并且在恰当时间继续该问题的探究。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求知的道路上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识, 敢于向老师挑战, 敢于向书本挑战。

总之,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材知识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 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学习模式之中, 才能达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高质量人材的目的。

摘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思想政治课中的探究式学习,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体探究, 达到接受知识、完成教学要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改变传统的“讲授者”的角色定位,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来,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要为整个探究活动提供方向指导、知识储备、问题设置、疑难点拨等方面的帮助。这一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协同性, 极大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素质教育,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的18条原则[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1) .

[2] 姜庆相, 陈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2002 (2) .

[3] 马勇军, 骆红山.对探究教学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 2007 (4) .

[4] 祖平.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8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问题要点分析与研究下一篇:关于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