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明解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药剂学明解范文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下

《药剂学》

第三节 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

一、注射部位吸收

位周围一般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药物吸收路径短,影响因素少,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比较高。

肌内注射后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药物以扩散和滤过两种方式转运,通过生物膜速度快。脂溶性药物可扩散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吸收,水溶性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细孔进入血管。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但少数药物吸收不比口服好。如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可发挥长效作用。

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更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动脉内给药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血管外注射药物的吸收受药物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以及机体的生理因素影响,主要影响药物的被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药物吸收,如混悬型注射液中药物溶解度可能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非水溶剂注射液遇水性组织液析出沉淀时,药物溶解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体液中蛋白质等大分子可与某些药物结合,结合物不能透过生物膜,可能影响药物吸收。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肺部吸收

肺由气管、支气管、末端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组成。正常人肺部总表面积约100~200m,与小肠的有效表面积很接近。肺泡呈薄膜束状,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存在致密的毛细血管,并与某些血管紧密相连,从肺泡表面至毛细血管间的距离仅约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

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O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三、鼻黏膜吸收

鼻黏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其优点有:①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脏的首过作用、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④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

可溶性药物以溶液剂或气雾剂给药吸收良好.不溶性药物的粒子大小与其在鼻腔中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大于50μm的粒子一进入鼻腔即沉积,不能达到鼻黏膜主要吸收部位,小于2μm的粒子又可能被气流2第1页

带入肺部。研究表明气雾剂中约有60%粒径范围为2~20μm的粒子可分布在鼻腔吸收部位的前部,并能进一步被气流,纤毛或膜扩散作用引入吸收部位,药物在转运过程中被鼻黏膜吸收。

四、口腔黏膜吸收

口腔内不同部位的黏膜结构、厚度和血液供应均不同。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着复层鳞状上皮,依其结构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黏膜:①咀嚼黏膜覆盖在硬腭和齿龈表面。黏膜表面为与皮肤结构类似的角质化上皮,通过胶原样组织与下层结构紧密相连;②内衬黏膜覆盖在除舌背部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不同区域上皮厚度有明显差别。黏膜上皮未角质化,上皮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下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渗透性能较强;③特性黏膜具有咀嚼黏膜和内衬黏膜的共同特性,表面既有角质化上皮也有未角质化上皮,分布于舌背部。

口腔中咀嚼黏膜约占25%,特性黏膜约占15%,内衬黏膜约占60%。流经口腔黏膜的血液经舌静脉,面静脉和后腭静脉进入颈内静脉,可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

硬腭黏膜。另外,唾液的冲洗作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口腔中的酶、pH和渗透压也会影响药物吸收。

五、阴道黏膜吸收

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同时阴道吸收也可通过含水的微孔通道。与鼻腔、直肠黏膜比较、药物从阴道吸收速度较慢,时滞较长。原因主要是阴道上皮具有多层细胞,形成了吸收屏障。一般药物很难从阴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激素类药物能有效地通过阴道黏膜吸收,经阴道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造成的肝脏首过作用和胃肠道副作用。

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组织)中的过程。

(一)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全血或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它是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其单位通常以

大多数药物由于本身理化性质及其与机体组织的亲和力差别,在体内的分布大致分三种情况:

(1)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几乎相等的药物,即在各组织内均匀分布的药物。如安替比林均匀分布在全身体液,其表观分布容积等于36L。

(2)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低,则V将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小。水溶性药物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例如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有机酸类药物,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故它们的V值通常较小,大约为0.15~0.30L/kg。

(3)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则V将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大。脂溶性药物易被细胞或脂肪组织摄取,血浆浓度较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低,但是V值常超过体液总量,如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为600L。一般表观分布容积大药物,从体内排出较慢,比那些不能分布到深部组织中去的药物药效要强,毒性要大。

(三)淋巴系统转运

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共同构成体循环,由于血流速度比淋巴流速快200~500倍,故药物主要通过血液

循环转运。但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在以下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①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②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成为靶组织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③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作用。

(四)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脑和脊髓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被一层致密的神经胶质细胞包围,形成了连续性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神经胶质细胞富有髓磷脂(脑磷脂),脑血管的这种结构形成了较厚的脂质屏障,能够有效地阻挡水溶性和极性药物透入脑组织,脑组织这种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功用在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环境。

在母体循环系统与胎儿循环系统之间,存在着胎盘屏障。大部分药物以被动转运通过胎盘。非解离型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透过。分子量600以下的药物,容易透过胎盘,分子量1000以上的水溶性药物,已

二、药物的代谢

(一)药物代谢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的转化,又称为生物转化。药物代谢是伴随着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的同时发生的。药物的代谢产物通常比原形药物的极性大,更有利于药物向体外的排泄,但是也有一些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降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或活性降低:代谢可以使药物作用钝化,即由活性药物变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使药物失去治疗活性;代谢物活性明显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在体内被水解后,迅速失去活性;氯丙嗪的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代谢产物去甲氯丙嗪,其药理活性比氯丙嗪差。

(2)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或使药理作用激活: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比其原药的药理作用更强,如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在体内转化为对乙酰氨基酚,其解热镇痛作用比非那西丁明显增强;还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通过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所谓的“前体药物”,如左旋多巴在脑内经酶解脱羧后生成多巴胺,而发挥治疗作用。

(3)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有些药物经代谢后可产生毒性物质,如异烟肼在体内的代谢物乙酰肼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应该指出,并非所有药物进入体内后全部都经过代谢,有些药物在体内基本不代谢,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大部分药物部分发生代谢。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内约90%以原形药物经肾排泄,肝代谢的比例很少。

(二)药物代谢酶和代谢部位

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是在细胞内特异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这些药物代谢酶主要位于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胞液、溶酶体以及核膜和胞浆膜中。通常把药物代谢酶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两大类,微粒体酶系主要存在于肝脏的内质网膜,后者在肝脏、血液及其他组织中均有存在。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肝脏具有高血流量,并含有大部分药物代谢酶,是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口服制剂在吸收过程和吸收后进入肝转运至体循环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脏,在肝细胞内,有的药物随胆汁排出,有的药物被酶转化为代谢产物。

这种在肝细胞内随胆汁排出和由药酶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药物比例称肝提取率,它是指药物通过肝脏由门静脉血清除的分数,肝提取率介于0~1之间。肝提取率0.5表示从门静脉进入肝后有一半量被清除,其余通过肝进入大循环。

除肝以外最常见的代谢部位是胃肠道,小肠黏膜上很多药物代谢酶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肠道菌丛产生的酶类也对药物代谢起作用,因此肠道代谢也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及其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代谢反应的类型

即药物及代谢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内源性的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等结合生成结合物,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极性和水溶性,使其更容易排泄。

(四)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由于肝脏和胃肠道存在有众多的药物代谢酶,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明显,而其他给药途径可完全或部分避免首过效应。

2.给药剂量对药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物代谢的影响 由于药物代谢酶的量是有限的,当给药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药物代谢酶的最大代谢能力时,代谢反应会出现饱和现象,须引起重视。

3.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剂型对代谢也有一定影响。口服不同剂型(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的水杨酰胺后,发生硫酸结合反应的程度不同。服用颗粒剂后,硫酸结合物尿中排泄量最多,混悬剂次之,溶液剂最少。这是由于混悬剂和溶液剂口服后,大量药物迅速到达胃肠吸收表面,很容易出现吸收部位药物代谢酶的饱和现象;而颗粒剂中的药物需要溶出后逐渐到达吸收表面,因而不易出现硫酸结合反应饱和的现象,最终导致尿中硫酸结合物排泄量较高。

4.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许多药物存在光学异构现象,不同的异构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和副作用,主要原因认为是体内的酶具有立体选择性,因此不同的异构体显示出明显的代谢差异。

5.酶抑制和酶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许多药物能对药物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其他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酶抑制作用。还有些药物重复应用或在体内停留较长时间后,可促进酶的合成、抑制酶的降解,使酶活性或量增加,促进自身或其他合用药物的代谢,这种现象称为酶诱导作用。

6.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年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常常明显低于成年人,特别是胎儿及新生儿的药物代谢酶活性低,甚至缺乏某些酶,所以胎儿、新生儿用药时,容易产生毒性。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表现为速度减慢,耐受性减弱。一般

7.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饮食中的糖、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三、药物的排泄

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胆汁排泄。还可经乳汁、唾液、呼气、汗腺等排泄,但排泄量很少。

(一)肾脏排泄

肾脏是人体排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器官。药物的肾排泄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的总和。

(二)影响肾排泄的因素

1.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经肾小球滤过,只有未结合型药物才可以从肾小球滤过。

2.尿液pH与尿量

加;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而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

3.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可能影响尿液的pH,也可能竞争肾小管的主动分泌过程,故而会影响药物的肾排泄。

4.药物性质 药物的脂溶性大小直接影响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弱酸、弱碱性药物的pKa与药物的解离程度有关,因而会影响肾排泄。

5.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会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都显著下降。

(三)胆汁排泄

除肾脏排泄外,原形药物及其代谢物也可能由胆汁排泄。一般说来,当药物分子上存在极性强的基团时,经胆汁排泄的量较多;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在人体,分子量在300~500排泄的药物,随着投药量的增大,血药浓度上升,达到饱和现象后,血液中药物的消除时间随着投药量的增加而延长。

第二篇:药剂学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原则: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 药用辅料的作用:

1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 2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分子结构、晶型、粒子大小(对于难溶性药物,粒径>2um时,粒径对药物溶解度几 乎无影响,但粒径<100nm时,溶解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 2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 3温度

4ph与同离子效应 助溶作用及助溶剂:

系指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 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非表面活性剂)。 潜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可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固体分散剂

材料:1聚乙二醇(PEG)、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表面活性剂类、4纤维素衍生物类、5糖类与醇类、6有机酸类。

制备方法:熔融法、溶剂蒸发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 包合物

常用包合材料:环糊精(CYD)、环糊精衍生物 制备:饱和水溶液法(重结晶法或共沉淀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等渗与等张:等渗溶液系指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而等张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为生物学概念。

表面活性剂

定义: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的物质。

阴离子型(去污):高级脂肪酸盐(碱金属皂或一价皂、多价金属皂、有机胺皂)、硫酸酯盐(月桂醇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镁、磺酸盐)。 阳离子型(杀菌):苯扎溴铵 两性离子:磷脂类(卵磷脂)、球蛋白类

非离子型: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也称泊洛沙姆,商品名普朗尼克)、多元醇(脂肪酸山梨坦,span,可做乳化剂。聚山梨酯,Tween,可做乳化剂和增溶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胶束: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会在液体界面发生定向排列,形成亲水基朝向内,疏水基团向外的单分子层,此时疏水基团离开水性环境,体系处于最低自由能状态。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当液体表面不能容纳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亲水基向水,疏水基在内的缔合体。 Krafft点:在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当温度升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该温度称为Krafft点。越高亲油性越好,亲水性越差;越低亲油性越差,亲水性越好。 昙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出现浑浊,甚至分层,这种现象称为起浊或起昙,此时的温度称昙点或浊点。是一种可逆现象。

第七章

纯化水:可作为配置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实验用水;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置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灭菌注射用水:可作为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灭菌及无菌操作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孢全部杀灭。 无菌:是指在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湿热灭菌法:利用高压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杀灭细菌的方法。该法穿透力强、传导快,灭菌能力强。

1热压灭菌法: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器械、金属容器、瓷器、胶塞、滤膜过滤器。

2流通蒸汽灭菌法:在常压下,采用100度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必要时加抑菌剂(三氯叔丁醇)。 4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无料和制剂的灭菌。 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D值、Z值、F值P99页

第八章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形成均相液体制剂,如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制剂,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 极性溶剂:水、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二甲亚砜(DMSO,万能溶剂) 半极性溶剂:乙醇(20%以上防腐)、丙二醇(延缓许多药物的溶解,增加稳定性。不能与脂肪油相混溶)、聚乙二醇(常用300-600)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乙酸乙酯 增溶剂:常用为聚山梨酯和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缔合物。茶碱的助溶剂为二乙胺、咖啡因的助溶剂为苯甲酸钠。

潜溶剂: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抗氧剂:

水溶性抗氧剂:维C、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油性抗氧剂:维E、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矫味剂 甜味剂:天然的有蔗糖、单糖浆、橙皮糖浆、桂皮糖浆;合成的有阿斯帕坦,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

芳香剂:天然香料(薄荷水、桂皮水)、人造香料(苹果香精、香蕉香精)、胶浆剂(阿拉伯胶、羧甲纤维素钠、琼脂、明胶、甲基纤维素)、泡腾剂

着色剂:天然色素(红色的:苏木、甜菜红、胭脂虫红;黄色的:姜黄、胡萝卜素;蓝色的:松叶兰、乌饭树叶;绿色的:叶绿酸铜钠盐;棕色的:焦糖)、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靛蓝) 糖浆剂

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糖浆剂的含糖量应不低于45%;糖浆剂应澄清,在储存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含药材提取物的糖浆剂允许含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 酊剂

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酊剂的浓度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 盐析: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分子的水化膜,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 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吸附层和扩散层分别带相反电荷的带电层,两层之间的电位差愈高斥力愈大,溶胶愈稳定。 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浊度愈大表明散射光愈强)、电学性质(界面电动现象)、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稳定性(向溶胶剂中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制备方法:机械分散法、溶胶法、超声分散法、物理或化学凝聚法。 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适合药物:1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时;2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5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都不应制成混悬剂。

质量要求:1药物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使用或储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2根据用途不同,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有不同要求;3粒子的沉降速度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4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

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1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2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同时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 电势过低,加反絮凝剂

沉降容积比F,在0-1内,越大越好。 乳剂

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

乳剂的特点:1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很快,生物利用度很高;2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3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4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5静脉注射乳剂后分布较快,药效高,具有靶向性,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化剂

1表面活性剂

2天然高分子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剂,使用这类乳化剂需加入防腐剂。 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 3固体微粒乳化剂

4助乳化剂:增加水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纤维素、海藻酸钠、琼脂、西黄蓍胶、阿拉伯胶、黄原胶、果胶、皂土;增加油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 一般W/O专供静脉注射

乳剂的稳定性:分层(可逆)、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乳剂制备方法:油中乳化剂法、水中乳化剂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纳米乳的制备

乳剂的质量评定

乳剂的粒径大小、分层现象、乳滴合并速度、稳定常数的测定。 搽剂多用乙醇为分散介质、涂剂和涂膜剂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维酮,增塑剂常用甘油。 正常人鼻腔液的PH为5.5-6.5,滴鼻剂的PH应为5.5-7.5,应与鼻黏液等渗。外耳道有炎症时PH在7.1-7.8,所以外耳道滴耳剂最好为弱酸性。含漱剂要求微碱性。滴牙剂的特点是药物浓度大,往往不用溶剂或少量溶剂稀释。合剂,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

第九章

注射剂:原料药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无菌、无热源、可见异物与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PH、装量、渗透压和药物含量等应符合要求,在储存期内应稳定有效。注射液的PH应接近体液,控制在4-9.有些品种尚需进行有关物质检查、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刺激性和过敏实验。 注射用油:碘值反映油脂中不饱和键的多寡,79-128;皂化值表示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量,185-200.酸值表示油脂酸败程度,酸值不大于0.56,越低越好。 溶剂:非水溶剂有注射用油、乙醇(浓度超过10%时,注射给药可能会有溶血作用或疼痛感)、丙二醇、聚乙二醇(PEG400)、甘油(不能单独用于注射剂)、二甲基乙酰胺。 附加剂:注射剂中的附加剂需符合以下要求1对主药的疗效无影响;2在有效浓度内对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性;3与主药无配伍禁忌;4不干扰产品的含量测定。

附加剂的作用:1增加药物的溶解度;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抑菌;4调节渗透压;5调节PH;6减轻疼痛或刺激。静脉给药与脑池内、硬膜外、椎内用的注射液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热源:能够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总称。 热源的性质:

1耐热性:一般情况下,热源在60度加热一小时不受影响,100度加热1小时也不会发生降解,高温可以破坏热源。 2滤过性:热源体积小,为1-5nm,可通过一般的滤器,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热源。 3吸附性:多孔活性炭可吸附热源

4水溶性:由于脂多糖结构上连接有多糖,故热源易溶于水。

5不挥发性:热源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无挥发性,故可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6其他:热源能被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所破坏,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去氧胆酸钠)也能使之失活。 除去热源的方法:

1高温法:由于热源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可用高温法除去热源。对于注射用的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涤干燥后,于250度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源。

2酸碱法:热源能被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破坏,因此玻璃容器等用具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可完全破坏热源。

3吸附法:活性炭对热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用量0.1%-0.5% 4蒸馏法:利用热源的不挥发性,再多蒸馏水器内将纯化水蒸馏。 5凝胶过滤法:利用分子量的差异除热源

6反渗透法: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以反渗透法去除热源。 7超滤法:超滤膜的孔径最小可达1nm,可截留细菌和热源。 注射用无菌粉末:俗称粉针,是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用无菌溶液配置成注射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物。

第十一章

湿法制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粘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 主药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合----粘合剂---造粒---干燥---整粒---润滑剂---混合---压片 优点:外观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好

作用力:附着力和黏附力、界面作用力、固体桥、引力、机械镶嵌。

制粒方法:挤压制粒、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复合型制粒、喷雾制粒、液相中晶析。

干燥的目的:使药物便于加工、运输、贮藏和使用,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但不是说干燥后水分含量越低越好。

平衡水分是通过干燥除不去的水分;自由水分是在干燥过程中能除去的水分。

结合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力很强,干燥速度缓慢;非结合水分与物料的结合能力弱,干燥速度较快。 干燥技术:

流化干燥,适用于热敏感物料的干燥。不适用于易结块及黏性物料的干燥。

喷雾干燥,常用于中药制剂、抗生素粉针、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和微囊粉末的干燥。 微波干燥,是一种内部加热的方法。加热迅速、均匀、干燥速度快、穿透能力强、热效率高,成本高且对有些物料的稳定性有影响。

冷冻干燥,指在低温、高真空度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进而进行干燥的一种方法。其干燥的原理是将需要干燥的药物溶液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抽气减压,使水分在高真空和低温度条件下由冰直接升华成气体。蛋白、多肽及基因药物需要冻干,一些在水中不稳定或热敏感的药物如前列地尔、盐酸多柔比星,采用冻干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的特点:1大多数活性药物成分即通称的药物均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将其制成固体制剂,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2相对于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均较好;3固体制剂的包装、运输、使用较为方便。

片剂

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型的片状固体制剂。

片剂的特点:1剂量准确,服用方便;2物理化学稳定性好;3运输、携带方便;4生产成本低;5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医疗的需要。 片剂的常用辅料

稀释剂(填充剂):1淀粉,玉米淀粉粒径5-30um,含水量在10%--14%范围内具有黏附性,其流动性与压缩成型性较差。2蔗糖3糊精4乳糖5预胶化淀粉6微晶纤维素(MCC)7无机盐类8糖醇类。

润湿剂:蒸馏水、乙醇(常用浓度为30%--70%) 黏合剂:淀粉浆、甲基纤维素(MC)、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钠(CMC-NA)、聚维酮(PVP)、明胶、PEG4000---6000、50%--70%蔗糖溶液、海藻酸钠溶液。

常用的崩解剂:1干淀粉2羧甲淀粉钠(CMS--Na)3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4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NC-Na)、5交联聚维酮(PVPP)6泡腾崩解剂。 润滑剂:是助流剂(减小重量差异)、抗粘剂(以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并使片剂表面光洁)和润滑剂(以保证压片和推片时压力分布均匀,防止裂片)的总称。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助流剂)、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钠。 片剂的制备 物料的特性:1流动性好,保证物料在冲膜内均匀冲填,有效减小片重差异;2压缩成型好,有效防止裂片、松片,获得致密而有一定强度的片剂;3润滑性好,有效避免黏冲,获得光洁的片剂。

湿法制粒压片(良好的压缩成型性、粒度均匀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干法制粒压片、直接压片(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容易裂片)、半干式颗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敏感且压缩成型性差的药物) 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1物料的压缩特性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3黏合剂和润滑剂4水分5压力

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分析

裂片,片剂内部的压力分布不均匀,预防措施:选用弹性小、塑性好的辅料;选用适宜的制粒方法;选用适宜的压片机和操作参数。 松片,黏合力差,压缩压力不足。

黏冲,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粗糙不光或刻字。

片中差异超限,主要原因有1物料的流动性差;2物料中的细粉太多或粒度大小相差悬殊;3料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4刮粉器与模孔的吻合性差。

崩解迟缓,主要原因有1压缩力过大,片剂内部的空隙小,影响水分的渗入;2可溶性成分溶解,堵住毛细孔,影响水分的渗入;3强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4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 溶出超限和含量不均匀。 糖包衣

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 隔离层的材料:水不溶性成膜材料,有玉米朊、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包3—5层。

粉衣层材料:糖浆(浓度65%--75%)和滑石粉(过100目筛) 糖衣层是加入稍稀的糖浆,包10—15层。 有色糖衣层为8—15层。 打光的材料常用川蜡。 薄膜包衣 包衣材料

普通型包衣材料:改善吸潮和防止粉尘,如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纤维素、羟丙纤维素。

缓释型包衣材料: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乙基纤维素。 肠溶性包衣材料:具有耐酸性。醋酸纤维素肽酸酯(CAP)、聚乙烯醇肽酸酯(PVAP)、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肽酸酯(HPMCP) 增塑剂:甘油、丙二醇、PEG 释放速度调节剂: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及PEG 固体材料及色素:滑石粉和硬脂酸镁。 片剂的质量控制

外观性状: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重量差异;硬度与脆碎度;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

崩解时限:在一定的液体介质中,片剂崩碎成小粒子,并通过一定的规格筛网所需要的时间。普通片剂15m,薄膜衣片30m,中药薄膜衣片1h,糖衣片1h. 胶囊剂的制备

空胶囊主要由明胶、增塑剂和水组成。

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甲纤维素胶囊,其优点为来源广、无交联反应风险、无感染动物来源疾病的风险、适应于所有人群、稳定性高、释药速度相对稳定和个体差异较小。 软胶囊的制备

囊壁:明胶、增塑剂和水构成。

内容物:1含水量不应超过5%;2避免含挥发性、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乙醇、酮、酸、酯,因其均能使囊壁软化或溶解;3不得采用醛类,使明胶变性;4液态药物的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导致泄露或影响崩解和溶出。 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药物重量

质量检查: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

滴丸剂的基质:水溶性基质为PEG(6000、4000、9300)、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羟氧酯、甘油明胶。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 膜剂成膜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此类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性能较差。

合成高分子材料:1聚乙烯醇(PVA)、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 第十三章皮肤递药系统

经皮递药系统: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 优点:1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发挥药效;2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和胃肠因素的干扰;3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副作用;4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5减少给药次数且患者可以自主给药;6发现副作用时可随时中断给药。

缺点:1不适合剂量大或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的药物;2由于起效缓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3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和给药部位的差异较大。 软膏剂

是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基质应满足的条件:1性质稳定,与主药或附加剂等无配伍禁忌久贮稳定;2均匀、细腻,具有适宜的稠度、润滑性和涂展性,对皮肤或黏膜无刺激性;3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的分泌物;4无生理活性,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5容易洗除,不污染皮肤和衣服;6具有良好的释药性。

油脂性基质:1油脂类2烃类(凡士林可通过加入适量羊毛脂、胆固醇或某些高级醇类等改善其吸水性、液状石蜡冬天增多、固体石蜡、微晶石蜡、地蜡)、3类脂类(羊毛脂、蜂蜡、鲸蜡)

4合成:a角鲨烷b羊毛脂衍生物c硅酮,又称硅油,疏水性强、表面张力很小、易于涂布、润滑性好d脂肪酸。

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易洗除,可吸收组织分泌液,适用于润湿或糜烂的创面。但对皮肤的润滑、软化作用较差,且其中的水分易蒸发而使软膏变硬,易霉败,常需添加防腐剂和保湿剂。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 制备:研磨法和熔融法

油溶性物质-----熔化,水溶性成分-----溶解,混合乳化。

乳膏剂

乳剂型基质的主要组分为油相、水相和乳化剂。 常用的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以及调节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腊或植物油。 O/W俗称雪花膏,需加防腐剂和保湿剂。W/O俗称冷霜

质量检查:外观形状、主药含量测定、物理性质评价、刺激性、稳定性、粒度(不得大于180um)、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

凝胶剂

要求:1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常温时保湿胶状,不干涸或液化;2混选型凝胶剂中的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3根据需要,凝胶剂中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透皮吸收促进剂;4凝胶剂基质不应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5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遮光密封,至于25度以下贮存,并应防冻。

水性凝胶基质优点:1无油腻感,易于涂展,易于洗除;2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3稠度小,利于药物释放,特别是水溶性药物的释放。缺点:润滑性差,容易失水和霉变,常需加入较大量的保湿剂和防腐剂。 水性凝胶基质常用的有海藻酸盐、明胶、果胶、纤维素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聚维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卡波姆)。

卡波姆:商品名为卡波普,为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或烯丙基季戊四醇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品为白色疏松性粉末,引湿性强,可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水分散液呈酸性,黏度较低。当用碱中和时,在水中逐渐溶解,黏度迅速增大,浓度较大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半透明状凝胶,在PH6—11达到最大黏度或稠度。卡波姆凝胶具有显著的塑性流变性质。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剂具有释药快、无油腻性、易于涂展、润滑舒适、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性。

纤维素衍生物:常用的有羧甲纤维素钠(CMC-Na)、甲基纤维素(MC)

制备:通常将处方中的水溶性药物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处方中其余成分按基质配制方法先制成水性凝胶基质,再与药物溶液混匀,然后加水至足量搅匀既得。水不溶性药物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研细、分散,再与基质搅匀。

第十四章黏膜递药系统

气雾剂(平均药物粒径应在5um以下) 是指原料药物或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的制剂。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混选型、乳剂型。 按组成分类:

1二相气雾剂,即溶液型气雾剂,由抛射剂形成的均匀液相与液面上部由部分抛射剂汽化的蒸汽所组成。

2三相气雾剂:乳剂型气雾剂和混选型气雾剂具有三相,即在液相中已形成二相(液-液或液-固),加上液面上部由部分抛射剂汽化的蒸汽

抛射剂是气雾剂的动力系统,是喷射压力的来源,同时可兼作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抛射剂应具备的条件:1常温下饱和蒸汽压高于大气压;2无毒、无致敏反应和刺激性;3惰性,不与药物等发生反应;4不易燃、不易爆炸;5无色、无味、无臭;6价廉易得。 抛射剂的用量:溶液型20—70%;混选型30—45%;乳剂型8—10%。一般情况下,用量大,蒸气压高,喷射能力强;反之则弱。 滴眼剂的质量评价 1PH:正常眼睛可耐受的PH范围为5—9,PH6—8时无不适感,<5或>11.4有明显的刺激性。 2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与泪液等渗。眼球能耐受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 3无菌;4可见异物;5粒度:混选型滴眼剂应进行药物颗粒的粒度检查;每个涂片中大于50um的粒子不得超过2个,且不得检出大于90um的粒子。 6沉降容积比:混选型滴眼剂不应结块或聚集,经轻摇应易再分散。其沉降容积比不低于0.9。 7装量:应不超过10ml。8装量差异。 眼膏剂(粒径不得大于75um)

特点:1基质具有无水和化学惰性的特点,宜于配制遇水不稳定的眼用制剂,如某些抗生素;2与滴眼剂相比眼膏剂在结膜囊内的保留时间长,可起到长效作用; 3能见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有助于角膜损伤的愈合。 4夜晚使用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眼内滞留时间。 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3无菌;4装量:每个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5g;5装量差异;

2金属性异物:在10个供试品中,含金属性异物超过8粒着不得超过一个,且其总数不得超过50粒。

6局部刺激性: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应均匀、细腻、无刺激性,并易涂布与眼部,便于原料药物分散和吸收。

第十八章现代中药制剂

浸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浸润与渗透;2解吸与溶解;3扩散

影响因素:1药材性质;2溶剂;3浸提温度;4浓度梯度;5浸提时间;6浸提压力。 酒剂:又称药酒,是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是指将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 流浸膏剂: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每1ml相当于饮片1g。采用渗漉法制备。含热敏性成分的饮片不宜制成流浸膏剂。

浸膏剂: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大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采用煎煮法、回流法、渗漉法制备。每1g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

第三篇:药剂学 名解

@@1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开始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3(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4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

@@5昙点(cloud point):对于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聚氧乙烯链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浑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6中位径:在累积分布中累计值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子径

@@7目:指在筛面的25.4mm(1英寸)长度上开有的孔数

@@8休止角: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的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9临界相对湿度(CRH):对于水溶性药物,相对湿度较低时,吸湿量很少,当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通常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CRH

@@10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11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2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13絮凝:向混悬剂中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使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混悬剂中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为絮凝剂。

@@14反絮凝: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这一过程称为反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15助悬剂: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16沉降容积比:指沉降物的溶剂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17乳剂: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18乳化剂:阻止分散相聚集而使乳剂稳定的第二种物质

@@19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霉素,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20等渗溶液:注射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时称为等渗溶液

@@21等张溶液: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22D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留率为10%)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23Z值:指降低一个lgD值所需身高的温度数,即灭菌时间减少至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

@@24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冰点以下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从而去除水分得到干燥产品的一项技术。(凡对热敏感,且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均可采用冻干法制备干燥粉末

@@25软膏剂: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机制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6基质吸附率:1g固体药物制成软胶囊的混悬液时所需要液体基质的克数 @@27气雾剂(aerosols):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28喷雾剂(sprays):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待定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震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的制剂。

@@29置换价(displacement value):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呈为该药物对该基质的置换价

@@30微囊(microencapsules):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做囊膜,将药物(固态或液态)包裹而成药壳型微型胶囊

@@31单凝聚法: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絮凝剂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二

凝聚成囊的方法

@@32复凝聚法:将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胶联并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

@@33缓释制剂(SR):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度的制剂。

@@34控释制剂(CR):指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的制剂。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

@@35释放度:指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

@@36生物利用度(BA):指剂型中药物吸收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37生物等效性(BE):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38靶向制剂(TDDS):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选择性将药物定位并富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药物传递系统

@@39脂质体(liposomes):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 @@40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TTS):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贴剂)

@@41经附属器途径(appendageal route):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

@@42经皮透过促进剂:时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增强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43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Z为10℃时灭菌t时间所产生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其灭菌效果相当于在121℃下灭菌F0时间的效果。

第四篇:生物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的溶解度和膜渗透性,将药物分成溶解度大渗透性好、溶解度小渗透性好、溶解度大渗透性差和溶解度小渗透性差四类。

The rule of five(五规则)这些参数为:分子量大于500;氢键给体数大于5个;氢键受体数大于10;计算得到的logP值大于5.0。

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和细胞,这种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转运过程,称为~~。

表观分布容积: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将全血或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也是药物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参数。

血脑屏障:主要由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形成,细胞间隙极少,形成了连续性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基膜外被一层神经胶质细胞包围,神经胶质细胞富有髓磷脂(脑磷脂),其主要成分是脂质。

所谓的EPR效应:在一些病理情况下,机体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会明显影响微粒系统的分布。如肿瘤组织由于快速生长的需求,血管生成很快,导致新生血管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因而纳米微粒能穿透肿瘤的毛细血管的鈥湻煜垛澖胫琢鲎橹琢鲎橹牧馨拖低郴亓鞑煌晟疲斐闪W釉谥琢霾课恍罨饩褪恰殖圃銮可负椭土粜вΑ

药物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这就是~~。

排泄: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药物消除。

血浆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量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楚了某物质的血浆容积就称为该物质的~~。

肠肝循环:指在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重新吸收而返回门静脉,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然后再分泌,直至最终从尿中排出的现象。

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肠肝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被称为~~。

首过效应: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鈥湣潯

肝提取率:指药物通过肝脏从门脉血清除的分数,肝提取率介于0~1之间。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药物治疗指数:是指最低中毒浓度(MTC)与产生治疗效应的最小有效血药浓度(MEC)的比值。

平均滞留时间:即一阶矩,可用下式定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其中,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鈥淰鈥澅硎尽K梢陨柘胛迥诘囊┪锇笛ǘ确植际保枰逡旱睦砺廴莼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从体内清楚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衡量制剂疗效差异的重要指标,是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内容。

隔室模型:是将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室。它是从实际数据中归纳出来的,从动力学上把机体分为几个药物鈥湸⒋婵忖潯V灰迥谀承┎课唤邮芤┪锛跋┪

锏乃俾食J嗨疲还苷庑┎课坏慕馄饰恢糜肷砉δ苋绾危伎晒槟晌桓龇渴摇

群体药物动力学:是利用稀疏数据研究群体的特征、变异和各种因素对药动学影响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负荷剂量: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目的,通常第1次给予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之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

生物等效性: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法统计差异。

细胞膜主要由膜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胆固醇的功能是提高脂质分子层的稳定性,调节双分子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渗透性。 人的体液是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血浆三部分组成。

药物-蛋白质结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白蛋白。

肾的基本解剖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近曲肾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及集合管。 直肠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至肝脏;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中、下静脉、肛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最佳给药距离:栓剂距肛门口2cm

肺部给药的吸收特点: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作用。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血药浓度法、尿药浓度法和药理效应法等。

评价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时,评价AUC、Cmax是否等效可采用双单侧t检验和置信区间分析的方法,Tmax可采用 Wilcoxon检验。

临床给药方案的调整主要是调整 给药间隔和给药剂量,对于治疗窗很窄的药物,临床多采用 静脉滴注 的给药方案,以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性。

在统计距中, VSS可以定义为MRT和Cl的乘积;静脉滴注的MRT与静脉注射的MRT之间的关系为MRTinf = MRTiv + T/2。

药物产生非线性动力学的原因主要与酶和载体的容量限制有关,非线性药动学可用米氏方程来表示,其中Km的含义是消除速度为最大理论速度一半时的药物浓度。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主要包括:

⑴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前体药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⑵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⑶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⑷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⑸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⑹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等。

生物膜的性质:⑴膜的流动性,⑵膜结构的不对称性,⑶膜的结构的半透性。

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⑴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⑵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⑶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⑷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竞争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的特点有:

⑴逆浓度梯度转运;

⑵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

⑶需要载体参与,载体物质通常与药物有高度的选择性;

⑷主动转运的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其活性有关,当药物浓度较低时,载体的量及活性相对较高,药物转运速度快,当药物浓度较高时,载体趋于饱和,药物转运速度减慢,甚至转运饱和;

⑸结构类似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相似物竞争载体结合位点,影响药物的转运和吸收;⑹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⑺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鼻黏膜给药的优点:⑴血流丰富,吸收快;⑵避开肝首过效应,胃肠道作用;⑶可与静脉注射相媲美;⑷给药方便。

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剂型因素:⑴药物脂溶性和解离度;⑵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粒度大小;⑶吸收促进剂;⑷蛋白与多肽类药物的吸收

为什么需要研究药物的分布?

⑴组织分布于药效:药物体内分布和药效密切相关,药物分布达到作用部位的速度越快,奇效就越越快,药物和作用部位的亲和力越强,药效就越强越持久。在靶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主要与受体结合有关。

⑵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其体内分布密切相关。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往往由于某些功能基团略有变化,可导致脂溶性、空间立体构型以及受体亲和力的变化,最终使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发生明显改变。

⑶药物的体内分布与蓄积:当长期连续用药时,在体内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这种现象称为蓄积。临床上有时有目的地利用药物的蓄积现象,使体内逐渐达到有效浓度,再长期维持用药。

药物与蛋白结合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并鈥湸⒋驸澯谘褐校鸬揭┛獾淖饔谩6杂谝┪镒饔眉捌湮质奔涑ざ逃兄匾庖澹话愕鞍捉岷下矢叩囊┪锾迥谙饔梦质奔涑ぁ 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⑴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⑵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⑶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⑷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⑸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方法

⑴颈动脉灌注高渗甘露醇溶液,使血脑屏障暂时打开,增加药物入脑。

⑵对药物结构进行改造,引入亲脂性基团,制成前药,增加化合物脂溶性。

⑶使用PACA、PLA、PLGA等高分子材料,将药物装载制成纳米粒,提高药物的脑内分布。 ⑷利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的特异性载体,载体转运同样受到化合物结构的限制,通常药物结构必须和载体的底物非常相似才有效。

⑸通过鼻腔途径给药,可以使药物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组织。

根据物理化学原理的微粒给药系统设计:

⑴磁性微粒的设计;⑵热敏微粒的设计;⑶pH敏感性微粒的设计。

药物代谢所设计的化学反应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⑴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⑵第二相反应:即结合反应,通常是药物或第一相反应生产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机体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⑴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⑵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⑶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⑷酶抑制和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⑸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药物的肾排泄:⑴肾小球滤过;⑵肾小管重吸收;⑶肾小管主动分泌;⑷肾清除率。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有效面积和通透性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可出现蛋白质,即蛋白尿。甚至出现血细胞,即血尿。若某些炎症使滤过膜有效面积减少,则出现少尿。

有效滤过压的变化

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主要取决于全身动脉血压的高低和出、入球小动脉的口径。若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变化不大,有效滤过压变化也不大;但当超出自身调节范围,如大出血性休克,全身动脉血压低于10.7kPa时,有效滤过压降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⑵血浆胶体渗透压当静脉内大量输入晶体物质液体,可稀释血液,特别是相对的使胶体渗透压下降;则均可使有效滤过压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⑶囊内压一般情况下变化不大。但当肿瘤或结石,压迫或引起尿路阻塞时,囊内压升高,使有效滤过压降低,尿量减少。

肾小球血浆流量此因素主要靠入肾的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舒缩来调节血浆流量。小动脉的舒缩主要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动脉收缩,口径缩小,血浆流量减少,滤过作用减弱,尿量减少。

尿量对药物重吸收的影响: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

在大量失血或出汗的情况下,对尿量的影响?

若大量出汗时,因水份丢失多,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使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若大量失血,可使血容量下降,容量感受器抑制。这两种刺激均可使下丘脑、神经垂体兴奋,反射性的引起ADH合成、释放增多,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和重吸收增加,引起尿量减少。

请用统计矩原理设计一实验评价口服溶液剂和口服片剂对药物吸收有何不同。

⑴采用双周期的交叉试验设计。将同一组受试者采取交叉给药的方案。

⑵在第一周期受试者空腹给予某一药物的片剂,在一定时间点取血并测定血药浓度,求得片剂给药后的AUMC和AUC,进一步计算片剂给药后的MRT。

⑶在第二周期受试者给予某一药物的溶液剂,在一定时间点取血并测定血药浓度,求得溶液剂给药的AUMC和AUC,进一步计算溶液剂给药后的MRT。

⑷采用下式就可以评价口服溶液剂和口服片剂对药物的吸收的影响。

MDT=MAT片- MAT溶液=(MRT片-MRTiv)-(MRT溶液-MRTiv)=MRT片-MRT溶液 判定隔室模型有哪些方法?

采用以下判据综合判断。①一般先以lgC对t作图进行初步判断,如静脉注射给药后,lgC-t图形为一直线,则可能是单室模型;如不是直线,则可能属于多室模型。②选择残差平方和(SUM)与权重残差平方和(Re)最小的模型。③选择拟合度(r2)较大的模型。④选择AIC判据较小的模型。⑤F检验,若F计算值大于F界值,则说明模型2优于模型1。 为什么对于非线性动力学的药物,临床剂量调整时必须密切监测血药浓度?试用公式证说明。

米氏消除方程:-dC/dt = VmC/(km + C), 整理以后得:Cdt = -(km + C)/Vm dC 将上式从t = 0到t = 鈭灱浠郑∵t = 0时,C = C0,t = 鈭炇保珻 = 0,

鈭 鈭鈭0 Cdt = -鈭0C0 km/Vm dCC2/2Vm|0C0

鈭 AUC = 鈭鈭0Cdt = km/Vm[-01/Vm[0 - C02/2] = kmC0 /Vm + C02/2Vm =

C0/Vm(km+C0/2)

当km 》C0/2时: AUC = km/Vm C0 = km/Vm路X0/V = X0/kV。

此时计算公式的形式与线性动力学一样,且AUC与X0成正比。

在一般情况下,由AUC = C0(km + C0/2)/Vm,当C0 增加一倍,即C02 = 2C01时,AUC2/AUC1 = C02(km + C02/2)/Vm /C01(km + C01/2)/Vm = 2×(km + C02/2)/(km + C01/2),∵ (km + C02/2) > (km + C01/2),鈭 AUC2 > 2AUC1,即C0增加一倍时,AUC的增加不止一倍。

而当C0/2 》km时: AUC = C02/2Vm = X02/2VmV。

即AUC与剂量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剂量稍有增加,AUC就有明显增大。因此对于非线性消除药物,剂量的增加必须慎重。

试述口服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特征。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分为三个时相:①吸收相,给药后药物浓度持续上升,达到峰值浓度,在这一阶段,药物吸收为主要过程;②分布相,吸收至一定程度后,以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的分布为主要过程,药物浓度下降较快;③消除相,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中央室与周边室的分布趋于平衡,体内过程以消除为主,药物浓度逐渐地衰减。

第五篇:中药药剂学

第五章散剂(制备)(1-2分)

 不宜制成散剂的有:易吸湿或易氧化变质的药物;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的药物。

 内服--川芎茶调,外用--九一散,袋装--香囊、元气袋,单方--川贝散,复方--参苓白术。

 分剂量:1.容量法--误差小、效率高--应用最多;2.重量法--准确、效率低--3.估分法(目测法)--简便、误差大--小量配制。

 包装:毒性药--单剂量包装,散剂--密闭贮存。挥发性或易吸潮散剂--密封贮存。

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倍散--稀释散)。等量递增法混合。0.01-0.1g(10倍散),0.001-0.01g(100倍散),<0.001g(1000倍散)。 (剂量×稀释倍数=1)

稀释剂:乳糖(最佳)、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沉降碳酸钙、磷酸钙。

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1、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苯酯。

2、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

 含液体药物的散剂:液体组分量小--用其他固体组分吸收。量较大--加辅料吸收。量大(非挥发性)--浓缩后用其他固体组分吸收,或加入其他固体粉末或稀释剂低温干燥、研匀过筛。量大(热敏性)--加辅料吸收至不润湿。

 眼用散剂:用于眼部、无菌、过

 --细粉,最细粉,(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眼用散剂--极细粉。2袋,并不得有1袋超限1

 散剂举例:蛇胆川贝散:口服,含液体药物 冰硼散:外用。九分散:口服+外用、含毒性及树脂类药物(马钱子+乳香、没药-单独低温粉碎)。避瘟散:含低共熔混合物(薄荷脑+冰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阳光下成长范文下一篇:忆江南原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