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建设论文

2022-05-0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山区生态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山区生态建设论文 篇1:

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的历程与模式

2005年8月,北京市科委批准立项支持门头沟区开展“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及技术方案研究与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07年门头沟区又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生态修复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北京山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门头沟区初步探索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得到了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有关部委、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中央单位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全区98.5%的面积是山区,生态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地理差异明显,气候条件独特,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理小环境,由群山、绿野和水系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是首都的天然绿色生态屏障。但由于过去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采,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废弃矿渣扬尘、山体景观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正常运转,部分区域出现生态系统退化现象。

门头沟区组织专家进行了两年多的调研,据测算,全区需修复的生态破坏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的16.5%,其中国道两侧、城镇周边、景区沿线破坏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本情况

通过对门头沟区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门头沟区植被覆盖度高,自然植被是距离北京城区最近、植被状况最好的,高覆盖度的植被对调控城区的生态系统起到重大的作用:门头沟生态系统的景观类型以林地和灌木为主,二者所占比例为区域总面积的70%左右,表明门头沟区景观的基质是林地,自1990年以来,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有林地面积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生态系统结构自1990年以来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

门头沟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价值。经过计算,得出门头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83.28亿元/年,其中空气净化、水源涵养、物质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的价值占总价值的95%以上;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价值为2003年区GDP的2.49倍,门头沟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远大于其经济功能,因此,加强对门头沟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门头沟生态承载力的分析发现,门头沟每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57公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门头沟生态环境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加,而门头沟区在北京市承担的生态功能远超过其经济功能。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对于缓解门头沟人地矛盾,更好的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显得十分迫切。

搭建生态修复平台,广泛集聚资源

为扩大生态修复工作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资源参与、支持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生态建设,2005年8月,门头沟区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市科委的支持下,召开了“北京生态建设国内研讨会”。会上,北京市科委确立门头沟区为“北京市生态修复科技试验区”,这次会议标志该区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展开。2005年10月与市科委合作举办了“首届北京生态修复国际论坛”。这次论坛的举办,为更广泛的集聚国际资源打下了基础。两次会上,众多的国际、国内生态领域的专家就北京市及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进行了研讨,并给出许多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

2007年5月、2008年10月,门头沟区组织召开了两届“北京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会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中科院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委、门头沟区政府和中科院北京分院承办,会议确立门头沟区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研讨会集聚了美国、英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生态专家、学者,对北京市与门头沟生态修复、生态建设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从理论的高度深化了门头沟对生态建设和其修复工作的认识度,强化了该区集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为门头沟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从技术突破走向系统探索指出了理论路径。从此,门头沟区确立了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模型,一个理念,一个模式。一个模型就是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互动的生态动力学模型;一个理念就是植被修复、生物种群修复、经济产业修复、人文社会修复的修复理念;一个模式就是从技术点、产业线、环境面、社会体的修复推进模式。

各类型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

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以来,采用挂网喷附、保育基培养等一批先进成熟技术,重点对煤矿废弃地、采石场、旧灰窑、砂石坑、道路边坡、河道湿地等6类区域实施了生态修复试验工程,生态修复总面积达5698亩,初步探索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斋堂、清水两镇的5个沟域。建立了薄皮核桃基地、煤矿废弃地养殖肉鸡、废弃矿洞养殖蘑菇、微生物菌根技术应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等7项示范工程,主要修复理念是将生态修复与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开发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

采石废弃地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妙峰山镇3个山坡地。该区域的主要修复理念是将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以妙峰山景区为依托,通过基础环境改造,恢复该地良好生态,为进一步产业开发打造良好环境。另外于王平镇采石场实施了技术试验“金银花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废弃石灰矿生态修复

废弃石灰矿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潭柘寺镇3个地点。工程中对采石造成的破坏山体,依据地质特点不同分别采取了挂网喷附、鱼鳞坑种植等技术。该区域的主要修复理念是将石灰窑及周边改造为可供游人休闲健身的娱乐场所,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采砂废弃地生态修复

采砂废弃地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永定镇2800亩大砂坑和雁翅镇芹峪口。永定大砂坑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200余亩的砂坑治理示范工程,栽种生态景观林14.6万株,铺设草坪1.5万平米,绿化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建设集雨工程1处,年可节约用水资金1000万元。栽植树木1.6万株。

公路边坡生态修复

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百花山景区公路、109国道雁翅付家台和妙峰山黄土台3个地点,共实施7项公路上下边坡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公路边坡生态修复共集中展示了挂网喷附、保育基培养、PMS喷附技术体系、厚层基质喷附、植生袋、绿化笼砖技术和公路无土碎石边坡灌浆技术等7种技术,其中公路无土碎石边坡灌浆技术为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

生态退化系统恢复

生态退化系统恢复以王平镇湿地生态修复为示范,通过示范工程的开展,探索水生物、植物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王平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是北京市永定河门头沟段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之一。该工程体现为五种修复方式:一是利用有限废水资源和干涸破损河道空间,以矿井废水、中水、雨洪为水源;形成深潭浅滩,种植30种19.1万株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促进水体生物群落的繁衍:二是开展卵砾石河道拟自然减渗技术试验,减少了卵砾石河道的渗漏,有效利用了现有水资源;三是采取铅丝石笼等7种形式的生态护岸,探讨了河滨带生态防护技术:四是重构河床微地形,设置鱼道、小岛,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五是铺设滨水小道、设置亲水平台,改善了人居环境。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门头沟区生态经济价值现状和生态修复现状评估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每年将为北京市提供生态经济价值达25亿元的生态服务,比修复前的生态经济价值增加7亿元。

生态修复科技工作的经验

生态修复工作不仅创新了门头沟区科技工作思路,同时也积极探索科技工作开展的新模式。结合区域特点,吸引外部资源参与、支持该区科技工作,创造了门头沟区利用外部优质资源支持区域发展的良好开端。总结前期工作,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工作模式有以下特点供以后开展科技工作借鉴:

掌握了情况开展了“门头沟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等6个类型的规划研究,“门头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辐射效益”等7个专题研究,首次全面掌握了门头沟区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破坏的现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资源和生态破坏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全区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展示了技术在门头沟区选取了煤矿废弃地、采石废弃地、废弃石灰矿、采砂废弃地、公路边坡以及生态退化系统等6类比较典型的生态破坏类型开展了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根据不同的类型,应用和展示了20多种生态修复技术,修复面积1082亩,探索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生态修复科技试验区”的内涵。

汇聚了资源从2005年到2009年先后4次召开国际生态修复研讨会和一次国内生态修复研讨会,吸引了希腊、英国、美国等国际专家到门头沟区参观考察生态修复,达成了门头沟与日本、芬兰、瑞典等国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了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工作影响力,充分调动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参与门头沟区生态建设和修复工作的开展。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生态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社科院城市中心等国内外27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9家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门头沟区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科技资源的汇聚地。

带动了投入一期项目的组织实施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2006年召开的北京山区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启动山区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十一五”时期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由此,带动全市层面对区县生态修复工程的资金投入。门头沟自2005年以来生态修复工作累计投入15亿多元。在科技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区林业局、水务局、市政管委等多个部门联动,共同合作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提升了地位2005年,市科委与门头沟区共建“生态修复科技试验区”;2006年“北京市山区工作会议”将生态修复作为“十一五”时期加强山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首个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落户门头沟区;门头沟区将生态修复作为全区“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形成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举全区之力加以推进:国内外生态学界将门头沟区生态修复作为案例加以研究。

门头沟区科委的生态修复科技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在前期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以全面建设“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为平台,将通过生态城总体规划,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生态修复理念,研究多维立体生态系统发展模式,汇聚资源、凝聚力量,为门头沟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

刘 俊)

作者:田 军

山区生态建设论文 篇2: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建设措施研究

摘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此,本文依据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北京山区 水土保持规划 功能区划 生态建设措施

0 引言

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十一五”期间,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并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明确把水土保持列为生态保护十大重点课题之一,成为促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1]。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全市总面积16.410km2,其中山区10.072km2,占61.4%,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27km2[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3],也会对首都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4]。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充分发挥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供给功能。然而,目前有关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小流域尺度[5-7]或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应用[8-9]的研究,省市级别的水土保持规划特别是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与相关生态措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

1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三道防线,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人水和谐小流域、绿色产业小流域”的工作思路,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程、管理等手段和措施,提高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与布局

如图1所示,规划范围为北京市全部7个山区县的山区部分,共划分为4个区。

2.1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Ⅰ区)

主要包括密云、怀柔的大部分山区、东北部山区以及昌平北部部分山区。总面积约3,961平方公里,其中密云水库上游面积约3,436平方公里,怀柔水库上游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共约涉及201条小流域。

2.1.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北部和西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原生水土流失严重且治理难度大。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石灰岩和火山岩,土壤以淋溶褐土为主。植被多为灌草,覆盖率在70%左右,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本区南部的怀柔水库上游和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境内多为缓坡丘陵区,人口密度较大,为200-400人/平方公里,土层相对较厚,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地表植被覆盖率偏低,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北部有汤河盆地。云蒙山地区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中南部和西南部泥石流沟道众多。

2.1.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和北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区,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水源和水质的要求为目标,以水源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山洪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拦沙坝、护村护地坝等工程,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移民,严格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采取封禁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

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和南部怀柔水库上游缓坡丘陵区作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以保护饮用水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2.2 燕山水土保持区(II区)

包括平谷山区的全部、密云怀柔水库下游及山前地带、昌平的大部分山区。总面积约2,416平方公里,约涉及127条小流域。

2.2.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西、北部乡村旅游度假设施建设较快,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东部平谷山区土层较厚,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为400-600人/平方公里。

2.2.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东部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經济效益有机统一。

本区西部和北部以预防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同时采取封禁治理等措施,加强植被的保护,营造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绿色产业。

2.3 太行山水土保持区(III区)

包括门头沟和房山山区,以及丰台、海淀和石景山的山区部分。总面积约2,992平方公里,约涉及169条小流域。

2.3.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陡峻,土层浅薄,植被多为灌草,采石场和煤矿较多,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本区西部有东灵山、百花山和十渡风景区,其中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全市最高点,房山猫耳山东北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本区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2.3.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高山地区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小治理,大封禁”,在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的同时,加强沟道整治和村镇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中东部地区要加强小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遏制开矿造成的水土流失。实施生态移民,加强采空区搬迁力度。

2.4 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IV区)

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1,049平方公里,约涉及50条小流域,西部有妫水河川区。

2.4.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邻官厅水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妫水河自东向西注入官厅水库。周围山地,中部盆地,山地与盆地过渡地带为黄土覆盖冲积地貌或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山麓、山区以人工植被为主,林木覆被率为67%。妫川盆地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2.4.2 规划总体思路

妫水河川区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无公害农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和恢复湿地,加强点面源污染防治。山区要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3 生态建设措施

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做好山前丘陵岗地、河道沿线和水库周边及上游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地区的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涵养水源,改善环境,支持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 分区治理规划

如图2所示,对四个分区进行分别治理和规划。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87条,其中新增治理60条,改善提高27条。

燕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50条,其中新增治理35条,改善提高15条。

太行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48条,其中新增治理30条,改善提高18条。

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6条,其中新增治理15条,改善提高1条。

3.2 主要治理措施规划

3.2.1 生态修复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实施封禁治理工程,通过封禁培育,充分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范围和出入封山育林区的路口设置防止家畜进入的路障和警示牌,杜绝在封山育林范围内从事放牧等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实施人工播種、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3.2.2 生态治理措施

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山麓、坡脚等农业生产区域,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在村庄及旅游景点等人类活动和聚居区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人居环境。

3.2.3 生态保护措施

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碍物,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

4 结语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的完成和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治理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建设成果,以适应北京宜居城市定位和小康社会的要求。当然,工作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资金、科技和法律保障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5.44-45.

[2]陆大明.段淑怀.北京市数字水土保持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9.55-57.

[3]毕小刚,段淑怀,李永贵.等.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4).6-13.

[4]刘大根,姚羽中,李世荣.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J]. 中国水土保持.2008.8.15-17.

[5]唐莉华,张思聪.北京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模块开发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4.28-31.

[6]张永江,张瑞.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以三川河流域为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1.16-18.

[7]缪驰远,何丙辉,陈晓燕.多目标线性规划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石柱县密麻沟小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223-227.

[8]李军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08.24(1).46-48.

[9]陆芳春.包中进.线性规划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4.114-15.

作者:周 嵘

山区生态建设论文 篇3:

祁连山森林健康状况初步调查分析

摘要: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着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活力下降,服务功能降低,维护系统的外部输入增加,系统经营管理选择单一,对邻近系统的破坏加大等健康受损症状。藉此,提出加快山区生态建设,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加快退化林地和草原植被恢复进程等保护和恢复祁连山森林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森林健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受损症状;祁连山

作者:汪有奎 郭生祥 袁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审美研究论文下一篇:啤酒营销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