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论文

2022-04-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加强泛珠合作等发展战略,对我省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全面小康的需要和目标,我省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思路,提出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向城乡一体化体制转型等三大转变,确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论文 篇1:

一江清水“供”北京

要搞好生态治理,要使山变绿、水变清,需要付出治理与保护的成本。

为了形成中线调水水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水源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议国家建立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补偿机制是绝对必要的。

南水北调,不能以牺牲当地人民的生计作为代价。即使见了温总理,我还是这样说。

是否应该建立对水源地的补偿机制?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启之后,有关专家和“两会”代表一直在研讨和热议的话题。本刊记者安康的几天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

那么,水源所在地政府为什么如此看中补偿机制?他们想得到的是什么?他们的呼吁有结果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分别与安康市水保站站长张仁芳、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书,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分新进行了交流。

对话一:补偿机制是一种公共需求

《新西部》:水资源是国家所有,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在南水北调问题上提出补偿机制呢?

张仁芳:水资源的确属于国家。但我们不要忘了,水资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是一种经济资源,也是一种战略资源,我们既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也要遵循水的价值规律。南水北调把水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我们就要合理科学地测算供水成本、利润、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以及节水技术开发等在水价中的构成比例。至于究竟按什么样的补偿标准来执行,要有一定的计算依据和政策依据。

《新西部》:你们现在是否有了这方面的依据?

张仁芳:我们正在积极协助完善各类依据。根据2003年8月2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的35号文件,批转省计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快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陕西省从2003年开始,将逐步加大水资源费、水污染防治费征收力度。另外,陕西省物价局于2007年3月14日也发布40号文件,明确了2007年底以前,污水处理费提高到设区市每吨不低于0.8元、县区不低于0.6元的水平。

《新西部》: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南水北调实施后,北京等用水城市应该付给水源地一定的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

张仁芳:可以这么理解。参照以上文件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在供水水价中每立方征收不低于0.7元的污水处理费和0.3元的水资源费(两项合计为1元),并按两项费用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南水北调中线按规划年调水量130亿立方,占入库水资源总量近30%,按此比例推算,每年将从我们安康自产的107亿立方水资源中调出32亿立方。按1立方水1元钱计算,应该给安康每年补偿32亿元。

《新西部》:每立方米水补偿1元,让我想起全国政协常委、原陕西省政协主席安启元在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所提的议案,南水北调给调出地区每立方水补偿1元,建立水资源补偿基金,用于当地水土保持、绿色产业开发等环境保护项目的发展。

张仁芳:是的。要搞好生态治理,要使山变绿、水变清,需要付出治理与保护的成本。据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确认,安康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4%。

《新西部》:一半多的水土流失面积?南水北调工程去年已经正式启动,安康市目前在治理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仁芳: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安康市纳入近期治理计划的有汉滨、汉阴、石泉、紫阳、旬阳,白河6个县(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18.53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面积1512.02平方公里,自然修复面积2006.51平方公里,总投资92315万元,共41个项目区159条小流域。应该说,这个规划对我们安康已经是很大的照顾,但由于受投资规模的影响,安康市的岚皋、平利、镇坪、宁陕4县同在丹江口库区,却未被纳入近期重点治理规划。其实从水土流失治理和环境补偿角度讲,同在一个区域,机会应该均等。从长远讲,只有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所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山变绿、水变清的目标。

《新西部》:在综合治理上你们都实施了哪些具体举措?

张仁芳:首先是发展清洁能源。为减少群众砍伐林木,我们在水源保护区大力实施以电代燃工程。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小水电以电代然生态工程规划,安康市2010年前将在旬阳、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等县实现61%农户以电代燃目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国家加大对以电代燃工程的扶持力度。沼气池建设也是很好的富民工程,理应大力推广。

《新西部》:除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我途经宁陕、石泉、安康一直沿汉江到旬阳、紫阳,几乎没有看到一座污水处理厂,是没有还是我没有看到?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张仁芳: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安康市已建成了安康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近期拟建安康城区污水处理二期、江北污水处理、白河污水处理等项目,远期还要建设其它8座县城的污水处理厂。2010年前,县级以上的城镇都应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些项目的建成,对净化汉江水质,提高水的利用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至于工业污水排放,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限期整治达标,对不能达标的企业限期予以关闭。

《新西部》:据您所知,南水北调的补偿机制何时能够正式实施?

张仁芳:对水资源进行补偿还没有先例,具体何时出台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补偿资金由谁来埋单?补多少?怎么补?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但治理和保护是硬道理,补偿不补偿,我们都会将水源区保护好。

《新西部》:据我了解,今年汉中、安康、旬阳多次召开有关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会议,你们希望国家采取一种怎样的补偿机制?

张仁芳:从目前情况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可能还要更多地依赖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将生态补偿纳入中央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水资源费征收返还机制,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公共需求。

对话二:人民代表就要为人民做实事

《新西部》:在今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您所提出的三项议案,全是有关南水北调环境保护以及对水源地给予补偿的内容。

陈分新:是的,一是关于水资源涵养林保护问题,增加退耕还林的指标,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水流域内的300万亩森林列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汉水流域的荒山治理;二是关于尽快在丹江口库区上游增加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三是关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

《新西部》:来采访您之前,我还以为您住在沿江岸边,谁知您住的地方是在离江边10多公里的山顶上。是什么让您

想到要提出有关水源区补偿机制的议案?

陈分新:2001年,旬阳汉江水污染上了央视的“焦点访谈”,环保局局长就地被免职,这对我的震动很大。污染事件是旬阳人的耻辱,我被推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的代表不反映当地人民的呼声,不为当地人民做实事。就不配代表的荣誉。去北京前,我走访了区内十几家厂矿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调研,最终完善了三项有关南水北调的议案。

《新西部》:您怎样看待南水北调的补偿机制?

陈分新:我们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涵养区和水源地,但旬阳、白河、石泉、紫阳等所涉县(区)均处秦巴山区,大部分都还属于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这些地方也是汉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我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使水源保护区的群众既能为南水北调做出贡献,也能因此而受益。随着2010年调水进京的临近,加速推进水源区生态保护建设迫在眉睫。

《新西部》:您目前最关心的是什么?

陈分新: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乡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后,如何能尽快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因为为了保护水质安全,我们当地农民种烟草时改用了低毒低污染的有机农药、绿色农药,禁用高毒农药,少用化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猪圈也都全部进行了改造,这些都会增加生产成本。我希望家乡农民在守山护水、确保实现一江清水送京津的同时,还能得到生态补偿,进一步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新西部》:就您的调研来看,您觉得水源区当下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

陈分新:当下急需解决但依然难以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比如,农民出租了土地,让外商企业来开办工厂,而农民兄弟得到的除了微不足道的回报,就是成了环境污染的最大牺牲品。

近年来,陕西在水源保护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关停污染企业,退耕还林,修复植被等措施,对保护水质,涵养水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使区内经济发展蒙受巨大损失。一是关停工矿企业(如皂素厂、造纸厂、电解锰厂等),年产值减少30多亿元,减少利税4亿多元;二是限制发展工矿企业(如铁合金,铅锌矿、黄金矿、制革厂、制药厂等),年减少产值80多亿元,减少利税15亿元;三是减少渔业养殖面积12万亩,年损失约2亿多元;四是限制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量,农产品产量降低20%以上(此项需要给水源保护区农民每人每年补助80元到200元,总共需要资金5.8亿元);五是为减少柴薪消耗量,解决全部农民生活燃料问题,按照每户沼气池建设补助1200元计算,共需补助资金17亿元。

《新西部》:如此看来,国家对南水北调水源区实行补偿机制势在必行。

陈分新:的确是这样。陕南水源保护区大部分属于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无力支撑水源建设和生态保护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大量资金,而国家投资又极为有限,且主要集中在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为了形成中线调水水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水源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议国家建立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补偿机制是绝对必要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予农民兄弟应有的经济补贴,也是尽快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西部》:据说您在人代会上递交的提案已经有了回复?

陈分新:是的,今年6月份我就收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答复,肯定了我所提出的“关于国家尽快启动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中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议”。答复中指出:“截至目前,国家已安排陕西省近期治理项目47项,投资12.2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厂项目3项投资2.8亿元,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44项投资9.4亿元……在近期(2010年前)和远期(2010年至2020年)侧重安排不同类型的项目。”

另外,听说我在人代会上递交的《关于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议案,前些日也得到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答复,但我还没有看到。

记者手记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采访中,记者在蜀河古镇曾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我们不是要补偿,而是要补偿的机制。后来思量玩味,竟为这句话感动不已,因为这意味着老百姓对南水北调补偿机制已经有了理性的思考。

水作为一种商品资源,只有让其走向市场,才能确保它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只有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

有人认为陕南人是在以水资源要挟国家和缺水地区,这显然是一种短视的看法。记者以为,建立南水北调补偿机制,才是对资源的敬畏与尊重。而且,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补偿,其目的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能力,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的提升和积累,从而建立全民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

今年4月10日,在陕西汉中召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讨会”上,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张秦岭说:“一江清水送北京,引水思源要补偿……总的原则是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陕西的另一位官员也认为,汉江、丹江流域地区为南水北调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付出了巨大的发展成本,中央政府和受益地区理应对此进行必要的补偿。

汉中市前副市长郭加水也曾动情地对媒体记者说:对陕南地区来讲,在生计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还要承担水源区保护的重任,难上加难。一方面是水土保持,一方面是污水治理,尤其是兴建污水处理厂,实事求是地讲,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地区,建一个就是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那是有钱人做的事,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补偿机制,光靠地方财政是难以支持下去的。南水北调,不能以牺牲当地人民的生计作为代价。即使见了温总理,我还是这样说。我觉得应将“一江清水送北京”标语中的“送”字,改成“供”字,“送”是白送,“供”是需要代价的,是有偿的,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郭加水的话,令人深思。

作者:徐 敏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论文 篇2:

“十一五”时期湖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加强泛珠合作等发展战略,对我省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全面小康的需要和目标,我省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思路,提出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向城乡一体化体制转型等三大转变,确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明确目标,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初步计划,到“十一五”期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以下主要目标: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粮食产量2800万吨左右;农业增加值1440亿元,年均递增4%。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25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35%,非农产业产值比重85%。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年均递增5%,年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四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农村居民饮水达标率90%,力争98%的行政村通公路、100%的行政村通电话。五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55%。六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20%。

二、突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左右。大力发展优质稻产业,到2010年,全省优质稻面积扩大到350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1000万亩以上,优质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抓好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大县的优质稻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

(二)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种植业方面,在扩大优质稻生产、加快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同时,重点发展高支纱棉花、“双低”油菜、优质苎麻、柑橘、茶叶等优势经济作物产业。养殖业方面,稳定发展生猪、家禽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草食动物产业和名特优水产,形成新型优势产业。林业方面,在继续加强生态林体系建设的同时,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大力发展竹木、林纸及油茶加工等产业。特色产业方面,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8大特色产业和39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布局方面,逐步建设和形成四大区域:一是“一点一线”地区,包括长、株、潭,率先发展现代农业,建立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环洞庭湖地区,加快粮棉油麻、草食动物、特色水产、林纸林板等优势产业发展,建设适水型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湘中、湘西南地区,大力发展烤烟、草食动物等产业;四是湘西地区,加快发展林果茶蔬等产业。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以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实施“131”工程,建设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30个10亿元以上、100个1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培育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2万家与农业产业关联、带动力较强、内部运作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省级重点培育10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三是按照围绕产业立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抓好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引导10大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基地县集中,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四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培训教育、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标准和检测、农产品信息和市场、农业环境监测和保护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龙头企业和农民提供系列化、全方位服务。

(四)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和劳务经济。目前,我省有小城镇人口1332万人,通过改善投资、就业和人居环境,到2010年争取达到19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8%。重点抓好县城和部分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培育主导产业,降低农民进镇居住和就业、创业的门槛,充分发挥小城镇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载体作用。对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农产品加工专业镇等,实行分类指导、对口扶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增强小城镇经济的活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人员达1292万人,其中出省务工人员829万人,劳务收入600多亿元,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全省上千万农业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的实际情况,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加强对老、少、边、穷、库区农民的培训,做好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建设长株潭、衡阳等培训基地,打造中南最大的农民工培训中心,真正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包袱转化为财富。

三、把握关键,推进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一)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重点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一是总量平衡体系,研究制定省内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安全预警及供应保障措施,防范市场风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二是储备体系,落实地方储备粮总规模,根据市场行情调节储备,促进市场粮价平稳波动;三是市场网络体系,加快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扩建工程建设,完善永州、益阳、衡阳等区域批发市场,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粮油超市和连锁经营网络;四是信息监测体系,建设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定期发布粮食供求及价格信息,引导粮食生产和流通。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落实和完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

(二)实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基层政府。强化乡村两级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到对农民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以及优化环境上来。二是提高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比例,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中解决投人保障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建立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三是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自给能力,合理确定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收支包干、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等多种管理方式。四是坚决制止发生新债,积极消化老债,建立控制乡村债务的有效机制。

(三)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一是逐步开办政府信用协议贷款,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二是坚持服务“三农”的方

向,把农村信用社改造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确定近期内,在30个县市组建县级农村合作银行,条件成熟的地市组建市级农民合作银行,建成全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确保信用社新增存款的60%以上投入农业,50%以上的农民得到贷款支持。

(四)加快水利投融资和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水利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政府投入,设立补助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方式搞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探索经营水利、民营水利的路子,把水土资源变成水土资本,把民间资金变成民间资本,把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本,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水利建设。三是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作,促进我省水利建设。四是抓好农村水管体制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转换水利经营机制。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1万多个,成员167万多户,居全国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过去的经验看,要把握“五个原则”、架起“三座桥梁”,引导和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三是坚持多主体、多形式领办的原则;四是坚持与龙头企业对接的原则;五是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三座桥梁”,即在农户之间架起桥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组合,解决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桥梁,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解决合同履约率低的问题,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力;在政府、企业、农民和其他组织之间架起桥梁,实行行业自律,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封锁,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强化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突出水利的安全保障作用,围绕建立防洪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等三大体系,建设洞庭湖综合治理、四水流域综合治理、城市防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十大水利工程。二是突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针对耕地质量、农田水利、农业服务体系等薄弱环节,强化“藏粮于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完善投入机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确保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种苗工程、动植物保护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突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调整政府农业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在投向上,从投资农业向投资农村拓展,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方式上,采取政府出钱、农民出力、多方参与方式,开展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新农村运动”;在内容上,加快“六小工程”建设,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二)围绕建设“生态湖南”,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推广使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农药,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二是发展生态水利,基本解决用水安全问题。三是发展生态林业。四是发展生态能源。实施沼气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推广和普及清洁能源。

(三)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我省湘西地区32个县(市、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落后;同时,我省还是一个水库移民大省,国家和省管水库17座,水库移民240多万人,加快脱贫、促进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后,在继续争取国家大力支持的同时,统筹各种扶贫资金、移民后扶资金和农业开发资金,重点改善贫困地区、少民族地区和水库移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湘西地区为主战场,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并举,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围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没有真正覆盖到农村,过去“国家拿一点、地方配套一点、农民交一点”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客观上形成了城市的公共设施国家建、农村的公共设施农民建的现实,靠农民上交的“三提五统”只能维持农村社会事业的低水平运转。因此,必须在城乡统筹的框架下来考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实际情况,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社会事业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的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确定农村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建设和医疗、养老保险,保障农民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本栏目策划、编辑:范继荣)

作者:易鹏飞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分析概括了其现状。从改善物质条件,搞好生态环境美化建设,做好知识技术及文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现状;对策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笔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括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征,阐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可概括为“五新”、“三发展,一培育”。“五新”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新房舍是指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新设施是指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新环境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2],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是指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发展”分别是: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发展村镇。就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发展公益。就是扩大公益,促進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一培育”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解决三农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二是要推动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发展很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7.9%提升到43%,但此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减少农村人口才能繁荣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富裕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即使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还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仍然是庞大的群体。解决好农民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且城镇化要与生活水平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时,要汲取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意味着反城市化、反工业化,而是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中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突出表现为六难:即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农村与城市的也存在着显著差距。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别(如中西部农村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尤为明显)、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相当突出,且农村本身社会事业差距也比较大。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存在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其根本出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3]。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4]、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非常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河南省周口市大部分乡镇基本未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10%是年久失修的危房,安全系数不高。近五年,随着经济发展,仅有10%左右二层小楼;同时,农民基本无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农家肥料、生活垃圾等,整个农村大街小巷卫生条件差,秩序混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办了各种公益文化事业,创办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地市级、县市级文化艺术戏曲团免费下乡深入基层演出等,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还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3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文化仅占28.1%;文化事业费中东中部地区占78.3%,西部地区只占21.7%。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 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 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抓好三农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具体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物质条件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山区综合开发。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沙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二)搞好生态环境美化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管理。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强化对耕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监控,约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为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品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为农村居民提供山川秀丽的人居环境。

以生态产业化作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根据区域农村资源特点,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生态链条中的农业结构,对人们从事生态建设中零星的、分散的经济活动进行优化组合,将建设“生态家园”和“区域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培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支撑作用。

(三)做好知识、技术及文化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五)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出发,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存在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将起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喻海忠 陈磊 王尚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档案管理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