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2022-10-10

第一篇: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总结

大庆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李志峰

2010年上学期,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开始实施。《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四门核心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两个周期的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成果总结如下。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系统建设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汽修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一体化教学。

1.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汽修专业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完善下列实训室。

1)汽车电器设备模拟室功能:汽车电器设备操作、控制、连接以及布线方式;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拆装、检测、维护和修理;汽车电器设备检测、试验。

设备和设施:桑塔纳2000、东风109

2、北京2020三种车型电器设备模拟训练台。元征电喷车解码器, 测神电喷车解码器, ABS执行器等。汽车电器设备万能试验台一台,充电机二台和多件套汽车电器设备元器件。

2)电动模型室

功能:完成对汽车整体结构、原理、传动方式的感性认识;直观反应发动机和底盘部分部件的结构、原理、以及工作情况;直观观察离合器和变速器的结构、演示其工作过程;自动进行汽车各系统及各总成的电动模拟教学;

设备和设施:桑塔纳汽车模型一台;东风变速器模型一台;离合器一套;解放1091电动程控示教板一套;解放1091汽车发动机模型一台;汽车电气设备拆散件多套。

3)汽车发动机技能演练室:

功能:进行各种类型汽车发动机的翻转拆装、检测、维护与修理;连杆校验、检验、镗削;校正和弹簧检测等。

设备和设施:配备汽车发动机尾气综合分析仪、BJ492汽油机四台、CA6102汽油机三台、EQ6100汽油机一台、捷达电喷汽油机一台、丰田电喷汽油机一台、伏尔加汽油机一台、6110柴油机一台、大宇电喷汽油机一台。连杆校验镗组合机一台、弹簧测试仪一台、发动机吊装设备一套等。

4)汽车底盘技能演练室

功能:各型汽车底盘总成部件及各类型汽车整车拆装、检测、维护及修理。

设备和设施:配备有丰田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大宇、BJ

212、EQ140、CA1

41、五十铃、伏尔加等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整车吊装设备一套。

5)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演练室

功能:在发动机不解体条件下,确定发动机技术状况或或进行故障诊断,找出其故障部位、原因而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同时可进行汽车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维护与保养。 设备和设施:配备可运转工作的两台桑塔纳汽车发动机组、一台奥迪汽车发动机组、一台解放6102发动机、一台北京492发动机和桑捷奥汽车专用维修工具。

6)汽车整车训练

功能:汽车整车使用、驾驶、拆装、维护、修理、检测等汽车作业。

设备和设施:有训练汽车7台:桑塔纳2000电喷轿车一台、桑塔纳轿车一台、捷达轿车两台、日本丰田柴油越野车一台、北京121轿货一台、解放1092卡车一台。

7.多媒体教室

实验楼四楼建设了一个多媒体教室,能够保证80人同时上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如多媒体的应用,现场教学,启发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等,课堂周围就是实物,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在课堂上还是下课后,学生都能接触实物,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理论教学也比较容易进行,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多媒体资源库

汽修专业课程内容包含大量汽车各部分总成、零部件等的结构及原理图。例如:在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一门专业课中,主要部件结构原理图、个系统线路图近300幅,传统的挂图或幻灯片可以增加直观性,但是静态的,只能反映零部件的一个侧面,缺乏整体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构建具有汽修专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多媒体库:

1)拍摄汽车电气、发动机、底盘各部分零部件和总成的分解录像和装配录像,并配以文字和讲解内容;

2)根据各部分零部件的结构拍摄相应的图片,便于课堂教学;

3)利用FLASH软件自制一些三维动画,将汽车各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4)从网络上获得相应的各种有价值的素材,加工和整理,形成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资料。最后形成辅助汽修专业教学的简练、实效的多媒体资源库,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3、一体化教学

200

9、2010级汽修专业共有学生160人,每个班40人左右,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自成体系,互不干涉。由于班级人数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法穿插实施,一般在理论教学完成后,集中安排实训,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实物少,直观性差,专业知识不易理解,进入实践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教学效果较差。

改革后,实行小班教学,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室设在实训室,理论课和实训课融合在一起进行,真正起到了教、学、做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校要抓住这一机遇,2007年7月及2010年7月选派4名骨干教师暑假期间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深圳技师学院、东风技师学院、杭州技师学院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2011年7月派1名骨干教师到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汽车新技术实训培训学习。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2.通过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学校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2011年起,凡不按规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将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每年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3.通过校本培训,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每年安排有专业兴趣、乐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我校实习实训车间由我校实习指导教师任教,进行初级培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

4.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要严格审查职业资格,更要严格专业技能的考核,切实把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来。

三、一体化改革教学实施

“教学改革,教师先行”,在基本理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的素质显得尤其重要。要求他们既精通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一堂课教师先安排好理论与实训的合理搭配,先由教师准备好实训器材,授课教师要对所讲授的内容明确无误,而且对所讲授的部件要多次进行实践拆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车型的相关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本身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按照“导入法→简明扼要分析讲解法→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法→实践强化法→课后加强”进行教学。

例如讲解汽油机点火系统时,按照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a 导入法:用传统点火系统作为引子,配合录像—断电器工作过程,反映点火的原始控制逻辑。

b 简明扼要介绍三种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c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法:在简明扼要介绍三种点火系统后,带领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现场参观各种点火系统零部件,并通过示教板进行原理演示。然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图片来阐明实物演示时不易看到的细节。

d 实践强化法: 在讲解完点火系统的结构、 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之后, 安排一次点火正时和点火波形的测量,学生每4~5人为一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两位指导巡视教师,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在测量的同时, 放映先前准备好的测量步骤录像, 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按要求测量, 同时教师全程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

e课后加强: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布置思考题:除桑塔纳车型,其他车型,如:本田雅阁,别克君威的点火系统又是什么结构?在下次课中抽查, 回答的成绩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

再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在发动机构造的理论教学基本结束时,我们以一台普桑发动机为例,组织学生进行了工作性能实验。让学生真正按发动机拆装技术要求进行拆装,并进行工作性能实验,学生如果不按拆装要求进行装配,发动机可能无法工作,或者运行时

会出现故障,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这项实验,不但提高邮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一体化教学的考核

在考试环节上, 学生该课程的最后成绩由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现场问答三部分构成。共同作为评价学生本门课程学习好坏的标准。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 还能判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作出一个更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

本次课程改革的成果运用到四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列出学生接受比较难的一科,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教学改革前后对比。

1.改革前的教学

a教学方法:班级人数40左右,采用理论和实践的分散教学法。

b教学效果:先由专业理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然后再由实习教师进行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实习课教学,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与空间及教学内容上的脱节问题。

c教学投入:利用功能单一的汽车电气总成拆装实训室,备课所需要的时间短。

d学生反映:学生被动的学习,学习兴趣情绪不高,学生反映教学内容狭窄、死板,满意率不足30%。

2.改革后的教学

a教学方法:班级人数20左右;采用实物、多媒体和理论讲授的有机结合。

b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教学任务按模块和课题划分,先结合实物讲解原理,实际操作演示,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实际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可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c教学投入:根据系统规划,配备相应的专业设备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施,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 、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备课所需要的时间大幅提高。

d学生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能主动思考,动手实践,跃跃欲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满意率达80%以上。

五、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实际情况,2012年,汽车工程系,岗前2011级8个班、2012级4个班,油田定向9个班,共计21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需要专业课教师32-42名,我系专业课教师共7人,缺口至少25人;一体化实训室需15个,现有实训6个,汽车实训中心(修理厂)提供2个实训场地。针对我校的现状,建立一支理论、实习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7个一体化实训室,才能够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

2、教学中不能重练轻学。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理论,教师必须适时的引导,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另外,在训练初期,由于尚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无法提高,这将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引导,由浅入深地向他们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期”。

3、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理实的同一相融,不能变成在同一空间,在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这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两种表面现象,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并应及时讲授,其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也可以课后总结,或是课前的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

4、“十二五”期间,汽车工程系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

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充实数量、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二篇: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

0前言

目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修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等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安排中,通常将这些课程独立设置,实行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一体化的传统教学法。本文结合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为提高实际教学成效,改革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为经验,分析和研究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希望能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受客观因素限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1.1学生学习压力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主动性,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虽然实施了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教学,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汽车维修技能的实习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是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结合起来,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难以全面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维修技能。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各个阶段的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1.2教学时间安排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发动机总成)的“构造”、“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时间一般被安排在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总体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而在实际教学上又自成体系,互不相通,各有专业教学老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兼顾。

1.3学校学制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制都是三到四年,但大部分实施的是“2+

1、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两、三年在学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最后一年在校外进行实习。教学内容较多,但实际教学时间却相对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讲授多一些内容和知识,而学生又能完全掌握理解,一直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难题。

2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

2.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定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和调整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减少专业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以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注重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着眼于职业能力的提高。在面向汽车维修技术工人岗位方向的模块教学设置上,注重立足于汽车学科,找准汽车与相关专业工作模块方向的结合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为重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近年来,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新技术五大模块。每个模块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再分设小模块,所有的小模块即操作项目共91项,其实用性达到了汽车维修职业工种的80%以上。如在电气这个模块又分为蓄电池保养、起动机检修、发电机检修、雨刮器及其控制电路、灯具拆装与调整、更换点火开关、更换转向开关、更换制动灯开关等八个小模块。将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需掌握的汽车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综合与重组后分模块在同一课程中讲授,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避免脱节,减少重复交叉。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汽车仿真教学软件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一方面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延伸性,另一方面则注重课程的服务性和目的性。如传动系中主减速器的学习,按传统教学法,跨度较大,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从汽车传动系的需要引入课题,明确了“减速、增扭、改变传递方向”的作用后,经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运用机械原理,引出各机件的名称及作用,和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演示实物逐步解体,重复介绍主要机件,从名称、作用、构造特点、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一一演示和讲解,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解、检验、装配和调整。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认识,不理解的地方,则及时向老师咨询,从而对各零部件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深的程度,记忆也较为牢固,相对所需教学课时则缩短。因此,可将更多的课时用于学生的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实习场所的建设

(1)按照划分的教学模块,分别建立各个模块的校内实操室。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进行细化,再针对每个项目配置足够的设备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所需的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配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投资。

(2)单靠学校的投资很难满足模块化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近年来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实习场所的建设,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如汽车4S店、大型汽车维修厂、汽车美容店等,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提高。校企合作有利于对口培养,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的高工、高管现场操作,指导学生对实际故障进行剖析、排除,这样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实际维修技能和水平。

(3)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从理论到实操,均须具备较强的汽车维修技能和知识,这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除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汽车维修技师的操作水平,这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一些高级技工学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已把理论、实操两者融为一体,大部分专业教师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也推进了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体会

3.1教学成效明显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教学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更细更专,提高了教学效果。各个模块的一体化教学可选最佳的教师去担任相应项目的教学任务。而且一个教师多次讲授几个小模块,从而使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钻研这几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精益求精,将知识融会贯通,因材施教,让学生尽快接受,同时,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也达到精、专的程度,更有利于指导学生教学工作,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教学资源利用效果好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教学设备和工位比较固定,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一些高级技工学校自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以来,几乎所有的教学设备都得到充分使用,很少出现闲置现象,每一个专业教师负责几个模块教学的教学设备,学生单独动手的机会比以前有所增加,既保证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又保证了教学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在一个学期对一个班级要进行

五、六个大的模块学习,而不是以往单一的一门课程一位专业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感到枯燥、有新鲜感,能有兴趣认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真正做到学一个模块掌握一个模块的内容。同时,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有利于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前学完必修的模块,提前毕业和就业。较差的学生可及时补习未合格的模块,修满学分。对于某个项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另选一些模块,发挥其爱好和特长,同样也修满学分毕业。

3.4教学课程设计适应性强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教学模块的灵活组合可解决不同职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对学生选择和胜任特定岗位的工作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是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课程设计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3.5亟待完善和不足之处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师资要求更高,投资力度要加大。

(1)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对专业教师要求更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达到“讲师/技师”复合型教师的标准,而这类教师目前却十分紧缺,是各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瓶颈,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2)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必须要购置和完善相应的模块化一体化教材和教具,并增加建设一系列教学实习场所,则要求学校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力度购置教学设施、修订完善教材,而这又是让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壮大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3)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专业教师与学生在一起时间短,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开展素质教育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4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建议 4.1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使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应定期送专业教师到汽车4S店、大型汽车维修厂等校企合作单位学习进修,或专业培训机构学习培训,也可在学校内部开展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合作授课的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4.2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用具从“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是单纯的技能)出发,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和整合,制定出更加符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计划和目标;同时结合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修订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和教具,编写出更实用的“模块式”教学的教材和制作或配置更加符合教学需要的“模块式”教具。

4.3购置教学设施和设备学校应加大教学建设资金投入,购置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相关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也可以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锻炼教师和学生,促进学校教研气氛的形成。

4.4组织开展有关活动学校应开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和相关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水平和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在具体的竞赛指导和文体活动过程中还加深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交流沟通,从而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更加有利于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5结语推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汽车维修企业上岗工作,基本实现“零过渡”,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第三篇: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给汽修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但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是否受到欢迎,教学质量很关键。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正是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我们原来的汽修教学理论不能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过份偏重于理论教学,实习操作机会少,专业技能薄弱,既不能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汽修实习课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与实习课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进行实习操作演示,学生照教师的操作方法再自己做一遍,若得到的结果与理论一致(或相似)则实习课成功,实习也就做完了。这种的汽修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低,存在蒙混达关的思想;②教学中对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对于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③教师知识更新不够。由于教学设备、方法、步骤多年来一直延用,教师做过许多遍,也指导过许多遍,再加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做什么,教师应付实验教学游刃有余,不更新知识、不更新专业技能同样能组织好教学;④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思维,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汽修专业的教学不能再停留于“黑板上修车”的传统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汽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把教学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汽修实验室的功能,节省教学费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紧密地指导实践原则,以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一定技能水平、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式。这一新型汽车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优化汽修教学,促进学生智能结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理实一体化的精髓是教学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突破框框,其结构、环节、程序固定不变,教师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难以形成。其实,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教材、版本,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况且,在课堂进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估计不到的情况和教育良机,需要教师随时把握,随机调整。可见,创新与模式是一对矛盾,一线的教师为了实际操作的需要往往追求模式,但如果陷于模式只会使课堂僵化,就谈不上教学创新了。教学创新要求教师突破传统观念,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组织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志趣,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观念意识,养成思维和行为方式、习惯,初步具备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倾向。养成观察、分析、思考、讨论的习惯,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领悟获得知识,掌握规律。教学创新还要求学生发挥主动作用,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各有特点: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多元化知识客体的认识,因而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要通过其内因起作用,所以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创新要求教师围绕学生来组织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主体,要立足于一个“导”字,而学生主体则要体现一个“动”字,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

二、理实一体化的实质是多元合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说的“理”即“理论教学”,所说的“实”即“实践教学”,实践是使学生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不断深入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最重要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就是要解决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一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范畴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综合递进的过程,实质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元合一。许多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总结出很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模块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同时也提出了各种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各种汽车台架教学等,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汽修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加以合理选择并加以综合运用。

如一节《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进行有效的难点突破,在“点火系统的原理图→工作过程→实物观察→分组讨论”的教学流程中,带动学生完成了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流程,从而提高了综合观察分析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高度合一,各种教学法多元合一。在理论的教学中,要讲好基本理论,要抓住实践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去联系。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记忆”的简单循环,更要把内化了的、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恰当地迁移到实际问题情景中,使知识得以转化,实现学习的基本目标。借助恰当的多元合一理实教学法,即可在模拟的情景或全真的环境下,形成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指导学生研究与讨论,强化思维的频率和密度,切实地体验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增强运用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为创新、创造奠定基石。

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要特别重视各种教学法的研究,并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根本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具有发展性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才可使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实实在在地融汇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维修人才。

第四篇: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设想

摘 要:本文论述了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概念以及优点,并重点阐述了汽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汽修专业 工学一体化教学 概念 优点 实施 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企业转型升级,而企业转型升级则需要大量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大多还在采用课堂教学或理实一体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用人的要求。因此,技工学校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培养出多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用人的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工学一体化教学实际就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即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任务是从企业实际中来的。这样就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对技校学生来说,在学校选择某一专业进行学习,是为今后从事某一事业做准备。他们希望通过一到三年的在校学习与生活,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工学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场竞争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首先,它可以使学生明晰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它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抓住自身发展的机会,如在校期间为自己创造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为自己创造尽量多的了解专业发展的机会;它可以使学生尽早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并能够自如应用。

其次,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比任何时代都快,所以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往往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更实用。而工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在学习任务驱动下的自我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较快。

再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1.制订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1)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①行业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领域。行业和人才需求分析指收集汽车修理行业领域经济发展数据,对该行业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形成本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行业情况分析内容包括该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员工能力的需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现有课程实施后的反馈信息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等。

②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等级的人才目标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技工学校主要培养对象是中级工,中级工的培养目标是能规范操作、熟悉工作流程、查阅信息资料、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

(2)邀请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选择合适的企业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代表性工作任务,提取本行业的工作任务。引导实践专家,按照“生手到高手”的职业发展阶段 ,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同类项合并,整理、筛选、汇总代表性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10~20个。如初中毕业生三年制的汽修中级工,典型工作任务有新车检查、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汽车配件库管理等。

然后,对每一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主线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学校召集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与实践专家、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召开课程开发研讨会,对典型工作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析,详细描述工作过程,进行工作内容分析。

接着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育教学分析,判断典型工作任务是否有教学价值和教学的可执行性,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和实践专家为辅,开发课程,确定学生学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掌握什么方法,明确学校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配备什么样师资以及购买哪些设备、工具和资料,需要怎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师生比是多少、教学管理如何构建等。

(3)确定一体化课程框架。

①制定任务描述表。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制定出任务描述表,即工学一体化课程(部分)大纲。这是指导设计开发学习任务、编写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策划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②开发相应的学习任务,编写学习任务设计方案。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征、学校或合作企业的设备特点,以及师生的具体情况,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实践专家,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任务,编写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③根据当年的实际办学情况,按照教学管理规定,制订各专业指导性计划表。

④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学校主管部门人员、课程开发专家、一线教师等评审一体化课程标准。

(4)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①编制学习任务设计(教学大纲)。由于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就是设计开发一个或若干个学习任务,因此,一体化课程方案的组织实施其实是学习任务的组织实施。为了做好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在一体化课程描述的基础上要编制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案作为教学大纲。

②编制教学活动计划表(教案)。教学活动策划方案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设计。要对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策划,并完成教学活动策划表。

2.开发符合汽修专业学生培养特点的学材

学材是指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即指学生为了完成各类学习任务能够从外界获取的各类资料,包括网络资料、专业资源库资料、作业指导书、设备说明书、设备维修手册、设备使用手册、传统教材及引导学生学习的工作页。在原有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教材是一个重要载体,而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传统教材主要起到参考和辅助的作用。

(1)课题训练的学材。课题训练就是职业资格要求的每个技能项目的训练,可以单独编写成学材,配合汽车修理工艺指导书共同完成教学,当然也可融入综合型学材中一起授课。学生可以通过学材中的引导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创新的学习,对比传统教科书,学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综合型学材。综合型学材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开展教学的可操作方案,是工学结合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的直接材料,应构建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对教学内容采用行动体系序化方式组织。只有综合型的教材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本常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所选内容必须有用、实用、够用。如汽车发电机转子轴及转子线圈的修复,基本知识只需要学习发电机转子轴及转子线圈的结构,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牌号和发电机转子的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方法与步骤等。专业知识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围绕综合性专业问题组织内容。如发电机总成修复这个学习任务,可以设计明确任务、工作准备、装配、修复、评价反馈、成果演示等教学活动,对每个学习活动中所必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一一剖析,融入其中。

(3)学材的版面应生动活泼,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可以用文字、图形、漫画、表格等形式,化抽象内容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知识层次按职业等级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图文并茂提出引导问题,如让学生抄写安全规程、绘制场地安全通道、设计安全标识等等,从而达到学习目标。成果演示可以让学生实物观看修复后的发电性能指标以及相关仪表指示灯的工作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

汽车修理是技能工种,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要求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简单封闭的学习链,把真正的岗位工作任务剥离出来,有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修车的“工具”或职业能力不全的人。要想完成职业资格所必需的课题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适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把必需的技能穿插进来,再加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中,技能训练按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进行,可以采用三阶段(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和引导课文法配合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规范工作的意识。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任务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产品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应让学生有独立进行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让他们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学习结束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而且教师再辅以场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如模拟生产现场,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以安全员、检验员、班组长、仓库保管员、机修工、电器修理工等角色出现,体验职业岗位,通过行动学习学会处理实际问题。

4.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包括企业工作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材建设指建设一切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学习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

5.学生及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学生评价及课程评价机制也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不能马上适应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二是开发工学一体化学习工作页有一定的困难;三是现有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四是工学一体化教学经验有待不断积累。

总而言之,工学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工学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实用、综合职业能力也更强,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而技工学校要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用人企业共同努力,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多层次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

第五篇: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

【摘 要】文章以《汽车电气设备》中起动系统单元教学为例,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个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并重的复杂应用型专业,涉及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技术要求高,教学难度大。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中职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文化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校,没有接触过实践,学生学起专业理论和实训操作非常吃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对汽修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提出了更大考验,如果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有效地组合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笔者近几年在担任《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尝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专业理论与实训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经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操作课进行组合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及安全事项等等,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避免讲授大量的教学内容。笔者现以《汽车电气设备》中起动系统单元为例,将理论教材中“起动机的构造”一节与实习教材中“起动机的分解与检查” 课题整合为“汽车起动机构造与拆装”课题,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1.拿出起动机实物,先向学生展示起动机结构外型,说明起动机的作用,让学生从外部初次认识起动机。

2.教师现场集中指导学生。

(1) 一般2至3名学生共有一台起动机及拆装工具

(2) 随教师的拆卸操作顺序一起拆卸起动机

(3)拆卸时,每拆一个零件,老师都讲清使用工具、操作方法及零件名称,并指导学生将所拆零件按拆装顺序排列在桌上,让学生开始从内部认识起动机。

3.播放多媒体课件(起动机总成的拆卸全过程)

(1) 给予系统性拆卸及零件名称的再次回顾

(2) 增强感官认识与重复记忆

4.由教师借助挂图、投影、示教等工具对照实物,讲解主要组成部件构造特点、作用及工作原理。说明包括起动原理及起动特性,此时类似于课堂的理论教学,但是学生已对零件有了认识,因此比原先的教学方法较为容易掌握该部分内容。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随教师一起装复所拆的起动机。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拆装,并对照书本,仔细研读教材内容。

7.当堂进行课程测评

检查测评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为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具体测评方法如下:

① 口试:教师提问学生口答。例如,教师提问:起动机主要由哪几大部件组成的?学生回答:一般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组成。

② 笔试:教师发给学生提前打印好的试卷。例如,测试之一:简介汽车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学生答完试卷后,当堂交试卷,教师批阅后马上讲解。

③ 现场操作技能测试

教师指定某一位学生按教师讲述和演示的拆卸操作顺序,拆卸汽车起动机。拆卸完成后由当时在场观看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例可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感到既抽象又繁琐的部分专业课知识易学易懂,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协作及动手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人际沟通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实施还有较多不太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反思,努力改进。

1.教师整体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它要求教师既为讲师又为技师,即教师必须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既要能整合教学资源,又能组织整个教学活动。

2.教学场所的建设与完善还有待加强。传统的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训室进行或实习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这种传统的教室和实训室分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把教室搬到实训室,实训室和教室应合二为一,实训室里面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位,还要有足够的坐位以及相应配套的各种教学设备和资源。

3.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数字化的环境,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同时,又能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转变单

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修改、探讨,要不断地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与实训室建设培训班研修资料汇编[Z].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2.12.

作者简介:

李盖峰,男,广西百色人,广西民族学院物理本科学历,广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七夕在一起活动文案下一篇:青协宣传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