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22-12-2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从而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个人在自身的学习成上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首先对学习产生兴趣, 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学习。生物学家达尔文, 数学家华罗庚是这样, 阿波莱顿发现电离子也是这样。就连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也是他永恒的兴趣, 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教师如能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挖掘资源, 用多变的方式, 松弛灵变的态度, 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不断思考, 去交流、去探索、去创造, 将使学生学习热情倍增。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智慧, 以新的视角, 新颖的方式去诱导,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 追求真理。学生合作探究的激情将伴随培养起来。当然, 这一良好氛围的育造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摒弃许多疆化、刻板的要求。只求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运用, 应放宽课堂的严格要求。教材的弹性活用, 作业、练习的层次化, 多样化, 表扬的多样性。

二、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创设疑问的时机, 有意地设置疑问, 以刺激思维, 丰富想象,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 在《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的教学中,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 (1) 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 (边讲边慢慢演示) ; (2) 如果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 你觉得应该怎样剪?怎样折? (与同伴进行交流) ; (3) 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与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 (4) 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怎样去表达? (5) 随着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增大, 所折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怎样变化?通过这样层层设疑, 学生的心理也随之紧张起来, 求知欲也高涨起来。当学生处于这种未知其意, 口欲言而又不能达其辞的状态时, 就造成了“愤”“悱”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探索交流,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理解,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展,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能追上小明吗》的教学中, 学习了两道基本行程问题后, 给出一道开放性问题:初一 (3) 班某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 使一道作业题只能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距离40千米, 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 运货车的速度为35千米/小时。” (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 请将这道题补充完整, 并列方程解答。题目刚一出来学生们就议论纷纷, 有的疑惑不解, 有的则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学生甲:“两车同时相向而行, 几小时后相遇?”若设x小时后相遇, 可得一个方程。学生乙:“两车同时同向而行, 摩托车在后, 经过几小时追上货车?”若:设经过x小时后摩托车追上货车, 可得一个方程。学生丙:“若货车先出发20分钟, 摩托车在后面追多长时间能追上货车?”若设摩托车x小时候追上货车, 可得一个方程。甲乙的答案大家很快就认可了, 但丙刚说完方程, 马上就有一个学生喊道:“不对, 不对。没说清货车的方向, 如果货车开始时就向摩托车开, 这就成了相遇问题。这个条件应该为‘货车背对摩托车方向先开出20分钟’, 这样问题才严密。”他的意见马上得到了一致赞同。教师也立刻做出评价“他的意见非常好,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 考虑问题要全面。”紧接着学生丁提出“两车同时开出, 经过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0千米?”学生戊:“这题没法做, 条件不全, 不知道这10千米是两车相遇前的距离还是相遇后又离开的距离。”学生乙抢着说:“这道题没说两车是同向行使还是相向行使, 不能判断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学生们纷纷点头称是。教师:“同学们说得太对了。那么怎么改进条件, 让它更完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加工”。有的添加了方向, 有的说明了两车是否相遇过……时间在学生们激烈的辨论中过去,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解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角度去挖掘, 明确行使方向及是否同时出发的关键要素, 分析快慢两者的行程及距离关系, 列出等量关系式。

四、尝试成功, 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 产生成就感, 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 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 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 够得着”, 进而巩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如.探索规律: (1) 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2) 已知, 那么; (3) 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 从以上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5) 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尝试成功, 让学生知道数学就象一个大花园, 里面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多姿多彩的。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可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保持下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从而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激发,提升,巩固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成尚荣.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江苏教育研究[J], 2000,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日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论文下一篇:CFG桩在处理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