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论文

2022-0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系统解剖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总结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提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再辅助以思想道德教育和选择适合自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1:

浅谈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

摘要:系统解剖学是描述人体宏观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含有大量的名词和术语,记忆的内容繁多,甚至比较枯燥乏味、繁琐庞杂、抽象难懂;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学好系统解剖学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怎样学好系统解剖学,为将来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公共基础课;学习方法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只有了解人体形态的结构才能较好的把握功能;只有清楚的知道组织器官的具体位置才能正确诊断疾病,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系统解剖学不仅是医学生踏进医学殿堂最先接触的医学必修课和启蒙课,还是医学生首先学习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医学生对系统解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医学生对医学道路的认识[1]。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公共基础课。

一、系统解剖学的特点

1.系统解剖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形象性。系统解剖学上讲的结构或是组织器官大都能具体化到实际实物或具体形状,比如,肝的外形像不规则的楔形及在肝门处有“H”型的三条沟;十二指肠整体上呈现“C”形,上肢的四边孔,肾形似蚕豆,胆囊呈梨形,结肠整体形似“M”形,乙状结肠全长呈“乙”字形。

2.系统解剖学名词术语多。系统解剖学有很多相似相近的名词术语,比如在颅底部的孔有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颈静脉孔,枕骨大孔,茎乳孔;椎弓间的棘上韧带、项韧带黄韧带;骨盆、假骨盆、真骨盆;三边孔、股三角;咽隐窝、梨状隐窝;掌浅弓、掌深弓。系统解剖学上有很多表面含义可能与实际含义相差很大的名词,例如,纵膈、海马、胸骨角、危险三角等。有些名词是临床必需要求掌握的,例如,pterion(翼点)、肝门、calot三角(胆囊三角)、肾门、koch三角、三(二)尖瓣复合体、静脉角、动脉韧带、膀胱三角、掌浅(深)。

3.系统解剖学是以记忆为主的学科。系统解剖学上的术语很多是临床上的专业术语,例如,方位术语:上和下、上端和下端(近端和远端)、前和后(背侧和腹侧)、桡侧和尺侧、胫侧和腓侧等;轴状术语: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切面术语:垂直面、矢状面、冠状面。

系统解剖学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繁多琐碎。微观上中枢神经系统中十二对脑神经由细胞核团组成,每个细胞核团具有特定的位置,每对脑神经又有特定的神经纤维组成,而这些细胞核团、神经纤维是比较抽象空洞的;宏观上神经系统中十二对脑神经的起止点,所支配的肌肉,分布范围,臂丛包括锁骨上分支和锁骨下分支,锁骨上下分支又包括很多神经,每一条神经又有属于自己支配的范围,神经系统是一个贯穿骨学、肌肉学、脉管系统的系统,关系错综复杂,知识繁多琐碎。

二、系统解剖学的原则

一要重视课本的研读,学习系统解剖学课本是重中之重,把课本认认真真的通读一遍,整体感受某章所讲的内容,一本书的主题思想乃至有机的人体。二要充分利用图谱辅导资料和实验课的时间。统解剖学是宏观形态学,图谱和实验课是最直接接触人体形态结构的途径,认识并掌握人体形态结构才是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精髓,只记住一些文字理论特点而不知道形态结构是属于本末倒置的。三要充分利用形象记忆,有学者研究,在人脑储存的信息中,形象信息与文字信息之比是1000:1[2],形象记忆既可以减轻我们大脑的工作负担,又可以使我们记得长久,并不易混淆。

三、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功能和结构相统一学习法。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有一定的结构,并且无论是什么结构,此种结构一定是与它相应功能相适应。心脏的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组成,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三尖瓣复合体的功能主要是控制血液在脉管系统中的流动方向,防止血液因心肌的收缩、舒张产生压力差而倒流入右心房,三尖瓣复合体有这样的结构才有这样的功能,这就是所说的结构决定功能,再比如,某人有数年的高血压病史,那么他的左心室壁有可能比正常人左心室壁厚,这是因为他患有高血压,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大,而要想满足机体的正常需求,就迫使心脏提供更大的动力,做更多的功,因此心脏在适应机体不正常的功能迫不得已改变自身的结构,使心脏的左心室壁变厚,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因此在学习人体结构时不要死记硬背,联想一下它应有的功能,那么它的结构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清楚明白组织器官的结构那么它的功能也就理解掌握了。

2.系统学习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内容庞杂、琐碎的宏观形态学,要是漫无目的的看书,无的放矢的识记知识点恐怕是学不好系统解剖学的,为了使系统解剖学知识更具有条理性,我们可以把系统解剖学的内容归归类、分分组,按照一个系统或者某一版块的学习可以使知识更有条理,可以减轻大脑的工作负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在学习消化系统时主要学了咽的分部,食管的三个狭窄,胃的位置形态,十二指肠的“C”组成大肠的五部分,肝胆的形态、结构、功能,这些知识点如果不加以整理就感觉很庞杂、琐碎,没有条理,假若,我们把消化系统分为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几部分;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按照以上构建知识框架我们再分别重点学习口腔里的咽峡,舌的四种乳头,食管的三个狭窄,胃的形态结构、功能、毗邻,血管神经分布,十二指肠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功能,大肠的几个组成部分及功能,肛管处的结构及痔相关的知识,消化腺再重点学习肝脏和胰腺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重要血管神经。这样系统的学习使消化系统繁杂琐碎的知识都连在一起了,既具有条理性又方便记忆。

3.全面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法。系统解剖学课本讲的知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由于我们课程比较多,精力有限,掌握课本上所有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我们有取舍的学习,采取全面学习,重点突出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方式。首先我们要通读课本所讲的内容,整体把握课本所讲知识的主线,整体感受知识的联系,其次对于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我们知道讲的是什么道理就可以,没必要深究内在的规律,第三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熟悉的内容,我们大体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规律、联系就可以,第四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我们就要深刻的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内在的规律联系等。根据三个不同要求,我们采取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还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人体肌学中共有600多块肌肉,掌握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形态结构、神经支配、营养血管是有难度的或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有取舍的学习肌肉,对于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前中后斜角肌、斜方肌、主要呼吸机、三角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重要肌肉要掌握它们的起止点,行程、功能、支配神经、营养血管,而对于其他面肌、背肌、胸肌、上肢肌、下肢肌等,只要熟悉它们的大体位置,了解它们的大体功能就可以而没有必要深究。

4.想象学习法。想象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形象记忆学习方法,有利于大脑长期的记忆,可以把课本上枯燥无味文字描述的形态结构特征描绘成一幅三维的空间图,把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形态特征、规律、功能都浓缩到三维空间图中去,另外,要从分利用实验课时间,把自己利用想象描绘的三维空间图和实验室的标本一一的对照,进一步弄清楚各个结构的位置关系,分布位置等。利用这种方法有利于记忆枯燥无味的结构名称、形态结构、规律功能、空间位置关系。

5.相似对比学习法。系统解剖学有不少相似的名词术语,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容易混淆,若提取它们的相似之处加以比较则使人记忆深刻不易混淆。例如,解剖学讲的肾门、肺门等,而出入肾门或肺门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所包裹组成的复合物叫肾蒂或肺根。具体言之,肾蒂由肾动脉、肾静脉、肾的神经、淋巴管及肾盂组成,肾蒂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自上向下依次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肾蒂各结构前后位置关系,自前向后依次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而肺根使由肺动脉、肺静脉、肺的神经、淋巴管、和左右主支气管组成,在肺根各结构的前后位置关系自前向后依次是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左肺肺根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自上向下依次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肺静脉,右肺肺根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自上向下依次是右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这样通过相似处的比较可以把容易混淆的知识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大脑里。

6.形象比喻学习法。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宏观形态学,有些结构复杂,难以记忆,恰当的运用形象比喻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浅显化[3]。比如,女性成人子宫在直肠和膀胱之间且呈前屈状,像是深鞠躬的姿势,膝关节半月成“C”状,肝门处的三条沟成“H”状,上肢处的“三边孔”以及脑干的“菱形窝”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比喻成具体的事物来记忆。

7.前瞻后联学习法。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同一性质的问题,归纳在一起,以加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4]。如胃,就可把胃的形态结构,位置、分部、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归纳在一起,使之对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如学习呼吸系的鼻腔时,就可联系骨学中骨性鼻腔的结构、鼻旁窦的开口位置;向后则可联系鼻腔的血液供应,神经分布以及生理功能等。

8.趣味学习法。在学习时可创作一些切合实际,又便于记忆的歌诀或顺口溜,以增加一些乐趣,改变一下学习解剖学感到枯燥无味的气氛[5]。例如,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摔跤若骨折,先查月和舟。

参考文献:

[1]陈力,司道文.医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方法和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5):759-760.

[2]乔伟丽,王光明,张咏梅,等.合理应用形象思维.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报(基础医学教学版),2006,8(4):356-358.

[3]张子明,张宇新.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529-530.

[4]谭刚.指导学生掌握记忆解剖学知识技巧的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1):80-82.

[5]王光伦.浅谈比喻记忆法在学习解剖学中的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3):55-56.

作者:罗文琪,谭杨,王金平

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2:

系统解剖学教学体会及改革探讨

摘 要:通过总结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提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再辅助以思想道德教育和选择适合自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学效果;改革探讨

所谓系统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主要是研究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之间的关系,是人体解剖学的一门分支。系统解剖学占据人体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绝大部分,是关联其他几门基础学科及相关临床研究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扩招规模逐渐加大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高校对系统解剖学的学时不断缩短,不能达到学以致用,更因为系统解剖学是大一新生的重要课程,若不能使其足够地重视该课程,无法完成学习目标,达到相关考核标准,将对后期的人体解剖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自身在系统解剖学中的教学体会,提出目前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改革措施,期望能对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一、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系统解剖学的课程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进行的,其面对的对象是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他们刚经历高中的艰苦环境,期待大学的美好生活。对这些刚进入新环境的学生若开始就进行传统式教学,讲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要求强行记忆其中的重难点,结果将是徒劳无功,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多时,还无法掌握学习知识,致使学习效果降低,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排斥该课程的学习。同时,系统解剖学本身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本身较枯燥,多是一些比较生疏需要记忆的结构名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思考,系统解剖学中是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强制记忆,该课程的关键之处究竟在哪里。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解剖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由于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所以内容多,其中涵盖的医学名词占医学知识中的25%,其内容之间无一定的逻辑性,不易理解,也没有趣味性,不易使人产生兴趣。而且目前的高校制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不断减少,而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却没有改变,故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该课时的讲解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求快速,而不求学生理解。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了学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另外,新生对系统解剖学的知识也十分陌生,部分专业词汇更是难理解和记忆,因此,在不破坏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取舍,是化解学时少与内容多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最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好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解剖学正如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说的,其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比如系统解剖学中介绍结构的空间位置毗邻关系就十分抽象,仅依靠在课程中的理论式的讲解,很难彻底理解,只有在结合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此外,高校配置的实验室设备不齐全,比如,实验室的通风条件差,在实验室教学时室内弥漫着福尔马林的气味,不仅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中产生畏惧,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际观察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探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1.双管齐下,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针对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我们可以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对该模式已经有多年的使用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程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系统解剖学内容庞大,要让新生明白仅仅依靠高中时期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摒弃原来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另外,教师要在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精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教学重点和次点,教师要熟悉系统解剖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使学生能针对性地去学习。在课余时间内,学生也能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此学习既抓住了重点,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对于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在掌握教材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实习课的实物观察去巩固知识。

2.提高教学环境,提升实验室设备

我们高校尽量提高实验室的设备质量,尽可能地排走实验室内挥发的刺激性气味。当然,我们也需要通过改进实验方案来改善解剖实习课的学习环境。比如用保存液和冰柜冷冻保存来替换原有的固定液福尔马林,并尽可能地降低福尔马林的浓度,减少其刺激性气体的挥发。

此外,我们还应该监督实验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和整理,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改善解剖实习课恶劣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我们针对系统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探讨,通过精简,优化教学大纲规定中的教学内容,掌握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通过采用实际和理论结合的方式,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積极性,使得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敏麟,林海鸣.系统解剖学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01):50-51.

[2]杨慧科,马晶,张雅芳.五年制本科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02):122-123.

[3]孙国刚,汤力.根据医学专业课特点进行学习指导的教学研究:系统解剖学的评论性思维合作教学法实验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03):158-165.

编辑 范昕欣

作者:洪勇

系统解剖学论文 篇3:

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弥补系统解剖学教学资源匮乏,发挥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和完善解剖学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系统解剖学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提高系统解剖学教育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 网络教学 辅助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校园的围墙正逐渐消失,学生在网络上的虚拟学校中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悄然兴起,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向“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

1 系统解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学好系统解剖学是学习其它后继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形态学课程,名词、概念多、各章节间缺乏连贯性,如果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同时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浸泡标本的福尔马林,气味难闻,使学生对解剖学这门学科产生恐惧厌烦之感,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因此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在解剖学的教学中都率先进行了多媒体理论课教学,将静态的教学变为动态、直观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随着近年来的扩招,解剖学教学承担着更重的教学任务,加之解剖实验标本来源匮乏和价格的攀升,使解剖标本相对减少,为了解决这一双重矛盾,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将系统解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2 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形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大量教学辅助设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大量的挂图、幻灯、解剖标本等教具进行讲解。但这些教具的使用和相互间的转换都比较繁杂,还存在教具损耗大、查找不便等不足。在使用多媒体授课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文字清晰规范,图像清晰。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活体、标本、录像融为一体,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和记忆。它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对人体结构进行立体演示,将教学中某些难于讲述的复杂的宏观和微观的内容,以文字、图象、声音等载体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难为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显示出强大的优势。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逐步完善网络环境以适应多媒体信息传输要求,解剖学课堂教学由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方式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由多媒体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构成的系统解剖学课程网络课程体系为素质培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个系统使教学时空变得有效而广阔;学生个性发展有了属于自己驾驭的空间,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增进交流,教书育人有了联系的纽带。它为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效率、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2.2 主要目标

弥补系统解剖学教学资源匮乏,发挥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和完善解剖学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培养现代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构建以现代教学技术为手段,结合传统教学优点,利用虚拟实验室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依托的新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有利于实现向“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系统解剖学教学体系和手段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系统解剖学网络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3.1 网络资源的选择和重组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幻灯等素材及各种课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最新的信息或远在国外的相关资源、实验、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课堂里,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而素材往往分布零散,需花大量时间人力查找整合。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高效则用,低效就不用,要有选择、有目的的运用。解剖学专业资源库由多媒体素材库、模型库、案例库、网络课程库等构成。经过多年的教学,人体解剖工作者们制作和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声像资料、动画,加上虚拟人数据库等。这些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分类到资源库中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利用资源库中的数据库检索功能,就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查找和调用,同时还能通过使用资源重新整合出新的资源。

3.2 资源的设计与使用

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既可支持网上教学和科研,为网上备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又能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方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还可直接用于远程教育,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信息的表达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处理者,居主导地位,也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中的枢纽。教师必须充分分析各章节的内容,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班子组织教学内容、素材、典型例题,并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寻找一些相关教学资源供学生查阅参考,让学生通过教育资源的收集学会去分析、理解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分析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对各种资源一定要精心策划,灵活运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达到“双向交流”的最佳境界。

总之,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一切都为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系统解剖学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和系统解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是适应现代化教学、培养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畅渠,曾满红,张德兴.营造人体解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网络环境[J].解剖学研究,2004,26(3):231-232.

[2] 赖红,吕永利,赵海花.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5,27(2):159-160.

[3] 赵家勇.人体解剖学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医学信息.2005,18(10):1288-1289.

[4] 潘立新,邓庆环.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4:127-128.

作者:刘晓柳 吴秀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亩产税收论文下一篇:福梅园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