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哲学问题论文

2022-04-2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艺术哲学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艺术哲学研究的专著。朱志荣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中国艺术哲学的特质——生命意识,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方式:超感性的体悟方式。通过超感性的体悟方式,他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生命意识与艺术品实现了内在沟通与融合。

我国艺术哲学问题论文 篇1:

浅析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转向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当代美国文化艺术哲学理论的转向对中国文化艺术界甚至世界文化艺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浅析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的理论价值对我国的艺术哲学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理解我国的艺术哲学。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我国的大众审美在总体上有了向后现代主义倾斜的趋势。当今社会的非主流审美盛行,选秀节目的大行其道,整容之风愈演愈烈,人们已经将审美的眼光从高雅艺术的阳春白雪投射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常说的雅俗共赏,似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但是在这看似平静的融合背后,也存在了些许问题。我国本土的艺术哲学理论发展还不够完善,如何在学习当代艺术哲学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的艺术理论建设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内部孕育出来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代美国艺术哲学试图打破传统主义所设定的审美秩序与传统,对传统艺术评价标准提出质疑,瓦解了传统艺术审美的思维定势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意义。

首先,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艺术哲学理论在每一次的自我否定与历史否定之间寻找一种相对的平衡,新艺术理论的形成在定义艺术已有形式的同时也为艺术形式的发展打开新的思路。其次,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哈贝马斯曾经说过:“18世纪以降……科学话语,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依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业相对应,其中专家们所关心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种专业化地对待文化传统彰显出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每一个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分别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哲学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促进了艺术领域中艺术评论家、文化商人等一大批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士的出现。为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第三,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传统艺术的创作具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方式,当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对传统语言、意义、道德等桎梏自由思想因素的扬弃,表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苏珊·朗格以符号论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创新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哲学,阿恩海姆的研究也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独辟其境,使当代艺术哲学的发展更加多样化。阿瑟·丹托及乔治·迪基的研究抛开传统审美的限制,回归艺术哲学本身,使美学让位于艺术,为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第四,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的另一贡献是对艺术与生活模糊界限的划分。当代艺术呈现出生活之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因而造成了艺术与日常用品的界限模糊。当代主义艺术哲学理论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树立了一个尺度。使艺术既不会与生活相对立也不会在融合中迷失自我。第五,促进了对艺术、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研究。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哲学理论的变化。无论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研究亦或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哲学理论研究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文化及社会所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尤其是阿瑟·丹托和乔治·迪基,他们都试图通过研究在艺术定义与社会认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代艺术哲学中权力话语的消失,使人们的标准概念呈现多样化评价态势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其理论价值对我国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进入本世纪,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样式,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为了获得利益、知名度等哗众取宠、恶意炒作甚至十分变态的艺术行为。在当代国内艺术哲学理论不甚发达的今天,这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国内部分文艺理论家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审美的迷失,并呼吁重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在这一时期,我们研究当代美国的艺术哲学理论无疑会对我国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艺术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是持续性、重复性的,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首先会确定一种一般的标准或规范,对试图打破常规者进行思想或行动上的约束或规范。但是艺术创作必须抛开常规,脱离功利的目的才能触及心灵。同时,当代社会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虽然没有了所谓的权力话语,但是就我国实际审美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言,大众审美的相对素质发展不均衡,所谓专业人士的言论还是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以国外艺术哲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的演进作为参考,看到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对技巧等等,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服务。然而,在学习国外理论发展我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对艺术审美主体——公众的培养,艺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审美群体,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哲学上的解读,以便在总体上迎合艺术哲学研究大的发展趋向,满足艺术哲学研究的实用性和普遍性需要。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国外科技的发达就盲目西化,或是在不考虑本国情况的基础上直接将国外的艺术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全盘照搬。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只有进行多方互动,通过艺术比较和艺术批评,才能超越时空的界限,融合各流派的审美观念,立足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审美素养,建立更适合当下人审美情趣的中国当代审美理念,以适应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得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作者:张嘉艺

我国艺术哲学问题论文 篇2:

评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

摘 要: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艺术哲学研究的专著。朱志荣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中国艺术哲学的特质——生命意识,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方式:超感性的体悟方式。通过超感性的体悟方式,他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生命意识与艺术品实现了内在沟通与融合。朱志荣为我们构筑的中国艺术哲学,为我们反省自己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关键词: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生命意识;超感性体悟

“艺术哲学”不是“哲学”,而是艺术的美学研究。自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出发,认为艺术是理念的生成演变,将艺术等同于美学,西方对于艺术的美学研究就成为一个传统。其中奠定这一基础,也是其理论典型之一的当属丹纳的《艺术哲学》。从美学的角度提炼艺术的品质与精神,更能体现出不同民族艺术的特质,中国艺术研究也需要这样的“艺术哲学”。

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艺术哲学研究的专著,而且也是“独立的”中国艺术哲学研究专著。查中国知网,以“中国艺术哲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不足20篇;中国艺术研究专著也仅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一部,可以说,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在中国艺术哲学研究领域具有拓荒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显示了非凡的独立理论体系,而不是简单的西方比附研究或是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现代转型建立在与传统断裂的基础之上,基本上是取镜西方或是苏俄,因此,这种研究往往是一种比附研究或是比较研究。所谓比附,就是以西方理论为标准,再以中国艺术实践来印证;所谓比较,就是将中西方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异同。比附研究失却了中国艺术与美学本身的价值,比较研究难以建立中国艺术与美学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不是,“以西方艺术哲学为内在参照坐标”,而是把中国艺术哲学“当作独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体现当代意识和民族特性的开放的理论系统”[1]2,即首先把中国艺术哲学当作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个独立自在的理论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特性、价值,从而建构中国艺术哲学理论体系,这样的研究与理论建构是真正不同于西方的、具有自身特性的“独立的”中国艺术哲学理论。

正是将中国艺术哲学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系统,朱志荣为我们系统地提炼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特质,那就是中国艺术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与生命精神。朱志荣教授指出,艺术在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他们往往将艺术作为人生精神价值的家园,把人生的艺术境界当作人生的至高境界去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艺术化”。朱志荣教授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识。从横向上来看,无论是作为创作与审美主体的人还是艺术品本身,都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人生的成就,是审美主体生命与审美对象生命的融合。作为艺术实践结晶的艺术品,其本身就是有机的生命本体。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艺术品则是艺术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晶,“体现了造化的生命精神和主体的精神生命”。艺术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人生艺术境界的实现过程,因此,中国艺术的内在特质也无不是艺术家生命意识的体现,都是为了艺术人生的实现。从纵向上来看,艺术作品的生成演化过程,审美理想的变迁历程则是中国传统生命意识的生生演化过程。朱志荣教授认为,艺术品中所表现的内容是艺术创作主体情感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是以主体情感为中心的心理功能对审美对象之神的体验妙悟,并通过主体的情感态度而得以表现,是艺术家感物动情的结果与结晶。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以文化为中介的生命意识传承演化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流动方式。

更重要的是,朱志荣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方式:超感性的体悟方式。美学界、艺术界将审美方式与创作心态一般概括为为感性审美,但朱志荣认为,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是一种基于感性、但又不滞于感性,而是指向其内在生命的超越感性的体验。什么是超感性体悟?他说:所谓超感性体悟,是指审美主体“基于感性生命,又不滞于感性生命本身,从而释形以凝心,以身心合一的整体生命去体悟对象,获得感性的欣悦,并最终与对象达到契合状态,以便觉天以尽性。通过这种体悟方式,艺术家以情感为动力,实现了物我交融,使主体的感性生命受到感发,并由艺术创作而实现心灵的自由。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艺术是艺术家思考人生的基本途径,并且启示欣赏者思考”[2]4。所谓基于感性,指审美是以感性而不是理性为基础的,这种感性审美体验不会也不能上升到理性概括,而是在感发着情趣。但是,审美主体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并不能滞于感性本身,还要让主体心灵与审美对象的内在精神相互贯通,使主体内在心灵与在审美对象中所体验到的而不是认识到的内在生命精神相契合,使审美对象的情调从属并且融汇在艺术家的内在生命意识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从而扩充、提升审美主体的生命精神,提高审美主体的人格境界。也就是说,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本身是一种感性活动;但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始终以指向艺术家的人格境界生成为目标、为旨向,这正是中国艺术思维超越感性的地方。通过超感性的体悟方式,朱志荣教授将中国传统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与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活动的结晶——艺术品之间的交融实现了内在沟通与融汇。朱志荣教授认为,审美主体与自然对象的审美交融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一方面,只有主体投身于自然大化中,人道合于天道,才能真正审美主体的胸襟与气度;另一方面,在审美与创作过程中,正因人道合于天道,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既可以通过自我反省而体验到天道,亦可通过自然大化来寄寓自身情意,以物寄情,真正实现天道与人道的融合,在天道与人道的相反相成中成就了艺术主体的生命价值,这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

朱志荣教授本是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出身,近来又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研究,这使得他在从事中国艺术哲学研究时能将审美意识与诗学理论结合起来,形成双轨推进制。朱志荣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华美学的审美意识研究。他认为,要真正把握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与审美情趣,必须追寻华夏美学的审美源头,他将其锁定在夏商周三代。这些年来,他不仅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的《夏商周审美意识研究》,而且出版了《商代审美意识研究》、《夏商周审美意识研究》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审美意识的研究成果。在他看来,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信史的时代,商代的文字、石器、铜器、玉器等,都是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中国先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商代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夏以前从原始社会至夏代各种思想观念,包括审美观念,都在商代的各种器物中得以体现与保留,其审美意识对周代及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朱志荣教授对于中华审美意识与美学理论都比较娴熟,使得他能自由出没于文论、画论等基础理论与文学、书法、绘画、园林等各艺术实践之间。在《中国艺术哲学》一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朱志荣从《尚书》、《论语》、《老子》、《庄子》、《乐记》、《国语》、《文心雕龙》、《沧浪诗话》、《原诗》、《艺概》等诗论、画论中撷取营养,构筑中国艺术哲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又游走在史前的玉石器、陶器、岩画和神话,以及音乐、书法、绘画、园林、诗词文学等种类艺术中,使得中国艺术精神的提炼真正奠定在艺术实践基础之上。这种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双轨推进制,使得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研究既有艺术实践的支撑而不高蹈,又有艺术精神的提炼而不胶实。

朱志荣教授为我们构筑的中国艺术哲学,为我们反省自己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创造中国特色的文论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论如何实现现代转换,这已成为我国当代文论界的迫切声音,很多学者都急切地呼唤中国能在世界文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当今的世界文论中,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声音。20世纪是文评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各种主张和主义,争妍斗丽,却没有一种是中国的”[2]234。中国特色的文论建设不能割断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的联系,这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因此,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型,其本质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问题。“我们讲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事实上就是讲如何把中国文论的传统现代化……把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和文论传统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建设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形成新时代的文论思想,这也许可以称作是一次真正的文化革命和文论革命”[3]27—28。近些年来,随着西方越来越关注中国等东方古老的文明,这更加增添了我们传统文论现代转型的决心与信心。但是,中国现代艺术与文化的现代转型建立在与传统断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传统艺术的逆变,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不同的风格,如何认识与建构现代艺术哲学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朱志荣教授也指出:“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研究,要体现出当代意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以当代人的旨趣,对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传统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当代艺术理论的源头活水”。但当代意识体现在哪里,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中国现代艺术精神的把握必须应对当代的审美体验,“我们不但需要发掘传统文论中有价值的因素,同时还要不断总结文艺实践的新鲜经验,形成新的理论”。20世纪,本雅明用“震惊”之美来概括机械复制时代西方人们的审美体验,就是对当时人们审美体验的典型总结。中国传统的生命意识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当代,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现代市场化与科技文明、物质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类的生命意识发生了哪些嬗变,艺术该如何发展,这将是现代艺术哲学研究的任务。朱志荣教授曾经研究过王国维、邓以蛰等现代美学家与现代实践美学,我们期望他能够对中国现代艺术哲学作出反思与研究,将中国艺术哲学从古典向现代延伸,构筑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哲学。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维梁.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C]//中外文化与文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3]杜书赢.面对传统:继承与超越[C]//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石 银)

作者:周建国 莫先武

我国艺术哲学问题论文 篇3:

有新意的探索

艺术现象是人类精神现象中最为复杂深奥的现象之一。古往今来,有关这方面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现在又增添了一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学者的《艺术哲学》。在这部书中,作者刘纲纪对艺术问题的许多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作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来探讨艺术本质的,但是,反映被重新理解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感觉和思维是反映,情感和意志也是反映。不仅反映客体,而且主体自身,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都能成为意识所反映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艺术的反映不同于认识论上的反映的特殊性质,强调了人的社会实践在辩证联结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的重要作用,这就和唯心主义,机械唯心主义在反映问题上的见解划清了界限,也和多年来充斥在我们教科书中的种种说法不尽相同,从而比较接近于艺术实践。以往人们常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视为对人的本质的唯一规定,作者认为这是极大的误解或曲解,会导向将人的本质完全消极被动地为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宿命论思想。这一新的阐释对于我们观察艺术问题也是有益的。

将艺术摆在与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普遍联系中,作为人类总体活动的一个有机部分或环节来加以考察,给人以宏观的视野,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探讨艺术之外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论证了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自由的实现是艺术的反映对象。继而深入艺术门内,探讨艺术的“独立性”,使诸如:艺术的反映形式、艺术中的情感、艺术与美的关系、艺术的目的等问题的论述在一个清晰厚实的基础上,作为宏大历史过程中的必然段落来展开。

一种正确的理论总是在对各种不正确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的比较、分析、批判、汲取基础上建立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巡查人类关于艺术问题的种种学说时,有一种豁达宽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黑格尔这位后来被不少西方文艺理论家贬低、蔑视的唯心主义哲学大师,作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从古至今关于艺术的种种数不清的意义中,只有黑格尔的定义才从最高的哲学概括上抓住了艺术的本质。作者对黑格尔的许多见解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从他的晦涩、神秘的思辨表述中,发掘、翻译有价值的内核。对于中国古代的禅宗,作者剥离其空幻和虚无的宗教学说的云雾,肯定他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冲破封建思想樊笼的客观意义。认为,禅宗思想情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个体意识的觉醒,并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产生了前所未见的境界,是转向近代个性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桥梁。而对于唯物主义者的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等的学说,作者则不客气地指出其某些论断的肤浅和违背艺术规律的武断。对在西方影响很大的克罗齐,作者辩证分析了他的“艺术即直觉”的著名命题,并同苏姗·朗格的类似说法相比较,指出了其名不符实的伪科学性。我以为,这里贯穿的态度是一种寻求真理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在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同时,十分重视人类个体作为感性存在的价值,并将此视为艺术和审美的真谛,对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各种类型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人类个性才能的自由发展本身,而不是别的。在评价光怪陆离的现代资产阶级艺术时,也从人的个性意识在新的历史阶梯上的高扬方面给予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并尖锐地否定了那种把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看作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文艺不能相容的陈腐观念,这应该说是富于当今时代感的艺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此书也有不足:表述上似还不够简洁,某些观点在反复的强调时显得有些沉闷。有的地方则给人以“辩证”有余,倾向性不明的感觉。全书如果能注意到运用心理学等新学科、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微观分析方面再加努力,可能会更有说服力。而对我国新时期以来出现的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涵盖不够,也是一个缺憾。从总体上看全书不失为一部有新意的艺术哲学专著,它凝聚着作者多年来对艺术问题的孜孜不倦的沉思,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并在为新的超越准备着新的起点和积极条件。

(《艺术哲学》,刘纲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第一版,〔平〕4.95元,〔精〕6.50元)

作者:江 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创作民族音乐论文下一篇:音乐艺术服务人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