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已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

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1:

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是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内蒙古农牧业的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增长,牲畜头数保持稳定、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农业部门结构渐趋合理、农畜产品的特色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逐步地化解。

一、农牧业科技成果的创新供给不足,技术推广服务欠缺

(一)内蒙古农牧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科技成果缺乏原创性、适用性等;农牧业科技成果大多是模仿性、常规性的,一般能通过专家鉴定,而独创性、突破性、能开发转化的很少。如,“十五”期间内蒙古23项农牧业科技成果中,属原始创新的仅有8项;13项农畜产品加工成果中,属原始创新的仅有2项。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全国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0%左右,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10%。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经费不足,机制不够灵活

鄂尔多斯市设施农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技术指导员数额不足,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力度不够。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真正懂设施农业技术,能够开展设施农业指导的科技人员仅为10人左右,缺乏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成为制约其设施农业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呼和浩特市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不足,全市仅有土肥站10名专职技术人员,旗县区均是农技站的兼职推广人员,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兴安盟一个旗苏木镇的41名农牧业技术人员中,有18人被借用到其他岗位工作,其余的23名农牧业技术干部还都兼有其他职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三) 农牧业科技研发、服务、推广及创新机制不完善

农牧业科技成果创新特别是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在体制机制及管理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农牧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及社会性,盲目地市场化,盲目地有偿服务、自负盈亏等,使得相当一部分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及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瘫痪、流失状态,连接农牧业技术和农牧民的纽带出现断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名存实亡。可见,农牧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相对较低,集约化、现代化有待推进

尽管内蒙古农牧业机械使用、化肥施用等的水准有所提高,但是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农牧业水利、电力、防护及机械等的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维护滞后。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为43.16%,2008年为45.41%,2009年为47%,2010年全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然而,我国“十五”期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有48%,2010年为52%,2011年达到53.5%;上海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09年达到59%,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1年达到61.2%;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70%—80%的水平。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四、五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可见,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0%左右,且40%左右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水平只有10%左右;2010年内蒙古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243.37瓦/公顷,低于全国5774.43瓦/公顷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山东省10056.34瓦/公顷、河北省11643.54瓦/公顷的水平。全区70%多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左右;截止2011年,全区大型喷灌面积仅为236万亩、滴灌面积为297万亩,仅占全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的5.12%和6.45%。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1%上下;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却还没有有效的提纯复壮和更新。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水平等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等,所以农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2011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166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293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873公斤。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产业化、规模化需要拓展

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是面向弱质产业——农牧业、弱势群体——农牧民的服务对象较为单一的特殊服务行业,相对而言其本身也是一个弱势行业、而且还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各级政府的投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绝不能减少,只能保持不断的增加。然而,如何调动单位及个人开展服务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引导与保护农牧民自觉自愿接受服务的需要等,也可以引入准市场机制的方式方法。

前些年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势头没有很好的延续下来,农牧业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制约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比较重视了农牧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与一定的服务职能,而有些轻视了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龙头企业的服务是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龙头企业的服务功能一般是局部的、较单一的,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才是普遍的、全面的、长期的,在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与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实现农牧业的产业化、集约化,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也需要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建立“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把龙头企业服务功能的放大与农牧业服务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产业的发展与以农牧业产业化为动力、纽带而形成的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群的成长和谐一致、协调持续。

农牧业经营规模狭小是农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势单力弱,在市场交易谈判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与利益受损者。而通过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通过该服务的组织作用、连接作用等,可提高农牧业产前、产后、甚至产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如集中、规范的种植养殖,统一的技术制度运用、统一的产品规格与质量的要求,集中的收购与代理销售等。以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拓展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为依托,开展不同形式的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推广,以及多种类型的农牧民组织建设,逐步提高农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放大农牧业的竞争能力及其经济效益。

四、农牧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准较低,教育上似乎出现了“马太效应”

(一)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阻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据内蒙古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二)现实的农牧业劳动力存在年龄、知识和季节性结构短缺

现实的农牧业劳动力既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短缺,即青壮年劳动力少、知识水准相对高的劳动力少;也存在季节性的短缺,即农忙季节劳动力缺乏。内蒙古现有农牧业劳动力主要以40岁以上农牧民为主,而35岁以下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离开了农牧业生产。而40岁以上农牧业劳动者中,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发展现代农牧业,既需要具有生产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农牧民,更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迅速掌握科学知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青年劳动力。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农牧民人才,特别是千方百计地留住农牧民人才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是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性、紧迫性工作。

(三)农村牧区的科教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校的撤并、教育资源的整合等,使得农村牧区的孩子就学的方便程度下降,接受教育的实际成本也有所上升;比较高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往往使人们盲目乐观,其实教育的量往往掩盖了教育的质,“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留级、辍学等使得接受小学甚至中学教育的农村牧区学生学到知识非常有限;教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学费的愈来愈昂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能够接受教育者尤其是高等教育者逐渐成为相对富裕者的事情;而科技推广、服务等的有偿化以及对成人扫盲教育的有所忽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科盲、文盲的消除,特别是劳动者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这样,教育上的“马太效应”与经济上的“马太效应”并存,贫困向富裕、落后向先进、传统向现代过渡将会更加艰难。

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收入的实际增速也较慢

(一)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准

199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内蒙古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内蒙古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66元;2010年,内蒙古为5530元、全国为5919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89元;2011年,内蒙古为6642元、全国为6977元,内蒙古比全国仍低335元。可以看出,从1990到2011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拉大的态势。

(二)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速较慢

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5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30位、也就是倒数第2位。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6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27位。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0%,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内蒙古较全国水平低1.9个百分点。

(三)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8.2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38%、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5.39%,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0.0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9.03%、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0.97%,工资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低21.77%,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高17.35%,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内蒙古占90%以上、全国占78%左右。2011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11元、占19.74%,家庭经营性收入4218 元、占63.50%,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113 元、占16.76%。可见,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特别是农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较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六、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差距拉大,农村牧区市场拓展有限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占比,1990年为1.79:1,1995年为2.19: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10年3.20:1,2011年为3.08: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占比,1985年为1.83:1,1990年为1.82:1,1995年为1.97:1,2000年为2.43:1,2005年为2.85:1,2010年3.14: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逐步拉大。2011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7.5%,前者比后者低6.2个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201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3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4.58亿元、占87.3%,比上年增长1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2.72亿元、仅占12.7%,比上年增长13.9%。2011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6.61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9.92亿元、占8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6.69亿元、仅占12.6%,可以看出,内蒙古乡村消费的占比很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农村牧区内需市场的拓展有限。

七、农产品结构欠合理,尤其是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我区粮食总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0%;其中,玉米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4.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1%,而小麦产量“九五”时期年均下降7.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4.6%。说明“九五”、“十五”, 我区的粮食结构“粗粮”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其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等粗杂粮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8年,我区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2009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981.70万吨,比上年下降7.0%,其中稻谷下降了8.1%。2010年,全区小麦产量165.24?万吨,下降3.5%。

2011年,内蒙古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050万亩和1127万亩,同比分别增长了10%和3.2%;大豆种植面积为1206万亩,与去年持平;而小麦种植面积738万亩,同比下降了5.6%。

八、第一产业增速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内蒙古第一产业(农牧业)增加值,“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4%,“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6%。内蒙古2009年农牧业增加值的绝对额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8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29位、也就是倒数第3位。

内蒙古第一产业(农牧业)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小,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10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38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365.7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4187.83亿元、增长12.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同样,2011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长5.8%,第二产业增长17.8%;第三产业增长1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作者:王关区

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多措并举 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 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已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我区农牧业发展同样面临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区域布局不合理、现代化拓展水平不高、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迫在眉睫等问题,亟待以构建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升级为切入点,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与金融在农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农牧民增收新动能等方面,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内蒙古 农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举措

2016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畜牧业实现“十二连稳”,农牧业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农村牧区改革试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2016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54元,同2011年相比,差距扩大419元,在全国位次也由第16位下降到19位,我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明显由过去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要实现自治区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布局不合理

多年来,我区种养殖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呈现玉米“一粮独大”、畜牧业呈现“一羊独大”,矛盾突出。马晓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指出,我区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农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我区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与资源禀赋条件也不尽匹配,“买难”与“卖难”并存。

(二)农牧业现代化拓展水平不高

我区农牧业生产经营相对粗放,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足;农牧户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草场的“三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整体水资源相对匮乏。王关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认为,上述问题制约了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开展农牧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经营、产业化推进。雷继鹏(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谈到,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水平与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亟待提升。

(三)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传统农牧业经营体制和产权制度与形势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严重阻碍着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步伐。

一是农牧业经营体制创新不足。黄宝龙(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我区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经营体制创新不足,产品的加工转化效率低。王关区认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链条较短,相关企业、行业配套不完备,多数农牧业企业农畜产品的加工能力弱,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

二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需持续推进。杨茂盛(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经济生态处处长)介绍了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指出农村的“三块地”改革尚处于试点阶段,在土地征收方面和国家法律存在一些不相吻合的地方。高萌(自治区发改委农村牧区经济处)认为,自治区土地流转规模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利益分配不太合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较差,制约农牧业规模化经营。

(四)科技、金融支撑及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短板

1.农牧业发展中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改革融合性弱。“互联网+农牧业”在我区金融领域服务领域发展比较缓慢,农村牧区现代金融体系不完善。农牧业电商平台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农牧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管理滞后是农牧业发展瓶颈,亟需对于新业态与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2.农畜产品品牌建设薄弱,销售滞后。农畜产品提质增效离不开品牌塑造,销售滞后必然会影响农牧民增收。王关区说,内蒙古农畜产品存在品牌效应发挥不足、市场运行不规范、品牌追溯体系不健全、品牌盗用和滥用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销售滞后,亟需补齐短板。

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我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多措并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着力构建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升级为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紧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在农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加强品牌建设,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着力构建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

“十三五”是优化种养结构、构建新型种养关系的战略机遇期。要在充分了解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科学、合理、适当地调整农畜产品产能。

1.适当调整农畜产品产能,着力构建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包思勤(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提出,要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统筹粮经饲协调发展。王关区提出,要着力维持、巩固、保障并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农牧业的总体潜在生产能力。马晓明主张,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地域品牌优势,加强引进和自繁相结合,加快种养业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农牧有机结合、种养循环、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形成多元支撑的农牧业发展格局。

2.种植业结构调整,应依据禀赋转化优势。对于我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王关区提出,我区种植业应实行休闲轮作、藏粮于地,適当调减玉米的产能,调增小麦、水稻、杂粮豆等的产能;包思勤主张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马晓明建议,积极响应农业部号召,大力实施“粮改饲”,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依托资源优势,顺应资源禀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高萌还补充了发展牧草种植、盐碱地改良两条意见。

3.畜牧业结构调整,应发挥优势多元发展。对于推进畜牧业产业协调发展,要发挥我区有粮、有草、有牛、有技术的区位优势,调整草食家畜养殖结构。王关区指出我区畜牧业要实行休牧轮牧、藏畜于草;马晓明提出,要坚持“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形成多元支撑的农牧业发展格局;包思勤建议,推进大小牲畜协调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养殖,大力生产高附加值的农畜产品。高萌补充建议,一要抓住国家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机遇,二要积极承接生猪家禽产业转移,三要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计划;王钢(内蒙古中云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主张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将内蒙古打造为全国生猪生产基地。

(二)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农牧业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应主动适应资源禀赋、市场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的变化,坚持以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

1.因地制宜,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

农牧业生产力布局应提高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匹配度,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马晓明指出,应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包思勤提出,粮食作物要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要保持适度扩大态势,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2.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提高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我区农牧业发展方式要真正实现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是基础条件。包思勤指出,要继续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强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安全食品供给水平。马晓明提出,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着眼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咬定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一长期目标不动摇。抓紧补齐农牧业生态环境恶化、设施装备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等短板。雷继鹏强调要提升对农畜产品高标准的质量要求,重视土地污染的治理。高萌强调,要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王关区指出,要不断提高农田和草牧场基本建设、农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水准,生产绿色、特色、安全、优质的农畜产品。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目前,全区正处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一是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龙头企业和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培育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健全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核心。

会上,黄宝龙介绍了蒙羊集团创建“羊联体”,采用“基地+农牧户+公司+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模式,培养农牧业产业化新主体的实践经验。赵云平(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认为,这种做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符合三产融合的趋势,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关于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改革要求。王关区强调,要努力扭转小农牧户的弱势地位,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高萌谈到,自治区将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和保障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意见,启动自治区绿色农牧业发展基金,构建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包思勤建议,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牧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创新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今年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是推进我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

杨茂盛认为,应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草原确权登记颁证两项重点工作,推进农村的“三块地”改革,加快三权分置和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应用,并给予政策上的保障。雷继鹏建议,根据农牧业的产业特点,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还应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三权分置。高萌提出,可引导各类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种联收等方式扩大规模化经营;同时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牧民组织程度,推进规模化经营发展。包思勤提出,可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返还指标交易收益。

(四)补齐短板,培育农牧民增收新动能

培育农牧民增收新动能,是当前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要想方设法补齐制约农牧民增收的短板。

1.推动科技与金融在农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出现,将大大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加速我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打造网络化、智能化、商务化的新农业。而互联网金融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简便快捷的操作让其具备嵌入农牧业的先天优势。“互联网+金融+农牧业”将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融合。

首先,要适应当前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阶段,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我区互联网和农牧业融合共振。要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优化策略,借助互联网推进农牧业经营模式创新,提高农牧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其次,要推动互联网科技与金融在农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对农牧业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以及智能感应能力等新业态与新模式方面的全面探索和创新。加快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牧区金融体系,延伸金融产业链,助推产业协调发展。

2.注重品牌塑造,走适量精品高端路线。王关区谈到,要发展有组织、专业化的农畜产品销售,加大自治区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及宣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赵云平建议自治区农牧业走适量精品高端路线。盖志毅(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指出,要想塑造品牌,就要發展绿色生产,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学会利用草原文化优势,发展“注意力经济”。王钢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应从抓“需求侧”入手,科学把握经济规律,加强对市场用户数据的抓取和研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数据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的改革,重点考虑怎样帮助龙头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

责任编辑:康伟

作者:曲莉春 康伟

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推进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完善惠农惠牧体制机制。为了深入探讨解决自治区“三牧”问题,推进自治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理论水平,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自治区农牧业有关专家、学者就“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召开理论座谈会,同时,结合当前实际,重点探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牧民增收、加大惠牧政策、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等课题。此次研讨会涌现诸多亮点,直面现状,不回避矛盾,对当前“牧区工业化与牧民利益关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区经营体制创新” 、“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牧民转移”等紧迫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将各位专家主要观点辑录汇总,供读者参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课题研究初中地理论文下一篇: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