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综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教育是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在当今社会,这本身也是由教育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我们要学会利用综合探索这一模块,使我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所以融合和介入各级学科,统筹规划的能力,对于美术教师更是一个新的挑战,自主学习更是要占主导地位。我们应关注身边的美术遗产,宣传我们本土的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第一篇:综合教育论文范文

走向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观念与历史概述

摘 要: 通过梳理中外教育历史,可以发现多数历史时期的教育状况都是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多科、多课综合。即使是分门别类的分科学习,通常也不会以一概全或各自为政;相反,基本都是以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发展战略的。当代教育综合和艺术教育综合进一步关注人文性、生态性、伦理性,所推出的综合性艺术课程秉持着新的观念,即在各艺术门类综合的基础之上,在多种感觉统合与转换中,生成新形态、大智慧、高品格,在一个优化的综合语境中,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艺术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育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综合性艺术课程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0.02.001

世纪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出现了双向拓展的格局:一方面是学科分化加速,原来不少教育学科的组成部分不断发展为独立学科,学科研究的精细程度导致学科分化、课程分化愈发细密;另一方面是学科综合加强,新旧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地交叉融合,带来诸多新的教育增长点。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就是其中一个被关注和强化的综合类型。虽然这一教育形式在中外历史中一直存在且影响很大,但在当代的教育发展中,它突破了已有的观念和学科界限,扩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研究,成为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的课程改革方向。

一、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观念

艺术教育因为具有综合的属性和相应的特征而有别于分科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这些属性和特征来源于世界的综合性本质和人类社会的综合性需求,以及教育综合化的影响。当代艺术教育在不断探索新的综合化的道路,特别是推出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为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之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综合”的内涵

地球是一个以“生物圈”方式存在的生态整体,“生物结成群落,群落结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成生物圈,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真相”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此作了精辟论述,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任何事物和实践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影响其他事物,又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中国人也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互动、关联的整体,《周易》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是整体的世界观和综合性的思维,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世界。“著名科学家波尔,自始至终都在汲取道家的阴阳观,甚至以东方阴阳图案象征他的互补论。在他看来,阴与阳是东方人对异质事物的特有称谓,代表了形形色色的异质事物,如果条件适宜,它们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它们在相互对话中造成新生,而不是在相互对立中毁灭。科学家普里果金则指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古希腊,而古希腊思想与东方思想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综合与联系的观点。”

从更具体的内涵来说,综合是“不同性质的要素或事物通过网络联通而促成的新生”   。概括而言,主要有两种综合的样式:一是异质要素或事物相关联的综合,例如以“立德树人”为向心力所关联的“五育并举”;二是异质要素或事物相融合的综合,例如由火热和水冷的融合而形成“温暖”属性等。两种综合样式虽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超越了已有的狀态,通过网络联通而生成了新的状态和意义,这就是综合的内涵。当今的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左右脑互动、东西方对话乃至艺术创造等,都来源于这种“五味杂陈”的综合魅力。换言之,综合是世界的本质之一,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命题。

(二)教育中的综合

教育历来重视人与自然、民族性与世界性、人文性与功利性、理性与非理性等多方面的整体思考,以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人才服务于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综合化举措则是关键。当代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态势是“分科与综合双向拓展,但传统学科课程中所固守的许多分科界限已经限制学生视野,限制了学生思维,而增加大量新的学科课程又造成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 加强教育中的综合化,特别是课程的综合化,可以改变分科课程过盛的偏航状态,平衡教育的局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还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  。

美国在1989年推出的《2061计划》就是加强教育综合、调整课程内涵的范例,它“主张精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学习过程中只学浓缩地容纳基本科学知识的十几门课程,而每门课程要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及必要的技能训练,打破以往人为的学科界限,以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   等。该计划中的核心任务就是开发上述融合式的综合课程,以实现教育的综合化目标。

融合式的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合成课程”“统合课程”   ,是与分科课程并存的另一课程类型。它来于上述第二种融合式的综合样式,是把不同学科课程在各级教育中融合起来,以一课融多课的方式探索新的课程结构,例如有别于音乐课、美术课的新的艺术课,有别于历史课、地理课的新的历史与文化课等。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课程结构的深度融合,使多课变一课。开发融合式的综合课程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整体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变分科过细、分科课程增设新学科种类过多状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当代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

(三)综合性艺术教育

综合性艺术教育是教育综合化的产物。在艺术教育界,倡导综合性教育改革的滕守尧、管建华、杨立梅、修海林等认为:“不同门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性、特殊性,相对于人类艺术实践中最终形成的综合艺术能力,本质上只是相对分离的存在,并且受制于事物之间的依赖、统一和综合,始终处于相互的联系和转化之中。人类艺术活动虽然在学科层面被划分为许多的科目,但是在生活中仍然要走向综合。”    因此,他们都非常注重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内涵在于利用人类的通感、联觉及感觉统合机制,整合人的各种感觉,促使视、听、触、动等感官协调运作,帮助学生在各种艺术感官和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打破各艺术种类的学科壁垒,在各种艺术的关联、交叉、融合中寻找艺术的共性规律,以整体思维和多感官维度,培养学生具有融会贯通的大智慧,更好地掌握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了解其意义并形成价值观。此外,在一个综合途径中可以高效率地学到多种艺术的个性化内容;同时,又能以多种艺术之间的互生互补激发更活跃的对话和创造,生成新的艺术形态、意义和理解。无疑,建构出这种整体的、综合的艺术教育网络,能给予学生最大化的文化滋养和人生启迪。

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最新表现之一是综合性艺术课程(也简称为艺术课程)。这种课程为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分支,是一课融多课的新型课程类型。它“力求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的生态失衡状态,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    。综合性艺术课程还与滕守尧、管建华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念密切相关。这种观念将艺术教育视如大自然一般的有机生态整体,各元素在相互依存中不断构建艺术生命。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被定义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诗、歌、舞、画为一体的‘乐教’传统,保持我国各少数民族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特征,是一门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教学过程诸方面探求综合性的新型课程”  。正如综合所具有的创新、生成等内涵一样,综合性艺术课程在各艺术门类融合的基础之上将产生新的创意、新的感受和新的形态,这些新形态还同时以“艺术学习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不同环节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 在一个较为宽广的综合语境中,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艺术学习体验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历史概述

综合性艺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教育历史进程的特点。因复杂的历史条件限制,教育在历史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综合形态,但总体而言,多数历史时期的教育状况都是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多科、多课综合,即使是分门别类的分科学习,通常也不会以一概全或各自为政,而是基本都以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为教育战略的。因此,教育的整体观、综合观实为历史常态,艺术教育的综合也是历史发展主线。只有在历史出现明显异化、偏离和特殊的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各科分裂、互不相干的不良教育现象——重部分而忽视整体,重灌输而轻生成,重技术训练而轻艺术创造。

(一)国际教育背景

1. 古希腊的综合教育

纵观国际教育发展史,各地区都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例如欧洲,自古希腊以来就倡导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综合性教育。雅典人认为,一个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集于一身的人,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其中,苏格拉底提出“智德统一”的观点,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和自由教育,强调通过多种自由技艺的学习,引导民众获得各种综合能力,实现全面的发展及身、心各方面和谐的自由状态。他由此主张的“七艺”教学包括文法、修辞、音乐、几何、算术、天文、逻辑(辩证法)等。

古希腊的综合性艺术观“诗必有乐,乐必有词”也与综合性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艺术”这个词本身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意味着所有的实践活动。古希腊戏剧也是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非某一种艺术创作,都需要联结人类多种经验和知识,从而带来对人的整体艺术观的建构和相应的综合能力培养。此后,这种注重全面素养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成为欧洲经典的教育模式,对欧洲教育传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希腊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在欧洲很多重要的文化发展节点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包括推动欧洲历史上的各艺术门类 “在走向综合的过程中创造和产生出了许多新的、综合的和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如佛罗伦萨“藝术伙伴俱乐部”的几位成员,他们深受古希腊教育理想熏陶,“渴望像古希腊艺术家那样创造音乐、诗歌、戏剧、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而在17世纪初创造了歌剧,等。

2. 近现代“学科中心”课程论

至近现代,受欧洲工业革命及大工业时代提高生产效率的影响,社会越来越需要分工明确的技术工人,以满足生产流水线上各工种的需要,由此辐射到包括艺术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分工趋势,为之服务的分科式教育分量也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分科课程、分科教学“以学科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将整体的人类文化领域分成各个便于使用的部分;同样,也将整体的文化体系、艺术教育分为分科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推广以18世纪的普鲁士人为代表,培养了大量适合于当时工业化生产的各类劳动力和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随后,这一教育模式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在世界蔓延开来。其中,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有德国的赫尔巴特(1776—1841)、美国的科南特(1893—1978)等。

与此同时,瑞士的裴斯泰洛齐(1746—1827)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即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再次肯定了教育学上人的全面发展观。他们对学科中心课程论保持着警醒的态度,力求避免在人的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方面出现明显的偏离。

3. 20世纪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浪潮

20世纪以后,因人类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能满足于只掌握某门技术和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这时,教育界对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综合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观、英国怀特海(1861—1947)的“有机哲学”“整体论”和美国的昆西教学法、设计教学法等,都以不同方式开展教育综合化的新研究。必须要提到的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理论,这一反对元素分析、强调事物整体性的心理学派推动了现代教育综合化的进程。当然,影响更大的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他提出将教育重心转向与生活现实更接近的综合性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来自生活”的理念被包括中国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内的多国教育者们推广。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马斯洛(1908—1970)则进一步强调“全人教育”,认为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应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的教育,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上述教育历史的进程为20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的综合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产生了不少知名的艺术教育流派,都十分注重研究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和教学,以促成对人的全面培养这一教育目标。其中,德国奥尔夫(1895—1982)的“原本性教育”将音乐、语言、身体律动、戏剧表演等相结合,以游戏、创编、表演等方式,实现教学对象艺术能力综合发展的目的;瑞士的达尔克罗兹(1865—1950),在教学中致力于将体态律动与舞蹈、歌唱、即兴表演相结合,促使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综合的艺术感受和创造能力,等。

20世纪中期之后,“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在欧美各国加速发展,至90年代以后,已渐成美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   。美国的加德纳(1943—)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其中功不可没。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9种,人自身智能的多元综合特点要求艺术教育等教育活动一定要综合开展,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学习需要,这为教育家们进行更多新的綜合性艺术教育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指南。

4. 当代综合性艺术教育发展的新高峰

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广泛,对继续推动教育的综合化起到了深远影响。美国的多尔归纳了后现代课程具有的“4R”特点: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和严密性(rigorous)。其中的“关联性”概念对于课程综合的意义在于:“一是教育方面,我们称它为教育上的关联,是关于课程中给予课程丰富性的母体或网络的,它强调在构建课程母体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二是文化方面,有关文化的或宇宙的关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母体,课程就在其中形成。”    还有后现代课程的“丰富性”概念。这种“丰富性能促使各种领域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因而它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它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后现代课程论的关联性、丰富性等提升了对教育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认识,加强了对跨域开放与融合的研究,对教育综合乃至艺术教育综合中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影响是突破性的。

21世纪伊始,法国政府推出的新型大学研究计划令人瞩目:“从2001年开始,根据法国总统的建议,欧洲议会连年在法国南特市举办欧洲大学夏季研讨会,邀集各国教师、教育家、思想家、社会学家、政治家以及各路精英,集中讨论接通知识学科间相互性及横向跨越性的主题,试图具体贯彻社会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莫兰(1921—)的复杂性思维模式,促进教育改革,为创建未来新型的欧洲大学作好准备。”    其核心观念认为,“社会、教育、生活和道德四大方面的改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人类社会文化的整体性重建工程……所有试图进行教育改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再也不能以局部分割的方式,专门研究探讨和解决教育问题,而是要善于整体地思索和解决他们面对的人类基本问题”  。

当这一观念落实到国际艺术教育领域时,开启了21世纪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又一次新浪潮,这就是教育的生态式发展和教育的伦理学新启蒙。这一浪潮承接20世纪末的后现代教育思潮继续深化:“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更多地关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并倡导一种全球伦理,该伦理的首要准则是生态主义的。”   这一轮新发展站在更高的角度,将艺术教育与生活、情感、科学、文化以及大自然更广泛地联结,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思考艺术教育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并努力赋予艺术教育的内部结构、外部视域以相关的人文叙事、环境、生态、伦理的整体文化意识。例如,在美国当代艺术教育中,“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艺术课程开始盛行,强调一种更加开阔、丰富的艺术学习内容取向,将生态艺术、当地公共艺术欣赏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探讨纳入教育内容中。越来越多的艺术教师开始提倡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教育哲学,即鼓励学生去思考艺术、生态和社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到21世纪的当下,国际教育界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历史演进已达到一个高峰,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远超前人可及的范围。

(二)中国教育背景

1. 古代综合性艺术教育传统

回望中国历史,教育的综合和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同样是历史的主线,这来源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先秦时期,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倡导整体性、综合性的民众教化思维。他认真考察了六代乐舞,“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主张美善合一的综合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的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推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看似分科教育,实为以美善合一思想为凝聚力的综合教育方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上述整体性思维影响下,我国的艺术和艺术教育发展一直秉承着综合的思路。“商周时代的‘乐’,乃是一种将诗、歌、舞、画等艺术联通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虽已失传,只能在《诗经》的某些章节中偶见风貌,但其发出的艺术魅力却可在《诗经》中体现出来。”    魏晋时期兴起的敦煌艺术亦然,敦煌壁画是诗、歌、舞、画等的有机结合,其中的线条如同音乐的旋律,雕塑则蕴含着舞蹈的生命节奏……;唐宋之后的山水画,几乎每幅都综合了书法、绘画、诗歌、篆刻等艺术的元素;至元代以后,戏曲进一步将诗、词、歌、赋、舞、画、曲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现代的影视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又使艺术向新的综合方向发展。可见,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大多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既然艺术本身在走向生态互补的综合,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也必然走向综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直是古代“士”文化教育传统的重要指标。上溯魏晋名士、唐宋文人,下至近现代学者,大都能在诗、书、画、乐中徜徉,也因此培养出了白居易、杜甫、苏东坡、李叔同、赵元任等大批复合型的大师级人才。例如李叔同,求学期间就广泛涉猎,在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篆刻以至哲学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诸多艺术领域都有过开创性的作用和贡献,为著名的艺术和文化通才。作为我国20世纪20年代第一批从事音乐、美术教育的现代综合教育者的先驱之一,他也是以人格感化著称的、以人为本的美育大家。

2. 现当代的教育综合改革

20世纪下叶至21世纪以来,“人类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生成、传播和应用”    ,因此需要更多创造力和创新型人才。显然,修养全面的、触类旁通的、灵感丰富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创造力。因此,培养这种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知识型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界的关键任务。

在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战略思想指导下,20世纪末,以钟启泉、张华、肖川等为代表的当代教育学界认为,教育应以开放的姿态,从单一性体系发展成为教育学科群,积极推动教育综合理念,并将该理念下的综合课程定位为一種新型课程模式。为此,他们倡导首先向传统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回归,开发新的综合性课程以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此后,教育综合化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转向和研究热点之一。教育部于21世纪初广泛推开综合性课程改革和相关重大课题项目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断反映在以下新世纪的国家精神和政策中。

2001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计划,“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2016年9月,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中贯穿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基本理念”中系统提出了8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2019年9月及2020年1月,教育部长陈宝生连续著文:“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引领教师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以崭新的姿态继续朝着大国良师新境界不断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3. 当代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返本开新

从以上国家精神和政策中,可以看到我国一直贯穿着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一教育指导思想,这也推动了艺术教育的综合化。“由于社会对具有综合性艺术素质的人才的渴求,促使艺术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   在这一综合趋势的推动下,我国的“艺术课堂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多媒体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交叉与融合”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均开始深入研究如何推进综合性艺术教育的问题,特别是融合式综合课程的持续研发。而受到生态学启发的生态式艺术教育也推波助澜,它“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内容、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是把亲和、融洽的精神关注在每一个有机的因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完整、综合的教育‘生态链’和‘生态整体’”   。这个生态整体是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是艺术与生活、情感、科技、文化等维度的综合,也是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过程。

此外,近年来综合性艺术教育还加强了伦理学的内涵,以突出“立德树人”的“德治”观念。不少学者认为“需要去思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道路,那就是通过伦理精神的启蒙,去建构后工业文明体系,建构起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德制,去实现德治”  。管建华也在《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一书序言中指出:“礼乐文明作为国学的重要思想的传承也已中断,古代知识分子整体知识结构中的‘琴棋书画,经史子集’的国学在大学教育中也已经放弃……伦理的教育被忽略不计,将音乐教育从人文叙事及伦理教育中分离出来,正如把音乐与生活世界相隔离,音乐文化和人格关系的重要性远远不如音乐技术的进展和获奖更能显示音乐教学的成果。而且,音乐的创作、表演变成了一种专业性的、具有‘科学技术训练’的单纯劳作的活动,这种实践和人生、人文的叙事的整体性也毫无关联。”

滕守尧、管建华等进一步认为,我国传统的礼乐文明十分注重综合性的“乐教”,并且在其中重视伦理性的德化、德治,立礼而成乐。这些思想传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教育历史,也说明当今艺术教育中的综合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厚重的积淀,是对蕴藏在历史进程中的综合艺术教育理念的一次返本开新。因此,非常有必要挖掘我国在综合性艺术教育中的传统优势,以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继续保持曾经一直拥有的世界前沿地位。艺术教育领域的各级教师只有抱着这样一种“文艺复兴”的宏愿,为中国当代的艺术教育打开一个新纪元,方能为国家培养出有充分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2020-01-22

基金项目: 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资助项目“专业音乐院校综合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17SA0152)。

作者简介:刘立云(1966— ),男,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四川成都 610021);

李林蕓(1983—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系教师(四川成都 610021);

柳良(1968— ),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系教授(四川成都 610021)。

作者:刘立云 李林芸 柳良

第二篇:走向综合的美术教育研究

摘 要:教育是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在当今社会,这本身也是由教育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我们要学会利用综合探索这一模块,使我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所以融合和介入各级学科,统筹规划的能力,对于美术教师更是一个新的挑战,自主学习更是要占主导地位。我们应关注身边的美术遗产,宣传我们本土的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学会知识体系之间串联,贴近大众生活并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关键词:介入;融合;本土文化;美术教育

所谓介入与融合,即需要我们跨越学科门类,融汇贯通知识之间的逻辑问题,仔细探讨教育本身的属性。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生命体系,在满足物质需求之时,更是需要精神文明,而教育或许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载体。艾斯纳曾经指出,美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八项主要认知能力。1.帮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生关注细节变化;3.使学生学会多元化解决问题;4.培养学生在行为过程中改变目标的变通能力;5.培养学生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发挥个人判断力的能力;6.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资源;7.培养学生在一定媒介材料限制下的表现能力;8.培养学生从美学角度观看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美术教育的认知价值非常丰富。

普通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分为三个层次,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美术与现实相联系。视觉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局限于图像和新媒体的展示。下面我们通过文献分析研究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

中小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展示图像背后的哲学道理,进行跨学科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以使我们的美术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周春花副教授的《跨界与融通》一书基于议题式美术教育研究中,以全新的视角进行了阐述这一问题。这对于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学习有重要借鉴作用,令人折服。周春花副教授做学术问题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广大学生学习的。这里提出了一个议题式美术教育,要知道我们的美术教育实际上就是视觉文化的一种,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图片,在课堂上反复地刺激学生,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多地希望孩子快乐学习,美术作业能在课堂做完最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视觉文化也在不断丰富。首都师范大学的房斐的硕士论文《摄影摄像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张将摄影和美术课程相结合是可行的,这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自己对摄影知识一定要非常了解,以及安排课堂活动时也要注意到可操作性。在他的课堂中更多的是介入了新媒体的应用。在这篇硕士论文中几个案例非常好,如创意自拍照与语文学科相结合,通过法国数码艺术家对格罗索的艺术作品进行大胆创新,突出了获取图像这一重要特性等。创新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自己具体操作,并且进行改良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想思考。摄影摄像也是设计应用中一个及其重要的媒介,这样一方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也学习到摄影知识。美术授课对象是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极其自恋。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鸟笼逻辑,以A-L-M模式构建多重体验,体现的是美术鉴赏-生活-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和条件。我们要仔细研究美术发展脉络,这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对于经典名画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对美术史要有所了解。其中也会提到公共艺术,将书本上浅显的二维图像体现在公共艺术之中,无形中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的教师不要怕介入,介入一种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打破传统,只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就能做好教学分析和实际操作,统筹规划整堂课。要始终坚持视觉研究、摄影的技术、概念和实践,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批判性分析,历史的及其他的历史背景研究,反思其价值及美学的探索,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以上这几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我们规划好各自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抓住课堂难点和重点。知识脉络间的衔接也要非常注意。

因为笔者学习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在这里多谈下工业设计和视觉文化的关系。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看,以功能性造型方式为中心的工业设计构建了人们日常生活关于产品的景观世界,产品视觉性成为一个最本质的概念。产品视觉性的表层结构指向产品可视化的外观,包括形状、色彩、质感等,既要体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也要体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工业设计的视觉转向预示着产品需要为视觉注入一些新的内容,视觉将成为“新感性”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与“新感性”共同来引领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的。尹少淳先生,美术教育的内容不能无限地扩大,“一定要有分寸,不用将人家的东西也往自己的囊中扒……将属于音乐、戏剧、舞蹈的东西还给人家。”运用批判性理论和批判性教学法,学校美术教育需在以往“培养审美能力”这一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的目标。同时掌握四种能力;第一,视觉感知能力;第二,视觉审美能力;第三,视觉解读能力;第四,视觉表达能力。

对于现如今归属感日渐消逝的现代人而言,对自身的本土文化了解的越来越少了。而对于一个生活在徽州文化中的笔者而言,也只是依稀记得童年的黟县的青砖灰瓦。对于外来文化,我们没有很好的防范意识,始终没有坚定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汤姆·安德森的《为生活而艺术》一书中,福莱德威尔逊的装置艺术以及重新构建历史故事一节,主要观念是人们可以发掘,公布并考察传统文化价值。我始终认为艺术馆,博物馆是学习中一个重要载体。每个省市都有博物馆,教师在导入课程时可以问学生,你认为本土的博物馆用途是什么,是谁决定博物馆展出的内容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标准来为艺术博物馆选择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了本土文化,让学生对自身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应鼓励学生在博物馆时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把生活品和艺术品进行分类,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回到学校以集体的形式总结汇报。不要小看分组学习,这个是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课堂作业形式一定要结合今天所参观的艺术品进行创作,不一定是装置艺术,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的作业形式我们可以是学校展览,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要尝试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实际是对本土文化知识进行梳理系统的过程,我们要备好教案,以及预测在本堂课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早做好准备。这其中重点是要有创造性,不断吸取视觉文化和新技术。我们必须准确定位,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文性,本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瑰宝,我们结合新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学生可以设计本土的名胜古迹旅游路线,或做一项户外体验式教学,总之,展示成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游戏、演出、展览都是可以的。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术遗产问题,建筑艺术欣赏这一项也是极其空缺的,建筑作为一级学科,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这一模块所做的研究真的是大不如前。以海南的三月三节日,在昌江和琼中,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结合本土文化的高校课程开发,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是极好的,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在本土文化的讲授中,要能结合美学与哲学话题也是极好的。这样可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方面我们的邻国做得非常好,他们上地理课,老师就真地带他们来到死火山口附近,让学生在户外真真切切地体验学习,我认为这是书本所不及的。我们也要逐步打破瓶颈,教学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课标对于本土文化是有一番解读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只有不断取其精华,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周春花.跨界与融通——“基于议题式”美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2] [美]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M].马菁汝,刘楠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李甲,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李甲

第三篇:高职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这种教育被称为能力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培养模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综合能力 素质培养

1.引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知识、技能和态度多方面考察学生,同时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做人、学习、生活、工作,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加强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理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研究能力,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设计能力,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现能力,即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高等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善于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把设计和方案转化为产品、商品和财富。因此他们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淡化理论,加强实践,适当缩短理论教学学时,删减技术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方面教学内容。适当改变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加独立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动手时间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2)建立良好的实践环境,加大力度,建设各个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完善实验实习设备和场地,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同时多开设一些现场教学,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适时请有关专家和学者进行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技术讲座,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3)加强实习实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实践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合格高职学生,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重视技能训练课的实践性,使学生对每一项技能操作要领理解到位,训练过程中,能用实物演示的,不用模型,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单靠演示,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应指导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其次,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第三,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积极开展实践锻炼活动。第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分阶段实习实训教学,使抽象性的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技能。

(4)加大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正常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本领,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电类专业的“维修电工”、机械类专业的“汽車维修”“钳工”等级证书),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资格,毕业时持有“双证”,以扩大就业的门路。

3.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人的创造性必须通过科学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改革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倡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咨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思想火花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创造思想中,要特别注意求异和反向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新与思考能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科学技术不可能发展。创新不仅存在于科学和理论层面,而且广泛存在于技术和应用层面。而技术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会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应用系统,有些地方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应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即使在国内的不同企业,也不能按同一个模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保留合理的部分,改革不合理的内容,要大胆进行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要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高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能在众多的高学历人员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发挥高职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其次要在校期间要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尽可能多地培养其创新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不屑于总跟在别人后面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而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学生科技开发活动小组,由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制作或生产出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体现出优势,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高手”。

4.注重主动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必由之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知识的有效寿命愈来愈短,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学生在学校积累的知识不可能受用一生。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爱思考、爱探索、爱研究、爱提问的良好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创新,学会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换句话说,学会学习能使人终生受益。

青年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善于吸收新知识。马洛斯“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感觉到自己需要,才会激起积极性。对任何一门课程,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知识对自己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他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恰当地讲解、提问、综合对比,使学生带着若干问题主动去学习思索,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商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个体学习计划。

独立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随着边缘学科的大量涌现,使知识具有了很强的渗透性和交叉性,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纵横结合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结构必须依靠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就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结构,就会被淘汰。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在当今和未来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生应当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注重自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对低年级学生要精讲重点内容,多提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随着学生读书能力的增强,讲课进度逐渐加快,留给学生的内容更多,这样不仅减少了课时,而且也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前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长久稳步发展,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经常给自己充电,及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发展形势,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把技术变成产品和财富。

5.加强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有一种说法,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英语和计算机的人。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說明英语和计算机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人们所必备的工具。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术,然后熟悉各种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软件设计能力。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培养的不是计算机专家,而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技术人才。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学习应有所侧重,但一般来讲,学生应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熟悉一门高级语言,熟悉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Internet网。学校应当提供给学生大量上机时间和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并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同时提供方便的使用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充足的空间去学习、使用和掌握计算机,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在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是面向世界的中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语种,要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去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必须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随着国门的打开,有许多进口设备和进口软件进入我国,要想得心应手地使用,就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这里笔者并强调指英语考试证书达到几级,而是强调应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包括听力、口语、翻译和书写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应用能力,特别不提倡哑巴外语。

学校除正常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同时应该逐步建立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机制,另外开设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讲座、英语兴趣小组等。定期请外籍教师讲课,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多一些听和说的练习机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听说英语的学习、生活环境。

6.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学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有很多无奈,对一位高校学生来说不管他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所以他必须经的起成功之喜悦和失败之冲击的考验,做到成不骄败不馁。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文化及科学素质。

当前由于人们对高学历和高文凭的青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带着“高考”失利的无奈心态接受高职教育的,无形中产生了“自卑、空虚”的心理,产生“自弃”或过激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加强成才教育,加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使他们尽快走出自己心理的阴影,认识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高层经营管理者,但是,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拥有熟练的“一技”或“多技”之长,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位置,在服务社会的时候也将展现自己的价值和风采。

在校期间要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崇高的理想,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顽强的意志品质,确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自爱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良好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素质。 培养具备这些全面素质的人才不仅能适应就业单位的需求,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7.结论

高职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潜质”,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作者:葛芸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因素论文范文下一篇:竣工决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