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大会发言

2022-07-23

发言稿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有着自身的写作逻辑和构成,那么你真的了解发言稿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旅游发展大会发言》,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旅游发展大会发言

江苏旅游发展大会

邵琪伟建议:江苏先行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5月13日上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江苏旅游发展大会。会议旨在“十二五”开局之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总结全省旅游工作“十一五”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十二五”旅游发展和旅游强省建设工作,推动全省旅游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力争又好又快率先建成旅游强省。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专程到会,对江苏旅游发展的经验及优势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江苏率先建成旅游强省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建议在率先将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可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动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出旅游必购商品,着力促进旅游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第二,建议江苏在加快把旅游业建成现代服务业上取得突破,借教育优势和科技优势在全国先行一步,加快江苏“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第三,建议进一步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充分整合资源,找准江苏国际客源增长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走出去,实现产业的国际化,注重服务品质精细化与国际接轨; 第四,建议加快培养一支适应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入研究未来旅游人才的供需关系。

邵琪伟表示,国家旅游局将高度关注和一如既往地支持江苏旅游业发展,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旅游一定能在“两个率先”的征途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旅游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旅游发展大会(印刷稿)

整合优势资源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张代令同志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4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动员全市各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推动旅游产业在更高层次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重点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蓬莱自古就以“人间仙境”的美誉响彻海内外,优美的滨海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大自然和老祖宗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依托这些优势资源,在历届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早、成效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发展思路日渐明晰。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旅游消费升级的有利机遇,我们准确把握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旅游兴市”

— 1 —

这一理念,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当中最重要的特色产业来培育,发展思路不断明晰。回顾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破除了旅游产业是单一门票经济的认识,树立起链条经济的理念,集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联动发展,有效推动了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我们破除了单纯就旅游抓旅游的认识,把城市本身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打造,从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品牌形象等各个方面入手,塑造起“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城市品牌;我们破除了单纯就既有旅游资源抓旅游的认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意,既发展壮大了传统的历史文化游、滨海风光游,又拓展了新兴的葡萄酒体验游、乡村特色游等。这一系列科学思路的确定,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与2003年相比,来蓬游客由156万人次增加到去年的4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7.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4亿元;旅游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7%增加到31.4%,占GDP的比例由7.3%提高到10.7%;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7.7亿元增加到140.3亿元。市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5.1亿元修缮保护了蓬莱阁、蓬莱水城等国家级文物保护景点,引进社会资本20多亿元,建成了海洋极地世界、三仙山、韩菲乐园等一批新兴景点,特色景区景点由5个增加到13个,现拥有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积极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君顶、中国湾、华玺等一批—

2 —

高档宾馆,三星级以上酒店由3家增加到15家,各类餐饮住宿场所达231家,总床位约1.6万张,接待能力和层次全面提升。引进了利群、振华、博展等大型购物场所7家,发展各类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商店200余家。与2003年相比,游客在蓬驻留时间由0.5天延长到1.47天,过夜游客比例达到27.6%,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三是旅游品牌更加闪亮。品牌是旅游城市巨大的无形资产。我们整合各类资源,立足于“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总体定位,将特色旅游品牌融入其中,加大外宣,整体推进,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以节造势,将旅游推介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圆满承办了十届“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两届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和“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等重大节会活动,赴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召开城市推介会,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注重在各类媒体进行旅游专题宣传,创新性推出“景区+旅行社+媒体”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有效提升了旅游市场占有率。去年,“蓬莱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山东省旅游服务类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蓬莱阁管理处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几年时间,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精品旅游城市、山东省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

— 3 —

四是工作机制日趋健全。整合度假区、公安、住建、工商、交通等部门力量,组建了旅游区秩序整治联合执法大队,及时开展综合整治等专项活动,有力维护了旅游市场的秩序。建立起旅游统计分析制度,每月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旅游质监公告》和《旅游警示公告》,对降低服务等级、质价不符、虚假宣传的旅游企业进行通报,规范了其经营行为。制定实施了《旅游投诉应急预案》,建立了“违规警示、暗访、曝光、公示”四项制度,妥善受理旅游投诉,切实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积极作为、依法经营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相比、与所拥有的丰富资源相比,我市的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有“山”的资源,艾山风光秀丽、奇峰罗列,2004年就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但山峦、温泉等特色资源开发进展缓慢,迟迟不能破题。我们有“海”的资源,有60公里的海岸风景线和濒临渤、黄二海的独特地理位臵,但海上旅游项目基本处于空白。我们有“城”的资源,登州府邸和蓬莱古城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还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但相比平遥、丽江、台儿庄等地,我—

4 —

们的古城文化开发还不到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没有体现。我们有“阁”的资源,蓬莱阁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继承的很好,但延伸不够,与蓬莱阁关联的周边旅游区的商业价值远没有发掘出来。我们还有特色产业的资源,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既有高端酒堡,又有特色葡园,但是葡萄酒文化旅游还只是处于摸索起步阶段。优势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我市旅游项目形式单薄,内容单一,季节性明显,“海滨热山区冷”、“夏天热冬天冷”、“白天热晚上冷”的问题突出。存在这些差距和不足,归根到底,就在于我们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够深刻,甚至盲目乐观,自我满足。在思想认识上,各级对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缺少发展“全域旅游”的概念,思路仅仅停留在沿海区域和现有景区等板块上,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魄力还不足。在产业培育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还不够强,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在景区运营上,存在各自为战、各行其是的现象,资源没有形成优化配臵,合力不够。在硬件设施上,存在旺季宾馆接待能力不够、停车场承载能力不足、部分景点缺少规范标志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二、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综合国内外形势看,旅游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

— 5 —

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跨国旅游仍将以3%-4%的速度继续增长。从国内情况看,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可达12%以上。目前,全国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奇招迭出,精彩纷呈。在烟台地区,龙口的南山景区已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海阳借助承办亚沙会的机遇,大做旅游文章,并积极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招远的黄金旅游、长岛的“渔家乐”等特色游项目,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对我市的旅游市场份额形成了挤压。在省内,沂水、东平、台儿庄等地的旅游产业强势崛起,景区建设、游客数量、综合收入等指标已经接近或超过我们。像沂水县,近几年开发建设了地下大峡谷、天上王城等景区,去年接待游客达到5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比我们多出近100万人次和10亿元。而泰安、曲阜、崂山这些传统旅游强市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泰安在巩固发展泰山这一老牌景区的同时,又新建成了方特欢乐世界、莲花山、泰山千古情等特色旅游项目,变泰山景区“一枝独秀”为多景区“群龙共舞”,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显著增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要想保住现有的产业位臵,进一步加快发展、全面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6 —

(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壮大县域支柱产业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的支撑。旅游业是综合性战略产业,直接关联的产业、行业和部门多,旅游投资拉动其他行业投资,可产生经济增长的倍数效应。我市的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已经有了坚实基础,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下步,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快速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更离不开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当今的旅游产业链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休闲和度假向商务、会展、文化、农业等众多领域延伸,可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零售、金融服务、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事关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特别是随着各级支持力度的加大,旅游业已经进入全面爆发时期,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已经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与旅游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2011年,我市第三产业比重为35.9%,比全省38.3%低2.4个百分点,比烟台市34.9%仅高1个百分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对相关产业和行业带动促进作用明显的产业。据统计,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

— 7 —

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是其他任何产业都难以比拟的。而且,旅游业“含金量”极高,1万元的销售收入,可产生七八千元的GDP,而工业只能产生两三千元;旅游业提供的地方税收约占行业销售收入的5.5%,而工业占比不足2%。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内需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抓住旅游这个第三产业的龙头,就抓住了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对于我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劲引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影响增长的因素较多,工业市场的需求依然低迷,房地产业在国家的调控下由“热”转“冷”,市场观望心态较重,投资行为更加谨慎。由于各国普遍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摩擦加剧,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相对而言,旅游产业却依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投资、消费的热度有增无减。旅游业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产业,是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优美的旅游景点、发达的旅游设施和良好的旅游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整体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助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强化区域开放意识,集聚人气,广泛吸引各地客商来蓬投资兴业,从而在当前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我市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8 —

(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推动城乡统筹的有力抓手。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加快城乡一体进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当中,既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又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同时,还可以通过旅游设施的建设,加快改变现有的农村面貌。今年,我们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不仅仅有利于农村繁荣发展,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总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必将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放到赢得区域竞争主动权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放到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准确把握旅游市场结构的新变化,分析旅游休闲方式的新特点,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抓住机遇,强化措施,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塑造和提升“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城市品牌为目标,坚持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滨海生态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支撑,发挥“古阁、仙山、碧海、

— 9 —

葡园”等资源优势,做好“区域、功能、景区”三个拓展,突出“神仙文化、滨海休闲、美酒体验”三大特色,抓好“项目建设、品牌打造、营销宣传”三项重点,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规模档次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总体目标是:争取到“十二五”末,年接待境内外游客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发展模式。所谓全域就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来打造,产业培育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城乡开发要与旅游相适应。无论是旧城、旧村改造,还是新城、社区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促进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我市城乡旅游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整体意识,增强全域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力打造四大旅游板块,努力形成“山海呼应、城乡交融、全域覆盖”的大旅游格局,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加快转变。

一是以“山海城阁”为重点,丰富提升北部滨海休闲度假板块。这一区域主要是指西起西海岸文化新区、东至海洋王国,—

10 —

沿海滨路一线约5公里的滨海风光带。目前,我市最具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和投资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均布局在这一板块内。下步,要把这一板块作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主战场,举全市之力,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丰富提升,加快打造。在中心城区,要按照“尊重历史、尊重原貌”的原则,加快老城区的改造步伐,逐步重现蓬莱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重点是实施好仙阁市场的搬迁、钟楼南北路改造、汽车站南迁和原山汽改地块开发等项目,着手启动平山河、画河流域的景观改造,将蓬莱阁、田横山、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三仙山、戚继光故里这些景区“串珠成链”,不断丰富提升旅游内涵。要积极研究论证田横山区域的二次开发,引进实力雄厚的投资商建设高标准的游乐项目,与蓬莱阁和海洋极地世界融为一体,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互动。在东西两个新区的开发建设上,要结合旅游产业总体规划,着力发展高端商务、岛屿游览、滨海休闲、海上娱乐、游艇观光等现代旅游业态,重点抓好世嘉旅游、海洋王国、旅游休闲服务中心等大型项目,着力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隆起带。

二是以艾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为核心,加快打造南部山区生态休闲板块。近年来,围绕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做了一些“海”的文章,但是对“山”的开发一直不够。我们与栖霞同为艾山的拥有者,人家早在2004年就开发建设了艾山温泉国

— 11 —

际旅游度假村项目,以温泉为主打的商务游、农家游风生水起,已经在烟台地区享有了一定知名度。而我们,年年都提艾山开发,但始终不见成效。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艾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省级队”加快建设,这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必须认真落实。下步,要抓紧组建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班子、充实人员,立即投入这项工作。总的要求是,充分发挥艾山天然森林、险峰群崮、温泉林果等特色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同步”的原则,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突出山区风光、温泉资源和乡村风情,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休闲产业带。近期,要重点推进大辛店土地综合开发整治项目,抓好丘山山谷酒庄群、和圣农业、和易农业等生态农业项目,串联整个区域内的田园、林果、酒庄等资源,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风情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努力形成“南山北海呼应、城乡协调推进”的发展局面。

三是以中国葡萄酒名城为依托,倾力打造中部葡萄风情体验板块。我市是“中国葡萄酒名城”,这个“名城”不应仅仅是建立在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销售基础上的,更应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的全方位发展体系。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发展高端酒庄酒堡项目,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有了良好的开端,涉及葡萄酒文化之旅的游客数量也逐年上升。下步,要依托18公里葡萄长廊和南王山谷、邱山山谷、唐皇山谷“一带三谷”的葡萄酒产业格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16万亩葡萄基—

12 —

地和法国拉菲、君顶、香格里拉、苏各兰、文成等高端酒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葡萄美酒+神仙海岸”、“葡萄文化+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造集“葡萄采摘、酒堡度假、加工体验、美酒品鉴”为一体的葡萄酒旅游板块,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

四是以“蓬莱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游板块。当前,随着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旅游休闲的要求不断更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日益成为一种新时尚。我市有570多个村居,既有沿海渔村,又有山区村落,很多村庄还有丰富的文物遗迹和历史典故,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乡村游的优势所在。今年,市里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托重点创建村的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农家乐、民俗游等项目,努力将重点创建村培植成精品旅游点、休闲度假村。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做好创建工作,着力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同时,要在沿海村庄继续规范发展渔家乐项目,统一标准,加强监管,搞好服务,打造一批国内省内知名的滨海民俗旅游示范村。

(二)丰富业态,拓展高端旅游新空间。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只有积极培育高端化、精品化的旅游项目,才能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品质和层次。结合我市实际,

— 13 —

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大力发展“会展游”。“会展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在于会议、展览收入以及参会人员的餐饮、住宿、购物等多方面消费。由于大型会议的规格高、层次高,其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相比而言,我市的“会展经济”仅仅是刚刚破题,每年只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承办固定的几次会展活动,企业、协会团体等民间机构自发组织的商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还没有形成规模。今后,一方面要夯实“硬件”,加快建设层次高、规模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专业化、智能化的会展场馆;另一方面要做优“软件”,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入驻,全力打造胶东半岛较有影响力的会展城市。

二是大力发展“养生游”。康体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而且低碳、绿色、环保的高端旅游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防病保健、休闲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保健之旅”,将逐步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专项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我市气候温和、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宜居宜游的优势,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医疗和保健机构,着力发展滨海康体、温泉疗养、森林氧吧等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我市旅游产业体系,满足游客的休闲疗养需求。

三是大力发展“享乐游”。以享受生活、享受乐趣为主题的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高端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黄山市大—

14 —

力发展以摄影为中心的“享乐游”,打造了148个人文、自然景点作为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编排了10多条摄影旅游专线,极大地迎合了摄影游客的需求。去年,仅仅是“摄影游”就接待团队342个,吸引摄影采风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多亿元。我市拥有古阁、仙山、海市、葡园等优势资源,要紧紧抓住享乐旅游的消费热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海上垂钓、游艇观光、美酒品鉴、摄影创作等高端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胜地。

四是着力发展“创意游”。当前旅游发展已经迈进了创意时代。泰安的方特欢乐世界就是以高科技满足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体验需求,以创意的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社会反响良好。项目运营3天时间就接待游客4.2万人次,表现出极强的吸引力和“吸金力”。先进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创意旅游,首先要破除旅游业只能靠“老天爷赐予”、“老祖宗留下”的陈旧观念,逐步实现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向创意发展转变,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实现旅游发展的新突破。要针对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的需求,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用科技因素、思想火花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进一步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吸引力,充分彰显旅游的新魅力。

(三)文化融入,赋予特色旅游新内涵。文化最吸引人,最打动人,也最能留住人。追求文化底蕴、融合文化精髓越来越成为各地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提升旅游品牌档次的重要举

— 15 —

措。我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级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把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牢固树立文旅交融的理念,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价值和品位。

一要注重神仙文化的融入。“蓬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神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蓬莱”就是“仙境”的代言词。近年来,立足这一文化资源,我们开发建设了三仙山、八仙过海口等精品景区。但随着旅游向多元化、个性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仍有很多领域可以拓展。比如,一部电影《非诚勿扰》,炒热了杭州的西溪湿地和日本的北海道。我市有八仙过海传说、有海市蜃楼美传、有秦皇汉武寻仙之旅,这些文化资源拍成影视剧无疑可以大大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要抓紧研究启动。总之,要在凝练、升华景点景区文化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科技、声光、影视等手段开发新的旅游业态,让游客在享受飘渺玄幻的神仙文化中,感受仙境的独特魅力。

二要注重古城文化的融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创建,将蓬莱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要依托这一品牌,进一步放大优势、挖掘潜力,将文化融入到整个古城的一亭一筑、一山一水、一砖一瓦,让游客在游览中品味到沧桑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要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普查,搞好登州古城、村里集古城、沙城等三个古城的历史—

16 —

文化遗存的规划、控制和保护开发,拓展旅游的空间,丰富旅游的内容。要高度重视历史名人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我市五日知府苏东坡、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爱国将领于学忠等名人文化的普查整理和深入挖掘,坚持“保护开发和弘扬文化”并重,将历史名人融入到旅游当中,打出响亮的历史文化品牌。

三要注重海洋文化的融入。当前,我市面临着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和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双重任务,而海洋文化无疑是这两大战略的最佳结合点,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达国家的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地位举足轻重。蓬莱的航海活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兴起,登州古港作为中国古代南北海运交通的重要枢纽,曾与扬州、泉州、明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通商口岸”,我市由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要深入挖掘、盘活悠久的海洋文化,加快“海上丝绸之路”的联合申遗工作,组织开展登州古船和古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并融合现代海洋文明,探索开发以“探寻古迹、品味文化”为主题的海上寻踪游,以海洋古文化的融入,打造现代旅游的新亮点。要规范引导“渔灯节”等民俗海洋文化节活动,从“提炼精华、提升品质、提高层次”三方面入手,完善“体验互动、节庆演出、观光游览、海味品尝”等功能,着力打造特色海洋文化品牌,形成新的旅游热点。

— 17 —

四要注重地方饮食文化的融入。饮食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而且蕴含着古今文化和地域风情。国内外很多地区都通过开展美食评选和节庆活动,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青岛的“国际啤酒节”,在每年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即可吸引20多个世界知名啤酒厂商和近300万海内外游客。我市既有海鲜、苹果、樱桃、葡萄等地域特产,还有“蓬莱小面”、“鲅鱼水饺”、“八仙宴”、“八大碗”等传统美食。要进一步突出特色,精工细作,全力打造“到蓬莱不可不吃的十种美食”品牌,既可以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又可以带动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发展。

(四)夯实硬件,完善城市旅游新功能。硬件设施是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了旅游产业的完整链条。近几年,我们在“六要素”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吃行游三方面成效明显,特色餐饮发展迅速,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精品景区与日俱增。但总体上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存在明显“短腿”。住的方面,两头比较薄弱,五星级酒店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质优价廉的商务酒店、快捷酒店、农家宾馆偏少;购的方面,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地方特色商品没有进入旅游购物环节;娱的方面,没有推出叫得响的、有蓬莱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住不好、购不值、娱不乐”的问题比较突出。要素发育不充分,链条不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我市旅游业主要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要拉长产业—

18 —

链条,必须围绕“六要素”,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一要着眼于住得舒适、娱得快乐,加强接待娱乐设施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来蓬投资,下大力气促成世界知名酒店管理集团落户我市,努力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具有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星级饭店。要引导现有的酒店宾馆加大客房、餐厅、会议室等接待设施的改造,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以满足游客需要。要兼顾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推行产权式公寓、分时度假酒店等经营模式,努力形成以高星级酒店为引领,商务酒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为补充,分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服务接待格局。同时,还要加强晚间娱乐设施和项目的建设,不仅让游客住得下住得好,还要让游客玩得尽兴娱得快乐。为此,要鼓励支持兴办一批高档酒吧、洗浴、餐厅、KTV等项目。目前,度假区围绕水城和海滨文化广场的改造正在策划几个演艺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成效。

二要着眼于行得方便、游得顺畅,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潮水国际机场和龙烟铁路等重大工程,抓好蓬旅海上航线的运营,早日开通蓬大航线,改造提升城区道路管网,打造“海陆空”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要围绕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充分考虑远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现有景区的分布状况,不断改善通往各景区的交通条件。比如艾山的开发,路网问题一直是制约。现在蓬栖高速的走向已经确定,

— 19 —

市政府要抓紧研究确定通向艾山的支线道路。要顺应自驾旅游新潮流,抓紧论证建设自驾车营地。旅游旺季要搞好主要景区景点附近的车辆交通疏导,确保道路顺畅。同时,也要积极论证在市区外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缓解城区景区交通压力。

三要着眼于购得丰富、买得放心,加强旅游购物场所建设。要积极建设集风味饮食、商品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购物街区。重点发展本土特色饮食和商品文化,扶持旅游特色商品研发生产企业,满足游客购物需求。要发展完善旅游商品体系,加快地方名优土特产品和文化艺术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构建研、产、供、销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基地。大力扶持旅游商品企业按照观赏性与实用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葡萄酒、海产品、黄金等地域优势产品,融合仙境、八仙、海市等优势资源,研发具有蓬莱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做好“到蓬莱不得不买十种旅游商品”的评选、包装和推广。

四、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根基 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目标任务重、压力大。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健全科学化领导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臵。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全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涉及—

20 —

旅游产业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项,审核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度假区要负责抓好旅游项目协调推进和重点工作通报,统筹对旅游发展责任目标的调度、检查、督导和落实。刚才,我们公布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专家智囊团名单,市政府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专家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今天我们还下发了《旅游产业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形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良好、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要优化和配强旅游行政管理领导班子,定期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轮训。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在职培训和在校培训、“走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餐饮企业、农家乐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行旅游劳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展导游服务技能、饭店服务技能等行业技术比武和大练兵活动,培养推出一批名导游、名服务员、名厨师等。要采取对外招聘和送出去委培等方式,加快培养高层次旅游研究人才、中高级导游、规划人才、营销人才、工艺品纪念品设计人才、信息化人才和中高级旅游行政管理等人才,依托重大旅游项目、工程,引进一批紧缺的旅游人才。

(三)完善多元化营销模式。旅游业是眼球经济、注意力

— 21 —

经济。近几年我市的旅游营销成效有,但不够突出。下步,必须完善营销策略,实现旅游产品营销向旅游目的地营销转变。从目标定位上看,旅游营销要着眼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旅游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整体营销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捷径。香港旅游资源相对贫乏,但其旅游业却闻名世界。其成功之处就是营销切入点选得准,“爱在此、乐在此”的主题形象宣传到位。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斟酌提炼“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品牌形象,找准切入点。从工作思路上看,营销要灵活主动,善于借力。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要使目的地旅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善于独辟蹊径。比如,借助本地发生的重大或异常活动、事件,创造性地“借题发挥”,就可以迅速“走红”。喀纳斯的“水怪”传闻就是典型的例子。现代影视文化也是很好的宣传平台,刚才说的《非诚勿扰》电影就是一个例子。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营销方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谋划和实施。从营销模式看,要更加重视整体营销。积极发挥蓬莱旅游在周边地区的“领头羊”作用,主动整合长岛、龙口、招远、栖霞等市的旅游精品,形成以我市为旅游目的地的二日游、三日游线路。要积极实施差异化的目标市场战略,加强网络营销,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机制,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开展促销。同时,要引导广大市民当好蓬莱旅游的义务宣传员、导游员,形成全民促旅游的大格局。

(四)打造规范化旅游市场。要紧紧抓住规范市场秩序、—

22 —

提升服务质量不放松,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为基础,将旅游监管工作着力点放到改进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经营服务质量、市场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质量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全面推进法规、标准和制度的修订与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实现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扩大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成果。要深化社会面上文明建设,对痞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严格管制酒店、歌厅等娱乐场所和海滨地带赤膊裸背、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依法查处酒店宾馆“宰客”、出租车蛮横“抢客”等做法,增强市民对外来游客的友好度,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要加强质量宣传引导,完善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形成“企业为主、多方配合、共铸诚信”的工作格局。要组织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加强诚信经营引导,促使旅游企业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规范经营,提升服务质量。

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国务院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正是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之机。全市上下要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全域的视野谋划旅游,以高端的项目引领旅游,以全民的力量推动旅游,努力把蓬莱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动旅游产业在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份额。

— 23 —

第三篇: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发言材料

抓住机遇重点突破

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强区

寒亭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区以风筝、年画这一独特的姊妹艺术为重点,挖掘资源优势,狠抓载体建设,完善推进机制,形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等齐头并进的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禹王生态湿地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创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于家大院、柳毅山等景点已初具规模并对外接待游客。

今后五年,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抓住旅游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突出民俗文化旅游特色,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打响“风筝年画之乡、魅力民俗之旅”旅游品牌,打造全国一流的民俗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强区。

一、实施“提升计划”,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业上档升级。按照“大产业、大发展、大文化、大旅游”的思路和“打造中国北方民俗旅游第一品牌”的目标,积极推进以杨家埠民俗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为重点的“提升计划”。在制定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改制,突破发展瓶颈,提高管理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加快风筝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农民画博物馆、杨家

1埠民俗村、浞河会所、潍水人家、风筝苑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民俗文化旅游总量,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容。以电视连续剧《年画》即将播出为契机,做好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的景点打造、高端艺术专业人才的引进聚集和旅游产品、艺术品的研发交易等工作,充分做足放大“年画效应”,全力打造颇具影响力的影视旅游基地。争创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强对风筝年画经营业户的引导和管理,严格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整体形象。培植民俗旅游接待户,体现地方特色,提升杨家埠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快玫瑰花园等高档酒店建设,积极培植并申报星级酒店,大力提升景区接待场所档次,实现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的新突破。

二、开展“挖掘行动”,打造更多文化旅游新亮点。在加快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其他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一是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以挖掘“寒浞文化”为重点,全面开发建设以寒亭高庙、寒亭古街和于家大院为重点的“古寒国文化城”项目。结合城中村改造,回收于家大院周边10余套古院落,扩大旅游体量,进一步恢复于家大院的盛时风貌,着力将于家大院打造成国家AA级旅游景点。以“柳毅传说”为依托,以“柳毅故里、情缘胜地”为主题,加快推进柳毅山“情缘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并申报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同时,申报“嫦娥奔月”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深入挖掘禹王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禹王生态

湿地建设,积极争创AAA级旅游景区,加快与白浪河上游的白浪绿洲、中游的北辰绿洲一起打造形成“一河三湿地”的生态景观。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体验等生态农业旅游,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景点。三是培植发展文化旅游企业。引导扶持盛壮红木嵌银、丰泰文化、天成风筝、鲁东物流等龙头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实现文化旅游载体的规模化、多元化。积极争创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整体上档升级。四是整合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核心,以杨家埠民俗旅游接待村为依托,将杨家埠民俗旅游景区通过“浞河景观带”与古寒国文化城特别是于家大院景区连为一体,形成以“民俗体验、水景游览、古宅探幽”为特色的寒亭旅游线路。同时,串联禹王湿地、柳毅山等其他文化旅游景点,从根本上解决我区旅游滞留时间短、留人难的问题,最终形成“精彩寒亭一日游”的旅游线路。

三、强化“高端意识”,积极发展新兴文化旅游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突出发展年画风筝创意制作、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产业,以高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提升文化旅游层次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培植创意企业、打造创意街区、建设创意园区为重点,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时尚理念,改造传统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努力形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加大寒亭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在进一步办好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潍县萝卜文化节等节

会的同时,积极组织我区年画、风筝、布玩具等优秀文化旅游产品参加国内外展会,实施立体化、全方位宣传营销战略。以“柳毅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柳毅庙开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柳毅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宣传层次,扩大文化影响,并争取以“柳毅传说”为题材拍摄电视连续剧。成立“风筝年画协会”,强化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和研制,严把质量关,防止低层次劣性竞争现象发生,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二〇一二年六月

第四篇: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

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市委、市政府也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各地诸如**、**、**等都把发展旅游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渝东南各区县也纷纷强打绿色生态牌,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

第一,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贯彻落实国市精神、促进生态保护发展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旅游业由此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和先导产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中,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差异化协调发展,并要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并把“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作为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这些都为包括**在内的渝东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致力于建设旅游大区,是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我区产业结构,围绕我区生态优势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点作出的战略选择,既是用新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市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如何让中心城市名符其实?就是要快速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加快旅游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从优化产业结构看,我区虽然近年来在稳定农业、壮大工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在产业发展上多点支撑的格局还未形成,**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3:56.5:34.2,三产业的占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典型,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口、产业快速集聚,导致环境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求突破。旅游业的崛起能快速带动三产业发展,从而起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从建设中心城市看,但凡一个经济中心基本都是旅游集散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分别达到2.57亿人次、2.6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3997亿元、3415.96亿元;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毗邻的湖北**市、湖南**市、**市**年的游客数量也分别达到1100万、915万、38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75亿元、58.8亿元、248.7亿元。**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做强产业基础来推动发展,亟需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与工业化、城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催化、调节和带动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发展旅游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凸显我区自然生态优势、增添发展动力的快捷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市“十三五”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对**来讲,既是机遇,更是责任。从生态优势上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单体300多个,涵盖山水、民俗、古迹等8大主类、31个亚类,集山水峡谷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备,资源品味独特;区域性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已经与**、铜仁、**、**等旅游景区形成**旅游环线;目前全区拥有小南海、**古镇、蒲花暗河3个国家4a景区,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等5个国家级品牌,具备建设旅游大区的基础条件。从发展动力上看,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关联109个行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业,必将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强大动力。

第四,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顺应百姓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强劲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对比周边旅游发展**不能落后。近几年,周边区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崛起。武隆按照“世界震撼、百年不落后”的要求,成功创建以仙女山5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年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8万人次、56.6亿元,在全国叫响了“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等旅游形象品牌;酉阳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地把桃花源从国家4a级景区打造成5a级景区,**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700.2万人次、25亿元,那句“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的心中,一个在**酉阳”传遍了大江南北;彭水更是在一个没有华夏三祖之一的蚩尤祭祀地的背景下,在新城划地10000亩,无中生有地打造蚩尤九黎城,成为全国目前唯一的蚩尤祭祀地,**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1042万人次、33.5亿元。周边旅游都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但**作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旅游发展反而落后,且面临被周边区县旅游强劲发展态势屏蔽化的危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富民增收。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1个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能带来5个社会就业机会,可以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我区是国定贫困区,明年脱贫摘帽任务艰巨,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业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能有效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又能促进旅游业上档升级,形成良性互动。我们正在推进“两城同创”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把城市做靓,让城乡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休闲观光。发展“农家乐”、“农业园”等乡村生态旅游,也是为了美化、亮化乡村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总之,加快发展旅游业,关乎民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思路,确目标,全面开启建设旅游大区新征程

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全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我区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区重要经济中心,旅游不能缺席,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发展思路,对全区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布局。

第一,完善旅游发展思路,以新的思路谋新的出路。围绕“旅游大区”建设,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旅游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以“城市靓区为依托、山水峡谷为特色、民族文化为灵魂、休闲度假为目的”,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收紧拳头突出重心,倾力打造**核心景区,同步打造精品线路,深度拓展旅游市场,在5年内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打造成为**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二,细化发展目标,以细分指标保总体目标。围绕发展思路,对我区“十三五”旅游发展目标进行细化明确,按“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四年成规模、五年上水平”的总体安排,分有序实施。2016年,**景区硬件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以上。2017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基本建成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5%以上。2018年,建成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全年接待游客达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2019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建成**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5%以上。2020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7%以上。

第三,优化开发时序,以点面结合促有序推进。**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而财力又十分有限,短期内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不符合区情实际。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开发时序,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旅游“引爆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吸引游客的亮点景区。一是以**景区为近期旅游大发展的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二是围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三是以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为**中期旅游发展引爆点,争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四是统筹推进全区面上旅游开发。

第四,把握六大原则,以合理开发保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全域布局,核心带动。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景区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二是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严格遵循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旅游要素建设,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我区景点丰富,要认真思考每一个景点的特色优势,有的可突出民俗风情,有的可突出休闲观光,有的可突出娱乐参与。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推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汇集各类资源、吸纳各方力量;五是坚持建管并重,管理为要。要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强化现有成熟景区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提升游客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六是坚持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把**旅游置于渝东南、**区域旅游发展大局中,与周边地区融合联动、错位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全面开创建设旅游大区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几年,加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景区创5a的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决按照这次旅游工作会既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抓重点、强举措、求突破,扎扎实实推动全区旅游大发展,力争早日建成旅游大区。

第一,编好一套规划——以一张蓝图定未来旅游发展前景。一要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邀请知名规划团队,高水平完善旅游规划。在编制我区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目光短浅,也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搞概念性的纸上谈兵,要做到与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主题形象、目标任务、经济水平等“五个结合”。二要在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旅游交通、涉旅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形成全区旅游发展“1+x”规划体系。三要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新景区,规划没做好,绝不能进行开发建设。规划一经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杜绝规划悬空、有规不依、随意变规等现象,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在景区建设上不留败笔、少留遗憾。

第二,突出一个核心——全力推进**景区创5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两个4a级景区,是目前我区创建5a条件最成熟的景区,创建成功将对全区旅游产业起到引领和撬动作用。因此,应举全区之力创建**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合资源,打通景区,把**古镇、蒲花暗河以及蒲花农业园连成一片,形成品质上乘、观假并存、动静结合的综合旅游区。一要严格把握创5a评定标准。创建旅游品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考核评定内容繁多,每项基本上要得到满分或者高分,才可能确保创建成功。可以说,每一分都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每一分都是我们创建的成效,我们要以满分的标准做好工作。二要推进景区硬件项目建设。在完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系列规划基础上,按照时序推进风雨廊桥延伸工程、蒲花水乡、水上乐园等7大景观项目,迅速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加快实施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蒲花暗河环线等5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三要推进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要开通主城到**景区的旅游客运班线,适时开通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连接景区的旅游大巴,形成便捷、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成为对外的形象窗口;要合理设置旅游购物场所,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旅客把旅游产品带回家;要确保旅游景点通讯畅通,实现景区移动信号和wifi全覆盖;要在景区增设邮政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邮政纪念服务。四要推进景区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景区无“三乱”(乱堆、乱放、乱建)现象,确保垃圾污水达标排放;要对景区厕所进行改造,提升旅游档次。要全面落实安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监控管理,打造“平安景区”。全区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作用,确保2017年**景区创建5a景区取得成功。

第三,打造一批精品——推动**旅游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是打造阿蓬江“乡村旅游示范区”。立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梯度推进”原则,在阿蓬江“一江两岸”特别是冯家渔滩至**一带,大力发展集民俗风情、土家民居、古镇文化、休闲农业、生态文明、体育赛事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打造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二是打造城市峡谷峡江5a景区。分步推进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春节前对外开放一期工程,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2019年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是我区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引爆点”,5a景区的成功创建将会擎领我区旅游产业大旗,引领旅游跨越发展。三是打造其他旅游优势品牌。以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申创世界地质公园;依托板夹溪等资源,建设小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国家森林公园优势,保护性开发神龟峡、武陵仙山、仰头山景区。四是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鼓励镇乡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集中打造白土山塘盖、石会中元村、水市麒麟盖高山避暑纳凉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第四,推进一批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上档升级。一是打造旅游立体交通枢纽。按照4c等级标准,推进**机场扩建升级工作,开辟新的旅游航线,力争“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达到30万人次。加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黔张常铁路、黔毕昭铁路、黔石高速公路、黔遵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干线建设,努力争取开工建设**至**主城高铁。开通黔恩高速公路**北互通,扩建渝湘高速公路**南、**西互通。二是完善升级区内旅游交通。升级改造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峡谷峡江、**古镇-蒲花暗河、神龟峡、武陵仙山等重点景区内外公路和游道,整治**古镇、蒲花暗河、小南海和神龟峡码头,提高旅游景区通行能力。三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根据景区的特征建设具有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主题酒店,围绕大众消费建设经济型旅游酒店。适度建设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星级宾馆、农家客栈、游客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全面开通景区wifi网络,推进景区智能化管理。

第五,开辟一条新路——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一要推动城旅融合。借实施“两城同创”之机,突出清新清凉特色,旅游空间与城市空间高度叠加,功能上高度融合,建设山水园林现代旅游城市;加快推进民族风情城、天生湖湿地公园、城市地质生态公园等城市项目建设,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二要推动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源禀赋高、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走文化与山水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文旅之路。文化部门要做好旅游景点的文化挖掘、整理和包装,增强我区旅游文化软实力,增加旅游景区吸引力。三要推动商旅融合。利用“互联网+旅游”,推进旅游与商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商品,推出**八宝、**十绝等旅游商品精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丰富节庆商业活动,从美食、购物、休闲、演艺、会展等多形式吸引游客,拉动旅游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将**的土特产品集中展示、推销给外地游客,做大做强在线旅游市场,积极迎合旅游市场“散客时代”。四要推动农旅融合。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富有特色、服务健全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加快形成全区农旅一体化格局。五要推动区域融合。区域融合利于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我们已在**、渝东南旅游联盟发展上作了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需要进一步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等方面加强务实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推动区域性旅游大发展。

第六,拓展一片市场——大力宣传营销壮大客源市场。一是尽快总结提炼**旅游主题形象。**的旅游景区较多,但一直没有一个具有特色、吸引眼球的主题形象品牌。首先,应围绕“葩拉胡”、阿蓬江等旅游品牌,认真研究策划,将所有景区的形象特色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归纳,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提炼一个既有内涵又有深度还很响亮的口号。其次,要将**所有的景区景点串在一起,实施整体包装,打捆宣传。再次,要尽快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旅游宣传营销,迅速扩大品牌效应。二是认真策划推出精品线路品牌。以**景区为中心,辐射其它旅游组团,形成1—3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以航线市场培育为依托,巩固发展广州、成都、上海、**、昆明、杭州到**至周边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培育打造一线城市到**至武隆、**、凤凰古城、长江三峡、神龙架、梵净山的世界级旅游线路品牌。三是探索多样化旅游营销方式。以实施“互联网+”为契机,着力构建“互联网+旅游”的营销体系。充分发挥航旅联盟的作用,精心策划包装渝东南乃至**片区跨区域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合作拓展旅游市场。抓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做到线上推广、线下互动。积极打造国际溪钓节、水上运动会、“铁人三项赛”、土家摸秋节、女儿会等节会赛事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世界游客、国际友人。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保障建设旅游大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旅游事业既是德政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攸关我区民生福祉和发展大计。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思维、开放的视野,精心安排组织,落实保障措施,调动各方力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实现旅游产业华丽转身、差异化崛起。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对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整充实,由区长**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吴静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抓总,相关区级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要在研究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改革措施、指导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方面切实负起责来,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同时,成立了**5a景区创建指挥部,由吴静同志任指挥长,黄南成、刘仪、林光同志任副指挥长,从相关单位和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4个创建工作办公室。区创5a指挥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创建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服从工作大局,务实、高效、有序推进。全区涉旅部门和单位要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拿在手上来抓;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强化资金保障。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要研究好、利用好国市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整合产业发展、扶贫攻坚、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扶持政策,激发和释放政策最大红利。二是搭建旅游投资平台。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对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ppp”投融资发展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建共享。三是加大财政刚性投入。从2016年起,区政府每年预算30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形象宣传、目标市场、宣传营销和举办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品牌活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力争引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真正将我区旅游产业基础做强、品牌做优、市场做大。

第三,要强化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旅游工作队伍。调整充实旅游局的职能职责,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增设相应工作机构。增强旅游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驾驭旅游要素的执行能力。同时,适当充实4个管委会特别是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的人员力量,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强化旅游人才培训。依托旅游职业学院和区职教中心,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推进导游社会化进程,优化旅游导游队伍结构。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软环境。三是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建立符合我区旅游发展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和进入机制,构建优胜劣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生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执行力,提升工作质量,统筹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第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增强“旅游发展、人人有责”的意识。全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各项工作规划、建设思路、项目布局都要结合旅游发展来打造,做到政策向旅游倾斜、资金向旅游集中、人才向旅游聚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推进“两城同创”,打造城市靓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五,要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切实加强依法治旅工作。依法治旅是建设旅游大区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依法治旅工作长效机制,迅速在全区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旅游发展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涉旅单位的考核。区旅游局和区统计局要研究确定旅游产业发展考核主要指标,区考核办、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汇总,开展日常考核。三是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奖惩办法,对升级达标、经营业绩突出、获得国家和市级表彰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在开拓市场、组织客源、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和相关人员给予补助和奖励;对游客投诉率高、经营管理不善、破坏资源环境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取消从业资格,责令退出旅游市场,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快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倒逼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指导部门和执行单位。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效果评估,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各单位根据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五篇: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范文)

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火荣贵讲话郭承录主持

武威日报讯(记者孙煜东秦炜)2月17日,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火荣贵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市委书记火荣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存禄,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承录,市政协主席徐文善,省旅游局副局长火玉龙及市领导曹永建、刘斌、杨德智、李学民、方生元出席会议。会议由郭承录主持。

会议传达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和全省旅游“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总结表彰暨2011年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发展工作。

火荣贵讲话指出,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说,撤地设市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培育,加快景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搞好宣传推介,提升文化含量,旅游经济“一个中心三条线路四大特色板块”框架初步显现,旅游特色经济正在形成。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70.2%,旅游业增加值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到8%。火荣贵指出,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新要求相比,同全省特别是与我们基础条件相差不多的周边市州相比,武威的旅游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规划编制上、基础建设上、宣传推介上、体制机制上、旅游人才上的差距。

火荣贵强调,面临全国全省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机遇,面对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全省各市州竞相发展的态势,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是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的重要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去年以来,国家、省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旅游业,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可以说发展旅游业资源丰富,机遇难得,前景广阔,全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下功夫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动我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火荣贵强调,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从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培育主体,市场运作,区域合作,依靠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品牌,树立“古都凉州,天马故里”旅游新形象,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亮点景区打造两个重点,集中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壮大特色板块,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开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把武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亮点旅游城市。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思路,火荣贵强调,要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要科学编制规划,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原则,年内完成武威市旅游业中长期规划。要加快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要加强与上级旅游规划、同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部门专业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与各类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和相互一致。

二要打造亮点景区,培育特色旅游产品。要高起点改造和提升雷台、文庙、沙漠公园、天祝三峡等传统知名景区,创意设计一批游客参与度高、吸引力强的旅游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和旅游集团前来投资开发,逐步完善设施,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功能,努力实现我市传统景区面貌的更新换代,着力打造年接待游客过30万人景区,力争“十二五”末,创建年接待游客过50万人景区;要加大新景区的开发力度,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今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3家;要加大城市及周边景区的开发力度,牢固树立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把城市作为景区来经营、开发和管理。大力推进武威城市西片区开发,加快市博物馆建设、影剧院等“五馆”建设,启动建设海藏湿地公园、杨家坝河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加快老城区的改造步伐。

三要狠抓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旅游六要素,实施旅游畅通工程,解决进入性瓶颈。“十二五”期间,要配合促进兰新铁路

三、四线建设,积极争取建设武威机场,争取立项建设武南至白塔寺至天梯山至哈溪旅游公路建设;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吸引有实力的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新建

四、五星级旅游饭店(酒店)和旅游度假村,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创建三星级以上饭店(酒店)9家,新建旅游星级厕所19座,旅游星级厕所达到50座;实施旅游信息网络工程,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更新升级武威旅游网,健全完善县区、A级景区(景点)、旅游星级饭店旅游网站,建立旅游网络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咨询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实施旅游增值工程,要加大旅游业综合开发力度,全力推进旅游与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信息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四要强化宣传促销,提升武威知名度。旅游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产业,必须树立“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大力促进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要整体联动促销,建立市、县区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动促销机制,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立武威旅游广告牌和景区标识牌,邀请国内外旅行商来武踩线,组织旅游企事业单位参加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创办客源城市旅游恳谈会等活动,千方百计进行宣传推介,扩大武威影响力,提升武威旅游整体形象。要创新旅游宣传品促销。紧密结合旅游业开发,通过创作影视剧、制作各种宣传品,多渠道、多形式推销武威旅游产品。今年市县区宣传、旅游、广电、商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重点实施好“五个一”宣传品制作工程,着力打造“古都凉州,天马故里”旅游新形象。要借助新闻媒体促销。武威日报社、武威电视台要设立栏目和专页,介绍武威旅游。特别是各级各类网站,要充分发挥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费用低的优势,精心策划,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宣传武威旅游服务。要加强与中央、省主流媒体的协作,大力宣传武威旅游。要加强区域协作促销。积极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以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开发、整体策划宣传、捆绑促销,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业区域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要大力提升文化含量,有效促进产业融合。要充分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比较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在旅游各个环节凸现文化特质,体现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文艺院团优势,利用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为旅游市场提供形式多样、特色

鲜明、雅俗共赏的演艺节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促进旅游业和文化演艺业共同繁荣发展。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演艺场所,策划包装独具特色的演艺节目,提供丰富的常态演出和消费项目,增强趣味性和游客参与度,促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旅游、保健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加快我市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转变。

六要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富民工程。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市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来抓,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点地将农业综合开发、小康住宅建设、文物保护、生态建设、设施农业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套政策,整合资金,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围绕城镇和重点景区(景点),充分利用乡村风光、乡土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从事旅游经营及相关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把凉州区金羊镇、清源镇、长城乡,古浪县大靖镇,天祝县天堂镇、炭山岭镇,民勤县西渠镇等培育成新型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和休闲农业示范点。鼓励支持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农民批量购买家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加强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繁荣发展。

火荣贵要求,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落实旅游发展任务。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定期听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认真研究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拓宽融资渠道。旅游业发展初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必须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好资金问题。要用新理念、新思维来抓旅游、抓招商,精心谋划、论证和筛选一批有较好前景和较大潜力的优质旅游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我市的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鼓励市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实现旅游与资源的有机结合。要加大旅游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支持我市旅游业开发项目。要落实政府投入。市上已决定,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作为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各县区都要按《实施意见》的要求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扶持激励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业协会要尽快承担起应有的职能,逐步与主管部门脱钩。要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开展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改革,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旅游行政管理与行业归口管理权限。各类旅游景区在旅游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标准、服务质量规范、宣传促销推介、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投诉处理等方面,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各星级饭店(酒店)在规划布局、星级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要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实施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酒店)、餐饮、购物以及“农家乐”的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旅游饭店(酒店)、旅游餐馆、旅游商店、旅游演艺场所挂牌制管理,加强规范引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加快旅游策划、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对全市旅游行政管理干部、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实行分级分类培训,争取五年内轮训一遍,一线服务人员培训率达100%。

火玉龙讲话指出,当前,全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全省旅游业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武威市具有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很好潜力,有

条件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他指出,武威金昌实施“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武威市产业结构升级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武威的区位交通优势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后盾;武威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基础。

火玉龙要求,未来五年,是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武威要抢抓“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准确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树立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旅游观,切实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实际中。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观念。要创新思路,高起点大手笔制定旅游规划。要大项目引领,进一步加大旅游业的开发力度。要做好重点工作,以活动来推动工作。火玉龙表示,省旅游局将高度关注和一如既往地支持武威旅游业发展,把“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作为全省的一个重大品牌来培育和宣传,把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故乡作为重要旅游区来建设,促进武威旅游业发展。

郭承录强调指出,旅游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是由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参与其中的复合性行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聚集人气、财气、名气。在经济领域,旅游业是一个“动力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从全国来看,依托旅游业实现一个省、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县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超长发展、快速发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武威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独特,赋予我们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武威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的观念,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旅游业发展。要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解决好旅游规划滞后的问题。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着力解决产业链条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推介和开发旅游产品,着力研究解决旅游购物、娱乐消费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问题,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增强旅游产品的覆盖面。要加强宣传促销工作,着力解决好旅游客源不足的问题。借鉴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做法,加大投入,整合包装,高位宣传,集中打造“天马故里,故都凉州”旅游品牌,着力提升武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郭承录强调,旅游业是最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和生命活力的一个产业。各级各部门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谋划好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措施,以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努力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武威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凉州区、天祝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要负责人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和中央省属驻武单位主要负责人,驻武各部队负责人;各县区委书记或县区长、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区长,旅游局长;旅游行业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6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下一篇:旅游文化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