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表达方式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认识表达方式范文

语文表达方式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等)

③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④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

语言风格

风格分类

古代作家: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清浅通俗:白居易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豪放磅礴:曹操

深奥险怪:韩愈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旷达俊爽:杜牧 秾丽朦胧:李商隐 幽峭冷艳:李贺

现代作家: 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派别分类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题材分类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看似寻常最奇崛,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9、豪放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10、 沉郁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1、 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2、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13、冲淡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14、旷达

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5、音律和谐

语言具有音乐美。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音律讲究;多用叠词、回环、顶真修辞和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16、整散结合

整句(对偶、排比等)与散句错杂。语言具有整齐美、对称美、复叠美、回环美、错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得富有文采,情浓意满,酣畅淋漓。

17、率性

其率直如流,彻悟通达。特点是不加任何修饰,好像作者直接把心掏给你,易引起读者们的感情共鸣。如蒋方舟的《青春叛逃期》。

第二篇:文章表达方式

(1) 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记叙中运用抒情表达方式,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2) 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任务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 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说明方式: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

(4) 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立论称“证明”式文章,驳论称“反驳”式文章。在说理性的文章中,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成分、论据周密。

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以交流思想、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5) 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倒叙,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插叙,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补叙,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

①表达方法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法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法;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法。

综合起来,“表达方法”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明线暗线、设置悬念和以小见大等,数量不限。

文章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 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 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 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 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 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 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 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 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 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 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 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 原来如此!

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前者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借物突出志向。文章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表明 “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然后描写陋室环境景色幽雅,交往人的高雅,主人的生活情趣闲适,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 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既突出主人“德馨”,又表明“陋室”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结尾,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 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 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二者有相同点。师生,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 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

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 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 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第

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 伤等感情。 第

三、“托物言志”不内容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 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有什么区别?答:“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 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 认的道理。

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 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 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第三篇:表达方式

1、 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做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作假设。

写作手法 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互文、比拟等。

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如王建的 《雨过山村》题材是描写山村雨后农家劳动生活的情事。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有韵还是无韵,可以分为诗歌和散文;根据结构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如王建的 《雨过山村》的体裁是诗歌,是唐诗中的七言绝句。{(一) 论说文 (二) 记叙文 (三) 抒情文 (四) 应用文}

文体: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第四篇:期望表达方式

表达期望的方式

通过松下公司的案例,我认为表达对他人的期望可以有以下几点:

1、认可。在职场中,上级对下级的认可是必不可少的。认可可分为工作认可和人际交往认可两种。

1)工作认可。工作认可即是对员工在完成工作时对其的赞赏或物质奖励。这是对员工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可以由此表达出对他人的依赖和期望。

2)人际交往认可。对于员工在工作中与同事领导的和谐相处,尤其是一些棘手且会涉及到员工个人利益或感受的事件,能皆大欢喜地处理好这类问题的员工才是真正值得认可、值得不吝啬地对其表达期望的人。

2、信任。值得认可的人才值得信任。若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达到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符的程度,领导完全可以提拔此类员工,甚至破例升职。这样简单粗暴地表示信任,也是促进员工在企业中更好的实现自我,为企业带来各方面利益的双赢局面。

以上为学生拙见,如有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万晨雨 公G143班 5120142151

第五篇:表达方式

请你每读到8种方式时,把当时的“本能”反应写下来。(反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你的真实感受。)

一、今天挨老师批评、心情很郁闷

1. 否定感受:“这没什么。不值得你这么郁闷。你可能只是累了,才小题大做的。其实,情况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来,笑一笑,你笑起来真好看。” 你的反应:

二、最近生活不是太满意

2. 讲大道理:“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如意之事常常会有。要学会看开些,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 你的反应:

三、老师安排我的任务没完成

3. 给出建议:“我告诉你该怎么做。明天一早直接到老师办公室,对他说:没做好。然后赶紧把老师交代的活儿干完。聪明点,想在老师心里留个好印象的话,最好别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你的反应:

4. 提问:是什么急事让你竟然把老师交代的任务给忘了?以后不不马上做,老师会生气吗?“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你的反应:

5. 偏袒对方:“我能理解老师的情况。他面对那么多的学生。他没有天天对你这样,已经不错了。

你的反应:

6. 过分同情:“真可怜。真是太糟糕了。我真为你难过,我都想哭了。” 你的反应:

7. 业余心理医生:“你想到过没有,你这么难过,是因为老师在你的生活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小的时候,你可能总是害怕让父亲失望,所以当老师批评你时,又把你带回到了早年害怕被否定的感觉。对吗?”

你的反应:

8. 产生共情(试图了解对方的感受):“今天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又在同学面前挨老师批评,心里一定不好受。”

你的反应: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接下来,这些新方法和我们以前常用的方法做比较.... 表达方式

接受性语言必须表达到位

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用“建设性”的方式与人谈话,心理学家把这称作“治疗性的沟通”,意即某些特定类型的信息会产生“治疗”作用或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这些信息能使人们产生更好的感觉,鼓励他们开口说话,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心,减少威胁或恐惧,促进成长与建设性的转变。

“非治疗性”或破坏性的信息容易使人认为自己受到了评判或感到内疚;它们使人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人产生威胁,令人感到自卑,使人以维持原样来进行更加坚固的防卫,从而阻碍了成长和建设性的转变。

极少数父母能够凭直觉掌握这种治疗技巧,并因此成为具有此种“天赋”的人,大多数父母不得不经历一个过程,首先忘掉他们的破坏性沟通方法,然后再学习更具有建设性的方法。这意味着,父母们必须首先将他们典型的沟通习惯进行曝光,以便使自己看到他们的谈话方式是多么具有破坏性或非治疗性。然后,学习一些回应孩子的新方法。

用非语言方式表达接受

谓的“非语言信息”(我们没有说出的话)来传递信息。非语言信息是通过手势、姿势、面部表情或其他行为来传达的。如果你用手掌对着孩子,向远离你的方向挥动右手,孩子会把这个手势理解为“走开”或“别烦我”或“现在我不希望被打扰”。如果你把手掌转过来,朝着你自己的方向挥动,孩子可能会把这个手势理解为“过来”,“离近点儿”,或者“我想让你到我这儿来”。第一个手势传达了不接受感;第二个手势传达的则是接受。

用良性的语言来引导孩子(四组图) “心理暗示法”介绍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操作技术,如怎样通过良性暗示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怎样使孩子变得开朗大方:怎样使孩子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了解了“心理暗示法”,希望您永远用良性的语言和暗示来引导孩子。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第二个基本方法叫“心理暗示法”。 在“新形象确立法”中我们已经用到了心理暗示法。

对于心理暗示,有的家长比较熟悉,有的可能比较陌生。这里略举两个例子说明。

图一: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被关在冷冻库里,出不来,第二天被冻死了。可实际上,这个冷冻库在他进入的那个晚上并没有开冷气,是个常温的地方。但是他认为这是冷冻库,是超低温,出不去肯定要冻死。这个观念的自我暗示就把他暗示死了,而且是以“冻死”的症状表现出来。可见自我暗示是非常厉害的。

图二:两个人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去医院检查。但是医院把两个人的检查取样颠倒了:那个没有患癌症的,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是有癌症,而那个有癌症的,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是没有癌症。几个月后,两个人去医院复查,有癌症的人癌症消失了,本来没有癌症的人真的长出了肿瘤。医生这才发现,在上次检查中取样颠倒了。原来有癌症的人因为检查结果没有,心里特别高兴,该玩就玩,该吃就吃,该锻炼就锻炼,该工作就工作,情绪特别好,这样过了几个月,把癌症消化了。另外一个人本来没有癌症,但检查结果使他心理负担加重,吃不下,睡不好,终日愁眉苦脸,这样过了几个月,真的长出肿瘤了。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图三:本来一个人并不困,但是身边有一个人不停地对他说:“你困了吧?看你的样子觉也睡得不够,脸色也不好,看你的精神也不大,你该休息啦!”说着说着,这个人就真的无精打彩了。他困了。这是语言的暗示作用。

图四:请体会一下“微笑乐观”,就会感到自己的表情因为语言的诱导受到影响。

再体会一下“心比天宽”,就会发现心情立刻受到影响,这也是语言的诱导作用。

再默念一下“顶天立地”,马上就感觉身体纵向有拉长的感觉。

所以,心理暗示,特别是用语言来进行暗示,作用是非常大的

用“心理暗示”塑造好孩子(组图)

图五:西方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了一位相貌非常普通又有些自卑感的女学生,在她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班上的男同学说,你们现在开始给这个女孩子写信,称赞她的相貌,表达对她的喜爱。

图五: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女孩的确变得漂亮了而且她真的赢得了一些男孩子的爱慕。从照片上看,与原来判若两人,,而且更加自信了。

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理。

图六:一个孩子本来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区里大声叫了一位奶奶。

这位奶奶是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带孩子一起玩。从那以后,她经常故意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宝宝特别大方,喜欢叫人。孩子的母亲也跟着这样说。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本羞怯的孩子彻底变了样。

在小区里玩耍时遇到熟悉的人,老远就叫人家。

图七:经常有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胆小、认生。

孩子在这种暗示下,年龄增长了,胆小、认生的毛病却不见改正。

正是家长的暗示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

家长的这种错误暗示几乎随处可见。

图八: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在五个方面对孩子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一,智力教育;

二,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强者教育;

三,健康、新健康观念的教育;

四,道德教育;

五,自在状态的引导。

这五个方面都可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孩子进入我们为他设计的良好形象中。

这种暗示是最简单的家庭教育方法。

心理暗示的方法用在家长自己身上同样也可以。

图九:在智力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

图十:在心理素质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的、自信的、勇敢的、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图十一:在健康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并且会越来越健康。同时使孩子树立“健康光荣”的新观念。

图一:任何缺点和不足不能归于长远,不能归罪于孩子本人。

这样做并不等于肯定他的缺点,而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本质是好的,他的缺点是暂时的,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这样他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图二:永远用语言来肯定孩子好的东西,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去固定他的缺点和弱点。

图三:对于自在状态同样也是如此。

要这样描述:

他学习特别自觉,上进心强,兴趣爱好广泛。

他的生活愿意自己安排,抽屉愿意自己收拾,房间愿意自己整理。

他不愿意父母帮他干这干那。 图五:别看他现在懒一点,其实他本质上不愿意别人帮他做这做那。

我帮他收拾房间是我做得不对,其实他更愿意自己做。

对小的孩子可以这样描述,对大的孩子更可以这样。

图六:要用正面的语言来暗示他,引导他愿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图七:家长永远要这样,要不就不说话,一旦说话就在这五个方面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引导和影响。

永远不能对孩子进行不良暗示。因为家长的一个错误暗示很可能影响孩子终生。 图八:下面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两个情景,请您判断一下,哪个是正确暗示,哪个是不良暗示。 情景一:

孩子:这次物理考试我没及格,老师让家长签字。

妈妈:我就知道你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爸爸:他就不是学理科的料! 情景二:

孩子: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

妈妈:再动动脑筋,这种问题肯定难不倒你!

孩子(过了一会儿):妈妈,我想起来了。

妈妈:我就知道你是聪明的孩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口计生总结范文下一篇:人身保险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