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课堂如何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2022-11-28

1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艰苦的阶段, 许多学生会因为紧张的学习而疏忽体育锻炼和轻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 因此, 要让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让他们放眼去看看身边的现实生活, 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 人们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 往往会忽略运动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 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于是, 由于缺少锻炼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 而锻炼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如果能坚持锻炼, 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 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明确锻炼目的, 了解体育教育的本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 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课外活动。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举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宣传教育、体育专题讲座、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意识。 例如我校每年第一学期都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比赛。 今年安排的比赛是;高一篮球, 高二排球, 高三拔河。 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20 名体育骨干进行培训, 让他们负责担任各种比赛的裁判, 教师进行指导, 笔者发现他们积极性很高, 各班学生组队和训练积极性非常高涨。 由此带动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认真组织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 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 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 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 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达标和增强体质教育, 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所开始的漫长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

因此, 素质教育原则就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作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提出。 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勤学多思, 多钻研教法, 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 提高体育意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 在高中体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 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 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 而学校对体育达标的评价标准又较为简单, 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 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 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 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 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 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 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 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据学生爱好、兴趣, 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 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 并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技术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 代替过去由教师填鸭式传授的方法。 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向学生讲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 如需用音乐, 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 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方案, 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 由教师讲评, 并提出改进措施。 这种教学方法, 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特别是高中一年级, 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初中体育课的常规习惯, 对教师仍有依赖性,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 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既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 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因此, 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 并从中得到乐趣。 这样, 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教师认识的转换、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提高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好处, 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意识, 从而能终身从事体育, 终身受益。

摘要:素质教育原则指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 进而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自我意识, 把体育锻炼上升到学生的日常意识层次, 就是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锻炼,习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流动资金管理研究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