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春天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诗中的春天范文

【琴诗中的禅意】

佛教宗派主要有八,分别是: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其中,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其他各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如太虚大师所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因此,禅宗成为八大宗派中最重要的派别之一,也是佛教中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影响最大的派别。唐宋之际,随着禅宗的兴盛,士大夫们谈禅成风,以禅论道、以禅评诗成为当时文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的偈句备受文人的推崇,而惟信禅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审美感悟三阶段也颇受文人的赞赏,并随之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审美理想。

中国古代文人惯以古琴为伴,“士无故不彻琴瑟”,其亲密关系不言而喻,如白居易以诗、酒、琴为三友的典型生活方式,嵇康的“琴诗自乐”,陶渊明的“有琴有书”等等。禅宗对文人的影响也顺其自然地渗入到他们的“有琴有诗”的生活之中,习禅与修诗、参禅与攻琴都成为他们争相议论的话题。

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吴可有“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了便超然”的以禅喻诗,有了成玉磵“攻琴如参禅”、李贽“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的以禅论琴。这一切都旨在揭示禅与诗、禅与琴之间的联系。

以禅入诗之风尚使文人留下了大量禅意盎然的诗,而古琴与文人的密切关系又使诗中有大量描写古琴的篇章,这些琴诗通过琴与禅、琴与声、音与意乃至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准则等内容,体现了佛教无我、性空、顿悟、明心见性等思想,其文朴素流畅、空灵纯明,具有浓郁的禅意。

佛教倡导法空,认为一切世间万物本身并不存在,都是因缘所生,所以要堪破名色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正如《中论》所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以下三首琴诗就蕴涵有此中意境: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酬张少府》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常建《江上琴兴》

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古琴被文人用于抒发心志、寄托情思,上述琴诗中,透过竹林、池光、岩翠、澄泉、江月、万木等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以泠泠之琴声,追求色空俱寂的空灵境界,表达作者希冀通过超空越色,进而从这些明月山水中悟道求真、感悟自性的纯真和生命的永恒之愿望。

禅宗认为,凡世间物欲之繁求会干扰人的清修,为滌除尘秽,免去人之躁心、矜心、利心、欲心等一切妄念,其悟道应多选择在山林之中、溪水之畔,以求脱离尘世,超凡脱俗,所以历史上向来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语。以下多篇作品中,琴人演奏或登蛾眉,或入深林,或对明月,或临松风,均反映了超凡的幽静、空寂之境: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乡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竹里馆》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

樵歌依远草,僧语过长林。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李端《题从叔沆林园》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 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一

琴诗中也有反映求佛悟道不在山林而在闹市者,王昌龄的《静法师东斋》即如此: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

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

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诗中所提法师修悟反常人之道而行之,身处城市,在闹境之中“闭户脱三界”,不受干扰,去悟真求道,其定力、修为非同一般,和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相同,而琴也成为法师求真隐、得全道的重要工具。

唐人李端《题元注林园》也是同样的诗作:

谢家门馆似山林,碧石青苔满树阴。

乳鹊眄巢花巷静,鸣鸠鼓翼竹园深。

桔槔转水兼通药,方丈留僧共听琴。

独有野人箕踞惯,过君始得一长吟。

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其意为静虑,即专注参究法境,以悟心性,因此,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所谓“见性”,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开发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悟得自己本来面目,无执著,无绊累,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所以,见性就是彻见自心之佛性。它可使参禅之人追虑审究,穷玄极妙,实现独脱自在的境界,因此成为参禅人的第一要事。

《坛经》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黄檗《传心法要》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禅宗提倡澄明本心,明心见性,要求世人养心悟道,抛弃自我意识,使之免受现实世界的污染,达到“不思善,不思恶”清明无染的心之本来面目。以上琴诗中不论是悠闲山居,还是闭户人境,均在追求这种超越本心、随缘任运的清明如镜的境界。这些琴诗中描写的古琴在士离群索居、游于方外生活中的作用,在传统琴曲中也得到表现,如:《归耕操》、《叶下闻蝉》、《渔樵问答》、《溪山秋月》、《秋江夜泊》、《石上流泉》、《梧叶舞秋风》、《孤猿啸月》等。

宋代苏轼也留有多首琴诗,以《题沈君琴》最为著名: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题沈君琴》一诗中所说的琴与声的关系,也是琴乐中象和意的问题,隐含有“得意忘言”的意思,和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有异曲同工之义。“意”是传统古琴美学中最为强调的美学范畴之一。

琴乐中“意”的提出初见于《韩诗外传》卷五: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

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

文中记载了孔子学习《文王操》的过程,从得其曲(曲调)到得其数(结构),再得其意(意蕴)、得其人(为人),最终达到得其类(体貌)。此处最早将 “意”的美学范畴用于古琴音乐,并把获得音乐的内在意蕴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之后,“意”作为美学范畴始终贯穿于以后的琴论中,对传统古琴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成玉磵《琴论》中有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弹人不可苦意思”美学命题,认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为主,虽寝食不忘,故操弄不过

一、二曲,则其奥穷。” 宋沈括赞琴僧义海琴艺高超,也有“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梦溪笔谈·补笔谈》)之言。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之命题也同样认为音乐的真意不在声音本身,而在于声音之外,表示了他对弦外之意的追求,对“无弦”之美的肯定。古琴美学由此重视象、意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在古琴审美上形成了重意轻象的定式,以追求弦外之意为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儒、道、佛三家之古琴美学思想尽管有众多不同之处,但均从不同角度肯定音外之意。禅宗讲究悟,即通过修炼,超越自我,悟到本真,“灵山会上,如来拈花,迦叶微笑”所说的就是灵犀一通的悟,而惟信禅师的见山见水三段论更将禅之原悟、初悟、彻悟描绘得如此精彩:“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

既然认为所悟的最高境界即是无我、空无,所以禅宗在艺术上倡导“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在音乐上就格外重视言意之关系,追求音外之声,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音尽而意无穷的神似,讲究弦外音,妙在弦外,音乐之声反而退居其后。受此影响,传统古琴演奏在“意”上格外下工夫,这些在琴诗中也多有体现。白居易《琴》可说将弦外之意的追求发挥到极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白居易《琴》 杨巨源、王昌龄等人的诗作也追求此意境: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去苍梧湘水深。

——杨巨源《僧院听琴》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琴》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优。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

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

孙登犹未悟,多却一点留。

——顾逢《无弦琴》

不仅音乐,中国诗词、舞蹈、绘画等艺术也对言、意之关系分外关注,将言外之意列为追求的最高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佛教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古琴音乐的发展也和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僧人琴家,宋代还出现了僧人琴派,著名者有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和尚等。

文献记载显示,他们的演奏技巧十分高超,欧阳修 “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 就是夸赞知白的琴艺;沈括 “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 则是赞美义海的演奏。则全和尚还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书。可见,中国历史上琴僧对推动古琴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尽管历代琴论中多有排斥僧人的记载,但现实生活中,僧人在琴坛的活动却一直没有消失,琴曲中也有少量佛曲,《普庵咒》一曲就流传至今,该曲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塑造了法相庄严的情景,被《天闻阁琴谱》誉为“平调中第一操”。

佛教思想在魏晋之后对中国古琴美学思想多有渗透,“攻琴如参禅”、“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等美学命题就因此提出。成玉磵、李贽等人将禅的意识、思维方式用于音乐审美,强调自我体验、心领神会,在音乐中彻悟琴学之三昧、实现人生之追求。徐上瀛更是以佛理论琴,在《溪山琴况》中提出 “修其清净贞正,而藉琴以明心见性”、“绝去尘嚣”、“遗世独立”、“雪其躁气,释其竞心”,在“洁”况中,以《楞严经》“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和苏轼《题沈君琴》中的文字,说明演奏中“妙指”的重要性,将佛教的净观贯穿于手指的修练始终,强调由心净始,经过指净,达到音净,除去一切邪音、杂音,做到“一尘不染,一滓弗留”,进而做到“取音愈希”,“意趣愈永”,进入“玄微”之境。

上述诸首禅意盎然的琴诗,无论描述文人寄情山林,以琴清修悟道,还是强调琴人对弦外之意的追求,对本性自悟的倡导等,都是禅宗诸理念在古琴领域的体现,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佛教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显示出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土后,历经数世纪的发展,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冲突、融合,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世界汉诗协会苗建华/铃歌编辑

第二篇:顾城诗中的童话意象

顾城诗歌中的“童话意象”

毕节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

黄海

学号:11110801004

内容提要: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 他的童话般的诗作中洋溢着他纯净的童心。 他总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童话国度中,希望那里有彩云、有湖泊、有一片纯静的天空,能够容纳沾满尘埃的心灵。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

关键词:

童话诗人

创作阶段

童话世界

孩子视角

正文: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顾城的诗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孩子的固执来憧憬美,去构造一座诗的童话花园,并以此表达对人类的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希望每一时刻都像彩色蜡笔一样美丽,用诗来弥合世界的一切不公平,不和谐,不圆满。顾城成为“童话诗人”,他的心理机制对他的创作追求与诗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天赐予他一颗充满灵气,朴素活跃的童心,而且在顾城童年时代他就因十年**就被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这使他得以逃避和掠过现实这一令人惊恐的世界。早在文革初期,顾城就已经“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眼睛,躲开喧嚣,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有人只有天籁的世界。”他曾固执地说:“我是在一片碱滩上长大的孩子。”“我是个放猪的小孩,没受过教育”他忘情于无忧无虑的童年和自在的自然,并使记忆固执地停留在那个时代。由于他一直有意无意地游离于人群、游离于社会,他的心理层次中具有主观性、幻想性的下层仍然没有被现实层所压迫,从而导致上下两层的混成。在王国里,他永远是一位拥有不衰童心的“王子”。就是凭着这不衰的童心,他的成功早已据有先天的优势了。

走进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不难发现,“孩子”的愿望遥远地处立在灰暗现实和苦难人生的对岸。童话的纯净、美好和梦幻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那个“世外桃源”。事实上,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样,都是诗人避世愿望的艺术伪装。顾城创造诗歌童话的实质与陶渊明创建“世外桃源”的实质很相似。根椐王安忆回忆,“顾城从小时候就想要一块地,然后在上面耕作”。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顾城自己去种菜了。“他每天扛着锄头去开荒,锄子扎进泥土又翻起泥土的一瞬间,他喜不自禁。”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精神不能存放在现实的“田园”中。于是,像陶渊明那样,在逃离现实后,诗人必须在诗歌中开辟一片存放本我的“田园”。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就是诗人独出心裁开辟出来的种植自我精神的“田园”。

顾城诗歌创作可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69~1974)、 “文化的我”(1977~1982)、“反文化的我”(1982~1986)、“无我”(1986~1992)。“自然的我”时期是诗人的外部生活最黑暗的时期。父亲受红卫兵冲击,一家人随父亲关进牛棚接受改造。诗人童年、少年的人生经历中分布着太多的心理阴影,形成顾城少年时期的忧郁情结。但从小就接受诗歌熏陶的温暖湿润的家庭文化环境,开启了顾城的灵性,让他不仅学会用“孩子”那双“黑色的眼睛”来感知世界,还学会了用自己的心灵去和世界对话。而当时的社会粗暴地拒绝与他对话。世界中只有大自然才像母亲一样,可以平静、平等地倾听他的心声。这个时期,顾城的诗歌大都是写大自然的。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表达了诗人追求回归自然的热切愿望。《我赞美世界》这首诗就表达了诗人这一愿望和追求。诗人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和花朵的诗来赞美世界。又把月亮当作一枚卵石,把星群当作散落在黑夜里的细小的金沙收藏在自己的诗里。还把全天下的海洋、高山、平原、江河,把七大洲的早晨、傍晚、日出、月落,从生活中,睡梦中,投入思想的熔岩,“凝成我黎明一样灿烂的——诗歌”。 在《生命幻想曲》里,诗人表示:即使“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诗人认为:“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北岛呐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顾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在国外接受采访时,他曾专门对“童话”作过解释,他特别强调这个“童”是李贽“童心说”的“童”,指未被污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儿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诗中住着“不会流泪的眼睛”,“天空和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它们拥有“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黑夜”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象征。“黑”是一种反面的力量,是诗人灵魂压力的来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社会、现实对我的异化,使我的眼睛也变黑了。而“我”又被夹在“黑夜”与“黑眼睛”两个意象的中间,“我”受困受伤害的状况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但诗人却表态,“不用说了,我不会屈服”。这已经体现出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但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本来就没有光明,诗人却偏要固执地在“黑夜”里寻找光明。这就陷入了自身逻辑性的背反。悲剧的美就在这里诞生。诗人笔下的“光明”可以是现实的光明,也可以是诗人理想中的光明。当在现实中找不到光明时,诗人就自然而然地站在现实生活的遥远的对岸,以自己的梦幻为材料,编织理想的光明。这就是诗人为什么在“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的时代里会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的心理动机。“黑夜”的现实对顾城心灵的过度挤压,迫使诗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逃离现实,“出世”的民族无意识在冥冥中不断呼唤诗人的灵魂回归自然。外部势力的逼迫和内心的无意识愿望的痛苦呼唤,共同把诗人推向现实生活的苦难边缘。生命的悲剧意识,促使诗人沿着陶渊明式那种“田园”式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走进自然,走进梦幻,走进超验的感觉,并用自然、梦幻和超验感觉中的意象,在现实生活的中编织一个纯净的诗歌童话,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一个精神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江晓敏.顾城.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江晓敏.新诗评论.中国文学出版社.

3江晓敏.生如蚁美如神.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第三篇: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

浅谈李白诗中“山月”意象

摘要:李白诗中很喜欢描写月亮,尤其是对山月情有独钟。在李白一生的游历中,作者最留恋的还是故乡山景中的那一轮明月。在诗人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之时,伴随诗人的还是那一轮山月,山月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山月代表着蜀人精神,山月能疏解诗人内心的郁结。

关键词:山月特点情感

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李白众多的写月诗中,写的最多还是山月。李白对人杰地灵的故乡感情深厚,他一生都在流浪,但对故乡的思念热情不减。峨眉山月照耀着沧海,照耀着秦川,照耀着黄鹤楼,照耀着长安陌,照耀着吴越――总之,峨眉山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一、李白笔下山月的描写特点

1、或随或伴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有了山月的陪伴,作者再也不觉得孤独。也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似乎月亮也可以净化诗人的灵魂。

2、或圆或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在空中半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月亮的倒影,清幽而静谧,韵味醇厚。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3、或近或远 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赠秋浦柳少府》

夜晚引来山月,伴着月亮的清晖纵酒醉酣。山月离人很近,似乎伸手即可触及到。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边畅饮边欣赏月色下的庐山美景。站在月下观月景,近。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个“望”字道出山月离诗人很遥远。

二、李白山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1、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此诗中的月乃是秋月,此时的月并非圆月而是“半轮”。诗人即将远行,

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诗中,即使这半轮月对作者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近

赏的了。诗人的情绪因惜别而神伤。在看这夜色中,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天际

的明月,月光又投射到水中,随江而流,一展千里。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

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山水。那空中半挂着的半

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

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醇厚。

诗人似乎要将这峨眉山月所象征的蜀人气骨深刻的留存在记忆中带往异

乡。惜别神伤中又蕴含着一种悲壮。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

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2、 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

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

烘托。

李白在写这首诗时仍然羡慕富贵,不甘于想伯夷、叔齐那样的寂寞消极。

但目前没有到手的希望,他就拼命的喝酒、赌博。。在诗人求仕不成后,明显

的便流露出了失意之情,诗中出现明暗色调交替糅合。诗人狂妄中的痛苦跃然

纸上。

3、 蕴含着作者磊落峻洁的人格、旷达胸怀寂寞的内心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峨眉上月还照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人对于峨眉山月拥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是故乡,在李白的心中

这山月还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诗中峨眉山月的清光是如此广大,似乎凌驾并俯瞰着这帝都。这光明的广大的傲兀的山月为什么独独照耀着这送别的两人呢?李白是想以此诗委婉的劝诫应诏帝庭的蜀僧:做人做事要像有一种如山之清峻月之清明的磊落峻洁的人格。

此时的诗人虽然蒙冤,但这颗清明的赤字之心仍然高远,诗人满身的傲骨任谁也折不断。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此时的李白沉醉于美景之中,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诗中尽显诗人天真之风貌,洒脱不羁。李白步月而归,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与饮酒雅兴中流露出寂寞之感。

4、体现作者关心国事和人民命运的激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李白站在征人的角度,看到的月亮不是落下去的而是升起来的。征人东望,两地相思。李白这样写不仅情思遥深,而且开宕苍莽:天山渺绵,云海苍茫,在这天之边、云之头,明月升起,将清辉播撒——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月光撒播得如此开阔,带有如此苍茫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白诗文选》 李白著 阮唐明 阮文娜选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10

2、、《李白诗选评》 赵昌平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

3、《李白传》李长之著 东方出版社 20

10、11

4、《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范雅编著 武汉出版社 20

11、12

5、《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唐)李白、(唐)杜甫、(唐)白

居易著 杨云芳编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10、12

第四篇:浅析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

论文提纲

1、陆游的生平及思想对其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影响。

2、陆游生活的社会背景对其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影响。

3、陆游诗歌中爱国主题的表现方法。

4、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5、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的独特特点。

【内容摘要】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关键词】陆游 爱国主义 忧国忧民 舍生报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亘古不变的旋律,向来备受人民关注。在文学领域,爱国主义也早已成为评判作家思想性的一个重要原则。陆游的诗歌无不渗透着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因而享誉千古。

陆游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有的感时伤怀抒发感情,有的描绘祖国壮丽山河,也有的反映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或凄美爱情等。这些作品或气势恢宏或感情炽烈,然而在这些内容丰富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感情贯穿其间,那就是收复失地,御辱强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陆游为被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主义之情是陆游诗词作品的主旋律。

一、陆游的生平及思想对其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影响。

陆游出生时,正值女真大举南侵之际。靖康之难后,为避兵乱,随家人逃难,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时期。“儿时万死避胡兵”(《戏遣老怀》)的惨痛经历,

及家族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产生了抗敌御侮的爱国理想和“少小遇伤乱,妄意忧元元”(《感兴》)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于是从儿时起,陆游便发愤立下了英雄誓愿:“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壬子除夕》)。陆游出生在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空气的仕宦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父亲陆宰是位著名的藏书家,也是个有爱国思想的官员。他以国愁为念,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家谈论国事,斥责祸国殃民的昏君赃官。这对陆游的爱国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誓愿。

总之,陆游的一生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自记事起,目睹的是金兵对中原的践踏肆虐,百姓无奈的背井离乡;耳闻的是父辈们救国救民的爱国言辞,使得陆游的思想较早的定格在忧国忧民、舍生报国之上。此外,陆游的个人修养是很严格的。强烈的是非观,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爱国先驱为自己的楷模,在个人生活上的严格要求,以及从前辈诗人的篇章中汲取的滋养,都是陆游具有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保证。

二、陆游生活的社会背景对其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影响。

陆游生于宋徽宗赵估宣和七年(1125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冬(1126年)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徽、钦二帝被俘,葬送了北宋一百多年的江山。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直秘阁,京西路转运副使,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陆游少儿时代跟随父亲辗转逃难,饱经战乱,耳闻目睹的是金人兵马的肆虐践踏,人民流离,山河破碎,父亲及长辈们的慷慨陈辞。国破家亡的耻辱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烙印,父辈们宁死救国的精神给他种下爱国思想的种子。他就是在这种充满爱国思想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全身的血液中无不奔腾着爱国主义的细胞。陆游所处的时代,金兵侵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这种奇耻大辱,是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所不能容忍的。雪耻御侮,收复失地,是爱国志士的抱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人民的爱国思想。这种思想出现后,必然要反映到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来,于是,慷慨悲歌的爱国热情,代替了酣歌醉舞与柔靡香艳的诗歌情调。陆游就是这类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呼吸着时代

的气息,以独特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幼年流离失所,四处漂泊,受到过爱国主义思想的强烈熏陶。成人后他在政治上受到了种种挫折,这些经历更加激发了他的壮志爱国热情,他66岁退居山阴,过着近20年的清贫生活,写了许多闲谈的诗篇,但他笔下的草木山水,梦昔抚今,都寓意着爱国、爱人民的深情。

三、陆游诗歌中爱国主题的表现方法。

1.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诗歌中,或直抒胸意,或含蓄寄意。

在陆游的时代,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这种奇耻大辱,是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所不能忍受的。雪耻御侮,收复失地,是爱国志士的抱负。陆游的"抱负",不是仅仅做一个诗人,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将鸣" ? (《长歌行》);到"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长碌碌!"(《融州寄松纹剑》),他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而是要据鞍杀敌,所谓"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陆游将诗歌中的爱国情怀集中表现为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读兵书》诗里就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没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说:"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书悲》诗也说:"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他始终是以为国立功,战死沙场为光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直到八十二岁,诗人还唱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豪语。这些诗句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基本国策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诗歌含蓄寄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诗中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请看《金山观日出》:"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如觉江面

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玉山、红翠、金盘、丹碧,诗人大放笔彩,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日出巨画。陆游还多次歌咏情调浪漫的海上遨游,《航海》云:"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陆游赞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陆游欣赏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涧细泉,而是罕见的石壁飞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风光的激情描绘中,征服了时空,昂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豪迈,笔势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陆游山水风光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试想,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对祖国的自然山水这么倾情吗?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山水诗吗?很显然,对祖国自然山水的倾情描绘,是陆游爱国情愫在另一方面的寄意表达。有时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诗人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诗人触景生情,情调低沉,曲折地抒发自己赤子爱国之情,从"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醉酒蜀江中,和泪下荆扬"(《江上对酒作》),到"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无不说明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

2.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也体现在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荣辱人民生活之中去。

陆游曾前后在农村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是其他的古代诗人无有可比的。与人民朝夕相处,对人民的愁苦酸辛有深切了解,其诗作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自然超越一般诗人的浮泛,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情怀。基于对一己思想行为的自审自视,陆游在扰攘不宁的人世间,寻找自我的对应体。他把目光投向了百姓,主要是那个时代的人民。在与人民的对照中,他进一步深察自我,对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

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农家叹》),全诗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善良性格,以及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残酷掠夺,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同时他还融入人民生活中去,"我是识字耕田夫",诗人虔诚地以能把自己摆进农夫的行列而感到光荣,以能够疏离原本所属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豪。他在《晚秋农家》中云:"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诗人不仅"身杂老农间",以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体验着农民的生活,而且"与世长相忘",以远离尘世的淡泊情趣贴近人民的心理。《贫甚作短歌排闷》云:"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只有切身体味农民的困苦,才能对农民抱以深切的同情,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句。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与关照,是陆游诗歌之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对普通劳动者的颂扬,是陆游诗歌中爱国情怀的又一大表现。他歌颂故乡《渔夫》的顽健,"老翁短楫去若飞,我欲从之已天际";他写农民的勤劳简朴,"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春晚即事》);他写农家小姑的爱美,"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岳池农家》)。对普通劳动者的歌颂源于陆游胸怀天下的人文精神,是其"宇宙精神"的具体体现。

诗人与人民的感情是浓厚的,也是真挚的。他关注百姓,愿与百姓同忧乐:"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村饮示邻曲》),"野人易与输肝肺"(《睡起至园中》),"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雨后至近村》)。诗人与百姓共命运、同呼吸,为百姓医疾、送药、互赠礼品,这些诗中都有记载。他忧百姓之忧,喜百姓之喜。比如单单一个"雨",他就写了无数诗。有久旱逢雨的喜悦,有大雨成灾的忧虑,有雨夜不寐的感叹。试举其中一首:"嘉古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舜天子的"韶乐"也不及"虚檐"的泻雨声,可见诗人对农民的一片深情。

陆游爱祖国、爱人民,也热爱生活。他热烈地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

出亲切淳厚而又真挚的感情,他的诗作题材也十分广泛,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无不剪裁入诗,真是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如《过灵石三峰》:"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陆游对民俗民风的热情礼赞,是陆游诗中人文精神的表现。《游山西村》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稽山行》诗又云:"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写民俗民风的还有《社日》中的社戏,《赛神曲》中的祭神等。淳朴的民俗民风开拓了陆游美好的心境,同时,也丰富了陆游诗歌的精神内涵。如果没有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人文修养,又如何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诗句呢!

3.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以幻象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上。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冷酷的现实使陆游笔下的诗歌,常以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正概括地说明了这类记梦诗的成因和内容。在这类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时象一员猛将,跃马大呼,夺关斩将:"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有时又不失书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安诸城》),有时他又象一位军师,随从皇帝亲征,不仅恢复了"两河百郡宋山川",而且"尽复汉唐故地"(见《剑南诗稿》)卷十二的诗题)。所以他说:"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书悲》)。陆游的爱国热情还往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联想表现出来。他观一幅画马,却想到:"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匹,衔枚夜度桑乾责"(《龙眠画马》)!他作一幅草书时,也仿佛是在对敌作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参看《草书歌》)。他听到一声新雁,也会勾起无限感慨:"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责"(《冬夜闻雁》)。所有这些梦思幻想,都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一种深刻表现,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总之,在陆游的诗歌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灵却不见底。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诗中的精神包含着"大我"的"大宇宙意识"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识",形成了以爱国情怀为主线,以关注人民生活二位一体的人文价值体系。

四、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敌人与投降派,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南宋后期的诗人刘克庄,虽然没有亲自与陆游学诗,但是也深深受到陆游诗歌的熏陶。刘克庄自言:“初予由放翁入”。他非常推崇陆游,说陆游“南渡而下,故为一大宗”。他的诗完全继承了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宋朝灭亡之际,遗民中不少爱国诗人更受到了陆游的感召,发生了共鸣。如:林景熙沉痛地写道:“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清代的谭嗣同,为了维新变法求得真理,不惜用鲜血作为代价,毅然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肝胆两昆仑”的壮语豪言。吉鸿昌烈士也是很好的榜样,临终前用树枝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留作近日恨。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首就义诗和大诗人陆游的《关山月》可算是一脉相承,都把国家、民族的危难视为自己的危险,真可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五、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的独特特点。

(一)、对封建士大夫来说,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的,而陆游的爱国思想则包含更多更为广泛丰富的内容。他认为:“食粟本同天下责”,“神州未复土堪羞。”着眼点不限于一朝一代,一君一姓,他在诗中还常常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祖国命运和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三军不征战,比屋困征赋。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同样不能与其热爱祖国的思想分开。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都是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认为人民最爱国,“忠言乃在闾

里间。”他的许多诗赞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给南宋军人提供情报的北方人民,就是本于这种认识,他热情颂扬宗泽的联合农民起义军;“君不见昔日东都宗大尹,意感百万虎与狼。”

(二)、对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他不仅热情歌颂,而且要投身其中。他的诗不只抒写爱国忧国的情绪,以及表示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而且声明要把生命交给这场正义战争,“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他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其他爱国诗人中都更进一步,因此反侵略战争在他笔下就表现得豪迈,雄壮。

(三)、陆游较少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和单纯报复情绪。他力主抗金是从正义的立场出发反对侵略,只要求恢复“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赵燕,布帛来青徐”的国家统一安定,而不是为了开边、扩张。他希望各族政权互不侵犯,各守疆界,和平共处,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说:“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皇,”他也不主张民族报复主义,只要求赶出入侵者。

总之,在陆游的诗歌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陆游的诗篇像一泓泉水,清灵却不见底。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的诗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关注国家统一的体系。他的诗歌对于后世,乃至世界文学宝库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游研究 》、朱东润、中华书局出版、1961 [2] 《陆游诗词赏析集》、陆坚主编、巴蜀书社出版、1990 [3] 《陆游年谱》、欧小牧.[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8. [4] 《陆游诗集导读》、严修.[M].巴蜀书社,1996.10. [5]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篇:晚唐怀古诗中的洛阳意象

试论晚唐怀古诗中与洛阳有关的意象

摘要;怀古诗是晚唐诗三大题材(历史、自然、爱情)之一,作为唐东都的洛阳自然是这些怀古诗时常提到的话题。晚唐诗人的通过对东都的感怀体现着对历史的追怀和对现实的喟叹及自己的人生哲学。

【1】

关键词;洛阳,怀古诗,意象晚唐诗

导论;经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风华绝代的唐王朝终于走向了末期,来到了晚唐,晚唐诗由盛唐之音的向外开拓生命价值转向内向反思生命价值,没有了自然大气,多了些感怀自审。更是多了些衰飒之气,尤其是在这些怀古诗中更为凸显。洛阳是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起点,作为多朝帝都,在唐代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东都。晚唐许多诗人都或多或少地和洛阳有点情缘,因此怀古诗中提到洛阳是屡见不鲜的,这些怀古诗是有洛阳的惊鸿一瞥也是晚唐文人心里的一个缩影,甚至是是晚唐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一。

一,晚唐诗中与洛阳相关的意象运用的原因

晚唐诗中说起洛阳最多是无非金谷园、牡丹花、故洛阳城、上阳宫、天津桥龙门个别还会提到洛水 。说金谷园的名篇当然要说到杜牧也是晚唐诗人的代表也是怀古诗中的翘楚,他有三篇金谷园的诗都很有名,如 《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又是坠楼人提桃花夫人庙》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和金谷怀古,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其他诗人写到金谷园的也有许凝的《金谷览古》于己的《金谷感怀》李

咸用的《金谷园》。写到牡丹花的名篇许凝的《牡丹》罗邺的《牡丹》及罗音的牡丹花》等,写上阳宫的有吴融的饿《上阳宫词》许凝《上阳红叶》包溶的上阳宫月》 罗邺《上阳宫》故洛阳城 杜牧《故洛阳城》 许浑《登故洛阳城》罗邺《经故洛城》李郢 故洛阳城》天津桥雍陶天津桥望春》 李商隐《天津西望》顾非熊《天津桥晚望》

上文提到的意象在古代洛阳是最具代表的。说到金谷园当然是与说石崇有关。在中国历史上石崇是富豪的象征,他骄奢淫逸,甚至流传着与王凯斗富的恐怖故事,金谷园是石崇的别墅,园内极尽奢华,繁荣富丽,盛极一时,及至石崇失事,爱妾绿珠为他坠楼而死,后来更是后来骚人墨客赋文作诗的由头,到晚唐时荒废的金谷园,就像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一样“繁华事散逐香尘”了,因此,本来就被晚唐之前的诗人津津乐道的金谷园在晚唐的怀古诗也并不少见,并增添了一份对所处时代的感慨之情。

上阳宫指唐东都洛阳宫殿名,为唐高中时所建。高宗与武则天常居于此,玄宗与杨贵妃等也多次居此。宫殿规模宏大,华丽壮观。是历史上有名的行宫之一。故洛阳城更是东汉曹魏、西晋时的国都洛阳城,更是全国政权和的中心。天津桥始建于隋,隋唐时,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十分繁华。著名的“天津晓月”为洛阳古“八大景”之

一。就是牡丹花也是雍容富贵的象征。

二,与洛阳有关意象的审美心理及文学特点

1昔盛今衰的感伤

上述的这些意象都是古代洛阳繁华富丽的象征。洛阳曾为几个朝

代的政治中心,更是唐代的两个经济中心之一。当然是当时文人的主要活动地。昔日的盛景经过唐王朝几百年历史的漂白,以为陈迹,只留下那些残宫旧迹留给晚唐的文人凭吊。当于武陵时中的古来名与利,俱在洛阳城,变为许浑笔下的“禾黍离离半野蒿时”晚唐诗人不由得产生了抚今追昔,对比失落之感。为东都的洛阳城的兴衰正抒发这种感情的最好突破口。

2内心世界的凸显。

晚唐诗歌由盛唐的向外开放性转向向内对自我的审视和挖掘,这一点在怀古诗个人这是,以写到洛阳的怀古诗为例。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表面上看是写汉文帝不注重人才,其实是在借贾生的典故来抒发自己不被朝廷重视的郁闷心理。在这里,作者个人的内心活动已近凸显。再例如韦庄的那首有名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游子他乡老,。。。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作者把洛阳拟人化,通过对洛阳的追忆,体现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及无限缅怀。

3借古讽今的忧患意识

杜牧见故洛阳城“一片宫墙当道危”的时候,思考后汉的“党锢”“清谈”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这种思想具有深刻的批判意思。当然这也是很多怀古诗的基本思想。但是在晚唐,社会矛盾加剧,党锢之争尤甚,杜牧以洛阳为例。来申明自己的思想体现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宿命和无奈的朝代末意识。 杜牧说,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许浑说“兴亡不可论,自古谁东流 皮日休说,预知豪

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这些思想无一不透露着宿命和无奈的朝代末意识,面对历史无可遁逃的兴衰宿命,无可奈何同样是无可遁逃的。一切都像逝川的水,连孔子都不得不感叹。这些诗人透着对洛阳逝去的繁华景象悲慨着逝去本身。他们深知朝代就要完结了,这是他们都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以宿命感更加深刻。

5人生空悲意识是杜牧的“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其前尘旧梦不过是一缕香尘般消散了,没有痕迹,流水,春草又怎么能生发出承载历史的深情。还是于武陵的“浮世若浮云”那种找不到自我的空泛意识。世界意义人生价值仿佛在诗人心中渐渐退去,留下了意义的空泛与悲哀,世界意义、人生意义的迷失的生命困惑感是晚唐晚唐诗深刻性的代表。

结语;晚唐诗绝对不唐诗的衰败,而是唐诗的又一高峰。晚唐诗通过对怀古这一主题继承和发扬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代意识。在这里我们选择与洛阳有关的晚唐怀古中的意象,探讨了晚唐怀古诗的文学性和审美心理。

注释

参考《中国文学史》张培恒。骆玉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

九都诗韵王文超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方合同书范文下一篇:通达信看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