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2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较为滞后。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为薄弱。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为平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是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实践

摘 要:科学发展观本身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将有助于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着力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对科学发展观与“宜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时,须在历史唯物主义所指出的: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逻辑起点上进行考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本身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内涵,遵循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将有助于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下文简称: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

本文以“论科学发展观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实践”为主题,目的便在于:针对“宜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实现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目标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二、科学发展观与“宜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在机制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指向下少数民族地区物质生产的改善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来理解科学发展观,不难知晓:建立在集约化生产方式上的现代工业,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由于技术的提升而被节约;同时,也应技术的提升而被替代。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代际传承才成为可能。在地区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实现了产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产业外部之间的和谐性相统一,有效避免了由于资本的驱利性而对地区自然资源的滥用。社会总劳动时间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劳动部门。这样,就能克服因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带来了“马克思就业陷阱”。

(二)科学发展观指向下物质生活的优化

同样,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可知: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却是生产的内在规定。上文,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指向对于物质生产领域的要求;同时,该要求自然就决定着现实的物质消费。当然,物质消费对节约的要求,又推动着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绿色演进。伴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绿色生活理念的推广。现实的生活状态,必然从观念上引起人们在内心世界的愉悦;内心世界的愉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有能通过群体间的互动,逐渐演化为总体的精神面貌。

三、科学发展观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一)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集约化生产模式,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而实现。根据《资本论》第一卷所论述的:将产品生产流程中的不同部分进行划分,将其集中在一定的工作范围进行分工、协作。此时,由于集中使用统一的生产资料,而促进了生产资料的节约。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可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节约。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建构“宜居”城市时,就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在关联产业间,形成有效的分工与协作。

(二)积极的就业引导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造成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一方面,通过单位劳动力推动更多的机器设备,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马克思就业陷阱”逐渐显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有关部门应通过“城乡统筹”试点的契机,大力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即,服务业。由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可知:失业所造成消费能力的限制,将极大地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观念上对“宜居”的体验;并且,消费的限制又作为生产的内在规定性,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根于本区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自身习俗的影响,在发展地区商品经济方面阻碍较大。因此,若要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唯有植根于本区域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该项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家庭户为节点,拓宽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致富渠道。

(四)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新村

上文已经指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向下,实现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的优化。这种优化形态,可以被理解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新村。环境友好型新村的构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绿色、环保,夯实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基础。从而,不但在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满足了“宜居”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的需要。

综上所述,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积极的就业引导、植根于本区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环境友好型现代新村等环节的作用下,必然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奕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0-12.

[2]沈小妮.推动深圳创建宜居城市[N].深圳商报,2011(2).

(作者單位:王香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吴 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经大学马列部)

作者:王香玲 吴洁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摘要]我国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较为滞后。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为薄弱。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为平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是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生态环境 教育措施

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生态环境具有环境容量低、承灾能力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脆弱性特征,突出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和土地石漠化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滇、黔、桂3省(区)为例,据测算,3省(区)有石漠化土地约28万平方千米,占3省区总面积的35%左右,直接受石漠化问题威胁的人口达3000万以上,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5%以上。

由于人口压力、贫困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加之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人为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为平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管理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环保意识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环境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道德观念。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环境教育是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教育法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了环境教育设想,会议制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试行草案)》中要求设置环境保护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此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了环保专业,并逐步形成了各种层次的环保人才培养体系。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教育做了原则上的规定。1992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教育宣传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要面向21世纪,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高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欧洲,环境教育不仅在大学里受到重视,许多研究所和非政府组织也十分重视开展环境教育。199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总部的教育部门与伦敦南岸大学合作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硕士研究生远程课程”,将环境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之中。澳大利亚的格利福士大学提出了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教学环境管理环节。俄罗斯的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生态环境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环境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针对高校环境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教育特点和实施体系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高校环境教育的内涵和目标、高校构建环境教育体系的重要性、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环境教育。落实和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培养当代高校生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从而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生态环境教育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高校环境教育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在学校环境教育中相对重视对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而轻视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地位还未被提高到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日程上来,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滞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左右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学校总招生人数的99.15%以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并通过他们产生影响,实现本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相应年龄或教育年限所应掌握的环境文化。国际环保组织Tbilisi宣言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四个目标,即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目标的制定,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首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教育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有机地结合,判断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目标定位问题、教学内容的选定;其次,考虑到高校环境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社科性的综合与交叉,特别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社会背景的融合,结合文化哲学、社会和政策的理性思考,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环境教育面临的问题;再次,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高校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学生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状况。了解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环境科学内容多、范围广,并且正在渗透到其他学科,在目前环境状况下,培养基于专业知识融和环境科学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对当代高校生甚为重要。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遵守环保法规的文明行为。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后代,我国保护环境的各种法律相继出台,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要把环境法律作为学习环境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形成正直、豁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和敢于为集体、为他人献身的精神。

(二)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

高校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是普及环境意识观念,渗透环境科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由于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当代高校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环保教育,影响了其环保意识的形成;没能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环保人格的基本塑造;当代高校生没有将环境保护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品德。高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缺陷是没有将德育这条主线贯穿其中。因此通过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加强高校生的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养成“绿色”的人格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高校环境教育要有实效,应以德育为主线,帮助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陶冶其情感,锻炼其意志,训练其行为习惯,培养知行合一的品质,才能促进高校生在掌握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品德,进而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推动环境的改善。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施途径,需通过相关研究。构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并设计相应的实施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相应的高校环境教育方法体系,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目标,进而探讨其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施途径。这些步骤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框架,见图1。

生态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任,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应该发挥作用,从大局出发,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将生态环境教育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培养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责编 郝 勋)

作者:陈思源 程胜龙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职业和民族两个基本点,探寻符合院校实际的校园文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和优化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注重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坚持主流文化为主导,不断展现民族风采,切实把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民族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历来是社会文化生活中最丰富、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格调高雅,蓬勃向上,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色彩,充满着青春活力,有利于塑造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格品德。然而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不和谐的校园现象也时而浮现我们的眼前。如有的学生沉醉于烟酒,有的学生迷恋于谈情说爱,有的学生嗜好于网络游戏等等。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在相对封闭的民族地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着硬件设施不足,物质文化贫乏,简单照搬或模仿发达地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对人的关心、关爱和关注。要求在发展中尊重人、依靠人、塑造人、解放人、发展人、为了人。民族地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不断探讨和创新,寻找出一条既要符合科学发展理论,又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校园文化发展之路。

1 以人为本,规范和优化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它既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制定得是否合情、合理、适用,对规范学生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只有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出发,做到情、理、法有机的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去遵守执行,并规范于思想行为之始终。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提高。

一是对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由于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现代企业对员工最重要的要求是“两种精神”(团队精神与敬业精神),“两种能力”(专业能力与学习能力),要求员工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所以高职院校特别是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二是以人为本,创立有效的制度体系。首先,要求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管理制度的期望目标必须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具体要求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操作施行简洁方便。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内容融入到管理思想之中,用激励手段,凝聚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行为,体现学校的价值准则。其次,要求规章制度具有严肃性。制度一旦形成,就必要依章办事,发挥应有的功效。任何制度贵在严,严格才有实效,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我们必须依法治校,依制度治教,严格管理。再次,要求规章制度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涉及相关事件的处理一定要按照制度规定程序,掌握适当的时机,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否则,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规范管理,建立教育激励机制。一项好的制度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这是制度的导向功能。同时,要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的和精神的鼓励。只要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就要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以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推优评奖,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的进取精神和事业上的不懈追求,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是加强高职学校对外办学制度建设。按照高职办学规律,规范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面的科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积极吸收企业专家、顾问,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促进各专业更加符合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与英国桑德兰城市学院的合作办学,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交流,与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建立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等办学模式,大大促进了高职学生思想、学业和精神文化的全面提高。

2 精心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尽管校园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区域特点、民族特色、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精髓,将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建设的基础载体,通常所说的硬件文化。它们不是冷冰冰的建筑群体,而是人文、观念的“形象代言物”。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建筑群体、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由于增加了民族元素,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学术气息得到了充分融合。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文化建设的客体,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主客双重角色的统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与和谐的境地,那你就要创造环境与言语的和谐关系”。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小则校徽、校标、学报画册、校园网络、宣传标语、指示标牌、信封稿纸以及交通工具等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味,即使是学院的一个通知、喜讯也应收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大则一座建筑物,一处景观,它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实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在作品构思、人文特点、园林绿化与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追求其物质效果和文化品位。正确处理好建筑与设景、区域的“动”与“静”、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等关系,做到“无一物不景,无一景无用”。在环境设计上也要体现民族特色,使其别具一格,独显风韵,体现校园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魅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浓厚的民族气息,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教育于景物之中。

此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育目标,突出体现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和实际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上,科学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和条件,将成为校园“硬件文化”的必要。同时,高职学院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模拟实验实训系统、数字化图书阅览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建设步伐,并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为推行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注重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师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其校园精神文化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切不可人云亦云,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广泛开展具有民族气息和高职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加强校风建设,规划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新布局,突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学校独特的一种风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各行各业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校风建设必须体现这一思想,并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尊重实践过程、完善实践内容,提高实践效果”的办学理念,做到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形成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整合资源,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开展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实践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已任,在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积极健康的校园思想文化方面下功夫。密切注视校园文化的思想动态,瞄准社会热点,并适时的应用形象化辅助手段,将广大师生萌发的阶段性热情转化为长久性的崇高思想。例如,紧密围绕形势任务教育,采取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活动方式,从灵魂深处激发师生的思想热情。运用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分析、解答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热点大家谈”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职业能手”竞赛为契机,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

创新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渗透性和导向性。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条件虽然相对贫乏,但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思想,挖掘民族精华,创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结合。贴进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大众化、精品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要注意挖掘企业的潜能,力争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借助社会力量,与企业、社区、媒体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格局,提高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增强其影响力。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学生社团(协会)是广大学生由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一切有益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应发挥行业特点和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势,打造出具有民族气息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在活动方式上,要采取“内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加强学院与系部的配合,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照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精品。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立足职业和民族两个基本点,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展现民族风采,真正把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作者:雷德荣 李 华 赵常俊 袁 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网络文化论文下一篇:会计教授会开展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