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保障学期末

2022-08-26

第一篇:电大社会保障学期末

电大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指导

三、简答题

1、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市场观念与传统观念有何不同?答:以销售为中心的推销观念产生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数量增加,许多商品供过于求,竞争加剧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急于将产品卖出去而以强化或高压推销的手段来销售那些积压和销售不畅的背景。

市场营销观念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继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观念。

现代市场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区别在于:(1)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以产品为出发点,新观念下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2)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主要用各种推销方式推销制成的产品,新观念下则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整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3)营销活动的着眼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的目光短浅,偏向于计较每一项或短期交易的盈亏和利润的大小,而新观念下企业除了考虑现实的消费者需要外,还考虑潜在的消费者的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同时,求得企业的长期利润。

2、简述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答: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发展壮大为核心,经常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和老产品的新用途,扩大生产规模,产品销售量和利润增长超过市场平均速度,主要有(1)密集性增长策略:有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三个途径;(2)一体化增长策略:主要有前向、后向和水平一体化三种形式;(3)多角化增长策略:有同心、水平、复合多角化。

3、分析企业经济环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P51)个人收入包括哪几部分?各自的含义如何?答:经济环境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收入、消费状况、消费者的储蓄和信贷、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业状况、物质环境状况。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之后所得的余额;(2)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当中有相当部分要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食物、燃料、,衣着等各项开支。用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这部分必要的支出,就是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个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研究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

4、企业面对环境威胁的对策有哪些?答:企业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威胁的对策主要有:对抗策略、减轻策略、转移策略。

对抗策略(抗争策略)是企业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限制或扭转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发展。 减轻策略(削弱策略)是企业力图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策略以降低环境变化威胁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程度。

转移策略(回避或转变策略)是企业通过改变自己受到威胁的主要产品的现有市场或将投资方向转移来避免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威胁。

5、什么是相关群体?(举例说明)相关群体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答: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分为参与群体和非参与群体。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向消费者展示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供人们选择。

(2)相关群体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帮助消费者在社会群体中认识消费方面的“自我”。

(3)相关群体的“效仿”作用,使某群体内的人们消费行为趋于一致化。

(4)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或意见领导者)”,有时有难以估量的示范作用。1

6、简述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的含义。答:市场领先者是指行业中在同类产品的市场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是行业的“标尺”,在产品开发、价格变动、促销等方面处于领先主导作用。

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处于第

二、第三甚至更低地位的企业。市场挑战者即在市场上居于次要地位,但不安于现状,向领先者挑战,争取取而代之的企业。市场跟随者是安于其次要地位,参与竞争但不扰乱市场局面,力争在“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的企业。它的首要思路是,发现和确定一个不致引起竞争性报复的跟随策略。

市场补缺者是指精心服务于总体市场中的某些细分市场,避开与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竞争,只通过发展独有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来寻找生存与发展空间(占据有利市场位置Niche)的企业。

7、市场补缺者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一个最佳的补缺基点应具备哪些特征?答:市场补缺者取胜的关键是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一个最佳的“补缺基点”应具有以下特征:⑴有足够的市场潜量和购买力;⑵利润有增长的潜力;⑶对主要竞争者不具有吸引力;⑷企业具有占据该补缺基点所必要的资源和能力;⑸企业已有的信誉足以对抗竞争者。

8、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是什么?(要能够就不同产品提出不同的细分标准)(P132) 答: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心理因素、购买行为。

9、三种目标市场策略的概念、优缺点。(P137)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应考虑哪些因素?(P139)答:可供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有(1)无选择(差异)性市场策略:以整个市场为目标市场,用一种商品和一套营销方案吸引所有的消费者(注重需求共性)。消费者都需要且无差异(同质市场),大量生产成本小,销售费用小,可强化品牌形象。但忽略了差异,潜在失去顾客的危险,竞争激烈。适宜有广泛需求,可大批量生产的同质市场产品。(2)选择(差异)性市场策略:以整个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分别为之设计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方案,满足各个细分市场上不同的需要。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但营销成本上升。实力较强企业适于。(3)集中(密集)性市场策略:集中力量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服务。专业化经营,深入研究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节约了成本,但经营风险增大。新产品进入市场时宜采用无选择和集中性市场策略。

企业根据以下有关限制因素进行目标市场策略的合理选择(1)企业实力:大型实力企业适于采用面向整体市场的无选择和选择性市场策略,而中小企业适合采用集中(密集)性市场策略。(2)产品的自然属性:属性稳定的产品(粮食、钢铁、汽油)适宜采用无选择性市场策略;特性变化快的产品(服装、家具、电器)适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3)市场差异性大小:“同质市场” 宜采用无选择性市场策略;“异质市场” 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

(4)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新产品在介绍期和成长期宜采用无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成熟期宜采用选择性或集中性策略。(5)竞争对手状况:区别竞争对手,反其道而行之。

10、简述市场定位的程序与策略。(假如你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职员,正为一家食品公司做咨询,该厂生产一种中等档次的方便面,口感好,价格适中。你认为该厂的目标市场在哪里?如何为该产品进行市场定位?)(P140)答:市场定位是针对竞争对手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位置,据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一属性和特征的重视程度,为产品设计和塑造一定的个性或形象,并通过一系列营销努力把这种个性或形象强有力地传达给顾客,从而确定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同仁堂以百年老店、货真价实驰名中外。完整的定位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1)调查了解竞争者为自己的产品设计的形象和该产品在市场上实际所处位置(2)调查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哪一属性和特征最重视极其评价标准、了解途径(3)在开发产品中据前两项信息为产品设计和塑造某种个性或形象(4)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组合)把这种个性或形象强有力地传达给顾客。市场定位策略一般有(1)避强定位策略;(2)迎头定位策略。

对于中等档次方便面的目标市场,一般应在学生和工薪阶层的群体中寻找(由于本题资

料不够充分,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十分具体,只要思路正确即可)。关于市场定位,从步骤和策略两个方面回答即可。只要其论述清晰合理,体现出以下所归纳的课程中所学的基本原理。

11、产品的整体概念五个层次的内容是什么?答: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产品应当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任何产品,都应包含着以下5个层次:(1)核心利益。这是最基本的层次,即顾客真正需要的基本服务或利益;(2)形式产品。这是产品的基础。指产品的有形部分,也叫有形产品,实体产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3)期望产品。即购买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4)延伸产品。也叫附加产品、引伸产品。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5)潜在产品。即具有变化与改进潜质的产品部分。

12、产品组合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品组合策略是制定其他各项决策的基础。企业必须对制造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做出正确的结构决策,使企业的产品组合独具特色,并通过不断调整保持最佳状态。产品组合调整策略一般有以下类别:(1)扩充产品组合策略。即开拓产品组合的广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实行更多品类或品种的生产或经营;(2)缩减产品组合策略。即削减产品线或产品项目,实行更少品类、更专业化的经营。以利于企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营销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3)产品线延伸策略。是指全部或部分的改变原有产品的市场定位。

13、企业的品牌策略有哪些?答:企业的品牌策略有:有品牌与无品牌策略;制造品牌与销售品牌策略;家族品牌策略;单一品牌和等级品牌策略;更新品牌与推进品牌策略。

14、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适宜的营销策略。答:产品处于试销期的特点:(1)生产不稳定,生产的批量较小;(2)成本较高,企业利润少(甚至亏损);(3)消费者对产品尚未接受,销量增长缓慢;(4)产品品种少;(5)市场竞争少。产品处于试销期的策略:(快)(1)大做广告,扩大宣传,建立产品信誉;(2)利用品牌延伸法,发展新产品;(3)采取试用法,推广新产品;(4)刺激中间商积极推销。

产品处于畅销期的特点:(1)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利润迅速增加;(2)销量上升较快;(3)竞争者开始介入。产品处于畅销期的策略:(好)(1)扩充目标市场,积极开拓新的细分市场;(2)广告宣传的重点转向厂牌、商标,建立产品信誉;(3)增加新的分销渠道或加强分销渠道。

产品处于饱和期的特点:(1)购买者一般较多;(2)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3)销售数量相对稳定;(4)成本低,产量大;(5)竞争加剧。产品处于饱和期的策略:(改)

(1)稳定目标市场,保持原有消费者;(2)增加产品系列,扩大目标市场;(3)重点宣传企业的信誉。

产品处于滞销期的特点: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锐减,产品价格显著下降。产品处于滞销期的策略:(转)撤、转、攻。

15、简述开发新产品的程序。答:新产品开发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及系统的科学的程序:(1)提出目标,搜集构想;(2)评核与筛选;(3)营业分析;(4)新产品实体开发;

(5)新产品的试制与试验;(6)新产品的商品化。

16、撇脂定价策略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答:撇取(速取或高额)定价策略的条件(1)新产品比现有产品优点更显著(2)产品初上市阶段,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或早期购买者对价格反应不敏感(3)仿制品少。优点是能主动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缺点是得不到消费者和中间商的认可,易吸引竞争者。

17、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主要内容。答:相关产品是指在最终用途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等方面有关联性的产品(1)互补商品价格策略:把价值高而购买频率小的主件价格定得低些,而对与之配套使用的价值低而购买频率高的易耗品价格定得高些。刀架与刀片,汽车与零配件,饮料生产线与浓缩液。(2)替代商品价格策略:提高热销产品价格,降低趋冷替代品价格。

18、说明各类型购买行为的特点,并分析对各类购买行为企业应当采取的营销策略?答: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复杂程度(花费的时间多少和谨慎程度)和产品本身的差别性大小分类:(1)经常性购买(惯例化反应行为):是简单、需多次购买的行为,企业除了研究消费者的爱好外,注意保证商品质量、存货率和价格的稳定,还要通过广告、促销吸引消费者;

(2)选择性购买(有限解决问题) :消费者对产品有少量不完整信息,但有风险感,企业应该通过广告和促销适时传达新品牌信息;(3)探究性购买(广泛解决问题):消费者对所需商品(价格高)一无所知,既不了解性能、牌号、特点,又不清楚选择标准和使用养护方法。企业要找出并针对潜在消费者介绍本企业商品知识及特点,是消费者建立具体牌号商品的信心。

19、消费者购后评价的意义及企业在这个阶段的营销策略。答: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购买的决策过程还在继续,即他要评价已购买的商品。企业营销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它关系到产品今后的市场和企业的信誉。企业营销应密切注意消费者购后感受,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不满,提高满意度。如经常征求顾客意见,加强售后服务和保证,改进市场营销工作,力求使消费者的不满降到最低。

20、比较尾数定价策略和整数定价策略的不同功用?答:尾数定价策略和整数定价策略都属于心理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是据“缺额原则”即针对消费者对一般商品求便宜、怕上当的心理,尽可能在价格数字上不进位,使其价格的尾数为零头,以使消费者产生价格低廉和卖者计算精确、价格公道的感觉。适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选择较多的商品。

整数(声望)定价策略是企业在消费者购买比较注重心理需要满足的商品时,把商品的价格定为整数,给购买者以心理上(提高商品的身份、便于结算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满足。适于名牌、名店及需求价格弹性不高的商品。

21、简述企业如何根据有关影响因素为其产品选择适宜的分销渠道?答:要确认企业内外部限制条件为其产品选择适宜的分销渠道(长短宽窄):(1)产品条件(价值、时尚、使用和经济生命寿命、体积重量、技术服务、用途、季节性)。(2)市场条件(目标客户类型和分布、潜在顾客的数量、购买数量、竞争状况)。(3)企业自身条件(规模和实力、地位和声誉、经营管理能力、控制渠道的要求)。另外考虑消费者购买不同产品时接近渠道的习惯,企业产品组合、市场营销组合。如统一低价渗透策略,以快制胜的产品策略等对渠道决策提出要求。

22、选择中间商数目的三种形式。答:中间商数目选择有三种形式:普遍性(密集性)销售(针对价格低廉无差异性的日用消费品和标准件,人们要求购买方便);选择性销售(特约经销等适于选择性较强、专用性较强的零配件和技术服务要求高的产品);独家销售(新产品、名牌产品、特殊性能和用途的产品)。

23、网络营销主要有哪些职能?答:网络营销的职能有:信息收集、发布、销售促进、销售渠道、顾客服务与顾客关系、网址推广。

24、什么是促销组合?企业促销的几种主要方式的优势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企业促销组合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答:促销(销售促进)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将产品或劳务的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购买,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一系列活动。其本质是信息沟通。促销组合(促进销售组合、营销信息沟通组合)就是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目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种促销方式进行选择、编配和运用,使企业的全部促销活动互相配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以顺利实现促销目标。企业促销组合的主要方式有

(1)广告(单向沟通):公共性(大众传播行为,传播范围广),渗透性(可反复运用),放大性,非人员性。(2)人员推销(双向沟通):与公众群体面对面,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培训人员费用大,直接反映,不适于广泛的分散的销售活动。

(3)公共关系(单向沟通为主):可信度高、没有防卫、新奇。

(4)销售促进(单向沟通为主):各种鼓励、试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短期刺激。能引起注意、提供诱因、强化刺激。(5)直接营销(邮寄、电话、传真、电子邮箱、互联网)非公众性、定制性、及时性、交互反应。

确定组合时应考虑因素:产品类型与特点;推或拉的策略;现实和潜在顾客的状况;产品经济生命周期阶段。

25、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步骤。答:企业进行沟通及制定促销组合时的步骤主要有:(1)找出目标接收者;(2)确定沟通目标;(3)设计信息;(4)选择沟通渠道;(5)制定促销预算;(6)确定促销组合

26、产品管理型组织和市场管理型组织各有什么优缺点?答:产品管理型组织是在一名总产品经理的领导下,按每类产品分别设一名产品线经理,在产品线经理之下再按每个品种分别设一名产品经理,负责各个具体产品。其优点是(1)产品经理能将产品营销组合的各要素较好地协调起来;(2)能及时对市场问题做出反应;(3)不重要产品不会忽视;(4)为培训年轻管理人员提供了机会。缺点是:(1)产品经理权力有限,易产生冲突;(2)产品经理在产品以外的业务不够熟悉;(3)所需费用较高;(4)品牌经理任期短影响产品长期优势的建立。

市场管理型组织由一个总市场经理管辖若干个细分市场经理,各市场经理负责自己所管辖市场发展的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及顾客开展一体化的营销活动。缺点是权责不清和多头领导。

27、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性?答: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的特性有:无形性(本质特征)、不可分离性、可变性、不可储存性。

28、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相比有什么特点?答: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营销的延伸和应用,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同国内营销的基本原理无多大差异,但有特殊性:(1)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要承担更多风险;(3)须考虑的因素的侧重点不同;(4)营销管理不同。

29、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各种策略的优缺点?答:产品策略是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中心环节,主要有:产品延伸策略、产品调整策略、产品创新策略。产品延伸策略(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名牌产品及能形成国际消费时尚潮流的产品)可获得规模效益和树立产品的国际市场统一形象,但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较差。产品调整策略能增加产品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但增加了成本费用。产品创新策略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对消费者吸引力大,但投资大、风险大。

第二篇:电大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 )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B)

A.价值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

2.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B)

A.需求量大于供给量B.需求量小于供给量

C.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D.需求量与供给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C)

A.增加4%B.增加2%C.减少4%D.减少2%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C)

A.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B.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D.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5.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

6.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 )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D.生产企业今年计划在明年生产的拖拉机

7.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

A.制度、资源、技术B.劳动、资本、资源

C.资本、劳动、制度D.劳动、资源、技术

8.产生价格粘性的原因在于:(C )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

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

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D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0.货币筹资是指政府把债券卖给:(A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个人 D.企业

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 ) 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 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 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 )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3.内在经济是指:(A )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 )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C)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B)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 A.消费 B.投资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

8.IS-LM模型研究的是:( B)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9.周期性失业是指:( 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0.汇率贬值将引起:( 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1.需求定理表明:( C)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 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 ) A.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

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

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3.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关系是:(B ) A.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B.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4.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B) A.等于零 B.等于一

C.等于无穷大 D.无法确定

5.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 )

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 B.价格管制

C.实施反托拉斯法 D.国有化

6.劳动力参工率是指:(B )

A.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C.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D.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B) A.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 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C.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D.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 8.引致消费取决于:( C) A.自发消费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收入

9.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 )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

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

A.无差异曲线

B.消费可能线

C.等产量线

D.企业预算线 3.机会成本是指:( C)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 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C)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5.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 )

A.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

B.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

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D.按效率优先的原则分配国民收入 6.劳动力总量包括:( A)

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B.总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龄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龄人口

C.总人口数

D.所有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7.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B )

A.依据当前的收入来作出消费决策

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C.依据持久收入来作出消费决策

D.在依据持久收入作出消费决策时要把暂时性收入的影响估算进去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C)

A.调节债券价格

B.实现利润最大化

C.调节货币供给量

D.调节价格水平

9.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A)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 D.加大销售量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 )

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 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5.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A)

A.垄断竞争 B.垄断 C.完全竞争 D.寡头

6.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变动:( B)

A.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 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C.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D.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

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物价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都是

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 C)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A.贴现率 B.准备率 C.货币供给量 D.货币需求量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2.(√ )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 ×)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 ×)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5.(× )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 √ )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7.( √ )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8.( √ )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 √ )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 ×)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2.(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 ×)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4.(√ )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5.(√ )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6.(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

7.(√ )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8.(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9.( √)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10.(× )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3.( ×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4.( × )一般来说,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5.(×

)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6.(×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

)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8.(×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 9.( × )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10.(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 √)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 )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不一定相等 6.( ×)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 7.( ×)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2.(×)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4.(√)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品是否有差别。

5.(×)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8.(×)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1.(√ )价格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4.(√)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5.(√)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6.(×)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8.(√ )经济繁荣与衰退的主要原因都在于投资的波动性。

9.(√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可以实现物价稳定。

10.(×)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跌了。

名称解释:

1)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81 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5 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P86 8)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P88 9)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P99 10)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P99 1)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成本:指显成本与隐成本的总和。

5)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6)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7)边际成本: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1.垄断市场: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2.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1)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P221 2)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P222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P226 4.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P234

(名词解析)帕累托标准、改进、最优

P330 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资源配置状态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按照帕累托标准来衡量”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一章

1.(名词解析)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1.公共物品:一类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

P386 2.公共资源:一类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

P386 3.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时,由于商品本身的信息不易获取,获取的方法渠道、搜集成本等原因使得双方拥有的交易信息不完全对等的状况。信息不对称一般性影响可分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P398 4.逆向选择: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P398 5.败德行为:又称道德风险,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P403 选择题:

1.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一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 B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2.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 A )。

A.富有弹性 ;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3.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系数( B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4.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 A )。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7.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B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8.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9.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无法确定。

10.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 B )项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B.电影票提价10%;C.电影票降价15%;D.电影票提价15%。

1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 C )。

正常物品;

B.低档物品;

C.吉芬物品;

D.必需品。

12.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A )来买这支钢笔。

A.12元;

B.36元;

C.3元;

D.108元。

13.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14.若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X的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 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

B.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D.必需品。

15.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B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16.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B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C.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17.下面情形表示生产仍有潜力可挖的是( C )。

A.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的任意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任意一点。

1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19.AC曲线呈U型特征是(

B )作用的结果。

A.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B.最低点;

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21.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22.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C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23.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很多,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有差别,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权,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以上描述的是(

B )市场的特征。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24.在短期内,(

A )是完全竞争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25.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C )。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必然得到最小利润; C.若获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D.不可能亏损。

26.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27.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B )。

A.提高;

B.不变;

C.降低;

D.先增后降。

28.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29.在西方经济学中,( A )市场模型通常被用来作为判断其它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高低的标准。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30.垄断条件下,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时,厂商的边际收益(

C )。

A.大于0;

B.大于1;

C.小于0;

D.小于1。

31.垄断利润属于( C )。

A.经济成本;

B.正常利润;

C.经济利润;

D.隐成本。

32.在一种只有固定成本的生产活动中,四个寡头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Q,在古诺模型的条件下,每个厂商实现最大利润,那么,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B )。

A.每个厂商生产25单位产品;

B.市场价格为P=20;

C.行业供给量为60单位;

D.以上均不对。

33.土地的供给的价格弹性( A )。

A.等于零;

B.无穷大;

C.小于1;

D.等于1。

34.生产服务源泉的供求是指( B )。

A.买和卖生产服务本身;

B.买和卖生产和服务的载体;

C.买和卖生产服务本身和生服务的载体;

D.都不是。

35.某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时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时每周挣105美元,由此可断定( A )。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发生作用;

D.无法确定。

36.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 C )之差。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机会成本;D.平均成本。

二、判断题

1.需求曲线的斜率就是需求弹性。错

2.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对

4.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 错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对

6.收入效用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用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对

7. 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对

8.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对

9.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上。对

10.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

11.当总产量在开始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当总产量在以后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

12.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表现为:两条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此点之前,边际产量曲线高于平均产量曲线,在此点之后,边际产量曲线低于平均产量曲线。对

13.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对

14.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对

15.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超额利润。 对

16.总可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产量为,零总可变成本也仍然存在 错

17.LAC曲线和SAC曲线都呈先降后升U型,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是相同的 错

18.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 19.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厂商实现了MR=MC,厂商就一定能获得利润。错

20.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当生产。错

21. 任何行业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错

22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低,经济效率越低错

23.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对

24.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在长期内他会保持利润的。

25.垄断厂商在长期内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一定能获得利润。错

26.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错

27.要素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与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没有区别。错

28.在使用一个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完全重合的。对

29.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对

30.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用于一种用途,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 对

31.要素供给曲线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2.对于不同的资本来说,它们的价值或者年收入可能不同,但年收入与资本价值的比率却趋于相等。

多选题

21、需求的变动引起( ac )

A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C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E :供给同方向变动

22、 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de )

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B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C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D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 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3、 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 bcd )

A :等产量曲线凹向原点B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 :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

D :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E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交

2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 cde ) A:SMC=SMR=SAC=SAR B:MR=LMC=SMC C:MR=AR=MC=AC D :MR=LMC=SMC=LAC=SAC E :P=LMC=LAC=SMC=SAC

25、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 abce ) A :工资 B :利润C :利息D :税率E :地租

21、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bce )

A :商品价格的变化B :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 :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D :产量的变化 E :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22、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ce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23、 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ab )

24、 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bd )

A :P=SAFC B :P > SAVC C :P

25、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21、需求定理是指( ace )

A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 :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 :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 E :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

22、 效用是( abc )

A :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 :一种主观感受 C :客观存在的 D :使用价值 E :价值

23、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区域( ae )A :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B :无法确定 C :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连线 D :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在长期平均成本上 E :长期平均成本与各条短期平均成本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侧

2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bc ) A :MR = MC B :P = MC C :AR = MC D : AR=AC E :TR=TC

25、一般来说,垄断存在的缺点是( abc ) A :缺乏效率 B :缺乏公平

C :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高,产量低

D :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 ,产品价格低,产量高 E :利润低

2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e )

A :购买欲望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 :用途的广泛性D :商品的价格 E :商品的使用时A :MR=MC B :TR与TC的差额最大C :正常利润最大D :TR=TC E :MR=AR

22、 消费者剩余是指( ce )

A :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

B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

C :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

D :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 E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2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bcde )

A :是正的 B :是负的 C :具有递减的趋势

D :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E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24、 边际技术替代率( ac )

A :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B :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C :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D :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E :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

21、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有(abcde ) A :Ed>1 B :Ed=1 C :Ed =0 D :Ed <1 E :Ed=∞

22、 短期成本分为( acd )

A :短期平均成本 B :短期机会成本C :短期总成本

D :短期边际成本 E :短期生产成本

23、 价格歧视分为( abd )

A :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

C :五级价格歧视D :三级价格歧视 E :四级价格歧视

24、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cde ) A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C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D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E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25、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bde )

A :垄断 B :不完全信息C :供求关系D :外部性 E :公共物品

21、 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 ce ) A :政府直接定价B :指导价C :支持价格 D :建议价E :限制价格

24、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abcd ) A :完全垄断市场 B :垄断竞争市场

C :寡头垄断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E :营销市场

25、 外部性可以分为( abcd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 :政府的外部经济

2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abce)

A :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 :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2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ce) A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C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D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E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2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ac) A :国民收入B :投资 C :价格水平D :利息率E :储蓄

24、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c)

A :短期总供给曲线 B :长期总供给曲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25、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abc)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 :具有非盈利性 C :收支行为规范化

D :公共分配 E :具有盈利性

21、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acde) A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B :理性预期理论

C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D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E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23、非关税壁垒主要有(abcd)

A :进口配额 B :出口配额 C :反倾销税 D :出口补贴 E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24、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bd) A :劳动价值理论 B :一般均衡理论

C :相对优势 D :比较优势 E :序数效用

25、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ad)

A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C :提高边际进口倾向 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 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

21、总需求的构成(abcd) A :居民的消费 B :企业的投资

C :政府的支出 D :净出口 E :居民的收入

22、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abcde)

A :价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预期 D :财政政策 E :货币政策

23、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bcd)

A :劳动力供求状态 B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 :政府政策的影响 D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24、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bce)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B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 :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

D :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25、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bde)

A :制定货币政策 B :发行货币 C :为政府创造利润

D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21、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cd)

A :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 :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C :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 :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E :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F :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23、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abcde)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自愿性失业 E :季节性失业

24、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bd)

A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

D :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E :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

25、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bc)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付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21、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ab)

A :初始消费支出 B :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

C :基本的投资支出

D :政府的支出 E :净出口

2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 :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E :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23、总需求的构成(abcd)

A :居民的消费 B :企业的投资

C :政府的支出 D :净出口 E :居民的收入

24、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abc) A :增加自主性支出 B :减少自主性税收

C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 :增加税收 E :减少支出

25、资本证券是指(bc)

A :购物券B :股票 C :债券 D :支票 E :商业票据

2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abce)

A :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 :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22、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 :人才市场处于均衡

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23、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的选项有(bcd) A :储备动机 B :交易动机 C :预防动机

D :投机动机 E :以上都是

24、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c) A :利率降低 B :利率提高 C :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D :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E :对利率和总需求没有影响

2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abd) A :MPC+MPS=1 B :MPS=1-MPC C:APC+APS=1 D:MPC=1-MPS E :APC=1-APS

23、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有(abc) A :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 :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 :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D :农业的歉收 E :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

24、货币需求大小与(ac)

A :收入成正方向变动B :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C :利率成反向变动 D :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E :价格无关

25、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abde)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调整项目

D :错误与遗漏项目 E :官方储备项目

判断题:

2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错 误

27、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错 误

28、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错 误

29、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错 误 3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正 确

31、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错 误

32、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错 误

33、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错 误

34、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正 确

35、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错 误

26、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正确

28、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正 确

29、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错 误 30、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错 误

31、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错 误

3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正 确

33、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正确

34、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错 误

35、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错 误

27、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错 误

28、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错 误

29、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错 误

30、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正 确

31、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正 确

32、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正 确

33、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错 误

3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错 误

26、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错 误

2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错 误

29、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错 误 30、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错 误

31、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错 误

32、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错 误

33、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正 确

3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错 误

35、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正 确

26、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错 误

27、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正 确

28、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正 确

29、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错误

31、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正 确

32、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错 误

33、在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AC,在其右侧,MC

34、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正 确

35、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正确

26、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正 确

2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错误

28、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错 误

29、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正 确 30、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正确

31、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错 误

32、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错 误

33、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错 误

34、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正 确。

35、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正 确 判断题:

26、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正 确

2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正 确

28、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正 确

29、当物价上升时,财富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错 误

30、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正 确

31、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正 确

32、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正 确

33、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错误

3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正 确

35、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错 误

26、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错 误

27、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正 确

28、总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错 误

29、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错 误

30、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正 确

3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错 误

32、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错 误

33、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正 确

34、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错 误

35、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没有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但发展了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错 误

26、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正 确

27、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错 误

28、利率效应是指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错 误

29、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正 确

30、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错 误

31、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错 误

3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好。正确

33、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错 误

34、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错 误

35、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错 误

26、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错 误

27、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正 确

28、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正 确

31、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正 确

32、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正 确

34、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错 误

35、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错 误

26、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正 确

28、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错 误

29、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错 误

30、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正 确

31、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正 确

33、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正 确

3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错 误

35、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错 误

26、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正 确

2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正 确

28、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正 确

29、当物价上升时,财富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错 误

30、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劳动需求曲线的斜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正 确

3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正 确

33、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错 误

34、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错 误

35、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错 误

26、当物价上升时,财富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错 误

27、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错 误

28、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错 误 30、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错 误

31、 “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错 误

3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错 误

3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错 误

34、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错 误

35、如果外汇供求对货币贬值是敏感的,即有较高弹性,那么贬值对弥补逆差是无效的。错 误

填空选择题:

36、 1.无差异曲线:(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2.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3.收入效应:(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4.序数效用:(a )是指按第

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5.替代效应:(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37、 1.完全竞争:(a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价格歧视:(c )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3.一级价格歧视:( d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4.完全垄断:(b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8、 1.经济租金:( a )a 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2.利率:(b )

b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3.基尼系数:( d )d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4.洛伦兹曲线:( c )c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39、 1.非对称信息:( a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 b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 e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 委托代理问题:( c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5.外部性:( d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36、 1.限制价格:( b )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2.需求价格弹性:(c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3.需求的交叉弹性:( e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蛛网理论:( g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5.支持价格:( a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6.需求收入弹性:( d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 f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37、 1.垄断竞争:( c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三级价格歧视:(b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3. 寡头垄断:( d )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4.二级价格歧视:( a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38、 1.边际产品价值:( b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2.收入效应:(d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3.边际生产力:( a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4.替代效应:( c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36、 1.供给:(c )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2.均衡价格:( e )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3.供求规律:( f )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4.需求规律:( b )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5.供给规律:( d )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6.需求:( a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37、 1. 效用:( a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总效用:( c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3.消费者均衡:(f)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4.基数效用:( b )b 是指按

1、

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5.边际效用:( d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6.消费者剩余:( e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39、 1. 生产函数:( a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 利润:( c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3. 总产量:( d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4. 边际产量:( f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 b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平均产量:( e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37、1.短期成本 e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2.边际成本:( g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3.边际技术替代率:( b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4.生产扩展线:(d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5.等产量曲线:( a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6.等成本线:( c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7.长期成本:(f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39、 1.外部不经济:( a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私人物品:(c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3.科斯定理:( b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4.公共物品:( d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36、 1. 总供给:(c) 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2.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e) 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3. 总需求曲线:(b) 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 总供给曲线:(d) 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5. 总需求:(a) 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37、 1. 结构性失业:(c)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2. 自然失业率:(e)

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3. 摩擦性失业:(b)

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4. 周期性失业:(d)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5. 失业率:(a)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38、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2. 菲利普斯曲线:(d)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3. 通货膨胀:(a)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4.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39、 1.绝对优势原理:(a) a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2.对外贸易乘数:(c) c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3.相对优势原理:(b) b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36、 1. 乘数:(d)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2. 投资乘数:(e) 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 潜在国民收入:(b) 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4. 均衡国民收入:(c) 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5. 边际储蓄倾向:(a)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7、 1. 结构性失业:(c)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2. 自然失业率:(e) 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3. 摩擦性失业:(b) 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4. 周期性失业:(d)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5. 失业率:(a)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38、 1.汇率:(b) 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2.浮动汇率:(d)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3.固定汇率:(c) 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4. 国际收支平衡表:(a)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36、 1. 消费函数:(a)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2. 边际消费倾向:(c)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3. 平均储蓄倾向:(e) 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4. 储蓄函数:(b) 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5. 平均消费倾向:(d) 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38、 1. 税收:(b) b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d) d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 财政政策:(a) a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4. 公债:(c) c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5. 转移支付乘数:(e) 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9、 1.存款乘数:(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2. 货币乘数:(b)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d)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4.货币政策:(c)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37、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2. 菲利普斯曲线:(d)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3.通货膨胀:(a)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38、 1.存款乘数:(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2. 货币乘数:(b)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d)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4.货币政策:(c)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37、 1.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c) 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 税收乘数:(a)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3.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d)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4. 财政赤字:(e) 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

5. 平衡预算乘数:(b)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38、 1.货币需求:(a)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2.基础货币:(c)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3.货币供给:(b)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4. 派生存款:(d)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38、 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c)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税收乘数:(a)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d)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4.财政赤字:(e) 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

5.平衡预算乘数:(b)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第三篇: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3日,收集了2009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A.集中工作方式 2.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A.废品损失 4.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4小时、16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C)。C.32小时 5.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6.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7.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B.定额降低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B.成本核算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C)。C.人工费用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C.分散工作方式 4.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2002年10月购人并开始使用,2013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D)。D.76000元 5.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D.本月减少的设备 6.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C.“制造费用” 7.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A.1000元 9.某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C)。C.45000 10.采用简化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A.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A.直接材料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3.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C)。C.基本生产成本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A.没有余额 6.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B.计划成本分配法 8.“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9.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C)。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B.与生产类型无关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A.废品损失 4.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B.6.33% 5.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6.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7.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B)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C.产品单位成本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D)。D.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D)。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A.没有余额 6.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A.“基本生产成本”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B.计划成本分配法 8.“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9.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C)。C.同方向变动 10.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C.产品单位成本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C.分散工作方式 4.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C)。C.管理费用 5.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本月减少的设备 6.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C.“制造费用” 7.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标费用,应再在(C)进行分配。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夫应为(A)。A.1000元 9.某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C)。C.45000 10.采用连环代法,可以揭示(C)。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A.集中工作方式 2.下列会计科目中,年末余额不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是(B)。B.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5.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6.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4 小时、16 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 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C)。C.32 小时 7.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C.简化分批法 8.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B.定额降低 9.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10.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2.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A.废品损失 4.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5.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6.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 50%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C)。C.销售成本率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C)。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A.废品损失 4.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6.在企业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A.“基本生产成本”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A.直接材料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A.生产费用 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D)。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6.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A.“基本生产成本”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B.计划成本分配法 8.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9.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C)。C.同方向变动 10.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例是(C)。C.营业成本率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C.分散工作方式 2.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A.废品损失 3.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5.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6.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握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B.6.33% 7.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C.简化分批法 8.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B.与生产类型无关 9.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10.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C)。C.等级产品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C.分散工作方式 2.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A.废品损失 3.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5.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6.某工业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B)万元。B.30 7.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C.简化分批法 8.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B.与生产类型无关 9.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10.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B.产品产量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B.成本核算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A.生产费用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备受益单位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6.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A.“基本生产成本”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B.计划成本分配法 8.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2.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则是(B)。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4.企业计算应纳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时,应借记(B)账户。B.“管理费用” 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6.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1日费应记入(C)账户的借方。C.“制造费用”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8.下列各项损失中,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A.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9.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10.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傲到(A)。A.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B.成本核算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A.生产费用 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4.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C.印花税 5.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A.“基本生产成本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D.分类法 9.“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3.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B)账户。B.“财务费用” 4.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之间进行的。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 5.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A.“基本生产成本”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8.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A.可比、不可比产品耍分别填列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C.分散工作方式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4.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B.6.33% 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A.“基本生产成本”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s096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 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A.1000元 9.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未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10.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B.产品产量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A.废品损失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5.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记入(A)账户。A.“制造费用” 6.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B)万元。B.30 7.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B)。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 8.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A.没有余额 9.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10.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B)。B.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2.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C.“制造费用”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B.6.33% 6.期间费用应(C)。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B.计划成本分配法 8.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B)。B.66.67%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A.生产费用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B)。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5.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B.6.33% 6.期间费用应(C)。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8.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A.废品损失 2.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C)。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B)。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6.期间费用应(C)。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B)。B.季节性生产企业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A.1000元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0.简化分批法是(B)。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B.制造费用 3.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B)原则。B.权责发生制 4.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 (C)。C.管理费用 5.期间费用应(C)。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A.“基本生产成本”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A.1000元 9.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题库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4.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16.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1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

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CE)。A.“制造费用”C.“材料成本差异”E.“本年利润”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15.品种法适用于(BD)。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6.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7.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E)。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E.上年实际平均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CD)。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靠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A.闲置的厂房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 14.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商转移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 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17.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BCDE)。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E.差额计算分析法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1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5.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DE)。D.综合结转法E.分项结转法 16.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CE)。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ABDE)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A.闲置的厂房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 14.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6.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E)。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E.上年实际平均 17.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BCDE)。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E.差额计算分析法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1.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12.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13.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CE)。A.“制造费用”C.“材料成本差异”E.“本年利润” 1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5.品种法适用于(BD)。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6.果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B.各步骤半成品成车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面转移C.成率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奉份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12.不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CD)。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人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飞岳、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4.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5.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16.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17.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全选)。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16.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CE)。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C.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1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16.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BC)。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 17.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3.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14.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6.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17.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12.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账户有(ABCE)。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E.“销售费用”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5.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16.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17.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12.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BCDE)。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5.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16.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1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1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13.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14.基本生产车间发生下列(ABCE),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A.折旧费B.修理费C.机物料消耗E.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6.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1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1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BCE)。A.定额比例法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15.品种法适用于(BD)。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6.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 。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货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人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15.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 16.品种法适用于(BD)。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12.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DE)。D.“基本生产成本”E.“辅助生产成本”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15.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 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17.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15.品种法适用于(AC)。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12.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BCDE)。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15.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1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 17.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CD)。B.营业费用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 1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13.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14.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1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17.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A.外购动力B.工资费用C.折旧费 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3.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BCDE)。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损失C.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E.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 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5.分步法适用于(ABD)。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 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7.计算和分析脱离定额成本差异主要包括(ABC)。A.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B.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C.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3.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4.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5.分步法适用于(ABD)。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 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5.品种法适用于(AC)。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三、判断题题库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答案]错 19.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戚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答案]对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答案]对 2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答案]错 22.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答案]错 2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答案]对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答案]错 19.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答案]错 20.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答案]错 21.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答案]对 22.在分步法下,不管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都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答案]错 23.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答案]错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答案]对 19.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答案]错 20.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包括计划成本分配法。[答案]错 21.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答案]错 22.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答案]对 23.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答案]对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答案]错 19.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

[答案]错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答案]对 21.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答案]对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答案]错 23.在定额法下,成本的日常核算是将定额成本与各种成本差异分别进行的。[答案]对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答案]对 19.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答案]错 20.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答案]错 21.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答案]错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答案]错 23.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答案]对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8.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答案]错 19.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答案]错 20.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答案]对) 21.某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答案]对 22.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答案]错 23.成车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答案]错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答案]错 19.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戚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答案]对 20.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答案]错 21.当采用定额比例法时,需要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未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共向负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答案]对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明细账上,要登记全部的生产 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答案]错 2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答案]对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答案]错 19.某车间月初固定资产原值为1200万元,本月增加的机器设备原值为120万元,本月减少的机器设备原值为150万元,月折旧率为0.2%,则本月的折旧额为2.4万元。[答案]对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答案]对 2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答案]错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答案]错 23.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的差。[答案]错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人工费用就是成本项目。[答案]错 19.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答案]错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答案]对 2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答案]错 22.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答案]对 23.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的差。[答案]错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答案]对 19.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答案]错 20.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答案]错 21.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答案]错 22.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中以“半成品”项目列示的综合成本,成本还原的依据是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构。[答案]对 23.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答案]对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答案]错 19.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答案]对 20.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答案]对 21.当采用定额比例法时,需要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共同负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答案]对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明细账上,要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答案]错 23.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答案]对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计算。[答案]对 19.某企业有运输车间和供电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2 000元,提供了4 200小时的劳务,其中供电车间耗用200小时;

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98 000元,提供了42 000度电,其中运输车间耗电2 000度。如果采用直接分配法,则运输费用的分配率为10元/小时。[答案]错 20.当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答案]错 21.在分步法下,不管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都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答案]错 22.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答案]错 23.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答案]对 四、简答题题库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倒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5.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4.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如何计算约当产量? 答: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所耗直接材料的投料程度折算约当产量,这是因为月末在产品的材料成本与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折算约当产量。

(1)计算直接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根据直接材料投入的方式来确定。直接材料投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二是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

三是原材料分工序陆续投入。

(2)计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一般按同一个加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测定在产品加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二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25.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今存三的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种座,文种方变一落用子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据、发电等;

也可用子管理上不需分步要计赛成本的多步的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验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25.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戚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

(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5.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倒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 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25.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24.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消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系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同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观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吸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25.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今存三的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种座,文种方变一落用子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据、发电等;

也可用子管理上不需分步要计赛成本的多步的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验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5.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相关比率分析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3)趋势比率分析法 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川;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

(3)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沃的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5.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戚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25.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24.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25.筒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

(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5.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相关比率分析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3)趋势比率分析法。

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1)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①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②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③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

④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平行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或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25.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 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1)采用这一方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除第一步骤生产费用中包括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外,其他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加工费用。

(2)采用这一方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也就是说,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

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 答: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此外,我国会计准则还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折旧费”费用项目)。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19.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19.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

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 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19.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19.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相关比率分析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3)趋势比率分析法。

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19.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

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 答: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十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 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

19.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 答:平行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或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1)采用这一方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除第一步骤生产费用中包括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外,其他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加工费用。

(2)采用这一方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也就是说,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

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

(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

(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

(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19.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2.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l.对于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及成本项目? 答:在进行费用分配时,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生产工人工资,应单独地记人“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直接进行辅助生产的工人工资,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职工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的工资以及应由应付福利费用开支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则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和“应付福利费”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作为劳动保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已分配的工资总额,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

2.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

(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

(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

(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 答: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一(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 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

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

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臻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五、业务处理题题库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 0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2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答:(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8.资料:

假定某厂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见表1. 表1 某厂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产量 单位:台 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期初在产品数量 60 40 本月投入数量 400 420 本月产出数量 420 440 月末在产品数量 40 20 (2)各步骤戚本资料见表2。

表2 某厂6月份备加工步骤的成本 成本项目 步骤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100000 16500 12500 129000 400000 64350 48750 513100 第二步骤 ----- 5280 3840 9120 -- 74800 54400 129200 要求:①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

②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

③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步骤:甲半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100 000 16 500 12 500 129 000 本月生产费用 400 000 643 500 48 750 513 100 生产费用合计 500 000 80 850 61 250 642 100 约当产量 500 490 490 分配率 1 000 165 125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440 000 72 600 55 000 567 600 期末在产品 60 000 8 250 6 250 74 500 (2)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骤:乙产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5280 3840 9120 本月生产费用 74800 54400 129200 生产费用合计 80080 58240 138320 约当产量 450 450 分配率 176 128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77440 56320 133760 期末在产品 2640 1920 4560 (3) 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乙产品 201×年6月份 产量 :440台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440000 72600 55000 567600 第二步骤 77440 56320 133760 总成本 440000 150040 111320 701360 单位成本 1000 341 253 1594 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乙 701360 贷:基本生产成本 70136 29.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直接人工费1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3×37=851(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400+4687-851=13236(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3236+1936+2579=17751(元)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

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3 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 500 ---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28.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 1 500 元,人工费350 元,制造费用 450 元。

本月A产品投产 500 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62 500 元;

直接人工 13 888 元,制造费用 15 376 元。A产品合格品为 490 件,不可修复废品 10 件,其加工程度为 60% ,废品残料作价 300 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 (2)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 =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 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604 (3)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 :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 604 29.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 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月末在产品成本 (规定成本) 20 200 60 12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 000 300 400 上道工序转来 完工产品成本 8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

答: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 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 000 500 800 3 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规定成本) 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 000 300 400 1 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 000 500 800 3 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 000 800 1 200 5 00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本题15分) 答:(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7.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 12 800 元。当月完工产品 1 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4 000 20% 2 1 000 70% 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本题6分) 答: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 000×20%+1 000×70%=1 500(件)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2 800/1 700+1 500)=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1 500×4=6 0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1 700×4=6 800(元) 28.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 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 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本题15分) 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 (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 -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 (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9.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 0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 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 元) 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 312(元)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6 680 一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3 312 27.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工36 000元,制造费用 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月份601、602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5 000小时,602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 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 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28.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 500元,人工费350元,制造费用 450 元。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 500元;

直接人工13 888元,制造费用15 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

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 (2)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604 (3)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A产品 3 604 29.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 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68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 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本题6分) 答:(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计9216 (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 合计883.2 (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 (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 乙产品 320×6=1 920(元)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 200件,乙产品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本题15分) 答:(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7.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 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 687元,直接人工费1 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本题6分) 答: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3×37=851(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 400+4 687-851=13 236(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3 236+1 936+2 579=17 751(元) 28.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000 6939 4050 49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000 10374 6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000 2313 1350 16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000 1108 600 10708 本月生产费用 4446 2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500 554 300 5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本题15分) 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 (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 -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 (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9.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计 1350(元) (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180(元) (3)会计分录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3)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4)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 成本项目,且铺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15分) 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铺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年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59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收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未,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答: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适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货: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元) 借: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货:辅助生产成本 8 384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 312(元)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5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 --乙产品 6 632 货: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28.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计 1 350(元) (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 180(元) (3)会计分录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3)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4)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9.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 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 000 500 800 3 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规定成本) 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 000 300 400 1 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 000 500 800 3 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 000 800 1 200 5 00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本题6分)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工业企业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 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 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 5 000 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 15 分) 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借,应付账款 2 4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 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86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 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本题6分) 答:(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 计 9 216 (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 (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 (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 乙产品 320×6=1 920(元) 28.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 14 分)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29.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 500元,人工费350元,制造费用 450 元。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62 500元;

直接人工13 888元,制造费用15 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 ,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 (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 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604 (3)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 604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000小时。

(2)7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 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000 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 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 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 元) 27.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 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 元) 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312(元) 分配率=13 312/ (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 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 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6 680 一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3 312 28.资料:

假定某厂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见表1. 表1 某厂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产量 单位:台 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期初在产品数量 60 40 本月投入数量 400 420 本月产出数量 420 440 月末在产品数量 40 20 (2)各步骤戚本资料见表2。

表2 某厂6月份备加工步骤的成本 成本项目 步骤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100000 16500 12500 129000 400000 64350 48750 513100 第二步骤 ----- 5280 3840 9120 -- 74800 54400 129200 要求:①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

②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

③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步骤:甲半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100 000 16 500 12 500 129 000 本月生产费用 400 000 643 500 48 750 513 100 生产费用合计 500 000 80 850 61 250 642 100 约当产量 500 490 490 分配率 1 000 165 125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440 000 72 600 55 000 567 600 期末在产品 60 000 8 250 6 250 74 500 (2)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骤:乙产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5280 3840 9120 本月生产费用 74800 54400 129200 生产费用合计 80080 58240 138320 约当产量 450 450 分配率 176 128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77440 56320 133760 期末在产品 2640 1920 4560 (3) 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乙产品 201×年6月份 产量 :440台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440000 72600 55000 567600 第二步骤 77440 56320 133760 总成本 440000 150040 111320 701360 单位成本 1000 341 253 1594 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乙 701360 贷:基本生产成本 70136 29.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12 800元。当月完工产品1 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4 000 20% 2 1 000 70% 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本题6分〉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 000×20% +1 000×70%=1 500(件)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2 800/(700+1500)=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1 500×4=6 0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1 700×4=6 800(元〉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工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月份601、602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5 000小时,602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2)计算七月份601批、602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27.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元) 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 312(元) 分配率=13 312/ (1 670+1 658) =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6 680 一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3 312 28.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000 6939 4050 49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000 10374 6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000 2313 1350 16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000 1108 600 10708 本月生产费用 4446 2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500 554 300 5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本题15分) 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 (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 -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 (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9.某车间全计划制造费用为26 4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30件乙产品200件;

单件工时定额为: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5小时;

该车间某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56件,乙产品40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 800元。

要求:(1)计算计划分配率;

(2)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3)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本题6分) (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26 400/(300×4+200×5)=12 (2)该月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56×4×12=2 688(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5×12=2 400(元) (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688 ---乙产品 2 400 贷:制造费用 5 088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生产费用(元) 劳务供应量 机修 18 000 5 000小时 供电 90 000 100 000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收益单位 耗用劳务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机修车间 10 000 供电车间 500 第一车间 A产品 30 000 B产品 24 000 一般耗用 2 800 9 000 第二车间 C产品 18 000 一般耗用 1 500 6 0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 3 000 合 计 5 000 100 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本题15分)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分配对象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 计 待分配费用(元) 18 000 9 000 108 00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 90 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 4 1 辅 助 车 间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合计 基 本 车 间 A产品 耗用数量 30 000 分配金额 30 000 30 000 B产品 耗用数量 24 000 分配金额 24 000 24 000 C产品 耗用数量 18 000 分配金额 18 000 18 000 一车间 耗用数量 2 800 9 000 分配金额 11 200 9 000 202 000 二车间 耗用数量 1 500 6 000 分配金额 6 000 6 000 12 0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200 3 000 分配金额 800 3 000 3 800 分配金额合计 18 000 90 000 108 000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 30 000 ---B产品 24 000 ---C产品 18 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20 200 ----二车间 12 000 管理费用 3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8 000 --供电车间 90 000 2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

(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本题15分) (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100-8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8.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 计 1 350(元) (2)废品净损失=1350-130-40=1180(元) (3)会计分录 ①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②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③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④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9.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12 800元。当月完工产品1 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

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率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4 000 20% 2 1 000 70% 要求;

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本题6分)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 000×20%+1 000×70%=1 500(件)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2 800/(1 700+1 500)=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1 500×4=6 0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1 700×4=6 800(元)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盅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某企业某年生产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产量(件) 1 000 1 200 1 500 单位成本 800 780 760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锄降低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本题6分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 200×(800-780)=24 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 400/(1 200×800)]×100%=2.5%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1 500×(8 00-760)=60 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60 000(1 500×800)]×100%=5% 28.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4分)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 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29.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 200件,乙产品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本题15分) (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 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 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 687元,直接人工费1 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本题6分) 答: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3×37=851(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 400+4 687-851=13 236(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3 236+1 936+2 579=17 751(元) 28.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 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 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 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 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 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 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本题14分) (1)交互分配:分配率:修理=18 000/30 000=0.6(元/小时) 运输=22 000/40 000=0.55(元/吨公里) 分配费用:运输应分入修理费=1 500×0.60=900(元) 修理应分入运输费=2 000×0.55=1 100(元)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1 100 -----运输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00 -----运输 1 100 (2)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额:修理=18 000+1 100-900=18 200(元) 运输=220+900-1100=21 800(元) 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30 000-1500=28 500(小时) 运输=40 000-2000=38 000吨公里) 分配率:修理=18 200/28 500=0.6386(元/小时) 运输21 800/38 000=0.5737(元/吨公里) 分配费用 基本车间:修理费=24 000×0.6386=15 326.40(元) 运输费用=32 000×0.5737=18 358.40(元) 行政部门:修理费=18 200-15 326.4=2 873.6(元) 运输费=21 800-18 358.4=3 441.6(元)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3 684.80 管理费用 6 31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 18 200 ---运输 21 800 29.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 200件,乙产品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本题15分) (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

基车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生产费用(元) 劳务供应量 机修 18 000 5 000小时 供电 90 000 100 000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收益单位 耗用劳务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机修车间 10 000 供电车间 500 第一车间 A产品 30 000 B产品 24 000 一般耗用 2 800 9 000 第二车间 C产品 18 000 一般耗用 1 500 6 0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 3 000 合 计 5 000 100 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本题15分)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分配对象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 计 待分配费用(元) 18 000 9 000 108 00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 90 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 4 1 辅 助 车 间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合计 基 本 车 间 A产品 耗用数量 30 000 分配金额 30 000 30 000 B产品 耗用数量 24 000 分配金额 24 000 24 000 C产品 耗用数量 18 000 分配金额 18 000 18 000 一车间 耗用数量 2 800 9 000 分配金额 11 200 9 000 202 000 二车间 耗用数量 1 500 6 000 分配金额 6 000 6 000 12 0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200 3 000 分配金额 800 3 000 3 800 分配金额合计 18 000 90 000 108 000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 30 000 ---B产品 24 000 ---C产品 18 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20 200 ----二车间 12 000 管理费用 3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8 000 --供电车间 90 000 21.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1)分配电费:分配率=7 600/(5 000+2 000+600)=1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4 500×1=4 500(元) 照明用电费=500×1=500(元) 辅助车间用电费=2 000×1=2 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1=600(元) 合 计:7 60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4 500/(3 000+2 000)=0.9 A产品负担:3 000×0.9=2 700(元) B产品负担:2 000×0.9=1 8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2 7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 1 8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2 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 600 22.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计 1350(元) (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180(元) (3)会计分录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3)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4)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3.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 5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 0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 000元;

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本题6分)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 000/(200+50)=96(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 200×96=19 2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50×96=4 8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 000/(200十50)=104(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 8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 200(元) 产成品成本=19 200+20 800+500=40 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 800+5 200=10 000(元)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 200件,乙产品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本题14分) (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1.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2)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适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货: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元) 借: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货:辅助生产成本 8 384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 312(元)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5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 --乙产品 6 632 货: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22.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 见下表: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800 20000 管理部门 400 1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4分)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 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入表中)(本题15分) 23.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000 500 800 3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规定成本) 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0 300 400 1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000 500 800 3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000 800 1200 500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 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 (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21.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 500元,人工费350元,制造费用450元。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 500元;

直接人工13 888元,制造费用15 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

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 (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 604 (3)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 ----A 产品 3 604 22.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 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本题15分) 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 (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 5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 -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 (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3.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 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86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 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本题6分) (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 计 9 216 (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 (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 (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 乙产品 320×6=1 920(元)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 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3 954+4 430=8 384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84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 032+5 280=13 312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 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21.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4分)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 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22.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 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 541 2 987 3 376 9 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 459 4 213 5 024 14 696 8 31 累计 9 000 7 200 8 400 24 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 700 3 500小时 实际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 300 2 500小时 实际 要求:(1)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分配率。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本题14分)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 541+5 459)/(1 700+1 300)=3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 700×3=5 1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 300×3=3 900(元)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 987+4 213)/(3 500+2 500)=1.2(元/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 500×1.2=4 2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 500×1.2=3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 376+5 024)/(3 500+2 500)=1.4(元/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 500×1.4=4 9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 500×1.4=3 5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5 100+4 200+4 900=14 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 900+3 000+3 500=10 400(元) (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如下:

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 541 2987 3 376 9 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 459 4 213 5 024 14 696 8 31 累计 9 000 7 200 8 400 24 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 700 3 500小时 实际 5 100 4 200 4 900 14 200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 300 2 500小时 实际 3 900 3 000 3 500 10 400 23.某企业某年生产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产量(件) 1 000 1 200 1 500 单位成本 800 780 760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锄降低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本题6分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 200×(800-780)=24 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 400/(1 200×800)]×100%=2.5%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1 500×(800-760)=60 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60 000(1 500×800)]×100%=5%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 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 000小时,乙产品10 000小时,丙产品10 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 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 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 800元;

(6)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 400元;

(7)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 880元;

(8)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账)(本题14分) 答:(1)借:制造费用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2)借:制造费用 3 000 货:应付工资 3 000 (3)借:制造费用 420 贷:应付福利费 420 (4)借:制造费用 2 000 贷:原材料 2 000 (5)借:制造费用 1 800 贷:累计折旧 1 800 (6)借:制造费用 1 400 货:辅助生产成本 1 400 (7)借:制造费用 1 880 货:银行存款 1 880 制造费用分配率=12 900/25 000=0.516 各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5 000×0.516=2 580(元) 乙产品:10 000×0.516=5 160(元) 丙产品:10 000×0.516=5 160(元) (8)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580 -----乙产品 5 160 -----丙产品 5 160 贷:制造费用 12 900 21.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1)分配电费:分配率=7 600/(5 000+2 000+600)=1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4 500×1=4 500(元) 照明用电费=500×1=500(元) 辅助车间用电费=2 000×1=2 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1=600(元) 合计:7 60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4 500/(3 000十2 000)=0.9 A产品负担:3 000×0.9=2 700(元) B产品负担:2 000×0.9=1 8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2 7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 1 8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2 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 600 22.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5分)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 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23.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5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

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本题6分)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 000/(200+50)=96(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96=19 2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50×96=4 8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 000/(200十50)=104(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 8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 200(元) 产成品成本=19 200+20 800+500=40 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 800+5 200=10 000(元)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本题15分) (1)分配电费:分配率=7 600/(5 000+2 000+600)=1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4 500×1=4 500(元) 照明用电费=500×1=500(元) 辅助车间:用电费=2 000×1=2 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1=600(元) 合计:7 60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4 500/(3 000+2 000)=0.9 A产品负担:3 000×0.9=2 700(元) B产品负担:2 000×0.9=1 8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2 7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 1 8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2 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 600 21.企业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 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 000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入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8万元,已提足折旧。(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输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

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本题6分) 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

20 000 000×12%/12+2 000 000×996/12+10 000 000×6%/12=265 000(元) 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65 000 贷:累计折旧 265 000 22.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 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 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 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 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 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 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本题14分) (1)交互分配:分配率:修理=18 000/30 000=0.6(元/小时) 运输=22 000/40 000=0.55(元/吨公里) 分配费用:运输应分入修理费=1 500×0.60=900(元) 修理应分入运输费=2 000×0.55=1 100(元)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1 100 -----运输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00 -----运输 1 100 (2)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额:修理=18 000+1 100-900=18 200(元) 运输=220+900-1100=21 800(元) 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30 000-1 500=28 500(小时) 运输=40 000-2 000=38 000吨公里) 分配率:修理=18 200/28 500=0.6386(元/小时) 运输=21 800/38 000=0.5737(元/吨公里) 分配费用 基本车间:修理费=24 000×0.6386=15 326.40(元) 运输费用=32 000×0.5737=18 358.40(元) 行政部门:修理费=182 00-15 326.4=2 873.6(元) 运输费=21 800-18 358.4=3 441.6(元)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3 684.80 管理费用 6 31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 182 00 ---运输 21 800 23.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本题15分) (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 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 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 (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

基车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5 760 -----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 (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 ----乙产品 4 8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 (2) 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1.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 954+4 430=8 384(元) 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 (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 032+5 280=13 312(元)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6 680 一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3 312 22.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计 1 350(元) (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 180(元) (3)会计分录 ①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②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③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④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3.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 下表: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 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 000 500 800 3 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规定成本) 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 000 300 400 1 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000 500 800 3 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 000 800 1 200 5 00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 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 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 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 合 计 24 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25=9 000(元) B产品负担:24000×0.25=6 000(元) (2) 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 9 000 ---- B产品(燃料和动力)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 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 -----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0 000小时,乙产品32 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为23 92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 1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1 0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5 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6 000元。

要求:编制分配工资费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将基本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产品间按实际工时分配。(本题9分) 工资费用分配率=23 920/(20 000+32 000)=0.46 甲产品负担=20 000×0.46=9 200(元) 乙产品负担=32 000×0.46=14 72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 200 ——乙产品 14 720 制造费用 4 100 管理费用 1 1000 营业费用 6 000 应付福利费 5 000 贷:应付工资 50 0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 288 --一乙产品 2 060.8 制造费用 574 管理费用 2240 营业费用 840 贷:应付福利费 7002.8 3.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 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 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 直接人工=140×1.9=266(元) 制造费用=140×1.1=154(元) 合计 1 350(元) (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 180(元) (3)会计分录 ①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②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③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④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4.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项目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15 200 ---- 6 420 5 880 27 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 18 240 6 980 5 180 30 400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项 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品成本 15 200 6 420 5 880 27 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18 240 6 980 5 180 30 400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0.5 -15 200 9 120 3 490 2 590 O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9 120 9 910 8 470 27 500 产成品单位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 还原分配率=15 200/30 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120 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 490 制造费用=0.5×5 180=2 590 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 120 工资及福利费=3 490+6 420=9 910 制造费用=2 590+5 880=8 470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 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 200元,机物料消耗3 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 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 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 500元。

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15分) (1)分配各项要素费:

①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 51 200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3 420 贷:原材料 54 620 ②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4 800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2 100 贷:应付工资 6 900 ③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 672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294 贷:应付福利费 966 ④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3 340 贷:累计折旧 3 340 ⑤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7 500 贷:银行存款 7 500 (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 l6 654 贷: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16 654 (3 420+2 100+294+3 340+7 500=16 654) 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 500元,实际1 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本题8分)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 512-1 500=12 (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换)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 500 (2)第1次替代36×50=1 800 (2)一(1) 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一(2) 价差影响-288 3.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5月份供水车间供水9 000吨,全月发生的费用为3 500元,每吨水计划成本为0.55元。供电车间供电40 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2 400元,每度电计划成本0.35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

本月各车间、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

耗用 单位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水 顿 2000 6500 1500 电 度 4000 30000 6000 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1)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的计划成本;

(2)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计划总成本;

(3)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实际总成本;

(4)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成本差异;

(5)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注意列出算式,“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按车间列示明细科目)(本题15分) (1)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计划成本:

供水车间用电计划成本=4 000×0.35=1 400(元) 供电车间用水计划成本=2 000×0.55=1 1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用水计划成本=5 500×0.55=3 025(元) 基本生产车间用电计划成本=30 000×0.55=16 500(元) 管理部门用水计划成本:1 500×0.55=825(元) 管理部门用电计划成本:6 000×0.35=2 100(元) (2)供水计划总成本:1 100+3 025+825=4 950(元) 供电计划总成本:1 400+1 050+2 100 =14 000(元) (3)供水实际总成本:3 500+1 400=4 900(元) 供电实际总成本:12 400+1 100=13 500(元) (4)供水成本差异=4 900-4 950=-50(元) 供电成本差异:13 500-14 000=-500(元) (5)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1 100 制造费用 13 525 管理费用 2 925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供水车间 4 950 -----供电车间 14 000 借:管理费用 5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车间 50 -----供电车间 500 4.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项目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15 200 ---- 6 420 5 880 27 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 18 240 6 980 5 180 30 400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项 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品成本 15200 6420 5880 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18240 6980 5180 30400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0.5 -15200 9120 3490 2590 O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00 产成品单位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 还原分配率=15 200/30 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120 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490 制造费用=0.5×5 180=2590 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 120 工资及福利费=3 490+6 420=9 910 制造费用=2 590+5 880=8 470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l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l2分钟;

本月产量为:A产品l4 000件,8产品l0 000件,C产品l3 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 000元,管理人员工资l500元;

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 800元,管理人员工资l 200元;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 600元;

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本题9分) (1)产品定额工时:

A产品=15/60×14 000=3 500(小时) B产品=18/60×10 000=3 000(小时) C产品=12/60× 13500=2 700(小时) 分配率=23 000/(3 500×3 000×2 700)=2.5 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

A产品=2.5×3 500=8 750(元) B产品=2.5×3 000=7 500(元) C产品=2.5×2 700=6 750(元) (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 8 750 ——B产品(直接人工) 7 500 ——C产品(直接人工) 6 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 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l 500 管理费用 2 600 应付福利费 820 贷:应付工资 31 920 2.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 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 200元,机物料消耗3 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 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l4%计提,应提折旧3 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 500元。

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l2分) (1)分配各项要素费:

①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 51 200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3 420 贷:原材料 54 620 ②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4 800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2 100 贷:应付工资 6 900 ③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 672 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294 贷:应付福利费 966 ④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3 340 贷:累计折旧 3 340 ⑤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7 500 贷:银行存款 7 500 (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 l6 654 贷: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16 654 (3 420+2 100+294+3 340+7 500=16 654) 3.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劳务供应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元) 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 800 20 000 管理部门 400 1 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4分)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5 850 9 200 15 050 劳务供应数量 4 500(小时) 23 000(度) 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 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 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 800 20 000 分配金额 5 700 8 400 14 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 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 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 750 9 660 16 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 438 9 650 16 088 分配金额合计 -312 -10 -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 100 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 660 一一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4.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 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 541 2 987 3 376 9 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 459 4 213 5 024 14 696 8 31 累计 9 000 7 200 8 400 24 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 700 3 500小时 实际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 300 2 500小时 实际 要求:(1)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分配率。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本题14分)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 541+5 459)/(1 700+1 300)=3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 700×3=5 1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 300×3=3 900(元)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 987+4 213)/(3 500+2 500)=1.2(元/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 500×1.2=4 2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 500×1.2=3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 376+5 024)/(3 500+2 500)=1.4(元/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 500×1.4=4 9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 500×1.4=3 5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5 100+4 200+4 900=14 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 900+3 000+3 500=10 400(元) (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如下:

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 541 2 987 3 376 9 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 459 4 213 5 024 14 696 8 31 累计 9 000 7 200 8 400 24 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 700 3 500小时 实际 5 100 4 200 4 900 14 200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 300 2 500小时 实际 3 900 3 000 3 500 10 400

第四篇: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本科)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题型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ACD)三大部分。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2、实行“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的国家有(ABCD)。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典

3、福利国家的代表包括(BCD). 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瑞典

4、中国目前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有(ABCD).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民政部 C、卫生部D、财政部

5、工伤保险的待遇主要有(ABCD). A、医疗给付 B、工伤津贴

C、残疾年金或补助金 D、遗属津贴

6、各国一般是通过( AC)来确认申请人领取救助金的资格。 A、财力审查 B、生活状况 C、就业审查 D、家庭情况

7、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包括(ABCD).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8、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包括(ABD). A、征税方式 B、征费方式 C、财政拨款 D、自由筹资方式

9、常用的贫困测量方法有(ABCD). A、市场菜篮子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D、国际贫困标准法

10、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是(ABC). A、工伤预防 B、工伤赔偿 C、工伤康复 D、工伤事故

11、根据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它可以分为(ABCD)等。A、未成年人福利 B、老年人福利C、残疾人福利D、妇女福利

12、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BCD) A、抚养子女家庭补助 B、灾害救助 C、孤寡病残救助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包括(ABCD).

A、依法管理,规范运行 B、专款专用C、收支分离D、预算管理

14、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养老保险事务的国家有(A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中国

15、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ABC)三部分人员。 A、“三无”人员

B、自认灾害中的受害者

C、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 D、因公受伤者

16、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残疾人的(ABCD). A、就业福利B、特殊教育

C、身体健康 D、环境福利及优惠政策

17、在中国,未成年人的福利主要包括(ABCD). A、未成年人的医疗报建设施和服务 B、普及义务教育 C、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D、残疾儿童康复服务

18、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19、完整的灾害救助体系包括了(ABD)三大内容。 A、防灾 B、抗灾 C、保险 D、救灾

20、依据救助手段来划分,社会救助可分为(ABC)等。 A、资金救助 B、实物救助 C、服务救助 D、灾害救助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在许多国家被称为“精巧的社会稳定器”或“减震器”。(T)

2、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是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T)

3、古代社会的救灾济贫措施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源流。(T)

4、社会福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F)

5、狭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词。(F)

6、社会保障水平过低会助长国民的惰性,影响国家的竞争力。(F)

7、概括起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总体模式不外乎是官民结合、分类管理。(T)

8、社会保险立法的出现,才真正意味着现在社会保障立法的产生。(T)

9、社会救助是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T)

10、中国养老保险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主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T)

11、待遇给付既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终点,也是社会保障工作的起点。(T)

12、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以确保基金增值为最高目标。(F)

13、使劳动者“老有所养”是养老保险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T)

14、中国正在形成新型的医疗保障体系,其最高目标是全民健康保障。(T)

15、狭义的疾病风险指除了疾病引起的风险外,还包括生育及意外伤害等引起的风险。(F)

16、中国规定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是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F)

17、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公费医疗制度属于社会医疗保险模式。(F)

18、美国的蓝盾-蓝十字组织的医疗保障属于非营利性的医疗保障。(T)

19、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应当认定为工伤。(T)

20、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T)

21、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结合的状态。(F)

22、工伤保险制度最早是在英国确定的。(F)

23、在中国贫困的概念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贫困,而且强调的是相对贫困。(F)

24、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原则”是世界通行的惯例和准则。(T)

25、救灾活动的对象包括对灾民的救助,但不包括对灾区社会的救助。(T)

26、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的脆弱群体。(T)

27、发行有奖证券和福利彩票是慈善资金的来源之一。(T)

28、狭义的员工福利包括法定的社会保险与单位自主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F)

29、我国的补充性住房公积金计划是由广州首先推出的。(F) 30、企业年金被视为医疗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F)

四、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功能。

1)稳定功能;社会保障具有公平性,能够调节分配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2)调节功能;调节各个阶层的收入等。

3)促进发展功能;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就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4)互助功能;基金来源于税收、缴费、捐助等多渠道,体现互助精神。5)控风险功能。

2、社会保障的特征。1)公平性

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2)社会化

制度的开放性、筹集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与监督社会化3)福利性 即所得大于所费4)法制规范性 完善的法制规范,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有稳定的财政基础,使得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5)多样性

表现在项目结构多样化、水平结构多样化等。 6)刚性发展性

表现在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待遇水平会不断提高而不会下降。

3、社会保障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1)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机构变化;(2)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 3)责任分担原则

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社会保障责任。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普遍性表现在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选择性表现在有区别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等。

5)法制性原则

强调以立法为根据。 6)互济性原则

4、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经验:1)尊重本国的国情

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努力追求社会化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教训: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

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的惰性,影响国家的竞争力。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5、什么是社会保障体系?

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德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6、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历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5年间社会保障法规的初建阶段;

第二阶段:1966-1977年间社会保障制度受破坏,法制建设停滞不前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9年间重建社会保障制度,修改补充原有社会保障法规体系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的建设阶段。

7、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1)人权保障原则2)公平优先原则

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4)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6)刚性发展。

8、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财政拨款

征收社会保险缴费 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 服务收费 基金营运收益

其他渠道,如发特种国债、寻求国际援助等。

9、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人口老龄化

家庭保障功能减弱

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地区差距过大 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10、失业保险的功能是什么? 保障功能 合理配置功能 促进就业功能 法制规范功能 稳定功能 其他功能

11、什么是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社会救助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其内涵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人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其特点有:最低保障性按需分配权利义务单向性 帮助对象全民性

五、简评题:

1、某人因个人不愿参加工作而处于长期失业状态,因此也从未缴纳过失业保险,并且未主动向劳动部门办理过失业登记,提出求职要求。现他以失业为由向相关部门提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申请。

请用社会保障中有关失业保险待遇领取的相关规定对上述内容进行简要评析。 答:这个人的申请应该不予批准。

根据我国在失业保险待遇领取条件上的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才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甲和乙两人同为首次失业人员,甲失业前已经缴纳了4年半的失业保险;乙缴纳了9年的失业保险费。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甲最长可领取12个月,而乙最长可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甲因此而觉得不公平。 请用我国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内容来简要评析上述现象。

答:对甲乙两人给付的不同时限的失业保险金待遇是正确的。我国在失业保险待遇给付上,是采用“将最长给付期与参加失业保险时间长短对应起来“的方式,来确定最长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的。按此规定: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足5年的,可领取的最长失业保险金期限为12个月;而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可领取18个月失业保险金。据此,上述的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3、张三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部分肢体伤残。其单位以张三是因个人操作原因导致伤残,并且在该单位工作年限较短为由,不给予工伤保险的相应补偿。

针对以上内容,请运用工伤保险的相关原则进行评析。 答:张三所在单位的做法是不对的。

依据工伤保险原则中的“无过失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是第三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而其个人的问题可追究行政责任,工伤保险关心的是受伤者的经济补偿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依据工伤“保险待遇从优“原则,工伤保险的享受条件不受年龄、工龄或缴费期限的限制。所以该单位的理由不成立,应该给予张三相应的工伤保险补偿。

4、职工在上班途中与自行车相撞,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向单位申请认定为工伤。该单位调查研究后认定为非工伤事故,不给予工伤保险补偿。 针对以上内容,请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予以评析。答:该单位的认定是符合我国工伤认定规定的。

我国于2004年1月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范了工伤的认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应该认定为工伤。但非机动车时不在工伤认定范围内的,所以该单位的处理时正确的。

5、某女职工产假后上班,但哺乳期未满12个月,为了每天给婴儿哺乳,所以特向本部门申请每天工作时间内离开半小时回家为其子哺乳,而该部门管理者以本部门工作繁忙、员工较少为由拒绝了女职工的要求。

请运用社会福利中有关妇女劳保福利的相关内容来评析上述情况。

答:这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处理不妥当,不符合我国有关妇女福利的规定。 根据中国妇女劳保福利内容,及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从劳动过程中保护妇女的安全健康措施主要有七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哺乳期未满12个月婴儿的女职工,每日在工作时间内了哺乳两次,每次半小时的哺乳时间算作工作时间。”因此,这名女职工的请求是基本符合以上有关规定的,因此该部门管理者的处理时不正确的。

第五篇: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财务管理》十年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财务管理》十年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038;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和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19日,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活动是围绕公司战略与业务运营展开的,具体包括(ABCD)几个方面。A.投资活动B.融资活动C.日常财务活动D.利润分配活动 12.公司的融资种类有(ABCD)。A.商业银行借款B.国家资金C.发行债券D.吸收股权私募基金 13.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资本保全原则C.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14.信用标准过高的可能结果包括(ABD)。A.丧失很多销售机会B.降低违约风险D.减少坏账费用 15.根据营运资本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合关系,依其风险和收益的不同,主要的融资政策有(ABC)。A.配合型融资政策B.激进型融资政策C.稳健型融资政策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模式可以分为(ABCD)。A.合一模式B.分离模式C.多层次、多部门模式D.集团财务资源集中配置与财务公司模式 12.企业进行融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投融资匹配原则B.结构合理原则C.依法融资原则 13.在计算个别资本成本时,需要考虑所得税抵减作用的融资方式有(AB)。A.银行借款B.长期债券 14.一般认为,影响股利政策制定的因素有(BCD)。B.公司未来投资机会C.股东对股利分配的态度D.相关法律规定 15.对于销售商来说,开展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的财务意义主要体现在(ABCD)。A.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现金周转B.提高销售能力C.改善财务报表D.规避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活动是围绕公司战略与业务运营展开的,具体包括(ABCD)几个方面。A.投资活动B.融资活动C.日常财务活动D.利润分配活动 12.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根本差异是(ABC)。A.债务融资下需按期付息,到期还本B.债务融资下对公司无控制权C.债务融资的利息在税前列支 13.对于销售商来说,开展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的财务意义主要体现在(ABCD)。A.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现金周转B.提高销售能力C.改善财务报表D.规避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14.根据营运资本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合关系,依其风险和收益的不同,主要的融资政策有(ABC)。A.配合型融资政策B.激进型融资政策C.稳健型融资政策 15.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ABCD)。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趋势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活动是围绕公司战略与业务运营展开的,具体包括(ABCD)几个方面。A.投资活动B.融资活动C.日常财务活动D.利润分配活动 12.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根本差异是(ABC)。A.债务融资下需按期付息,到期还本B.债务融资下对公司无控制权C.债务融资的利息在税前列支 13.应收账欹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制定适合公司发展、满足客户需求且与公司财力相匹配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ABC)。A.信用期间B.信用标准C.现金折扣政策 14.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资本保全原则C.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15.营运能力是指公司资产投入水平相对于销售产出的经营能力,体现经营性资产的周转使用效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ABCD)。A.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C.营业周期D.总资产周转率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ABCD)。A.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B.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C.企业同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D.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 12.影响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融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筹资时) 13.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的单项措施有(ABD)。A.降低固定成本B.降低变动成本D.提高销售数量 14.对于销售商来说,开展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的财务意义主要体现在(ABCD)。A.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现金周转B.提高销售能力C.改善财务报表D.规避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15.下列指标中,数值越高则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的有(ACD)。A.销售利润率C.净资产收益率D.流动资产净利率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活动是围绕公司战略与业务运营展开的,具体包括(ABCD)几个方面。A.投资活动B.融资活动C.日常财务活动D.利润分配活动 12.公司融资的目的在于(AC)。A.满足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履需要C.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 13.影响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融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融资时) 14.采用阶梯式股利政策的理由是(BD)。B.做到了股利和盈余之间较好的配合D.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收人,从而吸引住这部分投资者 15,应收账款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制定适合公司发展、满足客户需求且与公司财力相匹配的信用放策。信用放策包括(ABC)。A.信用期间B.信用标准C.现金折扣政策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公司的融资种类有(全选)。A.商业银行借款B.发行股票C.吸收天使基金D.发行债券 12.常见的股利政策的类型主要有(全选)。A.定额股利政策B.定率股利政策C.阶梯式股利政策D.剩余股利政策 13.根据营运资本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合关系,依其风险和收益的不同,主要的融资政策有(ABC)。A.配合型融资政策B.激进型融资政策C.稳健型融资政策 14.对于销售商来说,开展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的财务意义主要体现在(全选)。A.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现金周转B.提高销售能力C.改善财务报表D.规避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15.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全选)。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趋势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财务经理财务的职责包括(全选)。A.筹资管理B.信用管理C.现金管理D.具体利润分配E.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 12.下列属于财务管理观念的是(全选)。A.货币时间价值观念B.预期观念C.风险收益均衡观念D.边际观念E.弹性观念 13.企业的筹资种类有(全选)。A.银行信贷资金B.国家资金C.居民个人资金D.企业自留资金E.其他企业资金 14.影响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筹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筹资时) 15.在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终结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包括(ABDE)。A.回收流动资金 B.回收固定资产残值收入D.经营期未营业净现金流量E.固定资产的变价收人 16.内含报酬率是指(DE)。D.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E.能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 17.经济订货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有(全选)。A.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B.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C.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优惠D.仓储条件及所需资金不受限制E.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 18.与股票内在价值呈同方向变化的因素有(AB)。A.年增长率B.年股利 19.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C.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D.无利不分原则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ABCDE)。A.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B.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C.企业同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D.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E.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12.下列属于财务管理观念的是(ABCDE)。A.货币时间价值观念B.预期观念C.风险收益均衡观念D.边际观念E.弹性观念 13.企业筹资的目的在于(AC)。A.满足生产经营需要C.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 14.总杠杆系数的作用在于(BC)。B.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15.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特征一般具有(ABCDE)。A.专用性强B.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C.价值双重存在D.技术含量高E.投资时间长 16.确定一个投资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是(BCD)。B.净现值大于O C.现值指数大于1D.内含报酬率不低于贴现率 17.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必须考虑的三个基本因素是(ABE)。A.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B.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E.客户的资信程度 18.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A.风险程度B.变现风险C.投资期限D.收益水平E.证券种类 19.股利支付形式有多种,我国现实中普遍采用的形式是(AC)。A.现金股利 C.股票股利 20.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方法有(ABCD)。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趋势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BC)。B.战略稳定性C.多元性 12.下列属于财务管理观念的是(全选)。A.货币时间价值观念B.预期观念C.风险收益均衡观念D.成本效益观念E.弹性观念 13.企业筹资的目的在于(AC)。A.满足生产经营需要C.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 14.影响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筹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筹资时) 15.在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终结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包括(ABDE)。A.回收垫支的流动资金B.回收固定资产残值收入D.经营期末营业净现金流量E.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16.确定一个投资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是(BCD)。B.净现值大于OC.现值指数大于1D.内含报酬率不低于贴现率 17.在现金需要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则(BDE)。B.现金持有量越多,现金持有成本越大D.现金持有量越少,现金转换成本越高E.现金持有量与持有成本成正比,与转换成本成反比 18.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债券内在价值的因素有(BCDE)。B.债券的计息方式C.当前的市场利率D.票面利率E.债券期限 19.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C.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D.无利不分原则 20.下列指标中数值越高,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的有(AC)。A.销售利润率C净资产收益率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DE)。A.解聘机制B.市场接收机制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E.经理人市场及竞争机制 12.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影响某资产必要报酬率的因素有(ACD)。A.无风险资产报酬率C.该资产的风险系数D.市场平均报酬率 13.企业的筹资种类有(ABCDE)。A.银行信贷资金B.国家资金C.居民个人资金D.企业自留资金E.其他企业资金 14.影响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筹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筹资时) 15.净现值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A.前者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D.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 16.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中的存货总成本由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ABC)。A.进货成本B.储存成本C.缺货成本 17.一般认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ABCD)。A.为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进行证券投资B.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投资风险C.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而进行股权投资D.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 18.股利支付形式有多种,我国现实中普遍采用的形式是(AC)。A.现金股利 C.股票股利 19.下列投资的分类中正确有(ABCDE)。A.独立投资、互斥投资与互补投资B.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C.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D.金融投资和实体投资E.先决投资和后决投资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BC)。B.战略稳定性C.多元性 12.下列属于财务管理观念的是(ABCDE)。A.货币时间价值观念B.预期观念C.风险收益均衡观念D.成本效益观念E.弹性观念 13.企业给对方提供优厚的信用条件,能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但也面临各种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有(ABCD)。A.管理成本B.坏账成本C.现金折扣成本D.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4.影响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A.资本结构B.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C.筹资费用的多少D.所得税税率(当存在债务筹资时) 15.净现值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A.前面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D.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 16.在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终结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包括(ABDE)。A.回收流动资金B.回收固定资产残值收入D.经营期末营业净现金流量E.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17.以下属于缺货成本的有(ABCD)。A.材料供应中断而引起的停工损失B.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信誉损失C.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赔偿损失D.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销售机会的丧失 18.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理由是(BD)。B.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D.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投资者 19.关于经营杠杆系数,当息税前利润大于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O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20.某公司当年的经营利润很多,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为清查其原因,应检查的财务比率包括(ABE)。A.资产负债率B.流动比率E.已获利息倍数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DE)。A.解聘机制B.市场接收机制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E.经理人市场及竞争机制 12.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预期使用年限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E)。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变大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变大E.复利现值系数变小 13.一般认为,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共同特征主要有(AB)。A.同属公司股本B.股息从净利润中支付 14.总杠杆系数的作用在于(BC)。B.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净现值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A.前面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D.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 16.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中的存货总成本由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ABC)。A.进货成本B.储存成本C.缺货成本 17.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影响某项资产必要报酬率的因素有(ACD)。A.无风险资产报酬率C.该资产风险系数D.市场平均报酬率 18.一般认为,影响股利政策制定的因素有(BCD)。B.公司未来投资机会C.股东对股利分配的态度D.相关法律规定 19.下列投资的分类中正确有(ABCDE)。A.独立投资、互斥投资与互补投资B.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C.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D.金融投资和实体投资E.先决投资和后决投资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DE)。A.解聘机制B.市场接收机制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E.经理人市场及竞争机制 12.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预期使用年限的增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CD)。A.复利现值系数变大C.复利终值系数变小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变小 13.一般认为,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共同特征主要有(AB)。A.同属公司股本B.股息从净利润中支付 14.关于经营杠杆系数,当息税前利润大于O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O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15.内含报酬率是指(DE)。D.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E.能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 16.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中的存货总成本由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ABC)。A.进货成本B.储存成本C.缺货成本 17.一般认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ABCD)。A.为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进行证券投资B.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投资风险C.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而进行股权投资D.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 18.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C.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D.无利不分原则 19.股利无关论认为(BCD)。B.股利支付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C.投资人并不关心股利是否分配D.投资人对股利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经理财务的职责包括(ABCDE)。A.现金管理B.信用管理C.筹资D.具体利润分配E.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 12.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预期使用年限的增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BC)。A.复利现值系数变大B.复利终值系数变小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变小 13.企业债权人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A.债权人有固定收益索取权B.债权人的利息可抵税C.在破产时具有优先清偿权D.债权人对企业无控制权 14.关于经营杠杆系数,当息税前利润大于O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O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15.下列能够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公式有(ABCDE)。A.(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折旧)×(1-税率)+折旧B.税后收入一税后付现成本十折旧抵税C.收入×(1-税率)一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D.税后利润十折旧E.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 16.经济订货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有(ABDE)。A.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并能集中到货B.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D.需求量稳定,存货单价不变E.企业现金和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17.一般认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ABCD)。A.为保证未来现金支付进行证券投资B.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投资风险C.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和实施重大影响而进行股权投资D.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 18.下述股票市场信息中哪些会引起股票市盈率下降?(ABCD) A.预期公司利润将减少B.预期公司债务比重将提高C.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D.预期国家将提高利率 19.下列指标中,数值越高则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的有(ACE)。A.销售利润率C.净资产收益率E.流动资产净利率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DE)。A.解聘机制B.市场接收机制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E.经理人市场及竞争机制 12.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影响某资产必要报酬率的因素有(ACD)。A.无风险资产收益率C.该资产的风险系数D.市场平均收益率 13.企业给对方提供优厚的信用条件,能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但也面临各种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有(ABCD)。A.管理成本B.坏账成本C.现金折扣成本D.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4.关于经营杠杆系数,当息税前利润大于O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15.一般而言,债券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相比(AD)。A.普通股筹资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对较低D.公司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列支,普通股股利必须是税后支付 16.内含报酬率是指(BD)。B.能使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D.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17.以下属于缺货成本的有(ABCD)。A.材料供应中断而引起的停工损失B.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信誉损失C.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赔偿损失D.成品供应短缺而引起的销售机会的丧失 18.下述股票市场信息中哪些会引起股票市盈率下降(ABCD)。A.预期公司利润将减少B.预期公司债务比重将提高C.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D.预期国家将提高利率 19.股利无关论认为(ABD)。A.投资人并不关心股利是否分配B.股利支付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D.投资人对股利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20.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财务经理财务的职责包括(ABCDE)。A.现金管理B.信用管理C.筹资D.具体利润分配E.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 12.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预期使用年限的增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BC)。A.复利现值系数变大B.复利终值系数变小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变小 13.一般认为;

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共同特征主要有(AB)。A.同属公司股本B.股息从净利润中支付 14.总杠杆系数的作用在于(BC)。B.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净现值法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A.前者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D.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 16.在现金需要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则(BDE)。B.现金持有量越多,现金持有成本越大D.现金持有量越少,现金转换成本越高E.现金持有量与持有成本成正比,与转换成本成反比 17.一般认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ABCD)。A.为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进行证券投资 B.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投资风险C.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而进行股权投资D.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 18.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债券内在价值的因素有(BCDE)。B.债券的计息方式C.当前的市场利率D.票面利率E.债券的付息方式 19.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ABCD)。A.依法分配原则B.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C.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D.无利不分原则 20.下列指标中数值越高,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的有(AC)。A.销售利润率C.净资产收益率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企业财务的分层管理具体为(ABD)。A.出资者财务管理B.经营者财务管理D.财务经理财务管理 12.下列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各种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货币时间价值不可能由时间创造,而只能由劳动创造B.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即时间价值是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C.时间价值的相对数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平均资金利润率或平均报酬率D.时间价值的绝对数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 13.相对于股权筹资方式而言,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主要有(BDE)。B.筹资费用较低D.资本成本较低E.筹资速度较快 14.信用标准过高的可能结果包括(ABD)。A.丧失很多销售机会B.降低违约风险D.减少坏账损失 15.提高贴现率,下列指标会变小的是(AB)。A.净现值B.现值指数 16.下列项目中与收益无关的项目有(ADE)。A.出售有价证券收回的本金D.购货退出E.偿还债务本金 17.一个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终结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包括(ABCDE)。A.回收流动资金B.回收固定资产残值收入C.原始投资D.经营期末营业净现金流量E.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18.一般认为,影响股利政策制定的因素有(BCD)。B.公司未来投资机会C.股东对股利分配的态度D.相关法律规定 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后利润分配项目的有(ABC)。A.法定公积金B.任意公积金C.股利支出 20.短期偿偾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CD)。A.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影响利率形成的因素包括(ABCDE)。A.纯利率B.通货膨胀贴补率C.违约风险贴补率D.变现力风险贴补率E.到期风险贴补率 12.企业筹资的目的在于(AC)。A.满足生产经营需要C.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 13.总杠杆系数的作用在于(BC)。B.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净现值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A.前面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D.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 15.企业在组织账款催收时,必须权衡催账费用和预期的催账收益的关系,一般而言(ACD)。A.在一定限度内,催账费用和坏账损失成反向变动关系。C.在某些情况下,催账费用增加对进一步增加某些坏账损失的效力会减弱。D.在催账费用高于饱和总费用额时,企业得不偿失。

16.以下关于股票投资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C)。A.风险大 C.期望收益高 17.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A.政策选择的权变性B.政策运用的相对稳定性C.政策要素的简单性D.决策因素的复杂性 18.股利无关论认为(ABD)。A.股利支付与投资者个人财富无关B.股利支付率不影响公司价值D.投资人对股利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19.采用现值指数进行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的决策标准是(AD)。A.现值指数大于或等于1,该方案可行D.几个方案的现值指数均大于1,指数越大方案越好 20.下列股利支付形式中,目前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的有(BCE)。B.财产股利C.负债股利E.股票回购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正确说法有(ABCDE)。A.风险总是一定时期内的风险B.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有区别的C.如果一项行动只有一种肯定后果,称之为无风险D.不确定性的风险更难预测E.风险可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来计算 2.相对于股权资本筹资方式而言,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主要有(AC)。A.财务风险较大C.筹资数额有限 3.融资租赁的租金总额一般包括(ABCDE)。A.租赁手续费B.运输费C.利息D.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设备价款E.预计净残值 4.关于经营杠杆系数,当息税前利润大于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越大B.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趋近于1 5.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BCD)。A.项目的盈利性B.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C.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时间D.可利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 6.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CDE)。C.它的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贴现率,不可行D.它的现值指数小于1E.它的内含报酬率小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7.经济订货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有(ABDE)。A.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并能集中到货B.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D.需求量稳定,存货单价不变E.企业现金和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8.决定证券组合投资风险大小的因素有(AC)。A.单个证券的风险程度 C.各个证券收益间的相关程度 9.下述股票市场信息中哪些会引起股票市盈率下降(ABCD)。A.预期公司利润将减少B.预期公司债务比重将提高C.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D.预期国家将提高利率 10.下列股利支付形式中,目前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的有(BCE)。B.财产股利C.负债股利E.股票回购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CD)。A.解聘机制B.市场接收机制C.有关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管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 2.公司债券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相比(AD)。A.普通股的筹资风险相对较低D.公司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列支,普通股股利必须是税后支付 3.下列属于财务管理观念的是(ABCDE)。A.货币时间价值观念B.预期观念C.风险收益均衡观念D.成本效益观念E.弹性观念 4.边际资本成本是指(ABD)。A.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B.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D.各种筹资范围的综合资本成本 5.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债券内在价值的因素有(BCDE)。B.债券的计息方式C.当前的市场利率D.票面利率E.债券的付息方式 6.评价利润实现质量应考虑的因素(或指标)有(ABCD)。A.资产投入与利润产出比率B.主营业务利润占全部利润总额的比重C.利润实现的时间分布D.已实现利润所对应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7.应收账款追踪分析的重点对象是(ABCD)。A.全部赊销客户B.赊销金额较大的客户C.资信品质较差的客户D.超过信用期的客户 8.采用获利指数进行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的决策标准是(AD)。A.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该方案可行D.几个方案的获利指数均大于1,指数越大方案越好 9.下述股票市场信息中哪些会引起股票市盈率下降(ABCD)。A.预期公司利润将减少 B.预期公司债务比重将提高C.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D.预期国家将提高利率 10.一般认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ABCD)。A.为保证未来支付进行短期证券投资B.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经营风险C.对某一企业实施控制和实施重大影响而进行股权投资D.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店长销售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党代表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