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2022-07-04

第一篇: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让爱传递社会正能量

指导教师:杨凤华

古语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传统美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有时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延续了一个生命。 人人都需要帮助,社会也离不开这种正能量,而且这种正能量在社会上、生活中无处不在:“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都在用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着 “正能量”;“表哥”、“房叔”等问题官员逐一受到法律制裁,也在传递着“正能量”。 正能量无所不在,我们要多发现、多宣传这些代表着和谐、公平、正义的身边好人好事,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脚踏实地履行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真心诚意地帮助身边的人,和谐友好地与邻里相处,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用爱心汇聚社会的博爱。师范附小 三年五班 李灵姝

正能量是2012年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能量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

每一件关于正能量的报导无论它是否是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

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公共汽车上的为老人让座,马路上扶不认识的儿童过道,在商场内为双手拿满东西的人开门,也许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每件都在无时无刻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我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爱心所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就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

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相信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用自己的爱心去传递正能量,让所有的正能量不断传递给周围的人,当正能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时,我们的民族,我们社会,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壮大,更加富强,更加地美好!

师范附小 三年五班 李灵姝

指导教师:杨凤华

第二篇:传递爱的正能量

启东市圩角小学 施海英

“教育中对百分之一的学生的放弃意味着某一个家庭百分之一百的失望和悲伤。”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从事着一份与心灵交流的工作。每个工作日都和班里的56个孩子在一起,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片生动的风景。在这丰富多彩的风景里,我尝到了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悲、喜、爱、恨。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称其伟大,因为它缔造得价值非凡;说其平凡,小到吃饭、走路都渗透着很多教育因素。

我不由联想起我们每天用来补充营养滋润肤质的牛奶,小小的奶瓶里藏着很多学问。这几年,在班里一位特色同学的身上,我的体会犹为深刻。

记得四年级开学初的一天,我正和孩子们一起读课文,眼睛的斜光里突然闪现出一张陌生的面孔。我扭转头,他不一般的笑容让我为之一震,那笑中带着调皮,带着无耐,更带着挑衅。我的心凉了半截,大概这就是12岁才上三年级的冬儿,这就是教师之间互相“礼让”的让人头疼的冬儿,这更是一个“品学皆差”的冬儿。我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排斥这样一位“不速之客”,又为自己是班主任而无可奈何。我不情愿地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示意他不要干扰我们的正常活动。他出乎意料地高兴,把那只漂亮的书包往肩上一扛,书包委屈地耷拉在他窄小的肩膀上,跟着他“光荣”地走向最后的宝座。他一边走一边说:“哈!最后一排!耶!”我差点气昏了,从教十几年,未曾听过这么“骄傲神气”的话语,真是长见识了!经过之后几天的留心观察,原来冬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也会褪去冬眠的外壳给人温暖,也会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应和成群,也会在崭新的作业本上留下真迹,这一切让我想到了桌上剩下的那半瓶牛奶。

——教育要细心。喝牛奶的时候,粗心的人往往打开瓶盖就大口大口地享受起清凉润滑的畅快淋漓来,没注意瓶口上面圆圆的那道缝里躺着不少灰尘。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我们多留意一下他们,哪怕是多看一眼,或许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一天,我上完课走进学生饭厅的时候,突然看到13桌上的冬儿和另外一个同学正激烈地争吵着,这种情况本来很正常,但从他们的神情上,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我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事情而吵?”“没事!”甩下非常不礼貌的语气后就自顾自地扒饭了。有点气愤的我随即问到:“到底为什么?”“冬儿有个告不得人的秘密”没想到这简单的一问却牵出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

——教育要合时。比如喝牛奶最好要及时喝,不合时宜的喝牛奶不但健不了身,润不了肤,反而会成为体内的垃圾,这也就没有喝头了。

冬儿的双差在所有老师和学生中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什么秘密竟灌上了“不可告人”的罪名,我不得不追问。怎么和他打交道呢?说实话,我有点紧张。我立刻把他叫到了教室外面,他匆忙地把一把东西塞进了口袋,原来是多达七十几块的钱,远远超过了我们班学生零花钱的平均数。冬儿告诉我是他的零花钱。我立即回办公室联系了他的奶奶,用很婉转的语气询问了他们给零花钱的数量。教师的觉察力让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教育要有耐心。牛奶的瓶口是玻璃的,很锋利,不能太心急,很容易造成伤口。

我再次把冬儿请进办公室的时候,他又说钱是他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给的,但始终说不清给钱的理由。我没有道破他的谎言,更没有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只是让他带我去找他家人。在回家的路上,他看都不看只是一路走一路支支吾吾,好像家里没人。虽然知道这是他的小伎俩,还是没有道破。最后终于找到了他的家。

——教育要有巧心。对于封得严严实实的牛奶瓶,小孩没有足够的力气是打不开的。为了避免弄伤手指,可以用消过毒的小刀轻轻地在封口的中间刺开一个口子,然后再往四边拉开即可。从事育人工作亦是如此,很多小孩子的思想是我们猜不透的,光靠蛮劲或是一味无底线的感化是不会有很大作用的。

我在去之前先让他把事情的经过写在纸上,然后避开这个话题和他奶奶交谈起来,了解他的在家表现,根据他所写的和奶奶所说的一起进行推理分析,指

出矛盾之处。在谈话的同时,我当着他和奶奶的面联系了远在外地打工的妈妈。一直很坚持钱是妈妈给的他,在我们的询问下,终于承认了自己在同学家里拿了若干人民币的事,并把拿到的钱分给别人用。

冬儿虽然承认了拿钱一事,再从他的表现来看,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于是我利用放学后等比较适合谈心的机会,和他的一些小伙伴开始进一步的交流。他买的东西加起来的总价钱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学生应该能承受的范围。

——教育要适度。我们都有经验,喝牛奶时只能轻轻地摇一摇,如果用力过猛,瓶子里会有较强的冲击力,打开的时候会溅你一身,难以清洗。小孩的个性越来越强,过度的压力只会起反作用。

可以说,冬儿是比较顽固的小孩子,一直很老练沉着地应对我的追问。对于他这种明显的说谎行为,我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让他认清了事态的情况下进行了感化教育。并把我的分析告诉他,让他没有了说谎的理由。终于,他又承认了拿了其他一些钱。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我没有让一个班里的小朋友知道,充分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每个孩子都是鲜艳的花朵,冬儿也不例外,只是被一些小虫子感染了。其实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思想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现在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成了所有班主任的一大心病。今天偶然间看到一个采访,被采访者是某村小的一个校长,面对一大批的灰头土脸的农村孩子,没有英语学习必须的复读机,教室里没有形象直观的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连书包里一本像样的作文选都懒得买。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他只得百忙之中抽空上网下载一些好的文章,然后一字一句地抄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积累记忆。虽然结果对这么多孩子来讲是因人而宜的,但至少肯定有收获。有一次半夜12点了,天气较冷,校长一家早已睡下。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梦中的他,原来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水果贩子打来的。学校有两个外地孩子在水果摊拿了几个香蕉,吃完了却没钱买单,只好在老板的水果摊旁边玩,都打烊了还没回家之意。老板问他们父母的电话,

两个孩子不只是胆怯还是什么,支支吾吾没说出来。结果细心的老板在他们的语文书上找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这位校长立即和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出乎意料的是那孩子的家长竟然抛出这样的话语:“没关系,我们家孩子12点以后回家是很正常的,不用着急,他们玩累了自己会回来的。”一盆冷水从头泼到了脚,天下竟有这样的父母,这难道是所谓的“大爱”?校长茫然了,但马上又意识到自己身为老师更身为一校之长的责任。他立即赶往目的地,把两个孩子接回家中,吃饱喝足后安排他们睡下,第二天再送回学校。正因为有了那个特殊而又难忘的夜晚,那两个孩子有了明显的转变,因为他们在没有责怪的温暖中体会到了爱的伟大。

鲜花,需要阳光雨露;生命,需要呵护关怀。在生活的海洋里,即使心灵曾遭重伤,也应该乘风破浪。教师和家长有责任为他们扬起前行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作为班主任,我深信,每一个受伤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帮助远离这些害虫,重新焕发鲜艳的光彩。我要做的就是细心关爱每一株花朵的成长,虽然他们必定有不同的未来和人生,但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力量去浇灌他们,给他们输送养分,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献上绵薄之力。“用热心温暖,让耐心感化;用爱心滋润,让恒心升华”,我将坚守自己的爱生信条,走好未来的教育之路。

第三篇:演讲稿《用爱传递正能量》

用爱传递正能量

大家知道一个流行关键词“正能量”吗?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能量:积极的向上的一面我们称之为正能量;消极颓废的一面我们称之为负能量。个人的小善累积起来,就是城市的大善;人人贡献一点善心,便是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病情牵动亿万网民为之捐款祈福;勇救落水学生献出生命的沈星让自发前来追悼的群众久久不愿离去;病重卧床的老人看到了网民带他留在世界各地的“足迹”……这几年,各地涌现出一批感动神州大地的小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

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我想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莘莘学子,梦想飞扬,志存高远,激情四射。

这学期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一、做好自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教训。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

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标准”,正是时下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之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上课认真听讲,整理好书本,完成好作业,做好值日,捡起废纸,收拾好餐具„„把方便留给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做好我们自己,就能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更多的事,就会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二、心智成熟

还记得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一个平凡女孩-孟佩杰: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养母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这样一个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的女孩子,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从小娇生惯养,成长一帆风顺,被家长宠着,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哪怕只是家长和老师一句提醒的话,他们都会觉得委屈的要命。同学之间的一句玩笑话,就有可能引起矛盾甚至导致殴斗,也有

付出生命代价的先例。这样失去理智干出蠢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冲动是魔鬼”。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约翰·辛德勒提出——成熟的人具备以下几大品质: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独立性(自主性);多付出少索取;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争强好胜,学会合作,有团队精神;认识到敌意、愤怒、仇恨、残忍和好斗都是软弱,温柔、善良的人才是强者;有能力区分现实和幻想;灵活变通,面对无常命运。

萦绕着正能量,同学之间传递的会是理解和包容,也就会收获喜悦和幸福。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做好分内的工作、对同学老师、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回报以感恩和祝福。在孔堂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收获到了温暖与感动,而正是这种正能量支撑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像歌中唱过的那样,如果每个人都学着关心,便没有人哭泣;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去爱,便没有人欺骗;如果每个人都乐于分享并放下骄傲,我们便不再会与失败作伴。坚持正能量,人生无所畏惧!

各位同学,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细心去创造、发现文明;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地宣讲、渲染我们的班级和学校,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为了共同的家园、——传递正能量,你准备好了吗?

第四篇:传递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他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爱心,被看做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就好比三字经中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他的车坏在雪地里,一个骑马路过的男子将他救出。当他表示感谢时,男子说:我不要回报,但要你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帮助。后来他帮助了许多人并将同样的要求告诉他帮的每一个人。六年后他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并说出了那句让他永远没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一位平凡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在她受伤时他坚持为学生上课,从没有一句抱

怨。

在江苏一个小学的两个孩子嬉戏不小心将一位教师的车砸坏了,由于等不到车主,他们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以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XX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XX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

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正能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正面效应。正能量的传递,不分贵贱,不分地位,不分强弱。我们不缺乏正能量,只是缺乏传递正能量的行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传递正能量!

初一五班

兰永亮

第五篇:传递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让社会充满温暖和感动

的哥马志刚不收盲人车费,中年乘客又故意多付车费,他们的理由都是“我挣钱比你容易点儿”。这挣钱比你容易点儿”,出自两个不同的人口中,都让人感到相同的温暖,让人充满了无比的感动。事情虽小,他们却都在为社会尽一份力量,都在为撒播爱尽一份责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传递爱、温暖与感动,就是传递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动力和情感。有了正能量,就会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有了正能量,就会让人们看到力量和希望。

曾几何时,在社会上、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过道德的缺失,人们产生了信任危机,感到了世态的可怕。“小悦悦事件”,一些人在垂危的生命面前失去了判断和善良,不能伸出的援助之手让人扼腕痛惜;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中侵蚀着人们的生命,一桶桶的地沟油浸着利益的油花被端上了餐桌,一条条发着恶臭的河流诉说着罪恶„„。人们街谈巷议,人们痛骂不绝。反映了人们在担忧,担忧自己及所爱的人的生命,担忧着这个社会人们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道德沦丧。担忧、焦虑天天萦绕于心;在担忧的同时,人们更有一种期盼,一种渴望,渴望这个社会有一份温暖和感动,有一份忠诚和信任,有一份责任与担当。有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但的哥不收盲人车费„„的事件,让我们感到这个社会不缺少温暖,穿透世间的冷漠与轻视,在人们的身上还有美、善的光华的闪现,而且这种美,这种正能量在不断发酵、传播。人们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会逐渐让人们收货爱与感动。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石家庄的“油条哥”,他为了顾客的安全,把每天用过的油倒掉,他也会心疼但他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感动。“阿里木一个非常平常的烤羊肉串的新疆人,他积攒些钱不容易,但他把烟熏火燎的来的钱资助了寒门学子,人们听说了他的事迹,右飞飞去“捧场”。这些人把爱给予了别人,传递了正能量。想想,他们是把爱的火种撒播给了整个社会,让整个社会感受到了温暖,让人们看到某些正面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让热门感受到了光明,找到了方向。这个社会真的有爱。最美妈妈吴鞠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暴走妈妈,为了丈夫的生命离了婚又复婚捐肝的年轻女子,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心怀责任、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他们让社会上的每个人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这些人,创造者正能量,也传递着正能量,人们在得到温暖,收获感动时,不会仅仅付之以微笑,大家懂回去学习,去效仿,再把这种正能量传递出去的。创造、传递。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深受感染,学习他们。灾区有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以尽绵薄之力。同学遭受疾病的侵袭时,我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出我们的祝福。平常关心,互相帮助,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我们的热情、关爱、正能量。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时,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所以,每个人做好自己、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是在唤醒另一个人的爱。这样传递下去,社会能不收获温暖和感动吗?

“心怀善心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传递正能量,让社会充满温暖与感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成本会计岗位职责下一篇:草船借箭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