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服务论文

2022-05-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国际贸易服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各国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又纷纷设置服务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的竞争,以达到保护我国市场的目的。通过对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分类、及形成原因的阐述,指出了我国面临的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其影响,并为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发展服务贸易提出相应对策。

第一篇:国际贸易服务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探究

近年来,国际商业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比逐年提高,此变化的出现是由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竞相争夺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并逐渐施压于发展中国家要求其实现自由化的服务贸易。当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由此可得出服务贸易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紧密相连。本篇文章将首先分析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逐步讨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详细总结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最后提出有效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重视,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者。即便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提高、改善服务贸易的能力,却仍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当前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若要在服务贸易行业取得较大的进步,则需要从自身下手,将自己的潜在能力转变为核心竞争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也正遭受着国外优秀服务贸易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深入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当前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合理地改善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对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特殊的跨境贸易,依靠服务行业的进口、出口活动进行贸易交流。按照文献的标准观念,国际服务贸易活动也包含商业价值,即国外企业家直接投资另一国家的服务性企业而形成的贸易活动。所谓跨境贸易即服务贸易的提供者是出口方,而服务贸易的需求者是进口方。而服务贸易的发展由服务的供给、需求关系决定,因此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分为供给变量和需求变量。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供给变量影响

任何国家为国际市场所提供的服务贸易质量将直接影响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生产物品的一方与消费物品的一方的互动关系是区别人类服务和货物的最鲜明特征,即消费者对于服务的主观评价结果绝大部分取决于消费者享受服务的过程。依据此观念可总结出,绝大多数服务业发展能力较强的国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用的服务生产经验,可保障客户得到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钻石”理论指出,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高标准的服务需求,可有效地推动本国服务业的发展,为国际提供更好、更强的服务能力。然而,过多的服务需求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较大、服务对象为国人,失去出口的动力。因此,经济发展规模较大的国家通常以内需为主、出口为辅,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与自身的货物贸易能力有关。多数的服务贸易是依存于国际间的货物贸易而产生,例如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服务、国际的进口和出口间的信息贷款服务、日常维修服务以及保险服务;由波特理论可知,国际间的商业活动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靠出口发展经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积累了大量的国际商务交往经验,对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需求变量影响

国家对国外服务的需求程度直接影响国内的服务需求量。服务需求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获取,即为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分别来源于生产者本身和消费者本身。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生产者的服务贸易需求量,国内的经济发展范围越广泛,对生产者的服务需求越高;而国人的收入水平将直接影响消费需求,越高的收入能力对应越高的服务贸易的消费需求。

国家和地区对国外的服务贸易需求还与国内的服务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国内的服务贸易满足国内的需求时,国人将降低对国外服务贸易的需求量。同时,国家对国外的服务贸易需求还受国外货物需求量的影响,大量的进口货物将影响对应的进口服务贸易。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服务贸易总量扩大但增长速度放缓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我国进口、出口方面的服务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的服务贸易活动实现了持续增长和全面化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活动的规模不断壮大,除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每年的服务贸易量都成正相关的增长趋势。但由于我国的服务贸易与同期增长率相比浮动量较大,表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不稳定,并且通过数据表明,增长速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产业的优势不断下降

我国的出口服务贸易主要依靠传统的国际运输、国内经典旅游、传统房屋建筑以及特色的商务服务等产业部门。然而传统的紧密型劳动和资源产业,其科技含量较低,比较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现存的自然资源。因此,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传统产业虽然一直呈正向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甚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当代的服务贸易出口数较少,但其增长趋势远高于传统产业,在服务贸易中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渐降低。然而,我国传统产业的服务贸易基数较大,导致传统产业仍在服务贸易中占据主要角色。

(三)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的出口服务贸易量较大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出口贸易市场相对而言较为集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出口模式和出口范围并没有发生过多的变化。据调查显示,此前我国出口服务贸易六成以上集中在十个国家出口比例,现在比例已经不断降低,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范围相比,仍然是一個较大的比例。

(四)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处在逆差阶段

入世前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口量一直大于入口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都大幅增长,但二者的增长幅度相差甚大。并且有数据表明,近年来这种逆差状态仍呈不断扩大趋势。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得到长足进步,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现阶段的服务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不断地影响着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当前服务贸易结构不科学

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的主体部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例如火车、轮船、飞机支持的运输业和旅游业。然而,金融行业、保险行业、计算机科技行业和实时通讯行业等现代先进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较小。我国的服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传统型貨物流通的发展限制,国民对于服务贸易行业的需求逐渐向资本、先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靠拢。然而,发达国家也一直凭借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领先地位。因此,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并不适合我国在国际上的长远发展,将直接导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差的现象。

(二)技术贸易严重阻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因其特殊性,一直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和谈判的核心内容。而一些发达国家也凭借其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中的各项指数,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希望能提高服务贸易的要求从而改善其劣势地位,将国际服务贸易只限定于跨境贸易交流。但发达国家更希望占据更多的市场,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的范围。由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掌握更多的资本、知识和先进技术,因此许多国际标准就成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技术性壁垒,较大程度的降低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量。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法规不完善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政策的支持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并不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对服务贸易政策上的缺失将直接限制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对国家GDP的贡献较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发达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和政策扶持相关,我国的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困难较大,急需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加大党和国家对于服务贸易行业政策的落实力度。首先,逐步完善政府对服务业产业链条的政策支持,引导一条龙服务的发展模式;其次,政策鼓励各行各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最后,政府内部人员需提高工作效率,增大对于服务贸易行业的投入力度,保护国内服务行业的发展,积极应对服务贸易行业的技术性壁垒问题。

我国服务业内部产业需要相互扶持,加快产业和行业间的整合速度。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的经营性不强、关联性不高,但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间都需要展开必要的交流合作。行业内部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采用标准化的模式对服务业进行改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间也需要加强必要的联系,彼此间相辅相成;国内的服务贸易行业需要一同面对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逐步开拓国际市场。服务贸易行业也需要发挥企业市场的主体作用。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水平,均直接影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健全员工的管理保障和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国家也需要实施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战略措施,主动将新兴产业地区和经济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的地区作为主要的开拓目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发现,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仍是主要的竞争力。面对当前状况,政府需要积极宏观调控、支持服务业内部间的交流合作,逐步调整服务贸易企业的战略模式。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杨文婧?魏丛

第二篇:服务贸易壁垒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当前,各国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又纷纷设置服务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的竞争,以达到保护我国市场的目的。通过对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分类、及形成原因的阐述,指出了我国面临的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其影响,并为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发展服务贸易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壁垒;中国;对策

1 服务贸易壁垒简介

1.1 服务贸易壁垒的概念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提供者提供和销售服务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即直接或间接使外国服务提供者增加提供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服务贸易保护政策更多采用非关税措施,甚至国内的政策法规也成为限制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因此,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保护性、灵活性和互动性。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扶持本国服务行业的发展,二是保持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安全性与独立性。另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国内就业水平、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等也会促使服务贸易壁垒的产生。

1.2 服务贸易壁垒的分类

(1)产品移动壁垒。通常包括数量限制、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标准和税收制度,以及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它以限制服务产品的移动为主要形式,一般规定服务提供的最高限额,当外国服务者提供的服务超过此限度时,完全阻止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只为本国服务。

(2)资本移动壁垒。主要形式有外汇管制、浮动汇率和投资收益汇出的限制等。其中的外汇管制可影响到除外汇收入贸易外的几乎所有外向型经济领域,不利的汇率将严重削弱服务竞争优势,它不仅增加生产经营成本,而且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对投资者投资收益汇回母国的限制,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3)人员移动壁垒。主要涉及种种移民限制和烦琐的出入境手续。服务贸易的进行通常离不开人员的跨国界流动。特别是对于商业存在、跨境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服务提供者或消费者的跨国界移动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员移动的限制构成了各国限制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各国移民法及工作许可、专业许可的规定不同,限制的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

(4)开业权壁垒。又称生产者创业壁垒,主要表现在资格限制、股权限制、经营业务的限制以及许可证限制四个方面,即禁止外国服务进入的法令到东道国对本地成分的规定。

2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与面临的贸易壁垒

2.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而且逆差额自21世纪以来有持续扩大的趋向,2000年逆差额为56亿美元,到了2007年则上升到了79亿美元。同时,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还较低。另外,从服务贸易的结构来看,目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尚未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站稳脚跟。我国服务贸易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劳务工程承包、远洋运输、旅游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越的部门,而在大量专业服务和高技术领域,则处于净进口的状态,且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

2.2 我国面临的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

(1)贸易壁垒影响面广。服务贸易壁垒复杂多样,多达2000多种,涉及到12个服务部门,150多个服务行业,涉及面广,影响领域大。我国服务业发展历史较短,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竞争力不高,各个行业又多少都会受到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说,服务贸易壁垒的存在使我国服务行业的出口面临严峻考验。

(2)自然人移动受限制最严重。国际服务贸易中自然人移动方式开放程度最低,发达经济体甚至在市场准入上的限制为100%,在国民待遇上的限制高达83%。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然而自然人移动的限制使我国大量的劳动力无法出口,资源闲置浪费。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我国传统的服务出口项目,但受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出口劳务人员占世界劳务人员的比重微乎其微,在欧美市场上仅占外籍劳务人员总量的0.2%左右。

(3)商业存在方式服务出口受壁垒影响大。服务出口的方式有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及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三种。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又包括商业存在及自然人移动两种类型。商业存在方式是当前世界服务出口的主要方式。GATS中商业存在方式的承诺水平较低,市场准入方面“有限制”的总计为66%,仅低于自然人移动的92%;国民待遇方面“有限制”总计为83%,是四种承诺方式中限制比例最高的。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市场开放度有所提高,但在某些领域仍存在资格限制、股权限制、经营限制及许可证制度等开业权壁垒,尤其是电信、金融、运输等领域。我国服务企业“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过程中受到壁垒的影响较大。

(4)服务贸易壁垒措施多样化。发达国家新的服务贸易壁垒措施层出不穷。以美国为例,在世贸组织限制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后,美国的服务贸易壁垒逐渐转向了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和国际技术标准壁垒。而且,美国还不断加强对壁垒的法律支持,不断为其寻找合法“借口”。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也成为实施服务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自由贸易区对区外国家的歧视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地区性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成为新的贸易保护方式,它使得贸易保护从国家保护转向力量更加强大的集体保护。自由贸易区使壁垒的效应不断增强。

2.3 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服务出口行业的影响

(1)运输业。国际货物运输是服务贸易的传统项目,在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中占有较高比重。2000-2007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2%上升到25.7%,是仅次于旅游的第二大服务出口行业,但常年呈逆差状态。2007年,运输出口313.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9.1%,进口432.7亿美元,增长25.9%。由于运输服务出口增速远高于进口增速,逆差规模比2006年下降10.5%,为119.5亿美元,但运输仍为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存在大量的逆差,除了我国运输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货物贸易运输不平衡以及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外,运输服务贸易壁垒也是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一个原因。①他国国内政策、规则等对我国的运输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运输业的开放主要是通过两国间或区域间签署双边或多边运输协议的方式实现的。然而,有一些国家对我国海运企业存在歧视,以南非对我国国有海运企业适用“关联船舶”为典型。南非把我国政府当作“关联船舶”的联结点,若一个国有企业有债务问题就会连带另外一个国有企业被当作“关联船舶”受扣押,使我国在南非从事航运经营活动的所有国有航运企业,随时面临被连带扣船的风险,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另外,由于各国运输法律、法规不同,国家间的道路网不连贯,使一站式国际间运输业务很难开展。②其他国家通过补贴、垄断等方式对运输业的支持增加了我国运输业的成本。以航空运输为例,目前大型民用航空飞机制造市场基本被波音和空客两家垄断,一架波音747飞机报价1.6亿美元到1.7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需人民币15亿到16亿元。昂贵的飞机及航材引进成本使中国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过高,影响了我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力。③安全及歧视性技术标准影响了我国运输出口。当前安全问题成为运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要求增加安检措施,另外,发达国家还采用一系列的运输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对其他国家运输业进行限制,常在客观上造成市场准入限制。我国的运输业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如船舶受检滞留率过高,导致延误船期和增加修理费等,使船公司受到经济上的损失,也使我国的运输形象受损。

(2)旅游业。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产业,2008年上半年,旅游进出口总额378.7亿美元,占整个服务贸易收支规模的25.68%。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旅游支出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顺差26亿美元。我国旅游业受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上。①市场准入的限制。不少国家对我国旅游企业的投资比例进行限制,如我国前往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投资的旅游企业只能占规定比例的股份,一般不能控股。目前,俄罗斯尚不允许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开办独资旅游公司。②没有享受国民待遇。虽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各国对旅游业都做了一定的承诺,但有的国家在国民待遇上并没有进行承诺。例如,新加坡对旅行社和旅游经营者进入该国市场不承诺给予国民待遇,欧盟对旅行社和导游的国民待遇也有限制等。这些国家对我国旅游企业的歧视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③人员移动的限制。我国跨国旅游企业中旅行社的导游、酒店的管理人员、餐馆的厨师等常受到自然人移动的限制。例如,在乌克兰中国公民申请劳动许可条件苛刻,大多数中餐馆的中国厨师无法获得合法居留。这导致了我国涉外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影响了服务的提供。

4 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的措施

(1)努力提高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当前,应当调整和优化服务行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必须调整和优化服务行业的内部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服务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推动服务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稳步有序地对外开放本国服务市场。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减让表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涉足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服务部门的开放要根据其不同性质、不同的发展程度,有区别地、稳步地开放。先允许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投资和经营,大力发展我国的新兴服务业,通过充分的国内竞争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3)积极应对他国服务贸易壁垒。要积极应对他国服务贸易壁垒,①加快培养熟悉服务贸易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尽快了解和掌握他国服务贸易相关协定和国际惯例。一方面遵守国际惯例,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事宜;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国际惯例维护国家权益、企业权益和公民权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分享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利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②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增加政策透明度。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要求,深化改革,迅速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负责与国外进行多边或双边服务贸易谈判;监督国家给予服务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等。③加强服务贸易立法。我们应该建立统一、透明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有力保障外国服务提供者利益的同时,也能当本国服务业遭受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之时,据此及时采取相关的救济手段,来捍卫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6).

[2]白孝忠.浅析国际贸易壁垒[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4).

[3]邱小欢.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及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8).

作者:钟国强

第三篇:中印服务贸易对比及中国发展服务贸易路径选择

摘要:在世界经济艰难曲折的复苏中,服务贸易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培育新产业的亮点,服务贸易竞争力也越来越成为评价一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印度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其在服务贸易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文研究了2000年-2010年中印服务贸易的总量、结构,计算比较分析了中印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显性优势等情况,及服务贸易进出口对中国和印度GDP的贡献率,分析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旨在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印度;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一、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总量情况分析

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719.3亿美元,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增长到3 620亿美元,增长率为403.2%;而2001年印度服务贸易总额为365.9亿美元,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2 270亿美元,增长率为520.3%。可见在服务贸易总量上,中国要远远领先于印度,但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率却高于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率。

就出口额而言,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01亿美元,2010年出口额为1 700亿美元,年均增速42.3%;2000年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60亿美元,2010年出口额为1 100亿美元,年均增速53.4%。就进口额而言,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359亿美元,2010年进口额为1 920亿美元,年均增速39.5%;2000年印度服务贸易进口额189亿美元,2010年进口额为1 170亿美元,年均增速47.1%。由此可见,印度服务贸易出口、进口年均增长率都快于,同时,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均快于自身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长率。

就服务贸易占比情况而言,印度服务贸易占本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高于中国。以2009年为例,中国服务贸易额为2 86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印度服务贸易额为161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8.7%[1]。

(二)中印服务贸易地位变化情况

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排名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从1982年的第28位跃至2007年的第7位,2009年上升到第5位,2010年在世界排名第4;而进口排名也从1982年的第40位上升到2007年第5位,2009年上升到第4位,2010年在世界排名第3。同样,印度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排名也在不断进步,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排名第12,2010年上升为第10;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额在世界排名第12,2010年上升为7。由此可见,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将在国际市场上占居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顺差、逆差情况

中国服务贸易从2000-2010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情况,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为58亿美元,2010年服务逆差额增长到220亿美元,2009年高达-290亿美元,服务贸易情况持续恶化。印度服务贸易从2000-2004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情况,2004年印度服务贸易逆差额仅为6亿美元,2005-2009年印度服务贸易都呈现出顺差情况,2005年印度服务贸易顺差额仅为39亿美元,2009年已达到了120亿美元,但2010年又出现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为-70亿美元。从上述数据可见,印度出现服务贸易顺差年份多于中国,因此,印度的服务贸易状态优于中国。

(四)中印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以及其它商业服务上占优势。2009年,运输出口、进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8.36%和29.5%;旅游出口、进口所占比重分别为30.9%和27.6%。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运输服务进出口额为7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9%;旅游服务进出口额为834亿美元,同比增长8.3%,贸易差额由去年的顺差46.9亿美元转为逆差40亿美元。2006年以来,运输和旅游这两个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09年这一比重下降至53.6%,低于2006年7.4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出口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9%,逆差107亿美元,为我国仅次于运输服务的第二大服务贸易逆差行业;我国保险服务进出口额为12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7%,逆差97亿美元,下降14.6%;金融服务进出口额为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逆差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09年,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6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进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顺差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亿美元。2009年我国咨询进出口总额为3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顺差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美元(见表1)[2]。

印度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以软件业尤为突出,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为18.1%,顺差额为2 415.9亿美元,说明印度软件行业在世界软件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其他商务服务业异军突起,成为印度第二大出口部门。2008年,其他商业服务取得贸易顺差471亿美元。印度服务贸易差额在运输业、保险业为逆差。从服务贸易的进口比重看,运输、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务服务、保险业是印度的四大进口部门,2008年,进口额分别为414亿美元、350.9亿美元、326亿美元和320.3亿美元(见表2)[3]。

二、中印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一)中印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2000-2010年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数据,利用SPSS软件计算结果为表6、表7和表8。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的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与GDP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对两国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从回归系数看,中国比印度大,如中国进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41个百分点,而印度进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29个百分点。

四、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人力资源要素条件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少高级要素,如缺乏外语熟练、熟悉国际法律法规的高素质人才。由于印度高等教育作为政府的投资重点,在教育和研发方面投入的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高于中国,因此,印度拥有大量人力资源存量和后备力量。以软件行业为例,印度有约600多万人员从事软件开发设计,有近8 000所高校和许多相关企业为印度软件业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实用人才。而中国基础教育中IT培训远没有印度普及,职业培训也较缺乏[4]。这也是印度的服务外包发展远远好于中国的主要原因。

(二)需求因素分析

一个国家需求的特性将会直接影响该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来说,需求条件则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于印度,因为我国人口和收入水平高于印度。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2 460美元,印度仅为965美元,我国人均GDP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受传统“轻消费、重储蓄”及“轻服务、重物质”观念的影响,居民消费率较低;居民对商品的消费需求相对强劲,但对服务消费的比重偏低[5]。在国外市场需求方面,印度明显好于中国。目前,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被公认为“世界软件的动力室”。内部需求不足和对外需求不强是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三)政府作用的分析

政府对一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印度政府制定了软件发展的长期战略,在全国建立17个软件技术园区,对进入这些高科技园区的内外公司实行优惠政策,如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100%等[6]。印度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采取的是“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思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也就是先发展了第三产业,再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采取的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印度在服务贸易增速大于中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四)相关产业的分析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协调,这不仅包括服务业内部如零售、金融、保险、餐饮、批发、运输、教育、卫生等各行业间的相互支持,而且包括制造业、货物贸易的协调与扶持。但是我国服务业内部没有一个可以带动整个服务业发展的强势行业,而且我国工业的发展与服务业相脱节,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互作用也不明显;印度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其服务贸易的推动力大于中国,目前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已成为印度在世界服务业中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由此带动了一大批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

(五)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因素分析

目前,中国大量服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起来,产权界定不明,而且由于政府垄断因素的存在,中国部分服务业,比如在银行、电信、保险等领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垄断现象,导致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服务质量较差。印度则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让大量的私营企业充分竞争,而且印度的服务业企业早就开始推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印度金融业和软件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一直被视为其超过中国的优势。由此可见,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因素直接影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

五、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路径选择

(一)增加教育投入,解决人才瓶颈

服务贸易属于人才密集型的领域,服务贸易提供者素质是决定服务贸易质量和服务贸易效益的关键,中国在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同时,应注重人才尤其是知识型服务贸易所需的外向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中国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努力增加国内服务需求和外部需求

国内市场是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推动力,如果服务消费比重过低或服务消费的层次过低,那么该国的服务贸易就无法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削弱了服务出口能力。就中国而言,政府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扩大中国国内服务需求的发展空间;同时,应重视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面对新的服务贸易转移的机会,加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

(三)政府应给与服务贸易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府对一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服务出口”[7]。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在服务业内部向主要创汇部门倾斜的同时,更要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应建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等。

(四)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相互推进。因此,必须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抓好服务贸易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发展。例如,对我国工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应尽量加强与其相关的辅助性服务的输出,协助其服务业开拓海外广阔的市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因此,我国可以通过促进货物贸易升级,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五)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和内部组织管理

我国各服务企业应尽快纠正落后的管理意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实现企业规模经营效益,规划切合实际的跨国经营战略。另外,印度的服务业占据外国投资较大的比例,而我国长期吸引外商投资的领域在生产制造领域,因此,我国的服务企业应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外资带来的正面效应,以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占比情况[Z].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10.

[2] 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 868亿美元[EB/OL].[2010-04].商务部网站.

[3] 王秀娟.中印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0.

[4] 张家瑾.变竞争为互补、合作——中印两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优势比较分析[J].经济视角,2010(10):10-12.

[5] 杜红平,司亚静.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0(5):40-50.

[6] 缪娟,杨增雄.中印服务贸易比较分析[J].企业导报,2010(3):14-15.

[7]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3.

(责任编辑:严元)

作者:张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地规划设计论文下一篇:保险公司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