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器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陆羽茶器范文

陆羽用的茶器赏析

2014-10-06 朱子茶具 朱子茶具

加上寺 院僧人的大力推广,唐代的茶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唐时期“茶圣”陆羽《茶经》问世后,更是对茶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 及各国与唐朝之间的文化交流,迅速向全世界传播。以“煎茶”为主要饮茶方式的茶艺不仅有了比陆羽的茶器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在唐代才真正形成。经过唐初期的贞观之治,唐代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富庶而安逸。同时随着茶场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寺 院僧人的大力推广,唐代的茶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唐时期“茶圣”陆羽《茶经》问世后,更是对茶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 及各国与唐朝之间的文化交流,迅速向全世界传播。以“煎茶”为主要饮茶方式的茶艺不仅有了比较科学的操作流程,也诞生了比较统一而专业的茶具(图一)。陆 羽在《茶经》里对当时的茶器有过详尽的描述,列举如下。

风炉

风 炉的形状大都是有足、有通风孔和一个送炭出灰孔的鼎状物,用铜铁或泥两种材料制成。唐风炉实物至今还没发现,出土的是陪葬的冥器,也就是墓主当时生活用具 的迷你仿制品,所以尺寸都不是很大。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套邢窑(共六件),其中有风炉。巩县窑黄釉风炉及茶鍑(图三)也是非常难得的实物。

鍑 “鍑, 以生铁為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臍,以守中也。臍长,则沸中;沸 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这是《茶经》对鍑的描述。茶鍑在唐代茶具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煮茶的关键环节就在茶鍑里进行。唐朝包容大气、善于吸 收外来文化,因而考古发现或遗存至今的唐代茶鍑在外形上富有变化,式样和材质也是很丰富多彩(图四)。

茶铛 是 风炉和茶鍑的二合一产品。三足可架柴薪煮茶,非常适合野外煮茶(图

九、

十、十一)。“用槁薪、鼎砺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 这里说的鼎砺就是融合茶炉茶鍑的简易茶具,也称茶铛。其实鼎砺作为茶具的使用从晋代就开始了。西晋文学家左思《娇女诗》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的 诗句。到了唐代,由于唐人天性浪漫喜欢野外煎茶,所以鼎砺(茶铛)的出土还是很多的。 茶铫 是茶鍑的一种变形,有把或系、有流,煮好茶可利出汤(图十

二、十三)。有关茶铫的诗歌也很多,如元稹(779-831)“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由于旋煮旋饮、急人所需,在唐代又有个名字称“急须”。晚唐五代的邛崃窑就烧制了不少瓷茶铫。 火筴 又叫火箸(图十四)。其功用为炙茶器,用它夹住茶饼在火上烘炙。诗人刘兼《从弟舍人惠茶》里有“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可以验证其功用。 碾 保 存在纸囊里的茶饼冷却后就用碾来碾碎。碾用木制,也可以用石制,也可以用陶瓷烧制,皇家用的茶具更是用金银制成。大家对法门寺的唐鎏金壶门座茶碾肯定印象 深刻,里边有铭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而民间使用的还是陶和瓷碾(图十五)为主。唐代的茶碾基本都是长条形,槽不深、碾轮不锐,这与宋 代茶碾有细微的区别。 罗合 罗是筛,合即是装茶叶的盒子。罗和合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组合使用。民间茶具里的罗是用竹子弯曲成圆形,中间绷一层细纱或绢。合(盒)的材质《茶 经》里记载有竹、木两种,然而实际考古出土的实物中也发现金银器、瓷器等材质制成的合(盒)。晚唐五代开始,流行用小盖罐代替茶合(图十

八、十

九、二 十)。 则 用海贝,蛤蜊壳或铜、铁、竹制成的匙、勺子类器物,供量茶用。后世也称“茶匙”(二十

一、二十

二、二十三)。 水方 木 制的四方盛水器。木制器物重量轻易于携带,但不利于保存,所以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木制水方。然而茶文化起源和兴盛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用铜或瓷制 的钵(一种佛教用具)就是水方的一种。钵是佛门用具,古代出家人用石钵吃饭,用铜铁或瓷钵盛物。瓷钵大多敛口、内部施釉而外施半釉,十分适合盛水(图二十

四、二十五)。铜钵或素面或饰几条弦纹,器型大气简练,也是盛水佳器(图二十六)。 茶盏 唐 代瓷器的大格局是“南青北白”。“南青”是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窑系,“北白”是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窑系。在唐代,茶盏的佼佼者就是越窑青瓷碗(图二十七) 和邢窑白瓷碗(图二十八),为时人所常用。特别是邢窑白茶碗,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有云:“内邱(邢窑所在地)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然而陆羽最为推崇还是越窑盏,他认为“类玉”“似冰”的越窑青瓷茶碗与绿色茶汤相得益彰从而达到“益茶”效果。而其它如鼎州、婺州、寿州、洪州产的各色茶 碗,由于掩盖了茶汤之色“悉不宜茶”。所以《茶经》云:“越窑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除了越窑和邢窑茶盏,值得一提的还有湖南岳州 窑(图二十九)。这个从南北朝至盛唐一直以烧制青瓷闻名的窑,晚唐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烧制釉下红绿彩瓷器的长沙窑。长沙窑主要出口到伊斯兰国家,图案有异域 风情,用笔挥撒自如,色彩绚丽而有浪漫之气,开创了釉下彩瓷的一个巅峰时期(图三十)。

盏托 盏托早在晋时已见,南北朝盏和托的配套已是相当普遍,唐时饮茶之风兴起,盏托又卷土重来。唐代的盏托一类是呈内凹的碟子状(图三十二),有圆口或葵口。另外一类的盏托中有浅浅的环圈以扣茶盏(图三十三)。与宋代习惯的瓷漆配套不同,唐代的盏和托大都同一材质。 贮茶罐 是贮藏饼茶的器具。唐代赵璘《因话录》就有“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之记载。(图三十

四、三十五)当时各个窑口都有烧制贮茶罐,昭示着唐代饮茶风气的兴盛。茶勺 分茶的器具(图三十六),汤勺样,可加长柄以便使用。茶勺的具体形状在唐画《宫乐图》中表现得很清楚,可以认为是从前朝的汤勺演化而来。 执壶 唐 代执壶只是一种容器,在长沙窑执壶中有铭文显示了它们的用处,大多数装酒,还有用来装茶汤。所以点茶法没有盛行以前,执壶在煮茶活动中充当了净水壶(水 方)或盛放煮好的茶汤之用。但是从使用角度,执壶充当茶铫之用也未尝不可,像西安出的一把晚唐执壶底部有熏烧的痕迹。只是这类情况很少,仅作特例。(图三 十七—图四十)。

第二篇:陆羽与《茶经 》

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陆羽与<茶经>》是S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组织课文,先后选编了《故宫》《青花》以及《编钟》《敦煌壁画》等课文,比较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陆羽与<茶经>》是其中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事迹,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叶和世界茶叶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通俗易懂,文章特点明了。因为编者特意把它编排在了传统文化学习单元,所以教学中,力求跳出传统教学的定势,而把中心着重放在感悟人物品质的基础上领略传统文化的内容,由茶文化囊括到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受到情感熏陶。 教法预设:

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图片、音乐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读一篇,知百事的效果。另外依托学生现有的阅读方法引导其在朗读、感悟,进而理解课文,提高

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教材,谈中国建筑文化代表——故宫、陶瓷艺术代表——青花、古代乐器——编钟在生活中的影响。

2、揭示教学主题——茶艺,引出传奇人物——(陆羽)(课件)以及他那名垂青史的巨著——《茶经》(板书课题——陆羽与《茶经》)

3、齐读课题两次。学生展示搜集的关于陆羽的资料,以及对《茶经》认识。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初读课文,找到具体评价陆羽的语句进行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茶圣)学生初谈对“圣”的了解;(课件补充“圣”的三种解释;生再谈对“茶圣”的理解。

过渡:文章围绕陆羽与茶经写了陆羽生前三件事情。分别是——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那么,这三件事都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陆羽作为“茶圣”的品质的呢?

三、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辨别江水

A、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8自然段,把自己认

为最能表现陆羽品质的语句画出来,感情朗读、品悟。

B、小组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先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感情朗读;

3、谈自己的体会)

C、班级分享,指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读句子,师指导朗读,并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动词来体会、感悟。(生做动作,师参与其间,品读句子)

过渡:陆羽就这样一看,一舀、一倒、一掂、一扬,就辨别出了南零水。所以在场的人都称赞他——真是神了!那个士兵呢?他的心情一定不平静。

A、分角色反复朗读士兵跟陆羽的对话。

教师小结: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前日工。陆羽对煎茶的谁的研究都达到这种高深莫测的程度,陆羽煎茶的本领自然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课件展示智积法师的故事)

B、再读课文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音乐)

C、填空:陆羽(

),所以他堪称“茶圣”

撰写《茶经》。

过渡:接下来我们走进第二个故事,看看在那些方面又能感受到陆羽不一样的品质呢?

A、学生运用默读的方式学习第 10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意想不到的地方画上横线,反复领味,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B、交流:(

1、生读句子,谈感受,抽生补充。引导朗读、并用简笔画的方式帮助理解“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巴山蜀水”“荆楚

大地”“吴越山川”)

C、补白填空(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D、多种形式朗读第10自然段,交流读后的感受。 E、开放式填空:陆羽(

),所以他堪称“茶圣”!

走进《茶经》

1、学生自读课文第11自然段。

2、课件补充《茶经》评价。

3、开放式填空:《茶经》不仅(

),而且(

)!

4、学习第9自然段

过渡:陆羽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下了《茶经》这部巨著的呢?请大家好好读一下第9自然段。

1、(生读)交流。

2、结合语言环境、时代背景理解“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功名利禄”“闲书”等词语

3、填空:陆羽(

),所以他不愧为“茶圣”!

推广茶艺

过渡:陆羽写完《茶经》后,又周游各地,推广茶艺。所到之处,关于茶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1、生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如火如荼”。

2、师利用课件补充“茶”的发展那历史(课件图片——中国各朝代民间茶社、宫廷品茶活动、僧庙道人、青年茶社、老北京的茶馆、回族的茶馆„„)

3、课件展示历史名人对陆羽及《茶经》的评价。

4、填空——陆羽(

),所以他不愧被后人尊为“茶圣”!

四、拓展

1、学生谈论生活中对茶文化的了解。

2、课件展示精美的茶具以及国内外的茶艺活动图片。

3、欣赏教材没有谈到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展示、音乐渲染)

教师总结:孩子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用一生的时间来品读、来领略,希望在坐的每一位都能做一个中国文化的真正欣赏着、传承人。

第三篇:陆羽《茶经》译文

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周世平

译注

茶经卷上

一之源(有关茶的源流)

茶树是原产在我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树高

一、二尺,至数十尺。在巴山和三峡一带最粗的茶树要两人合抱,只有将它的枝条伐下后才能采叶。茶树的树形象瓜芦、叶子像栀子、茶花象白色的蔷薇、种子与棕榈树的种子很相似、其柄蒂像丁香、树根如胡桃。[瓜芦树生长在广州一带,与茶相似,叶苦而涩。棕榈与蒲葵类似,其种子与茶子相似。胡桃与茶的根皆属深根性,向下生长直达石砾层,苗木才能向上抽长。]

“茶”字,从字源上说,或从属于“草”部,或从属于“木”部,或既从草又从木。[从草写作“茶”,出于《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写作“槚”(jiǎ贾),出于《本草》;草木兼从写作“茶”,出于《尔雅》。]

茶的俗名各地有不同的称谓,一是称作“茶”,二是称作“槚”,三是称作“

”(shè设),四是称作“茗”,五是称作“荈”(chuǎn喘)。[周公说:槚就是苦茶。西汉杨雄说:川西南的人把茶叫作。东晋郭弘农说:早采的叫茶,晚采的叫茗或叫荈。]

适应种植茶的土壤,以间杂有风化石碎末的地方最好,夹砂石的砾壤就差一些,而生黄土用来种茶则更差一些。

凡种植茶树,培育管理工作不仔细,技术掌握不当,种植后很少生长茂盛。如果按照种瓜的方法种植,经过三年就可以采茶了。

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最好,在园圃中种植的就较差。生长在向阳山坡并有林木遮阳的茶树,其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则较差;形如春笋的最好,短小的芽则差;叶片还没有完全展开,或叶缘卷曲的品质好,嫩叶初展时平铺摊开的差。如果茶树生长在背阳的山谷阴地,不值得采摘,因其性质凝滞,饮后可能容易引发疾病。

茶的功用因为性凉至寒,其性味作为饮料,最适应哪些气质高尚、清静澹泊、生活简朴的人。若有人感觉体热、口渴、闷燥、头疼、眼睛倦涩、四肢无力或全身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几口茶,可与醍醐甘露相媲美。但是如果采茶不适时,制茶不精细,并混杂有其他杂草、败叶,这样的茶喝了是会生病的。

茶的这种忧患与负担和服用人参一样。人参以上党出产的为最好,百济、新罗的为中等,高丽的为下等;而济州、易州、幽州、檀州出产的品质最差也无疗效。情况不仅如此,假若误将荠苨当人参服用,则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关于用人参的比喻,喝茶之所以也会有不适宜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了。

二之具(有关采制茶的工具)

籯(yíng音盈),又叫篮子,或者叫做笼、筥(因各地的俗谓不同)。用竹子编制,容量有五升或一至三斗的。采茶人背着采茶用。[籯,《汉书》音盈,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传给他一经(经书)。颜师古说,籯就是竹器。]

灶,灶不需要有烟囱的。

锅,锅要边缘有唇口。

甑(zèng赠),木的或瓦的,其甑身要齐正,并将与锅接合部用泥封联,甑内放入隔水的竹箅,开始蒸茶时,把茶放竹篮内,等到蒸好后取出。若锅内烧干了,加水时从甑中注入。[因为甑与锅连封着。]蒸好的茶用三杈形的构木枝搅拌,拌散蒸熟的芽笋和叶子,以免叶汁流失。

杵臼(chù jiù处旧),又叫碓。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或称棬(quān圈),用铁制成,有圆形、方形或花式的。

承,又叫台,又称砧子。用石头做成,也可以用槐、桑木半埋在地下,摇不动就可以。

襜(chān掺),又叫衣。用旧的绢、雨衫、单衣等制做。把襜放在承上,再把规放在襜上,其作用就是为了方便做茶。茶块做好以后方便取出。

笓筣(bì lì避利),又叫赢子或叫篣筤(péng láng蓬郎)。就是竹盘或竹篮。是用两根三尺长的竹子,用竹篾织成方眼,使其长二尺五寸,宽二尺,手柄留五寸,像种菜人的土箩,用以放置茶。

棨(qǐ启),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成,以供茶饼穿孔用。

扑,又叫鞭。用竹子编成,把茶块穿起来以便搬运。

焙,在地上挖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坑,坑边上筑一矮墙,墙高一尺,抹上泥。

贯,竹子削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焙。

棚,又称栈。用木料制成放置在焙的上面,分为两层,高一尺,供焙茶用。茶饼半干时,把它们升放到下层续烘,茶饼块全干时,将其升到最上层去。

穿(chuàn串),在江东和淮南地区是用剖削的竹篾做的,川江、三峡一带是用韧性大的构树皮做的,用来包装茶。江东把一斤装的称为上穿,半斤装的叫中穿,四五两装的叫小穿。川江一带把上穿定为一百二十斤,中穿为八十斤,小穿为五十斤。“穿”字以前写作钗钏的“钏”或写作贯串的“串”,现在就不这样了。这就象磨、扇、弹、钻、缝五个字那样,字面上的音调都是平声,但若按其意义读时,则读作去声,所以就用“穿”字定名。

育,用木材做成的架子,外围用篾编织,并用纸糊起来。里面分隔,上面有盖,下面有隔床,旁边开一扇门,当中放一盛炭火的器具,里面放些火炭灰,使有火却无明焰。江南梅雨季节,可以加火。[育,是因用它烘放茶饼而得名。]

三之造(有关造茶的方法)

一般采茶都在农历

二、

三、四月之间。

叶芽壮如春笋的茶,生长在山石经长期风化土层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上,新梢长到

四、五寸,象刚从地面抽生出来的薇蕨,要凌晨带露采摘。芽头短小的生长在草丛中。有

三、 2

四、五个新梢的,选择其中好的采摘。

采茶,天若下雨则不采,晴天有云也不要采。天气晴朗时才采摘。所采的茶要迅即蒸青、捣揉、拍打成形、焙干、穿孔、封装。至此,茶饼就做完成了。

茶饼的状况有多种多样,大致而言,有的像胡人靴子皮革的皱缩纹;有像犎牛胸前的褶皱、折迴起伏:有的像山顶上的浮云,卷曲多变;有的像轻风拂过水面时,激起的摇曳微波;有的像制陶人用水澄泥,膏面光润;有的像新垦的土地被暴雨冲刷过的一样。这都是精美的茶。但有像竹皮笋壳,枝梗很硬,难以蒸捣,做成的茶饼表面象晾筛状;有的像荷叶被寒霜摧残、茎叶凋坏,状貌全变了,其形状萎缩衰败。这些就是粗老茶、劣质茶。

自采茶至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胡靴”至“霜荷”,分为八等。若以茶饼光滑、黑亮平整的是好茶,这种鉴评水平是低的;以为皱缩、黄色且表面凹凸不平的是好茶,这种鉴评也不高明;如果既能指明其优美之处,又能说出其不足,那才是评茶的内行。为什么呢?茶汁被压出来的就光滑,含膏汁而不失者就皱缩;夜间制茶茶就呈黑色,白天制茶表面呈黄褐,鲜叶蒸得软熟,又拍压得紧密,那么茶饼就平整,反之,制作时放任草率,茶饼表面就凹凸不平,这样的茶和其它草木叶子且不是一样的了吗?

评鉴茶的好坏须将要领法则常诀于口。

茶经卷中

四之器(有关茶道的器具)

风炉[灰承]、筥(圆筐)、炭挝(zhuā抓,敲炭的工具)、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盒、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鹾簋(cuōguǐ搓癸,按,鹾是盐的别称,簋是古代礼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从字意言,其最早时可能就是指竹罐,后亦陶瓷制器。)[揭]、熟盂、碗、畚[纸帊]、扎、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风炉[灰承]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形状如古代的鼎。炉壁厚三分,炉口缘阔九分,炉腹内空六分、涂以泥土。炉有三只脚,共书写二十一个古字。一只脚上写着“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着“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着“圣唐灭胡明年铸”。三只脚之间开设三个窗洞,底下的一个孔洞是作为通风漏灰用的。炉外壁写有六个古字。一个窗洞上端写“伊公”二字,一个窗洞上端写“羹陆”二字,另一个窗洞上端写“氏茶”二字,即所谓“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锅用的垛,垛之间分成三个格,一个垛格上有“翟”(dí宅),翟为火鸟,画一卦叫做“离”;另一垛格上有“彪”,彪为风兽,也画一卦叫做“巽”(xùn熏);再一垛格上为“鱼”,鱼是水中动物,代表水,也画一卦叫做“坎”。巽属风、离属火、坎属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设上述三卦。炉子外面可装饰以连缀垂蔓植物、水纹和文字之类图形。炉子用冶铁制作,或者用泥土制作。

其灰承是一个三足铁盘(用来承接风炉漏下的灰烬)。

筥(jǔ举)

筥是用竹篾编织而成。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或用藤编成。做一个木质的形楦,用藤 3 子或竹蔑编织出六棱状圆形花纹,底盖合拢象竹箱,盖口沿用小竹节锁边装饰。

炭挝

炭挝是用铁做成的六棱形钎棒,长一尺,头部尖中间较粗。手握处细,系上一个小环作为装饰,就象河陇一带军人所拿的木棒一样,或作锤状或作斧状,随便都可以。

火筴

火筴又叫做火钳,常用圆形,而且直长一尺三寸,顶平齐,没有装饰等附属物,用铁或熟铜制做。

鍑(fǔ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今称锅))[交床]

用生铁铸造。现在有专门以铸这种锅为职业的。所谓急铁就是用废犁刀再炼铸的生铁。摸型内芯用土,外型用沙。内摸用泥土使锅面光滑,容易磨洗;沙粗,锅的外面就粗,便于吸收火焰的热力。锅的“耳”作成方形,取其方正端庄之义;锅缘宽一些,取其伸展广阔之义;锅脐做长一点,取其长久居中之义。锅脐长,水在当中沸腾,茶沫就容易扬起,茶沫易扬起,茶汤的味道就淳正。洪州用瓷做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属雅器,但质地不坚固,难以持久。用银做锅最清洁,但过于奢侈和华丽。若要既雅致且洁净,且经久耐用,终归是铁锅好。

交床就是用木构制成的马札形“十”字交叉的锅架,挖空中间,用来置锅。

夹用小青竹做成,长一尺二寸,使一头的一寸处有竹节,节外另一头剖开作为烤茶时夹茶饼用。小青竹的竹汁润在火上,借竹子的香洁气味以增进茶的滋味。这种情形,不在山林中不易做到。通常以精铁熟铜之类材料制作夹子,取其经久耐用的长处。

纸囊

纸囊是用又白又厚实的剡溪所产的藤纸缝起来的双层纸袋,用来贮藏烤好的茶,使茶的香气不致散失。

碾[拂末]

碾是用桔木制作,也可以用梨、桑、桐、柘等木料制作。使其内椭圆而外长方,内椭圆有利于运转,外方能防止倾倒。碾的里面恰好容纳碾轮。碾轮的形状就象没有辐条的车轮,当中有一个轴,轴长九寸,径一寸七分。碾轮的直径为三寸八分,中心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的中孔方正,轴柄圆形。

拂末是用鸟类的羽毛制作的,用来拂扫茶末。

罗与盒

罗筛筛下的茶末用盒贮放(可以把“则”放在盒中)。罗用剖开的大竹片弯曲呈圆形,以纱绢做罗衣。盒用竹节制作,或用杉木片弯曲呈圆形做成,并涂上漆。

盒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直径四寸。

则是一种量器。是用海贝、蛤蜊之类或用铜、铁、竹制成的匙。一般煮一升水,加入一 4 平方寸的茶末。喜欢喝淡茶的人,减少一点,而爱喝浓茶的人,酌量增加一些。则,就是量度和准绳的意思,所以称之为则。

水方

水方用椆、槐、楸、梓等类木板拼合而成,里外缝隙用漆膏严密涂好,以盛水一斗。

漉(lù路)水囊

一般使用的漉水囊,外框是用生铜铸成的,防止水湿后有铜锈、污秽和腥涩气味,若用熟铜很容易生锈苔,用铁又有腥涩气味。隐居山林的人有的也用竹木制作。而竹木制作的,不能经久耐用,不便涉远旅行。所以都用生铜制作。囊用青竹细篾编织后卷拢起来,裁碧色的丝绢缝好,并缀上细翠钿。再做绿色的油绢袋把漉水囊装在里面。漉水囊直径为五寸,柄一寸五分。是过滤茶末的器具。

瓢又叫牺、勺。是用剖开的匏瓜作成,或用木头剜成。晋朝杜育所著《荈赋》中说:“酌之以匏”。匏就是瓢,口宽胫薄柄短。西晋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个道士对他说:“我叫丹丘子,日后你的盆勺器皿中有多的茶汤请给我一点”。“牺”就是杓子,现在常用的是梨木制作的。

竹筴(策,古文与筴通假,在这里读作cè。就是竹尺的古称。)

竹筴是用竹、桃、柳、蒲葵木制作,或用柿心木制作。长一尺,两头用银包裹起来。

鹾簋[揭]

鹾簋,用瓷做成,直径四寸,圆盒状。有的为瓶状,或为缶状,是装盐用的器皿。“揭”,用竹木片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用来撮盐调味。

熟盂

熟盂是用来盛装沸水的壶,或用瓷做,或用砂制,容量两升。

茶碗以越州出产的为最好,鼎州、婺州、岳州出产的也好,寿州、洪州出产的为次。有人以为,邢州产的比越州的还要好,其实不然。若说邢瓷似银,那么越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若说邢瓷似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不如越的第二点;邢瓷色白,使茶汤红,越瓷色青,而茶汤绿,这是邢不如越的第三点。晋朝杜育《荈赋》中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就是越州。说明还是越瓷是上品,它的唇口不反卷,底卷而浅,容量在半升以下。越州瓷与岳州瓷都是青色的,青则衬托茶汤,增进茶色,使茶汤呈绿黄色。邢州瓷白,茶汤就是红的;寿州瓷黄,茶汤是紫的;洪州瓷褐,茶汤就黑,所以都不宜作茶碗。

畚(běn本)[纸帊]

畚箕用白蒲草编织而成,可以装十个碗。也可用圆形有盖的竹筐来代替。

包裹碗用的纸帊用剡溪产的纸平层缝制。也要有十支。

扎是用棕榈皮丝片夹在茱萸木的一端,然后缚紧。或截断一段小竹管,把棕榈皮丝片扎好后,插入竹筒扎紧,形状象一支大毛笔,是洗涤用具。

涤方

涤方是贮积洗涤水的。用楸木板拼合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样,能容水八升。

滓方

滓方是用来集贮余茶和渣滓的。制法同涤方一样,容积五升。

茶巾是用粗绸做的,长二尺。要有两条交替使用,以供洗擦各种器具。

具列

具列,或作成床架,或作成矮柜。是用木材或用竹子制成。有的也用木材效法竹子的样子,把木架上的横杠漆上黄黑相间的颜色。具列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敛和陈列各种茶具。

都篮

都篮,是因能收蓄各种器具而得名。里面用竹蔑织成三角形方眼,外面用较宽的双篾作经线,细的单篾编织,交替压着双经线织成方眼,使都篮形状玲珑美观。篮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宽二尺。篮底宽一尺,高二寸。

茶经卷下

五之煮(有关煮茶的要诀)

凡是炙烤茶饼,注意不要在有大风的地方烤,因为风吹,使火焰骤急,飘忽不定,致使冷热不能均匀。要靠近火烤,同时不断的翻动,等到茶叶被烤出一个个小丘一样的疙瘩,其样子象蛤蟆背时,然后离火稍远继续烤。卷缩的茶饼又伸展开来时,则应按开始烤茶的方法再烤。做茶时,用火烘干的要烤到有了香气为止,靠太阳晒干的茶饼至柔松为止。

制茶之初,因茶叶是嫩叶,蒸后趁热舂捣,茎叶被捣烂了而芽笋却还完好。要是光凭力气,用极重的杵来舂捣,也不易被捣烂。这就象圆滑的漆树子一样,虽然轻而小,但壮士反而捏不住它,此时就像禾黍脱粒后的穗皮。经过炙烤后的茶块柔软好似婴儿的手臂。接着趁热放在纸袋子里,以免茶叶的香气散失掉。等到茶叶冷了,再取出碾成末。[好的茶末象细米粒,不好的象菱角皮。]

烤茶的火,用炭为好,最好不要用火力猛的木柴。[指桑、槐、桐、栎等类的木柴。]或上述木柴经烧炼,染有膻味和油腻的木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材和朽坏了的木器,都不可用来烤茶。[脂多的木材是指柏树、桂树、桧树之类;败器是指朽废了的木器旧材。]古人有“劳薪之味”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煮茶的水,以山水为上,其次是江河的水,再就是井水。[《荈赋》:所谓水要取与江河之源相通纯净的清流。]山水选择乳泉,漫出石池流动的水为最好。山谷溪涧汹腾猛荡的急流不要饮用,人经常喝这种水会使颈部生疾。还有很多散流蓄在山谷中的水虽然澄的很清,但不流动,从夏天到冬至之前,会有虫蛇与腐败草木之毒潜浸在里面。喝这种水,要先决开 6 塘口让有毒的积水流去,等新泉水细细流动时,再汲取饮用。江河的水,要到离人烟较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到经常汲水的井中汲取。

煮茶时,当水沸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声,是第一沸;当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涌时,是第二沸;水至沸腾时,是第三沸。三沸过后,水已煮老,就不可饮用了。当水初沸时,要根据水的多少适当加入一点食盐来调味,尝尝水味,把尝剩余的倒掉,不要因其鹵臽鹵监(guǎ dàn寡断,按:竟陵俚语,意为淡而无味)而过份加盐,否则岂不成了喜欢盐水这一种味道了吗?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随后用竹筴(竹尺)环搅水汤中心,用“则”量出定量的茶末,于沸水中心投下。倾刻沸水就会腾起许多沫子,这时用先前舀出的水浇进去,以制止其沸腾,使其生成汤花。

数碗分盛时,要使“沫、饽”均匀。[《字书》与《本草》称“饽”为茗的沫。饽:薄芴相切读作勃。]“沫”、“饽”就是茶汤的“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而轻的叫“花”。“花”就象枣花在圆形水池上面浮动;又象曲折的潭水间新生长的青萍;又象晴朗天空中鱼鳞状的浮云。“沫”就象浮在水边的苔藓;又象撒在杯盘里的菊花瓣。“饽”是用煮过一次的茶末再煮时产生的,水一沸腾,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叠积聚于水面,一片纯白、状如积雪。《荈赋》中所说:“焕如积雪,烨若春敷”,确实是这样的。

初沸之后,要把泡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从锅里舀出的第一碗茶汤叫“隽永”,[隽,读作绢。隽,指味道。永,指深长久远。西汉蒯通著《隽永》二十篇。]这第一碗茶汤,舀出放在“熟盂”里面,以备止沸和育华的时候用。而后依次从锅里舀出来的第

一、第

二、第三碗味道比起隽永就差了一些,第

四、第五碗以后的,除非实在太渴,否则就不要喝了。

大概煮水一升,酌量,可分作五碗,[碗数少到三碗,多到五碗;若人多到十个,就应煮两锅。]趁热喝完,因为茶汤中味道次的重浊物质沉淀在下面,精华则浮在上面。如果茶汤冷了才喝,精华也就随热气散发掉。一碗热茶不连续饮完,剩下的就算了,不要再喝了。

茶性“俭”,水不能加多,否则,味道就淡薄。一碗茶喝了一半之后就会感到味道淡了,何况水加得太多呢!

茶汤色浅黄,香气极美。味道甘爽的是“槚”;不甜而带苦味的是“荈”;尝时苦,咽后甜的是“茶”。

六之饮(有关品饮的方法)

有翅会飞的禽、有皮毛善于奔走的兽、开口会说话的人类,三者都生在天地之间,靠饮、食而生存。可见饮水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啊!为了解渴就去喝各种液汁;为解除忧愁烦恼就去喝酒;为了消除头昏神倦就去喝茶。茶成为饮料,是神农氏首先发现和利用的,经过周公旦的记载才有传闻。春秋时有齐国晏婴,汉朝时有杨雄、司马相如;三国时有吴国的韦曜;晋代有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的饮茶轶事。饮茶之风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民间,在本朝最盛。当今的长安和洛阳两都并荆楚以至巴渝等地,几乎家家都饮茶。

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伐枝取叶、熬火蒸茶,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 7 口陶器之中,灌上沸水浸泡,称为淹茶;还有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煮沸,或者把茶汤一再扬起煮得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煮去茶“沫”,这些方法煮出的茶汤,如同应倒在阴沟里的废水一样不堪饮用,而世俗的习惯就是这样的。

啊!苍天生育万物,都有它的奥妙,人类所做的不过涉及一点浮浅的皮毛。人们借以庇护自己的场所是房屋,房屋建造的很好;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很精美;充饥的是饮食,饭与酒味美极了。今言茶有九难:一是采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用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煎煮,九是饮用。阴天采摘,晚上烘焙,不能算会制作;用口尝味道,用鼻嗅香气,不能算会鉴别;有膻味的锅灶,有腥气的瓦盆不能用来煮水;有油脂的柴和烤过肉的炭不是炙煮的燃料。奔涌的激流和淤滞不流的死水,不能煮茶。茶饼炙烤不透,外熟内生,是炙法不当。碾出的茶末染上颜色杂末,这不是好茶。煮茶时在锅内慌乱急剧地搅动,是不会煮茶。只有夏季才饮茶,到冬季就停饮,这不是真正饮茶的人。

如果滋味鲜爽醇厚,香气浓郁的佳茗,一锅最好只煮三碗,一锅煮水过多,其味将会差一些。如果宾客是五人,就采用那种煮三碗的方式;假若宾客是七人,就要采用煮五碗的。[要看人数和如何煮法来确定了,因为人多可以加煮几锅。]总之,煮好后如果缺少一人的茶汤,就把那碗称“隽永”的茶汤补给这位客人。

七之事(有关茶的轶事)

与茶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

周朝鲁国周公旦、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

汉朝时仙人丹丘子、黄山君、文园令司马相如、执戟郎杨雄。

三国时吴国归命侯孙皓、太傅韦宏嗣。

晋朝惠帝司马衷、司空刘琨、琨兄之子兖州刺史刘演、黄门侍郎张孟阳、司隶校尉傅咸、太子洗马江统、参军孙楚、记室左太冲、吴兴太守陆纳、纳兄之子会稽内史陆俶、冠军(古时将军的名号)谢安石、弘农郡守郭璞、扬州牧桓温、舍人杜育、武康小山寺僧释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新安人任育长、宣城人秦精、敦煌人单道开、剡县人陈务之妻、广陵人老姥、河内人山廉之。

后魏琅琊人王肃。

南朝宋新安王刘子鸾、豫章王刘子尚、鲍照的妹妹鲍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

南朝齐武帝萧赜。

南朝梁廷尉刘冉、陶弘景先生。

本皇朝英国公徐勣。

《神农食经》:“长期喝茶,可以使人健康有力,神志敏悦。”

周公旦《尔雅》载:“槚,就是苦茶。”《广雅》中说:“荆楚与巴渝一带地方,采茶叶做成茶饼,叶老的,就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想煮茶喝时,先烤饼茶至赤红色,再捣成末,放在瓷器中,加入沸水,又加入葱、姜、桔子伴和其中。喝了这种茶可以醒酒,使人不 8 想睡觉。”

《晏子春秋》云:“晏婴给齐景公做宰相时,吃的不过是粟米饭和炙烤的几个禽蛋加粗茶而已。”

司马相如撰《凡将篇》把茶(荈诧)列为药物:“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檗、黄芩、甘草、芍药、丹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汉朝杨雄《方言》说:“四川西南部人,把茶叫作„蔎‟。”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宴会臣下,限定大家喝酒,能喝与否,都以七升为限,喝不够数的也要浇灌喝够。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特别宽容他,密赐以茶,允许他以茶代酒。”

《晋中兴书》讲:“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曾经要去拜访他。陆纳的侄子陆俶见陆纳无所准备,又不敢过问,就私下准备了十多人的酒饭。谢安到了陆家,陆纳准备款待客人的只是茶果,陆俶把丰盛味美的食物摆出招待客人。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棍,并说道:„你既不能给叔父增光,为什么还要玷污我一向清操绝俗的德行。‟”

《晋书》讲:“桓温做扬州牧时,很注意节俭,每次设宴会客只设七盘果品,招待喝茶而已。”

《搜神记》中说:“夏侯恺因病死后。一个叫苟奴的家臣察见了鬼神,见恺回来收他的马,并使他的妻子得了病。恺戴着平顶巾帽,穿着单衣,坐在活着时候睡的西壁大床上,向人要茶喝。”

刘琨在给侄子南兖州刺史刘演的书信中说:“先前收到你寄来的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都是所需要的。我身体不好,感觉烦闷,常想得到一点真正好茶,你可购买一些寄来。”

司隶校尉傅咸在给下级的指令中说:“听说蜀地老妇在南市卖茶粥,官吏为了执行勤俭诏令,禁止卖茶粥,竟横蛮地打碎了她的茶器。以后又准许在市上卖茶饼,为什么要禁止卖茶粥作难老大娘呢?”

《神异记》中说:“余姚人虞洪到山里采茶,遇见一个道士,牵着三头青牛,引着虞洪到瀑布山,说道:„我是丹丘子,听说你擅长茶饮,常想得到你的惠赠。山里有大茶树,可以相送给你。日后你的碗杓中有多余的茶汤,请送给我。‟于是虞洪回到家里,设碗勺器具用茶奠祀仙人。后常叫家中人去山里寻找,果然得到了大茶树。”

左思所作《矫女诗》:(略)。描写两个女儿天真顽皮、贪玩生食林果感觉不舒适,急着煮茶的情景。

张孟阳所作《登成都楼》诗(略)。描述了至蜀探亲的诸多感慨,登楼临江,成都美丽的景色一收眼底。蜀中的富丽奢侈,美食佳肴,并重点述说饮茶在成都的盛况:“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傅巽《七诲》:“山西的桃,河南的柰(苹果一类水果),山东的柿,河北的栗子,恒阳的黄梨,巫山的红桔,云南的茶子(茶的子实、种子),西域(敦煌以西的地方)的蜜糖, 9 都是佳品。”

弘君举《食檄》说:“与客人相见寒暄完了之后,就献上浮有白沫如霜的好茶;三杯之后,再喝甘蔗、木瓜、元李、杨梅等五味以及橄榄、山莓、莼菜汤各一杯。”

孙楚作《出歌》:“茱萸果长在美丽的树梢上,味美的鲤鱼出在洛水源头,雪白的盐出产山西,味美的豆豉出在山东;姜、桂、茶出在巴蜀。椒、桔、木兰长在高山;蓼辣和紫苏长在沟渠边,精米产自良田。”

华佗撰《食论》说:“长期喝茶有益于思考。”

壶居士《食忌》说:“长期喝茶,可羽化成仙;如果茶与韭同食,可使人增加体重。”

郭璞《尔雅·注》说:“茶树形小像栀子,冬天叶子还是青绿的,可煮汤作饮料。现在,把先采的称作„茶‟、后采的叫作„茗‟,或叫作„荈‟。巴蜀人称为苦茶。”

《世说新语》:“任瞻(字育长)少年时有美好的名声。自从避难到江南以后没有官职。一次作客饮茶时,向人问道:„这是茶还是茗?‟察觉到对方露出奇怪的脸色,于是自言申辩说:„我问是热的还是冷的?‟”

据《续搜神记》载:“西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到武昌山中采茶。有一次遇见一个高丈余的毛人,把秦精引到山下,指给他看丛生的茶树后就走了。没过多久又回来,取出揣在怀里的桔子送给秦精,秦精感到害怕,背着茶叶赶紧回家。”

晋朝时,四王造反,惠帝司马衷被迫逃离京都。后来回到京城洛阳,宦官用瓦陶盛茶敬奉。

刘敬叔在志怪异闻集《异苑》中说:“剡县人陈务死后,妻子领着两个孩子寡居在老宅中,喜好饮茶。因宅院中有古墓,每次饮茶都先向它祭奠一番。两个孩子感觉讨厌,说道:„坟墓知道什么,枉废心意。‟并打算把墓挖掉,母亲苦苦劝止才没有挖成。陈务妻当夜梦见一人说:„我安息在这坟里已三百多年,可您的两个孩子总想把它毁了,承蒙您的保护,又给我上好茶,虽黄泉之下几根朽骨,岂敢忘记报答您的恩情!‟第二天清早,陈务妻在庭院里得铜钱十万文,这些钱好象已埋过很长时间,但穿钱的绳子又是新的。母亲将此事告诉两个孩子,孩子们感到惭愧。此后他们给古墓祭茶越来越勤。”

《广陵耆老传》说:“东晋元帝年间,有个老妇人,每天清早独自提着一壶茶,到市上卖。市上的人争着买,从早到晚壶里的茶水不见减少。卖得的钱都散给了路边的贫穷老人和乞丐。有的人感到奇异。衙役把老妇人抓到监狱里关了起来,到夜间,老妇人却带着她卖茶的器具从监狱的窗户飞出去了。”

《晋书·艺术列传》载:“敦煌人单道开不怕冷也不怕热,常吃小石子。服用清新香甜药物时用茶水送服。”

释道悦:《续名僧传》:“南朝宋时,一个叫法瑶的和尚本姓杨,河东人。晋代元嘉年间到江南,遇见沈演之,于是请沈演之去武康小山寺,这时他已年老垂暮。每次吃饭,必定喝茶。到了齐代永明年间,齐孝武帝曾下诏至吴兴,请他去京城,时年已有七十九岁了。”

南朝宋《江氏家传》一书中记载:“江统(字应元)迁任愍怀太子洗马,给皇帝上书说: 10 „如今在西园卖醋、面、蔬菜、茶等物,有伤国体。‟”

《宋录》载:“新安王刘子鸾和他的哥哥豫章王刘子尚,到八公山拜访谭济和尚,和尚设茶敬奉。刘子尚品尝后说:„这是甘露,为什么要叫它苦茶呢?‟”

王微有《杂诗》三首,其第二首最后四句:“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久不归,收领今就槚。”

南朝宋著名诗人鲍照的妹妹鲍令晖著有《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帝遗诏说:“……我灵座上切忌不要用牛羊猪三牲作祭,只要陈设饼果、茶茗、干饭、酒和干脯就行了。”

《谢晋安王饷米等启》(这是刘孝绰感谢晋安王肖纲颁赐物品的回呈)“传诏官李孟孙带来所赐物品八种,有米、酒、瓜、筍、干菜、肉鱼脯、酸醋和茶。芳香的美酒,新鱼的荇筍;山菜很珍贵,酸醋像柑桔;大田香甜的瓜,及味美鲜醇干肉腌鱼和美玉一样晶莹的白米,还有那上等的茶。这些颁赐可用三月不必为此去筹措了,小人感谢惠赐,王爷的大善永怀难忘。”

陶弘景《杂录》说:“茶可以轻身换骨。从前丹丘子、黄山君喝茶羽化成仙。”

《后魏录》:“琅琊郡人王肃在南齐作秘书丞时,喜好喝茶和菜羹。后降北魏,又爱吃羊肉和牛奶。有人问他:„茶的味道与酪奶比起来怎么样?‟王肃回答说:„茶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等地的人喜欢喝茶,宴客作东都备清茶(不加其它配料)以示尊敬。茶汤有沫饽,喝了对人有好处。凡是可以作饮料的植物,多半是取其叶来煮饮,但天门冬、拔葜则挖其根煎煮,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巴东有„真香茗‟茶,煮了喝使人清醒不想睡觉。民间有檀叶和大皂李煮汤当茶喝,清凉去火。另外,南方有一种瓜芦木,也象茶树,味道苦涩,采来制成末,当茶煮了喝,也可以使人通宵不眠,煮盐的人,专门用来作饮料,振作精神。交州和广州人最重视这种茶。客人来时,先用此茶款待,并加入一些芳香的配料调合。”

《坤元录》:“湖南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有座无射山,那里的少数民族有一种风俗,每当亲族会集时都在山上跳舞、唱歌。山上长有许多茶树。”

《括地图》:“临蒸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湖州乌程县西二十里的温山,出产„贡茶‟。”

《夷陵图经》:夷陵郡的“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上,出产茶叶。”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十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处,有茶坡。”

《茶陵图经》:“茶陵县,是因为那里的丘陵和山谷生长茶树而得名。”

《本草•木部》:“茗,就是苦茶,性味甘苦,微寒,无毒。能治瘘疮,利尿,去痰,止渴解热,使人兴奋少睡。秋天采的味苦,有下气、消食的功效。《本草注》说:要„春天采茶‟。”

《本草·菜部》:“苦菜,又叫茶,又叫选,又叫游冬。在川西河谷、山陵、道旁生长,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冻死,每年三月三日采来晾干。《本草注》说:可能这就是现在的茶树,又叫荼,喝了使人睡不着。《本草注》:按《诗经》中„谁谓荼苦‟和„堇荼如饴‟说的都属于苦 11 菜。陶弘景所说的苦茶是木本植物,并不是草本类。茗,在春天采的叫作苦茶。”

《枕中方》:“治疗多年未愈的瘘疮,用茶和蜈蚣一起焙炙到发出香气,均分作两份,捣碎过筛,用甘草煮汤洗患处,然后用来敷在患处。”

《孺子方》:“治疗小儿无缘无故的惊蹶,用苦茶和葱须根煎水喝。”

八之出(有关茶的产地)

山南道(唐贞观时的行政区划之一,因在终南、太华二山之南而名)

山南道产的茶,以峡州的为最好,[分布在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和荆州产的也好,[襄州分布在南漳县。荆州分布江陵县山谷。]衡州产的品质差一些,[衡州茶分布衡山和茶陵两县山谷。]金州和梁州产的品质又次一等。[金州茶分布西城和安康两县山谷。梁州茶分布褒城和金牛两县山谷。]

淮南道(唐贞观时的行政区划之一,因处淮河以南而名)

以光州产的为最好,[光山县黄头港的茶与峡州的一样。]义阳郡和舒州产的也较好,[义阳县钟山的茶和襄州的一样。舒州太湖县潜山的与荆州的一样。]寿州产的稍差些,[盛唐县霍山茶与衡山的一样。]蕲州、黄州产的又次一等。[蕲州茶分布黄梅县山谷,黄州茶分布麻城县山谷,与金州、梁州的一样。]

浙西(唐至德年间置浙江西道、辖皖、苏长江以南,富春江以北以西,鄱阳湖东北。)

以湖州的为最好,[湖州茶分布长城县顾诸山,与峡州、光州的一样。如果产于山桑、儒师二坞,白茅山悬脚岭的与襄州、荆州、义阳的一样。产于凤亭山伏翼阁飞云寺、曲水寺及啄木岭的,与寿州、衡州的一样。分布安吉、武康两县山谷间的与金州、梁州的一样。]常州产的也好,[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下的与荆州、义阳的一样。圈岭善权寺、石亭山的与舒州的一样。]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的差一些,[宣州宣城县雅山的与蕲州的一样。太平县上睦,临睦的与黄州的一样。杭州临安、于潜两县产于东西天目山的,与舒州的一样。钱唐天竺、灵隐两寺的,睦州桐庐县山谷的,歙州婺源山谷的,与衡州的一样。]润州与苏州产的又次一等。[润州江宁县傲山、苏州长州县西洞庭山的,与金州、蕲州、梁州的一样。]

剑南道(唐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剑门关以南而名)

以彭州产的为最好,[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和堋口的与襄州一样。]绵州、蜀州产的比较好,[绵州龙安县松岭关的,与荆州的一样。其西昌县、昌明县、神泉县西山的最好。越过松岭以西的没有采摘价值。蜀州青城县丈人山的,与绵州的一样。青城县还产散茶和末茶。]邛州产的也好。雅州与泸州产的差一些,[雅州百丈山、名山,沪州沪川的与金州的一样。]眉州、汉州产的又次一等。[眉州舟棱县铁桶山和汉州绵竹县竹山的,与润州的一样。]

浙东(唐乾元年置节度使方镇、辖衢江流域、浦陽江以东)

以越州产的为最好,[余姚县瀑布泉岭的茶称为“仙茗”,叶片大的特别好,叶片小的与襄州的一样。]明州、婺州产的也好,[明州 县榆筴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的,与荆州的一样。]台州产的次一等。[台州始丰县赤城峰的与歙州的一样。]

黔中(唐开元十五道之一,辖清江上游、沅江上游,今贵州一部分,今重庆东南一部, 12 广西北部小部分。)

思州、播州、费州、夷州都产茶。

江南(唐贞观十道之一,因处长江以南而名。)

鄂州、袁州、吉州都产茶。

岭南(开元十五道之一,处五岭以南而名,辖今广东、广西、海南及南盘江以南及北越部分)

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等地[福州闽县的方山之阴]都产茶。其中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情况不详。往往得到这些地方的茶叶,品尝起来味道很好。

九之略(不同场所可以省略的用具)

关于制茶工具,若是在开春寒食节的时候,在郊野寺庙或深山茶林,大家动手采摘,并随采、随蒸、随舂、随即用火干燥,那末,“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种制茶工具便可以省略。

煮茶器具,若是在松林之间,器具又可以放在石头上,那末,具列便可以不要。用枯杭木柴烧火,用有足的锅煮茶,那末,“风炉与灰承”、“炭挝”、“火钳”、“交床”等就没有必要;若是在水泉、涧溪之旁煮茶,那末水方、涤方、漉水囊就可不要;若人数不多,仅五人以下,而且茶细嫩而干燥,可以炼成精细的茶末,不必过筛的,那么罗筛就用不着了;倘若需要攀藤爬崖到山洞中去煮茶,可以先在山下或洞口炙茶并碾成细末,或用纸或用盒装着茶末去的,碾和拂末就不必要;如果瓢、碗、筴、扎、熟盂、鹾簋可用一个竹箱装盛,那么“都篮”也不必要了。

但在城邑之中,王公之家,二十四种器具,任缺一件就算不上品茶了。

十之图(茶经挂图)

用洁白的绢纸四幅或六幅把《茶经》所述各项分别写在上面,陈列在座旁。这样,对茶的起源,采茶,制茶工具,茶叶的制作,煮茶所需要的器具,煮茶,饮茶的方法,有关茶的历史轶事,茶的产地、分布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制茶和煮茶可以省略的器具等,就可一目了然。目击而存,烂熟于胸,于是《茶经》从头至尾就应有的都有了。

说明:[ ]方括号内是《茶经》原注或附具之器物名。

( )圆括号内是今译加注。

第四篇:陆羽

16.A 署:官府任命

17.D 焉:代词,相当于“之”,他 A.者: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B.而:连词,修饰关系连词,递进关系

C.与:介词,给动词,亲附

18.D 应该是“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他并未避世”是妄加之词。

19、君 子 究 孔 释 之 名 理/ 穷 歌 诗 之 丽 则/ 远 墅 孤 岛/通 舟 必 行/鱼 梁 钓矶/随 意 而 往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①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

②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

参考译文:

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他的父母是谁。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等到长大后,他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和《渐》卦,卦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小时候,智积禅师教他抄经书,陆羽却说:“(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代。能称有孝吗?” 禅师听后很生气,就用挑粪扫垃圾来惩罚他,又让他放三十头牛。陆羽就以竹划牛背学写字。偶然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识字不能阅读,却端坐着学小孩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当他记经书时,糊里糊涂好象有所丢失一样,过了一天还是无法记住,禅师鞭打他,感叹说:“时间流逝了,怎么还是不会写呢?”他抽泣着自己不能承受,就逃走了,与优伶混在一起,写了上万字的《谈笑》一文。天宝年间,陆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又逃走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人。

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边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与别人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东岗子”。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著书很多。他驾着小船在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林间树木,戏弄河中流水。他有时独行在旷野之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昭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他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当时被人称为“茶仙”,天下之人由此逐渐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当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陆羽身穿田野人的衣服提着茶具进入衙门。李季卿说:“陆先生精于茶道,天下都了解。扬子江的中泠泉水又极为绝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载难逢,陆先生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啊。”喝完茶,李季卿命家奴付给陆羽茶钱,陆羽感到很羞愧,改著《毁茶论》一篇。 陆羽与皇甫补阙交好,当时鲍防尚书在越中,陆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写序送给他说:“陆君子推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穷尽诗歌的丽则。遥远的别馆、孤单的岛屿,有船通行就一定要去;有鱼粱钓矶之处,可随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乡,军门又承担着朝廷节钺的重任。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赏若耶溪之月而已呢!”

陆羽的诗文集和《茶经》一书流传至今。

第五篇:茶山御史陆羽

茶山御史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陆羽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 茶如人生的陆羽

《茶经》作者陆羽的一生,就像那起浮回旋的茶叶,虽然一路冲荡,却终得茶香般的善果。而且,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孟郊、张志和等大唐有名的才子都曾与陆羽交往过。谈诗论道,品茗说茶,使陆羽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将儒学和佛学的感悟融入《茶经》的创作中。

离奇、神秘的童年更多 唐开元二十三年,陆羽三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取名“陆羽”,以“鸿渐”为字。至于为何陆羽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3岁之大而遗弃,这是陆羽身世的千古之谜。 与诗僧皎然的忘年交更多

陆羽24-25岁时结交了四十多岁的皎然大师,成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入选《唐诗三百首》中的《寻陆鸿渐不遇》,讲述的就是寻找居于湖州青塘别业的陆羽的场景。 内容整理捉虫行动 中文名陆羽 外文名Lu Yu 别

名陆疾、鸿渐、季疵 国

籍中国(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竟陵(今湖北天门) 出生日期公元733年 逝世日期公元804年 职

业茶学专家

主要成就对世界茶叶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编纂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代表作品《茶经》《陆羽自传》《谑谈》 自

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尊

号茶圣,茶仙,茶神 目录

1人物生平 ▪ 传说之一 ▪ 传说之二 ▪ 传说之三 ▪ 传说之四 ▪ 传说之五 2主要成就 ▪ 茶经 ▪ 诗词作品 ▪ 经典名句 ▪ 发现秘密 ▪ 成书探考 3遗址 ▪ 故里 ▪ 公园

▪ 陆羽纪念馆 ▪ 毛尖 ▪ 湖州墓地 4社会贡献 ▪ 一种说法 ▪ 另一种说法 1人物生平 传说之一

“陆羽随关中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而把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列为第七品。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 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零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2] 传说之二

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 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

积公是唐朝著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卜居着一位饱学儒士李公。李公曾为幕府官吏,**时弃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视作亲生一般。季兰季疵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长到七八岁光景,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湖州。 季疵回到龙盖寺,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让陆羽自幼学得了艺茶之术。十二岁那年,陆羽终于离开了龙盖寺。此后,陆羽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当过丑角演员,兼做编剧和作曲;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直到十九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传说之三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皎陆相识之后,竟能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3] 传说之四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因为有了一部《茶经》,陆羽从唐代起,就开始被人尊称为“茶圣”,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巨大荣誉。而陆羽为之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难以估量的。

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立志于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全唐诗里收录了他著名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3] 传说之五

据说,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还能判断谁是煮茶人。这种品茶本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这消息也传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饮茶,也是个品茶行家,所以宫中录用了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代宗听到这个传闻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来了积公和尚,决定当面试茶。

积公和尚到达宫中,皇帝即命宫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叶,赐予积公品尝。积公谢恩后接茶在手,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没喝第二口茶。皇上因问何故?积公起身摸摸长须笑答:“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皇帝听罢,问陆羽在何处?积公答道:“陆羽酷爱自然,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现在何处贫僧也难知晓。” 于是朝中百官连忙派人四处寻找陆羽,不几天终于在浙江吴兴苕溪的杼山上找到了,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皇帝见陆羽虽说话结巴,其貌不扬,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已有几分欢喜。于是说明缘由,命他煎茶献师,陆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先献给皇上。皇帝接过茶碗,轻轻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叶淡绿清澈,品尝之下香醇回甜,连连点头称赞好茶。接着就让陆羽再煎一碗,由宫女送给在御书房的积公和尚品尝。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接着一饮而尽。积公放下茶碗,兴冲冲地走出书房,大声喊道:“鸿渐(陆羽的字)在哪里?”皇帝吃了一惊:“积公怎么知道陆羽来了?”积公哈哈大笑道:“我刚才品的茶,只有渐儿才能煎得出来,喝了这茶,当然就知道是渐儿来了。”

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陆羽的茶技之精,就留陆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4] 2主要成就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在《茶经》中,陆羽除全面叙述茶区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南昌45#圆钢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陆羽的《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5]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全唐诗》第308卷007首〖歌〗。附记陆羽另一首诗:“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全唐诗》第308卷008首〖会稽东小山〗。 诗词作品

沈长波为茶圣茶仙撰联:

陆羽六羡西江水,卢仝七碗玉川泉。 《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6]

《会稽东小山》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句》

辟疆旧林间,怪石纷相向。 绝涧方险寻,乱岩亦危造。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经典名句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发现秘密

陆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学。 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草木如诗,美人如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茶来自草木,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确切地说,茶是因为陆羽摆脱自然束缚获得解放,一举成为华夏的饮食和精神缩影。[7]

陆羽之前的时代,茶写作荼,有着药的属性。华夏族的鼻祖神农氏终生都在寻找对人有用的植物,神农尝完百草而成《神农本草》,里面记载的植物更多是功能性质,体现了华夏人对自然的简单认识:哪些草木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神农氏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很显然,在这里荼是类似于灵芝草之类的药物而已。 《尔雅》中槚,是荼的分类,特指味道比较苦的荼,是感官滋味层面上的直接体验,那个时候的国人观念,草木是一体,而不是今日植物学意义上的乔灌木之谓。《诗经》上说,“有女如荼”,说的是颜色层面。当时,人并不日常饮茶,除非真的生病。 陆羽自己所列的其他几个字“蔎(shè)”、“茗”、“荈(chuǎn)”也只是对荼的进一步分类,赋予时令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在荼时代,荼只是一种可用的药草而已,这点不会因为它在不同地方与不同季节的称呼而改变。 而“茶”不一样。《茶经》开篇就把茶作为主体,陆羽用史家为人作传的口吻描述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此开始了对茶的全面拟人化定义,陆羽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茶作了评判辞,涉及到茶的出生地(血统)、形状(容颜)、称谓(姓名)、生长环境(成长教育)、习性(性格、品质)等等方面,而茶与人关系,就像茶自身因为生长环境有所区别一样,需要区别看待。 陆羽说:“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茶不久从自身的药物属性中脱离出来,也从其他类植物中脱离出来。一旦喝了茶,醍醐、甘露之类的上古绝妙饮品都要做出让步,成为附庸。

要喝到好茶,就要花足够的心思,茶的时令,造法一旦有所误差,喝起来不仅不能提升人的精神,反而会喝出病来,受其累其害,最终失茶。对茶的追求不能南辕北辙,因为茶,需要人赋予它新的生命与价值,为此,人也要有足够虔诚的态度。

茶的秘密被写进了三卷十节,不过7000字的《茶经》里,陆羽秉承神农衣钵,凡茶都亲历其境、“亲揖而比”、“亲灸啜饮”、“嚼味嗅香”,尽显虔诚姿态,此后,华夏人的喝茶便定格在陆羽的论述里。

在《茶经》后面的几节里,茶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茶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茶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造茶具二十四事,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茶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陆羽认为水有“三沸”:“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及当壶边缘水珠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前的饮茶历史;茶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茶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茶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茶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从茶的实物到器皿,再到水的选择,各地风俗的呈现,茶的华夏版图也变得清晰可见,到最后形成的是茶的图腾与仪式,《茶经》所要表达的意图也十分明了:人要把自己的精神融合在格物运化之中,只有与自然浑为一体,才能再回到自然。(周重林,《茶的精神》) 成书探考

陆羽《茶经》何时开始撰写?何时成书?没有明确的文字可稽。一般认为《茶经》完成于公元780年,如果陆羽出生于729年,则《茶经》完成之年正是五十一岁;如果他出生于733年,则是四十七岁。根据《茶经》的丰富内容和凝炼的文字来看,似非青年时期所能胜任。有人认为《茶经》成书于764年,根据陆羽传:“上元初,更隐苕溪,闭门著书”,上元年号只有两年,上元初当指760年,是说开始动笔撰写,未必在当年就可以完成。据《茶经》“四之器”所说的煮茶风炉,在炉脚上铸有古文“圣唐灭胡明年铸”七字。灭胡是指唐王朝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年份,在763年,到第二年也就是764年。因此可推断《茶经》成书时间是公元764年以后的时期,并根据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请常伯熊煮茶,对常很欣赏,又有人推荐陆羽,请陆羽来后,李不以礼相待,使陆羽气恼,“更著《毁茶论》”。论证《茶经》767年(大历二年)到768年期间已在社会上流传开了。如果说《茶经》是成书于764年时陆羽只有31岁(或者27岁),就写出这样渊博的《茶经》,殊令人难以相信。实际上陆羽居住苕溪之后,住处时常变动,又时常外出,并非闭门著书(应以对著为是)。这可从皎然、皇甫冉和李冶等人赠诗中看出。陆羽外出从事研究茶叶的时间很多,遍游了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和浙江的长兴、杭州和绍兴嵊县等地,以后又到江西上饶。对茶叶采制、饮用和茶事深入研究和实践,因而积累了丰富的茶事知识。更重要是在湖州时,得到颜真卿的支持,皎然的帮助,才有大量的文献可以参考,《茶经》才能写成。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嗜好茶叶的陆羽煮茶或根据陆羽对宜兴贡茶的推荐:“„„野人陆羽以为茶香甘冠于他境,或荐于上。栖筠(李栖筠常州刺史)从之,始进万两。”便认为陆羽已成为茶事权威。没有《茶经》的出世,难成为社会权威。这样推断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陆羽擅长煮茶、品茶名闻各地也可成为一个权威人士,不必一定要著书,才可以成为专家。 据《茶叶全书》:“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为了寻求生活的玄奥,至七七五年成为一隐士,五年后即出《茶经》一书,八O四年逝世”。陆羽过江后的十年间,大都居无定所,周游各处,过着流浪的生活。据上饶《地方志》陆羽寓信城(现上饶)北三里,自号东岗子。性嗜茶,环居多植茶,因号茶山,茶山寺在城北隅,一名广教寺,有陆羽泉。又据府志记述:“府城北茶山寺唐陆羽曾寓其地,即山种茶,有泉品为天下第四泉。其水似井傍山,色白味甘,是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长汀黎士宏改为陆羽泉”。江西婺源茶校刘隆祥,婺源茶厂王钟音和上饶农业局同人考证,认为陆羽761年以后由苕溪(今

浙江吴兴)迁移到上饶来建寺定居种茶,照茶树生长后采收加工所需时间,当在五年以上。然而认为《茶经》是在上饶时期茶山寺完成的,这根据也是不足的。陆羽在765年以后,较长期地居住吴兴抒山妙喜寺与皎然成为忘年之交。并为湖州刺吏颜真卿(709—785年)。颜是唐室大臣,书法家,字清臣,先任殿中侍御史,后任湖州刺史,人称颜鲁公)所器重,推荐给唐王朝,任陆为太常寺太祝,这是很合情理的。颜鲁公并为陆羽在吴兴杼山修筑一座“三癸亭”。

《名胜志》载“三癸亭,在杼山,鲁公为陆鸿渐建。”其时为唐大历八年癸丑岁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落成。[8] 3遗址 故里

“古亭屹立官池边,千秋光辉耀楚天。明月有情西江美,依稀陆子笑九泉。”这是清朝人写的一首怀念陆羽的诗。

陆羽,出生于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成书后,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圣”、“茶博士”。

天门至今还有不少与陆羽有关的遗迹。现天门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桥”,传说是当年大雁庇护陆羽的地方。镇北门有一座 “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处。井台旁边有一块后人立的石碑“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碑上刻着陆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颇有韵味。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置身其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位于竞陵西湖之滨的陆羽纪念馆,包括陆羽故居、纪念陆羽的古迹、陆羽茶事活动等建筑群,游览该馆,可以获得陆羽事迹和传说的许多信息。[9] 陆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於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他工於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取得陆羽一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於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於茶者也!" 陆於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於晚唐。[1] 公园

陆羽故园位于湖北天门中心城区的陆羽出生地西湖,建于1995年,以茶圣陆羽命名,以原西湖为依托,以陆羽在竟陵的生活轨迹为经,以陆羽纷繁多彩的纪念名胜为玮,打造一个陆羽文化群落,供本市百万人民和中外游客游览参观和休息娱乐。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三分之二面积为水面,约30公顷。一眼望去,只见湖水茫茫,碧波晶粼,湖光水色,风韵自然。湖中小道纵横交错,道旁垂柳婀娜,修竹婆裟,到处是鲜艳的夹竹桃,满地是盛开的鲜花。入夏,岸柳如烟,波纹如绫,荷似霓裳,莲若翡翠,真可称满湖绿荷翻浪,枝枝玉莲生辉。

陆羽公园建筑以门侧建筑群、陆羽纪念馆和原《天门县志》记载的西湖十景为主,除已建成的古雁桥、西塔寺、新开三舍、陆羽茶楼、涵碧堂外、其余桑苎芦、鸿门楼、东岗草堂、鸳鸯池、陆子亭等景点也将陆续建于湖滨或湖中岛滨,以江南水乡民居青瓦粉墙的地方色彩为主调,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建成一个以陆羽公园为基地的纪念陆羽的名胜古迹保护区。[10] 陆羽纪念馆

陆羽纪念馆位于天门市竟陵城区西湖之滨,是为纪念1260多年前的“茶圣”陆羽而兴建的,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人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内容的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纪念博物馆,2009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址在陆羽故里——西塔寺原址重建.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11] 毛尖

陆羽下榻紫阳洞,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泉甘茶香所迷恋,一住就是数年。他平日与崇佛寺、太阳庙、观音洞等院大师为友,互相唱酬。白天赏茶、采茶、晚间谈诗品茶,探讨茶事,著名立说,学识大进。他为了考察淮南茶区,复东出舒州、南下黄州,北上寿州,再回紫阳洞,写出淮南茶初考草稿,其茶经八之出。淮南茶光州上,义阳、舒州次,寿州、黄州、蕲州下的简明品定,既依次。

陆羽走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对淮南茶的贡献,在紫阳洞中,也增设了他的神位。定清明节为敬茶神节。民俗至今保留有:“清明采新茶,试新火”的雅事。 淮南茶光州上,义阳、舒州次。

光州,信阳市光山县古称。古时包括今信阳市的固始、光山、商城等县。 义阳,信阳的古称。辖今信阳的浉河区和平桥区、南阳的新野和桐柏。 湖州墓地

所属地区:浙江二级地区:湖州市遗迹遗址。[12] 4社会贡献

当然是他在茶学或茶业方面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一点,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一直是后人对陆羽研究、介绍的主要方面。由于大家对陆羽这些方面的贡献并不陌生,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讲他茶学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学术成就。 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茶叶专家,基本上是他逝世以后的事情。在他生前,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经》一书就名播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但在时人中,他还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这是因为其时茶叶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时属初创,其影响和地位,无法和古老的文学相比。其次,《茶经》一书,是撰于陆羽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之后,即陆羽在茶学上的造诣,是在他成为著名的文人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经》的成书年代,坊间说法很多,笔者是从万国鼎撰于公元“758年左右”①说。天宝五年李齐物贬官竟陵时,陆羽还身在伶界,被李齐物发现后,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但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司马时,陆羽便学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据记载,崔国辅到竟陵以后,与陆羽“游处凡三年”,“谑谈永日”,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崔国辅其人据载,在贬竟陵前一年,杜甫献《三大礼赋》,唐玄宗奇其才,诏试文章,命崔国辅、于休烈为试文之官。崔国辅以诗词尤其是以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不及也。”①陆羽与崔国辅游处三年,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同时也从崔国辅身上,显然进一步学到了不少学问。陆羽不但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如权德舆所记,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时,“凡所至之邦,必千骑郊劳,五浆先辣”;后来由南昌赴湖南时,“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②。所到一处,每离一地,都得到群众和友朋的隆重迎送。社会上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如权德舆所说,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而是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③,在文学上的地位使然。所以,从上面的种种情况来看,陆羽在生前和死后,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业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

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但可能他受当时社会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滞一方”的思想影响,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学问上,他不囿于一业,而是涉猎很广,博学多能。 过去笔者根据陆羽一生的活动和著述,曾提出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如果我们笼统称陆羽是一位历史学家,除去他编著过《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志》和《吴兴刺史记》等一些史学著作外,他还是一位考古或文物鉴赏家。据皎然在《兰亭石桥柱赞》的序文中称,大历八年(773)春天,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邀陆羽等同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为什么请陆羽鉴定,陆羽为什么有这么多知识?皎然说得很清楚:“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再如我们称陆羽是一位地理学家,细分,他还可以说是一位研究山水和编写地方志专家。如独孤及刺常州时,无锡县令为整修惠山名胜,“有客竟陵羽,多识名山大川”,还特意请了陆羽当“顾问”。说明陆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对地理尤其是对山水是有研究的。陆羽在流寓浙西期间,为湖州、无锡、苏州和杭州,曾编写了《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多种地志和山志,说明他对方志的学问也是很感兴趣和极有研究的。[13]

一种说法陆羽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

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12岁,觉得寺中日月难度。趁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堼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14] 另一种说法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茗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15]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14]

《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可信度较高。他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又《新唐书·陆羽传》载,他稍大一些,“以《易》自筮”,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由智积禅师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14]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毛概感想范文下一篇:梦见男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