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确定的两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两个方面,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渗透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具有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特性。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变革,而且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在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仅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它包含的内容广泛,知识量大,而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正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整合以成为必然。但我们要知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 整合

一、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本世纪,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很显然,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将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探究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和变化的特点,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二)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增强学习效果,丰富了课堂内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三)信息技术,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只有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基本问题,就算完成了本课的认知目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化抽象为具体,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信息技术,丰富课外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1)信息技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2)凭借信息技术的特点,不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首先,通过交互式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将影视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优化学科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毕竟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的手段,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研读。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语文课程标准》

4.《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谈如何突破化学教学难点》,《山东教育》2008年第7期

5.《电教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6.《教育信息技术》(2004年1到8期)

作者:陆路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2: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特性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确定的两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两个方面,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渗透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具有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特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要做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前发展的需要,也是将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发展需求,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五个特性:

1 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的、超链接的学习。

2 实践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实践性,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能与人合作、交往;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责任感和意志力等素质。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问题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学习为载体,整体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的优势在于课题比较成熟,理性成度高,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较容易指导,学生的想象力、兴趣和特长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其潜力。这种模式增加了课程实施中的大量不确定因素,给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特别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

4 自主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

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协作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协作性,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自主性、协作性,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通过以上的五个特性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o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1-2)

[2] 周平儒.CAI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2(7)

[3] 张晓冰.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双赢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4] 王奕标.现代教育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2(8)

收稿日期:2008-4-07

作者:赵胜军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3:

计算机网络构建新型的化学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全面要求现代化课程教学方式务必要紧跟时代步伐,而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已被用于教育领域的整合阶段,计算机网络模式由于其强大的功能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实际上,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在化学教师的培养,培训,评估和支持条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以提高教师在化学与信息技术融合阶段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化学教学,交流平台

迄今为止,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①CAI阶段(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②CAL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的计算机辅助学习);③IITC阶段(从1990年代末到现在将信息技术纳入课程)。“加紧努力,提高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通用性,推进计算机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关系这一点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尝试。用具体方法将计算机技术整合到化学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

一、计算机技术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1.多极计算机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

新的化学课程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满足他们内在愿望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外观实现此目标。与传统的刺激呈现方式相比,多媒体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画面和交流知识,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2.化学学习中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操作功能可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在化学课中实现最有效的教学内容组织。在这些载体的基础上每个班的教学模式更加新颖多样,每个班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携带功能在每次化学课之前将一些元素,图像,化学方程和解题过程存储进计算机系统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我们还可以基于高速特性,准确,快速地绘制图形。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真正控制教学目标。这些方法极大地增加了教学模式,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范围,满足了学生化学学习的各种需求。

3.强大的互动功能有利于在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领域实现自我建构

建设性学习概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这要求将学生的地位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体。计算机术在与化学的融合过程中,常常利用其多媒体的功能,与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更加轻松愉悦,避免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沉闷乏味。在现代技术环境下,多媒体通常具有视听功能,它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并创建出色的彩色图像,并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做出响应。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练习,积极参与教学,调整,重建和构建清晰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计算机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弊端

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始于1998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我们获得了教育政策和物质支持方面的准备和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之间的整合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先进技术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1.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正确态度影响了整合效果

随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能够在现代的信息环境中进行教学,并提高了教师对“信息素养”的更高要求。但是有些传统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喜欢使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方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能被迫在无法从根本上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的教学表面上使用它。而另一个极端情况是“仅技术理论”在教师中传播。他们认为这是每堂课的前提因素,并将其作为课程评估的必要评估指标。所以,化学教师的不当态度会影响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过程中的合理利用。

2.较低技术水平的大多数化学教师难以实现有效整合

计算机技术整体的质量和性能仍然很差,这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师范院校短期开设相对班级,化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关注较少和滞后质量保留在教师的培养中。当今社会是个大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信息质量的整体提高的同时小学教师又无法实现的技术的提升,他们技术的提升取决于有效的教师培养和持续的在职培训时间。为了提高化学老师的能力,每位老师都应该熟练掌握词汇编辑,图形绘制,方程导入,图片设置等技术,然而这些能力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就是说,今天的师范大学教育在预科教师的培养中还没有重视信息领域的技术教育。由于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较低,这些问题无法在化学教学中及时解决,最终信息技术与化学的融合效率将大大降低。

3.单方面行动不能反映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整合的显着优势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要部分,他们成为认知结构的积极生产者。因此,激发他们的热情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过程。此外,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互动特性,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现在,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中的学生计算机,加上教师通常不擅长信息技术,教师自制的课件只能由教师本人使用。这样一来,互动功能就无法在课堂上发挥出来,教学仍将以传统方式进行,而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不会反映在化学教学上。

带领化学教师合理利用计算機技术并正确理解融合的目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现代世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首先,整合的目标是建立新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技术理论”是整合过程中的一种误解。只有各级领导和老师对目标有足够的了解,才可以有效地完成整合工作。为此,学校应通过评估方式来承担导言的责任,以指导计算机术与每位教师的教学融合。

参考文献

[1]段江.计算机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理论[J].学周刊,2019(12):145.

[2]段燕.关于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课程的思考和建议[J].学周刊,2018(32):138-139.

基金项目:本论文(调查报告/书)系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艺术类院校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学习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1278。

作者:吴正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远程开放大学与地域文化论文下一篇:心理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