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宣传工作

2022-07-26

第一篇:浅析新闻宣传工作

浅析新闻媒体对企业品牌宣传的意义

成功的品牌宣传既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靠广泛的媒体宣传和广告来打响知名度。期望短期内树立好企业品牌是不现实的。国际知名的电子公司奥美的观点里有这样一句话,“企业形象的建立,就如同鸟儿筑巢一样,从我们随手撷去的稻草杂物建立而成。别小看了这些稻草杂物般的细枝末梢,正是它们奠定了一个企业形象的坚实基础。”所以说,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是长期的工程。在创品牌过程中,媒体宣传是企业树立企业品牌所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媒体宣传及广告创意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品牌的成败。媒体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在受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所以,我认为,对于媒体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媒体的作用是告知性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会有好的品牌的。故,对于品牌而言,企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每件事情做好,对得起消费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市场的宗旨是“为用户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必须具有“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之所以要树立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良性运作。而要想求得百年的生存,就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认识,但消费者认识了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后,更重要的是产品或企业的持续良性。一个企业若没有良好的产品,媒体将会无所作为。如“六味斋”、“双合成”等中华很多老字号凭本身的过硬质量和深入的媒体广告,其经济效益仍然非常良好。 对企业而言,媒体宣传是工具和手段;品牌是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的认可,媒体是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的管道和工具。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树立了好的品牌就为企业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固的基石。因此,企业的品牌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在市场上赢得好的口碑,通过媒体宣传产生好的社会影响之后,才能更好地以此为推动力产生经济效益。

二、有了产品,必须注重宣传。知名经济学家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宣传做到位了,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大众所认识,才能够有目标群体的人前来检验和使用,而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潘石屹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地坐地收钱。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自己,就会有用。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根有底的产品总比买杂牌子的产品安全可靠一些。

媒体宣传要会“使巧劲”。耍猴的如果要想让大家都听见,光凭自己的嗓子喊恐怕效果不太理想。既然有了锣,为什么不用呢?对产品的宣传来讲,这个“锣”就是媒体。

国内外知名的商家对于媒体历来非常重视,也非常配合。潘石屹曾经讲过:“不要小看媒体,再小的媒体也有好几千人看。这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为了卖楼,至少是出于这个动机,潘石屹不辞辛苦,走马灯似地接受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媒体的采访。拿他的话说,“跟祥林嫂一样”一遍一遍地讲述着自己的童年、创业、管理理念、对时下业界热门话题的看法等等。国内媒体把他当作“名人”、“时尚人士”、“不按规矩出牌的人”;国外媒体则把他和夫人作为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典型。

潘石屹曾经在与一位媒体的领导聊天时说过:“媒体是一列火车,车头就是你的内容,你如果一味地倾向于你的广告客户,最终老百姓就抛弃你这份报纸了,这样广告这个车厢也就被甩了。老百姓买报纸不是为了看广告,看广告是在看报纸内容文章的时候顺带看的。但如果看报纸的人多了,顺带看我们的广告一眼这个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

可见,媒体宣传的“锣”也不能乱“敲”。所有的经营和策划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法律法规。营销方式尽可以出奇出新,但决不能因违法违规而授人以柄。河北石家庄“三鹿奶粉”中过量掺加三聚氰胺,造成毒奶,就是违反法律,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巨大伤害的典型案例。

三、媒体宣传实际上是创立品牌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途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中国的古话;“三人成虎”也可见宣传的利害性。其实,舆论就是口口相加之后的集体导向,就是媒体宣传。现在社会媒介传播迅速,资讯发达,重复记忆和信息冲击可以影响甚至形成某种认知,因此,媒体宣传可以形成舆论,影响个人判断,进而形成品牌,如同山西“老陈醋”和“汾酒”的宣传一样,家喻户晓给他们带来客观的利润。健力宝曾经做过试验,一年没有做广告,结果销量下降几乎40%,可见媒体宣传之重要性,虽然,我们把“脑白金”称之为恶俗广告,但事实上,实际销售量却是人所共见的。所以,品牌由口形成,言为心声,心由脑领,而人的思维意识是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引导的,因此,品牌实际上是媒体宣传的一种较为特殊和原始的途径。

四、媒体宣传对一个好的品牌的成长十分重要,品牌离不开宣传。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在传播速度上可以说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快的。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增长,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宣传十分重要。例如太原的房地产这个行业,它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前沿,宣传的力度太慢,可能最后的结果只能让后来者居上,而为下一个楼盘的开发带来很大的阻力,资金方面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在做自己的商业计划书的时候都会有一整套的营销方案,他都会涉及到一个时间进程的问题,媒体宣传会从自身出发,会让他的品牌宣传做得更快,做得更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效益。

五、媒体宣传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体传播是大范围的,大众化的,是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广泛传播的信息交流。两者各有其特点。就树立企业品牌而言,大众媒体传播更符合现代人接受、理解、反馈信息的发展方向。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媒体宣传,尽量消除媒体上不利信息的传播,尤其处理好网络上负面信息的交流(网络是现代人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下大力气通过软、硬新闻、公益活动等方式加强企业品牌美誉度的传播,一样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口碑传播。

六、要善于借助媒体宣传的影响力。地方新闻媒体作为当地政府的宣传喉舌,在地方上往往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如《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省市主要媒体,在地方宣传作用巨大。企业宣传品牌,如果能够在当地新闻媒体占据一席之地,经常性被其宣传报道,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还可大大降低公关宣传费用。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合作:1.平时太原电视台注重加强信息交流。如企业举办一些重要的活动时,主动邀请当地新闻媒体采访,既可以被及时宣传报道,又可拉近与当地新闻媒体的关系。2.加强稿件支持工作。记者的采访任务、文字编辑任务通常都较重,如能够主动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因为降低了他们的工作量,自然大大提高了被宣传报道的可能,还可以保证稿件的宣传内容忠实于企业的本意。3.与编辑、记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不管是编辑,还是记者,他们也是有个人喜怒哀乐的,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定会大大提高被他们认同的几率。

第二篇:浅析新闻语言特点

浅析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

引言: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是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就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的赏析。

新闻语言通常符合真实性,具有真实美。新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用事实说话的,而事实本身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的因素等方面构成的。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用真实准确而具体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因素,把事实交代得准确无误,给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事的感觉。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抽象概念的语言,会使读者不得要领,甚至造成错误的印象。所以,新闻报道的语言,都是具体精确的。只有写得具体精确,新闻的可信程度才能提高。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用事实说话,新闻语言应该如实地去记叙事件发生过程中具体的人、事、时间、地点和经过,以及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等,切不可主观臆断或以偏概全。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总是客观地述说记者调查来的事件真相,并没有过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和个人对时间的理解,“让事实说话”成为这一栏目的特色,这也正是它之所以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受到公众普遍欢迎的原因。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同样一个“说”字,可以用“声称”、“断言”、“认为”、“叫嚣”、“承认”、“透露”等词替换,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用“建议”、“要求”、“命令”、“恳求”等词,其中的感情色彩、语境差异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写新闻不同于写诗歌、散文,从语言角度来说,新闻语言的美以平实朴素为主,要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如《长江日报》中刊登的吴官正市长“微服”私访的消息:《市长清晨出访备尝旅客之苦》,就是以文风朴实,记叙生动而著称的:“昨晨五点多,吴市长起床,披一件大衣,徒步半小时来武汉港口码头。”这完全是一种白描手法,简明质朴,而又不失生动。特别是后面写道。“看看?省委书记来看都不怕,莫说你。记住,我是XXX号!”这位服务员拍起胸来。另一名服务员一边把手里的剪刀等物塞过来,一边嚷:“站在这里想收票?剪刀给你,给你!也不看看你那个样子!’几名刚才不理旅客的服务员‘呼’地涌过来„„这里并没有很多的描写,更没有堆砌形容词,但通过客观叙述吴官正市长的询问,及服务员的言语和动作的刻画,几位服务员的蛮横粗野之状却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读者通过文字完全可以想象出当时吴市长身临其境的尴尬状况,由此而下决心非抓服务质量不可也是理所当然的。可见,具体、准确、简练的语言朴素性,构成了真实的语言艺术美。

新闻报道要求新闻事实发生到传播给读者之间的时间越快越好,“倚马可待”,立等可取。这就决定了新闻在事实完全真实的原则下,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短小精悍。多写短新闻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共同需要。“短”就要干净利落,鲜明凝炼,言简意赅,辞达而止,勿粉饰、卖弄。毛泽东同志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突出的永不衰竭的例证。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教育、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都是朴实自然的。对此,新闻传播界学者黄家雄指出:“新闻具有群众性,如果用于艰涩,用大量的倒装句、复合句缠绵新闻事实,在行文中,大量引经据典,就会造成新闻与群众的距离,失去读者。”美联社在发给记者的《写作手册》上曾提出这样的要求:“尽量使用常用词汇。记住,美联社的工作并非在于扩大读者的词汇量。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读者可能不熟悉的词,那就必须对该词作解释。”我国有位记者曾提到过“我总觉得,形容词和修饰语的级别越高,效果往往反而越差。我们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删除。事实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不需要再多增加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强调新闻语言的朴素性,并不等于排斥新闻语言其他美的表现形式。新闻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美的生命在于表现人的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如果找不到恰当的美的形式来表现,其艺术性就会失去美的光辉。

新闻语言还有节奏美。节奏用于新闻写作,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沁人心肺的美的享受。节奏是完善地表达思想、感情,显示新闻意境,激发读者审美感情的有机体。广大读者在读报中,渴望追求富于动态律动感的节奏。所以,新闻作品需要有和生活相适应的节奏。节奏美体现在新闻写作上,主要是在语言上表现出动与静、张与驰、轻与重、续与断、长与短等的结合上。

动与静这一对矛盾,在新闻写作上有机的结合,则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和立体形象的感觉。通讯名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以白云、飞鸟为背景,以“8000名观众翘首而观,屏声敛息,吕伟站在10米台前沿,沉静自若”作陪衬。然后,写她“轻书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种“动”、“静”结合的对比关系,极大地唤起读者大幅度的运动表现,造成大幅度的似动现象,引起读者的美感。

一.张与弛,就是依照人们的审美心理,使平坦舒缓的慢节奏与紧张激烈的快节奏相结合。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的一则报道《自行车王国的骄傲——记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周美玲》,消息首先以舒缓的笔调写到“„„中国选手周美玲,这位江南修女作出了一个深呼吸,„„然后俯身沉着地双手握住车把。”接着笔锋一转:“只听一声令下,周玲美飞车出现,脚下好似腾云驾雾,疾驰如飞„„”后面的快节奏动感与前面舒缓的节奏相结合,相互映照,突出人物的性格,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二.轻与重,是从主题和题材的需要出发,形成主次分明,浓淡相宜,气势跌宕,节奏鲜明的效果。这就要求记者在写法上既叙述又议论,既描写又抒情,既正面描写又侧面衬托,富于动感,富于节奏。

三.续与断,指新闻语言要具有跳跃性和跨度性,使其表现出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一定的语言节奏是由一定的语句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长句与短句,一般来讲,短句简洁、有力、节奏感强,写起来灵活,读起来轻松、兴奋;而长句气势连贯,语言周密,节奏舒缓,使结构紧凑;长短句结合,则给人节奏鲜明而又动人心脾的力量。

另外,在新闻写作中,运用一些特殊装饰性的语言可以增强报道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装饰美是艺术的特殊需要,新闻作为一门艺术,不用装饰美的语言来写新闻,就宛如不化妆的演员在表演。所以新闻写作也需要比喻、拟人、对比、引用、设问、倒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闻和文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修辞手段,而在于真是和允许虚构。实践证明,应用修辞手段的装饰不仅不妨碍新

闻的真实性,反倒以生动、优美、清晰和简洁的文字,使新闻报道生辉,吸引广大读者。运用泥人的手法,能尽情地抒发记者的思想感情,不仅使读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且使报道文字生动形象;运用对比手法,可突出报道主题的意义,增加新闻的吸引力;运用引用手法,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运用设问,可以使报道一开始就设置矛盾,掀起波澜,超越新闻报道不设疑的常规;运用倒装手法,则能使新闻报道突出表达的重点,加强语气,读者一下子就捕捉到中心主题。另外,运用重复、迭字、联想、俗语、歇后语、古语等修辞手法也完全可以收到明显不同的宣传报道效果。

总结:从以上我们分析我们看出,新闻语言主要有真实美、节奏美和装饰美。新闻语言运用得生动,塑造出来的视角也才能更独特、新闻人物的性格也才能更鲜明。

参考文献:1.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

2.《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 刘丽梅 2007年9月上半月刊《新闻爱好者》

3.《试论新闻语言的艺术美》兰元 2007年5月

4.黄家雄.新闻写作结构技巧

第三篇:浅析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毕业论文 06

论文题目:浅析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06高职4班 作者:黄书铨

专业:新闻采编制作

学号:0601060182

指导教师:徐漠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个媒体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受众的法宝。新闻策划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炙手可热,各个媒体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更加离不开新闻策划。然而对于什么是新闻策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本文中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它既可以是单个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是一组系列式的新闻)进行有创意的组织报道。其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获得最佳新闻效果。

关键词:策划 新闻策划 策划要领 策划意义

一、策划

策划,古代称之为“策画”。古汉语,“画”通“划”。《后汉书·瑰器传》中说:“是以功名终申,策划复得”。《晋书·策划总论》中记载:“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策功军国,嘉谋类中。”这里的“策功”也就是“策划”之意。《孙子·虚实》篇中说:“策之而知得失之计”,意思是说,通过策划可以找到由失败到成功的办法。

根据《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策划就是筹划、谋划。而“谋划”,《辞海》解释为“制订工作计划”,《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想办法”。

二、新闻策划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主场经济的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日益凸现,新闻传播运作开始突破传统以简单、直接配合上级宣传精神为主的工作模式,媒介迈向了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市场。自1993年新闻界开始研究和讨论新闻策划问题以来,策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所认同,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推行新闻策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败。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通讯社新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种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进行运筹和规划。①也就是说,广义的新闻策划已经不局限于新闻报道本身,而是囊括了所有与信息传播活动有关的行为。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大到一张报纸、一个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受众定位、栏目设置,小到单个报道的指导思想、采访计划、报道规模、版面或节目安排等等,都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

狭义的新闻策划也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②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编辑部门在一定的时期组织报道的设想和规则。这种策划的结果以文字表达出来,是包括如下内容的报道设计方案: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报纸版面地位和形式、报道人员等。③本论文所指的新闻策划是针对狭义的新闻策划而言的。

三、新闻策划的操作要领

要把粗浅的策划经验上升到现代策划科学的理性水平,找出其内在规律性,建立起一套包括理论体系、操作体系在内的科学的策划体系,并非易事。那么新闻策划的操作要领究竟是什么呢?

大致说来,新闻策划的操作有这样一些流程: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对不同的策划客体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一般说来,精心策划报道是希望能够在社会上产生震动、在读者中产生反响,往往关系到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主题比较重大,反映的问题与一般的报道相比要深刻得多。因此,在策划时就必须抓准问题、切中时弊,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拟定报道设计方案

在选准报道题目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拟定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篇幅长短也没有统一规定,可由策划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报道设计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报道的主要内容,即报道面有多在,包括哪些报道对象;报道重点是什么,以什么为主;报道过程,即报道共分几个阶段进行;发稿计划、报道人员安排等方面力求与众不同。

3、实施方案与保证措施

拟定报道设计方案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保证措施,其中包括内部人力配置、部门分工协作、组织指挥、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奖惩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4、信息反馈与目标校正

任何策划活动在制订计划时期都不可能预见一切,因为客观世界是多变的,受众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策划的目标定位以及策划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在策划方案招待和实施的过程中,采编人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搜集信息,据以修订原有目标,即对原有笄方案加以补充、修正和改进。

5、效果检验 这是新闻策划的完成阶段。策划人员可以通过报道的传播效果好坏对报道设计方案加以检验,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增加下一次新闻策划成功的可能性。④

四、新闻策划具体运用的分析

《南方周末》在2006年3月15日出版发行的报纸的B14和B15两版推出了3.15特别报道:医药消费维权。主要由四篇新闻报道组成:《九代清源:借“诺贝尔奖”布惊天骗局》、《谁对“龙胆泻肝丸负责” 》、《攻坚胶囊何以能打“游击战” 》、《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同时配以评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不应由患者独担》以及药品广告的相关信息。

其中《九代清源:借“诺贝尔奖”布惊天骗局》这篇报道主要揭露了保健食品“九代清源”应用虚假广告等手段夸大其在治疗乙肝上的疗效,欺骗消费者。《谁对“龙胆泻肝丸”负责?》一文主要披露了北京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和痛苦以及法院对这一事件的相关诉讼的不公平判决。《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不应由患者独担》就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进行了评论。《攻坚胶囊何以能打“游击战” 》揭露了“攻坚胶囊”的非法广告被多个省市被查处后却不断出现在其他省市的报刊上,继续误导消费者,同时对监管部门提出了质疑。《激光合并输液疗法》披露激光合并输液疗法的骗局被媒体屡次曝光,已被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出示了“红牌”,却仍在上海一些医院使用。

这个策划的专题报道就目前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医药问题中的虚假广告、药品毒副作用的危害、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行了报道披露,将医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告之消费者。而这组报道反映的问题又是大多数读者想知道的。

在这个专题报道中,很多新闻事实不是新近发生的,但通过编辑的精心策划,将它们放在临近3月15日——消费者权利维护日这个特定的时间坐标系内,它同样具有时新性。在平时,药品虚假广告,药物不良反应„„这样一些问题经常发生,但将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新闻策划在临近3月15日这个合适的时机报道出来,最容易引起各方面对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果这个策划选择其他时间推出,就可能达不到其预期的效果。

这组报道具有较大新闻价值,揭示事件的本质,满足了人们期待感和知情权,同时抓住了读者的共同心理要求,有效地集中了大众的关注兴趣点。可以看出策划人是在研究了解读者喜欢什么,对新闻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新闻策划的。

由于医药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南方周末》这组报道从多种角度来报道,使读者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实质。虽然每篇稿件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但在总体上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一个报道整体,而不在平面上无休止的重复,可以全面地反映问题,最大程度地引起社会关注。

五、新闻策划的意义

由此可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闻媒体内部,策划已成为新闻报道宣传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每一次新闻报道都经过策划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新闻报道几乎都是经过策划之后才获得成功的。简单地说,新闻策划的意义在于:

1、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掘新闻价值,突出报道主题

新闻策划是很多人的集体创作,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能够在不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中发掘“价值珍贵的珍宝”。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介的职责决定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必须承担一定的宣传任务,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弘扬主旋律,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策划可以编辑部在思想上取得共识,将新闻报道聚集到主题上,才能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2、新闻策划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

为了与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广播电视竞争,报纸媒体开始扬已之长,在深度报道和新闻的背景分析上下功夫。记者要作深度报道,要写出报道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就必须调动现实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本地目的地、国内外的各种资源为报道服务。这就要预先作策划准备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五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道等。许多报道经过策划可以集中调动力量采访、编辑,丰富报道的层次,写出有分量的力作来。

3、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报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记者深入采访 新闻策划是报道主体即采编人员作用于报道客体的一项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面是以记者平时的积累为基础进行的。因此,新闻策划是报道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它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一般来说,它不是由上级领导部门指派,或由被报道对象邀请那样具有被动性,它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积极主动地予以反映。经过策划后进行的新闻报道目标任务明确,要求也明确,不下苦功夫采访是绝不可能写出好报道来的。这就迫使记者深入采访,提高效率。

4、新闻策划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者,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和社会进步的促进者。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助人为乐、为民分忧。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那些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报道,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六、新闻策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外在表现,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适当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在新闻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更不是全部的新闻工作。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就会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陷入误区。

首先,尊重客观事实,不可闭门造车。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新闻宣传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都有一个时期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策划只有摸准“脉搏”,吃透中央的精神,找准切入点,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新闻策划的基础是客观实际,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

其次,要注意有的放矢,避免过多过滥。受众关心的是关系切身利益的、感兴趣的、能引起特别注意的、能满足新闻欲同时能调动起连续收听、收看、阅读欲的新闻报道。每天我们的身边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其中不乏可做新闻策划的题材。但如果以为凡所有策划的报道就是读者所喜欢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此,做好新闻策划,首先取决于对新闻题材的判断,做到精心选题。

第三,把握策划程度,杜绝新闻炒作。新闻炒作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往往会小题大做,偏重于社会新闻、灾害事故、娱乐新闻、名人隐私等通俗题材,报道流于煽情、琐碎、渲染,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但所报道的事实新闻价值并不大。新闻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必须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讲究真实性,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

第四、不能越俎代庖。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但是策划不能过细,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新闻采访是记者单独完成,特别需要记者在现场和一线去发现与挖掘。因此,在对“命题作文”、“自选动作”和“公共选题”进行报道策划的同时,要大力激励记者个人的独创开拓精神、迎难而上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独到发现,做出优秀新闻报道。

小结:很明显,当代新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在报道中的应用。当然,“策划”新闻和“制造”新闻是两种概念,所以传媒人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只顾经济效益去“制造”危言耸听的“新闻”。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媒是党和人民的咽耳喉舌,新闻传媒要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来策划新闻,把产生的社会效应最大化,从而给新闻事业带来经济效应。如果只是一味地“制造”新闻,无视人民的利益,那么新闻传媒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

注释:①引自蔡雯著:《试论新闻策划》,载于《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②引自赵振宇著:《关于新闻策划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③引自蔡雯著:《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载于《新闻战线》1993年第11期。

④引自屠忠俊主编:《新闻事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85页

第四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 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 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 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

2 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03年5月,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和2008年1月,我国南部一些地区遭受的五十年不遇的冰灾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二、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反映社情民意的任务,发挥着舆论向导、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既要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信息,也要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以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孰不知,这样做会失去报道的最佳时机,不仅使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007年11月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社会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反应迟钝,报道滞后,显得被动。二是由于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种报道与我们提倡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所抵牾,因此,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行政官员对于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生怕有损于自己的政绩,影响到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于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甚至编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欺上瞒下,对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3 我们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一事当前,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不等于就一定是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不利。再说,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甚至域外媒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时下的新闻媒体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采取的措施,使群众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宣传科学的态度方法,使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即使解决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青岛石油在这次突发的冰灾事件中,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击冰雪灾害天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新闻媒体及时、详尽地对受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舆论学认为,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解除对环境的困惑。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所指出的:“人的一个基本心理功能是对外部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见,失去了这种理解和预见能力,人就会感到不安。”这在舆论上便表现为惶惑。因此,要引导舆论,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自我寻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一般还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对舆论的引导。

受众知情权原先是个法学概念,后来又被新闻学所接纳,又称知晓权、了解

4 权、获知权等。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对于灾难性事件来说,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事件的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意见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这次抗击冰灾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或黄金版面重点报道这一重大灾情的真相,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分别对冰灾作了专题报道,并进行整点及字幕滚动式播出,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四、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这里实际上就是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由于“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5 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忽视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这些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二)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新闻媒体大多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综观这类报道,我们总感觉到仿佛缺少点什么。问题恐怕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地起到呼唤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三)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则要求记者,勇敢地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积极地、及时而充分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又必须稳妥地、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又一个原则。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既要考察宏观 6 形势,注意传播环境,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又要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大量刊播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1994年1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 [3] 季寅妮:《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新闻窗,2005年。

[4] 王欢院: 《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人民网,2007年12月。 [5] 郭晋嘉:《盘点 2007国内十大灾难事件》,中新社,迈视网,2007年12月。

第五篇:浅析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泰市广播电视台

张莉

采访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 关于新闻采访,学界给出的定义五花八门。其中,美国学者肯·梅茨勒教授给出的定义颇具代表性:“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按照这个定义,记者与采访对象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是采访的基本形式。一般来说,采访中的提问,其作用无非有二。其一是提示性,提示或交待你这个问题的来源或背景

材料,或者是,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记者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新的视角,引起观众的注意。其二是连贯性,也就是说,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叙述事件所必须的脉络。

当然,除了提问的这些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之外,具体到不同的事件,提问的艺术和技巧也各不相同。应时而变,因地制宜。通俗地说就是“有人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时提问要精练、准确,语气要庄重、认真,给人可信、可靠的感觉;在报道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宜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感受新闻事件,了解新闻人物;在突发的报道中,所提问题要直指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现在,做现场报道,尤其是面对一些批评性报道,提问的难度和技巧就更大。因为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是采取回避、或答非所问、或东扯西拉,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就会不知所措。不同的现场采访,其技巧的运用也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的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就变得尤为重要。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为赢得采访机会,记者不但需要精心准备,有时候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战术,把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长短上均应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易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容易前记后忘,以致常常出现这种局面:当记者提了一通较长的问题后,采访对象只能要求记者:“记者同志,请你把刚才的问题再重复一遍。”西方记者很讲究这个问题,善于将问题设计的简短、明确,他们讲究“报酬递减率”,即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有去无回。

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像“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说说感受”之类笼统、空泛的问题,往往使采访对象茫然无措,不知从何谈起。提问要具体,具体地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记者在采访中起到中介作用而不可喧宾夺主。主持人要注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事实真相,而不是把采访对象的思维禁锢在他指定的范围内。同时一旦采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记者在提问时要“口”、“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采访中。人的内在思想,有时会在一瞬间通过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在瞬间分辨出这个动作、眼神对采访主题的重要性,并能紧紧抓住这个瞬间就可能溜走的机会,迅速转变话题,穷追不舍,挖掘到事件背后的故事,丰富采访内容,丰满地反映出报道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被采访者精彩的叙述和评论,往往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成就好作品的关键之一。所以记者只有认真地研究这门提问的艺术,掌握多种提问技巧才能让采访成为真情实感的交流、思想文化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访意图,取得最佳效果。

1、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2、用内行话提问。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3、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4、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镇长,镇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喜欢养兰花,就从养兰的技术到兰花寓意的品格,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采访非常顺利。

5、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观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想,想观众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观众,观众才会喜欢看你的文章节目。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6、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7、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8、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9、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新闻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爱心公益活动下一篇:汽修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