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项目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CADCAM项目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对模具CAD/CAM综合实训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导向结合专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使人才的培养与职业的发展更好的衔接。搭建一个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建立一个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融合课程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让学生更科学有效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CADCAM项目课程设计论文 篇1:

“工学结合、校企对接”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全面改革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校企对接,共同开发“三阶段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模具相关课程实施;共同制定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课程改革方案; “引厂入校”,建成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的校内实训生产基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度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立项号:2013C35083,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专业培养岗位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的设置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是必然的选择。学校在宁海建立机电分院,通过引厂入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校企对接,开发“三阶段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及时了解行业信息,与校内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形成“三阶段三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培养的特征有: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素质能力,“三阶段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课程实施

1.课程开发的方法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按三阶段三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培养路径,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课程的主线,课程设计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能力的任职要求相对应;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机械制图与识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体系,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思路。

2.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顺利“对接”,宁海产学研基地将“引厂入校”,学生不出学校门就可以接触到生产第一线,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标准,实训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单位对模具设计师、模具工和项目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特长分配到相应的实训岗位上,最终确立就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如图2 所示。

学校与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宁海县阳超模塑厂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开展项目教学,学校以校内企业为平台,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并且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使得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相互交流、共同培养学生,企业工程师与专任教师相互学习,将企业最新技术带入课程,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打造真正的“双师”教学团队。

三、制定开发模具专业方向的课程改革方案

1.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2.专业课程改革内容

首先是人才市场调研,对职业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特点。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类与分并,确定教学设计方案,划分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教学实施环节中设计若干个单元,完成学习情境的设计,需要学生完成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一:模具CAD基础知识:CADCAM系统概述;产品开发流程;常用CADCAM软件;零件曲面建模。

学习情境二:注塑模CAD设计:塑模CAD分模技术;型腔排布、标准件选用;浇注系统设计;塑模整体CAD设计。

学习情境三:冷冲模CAD设计:简单冲模CAD设计;简单复合模CAD设计;简单级进模CAD设计。

四、“引厂入校”,建成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的校内实训生产基地

2007年8月,宁海产学研基地建成,至今已引进宁海当地企业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和阳超塑胶模具厂入驻校内,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两家工厂共同建成了的标准化厂房,分别是“华宝模具教学工厂”与“阳超模具教学工厂”,企业按照现代化模具制造生产标准建立生产线。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环境,校内教学工厂企业管理,设备和生产流程真实化,两家教学工厂与学校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与课程教学,实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整个生产流程。

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省示范建设专业,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的作用。通过与宁海县政府开展的模具设计师、数控加工培训,密切了与当地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同时与企业开展师资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优秀“双师”师资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达到校企“双赢”,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宁海产学研基地知名度,积极为当地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罗丹.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4):84-88.

[3]熊运星,肖国华.模具CAD/CAE/CAM课程的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2012(8):28-29.

[4]张翠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2011(1):57-58.

[5]盛国.“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8-20.

作者简介:

夏雨(1979-),男,讲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夏雨

CADCAM项目课程设计论文 篇2:

模具CAD/CAM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改革探索

摘要: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对模具CAD/CAM综合实训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导向结合专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使人才的培养与职业的发展更好的衔接。搭建一个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建立一个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融合课程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让学生更科学有效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关键词:CAD/CAM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双证融通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for the mould&die CAD/CAM

Huang Honghui, Jian Faping, Wang Lingyun,Zhang Mengmeng

(Department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437)

Key words: CAD / CAM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urriculum reform; Dual -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引言

目前模具人才紧缺,尤其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符合岗位要求的一线技术人才缺口很大。高职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要求培养掌握模具及机械类产品设计与加工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制造(CAM)基本能力,面向生產第一线的,从事模具及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高技能人才。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开设,在职业课程模块的构建上,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传统的模具设计课程均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无法体现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课程结束后依然达不到岗位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岗位脱节这一问题,学校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根据岗位要求开设了模具CAD/CAM综合实训实操训练课程,并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发挥着培养学生现代设计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作用。

1课程建设改革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突出高职的实践型特色,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选取企业生产课题,教师根据现代模具制造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真正适应企业的需求。

模具CAD/CAM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依据“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本课程的教学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搞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改革,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模具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的相关需求制订课程目标。同时根据目前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在企业内的广泛使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强化学生从模具产品到模具结构及制造的各个方面知识,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软件应用能力。实践项目以真实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实际企业生产过程,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项目与技能操作鉴定相结合,并提供实例多媒体操作视频演示。

2课程建设改革思路与内容

模具CAD/CAM教学改革,包括:逐步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模具CAD/CAM综合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该课程在体系结构建设上应该注重以实践为重点,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集中实训方式,共4周时间,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从职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组织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来源于实际的工作任务和设计项目,以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方式组织教学。

以模具制造企业应用实际生产项目构建课内实训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模具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即采用实际企业模具的生产项目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解决思路——在现有的实训资源上寻找解决的方案并加以实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补充理论内容和实践的经验,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学生总结实践知识,提升到理论认知的水平。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双证”制,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知识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注重过程考核,从而完成培养学生产品设计能力、模具设计与加工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包括:课程由“模具结构三维设计”、“产品主要零件模具设计”、“模具关键零件加工编程”三大模块组成,以目前企业的主流软件——UG软件为支撑软件组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

3注重实践教学质量改进

模具CAD/CAM综合实训以模具结构设计和型腔零件加工为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目标明晰,从而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为达到任务的完成,每个人都会发挥其个人的能动作用。

每套模具都是一个项目,实训内容以多套模具的结构设计过程和加工过程为导向。各个项目之间在难度方面逐渐增加,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掌握模具的设计与加工技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模具CAD/CAM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全部掌握,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让学生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方便学生理解。在学生逐步掌握的基础上,再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确保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本课程在冷冲模具设计的教学中,将其分解为模具标准件建模、模具非标准件建模、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自下而上的模具装配设计、自上而下的模具装配设计等若干个项目,在学生全部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后进行模具设计的综合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强化CAD/CAM基础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则采用“大学生创新计划”研究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列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毕业时具有“双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制定课程标准,将职业鉴定的标准、内容、环节、考核鉴定的方法步骤等纳入课程体系,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完成的职业能力和应达到的职业标准:二是编写项目化教材,把职业标准规定的职业能力和知一识内容,整合到教材中,使学生所学知识与职业资格要求相一致:三是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训与职业资格能力培养相对接。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技能考核,使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模具设计师资格证。

国家职业标准将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划分为模具设计师三级(相当于国家技能等级中的高级工)、模具设计师二级(相当于国家技能等级中的技师)、模具设计师一级(相当于国家技能等级中的高级技师)三个等级进行考核。模具设计师三级的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分工艺分析与结构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与选用,模具总体设计,模具调试与验收4个模块。考核内容参照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通过培训,学生即可参加由上海职业鉴定中心组织的模具设计师三级考试。学员经考核合格,颁发模具行业相应的专业技术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5 建设一支适应“双证书”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模具CADCAM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改革的基础性条件就是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保证该课程“双证书”实施的关键。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每年选派教师到模具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企业里进行模具轮岗工作,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模具和工装设计与制造及检测等,使教师真正融入企业,掌握企业的运作方式、生产理念、积累实战经验。 “走出去”“请进来”当然是最直接的办法,其他办法还有教师考取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以及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等。这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保证了模具CADCAM课程“双证书”教育的顺利实施。

6结语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CAD/CAM课程标准的制定,最好地实现课程改革,使人才的培养与专业的发展更好的銜接。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获得模具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须搭建好一个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建立一个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双证书”教育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双证书”教育在目标上契合高职教育本质,在教育内容上实现有效衔接,从而促进“双证书”教育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编号A1-5300-14-020303)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邱义臻.产学合作模式下的模具专业实践教改的探索[J].模具工业[2011],37(8):6-7

[2]袁新芳.应用型本科CAD/CAM课程教学改革之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0):94-96.

[3]田文彤.“模具CAD/CAM”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46,48.

[4]陈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理实一体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9(4):74-76.

[5]张信群.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模具工业,2012(04).

[6]高奇.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10):37.

[7]产文良,申海霞,粱方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教学法在数控综合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ll(9):197—198.

[8]张旭晨,宫丽,林琦等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CADCAM课程标准的制定[J].农业与技术,2012(12):156

作者:黄红辉 简发萍 王凌云 张梦梦

CADCAM项目课程设计论文 篇3:

高职《CAD/CAM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研讨

【摘 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CAD/CAM技术》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当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依托学科专业的力量,充分展示本课程的特色,发挥课堂内外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CAD/CAM;课程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1.前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国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积极发挥各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2.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机械制造业零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岗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与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其他相关课程进行系统设计,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企业真实典型零件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技能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训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3.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CAD/CAM技术》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在对全国多家机械制造企业数控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多个典型零件或装配体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建模、编制程序并通过数控机床完成工件加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与其他相关教学环节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具有如下能力:

(1)利用CAD/CAM软件进行较复杂零件实体造型;

(2)根据零件工艺卡设置CAD/CAM加工参数;

(3)刀具轨迹生成、仿真及后置处理;

(4)与计算机通讯、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4.课程理念与思路

《CAD/CAM技术》课程设计理念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突出技能培养的模式。课程体系按照企业数控加工岗位实际工作需要,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方法,重点突出技能;以现代数控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制造过程为导向,过程学习与综合联系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通过完整的产品造型和加工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个环节的评价和调控;以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的体现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学过程工作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师教学辅导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并且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强化技能训练。

5.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选取依据《国家岗位职业标准》和《数控加工岗位职业标准》,针对数控专业高职毕业生今后主要的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操作等岗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和技能要求。本课程由基本教学单元和延伸教学单元组成,其中基本教学单元包括二维图形草图绘制、二维图形曲线绘制、零件三维实体造型、零件三维曲面造型、零件工程图绘制、装配图绘制、较复杂2轴回转体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銑削简单3轴曲面类零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4轴曲面类零件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制造、综合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延伸教学单元为来自企业的叶片、叶轮、复杂型线刀具等多轴加工真实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案例,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延伸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整个教学内容的选取是针对岗位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造型到加工。

6.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弥补填鸭式、以教师为主导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团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教学过程重视理论,强化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环节中既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提供知识拓展部分,以达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将课程安排在CADCAM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按照企业设计加工的工作流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分别以单个任务进行演练,同时附加强化训练;最后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单个产品设计加工仿真综合练习。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体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综合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个综合训练的题目,能增强学生的工程总体观念,弥补学生知识不足的缺陷,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软件设计的能力。创新实验主要让学生发掘生活中涉及到的物品的不足之处,并在设计上加以改进。侧重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考核将个人考核和班组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项目包括纪律、课题参与程度、学习能力、三维建模能力、工艺程序编制、工件加工质量及效率、团队合作、环保意识等,班组考核项目包括学习管理、劳动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团队协作等。课程强调过程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7.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运用如下一些科学的方法:

(1)任务设计教学法:任务设计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2)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做示范或应用交互式软件示范,学生从中学习操作步骤和方法。

(3)讨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做法,它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4)运用团队工作法: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每一学习的团队不仅要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负责,还要对设备的维护、工艺程序的优化和工作环境的改善负责,大家共同承担责任,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分享成果。

8.总结

精品课程既是一个知识的平台,又是一个认知知识的平台。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既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标志,又是学校科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我们深刻认识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孤立的,是长期专业建设的积累和沉淀,是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它应当依托学科专业的力量,组织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使精品课程达到更高更好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德宁.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4(5):22-23.

[2]黄晓燕.《模具CAD/CAM》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30-33

[3]周立波.高职CAD/CAM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作者:周立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CDIO教育理念生物技术论文下一篇:法学专业毕业写作提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