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提纲

2022-09-22

论文题目: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温儒敏阅读观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摘要:新课标的施行和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对我们的教学理念和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课标修订组的召集人和部编本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的语文教学和阅读思想为指导,结合一线阅读教学实际经验,探索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通过对比分析2003年和2017年版课标,得出结论,阅读教学需要树立“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发展阅读思辨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目标。新课标的精神影响着部编本教材的编写,通过以部编本必修教材的文本为抓手,将新教材选文进行内部比较,分析不同文本、体裁、题材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能力指向,可以发现,部编本教材主要从“继承传统经典”“强化红色基因”“指向深度阅读”三个方面来贯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作为新课标修订组的召集人以及新教材编写的总主编,温儒敏的教育观和阅读观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有着非常直接而鲜明的体现,特别是他“读书为要”“课内外连接”“阅读经典”这三个观念,非常充分地体现出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新要求以及部编本教材选文的新特征。探究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需要阅读理念的革新与完善,因此,有必要深入地研究温儒敏的语文教学和阅读思想。首先,追溯其阅读思想理论的基础根源,即分析温儒敏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发现,“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性质以及语文奠定“三个基础”的教育功能观构成了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深入分析温儒敏的阅读思想,可以将其总结、归纳为“阅读兴趣观”“海量阅读观”“1+X阅读教学观”“个性阅读观”“‘读书种子’观”等五大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经验,对这五个你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从不同维度更新我们对传统阅读理念的认识,以探究新的阅读教学策略。最后,从“自由阅读导向海量阅读”“多引导、少干涉、不要求”“无声的榜样胜过有声的说教”三个方面总结阐释温儒敏阅读思想对阅读理念的启示与指导。第三章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分析到阅读教学的对策性研究,探究温儒敏阅读思想对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的启示。整本书阅读秉持温儒敏“功夫在课外”的理念,以小说《活着》为抓手,通过“指导读书方法;布置阅读任务;强化阅读效果”三大环节,增加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作品,根据课文类型精准授课: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要“注重诵读、渗透文化”,革命文化作品要“激发阅读兴趣,体察革命精神”。阅读教学中,还要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速读、精读、浏览、跳读等,帮助学生灵活使用多种方法,高效阅读。另外,教读与自读相结合,帮助学生实践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视野。总之,根据文本承载的不同文化,探寻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对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部编本教材;阅读教学;温儒敏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课标新教材视域下阅读的新要求和新特征

第一节 新课标对于阅读的新要求

一、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整本书阅读

二、发展阅读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

三、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跨媒介阅读

第二节 新教材编写体现的阅读新特征

一、继承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经典分量加重

二、强化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革命文化作品大幅增加

三、指向深度阅读,强化读写结合——单元学习任务科学丰富

第三节 新课标新教材与温儒敏阅读观的关联

一、语文学习,读书为要

二、海量阅读,课内外连接

三、经典熏陶,塑造人格

第二章 温儒敏阅读观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启示

第一节 温儒敏阅读观的理论基础

一、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母语学习的课程性质

三、“三个基础”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温儒敏阅读观内容分析

一、阅读兴趣观

二、海量阅读观

三、1+X阅读教学观

四、个性阅读观

五、“读书种子”观

第三节 温儒敏阅读观对阅读教学理念的启示

一、自由阅读导向海量阅读

二、多引导,少干涉,不要求

三、无声的榜样胜过有声的说教

第三章 温儒敏阅读思想对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启示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一、焕发读书兴味,指导读书方法

二、布置阅读任务,减少阅读干预,导向自由阅读

三、实行目标管理,强化阅读效果

第二节 1+X阅读教学:教读与自读相结合

一、教读: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教学方法

二、自读:实践读书方法,激发读书兴趣

第三节 授之以渔:教授多种阅读方法

一、基本阅读方法:速读法指导

二、基本阅读方法:精读法指导

三、基本阅读方法:浏览法、跳读法、猜读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汽车国际贸易论文提纲下一篇:法律效力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