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

2022-04-2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通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有优良的基础教学资源和设备,如何才能在学生的空余时间科学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及设备,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医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共同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通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 篇1: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摘 要 开展“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是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体现,更是医学院校 “医德教育,德育为先”的具体体现。对民族地区医学高职高专而言,探讨“中国梦”在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医德价值观,克服医学生在医学和保健服务中受技术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复归“医乃仁术,德乃医本”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服务,造福于社会。

关键词 中国梦 民族地区 医德教育 现实意义

Key words Chinese dream; National regions;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教育部、卫生部在2009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医德教育工作提高医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医德教育,德育为先。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但是,在对我校2013级、2014级临床、医学影像、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医学生中进行随机医德教育现状初步调查中,我们发现60%以上的医学生不清楚什么叫医德共识,在问及医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时,近58%的学生说不知道,可见,关于医德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医德价值观。

1 “中国梦”的概括性促进医德共识的构建

近些年,民族地区引进发达地区医德教育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医学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光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不能使医学生真正理解医德的内涵,更不能形成一种医德共识。之所以说“中国梦”的概括性对于医德共识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是因为“中国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中国梦”作为整个医德共识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方向,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任务在医学生个体的医德共识上具体化,使得医德教育工作与解决医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对于医德共识的引导与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医德教育涉及到生命伦理学的多元和一元的问题。现代的医学教育,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德思维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倾向,提出的医德原则和要求常常使人陷入两难之地,医德共识的构建既现实而又迫切。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医学生在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文化渊源等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在对其进行医德教育时,还习惯于传统的追求大一统思想的教育模式,强迫学生接受一种观点、一种思想,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而且还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而中国梦的凝聚性体现在它是历史沉淀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确认,在医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注入中国梦的这一新内涵,潜移默化中培养医学生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责任感。民族地区的医学生只要他承诺能担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中国梦凝聚性的体现,也是医德共识的彰显。医学生的“中国梦”正是每一个医学生立志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医学梦”,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医学职业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医学生学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梦的概括性体现在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那么以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践行来构建医德共识不失为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2 “中国梦”内涵的丰富性有利于改善医德教育现状

“中国梦”内涵的丰富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能够找到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人们之间“互为一体,互为需要”,具有“共同的类的本质。”①正如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所组成的一样,个人梦在实现的同时也生成着或者说成就着他人的梦。马克思还指出“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你自己意识到和感觉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②这里可以找到“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共生体理论依据。“中国梦”内涵的丰富性体现在“三层两面”。“三层”即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民族强盛复兴、人民和谐幸福;“两面”即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丰富性。“中国梦”在“三层两面”的丰富内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具体化关怀的应用和实践,还体现了马克思人学核心思想的价值理想。可见,中国梦丰富的内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梦”内涵的丰富性有利于改善医德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梦关于人生出彩的论述给医德教育提供了马克思人学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路线。我们知道医者仁心,医德无价。医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而医德主要是通过领悟和修养,为此,在医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以“医者仁心”为道德核心,充分发挥和尊重医学生的个性,摈弃过去以成绩论人才的偏见。医学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学生在学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现象,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如果过分重视学习成绩,难免会扼杀一部分医学生人生出彩的机会。其二,中国梦关于十三亿个智慧和创造的因子,凝聚成磅礴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断为医德教育提供了关于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思想以及关于人的个体发展和种族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如何转换的规律。

3 “中国梦”的科学性有利于确立医德教育目标

“中国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包容性、规律性、目的性的统一。“中国梦”具有的包容性体现在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体现的不仅仅体现了“中国梦”的包容,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人学理论规律。正因为如此,“中国梦”才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从而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国梦”的科学性明确了医德教育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现代医学“身心健康”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中国梦”的科学性正好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理路,进一步突出和彰显了医德教育目标,在医德教育中关注医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医学生的个性化劳动,重视调动医学生的创造激情,让每一个医学生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在社会现实中,医德教育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习惯、人际关系、医疗传统、医学人文等,医德的养成离不开在这些现象。医德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特定的人类群体长期积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4 “中国梦”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中国梦”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中国梦”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只有把“中国梦”的务实精神具体化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它的价值。“中国梦”的务实精神为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提供了实践基础。我们这里所谓的医德情感是指,医学生对医学或医学事业发自内心的崇敬、向往等情感和情绪。医德情感的实践基础主要考虑医学生与自然、医学生与社会、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鉴于医德情感具有个体差异性特征,实践基础还应该考虑医学生个体物质取向、学习成绩取向、荣誉追求取向、道德修养取向等。当然,医学生医德情感的养成还必须借助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来完成。进行医德情感教育必须借助教学和课程这一重要载体。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医学的教学内容更新应该关注两个议题:一是通识教育和基础医学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二是教学、科研、行政、服务社会的互动问题。在优化和不断更新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共识。关于教学、科研、行政、服务社会的互动问题,可以通过重点学科打造、省部级课题申报以及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搭建等方式,为医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医学教改是一直贯穿其中的,因为只有不断的教改才能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中国梦”的创新精神为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提供了综合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应培育综合性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依靠产业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到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医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即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医德情感,医德情感一旦形成将伴随医学生一生,激励和促使医学生为医学事业发展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医德情感的形成还需要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制度建设。医学院校的制度建设是医学生医德情感形成的保证。医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需要解决三大关系:其一,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和机会;其二,学术与权力的关系。强调学术自由,高校行政权力应该为学术保驾护航,同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和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医德情感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其三,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强化医学文化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总之,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以追求人类身心健康为其出发点与终极目标。民族地区医学高职高专承担着培养农村(社区)基层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医学高职高专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在当前以“生理—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下,“中国梦”的概括性、丰富内涵、科学性、实践性等特征使得“中国梦”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医学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而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

注释

①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

作者:苏科臣

通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 篇2:

基础医学教学资源的科学利用对于提高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经验推广

[摘 要] 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有优良的基础教学资源和设备,如何才能在学生的空余时间科学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及设备,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医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共同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关 键 词] 基础医学;教学资源;实践能力

如何把医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全面性人才,是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如何让医学生在入学时学习基础学科时就抓好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基础医学是学生学好医学知识的开始,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优良的教学资源和设备,这些年随着我国对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基础医学学科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和设备,并能与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结合来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是现在基础医学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经验,本着为学生服务和提高技能的宗旨,把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希望能给基础医学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学生专人负责管理[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管理需要开放的实验室,采用实验室专人负责的管理原则,需要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开展实验研究的学生,需提前写好实验室使用申请或通过实验室网络管理平台在线申请,管理教师同意或授权后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后期的使用全部由专门的管理学生进行负责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卫生、学生的安全、物品及设备损坏的赔偿等情况,都要遵循相关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当然开展实验的时候可以申请教师科研指导。

二、解剖、病理陈列室及解剖、病理虚拟实验室开放

解剖、病理陈列室面向学生开放是为了从形态学角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了解和学习人体正常及异常组织结构,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对学生解剖、病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无疑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解剖、病理虚拟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为了把解剖及病理学知识从理论上进一步强化,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学习、试题的模拟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整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科普讲解员培训

基础医学实验室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把解剖陈列室建设成为兼顾解剖实践教学和科普教育基地的场所。既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又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优势,为广大医学爱好者进行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但是由于实验老师的时间有限,因此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科普培训,让他们既可以增长解剖学专业知识,又可以承担起科普讲解员的重任,并不断地传承下去,为广大群众能更好地了解解剖学知识和生命的奥秘作出一定的贡献。另外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建设了高标准的生命科学馆或者人体奥秘展示馆,这对人体解剖学和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科普讲解员的培训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四、完善基础学科资源库

对解剖、组胚、病理、生理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优势,对解剖、组胚、病理、生理虚拟实验室和相应学科教学信息资源平台上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完善和深加工。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给他们布置一定的工作任务,比如,图片的处理和添加、题库的完善、知识点的文字修改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丰富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为整个基础医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学校储备优秀的基础医学学生团队,为今后的外出比赛和出访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五、组织开展趣味性知识竞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优势,对基础学科资源库或相应学科虚拟实验室里面的专业知识点进行提取、组合、加工,几个人形成一个团队,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竞赛题库的提炼和重组,并应用到竞赛中,整个知识竞赛的流程和组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基础医学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都是巨大财富和能力储备。

六、创新型实验的开展[2]

利用基础医学实验室的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生理学教学资源平台,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行设计具有一定科学参考价值的创新型实验,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完成,指导老师给予指导和配合。这些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学活用,而且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完善,这种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

七、为大学生课题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平台[3]

国家这些年一直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题的研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开阔思维,拓宽视野,而基础医学实验室正是在校大學生施展科研才华的平台,利用实验室的教学及设备资源优势以及指导老师的专业优势,通过自行设计撰写科研设计书,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中,领略科研的艰辛与乐趣,徜徉在研究的海洋中,为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为了尽量帮助那些家境苦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可以通过勤工助学这种形式尽量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保证他们按时完成学业,为他们提供很多勤工助学的岗位。而基础医学实验室由于发展需要,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实验室的卫生需要打扫、标本和模型需要整理、物品需要洗刷和摆放,这些工作都需要完成,因此该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勤工助学的岗位,这项工作既磨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还可以通过工作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实验室管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九、巩固和提高基础学科的主导地位

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科学、有效利用,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各方面综合能力,而且通过对基础学科知识的整理挖掘、实验的创新、课题的研究等形式对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及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不但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而且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了基础学科的主导地位,对学科长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为其他实验室的科学利用提供经验和借鉴

通过基础学科优良教学及设备资源与学生课余时间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方法和经验,加以推广和利用,进而借鉴学院乃至其他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使实验室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不但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无疑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作用发挥得越大,产生的效果也就越大,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国家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医学生是国家医学事业进步的未来和希望,从医学生刚开始走进校门的那天起,就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他们能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是摆在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任重而道远,希望广大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了推动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前行。

参考文献:

[1]郝撄.加强解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06(23):167.

[2]胡体玲.浅谈高校中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开展[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84-85.

[3]郭炜,袁琛皓,付亚辉,等.浅谈我校开设《大学生创新训练通识教育》课程的背景与思路[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6).

作者:郑辉,钱卫清,黄乐薇,谢恒轶

通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 篇3:

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医学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基于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由此提出了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课程体系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潍坊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我校也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试点高校。我校是山东省属医学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结合我校学生在全国第二、三届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奖情况和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探索出适合卓越医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临床医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之间分工与配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包含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因素。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经查阅全国近50所地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多采用原苏联模式,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沿用苏联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必修课总学分都比较高,明显高于其他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低;实验实践学分较少,与理论课的比例大都达不到1:1;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公共选修课特别是以人文学科为主导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较少,缺乏医学生医德素养培养课程。在我校2007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分为通修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的教学五部分,通修课63.5学分,专业主修课80.5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共37门,要求学生修完15学分,实践教学70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1:0.4,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为1∶0.9。现有课程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侧重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侧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讲授,弱化了医学生医德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学科壁垒深厚,缺乏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医教分离严重等。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基础医学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合理设置必修课,开设更多的选修课,改革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及授课重点,逐步从课程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转变,从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到侧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培养转变。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变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三、基于卓越医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

根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我校卓越医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培养目标,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改为“平台+模块”结构。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WFME联合声明建立全球医学院校注册制度,没有经过认证的学校不能注册,该校的毕业生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国内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要求各高等医学院校在2023年前必须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此,我们打破原有三段式课程结构,构建了通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平台,在两大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新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行为科学与伦理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6个模块。模块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医生奠定基础。

2.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合理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减少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等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适量减少其必修课程的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减少理论授课学分,增加实验课程学分。经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提高到1:0.5。坚持医德人文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首次将课外素质教育学分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到课程体系中,科学制定《潍坊医学院课外学分管理办法》,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至少修满4学分的素质教育学分。积极建设通修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努力破解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相对单一,无法开设高水平素质教育课程的难题,投入96万元,新增30门由全国名校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界泰斗等全程课堂实录的通识教育网络选修课程,涵盖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我与人生、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等5大模块。新增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拓展了学生的选课范围,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并与临床见习和实习衔接。每学期假期鼓励学生到医疗机构参加社会实践,使技能训练更容易找到实践中的结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教学内容。在全学程中贯彻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关注学生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在整个教学期间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终身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要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制定出相应课程标准,整合精练教学内容。逐步带动全部课程制定相应课程标准。

4.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如PBL、CPC、床旁教学、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奠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整合相关学科实验内容,变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增设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临床技能学等实验课程,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与培养能力为原则,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即开始接受科研训练,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带有创新性的科研实验。课程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形式,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课程笔试考核为主,实验、实践内容采取操作、口试等多种形式辅助课程考核。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力度,形成性评价占考试比例的10%~15%,并逐渐增加至30%~50%,加强课堂提问、PBL表现、课外作业、读书报告或小测验等在评价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全过程评价方式;建立计算机自测评价系统,从以教师评价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求每个章节授课或自学后,学生必须达到各课程自测系统设置的要求,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自测评价将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考核指标。减少每门课程结束考试所占的比例,同时在命题中引入典型案例,加大对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综合考试:为全面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其对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设立综合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基础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基础医学理论与技能综合考试;临床实习前进行临床理论和技能综合考试;临床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毕业综合考试。临床技能考核以OSCE(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学生临床技能、临床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人文关爱等方面的表现。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后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学生走出学校后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尹呈良,邓爱军,张洪刚,王玉良,井西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情感教学探究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