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安全问题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卡安全问题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被称为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的银行卡在电子网络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动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我国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银行卡安全问题信息技术论文 篇1:

银行卡消磁探秘

1985年,自第一张银行卡在中国正式发行,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累计已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银行卡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悄然向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发起了挑战。事实上,磁条银行卡神通广大的秘密就在于卡片背面的磁条,一旦磁条消磁,银行卡也就只能“罢工”了!

卡 的 世 界

在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磁条卡、IC卡等众多新兴的支付方式已逐渐渗透到金融、通信、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为融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生活,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现代人理应对各类卡片了如指掌。

目前,市面上的卡片按制作工艺和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磁条卡、条码卡、接触式IC卡和射频卡等。磁条卡通常以卡片背面的磁条为信息载体,常见的有银行卡、商户会员卡等;条码卡以排列规则的条码记录信息,如日常商品上使用的一维码和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二维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IC卡应运而生,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时IC卡。接触式IC卡通过暴露在卡片表面的芯片与读卡设备实现信息交换;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它利用射频技术实现卡片内部芯片与外界的通信,能方便应用于门禁、公共交通等仅需要“一晃而过”的场合。

目前,市面上以磁条卡的占有率居高,这主要是由银行卡以磁条卡居多的现实决定的。磁条卡使用便捷,但遗憾的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消磁的风险。而公交卡、二代身份证等非接触式IC卡以及IC电话卡等一系列接触式IC卡,它们将信息存储在半导体芯片上,不依赖于磁性技术记录信息,因此也就避免了被消磁的厄运。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好端端的银行卡为何会无端消磁呢?

磁条卡将账号信息记录在卡片背面的磁性材料中,为防止磁条区域摩擦受损,磁条表面通常还涂有一层保护层。尽管磁条卡的“人身安全”有保护层充当“前锋”,但强磁场依然是磁条卡不可忽视的“克星”,据统计,消磁是银行卡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消磁是指磁条卡的磁性信息减弱或是被改写,造成使用故障的过程。消磁通常是由磁条卡与高磁性物体长时间“亲密接触”造成的。为避免使用故障,磁条卡应尽量远离电磁炉、微波炉、电视、电冰箱等可产生高频电磁波的电器或者带有强磁性的磁性物体。手机可使银行卡消磁的流言曾一度在网络上疯传。事实上,银行卡并非如此不堪一击,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仅为900MHz左右,电磁波在此范围内的磁场强度根本不足以改变银行卡上的磁条信息。

在排查致使银行卡“罢工”的“罪魁祸首”中,除了手机这个“替罪羔羊”,因磁条卡保管不当、摩擦等因素导致磁条磨损、刮伤和扭曲的现象才是最为常见的银行卡故障原因。应对此种损伤的最佳办法就是将银行卡分开存放,并给它们“穿”上一层保护外套,避免卡片之间或者与其他物体产生的物理损伤。

尽管刷卡消费日益成为支付主流,但磁条卡上信息易于读取、复制的缺点使得盗刷案件频发,这也使得磁条卡的升级换代迫在眉睫。基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3月全面启动了银行磁条卡向智能卡的升级换代工作。近年来,智能芯片卡强势“入侵”,在对安全问题“强势出击”的同时,对消磁困扰同样也不“手下留情”。

智能芯片卡上镶嵌有一个连接内部集成电路的金属“小窗口”,这个“小窗口”的存在使得卡片不易复制。此外,芯片卡还具有加密功能,只有经过授权的单位才能读取IC卡芯片中的重要数据,因此它比磁条卡更安全。

智能芯片卡属于接触式IC卡,由于并未采用磁条来存储信息,因此也就不存在消磁的问题了。芯片卡读写数据依赖电源,因而也会遭遇电子产品的常规杀手——静电的威胁。为此,新型IC卡通常都会设有抵抗数百至上千伏电压的静电保护电路,让银行卡在实现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过渡的同时,也兼具防磁、防静电、不易机械损坏等多种“免疫能力”。

目前,芯片卡处于推广初期,发行的芯片卡上一般会附有磁条信息,便于银行卡在磁条和芯片两种环境下使用。不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到2015年底,所有的银行都要发行芯片卡。到那时,用插卡消费取代刷卡消费,实现银行卡的更“芯”换代必将不再是梦想。

作者:刘俊材

银行卡安全问题信息技术论文 篇2:

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被称为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的银行卡在电子网络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动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我国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市场现状

我国银行卡市场起步于1978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卡在功能上、种类上、管理和服务水平上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银行卡业务日新月异,品种层出不穷,功能日益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目前,银行卡市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4年年底,我国银行卡数量已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信用卡0.98亿张。全年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18.3亿笔,交易金额6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7%和80.2%;发展特约商户5.1万户,布放POS机具5.18万台。到2004年12月底,全国特约商户总计已达30.6万户,POS机具45万台;银联跨行信息交换新系统上线后,转接成功率达到99.98%。可以说,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持卡人最多、银行卡交易量增长最快、银行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

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品,也带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运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改善我国居民消费中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对于减少现金使用,加快资金周转,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流通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等都有重要意义。

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持卡消费风气尚未形成,受理市场建设滞后,用卡频率、持卡消费率、商户普及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服务质量有待改进,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并且,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整体规划不够、法规建设滞后、受理市场不规范、产业扶持政策缺位等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卡种类太多,品牌效应较差。目前我国许多发卡行在发卡时,没有详细研究自己的目标群体,而是采用地毯式轰炸,一味强调发卡量;有的银行甚至一年推出多种银行卡,并加以考核,时间久了就连自己的员工都搞不清楚那些卡的用途。这种做法忽视了卡交易量和卡均余额,形成人人身上都有卡、但基本上是空卡和睡眠卡的尴尬局面。

(二)银行卡标识不统一,使用质量差。我国各家银行的银行卡标识各有不同,如仅江苏省公布银行卡网络时就有十几种银行卡标识,且不谈持卡人或商户是否分辨得清楚,就连银行职员也很难搞清楚各种卡的标识及真伪,再加之银行卡的互通互联和跨行交易网络建设不够到位,导致卡的使用质量低劣。

(三)网络安全问题。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大大方便了客户,同时也使系统安全复杂化。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专业网络要经过特约商户、发单行、收单行、资金清算中心等机构。银行卡机构采用公开的付款方式,用户无法控制其银行卡资金流经的渠道,其安全性成为决定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户现在对网络的使用持等待、观望、试探的态度。另外,网络安全问题也给银行本身带来了风险,银行卡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涉及到授权操作、传输延迟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内外勾结骗取银行授权、恶意透支等现象的发生,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使银行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影响着银行卡的发展。传统的消费观念阻碍了银行卡的普及应用,银行卡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算太短,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和“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一时都难以改变。有一部分人不清楚银行卡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即使有了银行卡,大多数人也让它成为了空卡或者睡眠卡,影响了银行卡的使用。特约商户由于银行卡操作的熟练程度较低和银行卡知识浅薄怕出差错等原因,不重视银行卡的交易业务,甚至出现拒卡现象,使银行卡的普及受到限制。还有,一些银行只注重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卡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存款,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从中获得存贷利差,而不是通过强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收益。

(五)法律讨债手段不利,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银行卡的功能。由于发卡行不可能对每一笔可疑的交易都进行真实性调查,恶意透支不可避免。银行在清收无效的情况下,只有诉之法庭。但事实上,银行诉讼往往是赢了官司不赢钱,还要垫付大笔诉讼费,法院最多协助执行不值几文钱的偿债物。这样下去,就迫使银行考虑谨慎性原则,而对银行卡透支力度和范围加以严格控制,这样无形中削弱了银行卡的信贷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卡的发展。

(六)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导致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用卡环境的质量各不相同,各地区银行卡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格局。有些地方发展势头良好,上升趋势强劲;而有的地方碍于经济程度化不高,银行卡市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水平不一致,在实践过程中势必造成我国银行卡统一发展规划政策的难以执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为银行卡业务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银行应发展自己的品牌卡,发卡时勿求数量求质量,实现一卡多用。在市场营销时应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了解客户的需求,拓宽卡的使用范围,同时将技术支持和服务跟上,真正使客户“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二)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指标。实现POS联合的商户,要使每台共享POS对所有成员行都开放,非共享POS要坚决撤掉,真正做到“一柜一机,一机多卡”。同时要积极发展商户,按照《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银行卡磁条销售点终端规范》,对各银行的银行卡处理系统,POS机具以及信息转发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为解决在某些城市未设分支机构的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卡的使用问题,各地的银行卡网络还要实现全省(自治区)、全国的联网。

(三)完善网络风险防范机制。银行卡网络防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因此不能孤立地考虑。首先在系统安全保密设计上要慎重考虑、周密测试,在网络上采用先进的保密机、防火墙等保密设备和技术加以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可能的外来攻击、破坏,确保银行卡网络安全运行。同时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业务监控和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四)加强宣传力度和业务培训力度,转变传统观念,拓宽银行卡的服务创新和金融创新渠道。银行卡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所提倡的信用消费带来的高效方便和信用观念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它的普及和应用需要做好银行卡的宣传工作以及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银行卡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银行还要加大特约商户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强化银行卡的调查和法律追讨手段。银行卡业务涉及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多方面参与者,业务运营涉及储蓄、结算、信贷等诸多领域,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相比,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集多功能于一体,风险也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专门法规对银行卡业务中参与方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制度和银行卡立法工作迫在眉睫。

为了降低银行卡透支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率,保证银行资产完整,发卡行在发卡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持卡人信用度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尽最大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对于信用透支,可以依法请公安部门追讨,并约定按实际追讨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费用,可解决银行诉讼赢官司不赢钱,并垫付大量诉讼费的问题。加强调查和追讨手段也需要银行卡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

(六)逐步消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要主动加强沟通,要不断开辟和寻找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商机,迅速加入银行卡网络行列。另一方面,主管银行通过帮、扶等办法,将其它地区银行卡成功的经验、标准的信息技术系统软件推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达到银行卡全国网络畅通,以实现银行卡均衡发展。

作者:曹 虹

银行卡安全问题信息技术论文 篇3:

高校网络收费管理平台建立问题探析

高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内部各二级单位的教学、科研等经费的重要来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模式日益多样化,收费项目也随之日益增多,收费模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收费管理平台成为高校财务部门的当务之急,同时网络收费管理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收费管理顺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和高校转变收费方式的需要。

一、高校收费主要模式

目前,高校收费主要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及代收费三大类。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考试报名费三类,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当地物价、财政、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并报当地物价部门审批。服务性收费是“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正常教学活动以外的服务而取得合理补偿成本的费用”,其主要包括各种培训费用。高校向校外人员、有关单位提供服务收取的服务性收费,按照市场运作方式管理。代收费主要包括:户口迁移证、教材费、军训服装费、体检费、大学生居民医疗保险费等。高校针对学生收取的各种服务性收费和各类代收费,均要经省物价部门审查并备案。

目前,高校各类办学经费的收取主要采取四种收费方式:现金收费、银联卡刷卡收费、银行卡批量代扣和汇款。另外部分考试报名费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收费或校园一卡通收费。

各高校针对计划招生的各类学生学费的收取,都使用了学生收费系统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开学时,多数高校通常采取银行卡批量代扣和集中现场收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杂费的收取,平时则多采取现场收费方式;只有少数高校采用网上缴费,但对缴费的银行有特定限制;还有少数高校委托银行进行同城收费,即学生可以在学校指定的缴费银行下属的同城各网点进行缴费。

对继续教育类学生和在职研究生等非计划招生学生的收费,部分高校已纳入学生收费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收费主要以现场收费和委托教学点收费为主,各教学点将收取的学费转账或汇款财务部门。还有一部分高校由于非计划类学生数量少,此类收费暂未纳入收费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仍采取传统手工收费管理,学生缴费采取现场收费或委托教学点、校内二级单位收取等方式。高校各类考试报名费主要以现场收费为主,网上收费正在逐步推广中。培训费等服务性收费一般都由提供服务的校内二级单位统一收取后上缴学校财务部门。代收费一般是针对学生收取的,通常各高校在开学收取学费时一并通过银行卡批量代扣或现场收取。

二、高校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场集中收费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针对学生的集中收费多采用现场收费方式,主要采用现金缴费和银联卡刷卡收费。其优点是资金到账迅速、核对方便。尤其是银行卡刷卡收费,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收费过程中的资金安全问题。现场收费方式的弊端是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现场收缴,现金收费还存在资金安全隐患。同时,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排队缴费,由于短时间内的大量学生聚集往往会影响校园正常教学秩序。

(二)银行卡批量代扣存在的问题 2000年后,银行卡批量代扣逐渐成为各高校开学集中收费最常用的收费方式之一。银行卡批量代扣是指高校将计划内招收的学生信息提供给指定银行,银行为学生统一办理本行银行卡,学生将学费提前存入该银行卡,学校在开学时从该银行卡中直接划扣学费的缴费方式。

银行卡批量代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金到账迅速,学生不用到缴费现场,方便快捷,资金成本低。其弊端是只能针对同一家银行办理,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学校必须组织合作银行办理学生银行卡,并随录取通知一并寄到考生手中。由于时间紧迫、制卡环节的技术原因或因学生使用不当等情况,经常导致部分银行卡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正常缴费。另外批量代扣方式的对象只能针对国家计划招生的学生。

(三)非计划招生学生收费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各高校继续教育类、在职研究生、各类课程班学生数量也急剧增长。此类学生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在具体执行中容易出现问题,也很容易被社会办学机构利用,在社会上进行诈骗。其次,继续教育学生的收费大都安排在公共假日,而假期内各银行对公业务关闭,收缴的大量现金无法及时转至银行,资金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由于继续教育类学生流失比例高,学习年限弹性大,并且集中授课时间多为业余时间,难以进行集中管理;此外异地办学过程中,招生、教学、收费工作委托当地教学点完成,高校对教学点的收费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针对此类学生的收费管理工作一直困扰着各高校。

(四)互联网网上收费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互联网网上收费系统。该收费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场收费的种种弊端,降低了收费过程的复杂性,在自主招生及社会学生的报名、收费中为学生提供了极大便利。互联网网上收费系统主要包括: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的跨行缴费系统,针对特定银行借助银行自身的“网上银行”系统进行缴费两种形式。

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建立了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的网上报名收费系统,而多数系统是高校内部各二级单位针对自身管理需要开发的,存在收费种类单一、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各单位重复开发网上报名收费系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通常按资金流量收费,其收费标准偏高,也是制约高校广泛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各类收费的重要原因。

高校通过合作银行自身的网银系统进行网络收费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网上收费形式。但这种方式只能接受合作银行的银行卡,学生缴费必须使用指定的合作银行卡,并开通该银行的网银功能才能缴费,给学生缴费带来极大不便。

(五)校园一卡通收费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均使用了集校园消费、学生管理于一体的校园一卡通。使用校园一卡通缴费具有收费方便、快捷,结算方便的特点,其缺点是校园一卡通发放对象只针对已注册的在校学生,因此收费对象受到局限;其次由于校园一卡通卡内预存金额的限制,导致只能进行小额收费。

(六)汇款交费存在的问题 汇款缴费方式是各高校都不提倡的一种收费方式,但每年仍有学生因无法及时到校或担心资金安全等各种原因采用了汇款方式缴费。此外,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学费通常由各培养单位采用汇款或转账方式进行缴纳。如果学生汇款交费信息填写不完整,在最后的汇总阶段很难核对学生个人信息,信息确认手续繁琐。

三、高校网络收费管理平台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网络收费平台建立的必要性 具体如下:

(1)有利于收费管理的规范。高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规范管理,受到全社会和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重点关注。每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财政、物价等相关监管部门,都要针对高校的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展开专项检查。教育部指出:“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积极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教育收费权限管理的有关规定,坚决纠正越权设立收费项目和违规制定收费标准的问题。”高校借助网络建立收费管理平台,有利于高校收费管理的科学、规范。

(2)有利于资源整合。高校可以在网络收费管理平台上构建统一规范的考试报名费的缴费平台。该平台有利于高校最大程度的整合校内资源。高校将各类考试报名信息整合在统一平台,有利于考生及时查询相关报名考试信息;同时也有利于规范高校招生的规范,符合教育部推行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

(3)有利费用及时结算。高校建立网络收费管理平台,有利于各类培训费、会议费的收取。每年各高校都会举办各类培训和学术性会议,参与培训和会议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的会议议程较短,会议费的收取往往成为各举办单位最棘手的问题。目前各高校部分培训费和会议费由校内各二级单位收取后交财务部。如果在网络收费平台上进行缴费,一是有利于费用的清理结算,二是可以避免二级单位坐收坐支,甚至挪用资金的现象的发生。

(4)有利于收费监督。高校建立网络收费管理平台,对于高校的阳光收费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该平台有利于社会和相关监管部门监督高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同时,该平台可以避免一些社会机构打着高校的名义进行违规收费,杜绝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的诈骗活动。高校可以借助网络收费管理平台规范下属的各二级单位和教学点的收费使高校的收费真正做到阳光收费。

(二)网络收费平台建立的可行性 具体有:

(1)具备必要的技术支持。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的成本不断下降,各高校对网络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有一个覆盖全校各部门及学生宿舍的校园网,并同互联网联通。各种网上收费平台的开发与完善,为高校网络收费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2)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便利的交易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多家银行的网关接口,网上交易不受银行卡的限制,具备交费、查询、退费等功能,并能为交易双方的交易提供详细的交易记录。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高校网络收费提供了便利交易平台,不仅方便高校进行费用的收取、清理、核对和统计,而且也方便学生缴费。

四、高校网络收费平台构建具体建议

(一)建立以校级领导牵头管理的网络收费管理平台 高校的行政事业性收入和服务性收入是高校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科学、合理、规范的收入管理既是高校自身的管理需要,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网络收费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收入管理的规范性。因此,高校应建立以校级领导牵头管理协调,以财务部门为管理核心,信息部门为技术支持,组织校内各单位密切配合,完成涉及全校各二级单位的收入管理网络收费管理平台理。

(二)建立统一的考试报名费管理系统 高校应在网络收费管理平台上建立统一的考试报名管理系统。目前各类考试的报名、收费信息多由高校内部各二级单位在其网页上发布,极易导致学生遗漏或者错过报名缴费。此外,报名成功后的收费方式也各不相同,网上收费平台的选择也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考试报名费管理平台,一方面能方便教学管理单位进行信息设置、报名信息管理、考场管理、准考证管理、成绩管理、统计查询分析等信息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能方便考生及时掌握学校各类考试报名信息,方便考生办理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等。

(三)建立校内二级单位的收费管理平台 在网络收费管理平台上提供校内二级单位分商户结算模式,有助于规范各二级单位日常收费管理和收入结算。在网络收费平台上提供统一、规范的学生自愿选择性的收费项目的收费功能,可以避免学生在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奔波,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对诸如成绩翻译、档案查询等收费服务,通过在服务现场设置统一的收费终端可以有效地减少收费单位的人员劳动强度、网上支付可以有效杜绝现金收缴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将目前由校内各二级单位对部分课程外的各类培训项目的培训费收缴纳入网络收费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能简化收费程序、避免收费过程中的资金安全问题和管理漏洞。

(四)建立统一的收费项目编码 高校应该对各学院及二级单位的网上收费项目进行统一编码,并保证网络收费管理平台收入项目的编码与学校财务结算资金项目编码一致。这样既有利于财务部门进行收入结算,也有利于高校校内各二级单位与财务部门的收入结算;也能有利于收费数据的整理与查询。

(五)设立专岗管理网络收费管理平台 网络收费管理平台一经建立,各类学费、考试报名费、培训费等各类费用会同时在网上进行缴纳,从而导致日资金流量会很大,并需要按时进行各类费用核对、清理、分类、结算。同时,还需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结算,结算后到账的资金需要按工作流程分配到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进行相应的收入核算。因此必须设置专门岗位,专人负责网络收费管理平台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静:《高校加强教育收费管理探讨》,《江苏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编辑 向玉章)

作者:施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程改革下高师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防洪工程的生态护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