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心理学论文

2022-05-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心灵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在一本书上,我记得看过这样的一句话。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经常会给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人们能否正确的面对成功的诱感,面对失败的痛苦,面对挫折压力,甚至面对灾难的勇气,将直接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一篇:美丽心灵心理学论文

人际功能视角下电影《美丽心灵》的语言特色分析

摘要:本文以《美丽心灵》电影为例,从人际功能角度探究该部影片的语言特色。影片通过影视艺术向观众展示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人生经历,他不但是个天才,也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拥有辉煌成就的同时,差点被病症摧毁。本文从情态和语气两个系统出发,探究片中人物的语言特色与风格,从而解释人物性格与心理动态,使观众懂得只有理性与感情均衡,才能拥有美丽心灵。

关键词:人际功能 《美丽心灵》 语言特色

人际功能是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建立和保持与他人间的关系。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美丽心灵》作为好莱坞大片中的经典作品,将片中人物的性格、心理与人物间关系戏剧性的描述出来,并通过语气、语调、情态等发挥人际功能。影片以纳什为主角,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展现人际关系中包容、支配与情感等三种需求,通过虚拟和现实的斗争,使观众能够获得感悟,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展开深刻思考。

一、人际功能概述

人际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互动、维持人际关系的功能,其作用在于人们之间沟通和研究的社会关系。汤普森指出,该项功能可通过语言与他人保持关系,影响他人行为,甚至改变世界;主要包括情态和语气两个方面,可将人们之间的关系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语气主要指交流者扮演的角色,分为主语和限定成分,前者在后者之前提供信息,后者属于动词短语的构成要素,如句子时态、情态动词等等;情态是指句中肯定成分的比重;剩余部分则由谓语、补足语组成。语气通过说话者对自身角色、对方角色的认定展现,可通过语气判定交流双方的地位与关系。例如,Finish your assignments,please.(请完成你的作业)又如,Would you finish assignents,please?(请你完成分配任务好吗?)上述两句表达的意思相似,都要求对方去做某件事情。但因说话语气不同,使二者的身份差异体现出来。前一句为祈使句,交流双方可能为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长辈与晚辈间的对话,二者的身份有所差距;后一句的语气相对和缓,可能是朋友、同事间的对话。由此可知,不同语气在人际功能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二、人际关系在《美丽心灵》中的体现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包容需求、支配需求、情感需求。人际需求是个体在自己与他人间构建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受社会环境与儿时经历影响,在交流中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在《美丽心灵》影片中,纳什的生活以被动方向为主,将以下三项人际需求充分展现出来。

(一)包容需求

该特性是个体想要与他人构建关系的需求。当人处于新环境时,常常希望尽快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如若自己被冷落则包容性就无法实现。在影片开头,纳什考上博士生后到学校报到,面对新集体有很强的不适之感。在入学宴会上,纳什被马丁汉森当成服务员,而纳什直言一个奖学金得主的两篇论文都不具备发展性,这样的沟通方式很难让他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后来他逐渐被集体所孤立。此时,他的第一个幻想人物查尔斯出现,他与男主的性格不同,当说起纳什的爱好数学时,查尔斯却说“数学太过无聊”,纳什在与之辩驳时,他却问“你多久没有吃饭了”?查尔斯与他人不同,他能够肯定纳什的才能,并始终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当纳什取得优异成绩时为之兴奋,使包容感缺失的纳什内心稍有慰藉。纳什对自己的数学天赋感到骄傲,但这种心理使其在与他人交际时产生不友好心理,甚至使人感到蔑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纳什受到冷落,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包容。于是,这种人际需求最后以幻想的形式存留于他的脑中,成为自己虚构的一个室友,可以说是自我包容的一种体现。

(二)支配需求

此种需求是在权力关系层面,人们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求,这种动机可产生支配行为。该片中纳什内向、傲慢的性格决定了在交际交往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支配需求方面希望能够被人引导。在影片中,纳什被五角大楼邀请破译密码,此时出现了第二个幻想人物——国防长官威廉,他派遣纳什完成一项秘密任务,即从杂志中将苏联情报破解出来。此时的纳什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仍有许多焦虑,他迫使自己忙碌起来,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威廉的出现刚好满足主人公在权力方面的被支配需求,通过被国防部任用凸显自己的优秀。

(三)情感需求

该项需求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构建和保持亲密情绪的需求。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纳什因不懂如何爱人,很难感受到被爱。此时影片中的第三个幻想人——女孩马西出现了,她是一个天真可爱却始终长不大的女孩,隐喻着主人公对男女之情的认识。他始终不理解何为爱情。在酒吧时捉弄女孩,结果被女孩打了一耳光,可见他在对待爱情时仅限于生理层面的满足。但当马西出现时,正是纳什对艾丽西亚产生爱意之时,虽然艾丽西亚主动向其表达心意,但纳什的内心深处仍然很迷茫。他说:“我遇到一个女孩,实在不敢相信她竟然喜欢我……我该向她求婚吗”?他片面的认为,只要金钱富裕、工作稳定便可结婚,忽视了自己是否真心喜欢艾丽西亚。幻想人马西的出现使主人公获得爱的满足与被爱的需求,与现实情境产生冲突,他渴望被爱,但当现实中出现爱情时,便意味着他的虚拟生活将被改变。

三、人际功能下《美丽心灵》的语言特色

人际功能主要包括情态和语气两个方面,本节分别从对应的两个系统出发,针对《美丽心灵》中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探究两个系统在影片中的呈现方式,同时透过语言内涵揭示片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特点与人物间的关系。

(一)语气系统

该部分利用语气系统对片中语言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以纳什与幻想人查尔斯间的对话为例,对该系统在人物性格描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例如,Charles Herman(查爾斯·赫曼):(1)The prodigal roommate arrives(浪子室友来了).(2)Did you……(是你……)(3)So,dying of thirst……(当然,快要渴死了……).因纳什入学后所处环境压抑,情绪十分沉闷,使他幻想出了第一个朋友查尔斯。在第一句对话中,主人公与查尔斯首次见面,回应语句十分简短,只有两个单词,可见查尔斯在对话中处于主动地位,纳什则为被动地位,二者对比更可看出纳什内向与性格孤僻,而查尔斯则是乐观开朗;在第一句中,查尔斯用“The prodigal roommate”而非用“I”做主语,说明在表明自己身份的同时,也将自身的随和性格、不拘小节展现出来,从侧面更加突显出纳什的孤僻。在后两句中,主语为“you”和“dying of thirst”,可见查尔斯将话题转移到纳什身上,由此体现出纳什想要从这个虚构的朋友身上获得现实中缺少的关爱与交流。Nash(纳什):(4)The truth……(真相是……)(5)you knoe why?(你知道为什么吗?)(6)Mathematics……(数学……).在第四句中,以“the truth”为主语,体现出主人公想要强调自己话语真实性,将自身的真诚与率性体现出来;在第五、六句中,分别以“Mathematics”和“you”为主语,使双方交流的话语集中在纳什与其擅长的数学上,将陈述和疑问语气结合起来,在对纳什感兴趣的学科进行评论的基础上,还引起纳什的深思。通过对双方交流时语气、句子成分、话语量、语气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可知,二者在性格方面不尽相同。从查尔斯的话语中可将纳什的内心需求体现出来,即:渴望获得外界的关注与他人的认可。

(二)情态系统

该系统可通过人物对话体现出人际意义,针对情态助动词、附加于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例如,Nash:I couldn’t ……(纳什:我不能……)Rosen:We’tll need……(罗森:我们需要……)Nash:No……has to ……(纳什:不……必须这样……)。以上是主人公与医生罗森间的对话,纳什向其解释自己为何擅自停药,并表示坚决不肯离开家到医院进行治疗。在解释自己停药原因时,纳什四次使用助动词couldn’t,强调自己在用药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苦闷。医生的语言中使用助动词“will”与“need to”进行劝解,但主人公利用高量值的情态词“has to”坚决拒绝接受其他的治疗方案。在遇到艾希利亚后,纳什被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最终与这场被认为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进行搏斗。在情态系统层面,可从艾希利亚被求婚后的语言中感受她独特的精神魅力,“I’m sorry,just give me a moment……to redefine my girlish notions of romance.”(我很抱歉,给我一点时间......重新定义我的少女浪漫的概念)。她无法按捺激动的心情,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抒发感情,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对爱情下定义”,“告诉我宇宙有多大”是她的一种幽默表达,仿佛置身于婚礼殿堂之中,将激动的情感用简单的言语表达出来。

(三)语言内涵

天才的世界应该是理性至上的,但纳什却是“身心相反”,他不但自负,更害怕失败。在影片当中,有许多细节表现出他在面临失败时的焦虑与恐惧,例如当未得到导师认可时,他在遍布公式的玻璃窗上找寻结果,最后一头撞到玻璃上;当从汉森处得知“宾达和苏已经准确的证明出艾伦推论”“而纳什成就为零”时,他的回应为“可惜不具备发展和创新”“我有耐心”,但真相却是“你知道已经有超过1/2的学生发表了论文,我却无法在课堂与书本上为毫无意义的假设浪费时间”“我必须寻找出博弈论的原理,那是唯一能够出人头地的方法”“汉森已经再次成功发表论文,而我却连博士论文主题都没有确定”。如同普通人一般,纳什渴望成功,渴望获得荣誉,这些想法也深深的植根于他的脑海之中。从影片中主人公的多种行为都可看出,他的理性行为与感性思想、意识和冲动之间都处于失衡状态。在非理性情感层面受到深深的困擾,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的诱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他害怕和抗拒全部非理性的事物,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表达出来,并由此产生幻想。在片中主人公共计幻想出三个人物,他们在现实中不复存在,但却代表着纳什情感中的缺失内容。

1.查尔斯

据医生分析,纳什可能在入校之前便已经患病。在影片的开头,观众可能不会理解为何性格孤僻的纳什会与乐观开朗的查尔斯成为好朋友。但如若是幻想出的人物,那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这恰恰说明查尔斯代表的是主人公性格中既抗拒、又想拥有的东西。查尔斯以浪子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口若悬河,这与纳什谨小慎微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后来,当纳什明白查尔斯是自己幻想出的人物后,决定不能再像往日一般被他牵着鼻子走,于是要和查尔斯说再见,“查尔斯,你曾经是我的好朋友,最好的朋友,但我不会再跟你说话了,真的不能了,再见”。他依依不舍的情感在这句话中被充分展现出来。其实,纳什不愿意离开这个能够亲密交谈的对象,但却无法再继续下去,要将这份感情彻底斩断,这种精神层面的生离死别使他十分惋惜,他强忍心痛说再见,不敢看查尔斯的眼睛,怕这个唯一的朋友受伤,为此他更加痛苦。

2.威廉·帕彻

纳什对成功和荣誉具有强烈的渴望,当威廉出现时,纳什已经小有成就,并为国防情报部破译了密码。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怀有对以往失败的焦虑感。对于纳什这种害怕失败的人来说,越是成功,那种畏惧失败的情绪便越大,他渴望获得更多的成就弥补这种不安,于是国防长官威廉出现。他不断的给纳什发布任务,使纳什在忙碌的工作中获得满足,纳什觉得自己像个救世主。

3.马西

在影片开头,纳什被同学怂恿到酒吧去追求女孩,却被女孩反打了一耳光,可见纳什与女性交往并没有什么经验。后来在他与妻子艾希利亚交往中同样表现出对女性经验的空缺,例如,在向艾希利亚求婚时说的话,“艾希利亚,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保证长远承诺,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资料”。当他被艾希利亚吸引时,幻想中的女孩马西出现了,她率性可爱,且永远都长不大,这也代表着主人公在女性经验方面的空白。

综上所述,影片《美丽心灵》是好莱坞的经典作品之一,导演通过影视艺术将数学家纳什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并从人际视角展现包容、支配与情感三种需求。同时,对片中人物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分别从情态系统、预期系统、情感内涵出发,解释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点,使观众懂得在当今时代只有情感与理性相互融合,维持平衡状态,才能够拥有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从人际意义视角分析电影《美丽心灵》之语言特色[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田美.电影《美丽心灵》的人际意义探析[J].唐山文学,2018(04):12-14.

[3]冯宪萍.电影《美丽心灵》的叙事视角浅谈[J].芒种,2012(15):158-159.

[4]韩培超.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人际隐喻探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刘世生,庞玉厚.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J].外语学刊,2011(02):45-51.

作者:汪波

第二篇:关注学生心理 走进学生心灵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在一本书上,我记得看过这样的一句话。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经常会给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人们能否正确的面对成功的诱感,面对失败的痛苦,面对挫折压力,甚至面对灾难的勇气,将直接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调查表明,现在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均属独生儿女,从小很少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更未承担过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可以说是处于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条件之下,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使学生心理成熟年龄越发滞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合作意识差,唯我独尊等等。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关心学生心理教育的意识,走进学生心灵。

一 、班主任要乐于做“心理医生”,对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1)乐于做“心理医生”,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心理学讲,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自尊的需要,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怒斥,讽刺,挖苦以及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在这时没得到及时扶正,就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因此,必须满足他们的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我班胡星宇,就是一位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爱欺负同学报复心强的孩子,班级里许多孩子不愿与他玩。他见同学们远远避开自己,找人借东西也无人答应,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一怒之下,就把别人的文具摔坏,甚至还经常无故骂人,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便以平等,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他。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参加活动。这样,他那渴望被人尊重,被人关爱的心理得到满足,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为了让他改变那些坏习惯,经常采取激励手段,如:坚持做一到一个星期,给他和一些进步的同学发小奖品,坚持做到三天,我当着全班面表扬他等。渐渐地,他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课间游戏也能见到他的参与,更会令人惊讶的是,从不上台的他,竟然还在“十分钟队会”的舞台上经常露一手。久而久之,增加了他的自信心,那种孤僻自负的心理得到缓解,满足了他自尊的需要。

(2)乐于做“心理医生”,帮助学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魏书生在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时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他的“上进”意识,定出规划,进行自我总结,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以省,自我监督,自我改正……正确认识自己并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

我班学生辛月,是一个有着明显心理疾病的孩子,在班上,她没有朋友,也不参加任何班级活动,孩子们都远远的避开她,也都不愿和她一起玩,明里暗里都取笑她,戏称她为“辛月姐姐”。在我接手这个班的第一次的校庆活动,面对其他同学纷纷选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时,她却什么也不参加。问及原因,她说她怕失败,怕别人不喜欢她……她是个明显缺乏自信的孩子。为了帮助她改变这一现实,我通过讲古今名人的典型事例,创造多种活动,引导他参与,同时,我也暗中叮嘱我班上的班长和其他女同学,有机会多和她玩一玩,带一带她,使她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并经常鼓动他:相信你一定会干得非常出色。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思想上明显进步,自己主动参与活动了。这件事给我深深的启迪: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需教师,家长,同伴的关心与理解。“心病”应以“心药”治。作为班主任,不能视之为品行不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而要以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帮助,走进学生心灵帮他们走进心理误区,使他们保持一种正常的心境,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伴的关心,促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二、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主动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家庭教育是学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就可以,其他无所谓。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倾向,致使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我班一个学习成绩中上,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经常以分数论“英雄”。只要测验在95分以下,无论题的难易,拿着试卷就会流泪。为此,我大吃一惊 到十分震惊,并向他仔细询问情况。原来,他的家长十分看重分数,只要没“达标”,就会罚做卷子以此为惩罚,该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对此,我主动与家长联系,给他讲述有关这样做的事例和后果。并主动向家长推荐了一本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家长学习后,教育方法有一定改变。我也经常找这位同学谈心,让他淡化分数观,终于取得较大进步。

三、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1)教会学生做情绪的主人,造就一群快乐的人。不同的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有不同影响。小学生年龄小,非常情绪化。如何引导他们的情绪的主人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树立积极的态度。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结果,作为班主任,有心要教会学生从不利环境中寻找希望,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克服急躁情绪,遇事都要冷静思考。教师在工作中,也应如此,否则,一个易怒的班主任,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其次,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和学生做朋友,学生有烦恼,不开心的事,才愿意和你交流,学生情绪才会得以宣泄。教给学生解除烦恼的方法,如:唱歌、打球、甚至大叫两声,用快乐驱走烦恼。当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有了正确认识,快乐就会常驻心中。

(2)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造就一群坚强的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倡导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有30%左右的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28%的学生对干部落选表现出悲观失望,心灰意冷。小学生意志薄弱,做事缺乏耐心,一有困难就想后退。如我班在运动会“800米”跑这个项目上,女孩子无一人报名,连能跑的同学也畏惧。了解这一情况,我针对性地找了几位同学谈心,鼓动他们一定能行,并给他们讲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告诉他们,越是困难,越要战胜它。在战胜困难中,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快乐。从此,报名后的同学,天天坚持锻炼,力争取得好成绩。

苏霍姆斯基指出:“今天,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维护者、协调者、沟通者。班主任要善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拓展各种教育资源,和谐人际关系,增进同学、师生间的情谊。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心理,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乐意做一个“心理医生”,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强守护者。

作者:林玉红

第三篇:心理班会: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心钥匙”

主持人语

心理班会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班主任有意识地运用心理研究成果进行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资培养,并逐步向班级管理乃至课堂教学中渗透,这样的双向互动形成了全新的教育共同体,它是心理健康教育多年孜孜以求的成果,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2016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在介绍中小学德育工作进展情况时,对未来中小学德育新局面提出构想,希望“将德育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着力构建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健康成长成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约而同地在落实和推广上遇到挑战,在追求多样化和有效性的道路上,心理班会成为突破口,它是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全面覆盖的保障,也能让德育真正落实,在未来定会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和德育建设的新宠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下一篇: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