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2022-05-0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却被很多农村学校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艰难的探索历程,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其原因是忽视了美育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篇1: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之思索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的重要途径,也被广泛关注。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 观念淡薄;师资缺乏;教法陈旧; 转变观念

作者简介:刘鸿德(1964-),男,甘肃民勤人,大学本科生,中学一级教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的重要途径,也被广泛关注。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特别是在农村,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地区,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淡薄,重视不够

据调查,许多学校至今仍然念着应试教育这本经,虽然课表上排着这门课,但实际上都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有些年级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门课就“流产”了,再则是根据农村生活的现状,许多家庭由于生活贫困,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上大学这条途径摆脱困境,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重“主课”,轻“副课”,教育成畸形发展,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一再倡导加强音体美教学、督促美育课的落实,但真正能做到的学校很少。

2 师资缺乏,质量堪忧

师资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保障,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课领域的教学水平。农村音乐教师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音乐教师,一些所谓的音乐教师也无非是在这方面有特长的被别人称为“土八路”的人,在农村的音乐教师队伍里,“科班”出身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兼职的。在这个队伍里即使是从事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师,由于学校的各种考核、评优、晋级等因素的制约,不得不“忍痛割爱”,另起炉灶——改教“主课”了。

3 设备简陋,资源匮乏

教学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许多农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在这方面的投资甚少,有的学校至今还没有一件象样的教学乐器,有的学校尽管迫于无奈购置了电子琴,那也是价格相当便宜的儿童电子琴,用于教学就根本不行,有些学校平时在这方面不重视、不投资,遇到上面的检查,就东挪西借应付差事,事后又依然如故。

4 教法陈旧,结构单一

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自主探究,获取外界信息和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 一课一支歌。至于新编教材的有些章节,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只能放弃,如音乐欣赏课,因为学校没有订购相关章节的音像资料,所以教师只能介绍而已;音乐表现与创造课,由于上小学时就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尤其是乐器的演奏,歌曲的创作就更谈不上了,到了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重了,整天埋在书堆里,哪有功夫去顾及这些。

针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美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早有先见:孔子的“六艺”,“乐”居第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开启人类心灵的三把钥匙,音乐为其中之一。大量科学实验证明了音乐在塑造人的品格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音乐的美育作用,尤其在今天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美育作为一种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不容忽视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应该受到公平的待遇,我们应正确处理和解决好“主课”与音、体、美等“副课”的关系,让农村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加强培训,增强素质:根据广大农村艺术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在近几年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获取信息,倡导教师通过函授、自学等途径不断“充电”、不断进取,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环境。大胆尝试,合作探究,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动脑筋、想办法,改善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3)加大投资,完善设施:目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逐年加大,学校应多方积极筹措资金,装备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如教学用具、音响设备及音像资料等。师生还可以自己购置一些简易的乐器,如口琴、竖笛、二胡等作为辅助。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做到时间、内容、场地有保障,不得随意侵占。学校应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使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处在一个视平线上,使得音乐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乃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使农村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

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村音乐教师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从而与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并进。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逐年加大。我们应该坚信农村的音乐教育不再是闲滩空地,它将一改昔日的面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作者:刘鸿德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初探

摘 要: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却被很多农村学校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艰难的探索历程,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其原因是忽视了美育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农村;学校;音乐;教育

一、转变工作意识,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育人观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相对较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孔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说明音乐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从我国许多先进的中小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教育者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

二、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音乐教师的实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因此,学校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教师,平时就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樂课的教师,就要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学校要想办法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高档器材,并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效果,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越早就越显成效。

三、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巩固好课堂教学的成果,学校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要成立不同兴趣小组,开办电子琴、舞蹈班等,每年组织几次文娱活动,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穷则思变,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变,搞好音乐教育这一突破口将会给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向前发展。

作者:罗祥杰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校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外教学资源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对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实现良好教学以及课程的实施都是很有影响的。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忽视对校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致使我国教学水平不高,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重视对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校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一、音乐教学资源概述

(一)含义

音乐教学资源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耗费的人力、物理、财力和一切资源的总称,主要包括音乐教材、影像资料、专业的音乐教学设备、音乐课程设置、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方法、学校、家庭或者社区中一切有利于进行音乐教学的资源。

(二)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

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第一,家庭音乐教学资源。家庭作为除了学校之外的,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进行音乐练习的最主要场所,可以视为音乐教学资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家庭音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有一定音乐基础或者特长的亲友、课外音乐书籍和杂志、课外音乐教学器材、音像资料、家庭音乐活动等。第二,社区音乐教学资源。社区音乐教学资源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思维开发的另一种重要资源,蕴藏着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情感和价值观,是需要学生与教师进行共同开发的。社区音乐教学资源主要有包括音乐教学工作者、民间音乐艺术家、热爱音乐的非专业音乐人士在内的人力资源和包括文化艺术场馆、音乐礼堂、音乐厅和电影院在内的物质资源。

二、农村音乐教学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对于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地域性特点,由于我国的音乐教学随地域性而各有特点,尤其是农村音乐教学,要更加重视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比如,要充分利用民间音乐教学资源、戏曲资源等。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时候,要鼓励地方学校进行自主音乐教学课程的开发,地方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课外教学资源。

(二)针对性原则

家庭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是最主要的课外音乐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特色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对家庭和社区教学资源实现有针对性的利用,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选择的教学资源应该具有特色,在传统教学资源中较为频发,具有可行性的。

(三)适度性原则

在校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当的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校外教学资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丰富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适应课堂音乐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素材。

三、农村音乐教学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开展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普查

校外音乐教学资源是结合信息、人力物力、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掌握一定的校外教学资源对于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对校外音乐教学资源进行普查的时候,要建立相关的资源档案,对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审查,在对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

(二)进行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对于校外教学资源要进行有目的的甄选和鉴定,对于具有开发价值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鉴定,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手段进行优选。选择的教学资源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与教学水平相适应,还要对校外教学资源进行不同性质和不同功能的分类,比如,戏曲资源是当地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可以从地方戏曲的不同角度进行鉴定与筛选。

(三)针对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短缺进行培植

传统的音乐教学素材和资源相对短缺,而且无法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对音乐资源进行培植,在一定的教学范围内,要适当开发当地的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素材,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和欣赏音乐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弥补教学缺陷。

(四)实现校外音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根据教学资源的具体特点进行整理和加工,进行合理发掘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向其他角度延伸,扩大教学范围,实现资源共享。

对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实现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农村课改的实效结果来看,实践者对于课外资源的认识和鉴定能力还不足够,对于现有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缺乏创造性,所以在一些农村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只是以教材为主,缺乏对校外资源的利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对校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陈莲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研究论文下一篇: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