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费社会发展论文

2022-05-0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过度消费社会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目前学界多是从消费角度来认识消费和谐内涵的,把消费和谐看成是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事实上,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理想状态。显然,这需要消费者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才可能实现。

过度消费社会发展论文 篇1:

构建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导论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不仅要受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而且也要受到中国国情的制约。本文从社会和谐、可持续增长和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对构建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讨论,提出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要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主,同时又不能忽视非理性消费给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消费价值观 适度消费 绿色消费 非理性消费

一、消费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价值观既受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限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价值观进行操纵与导向的主角是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机构。消费价值观服务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主义扩张需要依赖于消费的不断增长,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虚假需求”消费,以及弗洛姆所说的普遍的“异化消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客观上规定了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必须有利于两个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二、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方面保证社会资源及基础消费资源尽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合理地分配,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推动社会生产顺利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扩大消费品的消费。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不是要无节制地消费,而是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必要消费、反对枯竭型消费,这是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基础消费方面,应该提倡实行适度消费。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实际的必要需求差异并不大,亿万富豪与乞丐在每天所需要获取的卡路里、蛋白质总量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此外,基础消费是对资源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如果人们在基础消费方面过度消费,更多地占有一些实际并不必需的资源,从而使真正需要的人群不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这样将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的不公。提倡在基础消费方面适度消费,就是要改变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提倡适度消费,就是要提倡以节俭为荣、浪费为耻,反对对社会及消费者本人都不利的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毫无节制的消费习惯,反对个人以占有大量闲置不用的住宅、交通工具、高级奢侈品为荣的消费观念,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社会和谐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基础消费方面的富足与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提倡适度消费需要建立这样的消费理念:个人的富裕与成功不是依据个人占有物质财富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区分,而是通过精神财富和对社会贡献来区分的。

无止境地追求占有大量消费资源是社会生活物资短缺时代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消费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无不穷奢极欲,据天下为己有,大量地消耗以致浪费资源。如中国古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们过分浪费资源的真实写照。当今,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将这种奢靡的消费习惯推广到更多的人,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少数最富裕的人群占有世界绝大多数消费资源,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困者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首先就要从消费方面的不公平入手,使全体人民获得基本的消费保障。

三、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遭遇了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与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消费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盲目扩张造成“环境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的认同。

绿色消费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州首先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强调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指出,绿色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汲取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所以,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的消费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减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行为,排斥与反对破环生态平衡、过度剥夺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损害的一切消费品与消费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中国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而必须寻找对环境资源依存度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就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人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增长呼唤着新的消费价值观。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是推动经济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文化消费、符号消费、虚拟消费、以感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是世界消费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份,也是对资源环境依存度较低的消费模式。当然,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具有发展文化消费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多年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世界充满了魅力;世界各国文化在这里聚集、碰撞,不断产生出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国内文化消费市场,还要推动中国文化消费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有能力走在世界文化消费产业的前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培养国民的文化消费观与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培植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广泛汲取及相互融合。这些,都仰赖于构建良好的文化消费观。

符号消费长期被冠以奢侈品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恶名。而符号消费中凝聚了优异品质、良好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品牌消费,凝聚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概念消费,是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最具恒久吸引力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符号消费,无异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齐倒掉。由于具有附加值高、环境依存度低的特点,以品牌消费与概念消费为特征的符号消费正是中国应该大力培养与发展的消费模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市场;要不断创新消费概念,推动高新科技产品走向市场。品牌消费、概念消费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消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虽然网络电子游戏等有使青少年沉迷成瘾的不足之处,但网络经济、虚拟产品、虚拟社区具有低环境依存度、高附加值、低运营成本的特征,不但推动者现实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国不应当盲目地反对虚拟消费,而应该注重虚拟消费的合理内核,积极发展虚拟经济。虚拟消费是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科技与文化实力较量的场所,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的经济模式,中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虚拟经济。

世界消费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以感性消费为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正以其动态的、多变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迅速冲击着传统消费市场。美国学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认为恰恰是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会影响到客观的市场,卡尼曼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为他赢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消费对现实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不应该对非理性消费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超出个人能力,无益于消费者自身、环境与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控制与摒弃;而有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进步,有益于创新及个性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改善的非理性消费,则应该大力提倡。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社会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与政策建设、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要从两个和谐与中国国情出发,在基础消费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并鼓励文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虚拟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的建立与发展,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地、健康地、跨越式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美]赫伯特·马尔塞斯: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4]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1):85~88

[5]国家计委,中国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6]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ECONOMETRICA, 1979, (2)263~291

作者:冯 骊

过度消费社会发展论文 篇2:

消费和谐内涵辨析

[摘 要] 目前学界多是从消费角度来认识消费和谐内涵的,把消费和谐看成是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事实上,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理想状态。显然,这需要消费者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在认识消费和谐内涵时,不能仅从消费角度,而应多角度辩证地去认识。

[关键词] 消费和谐 内涵 相互协调

随着我国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社会各方面进步已成为社会共识,于是消费热潮日渐兴起,消费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消费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于是消费和谐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学界、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消费和谐的内涵、消费失谐的主要表现以及促进消费和谐的途径等构成了目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和谐的内涵是所有问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弄清消费和谐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消费和谐内涵的分析大多数是从消费角度来认识,而笔者认为,仅从消费角度来认识消费和谐的内涵有失偏颇,我们应多角度辩证地认识。

一、学术界对消费和谐的几种定义

什么是消费和谐?学界众说纷纭。汤跃进认为,消费和谐就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本质要求,符合消费规律的客观要求的消费价值观,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1]刘敏等认为,消费和谐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消费环境下,通过各种消费活动包括物质消费活动和精神消费活动所获得的一种消费自由和协调状态。[2]唐未兵认为,消费和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消费和谐是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一,必须与生产、交换、分配相协调。狭义的消费和谐是指个人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应该是合理的、科学的,即在消费均衡的条件下,不存在外部不经济或者尽可能减少外部不经济的个人消费过程和消费行为。[3]马伯钧认为,消费和谐一是指消费者本身消费需要的满足;二是指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的适度和合理;三是指消费的可持续性。[4]姚晓红认为,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即消费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消费与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即消费必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即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5]

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消费和谐的内涵,都很有可取之处,但这些观点多是从消费角度单方面来认识消费和谐的内涵,把消费和谐看成是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事实上,和谐就是协调,是各方面关系的理顺,若只有单方面的存在,就无协调可言;若只有单方面的努力,就难以把关系理顺。消费和谐涉及到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消费与社会的关系、消费与自然的关系,每一对关系的协调和理顺,都需要双方甚至多方的相互努力和配合,而且只有每对关系理顺了,才能实现消费和谐。因此,消费和谐不是指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而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理想状态。显然,这种消费理想状态的实现仅靠消费者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消费者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认识消费和谐内涵时,不能仅从消费角度,而应多角度辩证地认识。

二、对消费和谐内涵的辨析

由于消费和谐涉及到消费与经济、消费与社会、消费与自然等关系的协调,因此,消费和谐的内涵主要包括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以及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三对关系的“相互协调”体现了我们认识消费和谐内涵的多角度性和辩证性。

(一)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由于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决定了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消费和谐最基本的内涵。

首先,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意味着政府要將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知道,国民收入最终会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主要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消费率就是指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通过消费率的大小可以衡量消费状况。因此,消费率往往成为一个国家衡量消费过旺或者消费不足的重要指标。消费率偏高,表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易造成消费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消费率偏低,表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过低,易造成消费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引起商品滞销,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这两种现象都是消费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表现。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六五”时期的消费率为66.1%,“七五”时期为63.4%,“八五”时期为58.7%,“九五”时期为59.4%,2003年降低至55.4%,2004年降低至53.6%,消费率之低,是世界上少有的。以2003年而言,低收入国家为79.7%,中等收入国家为71.7%,中、低收入国家为72.8%,高收入国家中:日本为74.4%,美国为86%(2002年),法国为78.9%(2002年),德国为77.9%,意大利为79.9%,英国为86.6%,世界平均水平为79.1%(2002年)。我国消费率比很多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都低得多,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20多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1000-3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率更应该提高,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到1962年达到了3144美元,2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4.9%。同一时期,居民消费率从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他不少国家也是如此,而我国却呈现相反的趋势。[6]我国消费率偏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和浪费,产品积压严重,使我国在生产力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还都很低的情况下过早地进入买方市场。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显示,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的达半数以上。另据商务部2006年的最新调查显示,国内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7]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首先需要国家把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其次,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还意味着在消费比例即消费率合理的条件下,政府还要调节好居民的收入分配,使居民消费差距合理。因为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那部分,大部分最终会通过各种途径成为居民的收入。而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也会影响有效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会造成居民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不能统一,即收入低的居民有很强的购买意愿但受收入所限,不能将强烈的购买意愿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而收入高的居民有很强的购买能力但购买意愿不强,也不能将其强烈的购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这就会造成,尽管从总体上看,消费率科学合理,理应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从而造成居民消费差距太大,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仍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如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1,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太大,2005年占全国人口约57%的农村居民消费仅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6.8%。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城乡差距更是明显。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9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531元,前者大约是后者的3.7倍。[8]结果造成低下的农民消费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羁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60%的人口在农村,7.45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是中国消费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还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好居民收入分配,使居民消费差距合理。

最后,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还意味着在消费率和居民收入差距合理的条件下,居民的现期消费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居民的收入一般分为储蓄和消费两部分,储蓄可看成是预期消费,它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对当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是现期消费。所以,居民是采取谨慎性消费还是过度性消费,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居民采取谨慎性消费,重储蓄轻消费,那么就可能造成当期消费品流通不畅,物价下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如果居民采取过度性消费,重消费轻储蓄甚至大搞举债消费,就可能造成当期消费品紧张,物价上涨,出现泡沫经济。如1997年以来,我国很多行业就出现了买方市场,商品销售不畅,反映出我国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现期消费过低,商品销售因缺乏货币支撑而出现不畅。而现期消费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预期支出过大,从而采取谨慎性消费,加大储蓄。因此,自1997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高速增长,特别是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更是远远高于消费增长速度,到2006年底,存款余额高达161587.3亿元,比上年增加20544亿元,增长约18.5%。[9]高额储蓄严重挤占消费,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最终拉动作用。又如,我国在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发生了三次通货膨胀,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消费者不顾自己的收入约束,盲目追赶潮流,从而导致1985年中国农村出现购买黑白电视机潮流,1988年城镇出现购买彩色电视机潮流,以及1994年城镇开始出现消费移动通讯潮流。目前,我国房价偏高,也与消费者盲目购房、炒房有关。可见,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还需要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

(二)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

消费者是社会人,消费者是否科学合理消费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同时,社会发展对促进消费者合理消费与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消费和谐的重要内涵。

一方面,消费者进行科学合理消费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应有之义。消费者是社会人,他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仅对自身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消费者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才能实现消费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就意味着消费者首先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人是社会进步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人的素质如何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应该得到不断升级和优化,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应该不断提高,这样就会大大促进消费者消费质量的提高,進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社会不断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其次,消费者还要采取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就能移风易俗,培育优良社会机体,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当前我国一些消费者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科学、非合理的消费,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重娱乐性消费、轻文化性消费。仅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就可窥见一斑。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10],与人均GDP1000美元以上26.8的“标准结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早在1996年,美、加、荷、新西兰、日、奥地利、法、意、英国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10.6、14.4、14.1、16.2、16.3、16.8、17.6、18.9、19.9。[11]二是浪费性消费。如婚事、丧事大操大办,修建豪华坟墓,铺张浪费。三是畸形性消费。吸毒、赌博等黑色消费死灰复燃,贩卖淫秽物品、卖淫嫖娼等黄色消费屡禁不止,沉迷网吧、封建迷信等灰色消费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愚昧性消费。假冒产品只要便宜照买不误,甚至不顾健康购买洋垃圾服装、过期变质食品等。显然,消费者的这些消费行为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提高,还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社会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就需要消费者优化消费结构,采取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另一方面,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也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题中之义。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还需要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积极健康的文化导向,以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提供合格的精神家园。从消费者角度看,这是消费和谐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连这最起码的要求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主要表现在,在商品方面,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短斤少两、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等;在服务方面,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美容被毁容等事件时有发生;在精神文化领域,黄、赌、毒现象还不断出现,“电子海洛因”、“网络黄毒”等不断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还需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

(三)消费和谐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消费依赖于自然环境,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这就决定了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也是消费和谐的重要内涵。

一方面,消费者采取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生态平衡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内涵。生态消费是一种既保持自然风貌又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的消费,是对资源的消费与保护、开发利用与和谐再生的一种消费模式。[12]一般来说,人们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作为劳动产品而存在的社会财富,但其最终的对象则是原生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不过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转换形式。消费涉及到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以及攫取资源的方式,同时还涉及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自然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消费者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正确处理生活垃圾是实现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消费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必要途径。而当前在消费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的现象:一是浪费性消费,如一次性生活用品给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浪费和破坏;大排量小轿车、大空调的使用导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等。二是破坏性消费,如乱丢废旧电池、电子产品,使用含磷洗衣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已给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因此,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我们必须改变不良的消费模式,使其向有利于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自然界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水质、清新的空气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也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内涵。生态需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自然环境对满足人们的这种生态需要、提高消费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性。[13]人类生存所需的空气和水,来自于自然环境。大自然提供的空气越清新,水越干净,人们的消费质量就越高。而人类发展所需的生态旅游也要依赖于自然环境。生态旅游就是一种精神消费,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能使人享受到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开拓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启迪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智力、体力,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目前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影响了人们生态需要的满足,影响了人们消费质量的提高。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主体除了消费者还有企业,而且即使消费者竭尽所能采取措施,也只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不能杜绝环境污染,因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还需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因此,要实现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单靠消费者采取生态消费模式还不够,还需企业和社会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正确排放和处理垃圾,使之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小结

第一,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政府要把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率恰当合理;同时还要调节好居民收入差距,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在消费率与消费差距合理的条件下,消费者要进行理性消费,使现期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二,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意味着消费者应采取文明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素质,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意味着社会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以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提供合格的精神家园。

第三,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应采取生态消费模式,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企业和社會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正确排放和处理垃圾,使自然界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水质和清新的空气等,合理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

参考文献:

[1]汤跃进.和谐消费: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新视角[J].消费经济,2007,(2):23.

[2]刘敏等.关注弱势群体消费生活促进和谐消费[J].消费经济,2007,(2):21.

[3]唐未兵.“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义中之意[J].消费经济,2007,(2):3.

[4]马伯钧.消费和谐释义[J].消费经济,2007,(2):25-27.

[5]姚晓红.试论消费和谐[J].经济前沿,2007,(9):49.

[6]尹世杰.再论以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2006,(12):21-22.

[7]丁兆庆.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J].理论学刊,2006,(6):40-42.

[8]朱诗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J].消费经济,2007,(4):46-49.

[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16.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5[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03、82.

[11]国际统计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572.

[12]唐国琪.生态消费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3):256-257.

[13]尹世杰主编.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41.

责任编辑 刘金旭

作者:孟秋菊

过度消费社会发展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现象探析

摘 要:消费是满足主体需要的现实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异化现象凸显,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消费异化的表现分为消费主体异化、消费客体异化以及消费行为异化三个方面,并据此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消费文明的有效路径,以期建立生态、绿色、科学的消费文明。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异化;主要表现;消费文明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从生产型社会逐渐向消费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异化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使得消费的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们进行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与维持自身生产发展,而是为了塑造自身的个人身份,获得社会认同。因此,消费已经变成人类获得社会认同的工具,人也逐渐沦为消费的附庸。

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发展潜力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者。如今,随着消费环境的复杂化、消费文明的多元化,许多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侵蚀,消费观念产生质变,消费价值认识也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将消费定位于满足基本物质精神需求,而是将其看作是个人社会存在的符号和象征,由此产生了消费异化,使得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认知和消费观产生严重偏差。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可以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个人价值观提供方向性指导,避免其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被奢靡的物质享乐主义操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系列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一、消费异化的理论基础

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首先应理解消费异化的内涵。“消费异化”并不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体系之内,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有大量关于消费的论述。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也曾将消费异化作为研究重点进行理论分析,由此产生许多与消费异化相关的理论成果,其对于正确认识消费异化现象具有重大理论支撑作用。

1.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对消费作了许多论述,对消费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1]可以看到,马克思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消费。生产与消费之间具有统一性,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媒介。没有生产提供的产品,消费就没有对象,同样,只有通过消费,产品才得到最后的完成。可以说,马克思真正认识到了消费对于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为后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也有许多关于消费异化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作为当时较早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借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分析方法,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对消费异化的分析。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中,消费异化有三层含义:一是消费主体异化。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称之为“强迫性的消费”。消费已经不再是自由自主的了,只是个人为了营造自身的社会身份认同所采取的强迫性手段[2]。二是消费客体的异化。消费客体指的是消费主体进行消费的对象,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理论中,消费者不再是消费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产品,消费对象变成为了彰显消费价值的中介,消费者追求的是一种消费的愉悦感。三是消费目的的异化。消费的目的是左右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的一种强大支配力量,消费者纯粹是为了消费而消费。在马尔库塞看来,人们的消费逐渐受到商品宣传手段的误导,产生一种与真实需求相斥的“虚假需求”,在其引导下,人们进行虚假消费[3]。

归根结底,消费异化指的是消费者丧失了消费理性,消费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主体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

以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为基础,从消费的构成要素和实践特征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主要包括消费主体异化、消费客体异化和消费行为异化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实践中通常是共同存在、相互依赖的。

1.大學生消费主体异化。消费是一项发生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的自主性行为,是消费主体在消费目的驱使下,通过支付一定金额获得相应数量商品的实践性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消费目的占据主导地位,是促使大学生进行消费选择的精神动力。所以,消费主体异化最主要的表现在于消费目的产生异化。正常的消费目的是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所需进行消费活动,但异化的消费目的已背离理性客观的物质需求。同时,消费目的异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学生身处其中却无法正确意识到自己已处于消费异化问题之中。消费主体异化会对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消费目的异化使得大学生偏离客观生活需求进行消费,增加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在攀比的不良风气下,许多大学生选择购买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首饰或者服饰,与身边的同学炫耀,以获得内心的自豪感。此外,有许多大学生不惜付出巨大的金钱和安全代价去整容,而此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成为同学眼中的焦点。由于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这些盲目的消费项目就落在家庭开支上,给学生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消费主体产生异化后,过度的消费使得消费主体得到短暂的获得感,但却进一步滋长了消费主体的攀比心理和物质主义,使得大学生沉迷于自尊心的满足之中,对于学习的关注逐渐减弱。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12月发布的《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2019)》,中国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花销(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达到了1 197元。其中,学习消费落后于形象消费与娱乐消费,排在第三位,仅为50%。

2.大学生消费客体异化。消费异化现象是源自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消费异化的本质与生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理解为人的再生产的异化。因此,人不再为了获得再生产的能力而消费,反而受到物的束缚,把消费品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被漠视,消费品也就成为了消费的附庸。大学生消费客体异化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消费客体过度依附商业利益。以美容行业为例,许多商家洞悉了女性美容消费市场的巨大前景,因而大量开发一系列美容仪器产品。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许多厂商并没有严格遵循科学的生产标准,也无法提供产品有效性的证据。许多女性跟风购买,却因一些美容仪器和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了对自身的伤害或困扰。二是消费对象的属性发生质变,成为财富、社会地位的象征。麦可斯研究院发布的《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形象消费在所有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为62%。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形象方面投入的金钱和精力明显较多,对于奢侈品牌的追捧也较为热烈,但其属性远远超出大学生日常使用所需,仅仅成为大学生彰显其家庭财富的一种代表性符号,于是消费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对消费主体的需要而言发生了异化,其本身具有价值但无法满足主体的真正需求,反而使消费主体因其的购买而造成物质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

3.大学生消费行为异化。消费行为是连接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中介,没有消费行为,消费就不可能实现。大学生消费行为异化表现为超经济消费、过度消费、恣意消费等等。从消费行为的主导关系来看,消费行为是由消费主体发出的能动行为,其先后逻辑关系是主体在先,行为在后,主体引发行为,并作用于客体。但是在消费行为发生异化时,主体、行为和客体之间的逻辑次序被打乱了。例如,购买服装原本应是大学生自主地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理性评估自身可支配能力后,自由地进行消费购买的过程。但是,受到商品生产者主导的媒体的不断诱导,大学生纷纷服从于商家和媒体所定义的选择,购买他们指定的某类服装,不再自主地评估自身需求,而是在所谓的大众时尚引领下购买或效仿其他人去购买。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行为被彻底异化了,大学生作为消费主体不再能够自发自觉地支配行为,反而受到行为的支配。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

消费异化的产生与时代的发展具有紧密相关性。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发生异化的原因应全面综合地看,其与时代发展的客观环境有关,也與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体系有密切联系。

1.客观原因。消费是与个人的客观物质需要相统一的,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客观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呈现出多极发展的趋势,消费也不例外。因此,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第一,多元消费文化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环境也逐渐丰富起来,并且联系增多,出现多元化趋势。西方的物质消费价值观在这个联系交流的进程中逐渐渗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不良影响,误导其盲目追逐物质享受。第二,消费观教育缺失。学校、家庭的教育在大学生“三观”稳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消费观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边缘化的趋向。学校和家庭更加注重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关注消费异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导致消费观教育缺失。第三,媒体过度宣传。在新媒体时代,商家和媒体进行宣传的途径增多,涉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商家已完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意志特征,通过线上线下的泛滥式宣传,尤其是促销宣传更具群体针对性,使得大学生易被商家的促销手段和宣传手段所误导。

2.主观原因。在消费行为发生时,价值认知是推动消费行为的基础性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产生主体价值认知偏差,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停留在外在物质层面,没有深度挖掘其个人价值的真实内涵,认为只有通过消费更高经济水平的商品才能证明自我的社会存在价值。这种思想首要的表现在于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这些便是消费异化最首要的导火索,使得大学生养成了仅为消费而消费的不良习惯,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的情感特征也是诱发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4]。大学生意志力较弱,情感偏感性,对于商品与真实物质需求之间的关联性缺少客观理性的判断,非理性购买现象频发,更无法抵御商家和媒体的广告效应,容易受到广告驱使,盲从消费,盲目消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就受到消费品的情感驱动,成为受消费差遣的工具。

四、构建消费文明的路径

1.加强消费文明教育,塑造独立的消费认知。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面对外界诸多客观因素的误导,学校、家庭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一方面,学校应正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适度消费、生态消费、绿色消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个案分析和反面案例剖析,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事实讲清楚,做好引导和警示。同时,高校可根据教学条件开设一些以树立正确消费观为主题的讲座或者竞赛,为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消费观教育。另一方面,家庭要注重幸福观教育,帮助子女理清消费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更要以身作则,以父母的优秀消费观进行实践引领,在生活开支方面要以适度为原则,反对铺张浪费的过度消费,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2.利用好新媒体宣传,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消费观。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发挥好正面舆论在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养成中的积极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符合实际的、科学正确的良好消费环境。其一,积极宣传马克思的科学消费理论和中华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马克思的科学消费理论和中华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是经过历史洗涤过的正确消费风尚,它们都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历史作用,更对人类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进行社会宣传时,应以新媒体途径为主要方式,将两种科学消费观的内涵融入社会消费的现实情况,形成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其二,要加强对网络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规范宣传管理。宣传管理的对象是商家,主要针对的是商家发布的虚假、非法宣传,这些不良宣传方式会使得大学生在消费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难以形成独立、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会为消费市场带来诸多乱象。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形成有序的宣传环境。

3.强化自我价值认知,树立文明消费观念。大学生自我价值认知偏差是消费异化发生的首要因素[5]。为了建立科学的、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反省,敢于纠正偏差的价值认知,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侵蚀。同时,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家庭责任感,根据家庭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消费品,有计划、有目的、理性地消费。最后,大学生应把自我实现的关注点落在学习上,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充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的消费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将在为国家的发展助力中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青年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非通过消费才能得到证明,为祖国的发展储存实力,在学习过程中成长成才,培养个人理想与担当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才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消费只是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

结语

消费是拉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而青年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实力阶層。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转型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将成为大学生学习进步、成长成才的拦路石,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各种表现、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措施,把预防大学生消费异化、培养其的正确消费观作为一项常态化教育项目来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己联合出力,从教育、宣传、自我认知几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才提供更多底气与信心,使中国经济朝着更加蓬勃有力的道路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90.

[2]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7.

[4]  梁晶.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及其应对策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4-93.

[5]  滕敏娟.消解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9,(5):72-75.

[6]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收稿日期:2020-03-06

作者简介:谢敏(1993-),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作者:谢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贸易壁垒研讨论文下一篇:中国梦的经济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