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

2022-04-2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谈话节目要积极从自身出发,适时调整,从而适应新媒体,寻找更好的传播发展空间。节目本身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开发与建立与之相应的产品及副产品群,在新媒体语境下,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以及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应该采取合作的态度,以求共同发展。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 篇1:

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修正研究

摘 要:在日常生活的自然言语中,人们在会话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语言上的错误,并在发现错误之后会对自己的语误进行修补,这种语误修补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由于口头会话的过程与书面语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需要即兴表达当场表述,而口语交际过程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流畅,会充斥着迟疑、重复、停顿、修补等间断语流。对自然言语的研究,西方语言学学者最早是通过心理语言学对言语错误的分析以及对言语的记时研究来进行的。

关键词:会话修正 电视谈话节目 关联理论 自我修正

一、引言

在1895年,Mayer和Meringer便已经开始了对自然言语中语误的研究(Levelt,1999)。他们通过人工记录从而得到所有所听到的语误材料,从而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语料库以便供研究分析,并且发现了意义替换中语音联系的现象,区分了替换的两种形式,即基于意义的替换和基于形式的替换。对自然言语中的语误的系统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建立语料库,心理语言学家在分析语误的基础上,创立了具体的理论模型以便更好地探寻这些语误出现的具体规律和习惯。1885年,Cattell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图片命名延迟时的研究(Levelt,1999)。之后开展的较为重要的实验有:1935年,Stroop利用颜色词进行的关于词义和颜色相互关系及其延迟时的Stroop task研究范式(Levelt,1999);1975年,Rosinski等学者通过改进该范式而建立词-图干扰范式(Levelt,1999)以及Glaser和Dungelhoff(1984)通过改变SOA得到不同SOA的图形命名、词语命名曲线和图形分类的研究范式和Schriefers等学者创建的听觉范式(Levelt,1999)等等。1977年,社会学家Schegloff、Jefferson和Sacks围绕会话修补展开研究,提出错误源、错误启动、错误修补结构模型等概念,并根据修补者是自我还是他人,区分了四种修补类型即自启/自补、自启/他补、他启/自补、他启/他补。与此同时,“修补”这一术语正式得到使用。

二、电视谈话节目会话修正的语用功能

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通过搜索语词以实现关联的最大化;并根据动态的语境条件假设,监控语言错误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重新规划言语,确保言语输出的适宜性与正确性,从而保证听话人付出最少的努力达到对说话人意图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从而也在最大程度上方便言语理解的过程以及会话交际的过程。就会话修正的语用功能而言,会话修正具有以下功能:

(一)保住话轮

电视谈话节目会话修正是保住话轮的一种有效手段,说话者会通过沉默停顿或者填补停顿,对于保住话轮非常重要。例如:

黄健翔:那场比赛把我给紧张坏了。我记得是事先克林顿邀请咱们的***总书记,***主席去一块看比赛。最后呢,咱们领导人没去,但是他还是到那个比赛现场。当时其实这个举动,这个环节已经不仅限制于足球场上了。它的影响力太大了。

刘建宏:好。咱们不谈政治了。咱们谈点这个……。我谈点让球迷感兴趣的话题。球迷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我相信大家一定……。就我还是一个球迷的时候,我就想:这个更衣室里边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他进去了以后是什么感觉?比如说可能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选自《三味聊斋》第二十一期:《更衣室的故事》)

分析:刘建宏承接着黄健翔与政治相关的阐述,通过自身的感受对黄健翔阐述内容作出修正后很自然地将足球场更衣室的话题引出来,同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话轮的效果。

(二)挽回面子

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修正有时也反映出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缺乏信心和对所输出信息的不确定性。由于谈话对象种族、阶级、性别,以及年龄的差异,会话修正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会更高。因此,会话修正有助于帮助说话者建立信心,重新计划言语,避免语误,挽回面子。例如:

白岩松:今天我们《三味聊斋》又来新人了,这新人可不是一般的人,这是我们的革命老前辈韩乔生韩老师,别别别,欢迎欢迎。

韩乔生:这是革命的中辈,刘建宏刘老师。

白岩松:和革命的晚辈。

韩乔生:不不不,也是革命的中辈,也就1978年、1982年。

白岩松:对对,1982年后来已经是在国内说了。

刘建宏:不不,1982年在香港。

白岩松:在香港是吧,1982年在香港。对。

韩乔生:你这么一说的话,猛一说,还真把我……

白岩松:1986年。

韩乔生:不会,我那时候是超级之超级替补。

白岩松:1990年也可以去掉一个超级了。

韩乔生:1990年就是再往后拉十二年,真的是到2002年世界杯。(选自《三味聊斋》第十七期:《怎么解说世界杯》)

分析:第一段韩乔生老师拿自己的年龄自我解嘲,在拿自己开涮的时候给节目增添了娱乐效果。第二段韩老师虽然忘记了世界杯具体比赛的时间,但是仍然给自己的称号修饰一番。两段文字语料中,韩老师都是在修正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解嘲的良性互动。

(三)完善信息

当说话者不能准确、恰当、完整地表达信息时就需要借助会话修正来完善信息。说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漏掉一些信息,这时需要通过会话修正提供给听话者清晰完整的信息,以帮助听话者在推理过程中能够花费最小努力获得最佳关联信息,实现有效交际。所以完善信息是电视谈话节目会话修正的又一重要功能。例如:

白岩松:那我不同意,虽然我是个阿迷,我觉得两场比赛都比它强,但是只能说一场,我觉得阿根廷对英格兰。

刘建宏:你先把两场比赛都说出来。

白岩松:阿根廷对英格兰,1986年的另一场比赛比这场历史地位高。(选自《三味聊斋》第五期:《最好看的一场比赛》)

分析:这里白岩松第一次提出阿根廷对英格兰是接着上面黄健翔论述的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而白岩松通过对自己的表述进行修正,提出他所要说的最好看的一场比赛并非1998年这场英阿对决,而是1996年上帝之手那场,这样表述便于球迷更好地理解白岩松的意图,而且在对几位嘉宾的现场评述中也更大限度地传达着个人见解。

三、结语

电视谈话节目会话修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澄清话语的过程。当说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监控到输出话语的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时,会及时进行修正来避免歧义,顺应语境。听话者会根据说话者的修补信息,寻求适合当前语境的最佳关联信息,即时做出调整,识别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这些意图在电视谈话过程中表现出来并且影响着自我修正。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姜群莲.会话 话轮 关联——会话艺术[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1,(1).

[4]李悦娥.会话中的阻碍修正结构分析[J].外国语,1996,(5).

[5]马文.会话照应语修正的语用原则[J].外语教学,2003,(3).

[6]冉永平.话语标记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2003,(3).

[7]沈蔚.会话修补研究在国外[J].外语学刊,2005,(4).

[8]沈家煊.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7.

[9]姚剑鹏.监控和调节会话自我修补的元认知分析[J].国外外语教

学,2005,(3).

[10]闫小斌.会话修正与元语用意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

(1).

[11]杨春.英语国家学生初级汉语语篇照应偏误考察[J].汉语学习,

2004,(3).

[12]Bard,E.G.Controlling the intelligibility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in dialogue[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42).

[13]Geluykens,R.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anaphora in

English: Evidence from conversational repair[M].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4.

(邱晨烔 江苏徐州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221000)

作者:邱晨烔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 篇2: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谈话节目要积极从自身出发,适时调整,从而适应新媒体,寻找更好的传播发展空间。节目本身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开发与建立与之相应的产品及副产品群,在新媒体语境下,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以及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应该采取合作的态度,以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 谈话节目 发展前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38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类电视节目样式都加紧了与它的联系,作为当下收视生力军的电视谈话节目亦是如此。

1. 新媒体概述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 的商品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到出了“New Media”(新媒体)一词。后来多次被提及是在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 [1]。

关于新媒体的含义,蒋宏和徐剑编写的《新媒体导论》中的限定较为全面和准确:“就新媒体的内涵而言,它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扩展、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计算机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2]

2. 电视谈话节目考

谈话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样式,其在国外被称为“Talk Show”,意即不事先准备谈话稿件,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即兴发挥。美国出版的《电视百科全书》中对谈话节目(Talk Show)的定义是这样的:“谈话节目(Talk Show)包括了从一有电视起就存在的所有不用写脚本的对话和直接对观众讲述的各类节目形式。”[3]西方电视学界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所下的定义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 [4]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诞生于1992年1月,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节目具有真正的里程碑意义。随后,全国各级电视台蜂拥而上,大量开播同类型节目。与电视其他常规节目形态相比,电视谈话节目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拓展了电视的功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电视景观。

3. 电视谈话节目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

由于受艺术形式的限制,电视谈话节目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这两种渠道进行传播。本文主要对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这两种新媒体下的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进行探析。

3.1 网络电视中的电视谈话节目

网络电视又称IPTV,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视频节目。[5]本节主要以优酷网为例,探析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

优酷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重要品牌。优酷网中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以时间为单位批量存在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如果观众当时没有时间看,那可以专门在空暇之余,一期不拉地集中欣赏。这方便了观众随时观赏与回放。这种把电视上播出的形式照搬到新媒体——网络电视上的做法,是电视谈话节目在新媒体语境下普遍运用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电视的出现,也带来了电视谈话节目播出的新模式——与视频网站合作同步播出,甚至先在网上进行播出。例如,《艺术人生》、《锵锵三人行》、《人间》、《鲁豫有约》等节目,就是采取这种模式的典范。这样,运用网络的传播带动节目的整体收视,使电视谈话节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尽显优势。

3.2 手机电视中的电视谈话节目

“手机这一新技术,据说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库帕发明于1973年。”[6]由于它恰逢其时,与电脑、互联网等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造就了其所谓“新的时代英雄”。

手机电视中的谈话节目在目前阶段主要是以精彩的片段存在的。几十秒钟至十几分钟不等。主要是满足受众在即刻的时间里,了解谈话节目的进度、访谈嘉宾和主要话题等。电视谈话节目转换传播平台至手机上,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麦克卢汉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的理论。同时对电视谈话节目本体的形式也产生了本质的改变,这种改变属于电视机与新媒体的合作的产物。

此外电视谈话节目以手机电视为新的传播媒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受众范围受限问题,手机硬件限制问题,服务资费过高等问题。

4. 加强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竞争

传统的电视谈话节目发行模式是以一家购片方向制片方购买节目的首播权,其他的购片方购买二轮播出权为发行模式。而越具有热播预期的电视谈话节目,其首播权竞争越激烈,通常是规模较大的电视台成功收购。然而这一模式是否仍然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电视谈话节目发行模式是一种挑战。

在网络电视发展的初期,电视谈话节目的发行模式是热播节目在电视上会先播,播出一段时间后,各网络电视商会得到版权。而现在电视谈话节目制片商已经意识到网络电视的庞大受众和巨大传播效果,进而变成在网络电视和电视上同时开播,甚至先在网络视频播放,进行预热以后,再在电视上播放。

5.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谈话节目要积极从自身出发,适时调整,从而适应新媒体,寻得到更好的传播发展空间。节目本身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开发与建立与之相应的产品及副产品群,在新媒体语境下,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以及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应该采取合作的态度,以求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23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14

[3]Horace Newcomb.Encyclopedia of TV[M].Rutledge,Rutledge Prees,1997:64-64

[4]王静.CCTV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8

[5]王亚楠.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及现状[J].青年记者,2007,(08下)

[6] 靖鸣 刘锐.《手机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9-19

作者简介

郑亚鹏,(1983.12-),男,文学硕士;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单位:山东枣庄学院,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影视文艺创作与批评。

作者:郑亚鹏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 篇3:

电视谈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公众节目样式起源于美国,已经出现了五十多年,在美国市场享有稳定地位,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这种节目样式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广泛的影响。对电视谈话栏目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电视谈话栏目自身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当前电视传播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可以为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研究赋予新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 谈话类节目 主持人 观众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含义

谈话节目起初的载体是广播,诞生于美国。早期的广播谈话节目是一个节目主持人侃侃而谈,直到60年代,美国NBC的《今夜》被认为是开启电视谈话节目的先河[1]。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谈话节目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登上电视荧屏。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实话实说》开始发展的,它的平民化迅速赢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并且成为我国谈话节目的代表。自此人们才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节目。随后,中央台和各地台无不以《实话实说》为借鉴,创办了各式各样的谈话节目,“谈话”热潮席卷中国。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的电话参与。谈话节目中的对象可以是与所讨论话题有关的政府官员、学者、专家或者社会知名人士,也可以是普通观众,他们在主持人引导之下将话题即兴展开,所谈的内容通常能在相当程度上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且把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态的电视节目形式。

二、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

自《实话实说》1996年3月开播以来,我国电视媒体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谈话节目风暴,实实在在地让中国的电视荧屏热闹一番,它的诞生不仅使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电视观念发生了改变,也将人文关怀纳入到电视传播中来,并且加强了电视与普通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然而电视谈话节目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面对媒体竞争近乎白热化的今天,反思电视谈话节目的不足并寻找其对策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一)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一直都很受大家关注,往往成为全国电视借鉴和模仿的样板,例如《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等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模仿者。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屏幕上出现以后,大家就一拥而上,纷纷效仿、克隆。然而真正能克隆成功的却没有几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克隆缺乏个性,没有色差,没有味道。同质化节目的泛滥从90年代开始,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类节目遍地开花,内容相当广泛,有新闻类、科技教育类、生活休闲类等,当然其中也有一批形态成熟、深受大众喜爱的优秀栏目,但是对于整体上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来说,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各台谈话节目彼此间互相模仿抄袭过于严重,缺乏创新,缺少精品。

谈话节目确实是既经济又受人喜爱的节目形式,但是如果各台的谈话节目一味的模仿或者克隆、无病呻吟或者大题小做,这就成为许多电视台办不下去的原因所在。所以到现在任何模仿的节目都还没有超过原版的《实话实说》,无怪乎崔永元在《谈话节目的艺术》的序言《一吐为快》中不客气地指出:谈话谈成这样,让人想起打鸡血、喝红茶菌、甩手疗法,都是一哄而起,都是无所不能,都是灰头土脸[2]。

(二)主持人缺乏个性

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主持人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幽默感以及亲和力方面都显得略逊一筹。虽然有一些在谈话节目中表现突出有深度的主持人,但是数量还是比较少。有些电视台谈话节目一哄而起,互相效仿,找个伶牙俐齿、相貌较好的就能主持,有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甚至从未认真深入的思索过话题,就给人“指点迷津”,实在是导致有些话题节目泛滥成灾、质量低下的一大因素。电视台的领导往往把是否“上镜”,看作是“准主持人”能否荣幸在镜前“亮相”的先决条件,所以荧屏上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清一色的俊男靓女,而他们大多数都是都是来自于广播院校,个个字正腔圆,就连节奏、停顿都近乎相同。实际这也是在抹杀节目的个性。《实话实说》最火的那几年,一些谈话节目甚至都以格子衬衣的休闲打扮来装扮主持人,还有一些主持人刻意模仿港台主持人的说话方式、语气或者是着装风格,似乎做到了这些就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庸俗至极。

(三)真实感的缺失

目前谈话节目还有一个“致命伤”就是真实感的缺失。真实感体现在交谈中说真话、说实话,体现在现场就是观众情感的自然流露,任何做作的行为都与谈话节目本质属性相违背。现在的一些栏目,观众的笑容是假的,掌声是假的,甚至还有一些节目的工作人员扮成“托”混进观众席里,这样的节目做出来虽然跟节目需求一致,但是却丧生了“真实性”,使得节目内容过于完美而失去了观众即兴发言所可能产生的“亮点”,久而久之,栏目就会失去生命力。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却忽视了最真实的一面,也丢失了节目的真正意义。

(四)缺乏与观众互动

当前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在节目中场用一种观点去压制另一种观点,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谈话节目的本质是一个“公共空间”和“公众论坛”。许多谈话节目实际上称为访谈节目更恰当,因为在这些节目中,并没有形成平等的交流和谈话,而是你说我听,只是一种声音,“对话”变成了“演讲”。很多谈话节目,已经从当初的令人耳目一新变成了现在的略有八卦论坛之嫌,原因在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落入了“演讲”的窠臼。只见主持人和嘉宾在台上带着“沉痛”的表情说教,然而现场丝毫没有谈话节目轻松、愉快的氛围,台下的观众好像也变成了节目的“道具”,台上台下死气沉沉。

三、谈话节目的出路

(一)正确定位,打造品牌

为了增加商品的竞争能力,就需要打造名牌,就需要具有品牌意识。央视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都是众所周知的名牌栏目。有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就是靠打造品牌,然后在经济大潮中求得生存的。《鲁豫有约》是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节目。自2002年开播以来,《鲁豫有约》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品牌化的延伸、稳定的主持人,已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广泛认可。《鲁豫有约》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以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入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的排行榜。2008年,她又再一次上榜。实现这样的转换,正是凭借其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品牌影响。亚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生坦言,现在中国广告商业从“盲投”变为首先要考虑收视率,赞助这样一个品牌,对企业的知名度也是一种提高[4]。事实上,受众对节目的满意度与关心度,就是衡量节目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受众对节目的主动参与是否,也就是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播深度,具有深度的节目,就是广告商梦寐以求的“最佳媒价”。如今虽然谈话节目整体滑坡,但只要我们的电视人放眼世界、未来,还原谈话节目自然的谈话现场状态,精心打造品牌,我们又何愁吸引不到受众,招不到商?毕竟有电视就应该有谈话的空间。

(二)突出事实,加强互动

在谈话节目这个平台上,要根据受众的兴趣来设置话题,满足受众的需求,使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整个话题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成为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观点相互撞击的平台,给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多种兼容性的话语平台,真正使电视谈话成为表达普通人观念和价值的公共论坛。对于亲临现场的观众,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发言的机会,不能只把观众当道具,加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互动。而电视机前观众的思维、情感参与程度与节目的精彩程度成正比,所以要努力提高节目质量,调动观众的临场感,利用热线网络等形式吸引观众参与节目,努力缩短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及迅速扩张源于人们交流表达的需要,所以平等性、互动性也成为其特色所在。并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秉承“真实”的原则时,“谈话”也才能更接近电视媒体真实传播的本质特征。在《实话实说》面临话题瓶颈的时期,崔永元曾经十分痛苦,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说“我们可以容忍《实话实说》说得不是那么精彩,但是我们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5]”

(三)加强对嘉宾选择的创新

前面已经谈过节目的同质化已经成为当今国内谈话节目发展的“绊脚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和开拓,以保持它的活力与魅力,要明确节目定位,对栏目进行整体策划,做出个性,越具有个性的节目就越有生命力。

如《艺术人生》是一个明星访谈,但它没有办成娱乐性访谈,而是精选嘉宾,努力挖掘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体现出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人文气氛,在以明星为中心人物的谈话节目中独树一帜。央视经济频道谈话节目《对话》则利用央视的影响和地位,精选嘉宾,以其国际化的视野、智慧型的主持令人耳目一新,在人物访谈中脱颖而出。它将其目标受众群体定位为关注经济改革动态并具有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对话》栏目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四)加强节目话题的多样性

第一、选取热点话题、焦点话题。要积极面对社会,尊重观众需求,筛选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话题。有了好的话题,一个谈话类节目就成功了一半。例如香港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齐鲁电视台的《今日有约》,这些节目关注的都是现今社会中比较热点的婚恋交友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深受广大年轻观众的喜爱。

第二、增加选题的深度。大力加强选题的前期策划,努力获取选题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尽可能全方位的分析、策划所选的话题,从而能引导受众深入思考,激发辩论。

第三、加强选题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话题,找出各自的侧重点,加强话题的灵活性。《铿锵三人行》在灵活性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抓住一点新闻事件,由窦文涛带着两位“职业”脱口秀者天马行空。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的老窦很会来事,他常常忍不住抓来一把好学的“段子”当作调料撒进谈话现场,话题会神奇般地升温。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谈话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下大事、衣食住行,凡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都可以作为节目的主题。而现在谈话节目中有些方面还是空白或者很少涉猎,比如我们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等等,科普类的谈话节目也太少。节目的形式创新也非常重要,一提起谈话节目,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场面往往是演播室里主持人和嘉宾侃侃而谈,台下围坐一些观众,场面非常单调,其实谈话节目也可以借鉴其他节目的手法,比如走出演播室,在实地进行节目的录制。比如央视的《当代工人》就是在工厂、车间实录,成为真正的实地、实话得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的重点在“谈”,当然不是漫谈、胡谈,而是在一定的话题范围内,由主持人把握节奏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既然节目要在主持人的“掌控”中进行,那就要求谈话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功力方可胜任。用《实话实说》前制片人世间的话就是,“他们需要幽默而敏捷,但要适可而止,不仅要自然真诚还要善于引导”。因此,一名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但要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还要有语言的魅力,当然除此之外,个人的修养,成熟的心态和丰富的阅历都非常重要,目前我国能够称得上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可谓少之又少。

总之从《实话实说》诞生开始,电视人就从没放弃过对这种电视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不断地想出各种点子使之融入其中,使其更加中国化,更受观众的欢迎。电视谈话节目在证明“好的谈话本身也是一种娱乐”的同时[6],对于营造良好的谈话空间,追求高质的健康的生活,也是非常有益处的,纵然当前我国谈话节目面临各种问题,但是只要电视人找准对策,不断创新,就能迎来电视谈话节目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 苗傈.谈话的力量——美国的晚间谈话和日间谈话节目[J].现代传播,1998(5).

[2] 陈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J].新闻界,2005(3).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吉林出版社,1999.

[4] 张莉.电视文艺栏目成为品牌才能出效益[N].光明日报,2002-7-3.

[5] 易立静.我要拍案而起[J].南方人物周刊,2005(9).

[6] 罗明.电视媒介的市场对策[N].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作者:任亚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下一篇:科技创新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