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教育论文

2022-05-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小学心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小学生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未成熟并且正在形成过程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因此,探究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小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诸多的教育方法对小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思想政治学科中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篇:小学心理教育论文

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推进小学教育创新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小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班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各个学校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管理方式单一,管理理念老旧等,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管理,推进小学教育创新。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对于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注重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识水平进行了重点关注。本文从当前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促进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胡主要问题

1.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且应当处在思想变革的最前沿。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教学素质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却比较短缺,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这就导致了很多学校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都不够完善,存在着工作岗位和个人才能不相符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2.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教学管理涉及到小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管理模式的落后则会对小学教学的总体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各个学校也能够积极响应,但是大多数学校改变的只是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教育管理手段方面依然行政管理手段作为主要的方式,虽然行政手段的强制性、权威性在曾经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育改革的逐渐舍内,这种管理手段已不再适应当今小学教育的发展。(2)在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使得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诉求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一切都以规章制度为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师生的行为提供了规范性指导,但是却严重阻碍了师生创造性的发挥。

3.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不足

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小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过于强势和面面俱到的管理,不仅会扼杀小学生学习的灵性,还会降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利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的与发展,另外,现代家庭对于孩子过于宠爱,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替孩子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也见解阻碍了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发展。

二、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综合素质

(1)转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工作的先导,没有一个正确、先进的思想理念,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管理者要积极的开展有关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教师要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目标。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的内在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创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建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保障师生在教育教学发展中能够充满活力的发展。

(2)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所以,要加强小学的教育管理,就要提升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杜洋和管理能力,从而将积极、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首先,學校要为教师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条件。比如为教师订购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邀请教育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定期组织教育管理者进行专题探究活动等,从各个方面对教师管理能力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学校还要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提升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点,也使老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得以传承,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2.改革教育管理机制,注重校本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小学教育管理者既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出具有一定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管理规划。首先,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中死板、生硬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符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且能够规范运作的教育秩序。其次,学校还要不断的完善管理主体的用人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以教育改革的发展作为导向,支持更多有能力、高素质的管理者走上学生的管理岗位,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的将管理权力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充足的自由和权力,使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自身的资源分配、管理机制,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

3.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激励与竞争机制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基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要加强小学教育的管理,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理念。可见,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生的连续性考察,将对学生课业考察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对学生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比如建立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袋、进行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评价方式,建立健全能够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机制。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管理的主体。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公开招聘制度以及择优聘任的制度,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实施差异性的工资分配制度,引导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实践证明,只有在管理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能够发掘其潜能的制度环境,才能够实现教育管理质的飞跃。

总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不断的完善管理团队,使小学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1-32.

[2]雷云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J].学周刊,2019(07):166.

[3]梁元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9(02):19-20.

作者:杨顺华

第二篇: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小学生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未成熟并且正在形成过程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因此,探究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小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诸多的教育方法对小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思想政治学科中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健康;影响;小学;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知识意识的启蒙阶段,在小学学习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重要的启蒙阶段,教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很关键,因此,较好地运用学科知识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是每一名教师深思的问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情观的学科,因此,在思想品德中深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一、小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的问题

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如对一些事情的自我认知太过个性。其中这种个性会让大多数小学生有厌学的情绪,产生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小学生理想中的学校教育与现实中的教育之间的反差,使得小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难以满足理想状态。另一种是客观因素,客观因素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外在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如家庭的和睦、朋友之间关系的良好状况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仅仅是家庭,更重要的一部分还来自于学校,学校校风会影响小孩子的发展方向,当学校的教学压力过大,学生就会因此而产生紧张、压抑、消极的状况,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及时地应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就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到教育中的方方面面,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能够在德育、体育、美育、智育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所以为了响应对素质教育的号召,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渗入心理健康辅导将会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得到健全。思想道德这门学科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法律各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得好可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小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通过自我修养和老师同学的关注引导形成健康的心理理念。如,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孟母三迁的故事,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故事懂得感激他人,懂得知恩图报,懂得赡养父母。

三、应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健康心理教育方法

在校园教育中思想道德的学习可以说是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应用明理法来培养小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中的是非善美,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荣辱观,以此为基础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小学生。小学生心灵纯洁,老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的心灵美丽得以继续塑造,使得他们健康成长。应该利用思想道德学科培养学生明事理,让学生真诚地自由地去接受现实与真理,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们从小就懂得不可以随手扔垃圾,不可以随地吐痰,这些良好的生活行为都来自于周围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和校园环境能够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起熏陶作用,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小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在优良的校风中陶冶情操。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个性不同,优缺点各不相同,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相互学习,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思想道德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倾听、善于合作,遇到挫折不卑不亢,尊重他人共同进步,这样学生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欣赏他人的才能。总之,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投身于社会,成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魏琼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成才之路,2012(32).

编辑 张珍珍

作者:李英立

第三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摘 要】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时期正适合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小学校园则是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基地。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让他们将来更好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本文就如何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要性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小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小学生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所以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少年时代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正是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为青年时代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基础、做铺垫,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求决不能截然分开,忽视和放松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二、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1.通过事实去讲述道理,提高思想认识

说理教育法主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谈话,教师就有关的思想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有关道理。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个人和集体都适用,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班级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时,对谈话对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现状等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二是讲解,对需要深刻理解,辩明是非和哲理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运用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时根据理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可系统解说,也可简短说明,或通过墙报、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三是讨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问看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2.通过实践活动环节,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参与一些劳动活动。比如扫校园卫生等活动。在劳动实践的过程。学生可能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不讲卫生,不爱劳动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吃了东西后.乱扔垃圾。学校随处可见,看到这种情况。学生会批评那些不爱劳动,乱扔垃圾的人。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树立爱劳动讲卫生的意识和观念。为了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进行义务捡垃圾活动。这样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辛苦劳动,让他们认识到爱护环境应该从每个人傲起。进而改变学生乱扔垃圾的习惯,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每三个月确定—个教育专题。既要主题突出,又要紧密相连,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②每个月行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讨论、主体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品质。③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深入了解重大节日来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教育。④可以开展先进个人、优秀小组、文明班评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索质。

4.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能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晶德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另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证明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往更多更亲密,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子女,学校教育辅以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思品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4

[2]杨万谷.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11

作者:格桑拉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学中级职称论文下一篇:智能建筑理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