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建设分析报告

2023-03-16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面小康建设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全面小康建设分析报告

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规律,社会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贯穿于其中,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影响最大、最深、最广泛。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提出的科学的目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的过程。我们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的主观世界,提高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现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观因素。

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体现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主观方面,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全体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重视内外因的作用,并要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趋利避害,才能保证全面的小康建设。

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各有特点。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全国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东西部结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全国人民经过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蕴涵了发展与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整体和全局思想,又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科学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全局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运动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

参考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篇: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网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课题组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一、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0年以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的实现程度比上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进展最快的一年。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7年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在反映经济发展的五项监测指标中,2007年全国人均GDP达到了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长1.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0%平稳上升至2007年的1.49%;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4.9%;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一直处在5~6%之间。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较好。

第二、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2007年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由2000年的0.412和2.85扩大到0.458和3.55;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68.7%减小到2007年的62.6%;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由2000年的13.3%提高到2007年的47.6%,增加了34.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从2000年的110.64逐年降低至2007年的100.19。总的来说,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

第三、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200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到137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01元增加到38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较大幅度的下降,与2000年相比,200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3.1个百分点,农村下降6.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17.6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2000年的19.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3平方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39.7‰下降到2007年的18.1‰;平均预期寿命也有所增长。

第四、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民主法制也逐步得到健全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上升到2007年的2.6%;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11.7%增加到2007年的12.1%;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79年上升到2007年的8.40年。总体来看,进入21世纪,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推进,民主法制正在逐步得到健全。

第五、资源环境受到重视。2007年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72.0%,比2000年提高6.4个百分点

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日益增加,单位GDP能耗呈上下起伏之势,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2004和2005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高值1.43吨标准煤/万元,之后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措施采取得力,2007年该指标降低为1.36吨标准煤/万元,但比这段时期中最低的2002年仍然要高0.06吨标准煤/万元;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以2000年为基期,2007年耕地面积指数已经下降到94.93%;环境质量指数逐年好转,在监测的557个城市中,2007年有3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比2000年提高33.3个百分点;地表水达标率由2001年的32.7%上升到2007年的42.9%;森林覆盖率也在扩大。

二、四大区域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从实现程度看,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东北地区紧跟其后,中部地区势头较好,西部地区有待提高

2007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64.0%上升到81.3%,平均每年增加2.47个百分点。无论是每年的实现程度还是实现程度的提升幅度,东部地区都居全国四大区域之首。

东北地区20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60.7%,仅次于东部地区,到2007年其实现程度达到74.8%,平均每年增加2.01个百分点。相对东部地区而言,2000~2007年间,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从200

6、2007年来看,得益于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大有赶超东部地区之势。中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都不如东部、东北地区,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十分可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来看,2000年实现程度为55.8%,而到2007年已经上升到70.3%,平均每年增加2.06个百分点。但比东部地区滞后4~5年,比东北地区滞后2~3年。

相比于其它区域,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较差,2000年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2.3%。近些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加大了开发力度,到2007年实现程度为64.6%,相当于东部地区2000年、东北地区2002年、中部地区2005年的水平,比其它区域滞后了2~6年。

(二)从各方面看,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在经济发展方面,区域差异最为显著:东部和东北地区优势很

大,中、西部地区较为滞后。2007年,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分别达到了79.4%和71.9%,而中、西部地区分别达到55.2%和53.8%,相当于东部和东北地区2000年的水平。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平均每年增加3.18和2.42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的2.04和1.62个百分点。

在社会和谐方面,东、中部地区发展较快。2007年东北地区“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79.5%,低于同年东部地区的82.2%;中部地区虽然起步较低,但近两年来发展迅猛,2007年“社会和谐”实现程度达到了71.9%;2007年西部地区“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达到62.8%。在生活质量方面,东部地区到2007年“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8.6%,是指标体系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高的一个;中部地区基础相对较差,但发展较快,年均增加2.62个百分点,到2007年实现程度达到了77.3%;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增加2.32个百分点,近3年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比上年增长2.68个百分点,快于同期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较差,其2007年实现程度为67.1%,大体相当于东北地区2004年、中部地区2003年的水平。

(三)从各区域的进程来看,东部地区有望到2012年基本实现,东北和中部地区有望在2015至2017年基本实现,西部地区则任重道远

东部地区无论是每年的实现程度还是实现程度的提高幅度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的六个方面中发展比较均衡,其中四个方面在2007年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或非常接近80%,这些方面经过努力很快就能达到90%的目标;其

余的两个方面也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有望在2012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东北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方面中,中部地区在“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方面发展速度最快;在“社会和谐”和“生活质量”方面发展速度仅次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西部地区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区域。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4.6%,比2000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6个百分点,按此趋势,有可能到2023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第三篇:06.盐城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报告(2010)(1)

盐城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报告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奔小康 建设新盐城”的目标,坚持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强力推进富民目标,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2010年度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全市市级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根据省统计局反馈数据测算,2010年我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总体得分达96.9分,比上年增加2.7分,比2003年提高27.8分,年均提高4.0分。从四大类构成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8.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7.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4.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6.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8项指标达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恩格尔系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未达标的7项指标中,有2项指标达市定时序进度,即城市化水平、森林覆盖率;5项指标未达市定时序进度,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市绿化覆盖率。

- 3滨海均为3项,大丰2项,东台1项。

三、苏北各市市级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2010年,苏北各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序推进,达标指标比上年均有增加,总体完成情况良好。

(一)总体得分情况。徐州综合得分99.2分,列苏北第1位;我市96.9分,列苏北第2位。连云港、淮安、宿迁综合得分分别为96.2、95.7和91.6分,分列苏北第

3、

4、5位。

(二)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四大类实现情况。徐州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方面得分均列苏北第1位;我市在生活水平方面得分列苏北第1位,经济发展方面得分列第2位,社会发展方面得分列第4位,生态环境方面得分居末位。

(三)三大核心指标情况,2010年,我市人均GDP达30738元,总量仅次于徐州,列苏北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市达16935元,比2009年增加2044元,总量和增量均列苏北第1位,徐州列苏北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我市达8751元,比2009年增加1101元,总量和增量均列苏北第1位,徐州列第2位。淮安、连云港、宿迁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分列苏北第

3、

4、5位;增量分列苏北

3、

4、5位。

(四)达标指标个数情况,徐州已达标指标个数21个,列苏北第1位。我市已达标指标个数18个,列苏北第2位。连云港、淮安、宿迁达标指标个数分别为

17、15和13个,分列苏北

3、

4、5位。

四、苏中扬州、泰州市级全面小康达标情况

2010年,扬州市24个指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比2009年增加1个;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目标值。泰州市有24个指标达到目标值,比2009年增加3个,核心指标也均已达到目标值要求。两市分类指标达标情况是:一是经济发展。扬州、泰州两市该大类的4项指标全部达标。

- 5个百分点,与目标值还差2.4个百分点,按照省认定的国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基数计算,还须植树造林350平方公里。由于我市属于平原地带,滩涂水域面积大,可植树造林空间有限,结合近年来植树造林监测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从各地情况看,亭湖、盐都、建湖等地尤为突出。其次是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够稳定。从历年监测情况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受各种因素影响,监测数据时高时低,波动性大的情况一直存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更加关注此类问题的处理,更加愿意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意见。因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当前达标不代表以后就会持续达标,监测指标达标也不代表群众满意。环境保护必须常抓不懈。

(三)城市化水平问题。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进程是涉及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是伴随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省局核算认定我市2010年城市化率为52.5%,与全面小康目标相比差2.5个百分点。从前五年城市化发展来看,年均递增2.16个百分点。剔除第六次人口普查一次调整因素外,年均递增1.22个百分点。直观的计算说明,要完成2.5个百分点的缺口,难度很大。具体看,城市化水平达标既要考虑流入的问题,更要考虑融入的问题。一是流入。达标的首先在于农村人口流转速度,农村人口中流转到城镇须超过18万人,城市化率才可达到55%。二是融入。流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短期容量问题,融入则更多的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质量,考虑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短期之内近20万人进城,衣食住行医教等等配套工作,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市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市历史上的基本市情。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长期工程。近年来,尽管我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也在加快发展,但由于

- 7展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要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增收、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无论是已经达到还是正在争取达到省定小康目标的县(市、区),都要坚持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原则,严格按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进行监测,进一步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认可度,切实提高全面小康质量,巩固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9 -

第四篇:2010年浦口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

统计资料

第21期

南京浦口区统计局

2011年7月6日

2010年浦口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依靠和带领全区人民,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建设再上台阶;坚持建管并举,加快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坚定人本理念,加大民生实事落实力度;重视农村建设,保持“三农”工作持续进步;健全工作机制,维护区域和谐稳定局面;顺利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我们对2010年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 2009年的指标数据,仍然保持达标的局面,

第五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11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711961480015 代士杰

摘要:本文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进一步阐述小康社会对我国人民的深远影响,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现实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

目标

经济

发展

富强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20实际中后期世界的发展状态及其趋势,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子的基础上,根据“三步走”战略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验等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一步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并且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前进方向。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正确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谓“小康”,是与“大同”对应的社会发展状态,意味着居民生活无忧,安居乐业。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特色,并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这一美好的愿望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易而举,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而言就更加困难,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上、体制方面的特色主要是:公有制为主体多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民主等基本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全民共享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些特殊存在于小康社会的全过程,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这些制度和体制也随之日臻完善,达到成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进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更平衡的小康,无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胜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思想新世纪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全民终身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青年干部专题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