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2022-08-27

第一篇: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对 )

2. 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 错) 3.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对 )

4.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对 ) 5.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错) 6. 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对) 7. 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 错 )

8.“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 对 )

9.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 对 )

10. 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 。( 错 )

11.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错 ) 12.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对 ) 13. 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错 )

14.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错 ) 15. 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对 )

16. 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对 )

17. 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方面。( 对 )

18. 英国人视《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未来”的世纪承诺。( 错 ) 19. 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均来自于国家财政。( 错 ) 20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 对 )

21. 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 对 )

2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 对 ) 23. 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 ) 24. 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

25 “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 错 )

26.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 对 )

27.“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 对 )

28. 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错 )

第二篇: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8.长期来看,(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 )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B.化肥

C.钢材

D.塑料瓶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酸钾

D.粉煤灰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再利用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18.( )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19.(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20.(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销售的低碳化

D.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技术创新

B.设备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

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

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

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终止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E.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答案】 ×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答案】 ×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答案】 ×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答案】 ×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答案】 ×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答案】 × √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答案】 ×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答案】 ×

39.“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答案】 ×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答案】 ×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 )

【答案】 × √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 ) 【答案】 ×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 ) 【答案】 ×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 ) 【答案】 ×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 【答案】 ×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 ) 【答案】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答案】 ×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 【答案】 ×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 ) 【答案】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 【答案】

× √

第三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宁化六中

张清泽

我国循环经济以民众认知原则为目标、载体和践行,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作为个体的人一般都生活在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因此,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贯彻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对于实现我国循环经济民众认知原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家庭成员间可以随时切磋,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直至形成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并自觉纳入家庭伦理。再由生态家庭建设扩展至生态社区,使循环节俭行为蔚然成风。可以断言,循环经济理念被民众广泛接受后一定会产生深刻的、革命式的社会意义。通过构建生态家庭的长期努力,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必将深入人心,而非遥不可及。广大居民身体力行,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倡导绿色环保,节俭高效,提高生活质量,既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幸福,又惠及他人和社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责任

在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行循环经济,政府的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法律法规约束等循环经济管理手段和措施都显得极其重要。并且,笔者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必须首行确保民众认知这一环节基本实现。离开这个前提,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流于口号。也就是说,我国必须首先夯实推行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这一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文化部认为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早在1980年代,联邦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定,环境教育是德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少年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了大量的职业基础培训,以便学员以后可以通过再培训或是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民众责任与家庭践行

我国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风土人情状况不一;农村人口比例大,城乡人口素质差异较大,各民族人口素质也不同;经济状况的地域层次差异明显,各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知识层次、伦理观念、环保理念等都有所差别。这些特点都会给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民众认知的实践带来重重困难,使我们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和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在循环经济民众认知阶段的工作将异常繁重和艰巨,头绪也会很多,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德国大约为10年),并在全国上下持之以恒地大力提倡,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强化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居民和家庭,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国家倡导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积极响应,切实行动起来,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个人和家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家庭生态伦理观、道德观,惠及自身,惠及家庭,惠及他人,惠及社会,惠及国家,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德国人倡导的“小习惯改变大世界”的理念,注重以下一些有利于环保和生态家庭建设的生活细节。我们也许会觉得麻烦琐细,但如果养成生活习惯,就会从中受益,乐此不疲。

家中尽量不储存非必需物品;选购无污染、有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再生品及使用后可以再生利用的消费品;反对过度、奢侈饮食消费,家常便饭更营养可口;减少饭局应酬,提倡家中就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它们既浪费包装材料,增加垃圾量,污染环境,又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定期检查家中各类物品用具,将弃用或多余物品整理分类,或用于扶贫帮困捐赠,或在大家庭成员间循环利用。提倡在社区内建立类似于德国的周末跳蚤市场,居民要更新观念,在社区内鼓励交换不同家庭中的各种弃用物品,各取所需,循环利用,何乐而不为。

提倡购买生态食品;选用盘、碗、盒代替保鲜纸保存食品;避免使用含氯氟烃、卤代物和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产品;提倡自带菜篮子或环保耐用型布制购物袋,拒用免费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若条件许可,利用阳台、楼顶等闲置空间种植草木,绿化环境;保持室内自然光线、自然流通,节约用电;选用不含氟利昂的环保型冰箱、空调及低电耗计算机,使用低耗能型复印机和打印机;房屋装修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环保涂料、环保墙纸和环保复合地板等。

第四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工 林振勤

近段时间,通过三明电大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学习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课程,使我进一步认识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下面,我就低碳生活谈一下几点学习心得。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3、作为个人,要身体力行,努力保持低碳生活。“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努力保持低碳生活。比如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每周少开一天车,少乘一天电梯,少开一天空调等等。

4、作为教师,要向学生加大宣传,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着力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的良好氛围;要在引导热点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入情入理、深入浅出的宣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低碳生活;还要在树立低碳新形象上下功夫,突出典型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鼓舞人。 其实,我觉得“低碳”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平时生活习惯稍微注意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低碳”。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拯救地球,为人类健康、和美生活作出努力,创造一个处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

第五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

从6月15日起到6月25日止进行了自主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收获颇多,现心得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3.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学以致用,在生物教学中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应予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1.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3.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特别是“循环农业”)等概念与知识。

4.在《酸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6.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学生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7.在《运动养生》中让学生学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自觉进行低碳生活的方式与途径。

8.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上所述,学习《低碳经济》,获感良多,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去为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务公开会议记录簿下一篇:读听窦桂梅讲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