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及实现路径

2023-02-08

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模式的创新,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 在创业创新环境下, 注重独立思考, 这是赋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新的发展内涵及思路。鉴于此,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 把握“立德树人”的新思念及新的时代发展内涵, 不断的探索实现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思想观念及意识的发展新路径。

一、创新创业高校环境下“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一) 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积淀, 其发展决定着青年一代的思想及意识的高度, 同时在结合我国思想文化意识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应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基准规范。现阶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加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 由此在高校校园内出现了一大批的在校创业学生, 他们的基本素质和基础的道德意识决定了其创业成功的几率。“立德”在古人的文书中就有所记载, 在古代, 名人都把德育放在首位, 即“立德树人”, 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习性, 才能够在建功伟业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发展境界。“立德树人”拆解开来分析, 如果立德的过程中离开了树人, 那么整个的社会阶层中,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意识的人就很难有大的发展, 此外如果树人离开了立德, 那么就会显得没有蕴含。

(二) 时代意蕴

现阶段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发展的主要思想理念, 既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 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时代发展的基本脉络, 结合进步精神, 实现对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美化及营造。其中, “德”不仅指的是个人的品德, 其中也需要结合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代表的是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更为重要的是体现着个人道德意识及情操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体现出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时代意蕴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而“树人”体现出的是不仅仅包含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同样也包含了数以亿计的辛勤劳动者, 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为我们这个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树人环境。鉴于此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主观意识及思维, 培养其综合素质, 加强自身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 这就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实现自身工作价值的时代底蕴。

二、创新创业高校环境下“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 需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发展中的主导权

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教学理念, 让学生坚信, 无论多么困难, 只要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因此, 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加强相应的思想意识的宣传工作, 强调要将意识形态的相关工作内容具体化。在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 加强高校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将“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意识形态及思想的内涵进行分析, 能够从中有效的分析现有知识体系下, 创新创业环境中融合高校的思想意识交流, 促进政治民主化、经济全民化的重要交流意识形态的加深。对于大学生而言, 历来是以西方的思想意识形态为借鉴, 借助改革开放的红利, 不断的加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需要由马克思主义进行引领, 并构建正确的“立德树人”政治发展方向。

(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90”后大学生, 甚至“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宰他们在更多的西方价值观念及思想意识的影响下, 结合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能够结合我国的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 影响到我国经济方式及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否认的会出现精神空虚、信仰模糊等现象, 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创新创业的高校环境下, 应积极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立树立核心价值观为主的学习环境, 立足就业,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的高校育人环境。同时为顺利的完成整个“立德树人”思想观念的培养, 应积极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传递正能量。

(三) 传递正能量, 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 在加速了各种创新思想及意识的过程中, 应集中文化、信息的碰撞为中心, 将信息的碰撞与实际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奋斗的方向, 出现了诚信缺失, 急功近利等消极的思想, 严重对于其后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此, 在创新创业环境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突出大学生就业为主, 引导学生以实现就业为自身的短期奋斗目标, 以开拓创业渠道为自身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奋斗方向, 增强大学生的个人荣辱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激励和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上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做时代的弘扬者,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现基础上, 倡导优良风尚活动的开展。

三、在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一) 健全机制, 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首先, 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 应该将“育人”作为主要的教育工作内容,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教育为先的思想理念, 并能够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 加强高校自身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并学习和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 认真学生习总书记讲话内容, 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大环境。

其次,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生工作全过程中的支点, 形成以“读书育人、管理育人”为主的全方位的个人人格教育, 例如构建课外辅导教学体系,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创新创业的机遇, 利用全校的资源, 为“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 抓师德师风,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流砥柱, 由于其思想意识也不成熟, 因此需要抓师德师风, 不断的针对教师教学进行培训, 并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教师的素质欠缺点, 不断的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高度, 并建立高尚的人格魅力。例如要进行岗前培训, 注重教师的制度监督和管理等。

(三) 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为基础, 要精心打造精品课程, 创新教学的过程中, 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实现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增强教学的效果。其次应以现实生活为教学平台, 不断的在课堂上渗透马克思主义, 提升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此外应优化高校的教学环境, 尤其是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 应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育人氛围。在“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利用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 让全校的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并且能够打造一个属于自身院校发展的自媒体平台。同时利用组织观看国内知名专家的图书报刊等, 提升个人的思想意识, 加深对“立德树人”思想的认识。

四、结论及展望

总之,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理念, 应遵循其发展规律, 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大学生在正确道路上不断的发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胸怀大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传统精神, 结合“中国梦”, 努力奋斗, 与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相联系, 实现自我理想, 做社会有用之才。

摘要:习总书记曾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到, 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学的核心理念,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既是对积极的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育人理念要求, 同时也是建好高校党建工作,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创新创业环境下的高校教育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及规范, 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黄艳, 成黎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新使命、新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8) .

[2] 骆郁廷, 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7) :45-49.

[3] 刘建.扎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强保证[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3 (9) :4-7.

[4] 马孝文.略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指导中心工作的路径[J].中外企业家, 2017 (21) .

[5] 彭杰.以立德树人思想为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现代妇女:理论版, 2015:135.

[6] 薛周利, 颜佳, 闫小明, et al.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思想引领, 着力培养西迁精神新传人——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J].中国研究生, 2018 (5) .

[7] 白鹭, 白鹤.弘扬交大西迁精神开启历史新纪元-纪念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25) :241-24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人才培养模式——兼析当前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现状下一篇:自制凝血检验室内质控血浆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