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研究论文

2022-04-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关键性资源。文章从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進行研究,论证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及运用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

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研究论文 篇1:

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策略研究

[摘要]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知识产权不断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研究应对知识产权扩张与滥用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新经济特点分析知识产权扩张与滥用现象,从企业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经济;知识产权;滥用

[作者简介]程文豪,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广西 柳州 545004

[文献标识码]A

新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产权战略作用的增强,知识产权权利呈现不断扩张之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的现象。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国际贸易不断增长,面临着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的压力,中国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挑战,研究应对知识产权权利扩张与滥用对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的特点分析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特点的经济。它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新经济是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它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依托,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它以创新为核心,包括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创新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等。新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国家的竞争逐渐演化为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产权立国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战略。在社会财富中,技术成果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成为新经济主导力量。

其次,新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虽然,这样的经济形态还有其他名称,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但从内容上其含义基本相同,即它们所描述的都是经济运行形态发生的新变化,其实质意义是:信息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资源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

最后,新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在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情形仍然没有改变。在规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时,由于力量的非均衡性,使得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更多的是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科技和经济状况。可以说,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范是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延伸。

新经济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推动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知识产权扩张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先天的劣势和相应国际知识产权限制规范的相对不足,面临着知识产权滥用的壁垒。

二、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的扩张

(一)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不断拓宽

新经济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拓宽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在专利权方面,出现微生物专利、动植物专利、基因专利、计算机软件专利和商业方法等新型专利客体;在商标权方面,出现动态商标、气味商标、单色彩商标、域名等新商标,同时放宽商标侵权的标准;在版权方面,出现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作品和电子数据库等。新技术的日益交叉使知识产权保护不断由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对知识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保护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要求。

(二)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在版权制度方面,出现数字化权、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一些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内存中的缓存也视为复制。传统经济时代的家庭复制属于合理使用,在新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家庭复制在很多国家逐渐被排除出合理使用范围;其他权利如表演权也推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制作录音录像、摄制电视电影。知识产权因技术的发展而扩张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权利的扩张应该伴随着相应的权利限制才能达到利益的平衡,否则将会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

(三)知识产权的部分概念和原则发生变化

新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也在动摇和改变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些固有原则和观念。生物技术的兴起使发现与发明的界限变得“模糊”;“专利只能授予发明,不能授予发现”的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算法、治疗方法不受专利保护的说法开始受到质疑;实用性标准扩张到实验室实用性,即产品或方法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和使用;计算机技术使人们对版权保护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产生怀疑。传统的产品责任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品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宜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新经济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国际条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也更多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权利限制方面却没有相应完善,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权利规范的不平衡,高举知识产权的大棒横行于全球经济的博弈中,出现了滥用知识产权现象。

三、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

知识产权滥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正当界限,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目前来看,滥用知识产权大致主要表现为:第一,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去申请和获得本不该具有的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可以称为不正当获得。第二,利用知识产权谋取市场垄断,搞不正当竞争,排挤同行对手。第三,通过知识产权搭售行为,利用拥有的某方面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搭售非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第四,通过掠夺性定价将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来挤跨对手。第五,通过超高定价,利用垄断地位对消费者和用户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第六,拒绝许可或缩小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扩大自己的权利。第七,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附加转售价、地区限制、应用范围限制、数量限制、不竞争条款、不质疑条款、指定技术来源、指定进货或销售渠道、一揽子许可、搭售、回授、排他性交易以及期满后的使用限制等限制条款,缩小受法定许可人的权利。第八,利用交叉许可、联营协议与多重联营实现固价、分配市场和顾客,缩小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第九,滥用诉讼,随意地起诉别人,以达到扰乱、损害对手的效果,取得竞争利益。

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深受其害,研究应对策略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应对的策略:以企业效益最大

化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制度

(一)破除传统企业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迟缓与被动局面,从社会环境考察可追溯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知识产权观念的缺乏;从企业本身考察则是企业自身制度的桎梏与企业文化中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结果。在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下,在我国企业所进行的许多企业改革中,利益分配纷争很激烈,少数企业能有意识地重视发展知识产权与保护知识产权,但更多的企业没有自觉重视并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形成知识生产与使用环境氛围。许多企业经营追求短期利益,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更多是把有限的财力使用在“行政关系”或者是“社会关系”上以博取暂时的企业利益。企业必须要努力破除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积极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二)摒弃“拿来主义”,创立自己的企业品牌

中国已经是WTO成员国,WTO中TRIPS协议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规范,非经合法的“拿来主义”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规行为。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尚缺乏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一些企业企图奉行“拿来主义”甘冒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来获得暂时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最终很可能掉入知识产权纠纷的漩涡,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任何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不应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时心存侥幸,而应警惕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下的“表面繁荣”,扎扎实实,发展企业知识产权,创立自己的品牌。

(三)抢滩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公司掌握世界大部分高新技术。我国出口产品数额大幅增长但技术含量极低,在核心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例如,备受关注的动植物基因专利,目前国内企业还几乎是零专利,跨国公司“孟山都”却利用对我国野生大豆的检测分析,在我国人世前提出64项专利的保护请求。跨国公司的这些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对我国大豆的种植开发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实施核心技术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立足国际市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很好的策略。中国企业应当摒弃门户之见,放眼世界,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专利和技术策略。围绕新型产品开发外围专利,收买他人专利权,保护独立市场优势,推行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想一代的专利覆盖策略等,不断提高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与高度。同时,通过制定我国产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联合作战形成合力,探求让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必须与我国标准兼容的态势。

(五)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应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诉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诉,是其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工具压制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一些跨国公司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目的是想利用知识产权诉讼分散竞争对手的注意力,把对方拖进复杂法律程序和高昂诉讼费用的泥沼。通过诉讼新闻效应损害对方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动摇对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有的跨国公司在诉讼结果尚不明朗时,就给对方的销售商或用户发出侵权警告或通知,要求或暗示其不要销售或使用“侵权产品”。为避免卷入侵权诉讼,销售商可能会放弃与被指控企业合作;而用户也可能因此拒绝购买被指控企业的产品。中国企业要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诉,应当熟悉国际规则,借助当事国诉讼法赋予的诉讼权利,利用诉讼程序赢得自身的发展时间,赢得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谈判优势。我国已成为TRIPS协议成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需要不断增强的,作为一个知识产权并没有形成优势的后发国家的企业,积极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诉,在知识产权领域之外寻求突破,是实现自身创新发展的另一种思路。

总之,在新经济背景下,随着知识产权权利的不断扩张,跨国公司不断挥舞知识产权大棒,知识产权滥用有泛滥之势,中国企业不断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是应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滥用权利的根本之所在。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程文豪

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研究论文 篇2: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摘要】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关键性资源。文章从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進行研究,论证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及运用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

【关键词】新经济 人力资本 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依靠人力资本的培养、吸收、转化和增值,企业员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的人力资源,而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人才优势是企业获取和保持持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以往过分看重非人力的物质资本的错误,确立一种完整的资本概念,在动态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本,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人力资本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实质上是己经开发了的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等能够预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价值要素,这种价值要素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基础,代表企业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即一种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或资本。首先,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资金和技术投入使用的效率,从而使同样多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出。因为同样的投入在不同素质的劳动者手里所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其次,人力资本可以引导物质资本、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增加。比如扩大要素投入范围和增加要素投入种类等,从而导致产出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这时候的劳动者就成为现代经济意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要素。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迈向以人力资本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的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到生产过程,在创造企业财富的诸种要素中,物质资本要素、资金及尚未受过教育培训的自然型劳动力,将不占主导地位,以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要素则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的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经济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在新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对资本的消耗由自然界的物质资本大量消耗转向对人力资本的消耗,物化劳动在商品价值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活劳动特别是人的智力劳动在商品价值中比重逐渐增加,这些变化必然使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人力资本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三、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1、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借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从企业自身视角考察,可以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企业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则是如何获取和保持企业持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其实质和核心的问题,仍是企业的竞争力问题。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它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要素所构成。一般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除人力资本外,还包括物质资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核心能力等。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这一系列系统要素共同维系和支撑。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不但是企业持续发展系统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而且渗透和体现在其他系统构成要素之中,改善其他系统构成要素的质量,从而使各种系统要素之间保持良好的组合状态和运行质量。可以说人力资本要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要素。

2、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一些企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期以来,这些企业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即在企业发展初期缺乏长远规划,对物质资本的高投资、高消耗和低产出,以更多的物质资本消耗代替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为代价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难以保持良好的组合状态和运行质量成为造成企业发展困难的根本性因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人力资本的低水平、低使用效率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每创造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3至4倍,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7.7倍。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相对较低,2002年为25%,而美国、德国和日本都超过40%。

很明显,在这种对物质资本过度依赖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企业产品的科技与知识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等造成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化,从而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贝克尔曾经总结道,人力资本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关于美国国民收入扣除物质资本和劳动增长以后的剩余的持续增长的原因探讨。可见,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发展中乃至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在合理利用物质资本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

四、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1、人力资本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其他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协调和利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发挥着其他要素不可完全取代的作用,支撑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其中,人力资本又是其他各支撑要素的支撑。

(1)从企业的员工配备来看: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力资本成为能动性资本,同样的物质资本由不同的人来运作,其增值的差别是巨大的。同时,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营销策划,还是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因此,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协调运行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优秀的人力资本配备是提高企业人才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

(2)从企业文化来看: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也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以人为本”即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潜在的人才成长为人才的媒介。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员工不断更新价值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和强化工作能力,在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同时,强化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反之,则可能导致员工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和各自为政,甚至可能由于企业内部代理关系而产生不同层次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3)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要在日益激烈化、残酷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战略是关键。但好的产品和发展战略都是由人制定、设计出来的,没有优秀的人才,企业很难得到发展。有关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总体谋略的企业战略,不仅凝聚了人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等人力资本价值要素,而且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态度等。企业发展战略又是制约人力资本价值变化的重要因素,发展战略正确,则能够促使员工不断地丰富知识和经验、提升智慧和能力等人力资本价值。

(4)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能够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能够提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此外,员工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也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至关重要因素,只是这些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来体现。

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取决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等综合性因素,也取决于货币资本、实物资源和信息等基础性的因素。而所有这些因素又都是与企业人力资本息息相关的,都是人力资本要素的集中体现或综合反映。良好的人力资本状况在构成、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主导作用。

2、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实经验表明,每一时代社会经济实现发展的背后,都有新的资源基础作为依托。农业时代争夺土地资源,工业时代争夺能源资源,新经济时代争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信息构成,包括科学知识、商品与金融信息、经济消息,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等,是人力资本的主要内容。

当前的新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信息革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替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正在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如果发展战略出现失误,继续沿用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这就要消耗大量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这又势必要与其他企业发生摩擦和冲突,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实践证明,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用知识来替代传统要素,可以实现用较少的物质资本达到同样的发展。而无论是知识还是技术都是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知识越丰富、技术越先进,人力资本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且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都需要以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前提。因此,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中,高水平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

五、结论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点。人力资本是企业财富生产和增加的源泉,是推动一个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原动力,其大小直接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人的健康质量、知识和技能质量越高,其生产潜力和能量就越大。现今,各个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异常激烈,都纷纷探索培养和获取人才的策略。可以说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以及能否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已成为企业间的普遍共识和制定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Theodore W. 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1).

[2]蘭玉杰: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振铎:人力资本投资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1(9).

[4]丁锋、孟欣:人力资本的特征[J],商业研究,2004(15).

[5]陈维政、刘苹、胡豪: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谢奕、林玳玳: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2).

作者:石友蓉 江丽芬

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研究论文 篇3:

新经济 兴未来

近年来,我国新经济进入迅猛发展阶段。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走向全球,见证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成都新经济发展迅速,方兴未艾。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蓉召开、锤子科技的总部落户成都、58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在蓉打造“58新经济产业园区”……关于新经济、新产业、新未来,众多知名企业将目光投向成都。11月9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发展新经济,成都给出了市场指引,明确了路径选择。

成都高新区

构建新经济生态圈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聚集区

聚焦新经济三大重点领域:在智能经济上发力,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产业;在数字经济上发力,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游戏等产业;在平台经济上发力,聚焦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新媒体流量平台等产业。坚持新经济四大发展路径。坚持“主体成群”,海量培育种子企业群、“瞪羚企业”群;坚持“产业成链”,塑造新经济产业全程链条;坚持“要素成网”,抓好人才优先发展,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支持研发机构设立;坚持“环境成器”,提升创业苗圃和众创空间质量,完善新经济人才生活和服务设施。实施产业跨界融合、企业大中小贯通、校地军民协同、国际互联互通四大重点工程。

天府新区

新经济聚集区 独角兽成长地

围绕建设“新经济聚集区、独角兽成长地”,着力创新组织方式,大力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坚持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带动,依托三大主导产业生态圈建设,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构建“1+3+N”即“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若干配套产业”的发展格局,大力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加快孵化技术领先、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新经济市场主体。瞄准前沿领域,以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内容经济、共享经济为重点,围绕构建新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服务、金融科技、智慧终端物流等细分领域的课题研究,创新办法推进以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组织管理等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锦江区

抢抓新时代机遇 建设新经济高地

遵循新经济发展规律,主动抢占新经济制高点,加快推进产业、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产业。启动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园区规划建设,作为发展新经济的主要载体。加快构建新经济产业生态圈,建立完善的要素保障体系,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体系,全力招引技术含量高、产业前景好、集聚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聚集新经济专业人才,重点引进互联网、大数据、新金融、创意设计、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经济专业人才,力争形成链式效应。培育引进高能级新经济项目,大力实施“瞪羚计划”“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

青羊区

依托三大集聚区 着重发展四大新经济领域

依托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成都中心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三大集聚区,着重发展四大新经济重点领域:聚焦文化创意领域,重点发展文博艺术、影视传媒、文化体验;聚焦新金融服务领域,重点发展文化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聚焦共享经济服务领域,重点发展以平台经济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聚焦新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程。运用新机制,转变新经济发展组织方式; 培育新功能,重构加快新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聚集新要素,强化新经济人才金融等服务保障; 创建新平台,加强新经济发展载体建设。

金牛区

一城一带三园多点

坚持重点突出、全域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一城一带三园多点”全域新经济发展格局。一城:建设金牛科技新城,依托三泰控股、竞技世界、腾盾科技、天奥电子等一批新经济成长型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及军民融合产业,打造“高端总部新城、新经济产业新区”。一带:建设环交大智慧经济产业带,充分利用西南交大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知识与新产业加速融合。三园:建强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產业园、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国际商贸城新经济孵化园,催生产业新动能。多点:建设无里创意楼、U37文创园等多个新经济示范项目,驱动传统产业升级聚变。

武侯区

构建产业生态圈 创新生态链

确立创意经济、绿色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四大新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打造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武侯新城电子商务集聚区、环城生态区三大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积极抢占新经济发展“风口”,着力推动新经济做大做强。完善新经济工作体制机制,成立新经济工作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新经济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新经济发展情况监测预警。强化新经济企业外引内育,着力培育新经济产业集群,搭建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新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探索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办法,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金融对新经济发展的支持;策划实施一批以新经济为主题的创新创业活动。

成华区

构建有机融合、良性循环新经济产业生态圈

培育大企业大集群做强“新动能”,大力实施新经济龙头企业加快招引、梯度培育、上市帮扶“三大计划”,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大健康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音乐影视、电竞动漫两个300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电子通信、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分享经济四个100亿级产业集群。以拓展创新链技术链做优“新生态”,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两大通道”,推动“两校五院三司”与企业组建柔性产学研联盟。以推行新模式新示范做好“新应用”。实施智慧出行示范行动,支持科技企业在参与智慧交通、绿色出行中做大做强。实施智慧能源、智慧工厂、智慧社区示范行动。

龙泉驿区

实施“353” 行动计划 打造经济增长新极核

将绿色经济、智能经济和创意经济三大新经济形态作为新经济发展重点方向。绿色经济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抢占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智能经济领域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动“龙泉制造”向“龙泉智造”转变;创意经济領域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实施先进汽车发展、智能制造壮大、文化创意精品、绿色智慧农业发展、现代物流应用五大工程。强化政策支撑,研究制定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及专项扶持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强化资金支撑,设立新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加强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新金融业态建立投贷联动机制,推动新经济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

青白江区

瞄准三大重点领域 聚焦新经济新业态

瞄准先进材料、智能装备、临港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材料产业园区和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内陆国际铁路第一港;聚焦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以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网络交易和服务平台企业。成立青白江区新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将新经济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适时编制新经济发展指导目录。强化新经济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强化新经济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新都区

坚持产城一体 深化军民融合

加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瞄准可燃冰、页岩气等新能源领域,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以实体商贸为基础、电子商务及信息化为核心、现代物流配送为支撑的产易平台。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优良环境。培育瞪羚企业,实现奔跑裂变。坚持以产定城、产城融合,着力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现代轨道产业新城”。深化军民融合,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新材料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带动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关联产业发展,鼓励军工企业脱密开放研发制造、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提升区内高新技术服务能力,帮助民营中小航空企业快速成长,加速形成航空产业集群。

温江区

着力构建 “三医融合+”新经济产业体系

依托成都医学城,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等产业,加快发展脑科学、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医用机器人等产业,打造“三医融合+”产业核心区。依托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医疗美容等健康管理产业,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健康服务+”产业核心区。依托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积极发展生物农业、影视动漫、数字演艺、田园文创、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都市现代农业,延伸发展康养产业,打造“都市农业+”产业核心区。实施“三大计划”培育新经济主体。坚持协同创新催生新经济企业;布局载体平台支撑新经济发展;营造比较优势培育新经济生态。

双流区

“强3优2”助力新经济发展

根据电子信息、航空、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方向,初步确立“强3优2”的新经济发展思路,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智能经济3个领域,优化发展创意经济、新兴服务经济2个领域,发展凸显临空经济特色的新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健全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新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新经济目标考核体系。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深化重点研究,引入专业机构开展新经济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建立新经济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培育良好生态,从建设诚信政府、实行宽容性管理和审慎性执法、打造产业生态圈等方面,为新经济发展培育肥沃的土壤。

郫都区

“三方联动”加快建设“一校一带”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聚焦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强化与电子科大、高新西区“三方联动”,加快建设“一校一带”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聚力打造新经济聚集区。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功能区建设,着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建设产城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新城。推进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实施国际社区整体提升、科技金融供给改革、知识产权转化攻坚、双创产业能级提升、多方融合协同创新、双创教育扩面增效“六大行动”,推进双创主体引育、项目梯级孵化、双创环境优化、技术平台共享、国际品牌塑造“五大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创高地。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型显示、软件研发、5G等细分领域,加快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电力系统应急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