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金融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金融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召开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5年以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表彰杂志通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论文 篇1: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也在各个领域面向新的环境和方向在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发展还需要金融环境以及投融资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投融资的主体不明确,投融资渠道单一,以及投融资的生态环境发展不均衡等情况。因此文章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产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成长的模式、存在的风险和各个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包括: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产业的投资过程中使用的资金、创业过程中使用的引导资金等在内的具有灵活多样性的资金投融资模式,并且通过对资金渠道的拓宽,构建出合理的信用担保体系,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投融资模式和投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运转,以期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收益。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产业特点 投融资渠道 产业模式构建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截至目前为止,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活动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农产品发展的大国,因此,农业综合的开发产业的投融资和我国的投融资制度也在一同演进,同时我国农业面对着资金不足和投融资难以实现的情况,如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的产业投融资,解决农业方面出现的投融资问题,使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过程中的投融资渠道具体的构建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投融资打开良好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含义分析

所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指的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企业为获得更高收益而采取的资产股份转让获利模式。投资渠道包括对内投资渠道和对外投资渠道。企业融资就是农业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其中还包括直接投融资与间接投融资两个方式。企业投资特征多样,其中包括投资目的多样性、投资时机选择性、投资回收时限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含义的明确是实现问题解决的基础性前提。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构建存在问题

1.投融资主体不明确。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融资主体结构角度进行整体分析,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长期发展阶段,政府都作为唯一的核心投融资主体存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主体逐渐丰富并增加了企业投融资和居民个人投融资,但是实际的投融资份额占据依然较低。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过程中,尽管各类不同的社会资本比例都较高,但是由于受到了过去的沿用投资体制影响,与发达欧美国家的投融资产业模式比较,我国的投融资主体资产比例仍然是政府占据首位,与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特征适应性较弱,投融资主体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投融资发展体系。

2.投融资渠道单一。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一直存在渠道单一问题,间接的投融资比例过高,与此同时占据主体地位,实际的直接投融资依旧占据辅助地位。传统的银行信贷依然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会导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基金、农业开发风险投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债券的直接性投融资能力较弱。通常来讲,银行导向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系应该更加符合传统和低风险型开发项目,与此同时,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投融资体系会更加有利于高创新和高风险的农业开发项目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存在的债券投融资比例较高,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股权投融资和资本市场投融资比例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多种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尝试,过度地依赖银行信贷也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增大农业开发产业与银行投资系统风险发生。

3.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拓展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之一。金融生态系统涉及范围广泛,从农业开发企业的经济基础状况到企业的诚信发展文化软实力,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社会中介发展进步和社会保障程度提高的各个方面,金融部门的独立发展情况都在不断深化。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金融信息与企业投融资需求信息不对称,银行、政府、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渠道存在阻碍,沟通合作效率低下,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很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成本风险增加,资本运行成本风险加剧。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呼吁大力发展中小型开发企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各类投融资困难问题,从而提出了结合创新投融资开发战略的良好构想。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分析

1.阶段性特征与投融资工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般经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主要是种子启蒙阶段、初期农业开发创业阶段、中期上升发展阶段、后期产业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投融资工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融资角度分析种子启蒙阶段,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自有资金和农业开发企业的自筹私人资金和投资者资金注入;创业阶段的农业开发企业核心技术趋于成熟,企业会逐步利用新型技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扩大产品成果的推广市场,以面对产量提高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需要,解决企业投融资困难问题。中期企业上升阶段资金需求量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根据具体发展速度的提高而提高。在后期的企业发展成熟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市场支配能力达到最高,企业利润逐渐达到行业的发展平均水平,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可以达到完全的回报收益,公司的实际开发价值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司开始实现公开的股票发行。

2.风险性特征与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面临着多类型的竞争风险,其中既包括了技术性产业风险,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管理和财物安全的风险。正是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多重风险性,使得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方式也要充分考虑多元风险因素,进行最优方案选择。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直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巨大,合理的投融资结构的安排才是达到均衡投融资的重要方向。在农业综合开发近些年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类农业开发企业的内部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存在着企业内部管理松散问题,企业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必须从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的角度入手。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发展模式特征,这对于投融资方式的配套进行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资金支持出现断裂,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就有可能随时面临着失败的经营风险,此类财务经营风险也主要集中在投融资的总量和配比不均的问题上,对于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融资方式也存在资金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关注和研究。

3.多元化特征与投融资渠道。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的多元性是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渐实现投融资需求多元的固定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构建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数额发展,其中包括了产业开发新型技术的资金投入和资金融入,以及企业人力资本和开发技术设备资本投入产出差异等等。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特征,所以在产业开发企业的成熟阶段,资金作为重要推动力量发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起步初期资金的筹集难度一直都是大于普通开发产业的,所以对于新型投融资渠道的开发必须更加重视,对于多元投融资渠道的尝试性探索也在不断发展{1}。

四、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

1.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中,知识产权模式也一直属于有待开发的重要投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非实物资产,未来的具体收益不确定性较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未来实践应用前景广泛,所以在此背景下,银行和政府也应该积极加强支持力度和引导,辅助构建起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竞争和谐环境。在新时期要创新和建立起知识产权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知识产权在未来的投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将会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对于资金发展渴求强烈的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知识产权的融资模式尝试是重要的现代化融资模式创新举措{2}。

2.产业投资模式。通过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基金形式可以有效地形成产业投资基金稳定模式,实现对金融市场闲散资金的灵活集中,通过对基金管理人员与专家的管理、专家基金托管的应用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对特点产业目标的集合性投融资,解决风险投资渠道、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资基金是在国外针对需求量较大同时投融资期限相比较其他产业较长,特殊的惯用投融资企业风险性较高的特殊模式,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也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所以应该适时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新型投资模式,从而实现对我国整体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渠道拓展,为持久的研发和创新投资模式尝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3}。

3.创业引导基金模式。我国在2011年10月,国家通过了《基金规范设立的引导和运作方向中创业基金的影响分析》,打开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在基金规范领域的先导,此后,各个省级、市级以及地区级政府都在尝试进行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模式发展的探索,担负着“对社会资金创业和企业投资发展方向引导”的重要责任。同时在基金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兼顾到社会资本与基金管理人在提出自身合理性汇报诉求和财政出资保障性安全,在扶持当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该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予适当考虑。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应该对创立引导基金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产业投资的基金投融资模式在不断的实践模式应用中可以有效得到提高,应用效果会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未来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是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在新时期获得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在投融资渠道构建中存在着投融资主体不明、渠道过于单一、缺乏良好生态环境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入手,对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选择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论文对未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实际案例分析中不够完善,仍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注释:

{1}王金安.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4):58-61+80

{2}王主力.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回顾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3):3-8+14

{3}鲁德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理性预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6):723-72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责编:若佳)

作者:马逍遥 刘超宇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论文 篇2:

全面提升宣传工作水平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召开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5年以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表彰杂志通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

一、2015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5年以来,国家农发办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农业综合开发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主动谋划、全面推进。各级农发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信息宣传和新闻宣传有机结合,把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有机结合,把对上宣传和对下宣传有机结合,把日常宣传和重点宣传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主旋律,展现了农业综合开发新风采。

(一)信息报送成效显著,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关注

国家农发办高度重视重要信息报送、《简报》和《情况反映》编报等工作,加大向部党组、部内相关司局及中办、国办的信息宣传力度。通过财政部《上报信息》向中办、国办报送工作亮点,及时反映农发工作成效。在财政部内外网平台发布信息300余条,财政部门户网站主页转发100多条,在部微信平台发布60余条,基本实现了“每日有动态、每周有声音、每月有亮点”。

(二)对外宣传亮点突出,扩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力

各级农发机构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的对接联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和网站都对农发工作进行了报道。认真做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在“新部令”出台之后,以答记者问、部令政策解读、编发修订说明等形式,在相关报纸、网站、刊物上集中宣传报道,迅速在农发系统内形成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新部令”的热潮,也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重大方针政策的了解。

(三)在财政系统内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政策执行和业务工作

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加大系统内宣传交流力度。将《中国财经报》作为系统内外宣传的主阵地,今年以来《中国财经报》累计刊登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解读、宣传文章和新闻报道等近百篇。《中国财政》《当代农村财经》和《预算管理与会计》等部内刊物也都向国家农发办约稿,阐释农发政策,反映农发成效。河北省农发办在《河北财政》开设固定专栏,年度刊发宣传文章40篇以上;内蒙古、贵州、陕西等地充分利用财政刊物和网站开展宣传,展现了工作业绩。

(四)杂志质量显著提升,政策园地和宣传平台作用更好发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承载著政策解读、信息交流、工作研究和宣传平台的重要作用。国家农发办高度重视杂志编发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办刊定位,充实人员力量,给予支持保障,推动办刊水平显著提升。编辑部通过选题策划、向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约稿、撰写编辑部文章、摘选权威解读等方式,加大“三农”政策解读和课题研究类文稿的刊发力度。本着服务中心、促进工作的原则,对杂志栏目做了优化调整,开设了“卷首语”,从文风、组稿、版式和美编等各方面对杂志进行优化设计,对重点栏目和稿件配发图片,使杂志图文并茂、焕然一新,政策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显著提升。2015年以来,各级农发机构在通联人员培训、考核奖励、组稿投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东、河南、内蒙古、广西、新疆等地对业务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

(五)宣传形式丰富多彩,彰显了农业综合開发良好形象

除广泛运用简报、媒体、网络进行宣传外,各级农发机构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为便于开展对外宣传,国家农发办精心设计印制了《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画册,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辉煌历程和丰硕成果,成为展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靓丽名片。国家农发办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农发、展示农发。2015年以来,卢贵敏主任累计刊发署名文章或接受访谈文章20余篇,还利用座谈会、研讨会等渠道宣传展示农发成果,提升农发在业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以农发杂志为平台,先后对陕西、重庆、河北、黑龙江等省市进行了专题报道,全景式、宽视角、深层次展示了当地农发工作风采。

二、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准确把握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态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产量连年高位增产,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将其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以脱贫攻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深入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渠道、扶持重点、支持方式和引领方向都在改革调整。这些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综合开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迈出新步伐。突出扶持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产业扶持”的理念,立足各地实际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围绕现代农业实施产业引领,把土地治理和产业化发展两类项目紧密结合,形成项目建设合力。创新投入方式,增加农发整体投入规模。实施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在部分省份已取得初步进展,在“财金融合”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贷款担保基金”等投入方式,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完善管理机制,发布实施“新部令”。适应农业综合开发形势变化和发展需求,研究修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并以第84号部令形式审议通过。“新部令”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多个方面对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制度做了实质性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突出农业综合开发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等。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所有项目的评审、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农发机构,进一步简化项目管理流程,降低项目立项门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创新。通过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试点,打开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

三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新要求。在2016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会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抓住“五个着力点”,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着力补齐农业产业链短板,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着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等。

四是媒体传播和新闻舆论进入新时代。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并加速前行。在信息技术浪潮的引领下,媒体宣传的渠道、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在传统媒介发展演变的同时,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以手机网站、微信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日常信息传递、新闻传播和数据交换的主角。身处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传声筒,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和传递的主角,对外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能,宣传的时空概念无限放大,在新闻舆论即时便捷、广泛覆盖的同时,也隐含着更大的危机和风险,这些都带来了信息宣传内涵和外延的全新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媒体传播和新闻舆论工作,近期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对各部委回应舆论关切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门作为重要宏观经济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回应工作尤为重要,财政部党组也对做好舆论回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都对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提出了新命题和新要求。

(二)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充分展示农业综合开发成果、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社会影响力的客观需要。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改革创新和巨大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项目单位、项目区群众和相关方面对于广泛了解和深入参与农发的需求日益增加。

二是彰显农业综合开发独特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和良好外部环境的必要途径。随着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扶持渠道和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相关涉农部门支农措施呈现同质化竞争态势,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大力推进。要把农业综合开发的职能任务、政策目标、改革举措、成效亮点等充分宣传展示出去,使社会各界能够更深了解、更多理解、更好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三是主动推进信息公开、防范消除资金项目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隨着社会外部监督的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管理实施也面临着一定风险和压力,要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政策制度执行的同时,做好政策业务宣讲,从而赢得社会广泛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四是培育农业综合开发文化、凝心聚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必然要求。全国农发系统有2万余名干部职工,农发人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形成了为民服务、脚踏实地、勤奋奉献、开拓创新的鲜明品格和精神风貌,涌现出一批扎根一线、拼搏进取、默默奉献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新时期,大力弘扬这些先进人物事迹所蕴含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精神,有利于促进在全系统营造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比学赶超氛围,培育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干事创业、实绩突出的干部队伍。

(三)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是形势任务宣传。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党组对“三农”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指示精神。

二是政策业务宣传。要聚焦农业综合开发核心职能,以第84号部令为核心,广泛宣传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管理政策、制度规定、扶持重点、工作流程等,重点跟踪关注“新部令”在各地贯彻实施的情况,着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新理念、新政策在实践中的新成效。

三是改革创新宣传。重点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方面的重大举措和显著成效。

四是典型事迹宣传。集中宣传各地农发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宣扬农业综合开发被誉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的精神内涵,注重发掘和大力弘扬广大农发干部“服务大局、心系‘三农’、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塑造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形象。

三、提升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激发农发干部队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为推动农业综合开发事业更好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一)围绕中心,充分运用主流媒体进行对外宣传

围绕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工作和改革创新取得的成效,突出农业综合开发独特优势、开发成效和管理亮点,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和专题策划,力争播出一批有分量的节目,刊发一批有分量的稿件。要突出重点,围绕国家农发办谋划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开展宣传,全面宣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部令第84号)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制度规定和引领方向,广泛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和创新试点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认知度。各地农发机构要与中央媒体及《中国财经报》《中国财政》等系统内媒体加强联系,争取实现业务宣传常态化。

(二)上下联动,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各地要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关键宣传节点,中央和地方联动,在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围绕农发工作重要领域,统一策划组织,分时段开展集中宣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如何贯彻中央精神开展集中宣传。在全国“两会”或全国春耕生产会议前后,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开展集中宣传。积极组织专题调研、现场会、研讨会、笔会或征文、摄影展等形式,不定期开展联动宣传活动。策划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30年纪念系列活动,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社会影响力。

(三)把握规律,提升新媒体运用和舆论引导能力

一是搭建和运用好新媒体宣传平台。各级农发机构要注重發挥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政务门户网站管理,主动发布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业务知识和项目申报信息。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建立微信推送平台和微博发布体系,提升信息宣传的即时性、实效性。二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各级农发机构要增强新闻宣传线索意识,密切跟踪分析舆情,主动了解项目区群众和项目单位的所盼所需,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特定精准的宣传。三是强化危机意识,正确处置负面舆论事件。要进一步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在出现舆论苗头时及时跟进,解疑释惑,阐述政策,正面引导。面对相关负面报道,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发声,用政策和事实说话,始终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四)打造精品,全面提升杂志办刊水平

紧紧围绕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心,本着“立足农发、面向‘三农’、聚焦工作、服务基层”的办刊宗旨,在稿件来源上坚持高层、基层和外部资源相结合,在稿件内容上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题材风格上坚持业务性和可读性相统一,进一步扩大杂志内容的涉猎面和受众群体,使杂志成为连接上下、沟通内外、面向“三农”、服务农发的政策园地和宣传平台。各级农发机构要立足本地“三农”工作实际,积极探寻新闻线索,深入挖掘鮮活素材,全面总结经验亮点,联系杂志编辑部开展策划宣传,力争推出一批层次高、思路新、时效强、经验好的主题宣传成果。编辑部要加强上下交流互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建议,把稿件组稿向基层倾斜,形成杂志编发合力。要继续做好杂志征订发行工作,以省级通联站为单位统一征订,统一上缴征订费用,稳定发行量,扩大覆盖面。

(五)加强领导,保障宣传工作更好开展

各级农发机构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充实宣传力量,保障宣传工作经费,为宣传人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发挥好简报、情况反映、杂志等平台作用,将各地信息宣传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工作质量因素纳入对各省的工作考评。综合处室要切实发挥好牵头组织作用,主动超前谋划,加强与外部媒体的对接和联系,策划组织好重点宣传活动。各业务处室要及时总结工作,挖掘业务亮点,提供素材资料,更多参与宣传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通过集中培训、会议研讨、采风笔会、调研采访等形式,提升宣传队伍能力水平,努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F

(作者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作者:楼小惠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论文 篇3:

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会组织开展调研

绥化市在全省市(地)第一家组建了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会,由绥化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及绥化市财政局原常务副局长牵头负责。研究会计划年内开展三个方面的调研,包括寒地黑土大开发的主要成果、“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经验及“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在“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中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发展。最近,研究会围绕近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在国家及省大力支持下,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保持快速推进的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农发资金21.9亿元,实施项目434个,项目区覆盖126个乡(镇、办事处),年均新增粮食3.6亿斤、肉类1974万公斤、鲜奶增加5553万公斤、蔬菜增加1.8亿公斤。在农业综合开发带动下,全市农业质量效益有了显著提升。绥化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整市(地)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市,10个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

绥化市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工程”。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幅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绥化市实施的“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等大型农发项目区就是最好的例证。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有力推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中央和我省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进行报道,先后承办国家、省、市组织召开的现场会200多次。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拉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有效提升了单位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近年来全市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188元。宝山镇蔬菜项目区吸纳季节性剩余劳动力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1800万元,棚室种植户户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肇东大庄园全产业链项目区农户养殖肉牛年可增加收入10—20万元,种植青贮饲料每亩可增收200元。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配套组装,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有力推动了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发展绿色农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全市绿色食品原料产量达到521万吨,原料产值达到116.8亿元。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破解农业投入不足难题的“杠杆工程”。農业综合开发不仅通过财政补助等方式直接为农业发展注入资金,而且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撬动各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具有较强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近几年,全市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8亿多元。安达贝因美项目撬动金融部门贷款1.2亿元。全市农产品市场项目累计融资2.2亿元。F

(绥化市农发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俊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理论管理案例论文下一篇:往来账款乡镇财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