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

2023-01-04

第一篇: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

论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它政党的最根本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人生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性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党的性质的突出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训练,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作为还未成为党员的大学生,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打下坚实的根基,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觉悟。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原则,必须处理好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当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在利益问题上,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的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雷锋、焦裕禄等同志那样,吧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去。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做到无私奉献,反对利己主义。无私奉献是坚持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中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精神力量。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反对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坚持反对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反对吧一己私利摆在公众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反对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的行为和现象,必须与一切腐败做坚决斗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明白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个人资本,它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而非个人谋私法器,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掌权、用好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公仆”。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善于关心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在利益面前,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加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行动。在我们学院的话,参加青协的活动,参加知行公益都可谓无私奉献的行为,这样便培养我们高尚的行为品质,树立良好的形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立足于本职工作,以求是的态度,从实际需要和现实出发,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扎实实的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从实际出发,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投入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做好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因此,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和对待,奋发进取,孜孜不倦,争创佳绩。对此,有两个方面必须做到:一是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努力提高用理论学习指导专业学习和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广泛学习一切必须和有意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和综合素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下,我们中国共产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伴随着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管理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思想趁势而入,一些封建主义的残渣也趁机死灰复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有所滋生,有些人甚至公开宣扬“不要专门利人,只要专门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讲爱人民,只讲爱人民币”、“人之初,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错误观点。当然,大学校园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必学习比吃喝,不比成绩比消费,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激情和拼搏的精神,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党应该经得起严峻的考验,要明确是非,要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是从根本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剥削阶级和其它不良思想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出现任何背离人民、背离党的行为和现象。而大学生应该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作风,追求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和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论党员还是大学生,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时刻记住并付诸实践。

第二篇:怎样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自身的解放不可能通过工人的个人奋斗来解决。工人的个人奋斗,至多能使个别人跻身于统治阶级的地位,而工人阶级的整体地位不可能有任何改变。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整个社会得到解放,工人阶级才能获得根本解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规律决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同资产阶级政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历史上一些资产阶级政党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时期,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一定的一致性,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它的利益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的,与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它就会逐渐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资产阶级政党的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的政党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党。

在国际共运史上,真正的共产党实际上都是以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我们党鲜明地提出党的宗旨,明确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是为着人民谋利益的。70多年来,党以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热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第二,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中国古代政治家魏征曾经提出过载舟覆舟的名言,他把人民群众比作水,把统治者比作舟。以此说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者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清明政治,减轻人民的负担。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和同人民群众的矛盾,最终逃脱不了覆舟的命运。与剥削阶级不同,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但是,如果在坚持党的宗旨方面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也会严重脱离群众,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第三,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无论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离不开这一条。这一条做得好,我们党就能够更好地经受备种考验,保持党的纯洁性。

二、牢固树立为人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古代《管子》一书中说:“夫凡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善莫能勿避……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认为逐利是人的本能。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雅典的泰门》中对黄金有这样一段话:“这东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江泽民同志几次引用这段话,告诫我们警惕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侵蚀。而工人阶级则形成了不同于资产阶级也不同于以往任何阶级的崭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理所当然地应当具有这种人生观、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员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思想基础。只有树立了这种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一心为人民,一切为人民,克已奉公,无私奉献。而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邪路,也首先是从人观、价值观上打开了缺口。最初做这些事时,思想上虽然也犹豫过、斗争过,但最终还是让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占了上风。这充分说明,只有牢固树立并努力实践为人服务的人生风、价值观,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价值标准呈现多层次。许多原来被认为是不正当、不合理、不光彩的,现在被认为是正当、合理、光彩的;而许多过去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却被认为是过时的。从总体上说,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人们被禁锢的思想得到解放,许多陈腐的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逐步确立。同时也要看到,错误的价值观念也在蔓延,拜金主、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上和党内一部分人中滋长。为此塑造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就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一方面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另一方面,必须坚决抑制腐朽思想的滋长。在这两方面,我们共产党人负有崇高的责任。

现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一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既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产生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能坚持这一人生观、价值观呢?二是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从事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都是为了迅速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之是为人民谋利益。可见,在新形势下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完全适合时宜的。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人阶级是社会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占据主导地位。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这为共

产党人树立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创造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好的统一起来。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树立党为公的思想,他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准绳。他提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这既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最好说明。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对共产党来说,世界观、价值观是首要问题。我们党的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能够创造光辉的业绩,做出突出的贡献,首先是他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要正确认识认真执行党的现行政策与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共产党员究竟按照什么思想和原则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的问题。毫无疑问,共产党和社会所有成员一样,在经济活动中应当坚决执行党的现行政策特别是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同时,共产党员又与社会一般成员有所区别,应当有更高的要求,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章规定,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三,坚决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同我们党的宗旨是根本不相容的。它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党的肌体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如果不加以反对,一大批党员、干部就将会被个人的欲望所吞噬。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说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并不是不讲个人物质利益。过去我们在政策上曾经有过严重忽视个人物质利益的偏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纠正了这种偏向。社会所有成员,包括共产党员,都可以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问题在于有些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公然否定大公无私的精神,信奉起“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信条。在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下,党内一部分人置国家人民的利益不顾,最终走上邪路。这从反面告诉我们,每个共产党必须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保持高度的警惕。

三、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由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在当前,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团结带领群众,卓有成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首先要自觉维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产党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正确对待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尤其是要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应集中体现在这个方面。共产党员要自觉维护全党工作大局,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之相冲突时,应当无条件地放弃个人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决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当然,党员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也希望过幸福美好的生活,对党员的正当利益必须维护,决不能借口奉献,让那此不谋私得的人长期处在吃亏的位置。但是对党员来说,要有为人民的利益勇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3、正确对待先富与后富。这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党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最后走向共同富裕。每个人,包括共产党员,都可以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走上富裕之路。但是作为一个党员,决不能只顾个人富,忘了周围的群众。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想到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富裕起来;在个人生活上,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4、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还要有过硬的本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工作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才不愧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先锋战士。

第三篇:党的根本宗旨

第六讲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的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的光辉历史。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每一位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都应该从党的性质、使命和党的事业成败、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根本宗旨,自觉地把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同自己的学习、工作和言行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只有始终不渝的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才能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宗旨,这是政党的阶级基础、阶级属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和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在其建立时就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党和作为其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因此,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党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着党的性质。判断一个正党的性质,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归根到底,是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是为少数人谋私利。党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党的性质来看,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从党的性质来看,党是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当应当并且能够成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率领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只有始终不渝地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才能带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 当的根本宗旨贯穿党的一切活动中 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的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纲领和路线,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和根本利益,引到中国新民主主义走向胜利。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党制定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正确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建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广大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创造精神投身于党的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后,党经过艰辛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开辟了一条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有这些,正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只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心就向着党,群众就拥护党,革命就能胜利,建设就能发展,改革就能成功。

党的根本宗旨,也集中体现在党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上。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的,因而它能够代表广大群众利益。同时,党又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利益,并且组织起来,自觉地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

党的根本宗旨,还充分体现现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党不仅以顺乎历史潮流、顺乎民心民意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出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而且以它的精神风貌培育出千千万万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英雄儿女去实现他们的根本宗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勇挑重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无数党的英雄儿女用生命来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员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怕艰辛,抛头颅洒热血,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民主革命时期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三百七十多万人。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杨靖宇、刘胡兰等先烈就是杰出代表。建国以来,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民族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觉遵守党员义务,把自己的生命汇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与改革开放的洪流,在各条战线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凯歌,震撼着整个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雷锋、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等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模范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三、党的宗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中,党的根本宗旨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和丰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党的宗旨和本质,又结合时代赋予当的根本宗旨以新的内容和要求,从一个更新的层面阐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极大丰富和重大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宗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断,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论断,强调“最广大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是对党的根本宗旨服务对象的新确立。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对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到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经、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提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赋予了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党的根本宗旨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是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论断,强调“根本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暂时利益,是对党的根本宗旨服务内涵的新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呈现出多样性趋势,只有着眼“根本”,围绕“根本”,体现“根本”,才能真正代表“根本”。要处理好利益多样性和根本利益的关系,不能以经济利益多样性为借口,搞所谓政治多元化;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维护全局利益和根本利益,同时又照顾和尊重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关心群众的当前利益,同时又要着眼长远利益,不能因为部分群众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而动摇改革的决心,也不能强调长远利益而忽视解决群众当前的实际问题。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主线和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宗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其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把人民的利益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要求,它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在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要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从党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和实践。党八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实践,都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实践。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和党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勤政廉洁,真抓实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历史的经验深刻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员干部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搞所谓“既得利益集团”,以至腐败堕落。近些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都会反应到党群关系上来。有的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淡漠了,同群众的关系疏远了,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现象,损害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违法违纪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从根本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的政权性质,就会影响民心向背,就有人亡政息的危险。

党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当好公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终生的修养课题,时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办人民群众之所盼,把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地、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为官一任,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献一方热血。

二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并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反应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了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

权为民所用,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情为民所系,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群众观。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对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有深刻认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中,常常把人民群众比之为土地、大海、铜墙铁壁、衣食父母等等,而把我们自己比作种子、鱼儿、公仆、赤子等等。鱼儿离不开水,种子只有同土地结合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开人民群众这个真正的铜墙铁壁的保护,没有人民群众这些衣食父母的养育,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生存。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深厚力量源泉,党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应怀有深厚的思想感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喜怒哀乐,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

利为民所谋,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利益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观。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也是党其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反对追求个人享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不断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在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不断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终结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必须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是怎么支配和使用的,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和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此基础上调节。制定和贯彻当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生活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始终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节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风问题关系到能否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

一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问题。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执政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昭示我们,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利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等,严重败坏了党风,影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好的党风作保证,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工程,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所在。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同志把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并多次提醒全党必须重视作风建设,告诫全党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党风事关重大,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搞好党风,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党、忧国、忧民。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生意忧患,死于安乐”;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胡锦涛同志强调,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做法,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只有坚信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点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才能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又不能时断时续、时紧时松。全党同志要切实把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执政过程的始终。

三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党的先进性、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腐败现象是寄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一颗毒瘤。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心连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又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灭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住的重大政治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的反腐倡廉的路子。但是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是艰巨的。由于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滋生腐败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还可能发生,有的不正之风还会呈现出起伏和反复的特点。在一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得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甚至还会滋生蔓延。必须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具体部署,要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这一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更大成效来。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有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把腐败现象遏制在最低程度。 1.加强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觉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看,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又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2.加强拒腐防变的思想教育

加强拒腐防变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同时,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以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

3.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我党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今后,要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

4.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利的制约,主要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利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利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利滥用现象的发生。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部监督等途径,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以及各项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5.继续推进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改革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途径。要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司法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经营体制等的改革。只有搞好体制和制度改革,才能对腐败问题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6.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坚决查办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惩治腐败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坚决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坚决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案件。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既要依法惩处受贿行为,也要加大依法惩处行贿行为的力度。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总之,反腐倡廉是一个事关党生死存亡、国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反腐倡廉重在建设、贵在落实。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

第四篇:谈谈我对党的宗旨的认识

思想汇报

——谈谈我对党的宗旨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这段时间,我从党员那里了解了一些感动人心的先进党员事迹,由此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认识,之后又通过自己对党的基础知识一类书籍的翻阅,我对党的宗旨有了更近一步的体会。

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标明了党是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是为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而奋斗的党。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就是消灭资产阶级,消灭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写入党章,执政之后从未动摇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在一些本质内容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变。但是我党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时候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其中结合新时期中国国情的变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增添了新内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了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通过学习,我不仅领会了党的宗旨为何,更深刻的理解了党的宗旨地位及作用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贯彻和切实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毛主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总理说“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邓委员长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无限热爱我的祖国”。老一辈党的领导人留下了无数警句,提醒广大党员要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

正是我党保持和发扬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队伍中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时刻想着人民,时刻为着人民,时刻代表人民”的优秀党员干部:如发誓“要让阿里地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孔繁森;“深入到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州委书记”郑培民;牢记 “位卑未敢忘国忧”祖训的牛玉儒;被誉为“流动在老百姓心中的丰碑”的公安局长任长霞;“在生命最后时刻还在向穷困村民检讨、道歉”的周国知。

有人说过:“眼睛里没有灵魂的人,灵魂里,是没有彩虹的。”做次反向思维,那些一次次让我们热泪盈眶的人不也为我们的灵魂增添着彩虹吗?那些一次次感动着我们的党员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我看来,这种感动应该渗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身边的小事、易事做起,打从心底里想着“为他人服务”,慢慢培养自己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大局为重,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不可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将那些感动沉淀,用以激发自己深入认识党、向党靠拢的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建立起人生的坐标,而党就像一座明灯,会时时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的总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 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总纲中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针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什么是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也决定着党的建没的方向。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斗

争,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纲领,它是一面公开的旗帜,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

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党制定各个历史时期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正确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我们党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党章中规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什么是党的组织路线?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根据其政治路线所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组织路线是由政治路线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路线就有什么样的组织路线;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是实现政治路线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逐步确立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条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路线。这条组织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坚持从严治党,坚决清除党内的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高度集中,加强组织纪律性 ,健全党的生活,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以及组织上的巩固和统一;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干部,要全面、准确地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

搞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等等。坚持这条组织路线,就能够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建设的统一整体。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制定各方面工作方针、政策的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其服务的。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确立正确的组织路线的前提,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这是我们党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什么是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列宁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具体地论述了党的领导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领导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新时期党的领导理论。

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指出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团结和引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奋斗。党的领导的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指引、服务、保证、协调等几个方面,是这几个方面的统一。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党必须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厂化学实际操作考试下一篇:动产质押现场监管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