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库区留守学生直面挫折的苦乐观

2023-01-16

1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材料进行学生成长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一种教育学方法。它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 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 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这是因为, 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 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 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 在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 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 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库区留守中学生而言, 他们比同龄人更易遭受挫折, 当其遭受挫折时, 便容易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学生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 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那要比从老师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老师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 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 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 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 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调查采访的留守学生中, 有95%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开父母的身边虽然有很多不便, 但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获得了比其他同龄人更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那就是独立性。这种心理的独立性, 是一种收获, 更是一种成长。

在必修二小说单元《老人与海》中, 老人桑迪亚哥就是这样一位激励过无数学生的英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 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 在艰难的环境下, 奋力生活的老渔夫。老人与大海, 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抗, 而我们现在只是面临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 与老渔夫相比, 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西方有句名言:“这个世界是由自信创造出来的。”没错, 力量是成功之根本, 自信是力量之源泉。它是人生的一盏明灯, 照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当生命的轨迹固执地向前延伸之时, 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挖掘自信, 他将成为你无法摧毁的信念, 成为你茁壮成长的土壤。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 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 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 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留守学生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优势, 也许正是生活需要他们自己来应付、适应, 才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发展。他们失去的是亲情的呵护与关心, 但获得的是适应能力的增强。

2 利用高中语文的课堂进行学生的自信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就感教育

一个人沉睡的自我意识一旦被唤醒, 就会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在我要行的强烈成功、进取欲望的驱使下, 能够战胜种种困难, 最终迈向成功。一个人之所以能, 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能。教师要用自己情感、自己的爱心点燃起孩子心中自信和进取的火花, 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课堂是自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在学生自信教育中, 把课堂作为实施的重点, 努力构建自信教育的课堂, 让学生自信学习, 学习自信。

一是提供机遇, 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平台。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才敢于探索, 勇于进取,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卓有成效地学习, 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这是继续发展的内动力。自信教育的实践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 在各项活动中力求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表现、平等展示、平等参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每次课堂练习, 每次课外作业, 学校教室内外的展示板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自由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 “无声的墙壁”每时每刻在讲述着学生的才艺, 成为学生表现自己, 体验成功的天地。每次的班会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 如演讲活动、实践活动、征文和绘画活动, 以及文艺汇演、新年联欢、运动会等常规活动, 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参与, 都成为每个学生终身难忘的节日。

二是承认差异, 帮助每一个学生体验“我能行”。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其达到上限, 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 从而体验“我能行”。我们的教师坚持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学生坚持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 注意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而不求尽善尽美;我们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我能行”;我们对正在努力的学生, 不但看成果, 更看重过程;我们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使其感到老师对他充满了信心。

三是恰当鼓励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自身总有一两个长处优于其他人。应恰当鼓励,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从而激活孩子的进取心, 使他们在鼓励中不断上进。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有目的、及时地把学生的优点展示给学生知道,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进步有信心。让学生感到错误一经改正就会“晴空万里”, 从而感到被接纳、被信任, 在成长中有安全感。

3 进行苦乐观转化教育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敏感的文人最先感受到心灵的苦难与煎熬。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诗人、文人, 感受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问天问地问自己, 忧时伤世又忧心。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慨:“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於尽。”苏轼豪迈的唱着:“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含无限兴亡之感, 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而辛弃疾“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到最后也只能唱着壮志未酬的歌。然而这些壮志未酬的人, 或饮酒赋诗, 或寄情山水, 得到一时的欢愉, 以求相忘山水里。苦与乐得到了其妙的转化, 这就是所谓的“苦中作乐”, 是圣人先贤告诉给我们的生存智慧。

“苦中作乐”成就人生态度上的旷达与超然。“苦中作乐”在人生观里拥有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的精神内核。苦反而成为了奋斗的动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尖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抒发了作者改革现实, 改造社会的宏大志向, 充满了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其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气磅礴, 激情洋溢。有人说毛泽东写诗言志, 其内容与风格完美地统一于他的人生观, 无论是偏于豪放, 还是不废婉约, 都充分反映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雄心。曹操《短歌行》吟唱着“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的同时, 又唱出“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这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和毛泽东一样有着伟大的抱负, 最终他们成为时代的强者。毛泽东说过:“与天奋斗, 其乐无穷!与地奋斗, 其乐无穷!与人奋斗, 其乐无穷!”教科书中除了他们, 还有荆轲、陆游、辛弃疾等英雄人物。“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名族的精神内核, 激励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学生们能够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找到人格魅力的楷模。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 也经历了许多大变革和大融合的时代, 苦难深重的时代, 在古代文人们的心灵上刺下了深深的创口, 他们脆弱的灵魂苦苦的寻找着解脱的方式和途径, 最终他们寻找到了“旷达”。既然社会无法改变, 那么就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种变通, 也是一种进步, 更是一种智慧。

何谓“旷达”?词典上的解释是:开朗, 豁达, 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 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 谓之旷达。”宋代叶适《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 不作疑吝;推己利人, 不自封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沉灿若) 是嘉兴有名才子, 容貌魁峨, 胸襟旷达。”《晋书·张翰传》云:“翰任心自适, 不求当世, ……时人贵其旷达。”由此可见旷达就是人胸襟的开朗、豁达, 是一种任心自适的状态, 就是一种“乐”。那么这种化忧为乐, 苦中作乐的人生观在教科书中有那些体现呢?教科书中这种旷达的人生观体现得最明显的主要在庄子、陶渊明、苏轼等人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对于庄子来说, 最大的苦就是心灵上受到拘禁和限制的不自由状态, 所以他在《逍遥游》中阐述了他追求的就是无功、无名、无待的绝对的精神自由的“乐”;而陶渊明辞官归田追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平淡闲适, 同样是心灵上的自由;苏轼更实在《定风波》中将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完美的演绎为“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这种“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不迫达观的人生态度, 对中国传统的苦乐观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无论是安贫乐道, 还是安时处顺, 追求的都是苦与乐的转化。中国文人在灵魂孤苦无依的漂泊中, 在对人生切肤之痛的体验中, 认识到要改变社会, 作为个体生命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能够做的只是调整自己。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提升, 他们能够将“忧”转化为“乐”。“乐”既是释放忧患能量、淡化悲剧意识、减轻时代重负的手段——乐以忘忧, 又是诗人心态的终极意向, “乐”就是一贴绝妙的精神安慰剂和最后“护身符”, 他们重视生命和生存的意义, 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苦乐观的精髓所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成为我们民族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 他们把苦看成成功的必经阶段。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 尤其是库区留守学生, 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这本身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其他同龄人无法体会的苦楚。他们有独立意识, 却没有依靠, 缺乏安全感;他们有真诚面对他人的心, 却无法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点。所以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高中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有大量的例证与榜样, 学生在挫折面前就有了战胜挫折的勇气与自信, 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诗人、文人, 感受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无论是安贫乐道, 还是安时处顺, 追求的都是苦与乐的转化。

关键词:留守学生,语文教学,挫折教育,自信教育,苦乐转化

参考文献

[1] 陈根法, 汪堂家.人生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 项晨光.诗人毛泽东的人生观.舟山学刊, 2007.

[3] 戴武军.中国古代文人人生方式与诗学特色.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有升级版论文下一篇:开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