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中的学案导学

2022-08-31

第一篇:复习课中的学案导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 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 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 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个人数学学习潜力,有助于教学质量、有效性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本文分析了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与特征,并就其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服务。

目前国内教育界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可能性,初中数学教学中督促学生转变以往被动学习模式,利用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是实践关键,是新教学、新学法探索的重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利用学案先学后教、积极导学的特征为学生提供思维渠道,让学生善于利用自身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人自学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实现会学与好学这两大目标。下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加以探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解析

(一)学案导学概念

学案导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利用学案加上有效导学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学案与教师常用的教案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是教学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参与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以学案为载体,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思考、解题的思维轨迹,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心理特征,高效配合完成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新模式。

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发展潜力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延伸自我能力,追求学习中的自我价值,对于培养、锻炼、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学案导学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先学后教思想让学生积极在数学学习中展现个人思路,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尝试应用自己旧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完成新旧之间知识结构的衔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个人实践探究与创新解题能力,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学案导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双方互动,学生不再被动的纯粹接受教师灌输,教师也更注重利用学案巧妙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通过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锻炼过程真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教师支持地位,从而实现教学全程的和谐统一,让教师真正成为支持学生迅速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最佳工具。

学案导学模式积极应用新教育理念,强调差异化教学,无论是学案中知识重难点的合理划分,还是针对学生培养目标所指定的基础、强化、拓展、创新等部分,利用梯度化层次教学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发展,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改善以往一刀切的尴尬教学问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一)学案积极配合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要注意学案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积极配合,遵循一个课时一个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标准学案设计,课前提示学生授课新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类重难点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以便学生课堂中快速融入教学氛围,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提升后续学案教学的效率与有效性,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章节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上需要学生顺利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及数量变化关系、掌握底数对函数数值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可准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对比对角,能够通过习题练习顺利掌握对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差异,并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围绕这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师要巧妙运用学案导入,通过各种趣味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感受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乐趣,让他们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合作等方式享受成功的喜悦,顺利掌握知识。

(二)学案自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利用学案自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能力,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将会大量联系以往旧知识服务新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教材提供的方法之外,积极探索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数学能力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利用学案导学作用让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索,从而方便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对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

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为例,教师可利用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让学生们积极回顾以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性质与解法,并重点对公式法进行回顾;为配合有效回顾,教师要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练手,课堂中通过问题法、任务法等巧妙创设各种解题情境,让学生利用以往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尤其要重点突出授课重难点,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自己疑难点,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的把握学习要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值得大力推广。

第二篇: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 act , novel ,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1a对话: 1> 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2> 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 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2、 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2a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 IV、调查1b中自己的好恶,调查2b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表格。

(二)展示环节 I、 II、 分组回答1a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 根据调查结果完成1c对话和2b报告。

IV、

(三)检测练习题

(略)

下面试就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作简单阐释: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3、 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 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5、 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刚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我们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力争做到“百货迎百客”。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第三篇: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中课堂教中的应用

胶州市第三中学 姜芳 冷延武

根据“学生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学科组全体教师在2008-2009第一学期群策群力、分工协作,认真设计编写使用“全程导学案”,推行“三模块、六环节”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堂清巩固”三模块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补差、堂清巩固”六环节。

一、课堂教学使用“全程导学案”的必要性

我们所说的“全程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全程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全程导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利用“全程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课堂教学“全程导学案”的设计

第一,集体打造、分工合作。首先,我们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集体力量科学编好每一份“导学案”。“导学案”设计编写的劳动量是非常大的,要想学生轻松学习,拥有一份好的指南,老师就要负重前行。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先是自己钻研,然后集体讨论,再让负责主备该章节的教师组稿,每一份“导学案”实际上都集中了我们集体的智慧,力争份份成为精品导学案。其次,我们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明确“全程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我们对“导学案”的设计,坚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集体备课时,备课组就统一要求,“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

1 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规范“导学案”的版面结构。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我们一般会设计这样几个栏目:(1)考点展示,课前热身——自主探究、自查自悟。设置这个环节,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会读书、读好书,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考点梳理,易错辨析——基础起跑线。(3)走进高考,名题赏析——遮住答案、先思后看。(4)关注热点,相关链接——思维启迪、拓展提高。(5)精讲精析、即时检测——学法点拨、讲练互动。(6)反思质疑。

三、“全程导学案”的使用

第一,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第二,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四、使用“全程教学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第四,“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导学案”的要求,使教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五、“全程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反思

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在“导学案”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今后的设计编写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将努力改正。

第一,以教案定学案。我们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还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第二,教学案就是练习题。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在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我们有些教师还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第三,教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在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成绩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

联系地址:胶州市第三中学 (胶州市广州南路283号) 联系电话:13589306569

第四篇: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高效探究”

——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导学,高效探究”是根据生物学科特点,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生物复习课教学模式。

二、“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案的编写是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规律,理请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以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巧妙设疑为基本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其中,知识线在学案中是明线,能力线是暗线。设疑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要通过大量设疑,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有足够的思维容量。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挖掘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价值,当知识和能力的侧重点在设计上出现矛盾时,应以能力设计为主。学案不能是问题的简单罗列。其操作程序如下:

1.目标导学,任务驱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通过学案首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标考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标考纲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的。

2.夯实基础,建构体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依据课标考纲,将知识点问题化,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或梳理主干知识,或通过画概念图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准确表达。本环节学生在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尝试释疑,夯实基础;教师点拨引导,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展示、讲解或分析,启发学生对自主建构起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更加明确,使教学有新的生成,学习有新的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主动。

3.典例剖析,拓展迁移

本环节是学生对考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考点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通过典例(1—2道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变式题1—2题),促进归纳与演绎能力的共同提高。首先,运用收获的知识,师生共同分析典型例题,寻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变式题,启发学生运用规律和方法,由解决个别问题上升为解决一类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高效复习效果。

(说明:环节

2、3应按知识点划块进行)

4.限时训练,当堂达标

限时训练是指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达标测试题(4—6道,由易到难有梯度设置),当堂进行检测,限时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本环节应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选做或课后思考。根据当堂反馈情况,进行过程评价记录,特别是要记录好课后辅导的对象,使辅导有针对性。对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标记,建立错题档案。

5.整理内化,个别释疑

梳理总结是个关键环节。教师或采用提纲式、框架式,让学生通过知识和方法的梳理,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课标要求,或让学生整理学案和错题本,或课堂上“兵教兵”,教师进行巡视辅导。这样不仅可以夯实学习目标,而且学生在完成目标整合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可谓“起始于目标,落实于目标”。

第五篇:浅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笔者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教学,现对着一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生物教学 应用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操作,我切身感受到“学案”有许多较于“教案”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出发“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导学、助学,为教师施教提供大纲;从学习目标出发,“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从学习内容上讲,明确有关知识结构,力求知识规律化,系统化,思路条理化;从学习方法讲,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学好,重在教师考虑如何教好。但是,就学案的设计与构思上,本人用了下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每一个单元,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收集和整理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于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该方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相互讨论,遇到难题时教师加以点拨,从而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学案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在内容编排上与教学进程同步,使用时,实施“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质疑讨论——问题反馈——精讲点拨——达标练习”等环节。学案还是学生复习时不可多得的一份精典资料。

一、学案的设计思路

第一,要先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确定每课时的导学目标要求、高考考点、重难点、预习思考题、导学学案等内容,并有配套练习题,形成草案。习题的设计要力求形式多样,同时也要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旨在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 “跳一跳”。

第二,除平时在办公室进行交流讨论外,在集体备课时,还要每组先由一位教师作总发言人,说说学案编写的思路及其概况,再由其他教师予以补充、提出修改与建议,讨论后形成完整的导学案。

第三,教师进行适当、及时的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学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重点、难点,自己进行语言知识的归纳、学习方法的总结调整等,整个课堂教学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

第四、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每课结束前都留一点空余部分,要求老师对整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无遗漏之处、需要补充部分、教学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学经验,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总结,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学习规律,能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

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案导学的认识和思考

1、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教师对这一环节上疏忽、抓得不实,再加上学生晚自习主要做作业,很少有时间预习课本和学案,所以导致这一学期课前预习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使用“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有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利用课本飞快地填学案,而不是利用学案来自学课本。

3、这一学期,对“学案”的操作不够到位的地方就是学生小组合作这一环节。部分学生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4、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

我的困惑:

1、使用学案教学,前一课的知识点有必要进行提问吗?有时我提问中等生,他们说不上来(因为他们课下没时间复习),我就课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背,然后再提问。可是这样就会耽误本节课学案的进度,以至于课堂目标不能全部完成,只能推到课下让学生完成。这是否是恶性循环呢?

2、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有的班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的份,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3、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对于我们使用“学案导学”的实践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困惑。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们应放开思维,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怕困难和失败,踏实肯干,求真务实,推动“实施学案导学,创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顺利向前发展,为我们的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妇幼对托幼机构管理下一篇:副县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