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之间论文

2022-05-1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幼儿园教师之间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事物总是相互关联着。“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也不例外。“国培计划”是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后期对培训内容的应用等都影响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第一篇:幼儿园教师之间论文

浅析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

【摘要】幼儿是国家的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幼儿素质教育的良好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素质是幼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关键。本文就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展开论述,针对幼儿教师素质与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关系,要求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促进幼儿素质教育顺利实施,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教师素质;道德修养

在世界未来的竞争中,民族素质的高低和人才的多少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高素质的人才来源于高素质的教育,高素质的教育依托于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对当代教育的要求。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幼儿期所受的教育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主导作用,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全面落实。幼儿教师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哺育者,面对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深化幼儿教育,实现教育战略发展目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关于素质教育内涵解读如下:

(一)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自身条件,保证人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自身条件,注重其先天潜能的开发和后天才能的培养,使人的潜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开发和培养,强调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角色地位。

(二)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与人的发展潜力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将不同的人培养成相类似的个体是教育的失败,素质教育力争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做人的基本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性教育。

(三)素质教育要求教育的公平性,保证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素质教育必须保证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强调教育面向全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不放弃任何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求教育的公平性,保证了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力。

二、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的引导幼儿兴趣向某一方面发展而忽略幼儿本身的潜能和其他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幼儿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根据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可激发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幼儿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每个孩子的教育”,主张把学习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和分享。素质教育能够从基础和全面抓起,让幼儿主动学习和健康成长,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健康教育,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非常必要。

三、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都要通过学校和教师落到学生身上,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就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标。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是高素质人才的铸造者,幼儿是社会新生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幼儿素质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幼儿阶段是人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塑造阶段,除了家长,能够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因此,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成功的保证。

(二)教师能力决定素质教育的质量

教师能力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各方面的基本功(如普通话、粉笔字、计算机能力等),还包括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敏锐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教师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教育能够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能力。素质教育要得以实施,教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功与否,质量如何,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幼儿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如此,幼儿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教师的各方面素质都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幼儿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以便更好地做好幼儿素质教育工作。

四、素质教育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没有爱的教育是冰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个人事业发展。幼儿从父母的怀抱中走出来进入教育阶段,需要幼儿教师给予教育的同时,也给予父母般的关爱。教师的爱是最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能够鼓励幼儿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也能激發其求知欲。幼教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需要教师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素质教育要求幼儿教师教给幼儿生活和与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幼儿素质,幼儿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影响比课堂教育还要大,幼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幼儿。

(三)更新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幼儿教师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了解幼儿、信任幼儿、不偏爱不嫌弃、关心和爱护每个幼儿、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提升专业素质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需要提升的基本素质,幼儿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艺术修养的加强,以及自身力量薄弱的环节。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五)保持身心健康

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人本职工作,还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喜怒无常、暮气沉沉等等,都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方式都将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教师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结语

未来的社会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幼儿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素质教育的实施十分重要,素质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文化、专业和心理等素质,寓爱于教、孜孜不倦、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为祖国花朵更好地绽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郄海霞.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知识结构[J].湖南教育, 2003(20).

[2]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点报告[J].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

[4] 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编辑:龙贤东)

作者:侯国忠

第二篇:论“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摘 要:事物总是相互关联着。“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也不例外。“国培计划”是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后期对培训内容的应用等都影响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关系;作用

一、“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学前教育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基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普遍不足的现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迫切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国培计划”应运而生。“国培计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出台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一项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系统性工程。培训项目包括: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三个类别。

“国培计划”自开展以来成为提升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农村幼儿教师是“国培计划”的参与者,是“国培计划”的主体之一。农村幼儿教师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及培训后主体性的发挥等关系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二、“国培计划”对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作用

1.“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能动性发展的作用

能动性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典型表现之一。能动性是一个人在行动时所展现出来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师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热情与主动的态度。首先,“国培计划”能够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热情。热情是一种态度,也是能动性的一种表现。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由情感、认知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对某一特定对象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态度本身不是行为,但制约着行为最后所能达到的效率和效果,对一个人的行为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农村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者,热情的态度对受教育者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教育者自身的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调查显示,参加培训后的幼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明显提高,两者比例之和达到了80%以上,这表明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有一定作用。通过培训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定期的培训让教师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使其能动性不断发展。在一次访谈中,有位教师这样说道:“培训完后我感觉一身充满了正能量。”后来这位教师还主动要求上公开课,她说她想把培训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大家。其次,“国培计划”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莎士比亚曾说:“所有的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做起来显得枯燥无味。有了学习兴趣,幼儿教师自然能主动积极地去实现自我提升,主体性自然随之发展。调查显示,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和较大的比例都接近50%。这表明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的有着影响。通过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农村幼儿教师的知识面,对幼儿教师主体性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自主性发展的作用

自主性是指一个人做自己的主人,能够独立自由地支配自己。自主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特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没了思想的自由,他便形似游魂。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则更需要自己能支配自己的权利与自由,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见解,通过发展自我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进而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帮助完善发展幼儿的主体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的探索不断加强,教育的观念也不断更新。教师是教育活动中鲜活的一部分,一个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观念的形成。调查显示,参与培训后有41.67%的人觉得培训对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见解有较大影响,46.87%的人受到的影响很大。可见培训能对参与培训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见解产生影响。适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培计划”是他们获得新观念、新信息一条重要途径。

3.“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作用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么,创造性的实质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拥有创造性的人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路,不照搬别人的方式和方法,敢于想别人没有想的,做别人没有做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更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调查发现,当被问到“参加培训后他们在备课时是否会主动考虑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43.75%的人对此选择一定能考虑,36.46%的人选择较多考虑,14.58%的人选择一般会考虑,3.12%的人选择很少考虑。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园所交流这些活动向接受培训的幼儿教师传达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给予参与培训的教师以启发,给幼儿老师提供想法,激发创造性。

三、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对国培计划的作用

首先,农村幼儿教师是参与培训的主体,参与者的态度影响着培训的质量与效果。积极能动的态度可以给培训带来生气与活力,反之则是阻碍。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少不了参与培训者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态度正是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的外在表现。农村幼儿教师如果主体性发展得好,相应的能动性即积极的态度就更高,则培训中所展现的风貌就更好,培训效果自然就更好。调查显示,50%的参加培训的人员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41.67%的人较为主动,仅有2.08%的人是较为被动地参与培训。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参与培训时主观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这种态度为培训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参与培训的人员愿意接受培训,参与者在培训中、培训后积极发挥其主体性,培训效果才会明显。积极的内在需求与态度有助于他们在培训时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通过观察发现,当参与培训的教师的学习情绪高时,与讲课教师的互动也更多,学习效果也更好。其次,参与培训者的不同需求促使培训改进。调查显示,当问到“您对培训中不满意的是什么”,选择课程针对性不高的有52.09%。这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对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的要求比较高。需求不同的原因可能与参加培训者的年龄、教龄、学历层次有关。培训内容只有针对主体性程度发展不同的人做针对培训,才能更好地满足主体的发展。当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后,其主体性才能更有效地发展,而后对培训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如果组织培训的人员不积极改善自己的培训内容,则很有可能会浪费培训资源,不断地做重复培训,这样的培训将没有意义可言。

总之,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是其主体性发展的方式之一,有针对性地满足多数参与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需求的培训才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能够检验培训成果,促使培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从幼儿教师实际需求出发,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研究,能更好地为培训机构在以后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二者作用的相关性越高,作用程度越深,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才能越好地发展,进而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08-11.

注:文中调查数据来自于对参加2014年四川省“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自编问卷数据统计。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培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201410641007。四川省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度课题“四川省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YJ20130614。

编辑 郑 淼

作者:张媛 刘伟

第三篇:浅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守护神,承担着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协调学生的责任,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负责,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做好与学校、家长、任课教师的沟通协调,更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故分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探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并由此得出班主任优化与任课教师关系的策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其所带的班集体才会成为一个健康、优秀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任课教师;良好关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83

在学校,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的协调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也是班主任教师无法避免的问题。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整个班级的成绩、风貌都将会出现极大的改变与提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协调好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系,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达成一致,在学习和生活上共同一致地服务教育学生,是个极具代表性的任务。

一、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领导者,班级工作的展开、组织和管理都离不开班主任,如果没有务实有序的管理工作,就没有良好的班级班风建设,学科教学的开展也会步履维艰;但是,如果只靠班主任“孤军奋战”来维持整个班级的管理和学习,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会因为教育方法单一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很多时候,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任课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在为班级各方面的建设而努力。忽略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仅会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感情生疏,在教学和管理上不能达成共识,也会使班主任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因为一个班级的荣辱兴衰,要靠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所以,只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激发任课教师的激情,在管理方法和教书育人的目标上达成共识,做到彼此心心相印,心灵相通,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做到管理和教学相辅相成、事半功倍,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以需要拥有良好的品德和作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拥有自己的授课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娴熟、良好的执教能力是班主任教好学生、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通过由敬重教师的才华上升到对这位教师的无限拥戴,这样教师才能在对班级的教育活动中和学生沟通,进一步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在学习生活中,一个班主任需要德才兼备,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优秀的文化素养,在各方面能够理解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苦恼,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改变,减少任课教师的阻力和学生的压力。班主任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优秀的管理能力。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对各方面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学生的学习能够带来极大的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显著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班主任具备这些品质,那么学生、任课教师的优点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只有带出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快乐,成绩才会更加优秀,教师的教学才会真正地开展起来。在日常交流沟通中,班主任需要良好的品德,不搞差别生对待,不走形式主义,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不体罚打骂学生,对学生保持极大的耐心,并团结任课教师,这样的行为方式、做法能够形成共同的荣誉感。

在教学中,教师们基本都能团结同事,做好教学工作。可是也有一些教师自恃自己是老教师,思想保守,轻视那些初出茅庐的教师,在工作中排挤他人、搞差别生对待、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班主任只有品德与才华兼修,才能与其他的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才喜欢与这样的班主任共同规划、营造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这样不论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教学、各科任课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会轻松愉快,充满希望。

三、班主任如何优化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个班主任在学校中高效工作,就要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团结各科任教教师,加强学生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一个班级的成功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而绝非个人的努力。

(一)班主任优化与任课教师关系的策略

教育教学的成效在于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是否达成一致、是否协调得当,如果教师和班主任沟通顺利,这样大家就能朝着一个教育目标进行努力,这样将大家的力量集中,必会促进班级的发展。因为教师个人性格、能力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科目的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也各有特点,各科的教师也会有自己的教育风格,所以在沟通中,针对不同的教师,班主任需要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增加平等愉快的交流,这样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挥所有教师的优势,达到教育资源的科学化。

1.班主任要关心和帮助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疑惑,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予一定帮助,使他人感受世界的温暖,在平常教学中,总会有任课教师因为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正常地上课,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联系其他教师沟通协调课程,为他人带来方便。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然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工作上能够帮助任课教师,生活上能够理解关心任课教师,这就能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更亲近,工作就会开展得更加顺利,这些都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注意的问题。

2.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多接触,多交往。任课教师是自己的同事,更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班主任常与任课教师一起参加各类活动,能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进一步加深情感;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者,应当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如选举班委、召开班级会议、召开班级家长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在每次活动时,可以邀请其他任课教师参加,增进交流,相互沟通,让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实实在在参与进来,得到学生的爱护和尊敬,这样非常利于班级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常与任课教师谈论班级的相关内容,听取每一科教师所提出的建议与改良办法,加大教师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尊重。方便班主任进行一个班级的整体协调,也能够使得各科教师认认真真地参与进来,愿意发言为班级的建设添砖加瓦,班主任也能够认真听取各科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做出改变,对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的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不仅要沟通协调好与每一任课教师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一个长期的稳固和拓展,而且还要积极、努力、平等地增进与任课教师的家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如遇见任课教师的家人应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关心他们子女的学习、生活。这些措施对于班级的建设、各科教师的合作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抓住一切细节上的问题来做好与他们的沟通,对长久地開展工作做一些人性化的铺垫,才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温暖,同时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研究用好它们的价值所在。

4.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的基本服务和工作,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中枢,每一项工作的展开都需要做好服务,而且要对每个任课教师负责,每个学生负责,做好一个班主任该做好的服务,这些都是建设一个班级所必需的,在学校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需要班主任的良好服务,比如排课、调班等,只有班主任把这些最基本的服务做好,教师们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整个班级的建设肯定会蒸蒸日上,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互助关系也会越来越完美,对于增进班级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成果有着很大的益处。

(二)班主任优化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时的注意事项

1.协调好任课教师各学科间的关系,与任课教师就科学育人、全面育人方面达成共识。

2.协调好任课教师确定学生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使每一任课教师都清楚每一阶段班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达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目的。

3.协调好任课教师教学时间和作业量,统筹好班内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去因材施教,因此班主任只有协调好任课教师的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任课教师乐业、敬业,使其拧成一股绳,教和学产生共振,才会产生智慧和火花。

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这样建议:“教师应该是这样一个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互相帮助,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好儿童。”所以,班主任不仅需要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关系,也应力争与任课教师建立起这样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完美恪守一条准则;在日常工作中,要协调好每一课任课教师的关系,在日常相处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平等、理性和互助。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任课教师,不能搞形式主义,认真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及反馈,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高傲自大、特立独行,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及时弥补挽救错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细心地处理它们。这样才能与每一个任课教师之间产生认同感,明白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部分,愿意理解并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从而积极配合教学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仲家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酒店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