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书法教学

2023-02-18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书法在五千年历史中经历无数次的发展与创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中华儿女有责任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让学生爱上书法, 学习书法, 让书法走进学生心里, 是我们老师不可懈怠的责任。这里, 笔者谈谈中学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写字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还可以锤炼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在写字教学中, 老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 空洞而枯燥, 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 不敢接近, 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所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趣,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我们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 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 直至成名的故事,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书法学习活动。

二、优化训练过程

在写字教学中, 要让学生掌握各个字的书写要求, 初步认识一些汉字的书写规律。对学习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必须重视对写字教学的整个过程的优化再优化。

1、优化示范方式。

教学生学习书法, 不仅要指导, 更须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范写中领会每一个字的书写方法, 了解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笔画, 对临写时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如指导学生写“康”字, 教师一定要一边示范一边作重点讲解:广字头的上点要落在横的右端, 撇画舒展, 长直而沉稳;撇的落笔在横的下端, 点横相连而横撇分离;“康”字的竖钩直对首点, 横折高耸, 下面四点变化多端, 向内相聚, 活泼而紧凑。如果教师不在示范时作重点指导, 学生是很难领悟到这些精髓的。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向学生充分展示各个字的书写过程, 讲清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的笔画和要求, 做到“字”、“法”并见。

2、优化训练方式。

书法的训练方式很多, 常用的有映写、临写和自由写等几种。研究表明:临写比较适合于中学生。因此, 在一般的写字教学过程中采用临写的方式最为普遍, 训练效果也最为明显。当然, 我们让学生临写也要注重方法, 应该要求学生以教材或老师在黑板上的范字为标准, 每临写一次都要对照一次, 发现不足及时修正, 力求写出的字一个比一个像, 一次比一次好。这样, 学生每临写一次, 都会有所提高, 有所收获, 都能从中品尝到一次成功的愉悦。伴随着这种愉悦而来的是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的日益浓化和临写效果的明显优化。

3、优化评改方式。

教师的评改是否及时得法, 对学生学习书法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课堂上, 学生在临写的时候, 教师必须在学生中间巡视, 发现问题逐个加以指导, 不应坐在高高的讲台上, 独自备课、批改或做其他的事。如果发现学生执笔方法不对, 教师应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发现学生运笔方法不正确, 宜给予示范讲解;发现普遍性的问题, 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集体评讲。同时, 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批改也要做到认真细致, 讲究批改的方法和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时, 对结构平稳、笔画规范的字打上一个大圆圈以表示鼓励;对局部写得较好的字, 就在写得好的那个部位打个小圆圈, 给予肯定;给“有病”的字写上范字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整体好坏可以用“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等表示。每次作业都要进行讲评, 表扬优点, 指出不足, 提出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

三、注重课外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成绩,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练习活动, 增加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机会和空间。如在春节来临之际,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为当地村民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迎五·一”、“庆祝国庆”等书法比赛活动, 对获奖的学生除了进行在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外, 还可以在学校书画专栏里展出他们的书法作品, 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社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 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书法的成就感。

四、书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用笔和结构。

汉字写出来要它匀称美观, 有两大要素:一是笔画要劲挺好看;二是它们在字中的位置要适当——这就是常说的“笔法”和“结构”。我认为笔法和结构两者相辅相成, 有机结合在一起, 应同等对待。“书法以用笔为上, 而结字亦须用工”。传统书法教学, 都把“笔法”奉为至尊。所以, 延续至今, 教材里讲书法, 十之八九都是“用笔”的内容;课堂上练功夫, 大部分时间也一定是消磨在“点横撇捺”之中。点有多少种、捺有多少类, 更有“悬针”“垂露”、“方圆正侧”数不胜数。就是钢笔字, 老师的讲解, 也反复强调“行、驻、顿、挫”。

2、“取法乎上”, 还是“取法乎适”。

“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取法乎中, 仅得乎下。”在书法教学体系中, “取法乎上”也是一条金科玉律。因为唐楷代表书法的最高法度, 于是, 古人学习书法由唐楷入手就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了。可是, 唐代的楷书所拥有的高度又来源于她本身的难度, 不要说缺少书法经验的少年儿童, 就是学书有年的成年人在她面前也难以短时间内奏效。

3、“阳春白雪”, 还是“下里巴人”?

“怎样握毛笔?我们用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可归纳为‘按、压、钩、顶、抵’。什么是‘按’?……”真是难为了这些孩子!“按、压、钩、顶、抵”的确切含义恐怕连一个成年人也很难说清楚。作为少儿书法教材, 在用词造句上理应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论文下一篇:浅析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