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痤疮100例疗效观察

2022-09-14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因皮脂腺导管与毛囊孔的堵塞, 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 主要好发于青年颜面及胸背, 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 继发脓疱、结节等损害, 常伴皮脂溢出。中医认为, 本病多由肺热熏蒸, 血热蕴阻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酒酪及辛辣之品, 湿热蕴结, 阻于肌肤而成, 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

1 临床资料

根据《皮肤病学》诊断标准, 14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皮损均发生在颜面及胸背, 将1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0例中, 男55例, 女45例, 年龄14~20岁38例, 21~30岁56例, 31~40岁6例,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2年, 皮疹类型:黑头粉刺型51例, 丘疹脓疱型41例, 囊肿型8例。对照组40例中,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14~20岁14例, 21~30岁21例, 31~40岁5例, 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10年, 皮疹类型:黑头粉刺型14例, 丘疹脓疱型22例, 囊肿型4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内治

自拟痘消汤 (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白花蛇舌草20g、黄芩12g、桑白皮12g、蚤休10g、白芷12g、丹参10g、夏枯草18g、生甘草6g) 为基础方, 辩证分型, 加减用药。

(1) 风热血燥型:加连翘、紫草以疏风散热、凉血解毒。

(2) 热毒炽盛型:加制大黄、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以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3) 痰瘀互结型:加穿山甲、皂角刺、浙贝母以祛痰化瘀、活血散结。

(4) 痰湿脂浊蕴结型:加生山楂, 土茯苓、白芥子以清热除湿、化痰祛脂。

水煎3次, 滤渣取汁, 每日1剂, 早、中、晚分服。

2.1.2 外治

外用疗法是皮肤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痘消擦剂 (生黄柏、生大黄、苦参、皂角刺、蚤休等) , 经水提醇沉制备而成, 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散结的作用, 外用适量, 涂擦患处, 1d2~3次。

2.2 对照组

2.2.1 内治

(1) 四环素能抑制痤疮棒状杆菌, 并可能直接参与皮脂腺代谢, 降低游离脂肪酸。每次0.25g, 每日4次。 (2) 锌制剂能促进维生素A水平上升, 从而防止毛囊角化过度。硫酸锌片, 每次0.2g, 每日3次。 (3) 安体舒通具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 又具有抑脂作用, 每次20mg, 每日2次。

2.2.2 外治

消炎杀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纠正毛囊的异常角化。2.5%~5%过氧化苯甲酰洗剂, 按患者的耐受情况, 逐渐增加浓度, 每日涂药2次。

2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以判断疗效, 治疗期间, 均停用其它药物。嘱咐患者注意饮食, 控制脂肪、糖类及辛辣食物, 多食蔬菜、瓜果及富含维生素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3 疗效判定与结果

3.1 疗效判定

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 偶尔有1~2个新起皮疹;好转:半数以上皮疹消退, 但时有数个新皮疹;无效:皮疹无明显改变。

3.2 结果

中医治疗组显效率为65%, 总有效率为94.2%, 其中黑头粉刺型有效率为100%, 囊肿型为62.5%。西药对照组显效率为45%, 总有效率为77.5%, 其中黑头粉刺型有效率为92.8%, 囊肿型为25%。

4 讨论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疾患, 主要原因与雄性激素的代谢紊乱、痤疮棒状杆菌、游离脂肪酸过多有关, 某些食物如脂肪、糖类等可改变表面脂类成分或增加皮脂产生, 情绪紧张及某些化学因子 (矿物油、碘、溴) 亦可加剧痤疮的恶化。近年来, 应用中医中药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紊乱有了显著进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 每发于面鼻, 起碎疙瘩, 形如黍屑, 色赤肿痛, 破出白粉汁。”据此自拟痘消汤为基础方, 辩证分型, 随症加减, 同时配合痘消擦剂, 标本兼顾, 临床观察表明, 中药内治加外用治疗痤疮显效率高, 疗效满意,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基础方为主, 辩证分型, 随症加减, 配合中药涂擦治疗100例痤疮患者, 单用西药对照观察40例对比,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中医治疗组显效率为65%, 总有效率为94.2%, 西药对照组显效率为45%, 总有效率为77.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治疗痤疮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选用。

关键词:痤疮,中医疗法,痘消汤,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 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735.

[2]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29~831.

[3] 马绍尧.现代中医皮肤性病学[M].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305~306.

[4] 朱学骏, 顾有守, 沈丽玉.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325~32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分析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