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与师德论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体意识与师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基本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增强教师主体意识、树立先进典型、强化“五位一体”监督机制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四纵四横”考核评价体系来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主体意识与师德论文 篇1:

浅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摘要]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内涵进行了充分地阐述,同时指出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并提出了培养与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主体意识 大学生主体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赵雪红(1977- ),女,陕西澄城人,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渭南 71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渭南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KZ032)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与需要而产生,并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最高目标。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重要,这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正确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大学生的具体活动息息相关,强化主体意识, 不仅对大学生提高修养、发展能力和完善人格有重要影响,更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

一、大学生主体意识

(一)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主体意识即人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认识到自己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从而自觉地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规划自我发展的蓝图。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行为。

(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1.独立意识。作为主体存在首先具有的第一个特性就是独立性,这样才能把个体与个体区别开来,充分的展示作为个体存在的特殊性、独一无二的特性。当代大学生十分追求独立性、个性,但在个性追逐中又显示出来巨大的盲从性,倾向于用一些并没有多少价值甚至具有负面价值的观念武装自身。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所塑造出来的个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方面追求独立,但同时却对家长、教师等有多方面依赖。现今的“啃老族”现象,就是一些年轻人,也包括一些大学生在成年后,仍然成为父母身上的寄生虫。其实就是自身缺乏独立性,因而也缺乏发展自身的想法与意识。

个体如果没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就不会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独立性,个体的独特性就不会很好地发挥出来。从这个意义来讲,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具有独立意识,从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突出自身的独特性,并采取适合的方法来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相吻合,同时也符合大学生对于自我个性的要求与发展。

2.主动意识。主动性在哲学上来讲是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这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自身所特有的,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性,才使人与万物区别开来。因而主动性是个体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特性。首先我们确认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因为高校所有的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大学生自身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培养优秀人才,给大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与教学活动发生偏离,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学习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就无法从合理角度出发对自身学习以及学校教育给予正确认识。其中非常突出地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3.创造意识,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就是主体的创新。创新是主体发展自身所具有的基本能力,其实也是主体自身主动性最为突出的表现。主体自身要求发展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与需要。只有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使自身成为时代的主体,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

(三)大学生对于自身与其他主体关系的认识

在价值观里不仅存在对于自身的评价与认识,亦包含对于其他主体的认识与评价,也包含对于作为群体存在的主体评价。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任何个体与其他个体共同存在。不管在这个理论层面上,还是事实上,个体与个体都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但是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类似于常识的认识常常为人们所忽略。

单纯追求自我利益与价值的实现,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要作为主体存在并实现自身,就应该形成一种对于自身主体以及他人主体共同重视的价值观,才能保证自身主体地位的巩固与发展。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社会的利益是存在一致性的,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意识,不是把自身与其他人、社会割裂开来,而应该始终认为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而改变意识,改变自身与其他人、社会关系的错误认识对于大学生极其必要。

大学虽一直被称为象牙塔,但是也受到了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大学生的各种补助、奖学金大幅提高,使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去进行学习活动。但在具体进行分配的时候,大学管理部门及老师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少数学生完全脱离实际,制造虚假资料来获得金钱或其他利益,从而间接或直接的伤害他人以及集体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少数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诸多活动都表现出一种“为我”的特性,因而使其价值观出现偏差。也出现了“凡是有益自身的都是好的,凡是有损自身的都是不好的”这样的评判标准。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系列让人愤怒但同时又惋惜的事件。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撞人杀人”事件 ,实际上就是因为作为大学生的当事人,只从自我利益与安全出发,同时又严重缺乏责任意识。把他人生命当作儿戏,以至于最后也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二、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一)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现实中的人的主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无异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便很充分地渗透了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实现与重视,也体现了对于社会现实中形成与树立正确主体意识的一种要求。

社会发展中强调对主体的实现与发展的同时,最先应该重视的是主体意识,因为主体地位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合理主体意识的形成,是现实主体实现与发展的先导。个人的实现不仅与社会所创造给个人的条件相关,更重要的是与自身主体意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体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主体的独立。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促进主体自身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应该对主体自身正确意识的形成进行指导,纠正主体在意识中的错误,保障主体合理实践活动的展开。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核心

当代大学生在意识领域应该是处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他们的意识与思维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现代、最进步的需求与要求。那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则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核心,通过价值观的从内而外的外化过程,使大学生的行为发生根本变化成为价值观塑造中首要的问题。

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错误意识进行纠正,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主体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强调的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强调对于个体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好融合。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承认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就是要求大学生在其意识中把对主体性的肯定和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又要反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极度膨胀或错位;既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又要反对对个人价值的极度忽视。这是对于我们传统价值培养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时代性、科学性,对于我们现代的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强和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议

不管是大学生缺乏对于自身的正确认识还是无法正确地去看待自身与他人或者社会之间的关系,都是错误的,都不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然也更不可能成为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与手段,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使大学生走向成才之路。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接触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止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了解非常有限,甚至产生了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与转化。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积极地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旧思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教育与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形成正确的认识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

(二)确立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这首先要求高校课堂改变课程教学的旧理念、旧方式,还课堂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更多的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在培养其主动性的同时也能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锻炼其实践能力,树立其自信心

“90后”的部分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的优越条件,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对自身评价往往较低,在面临实际问题时经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于社会了解较少,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低。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创造各种机会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水平,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大大增强,能够敢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之,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才能逐渐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自身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需求与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2]王新喜.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之我见[J].教育工作,2006(2).

[3]张建云,郑玉香.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3(1).

作者:赵雪红

主体意识与师德论文 篇2: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讨

摘  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基本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增强教师主体意识、树立先进典型、强化“五位一体”监督机制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四纵四横”考核评价体系来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师德师风;主体意识;“五位一体”;“四纵四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多次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当中。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整体态势向好,但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所要求的师德师风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的今天,有关师德师风“辣眼睛”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对人民教师的形象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应当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师德师风主体意识淡泊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15日,普通高校教职工256.67万人,互联网普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表达成为老百姓与社会沟通的主要途径,网络举报与监督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道风景。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曝光在大众眼前,这其中就包含教师群体。由于这一群体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他们的言行自然被大众所关注,而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师身份的特殊性。特别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导致网络上各式各类有损师德师风的现象层出不穷。

(二)师德师风管理机制不完善

部分学校对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存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责任未落实落细,导致出现师德管理“宽松软”的现象。例如,部分高校重科研轻师德师风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四有”、“四个相统一”等文件精神解读不够,对高职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学习不够,导致缺乏根植师德师风的土壤。

(三)师德师风监督监督机制不完善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社会形象,部分高职院校监督预警机制不完善。例如:

1、没有设立师德师风举报平台,甚至出现监督电话停机、电子邮箱无效等现象。

2、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表现在没有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反馈。

3、针对师德师风问题存在追责不到位、不彻底,没有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相关人员有包庇的嫌疑。

4、针对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没有进行有效整改,存在拖延的现象。

(四)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1、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有高职高专院校1423所,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层次、类型均有差异,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应有所差异,但真实的开合评价体系却没有考虑这些差异化,导致考评结果又偏差。

2、评价机制较为单一

我国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一套问卷调查用于多个院校,没有突出职务属性、岗位属性、教龄的差异化,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3、评价体系中主观性较强

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的过程中,有的先进是由一群甘当老好人,不想、不愿、不敢得罪人、不坚持原则的一群人选出来的,有的先进则是上级领导一句话或一个招呼选出来的。在评价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客观评价,这种主观性左右了最终的评价结果

4、考核评价反馈不够

尽管各高职院校都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师德师风评价,但部分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有为了评价而评价的嫌疑,评价过后没有反馈的评价基本等于没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师德师风的科学建设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主体意识提升长效机制

深化师德师风理论分类分阶段培训,提升新时代人民教师主体意识。师德师风的主体是教师,它是由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个体组成,每个教师个体的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各有差异,针对学校管理干部和新进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在内容和要求上应该有所差异。在内容上,前者的侧重点应该是提升认识高度,后者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以师德师风为载体,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在要求上,前者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指示精神为基调,结合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师德师风规范化文件作为高位引领,后者要掌握高校师德师风的关键要点,明白作为人民教师要遵守的底线。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约束相结合。引导每位教师都要熟悉并掌握“高校教師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法律解读”,死守十项准则“生命线”。

(二)树立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人民教师责任感

树立先进典型,做好榜样引领,注重收集相关先进典型案例,挖掘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故事,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先进典型中的好做法,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助于教师提升师德教育的活动,鼓励每位教师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主体意识,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增强新时代人民教师责任感。

(三)强化“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多元监督机制

成立师德师风专项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领导小组全方位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指示与决策,统筹推进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有序展开,保证活动的健康、长效、有序进行,设立并公布领导小组办公电话、办公(电子/纸质)信箱、办公微信、办公微博等形式、渠道多样的师德师风投诉、举报平台,并设监督专员,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师德师风专项工作,在规定的工作时长内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要坚持一手抓公共监督,一手抓个人自律,坚决打击有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现象,引导学院全体教师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四)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四纵四横”考核评价体系

四纵指的是四个阶段。即:新进教师(1年以内教龄)、青年教师(1-5年教龄)、中年教师(5-20年教龄的老教师)、老年教师(20年以上教龄)。

四横指的是四类对象即:同事、领导、学生、自己。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发几个文件、开几个会议、听几个讲座就可以,建立健全一套基于大数据的师德师风第三方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价,也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保障、约束、激励等相关机制规范和健全并有序推进。该体系对师德师风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客观量化,量化依据应走访一线进行调研,并经师德师风领导小组一致审议通过并公示,最终确定量化标准,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各位老师(含领导)的评价结果,建立师德师风监督预警模型与机制,通过反馈,实时预警。及时整理评价结果,通过各类平台及时公布结果,评价结果随时接受公众监督。

结语

高职院校要深刻領会新时代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示精神,根据“四有”好老师标准对标对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找差距、抓落实。坚持并坚决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各项考核的首要评判标准,强化师德考评前置作用,针对违反师德师风问题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多措并举,严把师德关,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持续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慧 .坚持四个统一,树立良好师德师风[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

[2]  苏庆谋.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3]  罗会德.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12).

[4]  魏影 .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3):76-78.

[5]  黄珺,赵小倩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措施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29):79-80.

[6]  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01).

作者:龚事引

主体意识与师德论文 篇3:

师德:由教而育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教师职业道德是广受称道的。当然,对照新时代的要求,师德建设永远在路上,还有不断提升的空间,要按照贵在养成、赢在习惯的建设理念,创新师德养成教育的形式,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五三”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

一、增强主体自觉——自主、自律、自发

主体自觉,是指行动主体发自内心地对师德保持较高程度的认同和理解,继而愿意积极主动地、不断深入地从事实践行动的精神现象。师德教育需要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自我觉醒,克服“被动式”师德教育,由被动式走向主动式。为此,需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他律与自律的关系、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如果只是传统的自外而内的灌输式师德教育,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为满则外溢,就像一个容器,灌满了以后就再也装不进别的东西了,况且有的人这个“满”不是虚空待满,而是由于旧有认识上的成见而导致固步自封抵触新思想,一开始就将自己置于一种“油盐不进”的状态。所以,新时代师德教育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自觉担当主体责任,不做“旁观者”“局外人”。

二、丰富师德内容——红色、古色、绿色

师德教育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现有教科书上的一点东西,要作适当的拓展,将红色、古色、绿色纳入其中。红色是底色,利用江西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好师德底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古色,无论是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还是在职教師培训的课程,都应该加强教育史课程的学习,以自古至今特别是近现代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著名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浓厚情怀和感人事件教育人、感染人;绿色,本意是可持续,引申为培根固本,立足江西,服务属地,引导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服务江西,立足岗位,在基层学校默默奉献,建功立业,把岗位守好,将责任尽到。

三、强化常态意识——课程、课堂、课题

传统形式的师德教育更多的是开设一门课、举办一个讲座或报告会,容易出现“听时感动,听完激动,时间长了一动不动”的状况,镜头所及,听者动容流泪,但走出大礼堂,该怎样还是怎样。师德教育应该遵循“无处不课程,生活皆课堂,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做到全员——人人育德,全程——时时育德,全方位——处处育德,将师德教育做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由点状式师德教育走向弥散式师德教育,让师范生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藏而不露、润物无声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从而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效果。

四、清晰实践路径——习礼、研礼、演礼

师德教育的路径要丰富,要知行合一,不能言胜于行,更不能巧言寡德。习礼是指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熏陶,让师范生和教师掌握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研礼含有研究、研发、研制之意,通过对师德规范如何融入职业活动的多角度、多形式的研究,增强对师德的深刻了解和认识;演礼是解决“光说不练假把式”的问题,通过见习实习、顶岗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进行丰富的感悟和体验,由说教式师德教育走向体验式师德教育。

五、提升职业境界——师道、师德、师魂

要从理想、信念的高度来审视师德建设。“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雅斯贝尔斯)。有理想信念也是习近平同志“做‘四有’好教师”重要指示的主要内容。师德建设刚性约束是必要的,但不是简单制定若干行为准则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要让师范生和教师受到深刻的灵魂洗礼,扎根于心灵,经由精神成长,弘扬传统师道、涵养高尚师德、熔铸忠诚师魂,最终立教育情怀之魂、立教育信仰之魂。◆(作者为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教育评估院院长、教授)

作者:叶存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问题论文下一篇:孔子的自然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