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漆艺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传统漆艺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云南作为天然生漆的主要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漆艺文化传承。但作为脱胎于漆藝的漆画绘画,云南省的创作发展仍处于萌芽期。在云南发展漆画有充沛的原材料,较为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而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更为漆画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第一篇:传统漆艺论文范文

扬州传统漆艺创新作用的调查

【文章摘要】

扬州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地域文化风格独特,自成一个流派,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的今天,扬州漆艺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新的闪光点,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扬州漆艺文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传统漆艺;扬州漆器;“现代性”;漆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扬州漆器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上有着毋庸置疑的地位,特别是自明代以后自成一个派别,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通过对扬州传统漆器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生活中的研究应用寻找结合点,从而达到:

1、继承和发扬扬州传统漆艺;

2、丰富漆器产品的文化内涵;

3、满足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

4、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

5、从教育的角度实施专业人才培养。

漆器在我国古代曾是人们生活中实用、装饰、室内陈设的重要器具,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生活空间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漆艺由于种种局限性已经不能作为生活的主题,无法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扬州传统漆器生产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新局面。

1 漆艺的特性

“漆艺”包括了漆和艺两个方面的内容。

“漆”是漆艺的前提,漆有很多品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天然漆与合成漆。天然漆又称生漆,俗称“大漆”、“土漆”、“国漆”,天然漆中的“漆”是指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漆液,经过加工精制而成透明漆、推光漆等。合成漆又分为合成大漆(腰果漆)、化学合成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液经甲醛类酚醛缩合反应,并加入二甲苯等溶剂浓缩后加入干燥剂形成的合成大漆。化学漆主要有聚氨酯树脂漆、硝基漆、自动喷漆等。

无论是大漆、腰果漆、化学合成漆都是一种涂料,使用时必须要依附于某一种胎体,如木、竹、藤、陶、皮、金属等。也有脱胎漆器,所谓“脱胎”,也就是布胎(或纸胎)。即用布(或纸)的张力和漆的黏性层层相叠成胎。除了有胎骨,漆有时也会和其他装饰性辅料相结合,比如螺钿、金、银等。

漆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漆艺的“艺”包括工艺和艺术两部分。在古代,工艺主要指营造建物的手工之艺,专职从事漆艺做工的人称“漆工”。到了近现代,工艺则泛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方式与过程,含有技术经验与制作过程等意义。

2 扬州漆艺的发展历程

据史书记载,扬州漆器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工艺水平。隋唐时期,扬州漆器格外精致,金属镶嵌工艺奢华璀璨。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明清两代是扬州漆器的全盛時期,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明代扬州著名的漆器工艺品种有:剔红(雕漆)、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等,八宝灰、波罗漆、刻漆、堆漆、戗金等工艺。清代扬州漆器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漆艺名师,如卢映之、王国琛、卢葵生、夏漆工等人,为扬州漆器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漆器大师卢映之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恢复了至宋徽宗时就已失传达数百年的漆砂砚制作工艺。卢葵生(卢映之之孙),不仅继承了其祖父的精湛技艺,还把扬州的雕漆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以及漆砂砚等工艺技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我国髹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卢映之、卢葵生在漆器艺术上的造诣是扬州漆器文化史上的骄傲。清乾隆年间,扬州还出现了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如“螺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从原料销售、生产制作到经营销售,形成了一套以漆器为产业的街坊,两淮盐政还设有专门的漆作,大量承制宫廷器皿、家具和建筑装修工程。漆器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失传。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稍有回升,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刻漆、勾刀等,品种有小件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浅刻帽筒、笔筒、砚盒,深刻挂屏,常以扬州八怪书画为题材,洒螺屑铺地或用水色晕染,熏烟做旧,产品基本内销。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当时扬州的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骨石镶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以及其他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出,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3 扬州传统漆艺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以及金银等名贵材料装饰而成。漆器纹饰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漆器家具十大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湛、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4 扬州漆艺的现代市场调查

扬州漆艺发展至今,如何进一步焕发艺术生命力,关键的因素是品牌内涵的创新,其中包括扬州现代漆艺的继承和创新;扬州现代漆艺的价值重构;扬州现代漆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等等。扬州漆器已经是老字号,老字号意味着老产品、老面孔、老客户、老模式,意味着与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有了距离,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依赖于老字号品牌的内涵,创新扬州漆艺的新形式、新文化、新结构。

扬州已经成为联合国宜居城市,基本定位是以旅游文化发展为主导,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扬州的传统工艺就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那就是“旅游商品”。漆艺相关企业要对扬州漆艺旅游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对策,调整产品结构,把古老的技艺运用到现代旅游大市场。同时扬州现代漆艺还可与室内装饰、环境艺术华丽相遇,让传统的扬州现代漆艺在旅游开发、环艺设计、空间设计中发挥更好的艺术存在价值。

在2012年第47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扬州漆器厂精心挑选了24件套作品参评展会设立的创新设计大奖,其中很多产品采用了新技术,比如数码喷绘与传统漆艺结合的新型漆画为国内首创,与传统漆画相比,艺术形式更为细腻逼真。新型漆画将主要面向家装和酒店行业室内装饰市场。这既是一个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更是一次将传统漆艺生存空间不断延伸的有效探索。与其他工艺相比,漆器制作的工序繁多,制作复杂,这也是漆艺难以创新发展、批量生产的瓶颈。利用现代技术突破传统工艺难题,是扬州漆器产业化延伸和新市场空间开拓的新方向。另有漆艺印章礼品、生肖系列、星座系列、婚庆产品以及寿宴产品等系列产品,全面的将传统工艺向新领域拓宽尝试。更开发出了漆器紫砂茶壶,以描金工艺仿制故宫乾隆期的紫砂茶壶,目标面向高档的收藏品市场和拍卖市场。

5 扬州现代漆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思考

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无意间遗弃了本民族最为宝贵的传统,并被外来文化所逐渐同化,那将是可怕的文化流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问题,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民族问题。中国历史是工艺美术为佐证的历史,“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无根的民族”。由此可见,现代的漆艺家和漆艺工作者们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在2007年——从河姆渡走来第二届国际现代漆艺展暨学术研讨会上,展出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精致漆艺作品,在参展作品类别中,中国现代漆艺作品多为漆画和漆装饰品,重在观赏性(或是说装饰性作用)。而韩国和日本的现代漆艺则多为生活用和文化用品漆器,重在实用性。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不得不让我们对中国现代漆艺进行思考:中国现代漆艺的困境以及导致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现代漆艺产品的文化空间在哪里?

站在产业的角度,漆艺的发展要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发现具有现代性的漆艺内涵。“傳承与借鉴”能在喧嚣中感受历史的宁静,而“现代与创新”能在律动中跟随时代的激情。虽然科学的发展衍生了很多新兴的现代材料,对中国的漆器制造产业不利,使得实用漆器在国内市场很受冲击。但是只要找到物质与文化的结合点,让艺术与科学产生共鸣,产品便有了市场。我们还可以学习韩国、日本的漆艺运作市场,虽然日本、韩国的经济相对发达,但漆器(尤其是实用性漆器)在当今的日本、很过却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发展。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文化生活中,尤其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漆碗、漆筷、漆奁、漆台、漆酒壶、漆酒杯、漆围盒等,茶道中的茶桶、茶托、甜点盒子等,都是髹漆之作。我们发展漆艺就是要挖掘中国文化,利用民族特色、中国元素、文化内涵开拓市场,体现人文美、意境美、形式美、技艺美,把漆文化的“寄情于物,以物寓意”以及“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创作精髓融汇到现代漆艺创新之中。

6 扬州现代漆艺的教育与发展

扬州漆器从业者的整体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扬州现代漆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艺术院校的漆艺教育是提高扬州漆艺技术水平与艺术品位的重要环节,这关系到扬州漆艺后备力量的整体素质,只有拥有一支文化素养和艺术素质兼具的队伍,才能保证扬州漆艺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自1974年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最先开设漆艺专业以来,全国许多高校陆续展开了漆艺教学,开始逐渐普及漆艺教育,并相继培养了许多后备人才,为这支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漆艺专业、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漆艺教育,都以每年招收本科漆艺学生十几人不等,硕士研究生一至三人不等,以挖掘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潜能作为教学核心,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在漆艺材料、特性、形式等方面的创造性研究。

乔十光曾说:“漆艺,已突破了漆器、漆工的含义,是一门既有鲜明的界定性,又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艺术门类。”换言之,漆艺就是以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它与陶艺、纤维艺术、金属艺术、油画、水墨画等艺术形式有着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共通性。漆艺的结构是宽泛的,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宽泛的,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是宽泛的,在传统漆艺教学模式局限于平面漆画创作单一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广泛研究各类材质、各种工艺,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习惯习俗相结合,对传统漆器进行技术改造,以获得教育为根本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重。在这一方面,南京艺术学院漆器专业进行了大胆、合理的创新实践,漆艺实践环境非与金属、纺织、陶瓷、玻璃等工艺的实践环境结合成为一个大实习工坊,既相对独立,有互相融通,同时把实践与展示、校内于校外相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各类工艺之间的互补性,从而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

蔡克振曾说:“漆艺作品关键在艺术质量,质量的关键在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所以,教育的方式直接导致结果。因此,中国高等院校的漆艺教育的核心应该放在挖掘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潜能,提倡作品的原创性以及对于漆艺各类材质性能研究开发的创新性上。

中国现代漆艺教育在逐步健全,其中漆艺文化展览逐年增加,由中国漆艺委员会举办的“广州漆画展”、“厦门漆画展”、“扬州漆器文化节”、“全国美展——漆画展”等对中国现代漆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有一个保护传统文化的良好机制,有新一代漆艺人的不断努力,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扬州漆艺一定会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乔十光[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2]周剑石.《日本当代的漆艺发展基础的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

[3]葛培,吴可人.《当代漆艺的文化教育》,中国教师高等教育,2007年11月

[4]江崖.《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漆艺工作室教育模式探讨》,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7月

【作者简介】

倪红英,(1965.12),女,江苏靖江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系教师,从事漆器玉器设计制作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作者:倪红英

第二篇:浅析从传统漆艺到漆画绘画的云南路径

【摘 要】云南作为天然生漆的主要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漆艺文化传承。但作为脱胎于漆藝的漆画绘画,云南省的创作发展仍处于萌芽期。在云南发展漆画有充沛的原材料,较为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而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更为漆画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实验性”的云南漆画创作可以在掌握漆材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依托本土传统漆艺的特点,探索出具有地域风格的漆画创作方向。

【关键词】传统漆艺;漆画绘画;“实验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漆画是从古老的漆工艺里走出来的新画种。云南是国内享有盛名的天然生漆产地,曾有着悠久的使用和制造漆器的历史。但漆画绘画却没有在云南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云南漆艺发展的历史与特点,从原材料,地域文化和创作氛围等几个角度,阐释云南漆画绘画创作发展的契机与路径。

一、当代漆画发展面貌概述

作为一种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漆画绘画是当代画坛上的一个年轻的画种。纵观国内外,漆画、漆工艺的新作品层出不穷,在保有漆画传统工艺的同时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与面貌。

在国外的漆画艺术中,最先把漆艺推向绘画领域的是越南磨漆画。越南磨漆画创作状态兴盛,作品风格多样,面貌极具本土特色。日本漆画绘画作品多以细腻见长,且带有强烈的大和民族的民族特色,作品多倾向于浮世绘风格。韩国漆画绘画则更偏重于工艺美术,对于螺钿的运用极其成熟。

以独立画面出现的中国现代漆画萌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1984年第六届中国美展作为独立画种参展。[1]近几年来,国内漆画绘画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不断涌现,创作水准高超。纵观我国当代漆画绘画的发展,有如下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地域性特征日渐明显。在很多省份形成了以地方高校和手工艺人为中心的漆画研究区域。比如,以清华美院为中心的北京漆画,天津的铝板漆画,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中心的重庆漆画,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的广州漆画,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中心的南京漆画,以运用合成漆为特色的江西漆画,扬州的磨漆画,以历史悠久的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的山西漆器,福建的脱胎漆器以及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的学生和漆艺家联合构建的福建漆画等;二是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从发展之初的2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到如今“队伍规模已增至4000多人,除西部新疆、西藏等几个省份外,遍布全国”[2]。

二、云南的漆艺与漆画绘画

(一)历史上的云南漆艺

云南漆艺文化历史悠久。自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的古滇国时期,云南便有使用漆器、制造漆器的记载。西汉初年至中期,逐渐形成具有滇文化特色的较为成熟的漆艺。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漆棺,属于大型漆器,应为本地制造。如同汉代所有的漆器一样,云南出土的漆艺以红黑两色为主,种类多样,有盒、盘、匣、案、棋盘、桌、凳、几、兵器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昆明市羊甫头出土的一系列西汉漆器,如漆木猪头形木祖、漆木水鸟形木祖、漆木罐、漆陶盒、漆木柲铜矛、漆木柲铜钺等,明显受到云南本土文化的影响,造型独特优美、颇具特色。三国至初唐,是云南漆艺的发展期,漆器胎骨以皮胎为主。唐宋时期,胎骨从犀牛皮、牛皮増至象皮,漆色从红漆增至黒漆、黄漆,纹饰出现植物纹。[3]大理国时期,云南工匠以刀代笔创造了雕漆的伟大技艺。元代初期,云南大理已有艺匠从事雕漆制造与设计,朝廷还曾迁移大批髹漆艺人至大都(北京)官办漆器机构中服役;明代,官府也在大理征调髹漆艺人到“御用监”所属漆作漆厂中工作。清代的云南漆艺因循汉式,工艺缺乏特色;但在此期,少数民族漆艺有所发展并日趋成熟。

(二)云南漆画绘画现状

2013年,“第七届全国漆画高级研修班”在云南艺术学院开班。为满足学员们创作需要,组委会专程从外地高价邮购生漆。原料买回来后,云南本地的学员才发现,所谓漆画的原料“大漆”原来就是云南民间用于刷家具和棺木的“土漆”。云南省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生漆出口省份,在昭通、楚雄、怒江等地,都产生漆,民间使用生漆的历史也很漫长,但是漆文化却不曾兴盛。“大漆”与“土漆”一字之差,精准地道出了各地漆文化的差异。云南民间对生漆的使用多见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用具、餐具,尤以彝族、傣族、藏族为制作主体,例如,竹胎漆艺工艺的傣族竹帽,彝族的大漆酒杯、酒壶、碗碟等餐具,傣族、藏族的赕佛用品等;少部分工艺品制作以及家具和棺木的防腐防潮上也会用到生漆。艺术家、普通大众对于漆树的认识则停留在“是一种‘咬’人的植物上”①。也就是说,云南的“大漆”艺术仍依附于器物而存在,以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审美为主体。

漆画绘画在云南省尚处在偶有萌动的阶段——从事漆画绘画的艺术家屈指可数,作品零星可见,且作品侧重于工艺美术。现今,云南省仅有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等高校的个别教师进行的漆画创作,丽江文化馆兰碧瑛关于纳西族东巴文化主题的漆画创作。专门从事漆画绘画并已形成个人风格面貌的本土艺术家尚未出现。

通过实地调研,本文认为,云南漆画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艺术家对新艺术样式的接受和创作心态上相对保守。目前,云南省绘画创作的主流依然是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等。主流画种在云南省内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漆画的欣赏范围非常小众。对于以天然大漆为主要绘画材料的画种,人们的理解还停留在民族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层面,没有将漆画从绘画的角度发展为具有现代精神的绘画创作。二是云南的艺术教育从业者还没有将漆画教学重视起来。作为文化重地的地方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不仅不曾有专业的漆画教学人员,更没有系统的漆画绘画课程,艺术专业学生对于漆画的认识基本属于空白领域。三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漆画这一画种的制作材料,如大漆颜料、漆板、漆艺漆画工具等,多需要从外省购买,价格相对昂贵,使得这一画种的发展受到制约。四是对于云南本土漆艺文化的漠视和自轻,使得云南生漆“养在深闺人未识”。总之,漆画绘画在云南尚属待发展的状态,创作氛围十分冷清。

三、云南漆画绘画“实验性”发展的契机

云南省远离漆画绘画创作的中心,的确无法在浓郁的漆画艺术氛围的浸润下形成典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本文认为,“实验性”的云南漆画创作可以依托本土传统漆艺的特点,大胆地抛开束缚,以“实验性”的方式更自由地发展,探索出具有地域文化风格的漆画创作方向。

(一)漆画绘画材料本身的性能充满“实验性”

大漆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材料,可以跟各种材料任意搭配,如金属箔、金属丸粉、金属丝、蛋壳、瓷片、螺钿等;既可以在漆板上绘制,也可在亚麻布上涂绘,可以立体也可以平面,充满了各种可能。而不同批次的生漆会有不同的干燥时间,形成不同的纹理特征;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也都会影响漆画的面貌。传统的漆画绘画艺术家们往往会尽力避免这些“不可控”,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达不到“平”“光”“亮”的传统漆画评判标准。在近现代艺术创作领域,“不可控”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词汇,因“不可控”而出现的画面偶然性,是实验性绘画难能可贵的经验获得方式。

(二)独特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实验性”的基础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分布有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各类艺术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和漆画创始人之一的乔十光老师,就曾以傣族、藏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创作多幅民族题材漆画作品,如《泼水节》《坐着的傣女》《藏女》《爱伲姑娘捻线舞》等。以云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漆画创作,无论从表现题材、表现方法、还是最终的画面效果,不管怎样实践都是新鲜的。

(三)对漆艺传统技法与观念的“实验性”扬弃

探索“实验性”漆画绘画的创作,并非舍本逐末。生漆作为漆画绘画的主要材料,收集过程复杂艰辛,素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做成色漆的过程也非常不易。因此传统的漆艺家、漆画艺术家们对于漆的感情非常深厚且复杂。他们小心地保管、使用漆,追求物尽其用。如前文所述,傳统漆画的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漆画画面追求“平”“光”“亮”的效果。而漆画的“实验性”创作需要打破常规,做突破性的实验,这无疑是对传统漆艺技法与观念的反思与扬弃。在此方面,漆画艺术大师已经做出榜样。作为一位通晓传统漆艺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唐明修老师,他的一部分漆画作品就完全脱离了传统漆画创作的束缚,如《断纹》系列,被誉为“赋予了大漆本来的质朴单纯”的“中国大漆本源语言研究”。因此,释放漆材料本身的魅力,让漆画创作的观念更为开放、包容和现代才是“实验性”的根本所在。

四、云南“实验性”漆画绘画的探索之路

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都将为云南漆画绘画发展提供条件。本文认为,在云南探索漆画绘画的“实验性”发展,可遵循以下三个路径。

一是发挥原材料的优越性。作为生漆主产地之一的云南,近年来如果拓展了绘画创作的领域,一方面会降低省内漆画绘画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为生漆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新的渠道,实现云南生漆的多元化用途。

二是依托自然与文化多样性。一个画种的兴盛来自于丰富的地域文化滋养。云南独特的自然与民族文化,构成云南漆画创作资源。云南漆画的发展方向无疑是要从本地的文化特色出发,积极探索和整合本地资源。云南漆画的创作者们应该有更博大的胸怀,更包容的态度,更宽广的视野,在云南美术的大环境中看待漆艺术,使云南真正形成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漆艺术格局。[4]

三是致力于漆画绘画专业人才培养。在当代艺术氛围浓厚且宽松的云南,探索“实验性”漆画绘画有其生长的沃土。高校作为一方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通过培养漆画绘画创作人才,可以将漆画绘画以更专业的方式传递出去,形成漆画绘画创作的良好氛围,并能形成云南漆画创作的重要力量。

五、结语

发展漆画绘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漆艺的有效传承,同时也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形式的创新。云南有其充沛的生漆原材料、浓郁的现代绘画创作氛围以及多民族文化共存的丰富的创作资源,构成了漆画“实验性”发展的极佳条件。进一步发挥材料、文化等优势,营造更为宽松现代的创作氛围,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合力,成为云南漆画绘画“实验性”探索的可行性路径。

注释:

①生漆有毒,含有强烈的漆酸。在漆树的生长活跃期,树干会分泌出大量的漆酸,沾到人们的皮肤上,会引起皮肤过敏或中毒,开始又痛又痒,后期会全身溃烂,治疗的不及时,甚至会出现死亡,云南民间俗称“咬人”。

【参考文献】

[1]安鼎文. 中国现代漆画在20世纪的生成与发展[J]. 美术,2007,(11):94-99.

[2]陈金华. 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J]. 新美术,2011,32(01):67-72.

[3]何颖. 云南漆艺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王维珍. 云南漆艺发展初探[J]. 中国生漆,2019,38(04):23-26+31.

作者:薛彬 张君霞

第三篇:传统漆艺的创新传承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漆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我国艺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传统漆艺依然广泛存在,如家具制造等。对于传统漆艺我们不仅要了解其真正含义,更要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这才是推动传统漆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所以,现对漆艺含义、中国传统漆艺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创新传承的具体思路,以及其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旨在将传统漆艺的创新传承与城市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传统漆艺;创新;传承;城市文化建设

传统漆艺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华夏民族的宝贵历史财富,今天的人们应该将传统漆艺好好保护起来,并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传统漆艺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既能够通过现代建设理念和设计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创新,又能够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要想促进传统漆艺得到切实的创新传承,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在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仔细分析。

一、漆艺的基本内涵

漆器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服务于木器制造,后被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制造业。从新石器时代起至汉代,漆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有组织和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这为其今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漆材料的应用,最初是出于粘结和加固生产工具的目的而被使用,后逐渐向制造日用品和漆工艺品领域扩展[1]。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漆艺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漆艺制品种类不断增多,对我国历史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巨大,并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创作材料的艺术门类,其基本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漆艺仅指漆,而广义上的漆艺包含所有平面与立体的、实用品与欣赏品的漆画、漆器和漆塑,即只要涉及到漆就都隶属于漆艺的范畴。本文要谈论的漆艺即为广义上的漆艺。

二、中国传统漆艺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漆工艺品发展情况来看,商周时期的漆器已镶嵌有金银等材料;战国时期漆器种类十分繁多,如武器、酒器、乐器等;西汉时期漆器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几百件精品漆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物美价廉的青瓷影响,漆器逐渐朝着艺术品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材料制造技术峥嵘发展的局面;唐代时期漆艺雕塑发展十分盛行;宋元时期,漆器制造技术颇具特色,且发展较为成熟,如金箔嵌贴技术等[2]。明清时期,漆器工艺进入发展的高峰阶段,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局面,不仅制造工艺纯熟精湛、制造技术精巧细致,而且漆器制品种类繁多。

进入二十一世纪,受西方文化影响以及现代人们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的逐渐转变,漆艺发展与应用逐渐失去以往的风光,开始呈现出凋零的发展状态。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我国漆器重要发祥地之一扬州,目前扬州漆器制造厂像样的、有规模的厂家仅剩一家,且经营不很景气[3]。由于漆艺在现代漆器、漆画等产品加工中依旧沿袭传统风格,尤其是明清时期,这与现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理念产生了一定矛盾,且这种矛盾日趋恶化。为缓解这种矛盾,在传承传统漆艺的同时,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漆艺的应用进行积极创新已成为漆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三、传统漆艺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思路

(一)创新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与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受西方文化影响日趋严重,使得当代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追求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现代室内设计、家具制造与家居陈设等诸多方面,人们开始追求更为独特的、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这对传统漆艺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创新与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为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首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漆艺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在室内设计方面,设计师应根据用户要求和喜好,对漆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主流趋势进行学习与掌握,大胆的对以往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提高自身对传统漆艺保护传承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学习漆艺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与功能特点。在漆艺家具设计方面,工匠应积极转变设计理念,一改以往设计风格,打破以明清为主的复杂、繁缛家具设计思想,将现代简约、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型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本着科学的原则,将传统漆艺设计理念与现代新型优秀设计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传统漆艺的有效传承与创新[5]。

(二)创新制造工艺

除了需要创新设计理念之外,对传统漆艺制造工艺进行创新也至关重要。传统漆艺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制造工艺有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指用生漆在木块、泥、石膏等表面上黏贴麻布等织物制成内胎,然后黏贴多层形成外胎,脱去内胎后对空心的外胎实施涂漆、打磨等工艺,最终加工成漆器制品。这种制造工艺较为繁琐且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今天漆器的加工要求。木胎则指在较厚的木胎上先铺上一层麻布,然后在涂上一层漆灰,最后髹漆。利用这种制造工艺加工出来的漆器又厚又重,不便于使用[6]。所以,根据人们对漆艺产品要求,结合现代漆艺发展特点,对漆艺制造工艺进行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制造工艺流程与方法,将现代化制造技术引入其中,大力培养该方面创新技能型人才,大力宣传传统漆艺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传统漆艺制造工艺快速创新。

(三)充分考虑现代文化因素

要想促进传统漆艺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实现最大化的传承与应用,就必须对现代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建筑装饰装修和家具制造等这些漆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伴随我国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代文化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室内设计、家具制造也随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现代文化已深深融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当中。面对这一情形,在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如果不对现代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将极易造成传统漆艺与现代文化产生冲突与矛盾,从而给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充分考虑现代文化因素非常必要[7]。这就需要传统漆艺应用领域内的设计师、工匠等借助现代化工具对现代室内设计方式方法和各种风格进行不断的学习,科学合理的将传统漆艺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并对文化融合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四、传统漆艺在现代城市文发展化建设中的创新传承与应用

(一)传统漆艺在家具中的应用

无论古今,家具制造都是漆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漆艺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最突出与最重要的就是漆艺制造工艺,所以工艺好坏直接决定了漆艺家具品质的高低。不同的人对漆艺家具风格有着不同的喜好,而不同设计风格的漆艺家具又需要不同的漆艺装饰与纹饰加工工艺。在家具设计中,所用漆艺的构成要素包括材料、工匠、器型与纹饰。材料指以漆液为主的涂料及其与其他非漆涂料之间形成的质感与质地;工匠自身的艺术素养、设计风格、经验等直接影响着家具的设计构想;器型指漆艺家具的具体造型及其与材料和设计风格之间的关系;纹饰在立体漆艺家具中指纹样和机理,在平面家具饰品中指装饰与绘制的表现方式。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桌椅、床榻、屏风、橱柜等方面。这些漆艺家具不仅体现出了传统漆艺的设计特点,尤以明清皇宫和达官贵族专用品为主,而且充分融合了现代家具设计理念;既符合现代人们对家具的审美要求,也在现代家具中对传统漆艺进行了很好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在传承传统漆艺的同时,很多家具制造工匠通过结合现代文化建设特点,对传统工艺进行了一定创新,这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漆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漆艺进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环节。由于现代室内设计大多以瓷砖、水泥、塑料、大理石等建筑材料为主,所以漆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已很少出现,而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漆艺也仅仅是地板和一些木质家具等。其实,漆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点。受多元文化影响,现代人们对室内设计与装饰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独特、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化和个性化[8]。对传统漆艺有所全面认识与充分了解的室内设计师可以发现,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蕴含文化底蕴的室内设计风格,而传统漆艺所具有的功能性、装饰性和文化性等是其他任何装饰材料所无法代替的,是最能够体现室内文化内涵与现代室内设计创意的一种工艺。例如,漆艺在室内地板中的应用,既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够美化地板外观;既强化了地板的耐久性、耐磨性与耐酸性,又能够长期保持地板的亮丽色彩。然而,对于漆艺所具有的材质美感与机理美感一直以来都是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盲区,即漆艺的材质机理运用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涂刷上。这对这一盲区,在今后的传统漆艺现代室内设计应用与传承过程中,就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对漆艺所具有的材质机理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通过不断实践来加强对这方面的应用,提高合理灵活应用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传统漆艺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璀璨瑰宝,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积极传承与有效创新,既是当前时代赋予城市文化建设及相关人员的一个历史使命,也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使我国传统漆艺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只有传统漆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得到了有效的传承,才能够促进传统漆艺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进而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旻.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形式[D].江南大学,2013.

[2]林晓珊. 江西鄱阳传统漆艺文化现状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3]钱凯一. 中、日、韩近现代漆艺的发展与传承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庞文雯. 重庆研磨彩绘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5]牛李臣. 中国民间漆艺缺失与保护的分析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

[6]郭小一. 中国漆艺走出低迷现状的必由之路——当代漆文化技术的传承与创新[J]. 中国生漆,2011,(02):7-10.

[7]张琦. 创新性的发展传统漆艺[J]. 艺术品鉴,2015,(07):92.

[8]罗晓欢. 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传承之思——以重庆传统漆艺现状为例[J].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3,(01):130-141.

作者简介:

李容天,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作者:李容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环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