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思考与探索

2022-09-12

高水平、创新型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打造一支教学质量有保障、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积极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 是实验室的奠基石, 是一流大学高高速发展的盘根。

一、国家教育部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建设实验技术队伍的紧迫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指出, 要“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因此各高校需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界限, 优化设计高水平实验教学体系, 推进科研成果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融合、教室与实验室的融合, 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优化实践教学过程。

十三五期间, 教育部按照国家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 集中力量和汇集人才, 打造综合能力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级、具有战略意义的研发基地。高瞻性、稳步地将国家实验室打造成能够吸引国内外精英翘楚的核心要塞, 成为一股国际领先、世界赞誉、人类实用的创新力量。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 组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因此, 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水平, 必须适应国家和教育部的战略发展, 必须结合高校发展需求和办学目标。

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现状

随着教育部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及各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仪器设备也随之增多。而我们许多高校的实验技术队伍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扩充与发展。没有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 建设高水实验室就举步维艰,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就会遇见瓶颈。因此必须尽快发展一支思想积极、教学方法先进、科研能力较强、管理理念创新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反观目前部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表现现状大致分析如下:

(1) 实验技术队伍力量严重不足, 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 年龄结构不合理, 老龄化严重, 队伍青黄不接。

(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教师序列中的入职条件与入职后的发展培养相比较, 实验技术队伍的引进条件吸引力不足, 后期培养方式单一。

(3) 职称结构分布不均, 无晋升空间, 中级及其以下职称人员占比较多。无工作积极性。薪酬待遇偏低, 晋升通道不畅, 实验技术队伍难以稳定。

(4) 实验教学能力和实践技术水平以及实验教学管理中的成绩、创新和改革等, 在职称评定等业绩评定中未得到重视。

(5) 各二级单位实验室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相互交流不足, 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三、建设实验技术队伍的方案探索

(一) 建设原则

结合西部某重点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上层岗位的管理设置, 打造有利于吸引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促进实验室技术人员向上进取的良好环境;制定既重视教学质量又重视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机制;引导实验技术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的优化, 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实验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力水平。

优化基础平台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实验室及设备使用效率, 推动高校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基地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鼓励实验室仪器设备研发与管理理念更新, 提高实验教学和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广开渠道, 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既有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 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和运用最新的实验技术理论和手段, 切实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

(二) 建设对象

新型的实验技术队伍可以定义为依托实验室, 长期从事试验教学、科研、公共测试等活动的实验室建设者、管理者、安全防范者、实际操作者;包含仪器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技术服务支持等工作的人员;主要由实验教学工作人员、技术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与工人组成。

实验教师是指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岗位职责, 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的人员, 实验教师是学校专任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完成学生的实验教学, 积极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实验技术人员是指以部分实验教学、实验指导、实验准备、仪器运行管理等为主要岗位职责的人员。主要负责实验教学、实验指导工作, 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功能开发与利用, 实验的准备及自制实验教具等。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指以实验室日常管理、协调等事务性管理工作为主要岗位职责的人员。主要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及日常事务的协调等工作。今后主要由实验技术人员兼任。

(三) 建设举措

1. 加大引进力度, 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才

设立“首席实验师”岗位与实验教学关键岗位, 参照享受学校特设岗位待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依托学校现有平台建设, 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500强企业引进层次高、能力强的实验技术人才。

特别是在设备研制、升级、改造等功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教学改革理念先进的视野开阔的人才, 以支持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相结合, 促进教学与科研平台共享共建, 提高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对教学及师生的服务水平。

实行并落实各类实验室 (中心) 主任负责制, 赋予实验室 (中心) 主任以一定的聘任参与权, 通过公开选拔并提高引入条件, 重点选拔教学成果显著和管理经验丰富、态度认真积极的学科带头人、行业精英翘楚来担任各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负责对实验室建设按双一流标准提出总体规划, 并督促实施, 进行教学改革。

新引进或选留的实验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 对新进人员要重点考察实验教学能力和实践技术水平。对于能胜任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公共服务关键岗位、在开发、改进仪器设备方面有突出潜力的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 引进条件重点考查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仪器技术管理相关业绩和水平。逐步缩减工勤技能人员数量, 采取外聘社会用工、学生助理、劳务派遣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相关简单维护与重复性日常管理工作。

2. 加大培育力度, 切实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水平

实施系列培养计划, 切实稳定实验技术队伍骨干力量, 培养一批立志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中青年优秀人才, 建设一支适应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验室骨干力量。

扩宽实验技术队伍人员的视野和思路, 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队伍人员跨地区 (含海外) 、跨单位 (校企) 开展交流合作, 访问研修, 长期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研讨、论坛, 交流探讨跨学科专业的国际先进经验、发展动态。

保证实验技术人才参加到讲座、培训、研讨、论坛中去。培训形式采取在职和脱产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应偏重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实验教学经验和技术操作、仪器设备维护测试、功能开发、实验室日常管理等。不断更新拓展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理念, 稳定教学基础理论。

尽可能安排思想先进、态度积极的优秀实验技术人员、骨干赴国内外一流高校或500强企业研修学习。

3. 探索实验技术创新团队建设

在兼职和专制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中培养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理论学术视野广、实战管理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多的具有较高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实验教学的排头兵或带头人, 建立新型的实验技术创新团队, 通过老带新, 新变优, 极力发挥团队帮带作用。

鼓励高层次人才掌舵实验室建设, 引导实验教学改革, 制定实验室发展方向, 引进或培养实验教学人员, 建立教师与实验技术队伍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虚实”结合的教育新模式。鼓励任课教师按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的需求兼职承担实验课教学任务, 特别是开设具有创新内容的特色实验课程。

4. 明确岗位任务, 优化专业技术评价标准

明确科研实验岗位、实验教学岗位、仪器设备维修岗位、实验室管理工作岗位、精密贵重仪器管理岗位等的岗位职责和任务, 合理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实验技术队伍人员聘用办法来从人为角度上考虑提高用人效率。部分实验室辅助工作, 如简单的技术加工、日常的实验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 可尝试购买服务。

全面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技术晋升评价体系, 全力推动实验系列正高级职称的评审通道。按照学校实际情况, 结合人事制度改革, 激励一批具备高级职称条件的实验技术人员转聘为专职实验教师。职务的聘任、晋升应向实验技能和实际工作业绩倾斜。

5. 完善考评机制, 设立实验技术专项奖励, 稳定实验技术队伍

建立和健全严禁高效并可以落到实处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来激励实验技术队伍人员重视能力、紧抓业绩, 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效果结合。主要约束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 通过更新设备及设备研发升级来带动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质量提升。支持实验技术人员通过自身能力来解决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基本维修与管理。将其列入到年终考核以,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个人职称评审、评聘的重要依据。

强化实验技术人员在学校的地位, 适当提高津贴待遇, 稳定实验室技术队伍收入水平, 参照教师系列享受岗位津贴, 加强考核, 实行考核不合格、思想不过硬、态度不积极的实验技术工作人员的退出机制。并强调激励效果, 加强目标监管, 通过奖惩有度, 来调动实验技术队伍成员的积极性、创新性和稳定性。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全方位参与到实验技术开发中去, 资助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从事实验技术开发、大型仪器的功能开发、实验教具自制和实验教学改革。设立专用奖励, 调动实验技术人员主动教改的积极性。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发表实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论文。激发实验技术人员将前沿的实验技术成果全方位应用于教学, 推动各二级单位将实验技术类成果与教学改革成果结合。

综上所述, 可稳步创建一批优质教学示范中心, 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 成体系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淘汰老重笨设备、引入高精尖设备。双管齐下, 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引进, 打造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理论知识与管理经验相结合且积极向上、稳定进取的具有高水平教学理念, 熟练掌握先进实验教学方法, 对标双一流标准, 能够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的新型实验技术队伍。

摘要:建设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每一所双一流大学必经之路。本文从各类双一流高校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入手, 根据国家及教育部要求, 针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 制定出以吸收引进、内部培育、结构建设、评价标准、激励奖惩为主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技术队伍,高水平O6-31

参考文献

[1] 宋世军.高校实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9) :200-203.

[2] 杨春勇.加强新时期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6) :1-3.

[3] 刘艳, 孟威, 邵妍, 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 (12) :181-183.

[4] 云婷婷, 罗一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5) :197-199.

[5] 陈文倩, 宋军, 战永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3) :190-1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基层单位基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下一篇:油田站场总图设计节约用地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