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

2022-04-2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扶贫经历了新中国扶贫教育、新时期扶贫教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3个阶段,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得我国已经逐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过渡。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已经进入了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 篇1:

教育扶贫的历史使命及行动策略

摘要:教育扶贫包括“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双重涵义。教育扶贫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扶贫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视历史责任为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机制,将战略管理和精准施策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物质性扶持和精神性扶持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相结合、立足教育和抱团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凝聚教育发展的资源和动力,高质量完成反贫困和支撑发展的社会重任。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扶贫;历史使命;行动策略

作为主导和调控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教育应饱含人类文明的善良、智慧和担当。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教育只有不断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难题,才能真正捍卫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幸福。与灾难和贫困抗争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和主题,反贫困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一、教育扶贫的性质和历史使命

(一)贫困与发展相互关联

贫困是社会资源匮乏、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个体能力及个性缺陷导致的生活状态,它包括物质条件的匮乏和精神力量的缺失。贫困现象是长期的、随机的,甚至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导致贫困的原因无疑是多样的,物质条件的贫困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许多时候是其潜在的力量和资源未得到或者说未有机会进行有效发掘和利用。人类贫困的主观因素表层是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存能力的缺失,但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包括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空缺、分裂和扭曲。贫困和愚昧如一对孪生兄弟,往往互为因果。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人类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贫困问题。从此永远过上幸福生活,那只是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尾,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强调的是,物质力量的贫困不等于精神力量的匮乏;同样,物质条件优越不等于精神生活富足。

富裕没有永恒,贫穷随时可能降临,贫穷和富裕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坚信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表明其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睿智的发展道路,共同命运意味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和远离贫穷,共同抵御现实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发展厄运,为化解未来不可确定的风险预先行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发展和贫困始终是有关人类命运的焦点话题。反贫困是发展概念不可或缺的内涵,不断化解和消除贫困是发展的真正精彩呈现。管控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解决贫困问题属于社会发展的底线思维,主要目的是提升和解决制约整体发展的“短板”,促进社会整体和谐。消除贫困将有效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抵御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的传播,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分化和颠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教育扶贫是社会扶贫的重要方面

教育扶贫是整个社会扶贫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我们应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扶贫问题。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传承人类文明、塑造国民灵魂、凝聚发展智慧、促进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现代教育在本质上是反贫困或者说支撑发展的。教育扶贫包括“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两个方面。教育扶贫既要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贫困问题,也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推动解决整个社会贫困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就无法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下教育扶贫的发力点应集中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着眼点应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上面。

(三)教育扶贫是教育的社会责任

1.教育扶贫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基

教育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教育使命。教育扶贫是立足于未来发展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公平的奠基工程,既要助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要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既要为当前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服务,更要为未来防止出现贫困或者重新返贫奠基。教育扶贫的主业应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接受均等的公平的基础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为劳动人口就业提供职业技术指导和支持,从智力和文化方面发力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扶贫不同于低保,教育扶贫不是教育部门直接或变相给贫困人口发钱进行减贫脱贫,而是要通过教育激发和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意志和能力。教育扶贫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的发展做文章,主要解决人的素质和能力问题。教育扶贫应主要面向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口,支持其脱贫致富,防止贫困的扩大、发生和反复。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虽然属于民政福利兜底保障范围,但是在文化和心理的慰藉和扶持方面,教育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2.教育扶贫为教育发展带来机遇

扶贫既是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也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以积极态度对待教育扶贫问题。教育发展本身时刻面临着停滞、倒退、不均衡的危机和挑战。教育的危机既包括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也包括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均衡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包括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不协调。要理性认识教育的功能,无论是读书万能论的捧杀和还是读书无用论的棒杀都不利于教育发展。教育扶贫既是明确教育为谁服务的过程,也是锤炼提升教育技术和教育能力的过程,还是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和教育发展空间的过程。振兴贫困地区教育虽是最难攻克的领域,但攻克效果未必属于最差的领域,无限的发展机遇也许因扶贫成功而打开。通过教育扶贫将教育命运和社会发展更加緊密地联系起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技术水平,增强教育竞争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拯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就是拯救教育扶贫者自己。

3.教育扶贫的前提是辩证认识贫困

要辩证地理解贫困问题。物质条件落后的贫困地区并不代表所有因素和资源的贫困,恰恰相反,贫困地区曾积淀丰厚的精神财富,许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散落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既可能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也有可能产生穷则思变、励志向上的进取精神。相反,有些物质条件优越的富裕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贫困问题,一旦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贫困可能随时降临,并造成严重的个人灾难和社会危机。无论贫富,每一个人都应树立忧患意识,视贫困如切身痛楚,将反贫困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生存本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并不等于精神贫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创业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贫困学生的励志精神对于健全校园文化、引领教风和学风具有特殊的作用。

二、教育扶贫的行动策略

(一)战略管理和精准施策相结合

1.要处理好教育扶贫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教育扶贫要妥善处理好教育扶贫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整体扶贫之间的关系,运用历史的经验和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行动,根据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确定教育扶贫战略的内容及其行动策略。教育扶贫战略设计和管理需要将教育扶贫作为一个大系统工程加以规划和建设,运用现代化和大教育视角定位、筹划和选择教育扶贫的项目和力度,聚焦社会贫困和教育贫困问题,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制度、利益诸多界限和藩篱,完善教育扶贫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扶贫管理模式和机制,优化教育的内容、结构布局、管理流程和发展环境,切实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将发展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最终战胜贫困、消除贫困。

2.要将统筹管理与精准施策相结合

教育扶贫要以提升人的核心素养和生存发展能力为中心,将战略意义上的统筹管理和战术意义上的精准施策相结合,将救助性扶贫和发展性扶贫相结合,将周期性长的基础性教育扶贫和时效性强的技能性教育扶贫相结合。既要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努力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又要针对特殊的贫困人口施以一对一的精准救助,努力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受平等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努力让每个未成年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并成为具有阳光、智慧、勤劳、友善品质的现代人,让贫困的适龄劳动人口迅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

3.要用整体优势解决局部问题

教育扶贫要善于营造整体发展优势,运用整体优势解决局部和边缘的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宏观上应运用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进行优先保障;在中观上应保持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进行重点倾斜;在微观上应精准施策,聚焦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持续发力,通过综合施策切实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问题。

4.要在“人的现代化”理念下扶贫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教育扶贫的行动方向、实施方案、管理策略和评价标准都应建立在人的现代化基础之上,时刻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主题和中心,要在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难题之间找到结合点、切入点、平衡点,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相应的行动目标、工作方案和管理机制,创造性地突破和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对于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往往更多地进行理想的规划和设计;但对未来的曲折道路和各种艰难险阻,人们并未进行深入精准的研究,而恰恰这些因素将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拦路虎。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扶贫攻坚要坚持问题导向,分门别类、系统归纳未来发展所遇到的巨大挑战和困难,将其与当下发展所遇到的具体矛盾和问题通盘考虑,分清轻重缓急,脚踏实地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二)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教育归根结底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扶贫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也需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新常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办事。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教育扶贫首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规划、投入、监管责任,完善教育扶贫各项管理政策和管理模式,加大教育财政公共投入,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确保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时控制和纠正教育扶贫管理出现的偏差,解决因自然环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诸多原因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为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2.要遵循市场规律

教育扶贫要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教育扶贫和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要坚决防止教育扶贫拖累、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教育振兴。要从实际出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科学规划设计教育扶贫的内容、模式和行动策略,以价值规律和人才供求规律为基础,建立起包容各方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将教育融入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科技发展过程,融入社会财富的创造、流通和利用过程,促进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有效对接、相互平衡、相互融合,保证扶贫的施助方和受助方之间协调统一、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3.要坚持政府统筹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主导不等于包办代替,市场调节往往是风险和利好并存。解决教育贫困问题和依靠教育解决贫困问题,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托底保障和法治规范作用,更需要运用好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教育扶贫如果不与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激发和调动受助者的内生发展力量,一切努力都将会变成形式和泡影。对于创新性经济性教育扶贫,需要教育人、企业人和贫困家庭共同承担市场风险,相向而行,尤其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管理保障、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只有坚持政府统筹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融合法治理念和道德精神,兼顧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政府与市场共同配置扶贫资源,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打破和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和矛盾。

4.要以无偿救助模式为主,有偿资助为辅

教育扶贫可以视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无偿、有偿或者两者结合等不同的适宜模式。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应以无偿救助模式为主,以调动受助者内生力量的有偿资助为辅。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时,应转化为有偿资助为主,将有偿和无偿资助融为一体,让施助者和受助者都得到利益补偿。教育扶贫不是全部通过无偿援助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状态,而是主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才是防止贫困、避免返贫的根本之路。

(三)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

1.坚持双向发力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点应放在生成、优化和提升人的核心素养方面,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育不应是简单的“量身定做”未来人的发展方案,而应为人们适应未来变幻莫测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智慧资源贮备和心理素质磨练。只有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使人们在未来最大限度地适应职业的流动性和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教育扶贫需要综合考虑致贫的各种因素,坚持物质和精神双向发力,将物质救助和精神扶助相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提升相结合、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内外并举,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既要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发展问题,同时也要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2.以物质扶贫为基础

教育扶贫首先必须建立在物质性扶贫基础之上。一要解决“教育之贫”。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要实行倾斜政策,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着力改善其学校办学条件,强化和健全其师资队伍力量,改变其教育管理落后面貌,补齐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努力实现公共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二要通过物质性救助解决贫困学生基本就学条件问题,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教育机会;三要资助和支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扶持其掌握生存和发展本领,确保学生彻底摆脱贫困,实现人生的尊严、自由和幸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选项,但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技能教育和就业能力教育。职业教育应是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统一,职业通识教育和专项技能教育的统一。对现有劳动人口的教育扶贫,应主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就业创业教育和简明实用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让有能力的劳动者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切实解决经济收入低下问题。物质性扶贫要统筹兼顾,精准适度,对于贫困地区和困难学生既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也不能过度救助“吊高胃口”,造成“福利陷阱”。

3.以精神扶贫为主导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可怕。教育扶贫既要对贫困者进行物质性扶持,也要对贫困者进行精神性扶持,发挥精神性扶贫的主导作用、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精神性扶持是人的思想文化再建和重构过程,虽然主体和主流不离初心,但实际有如脱胎换骨。教育精神性扶贫要为学生未来发展“铸好魂”“立好志”“修好德”。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文化,深植勤劳、自强、创业、创新的基因,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和改变命运,尊重每一个劳动者,让勤劳创业成为下一代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让劳动、创造、自强和关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更有希望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3.消除贫困文化切忌贴标签

精神贫困并不仅仅存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达地区和富裕人口也存在着精神贫困问题,特别是发达地区和富裕人口不仅对贫困问题存在误区和偏见,而且对自身存在的精神贫困往往视而不见。消除贫困文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简单地以贴标签的形式对待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相反,要认真汲取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中的励志因素,特别是注意发掘战胜贫困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文化素材,由此抑制现代文明容易产生的腐败问题和市场经济容易产生的个人利益至上问题,让反贫困文化多几分质朴、宽容和诗意。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相结合

1.协调城乡关系

教育扶贫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由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原因,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别巨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虽然整体优先于乡村,但是乡村也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优势和潜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都需要彻底摆脱贫困,命运让两者之间休戚与共,教育扶贫必须建立在城乡共同的发展基础之上。

2.城市支持农村

教育扶贫首先需要城市支持农村,但城市支持农村,不是施舍,而是反哺;不是恩赐,而是共赢;不是取代,而是融合。当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渐行渐远的时候,尤其需要打破各自的偏见和固执,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将城乡文明联结起来,共同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城乡教育发展模式选择必须妥善解决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并保持相应的张力,才能促进城乡之间实现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共同迈向现代化。

3.城乡融合发展

教育扶贫选择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是基于战略的和现实的考量。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就是共享、共建、互补的发展模式,教育扶贫必须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关系,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城乡差异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构建反贫困促发展的大教育文化体系。教育扶贫主要是以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决不能将城市已经过时的、淘汰的技术和文化输入贫困地区。上谋不如自谋,教育扶贫重在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立自强能力,不是包办代替,不能高高在上,将现代城市文明發展模式强加于乡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必须相互尊重,采取创新式、平等式、研发式帮扶模式,相向而行。要用现代文明启发贫困地区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融合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新的发展道路,继承和发扬农耕文明特色,保护好青山绿水,留住大爱和乡愁。

三、教育扶贫的协作格局

(一)全社会共同担责

教育扶贫的任务有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完成,有的需要教育部门的学校和教师完成,有的需要走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有的需要接纳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扶贫的历史重任。教育部门扶贫既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更要有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办事的胸怀和胆识,携手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彻底消除和摆脱贫困落后的厄运。

(二)发挥教育自身优势

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和文明传承,教育的优势在人才、文化和创新。教育扶贫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教育扶贫要充分体现全纳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原则。所有学段都要参与教育扶贫工程,全面精准贯彻贫困学生救助政策。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一般教育到特殊教育,不同地区、学段、类型的教育对扶贫的贡献及其要求是不同的,教育扶贫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兼顾,一体规划设计,针对不同阶段、类型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精准发力、均衡发力、集体发力、持续发力,彻底改变贫困地区贫困學生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富庶、幸福和文明奠定基础。

(三)以教育扶贫助推其他行业扶贫

谋求现代化发展和反贫困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行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形式,行业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教育扶贫要摆脱特立独行的状态,主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与合作,建立起与其他类型扶贫相互协作的大格局,以教育扶贫助推其他行业扶贫,相互借力,抱团发展。根据统一的标准和办法认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结果应该成为全社会扶贫的行动依据。教育扶贫应借助扶贫部门、民政、公安、残联等部门信息平台及时全面掌握贫困人口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扶贫精准程度和覆盖率。职业技术教育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研部门、技术开发部门、生产企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生产农户之间形成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价值链和利益链,促进科研、教育、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教育扶贫必须将诚信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只有依靠诚信、担当、法治和集体智慧,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袁连生主编.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体制与教育财政卷[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3] 司树杰,王文静,李兴洲.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 杨道田.新时期我国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路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5] 张光明主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M].人民出版社.2012.

[7]吴跃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6.

[8] 吴霓,王学男. 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

[9] 吴霓,王学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J].教育研究,2017(9).

[10]贺雪峰.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1]贾玉娇.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释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8(3).

(责任编辑:李阳)

作者:王成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 篇2:

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

摘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扶贫经历了新中国扶贫教育、新时期扶贫教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3个阶段,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得我国已经逐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过渡。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已经进入了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借鉴。

关键词: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目标转向;实践路径

引言

所谓的后扶贫时期就是指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扶贫进入了“以转型性次生贫困”为主要特点的时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存在,次生贫困人口基数比较大、贫困维度非常广、致贫风险比较高,因此脱贫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扶贫是是脱贫的根本途径,能有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在后扶贫时期更加强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对于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抹

1.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

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也就意味着绝对贫困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由最初的脱贫转向现在的减贫,从而实现纾减相对脱贫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后期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主要是由外在的动力向内在的动力转变,在后扶贫时期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扶贫、扶志、扶智”,以此来激发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贫困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任务是从阻断贫困代向保障阶层合理流动转变,教育是贫困人口获得优质资源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渠道,使得贫困人口在这些社会资源的支撑下能够跻身“优势”社会阶层。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保障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触到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③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途径是提升乡村人力素质,不论是教育扶贫的制度或者政策,都是紧紧围绕着“扶贫”二字展开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更好很快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提升乡村人力综合素质,从而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④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从完善制度向提升效能转变,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动力,因此教育扶贫政策应该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比如更多关注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高效、稳定抹教育扶贫体制等,从而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2.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核心目标都在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内在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教育扶贫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贫困人口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扶贫,坚决杜绝返贫现象,从而使得教育扶贫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教育扶贫初期,受到国家整体贫困状况的现状,通过建设学校、完善硬件设施等外部资源,以此来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过程的扶贫。在具体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整个教育扶贫事业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估。通过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区域性开放式扶贫,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后扶贫时期,原发性、绝对性的贫困已经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逐渐向激发相对人口的内在动力转变。贫困群体已经不仅仅是脱贫的对象,而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三扶”结合,以此来激发我国目前贫困人口发展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想要积极向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自身的价值,彻底杜绝返贫现象。

其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本质就是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实行共享治理,共享是社会和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共享理念的核心价值要求,共享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阶层流动是贫困地区人口的主要需求,而教育是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一定要把握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切入点,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教育的相对公平与公正,而且还应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良好的教育内容。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有更高的就业层次,获得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途径,使得贫困人口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土地,这将大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水平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人口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高知识技能和好生产率,以此来提高个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这就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口获得社会福利和优质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给学生提供跻身优势社会阶层的机会。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相对贫困的地区人口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和公平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从而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使得贫困地区人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后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提高贫困地区人力素质,开发乡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而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的重要措施,这就更加凸显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素质也为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后扶贫实际的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从现代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是促进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还比较低,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初中文凭的人数占到了农村地区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人力资本缺乏依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进而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关键在于“扶贫”,所有的扶贫政策和制度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各种所展开,充分发挥教育公平性,进而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匀发展,把贫困地区人口视为脱贫致富的主体,从而真正体现出教育扶贫的益扶贫性,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正义。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也给后时期教育扶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来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核心目标,正确应对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更加重视由单向的教育资源转向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开发,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彻底杜绝返贫现象,进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政策,从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向提升教育扶贫制度的效能所转变,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享受到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在教育扶贫前期,面对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教育扶贫制度来推动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扶贫的目标。但是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加复杂,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的重点在于如何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如何更好的激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为了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应该更加注重效能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政策执行的薄弱性,为了确保教育扶贫政策传递的准确性,将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稳定的教育扶贫政策机制,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效能。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主要是通过解决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教育扶贫事业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构建了完整的教育扶贫体系。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突破行政主义的局限,其关键在于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参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有效性。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福利。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教育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层领导机制对基层教育的决策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而且还要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这就使得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工作重点、工作方向的时候会出现左右为难、顾此失彼的问题。②社会人员的参与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占教育主体与志愿追求公益两者之间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基层治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用教育扶贫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从而增加贫困地区人口的幸福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制定后教育时期教育扶贫的标准,规范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加大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扶贫政策能够落到实处。②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教育扶贫的协同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教育扶贫的活力。把贫困地区的人口不仅是当做教育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由最初的“共治”转向“善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实际效能。③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更好的区分开,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类型的教育,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着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作为教育扶贫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教育扶贫活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有兴,杨佳惠.后扶貧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进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36-337.

[2]林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转向及实施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129-133.

[3]詹雯.“正面管教”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教师,2017(11):112-113.

作者:杨立雄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论文 篇3:

加强教育扶贫 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摘要】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力量的关键,唯有既扶贫又扶“智”,才能真正拔除“穷根”。目前我国各地在开展教育扶贫方面存在着系统性、法制性、精准性不强等问题。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快教育扶贫的制度设计,构建定位精准化、主体多元化的教育扶贫机制,以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教育扶贫 脱贫 方法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教育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抓手,相较于物质扶贫“解一时之难”而言,教育扶贫可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使知识文化与就业技能教育持久发力。
依靠教育扶贫才能拔掉“穷根”

教育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本前提。教育是一块“点金石”,是提升人的生存技能的重要手段,赋予扶贫对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可为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本土人力资源,实现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利用。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教育扶贫,必须要从教育方面发力,增强贫困地区及人口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建立长效机制,要精准锁定“智贫”的要害,实现“授人以渔”,使扶贫政策与实践持久地发挥作用。

教育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道。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之贫困家庭缺乏购买教育服务的能力,因此贫困人群难以获得充分的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资源。因此,教育扶贫要更加精准化,要能够切中贫困的“要害”,抓住贫困的关键问题。通过教育扶贫,可以将潜在的拥有塑造价值的劳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及技能教育培养。不仅将贫困人群作为扶贫对象看待,更将其视为人才来挖掘和塑造,只有如此才能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的本地人才,使教育扶贫真正治根本、管终身、管长远。

教育扶贫引领人们共同分享社会建设的伟大成果。2017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突破1400亿元,在贫困人口安置、教育及医疗方面加足了马力。其中在教育扶贫方面采取了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使贫困人群得以在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贫困人群实现了就业脱贫的愿望。一系列教育扶贫的实践表明,依靠教育扶贫可以增强贫困人群的自我脱贫能力,更好地满足贫困人群更充分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愿望。可为全体人民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平机会,使人们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积极努力。
教育扶贫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育扶贫存在观念障碍。教育从来不是短期之内能完成的任务,教育扶贫更是一项长期发力、长远见效的伟大事业。在教育扶贫过程中,最难突破的是观念障碍。由于个别地方基层部门忽视教育脱贫的综合价值,对教育扶贫的长期效果缺少耐心,忽略了教育扶贫的潜在价值和长期效益,导致物质扶贫效果亮眼,但教育扶贫效果甚微。一些地方更存在短期化、形式化教育扶贫的问题,使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和成效大打折扣。

对“扶真贫”和“真扶贫”落实不到位。教育扶贫的关键是要准确锁定扶贫对象,在此基础上实现精准定位、高效扶贫。即充分结合目标扶贫对象的教育需求,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帮扶。但目前一些地方的教育扶贫在锁定教育对象方面不精准,对“扶真贫”落实不到位,使教育扶贫的资源不能充分为扶贫对象享有。此外,由于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统计存在难度,因此识别教育扶贫对象仅依靠建档立卡并不能精准锁定教育扶贫对象,导致“真扶贫”含有“水分”,造成了教育扶贫的识别偏差。

多元化的教育扶贫主体结构尚未建立。随着公众对贫困问题的深入认识,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注不再仅围绕吃饱穿暖,而是逐步上升到了对贫困人群发展需求的关切。教育扶贫的理想状态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目前,潜在的拥有参与教育扶贫意愿的社会主体尚未被完全挖掘和组织起来,教育扶贫的多元化参与主体结构不完善。从实践角度而言,教育扶贫要经历结构优化的过程,广阔的社会领域所蕴含的无限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向教育扶贫流动,而目前过于依赖政府的教育扶贫力量,使教育扶贫的灵活性、多元性得不到充分实现。

教育扶贫的法律制度保障需加强。目前,各地在教育扶贫方面还缺少完善、健全的法律依据与制度保障,扶贫行动的法律制度基础不够扎实。管理、组织、协调等教育扶贫相关配套制度还有待健全。对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扶贫的各项行动还缺少成熟的法律约束与引导,不同扶贫主体的义务、职责等未依法明确。此外,教育扶贫制度的落实仍不充分,扶贫资金利用不当以及“外溢”“截流”等情况凸显了教育扶贫领域存在的监管问题。
重塑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树立精准化的教育扶贫理念。精准教育供给是减贫、脱贫的关键。各地要树立大局观念,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深刻认识教育扶贫对总体扶贫工作的先导性和保障性作用。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全面激活贫困群众的脱贫热情和意愿。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牵引,全面树立教育扶贫的责任意识,注重长期效益。结合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扶贫思想,增强锁定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不断提升教育公平观念,将最大程度满足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作为教育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人本化与针对性的教育扶贫措施,保证扶贫开发资源与扶贫对象的精准对接。

精准锁定扶贫对象,明確群众的发展需求。教育扶贫的关键是“扶真贫”“真扶贫”,必须依靠精准定位全面搜寻和锁定扶贫对象,明确贫困人口的现实需要,以达到高效扶贫、有效扶贫的目的。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贫困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深入研究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切中制约贫困人口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确定教育扶贫的重点领域。建立成人职业技能教育、未成年人义务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化的教育扶贫体系,努力为贫困人口“充电”,使教育扶贫更好地满足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需求,激发贫困人口依靠学习改变命运的斗志,真正实现既扶“智”,又扶“志”,确保教育扶贫资源不断流入扶贫区域,覆盖到最迫切的脱贫需求上。

凝聚教育扶贫的主体合力。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扶贫任务。因此,教育扶贫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单方面力量,必须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教育扶贫模式。需政府创造条件,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教育扶贫良好局面。深挖和调动社会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合作机制,使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社会组织及个人纷纷参与到教育扶贫的发展进程。为社会主体参与扶贫工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建立多主体、常态化、制度化与信息化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

加强科学设计,完善教育扶贫的法制体系。教育扶贫要想“腰杆硬”必须依靠坚实的制度支撑。需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的制度设计,为教育扶贫提供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持。对教育扶贫的资金利用、项目安排设计、监督管理以及效果评价等要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思考。依法明确教育扶贫的责任主体及职责范围。结合各地教育扶贫的现实需求,优化地方性教育扶贫制度体系。保证制度的严格落实,增强制度执行与制度本身的契合性。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的监督机制,使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制度顺利对接,以健全的法律保障和精细化的制度增强对教育扶贫的监督与管理,继而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和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扶贫的总体实效。

(作者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贫困地区婴幼儿智力低下的诊断敏感指标筛选及诊断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3YJCZH08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兴洲:《公平正义: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王梦雅

作者:李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论文下一篇:数学表述教学法管理论文